第2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屏蔽强,共振需
要的磁感应强度大,在高场 出现,图右侧;
大,屏蔽弱,共振需
要的磁感应强度小,在低场 出现,图左侧;
= [(BTMS-B样)/BTMS] ×106
≈ [( 样 - TMS) / TMS ] ×106
(ppm)
例题, 某质子的吸收峰与TMS峰相隔134Hz。若用 60 MHz的核磁共振仪测量,计算该质子的化学位移 值是多少? 解: δ = 134Hz / 60MHz 106 = 2.23 (ppm)
– 叔丁基上的质子间距很小,质子上的电子云可发生 相互排斥,而使屏蔽效应减少。
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1. 饱和烃
-CH3: CH3=0.791.10ppm -CH2: CH2 =0.981.54ppm -CH: CH= CH3 +(0.5 0.6)ppm
O CH3 N CH3 C C CH3 O C CH3 CH3
结束
2.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
(1) 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 (2)屏蔽强烈,位移最大,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峰不重叠; (3)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
3.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与裸露的氢核相比, 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 定 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 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
一般在惰性溶剂的稀溶液中,化学位移变化不大
CCl4、CDCl3 溶液浓度0.05~0.5mol· -1 L 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一定要注明是在什么溶剂下的
(5)范德华力效应
两个原子互相靠近时,受范德华力作用,电子云相互排斥, 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屏蔽减小,向低场移动。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所致。
– 分子中含易形成氢键的基团,其上的氢质子的化学位移 范围往往很大。
• ROH • ArOH 0.5~5ppm 3.5~7.7ppm
• RCOOH
10.5~12ppm
(4)溶剂效应
1H核在不同溶剂中,因受溶剂的影响而使化学位移发生 变化,这种效应称为溶剂效应。 溶剂的影响是通过溶剂的极性、形成氢键、形成分子复 合物以及屏蔽效应而发生作用的。
与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相关。
化学位移: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 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 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 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 磁感应强度的移动,这种 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1.化学位移( ):
在扫场时用磁感应强度的改变表示,在扫频时可用频 率的改变表示。没有完全裸露的氢核,没有绝对的标准。 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 Si(CH3)4 (TMS)(内标) 位移常数 TMS=0
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 电负性
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 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质 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减弱, 屏蔽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 场出现。 -CH3 , =1.6~2.0,高场; -CH2I, =3.0 ~ 3.5,
-O-H,
-C-H,
大
低场
小
高场
几种氢核化学位移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其他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COOH:H=10~13ppm
-OH: (醇)H=1.0~6.0ppm (酚)H=4~12ppm -NH2:(脂肪)H=0.4~3.5ppm (芳香)H=2.9~4.8ppm (酰胺)H=9.0~10.2ppm -CHO:H=9~10ppm
常见结构单元化学位移范围
③ 苯环
芳环的大键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上 下两圈电子环电流,苯环平面上下电 子云密度大,形成屏蔽区,而环平面各 侧电子云密度低,形成去屏蔽区,苯环 的氢核处于去屏蔽区,共振信号向低场 区移动,其化学位移值大δ=7.27ppm 。
(3)氢键效应
X-H … Y (Y=O,N,F,S)
– 当分子形成氢键时,氢键中质子的信号明显地移向低磁 场,即化学位移值变大。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形成氢键时,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 分析法
第三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一、核磁共振与化学 位移 二、影响化学位移的 因素 三、各类有机物的化 学位移
讨论:
在1950年,Proctor等人研究发现:质子的共振频率与其结 构(化学环境)有关。在高分辨率下,吸收峰产生化学位移 和裂分,如右图所示。 由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可获得质子所处化学环境的 信息,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结构。
H=3.2~4.0ppm H=2.2~3.2ppm H=1.8ppm
H=2.1ppm
H=2~3ppm
2. 烯烃
端烯质子:H=4.8~5.0ppm 内烯质子:H=5.1~5.7ppm 与烯基,芳基共轭:H=4~7ppm
3. 芳香烃
芳烃质子:H=6.5~8.0ppm 供电子基团取代-OR,-NR2 时:H=6.5~7.0ppm 吸电子基团取代-COCH3,-CN,-NO2 时:H=7.2~8.0ppm
O ~2.1 H3C C
~3.0 H 3C
H
N
~.8 1 HC C C 3
~3.7 H3C O H C
~0.9 H3C C
O C OH
H C O
C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源自文库
3
2
1
0
¯ §» Æ » Ñ Î Ò
Ä (ppm) ¦
内容选择:
• 第1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第2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 第3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 第4节 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
一、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满足共振条件: 0 = B0 / (2 ) 产生单一的吸收峰; 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磁场作 用下,电子运动产生感应磁场,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起 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B=(1- )B0 :屏蔽常数。 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由于屏蔽作用的存在,氢核产生共振需要更大的外磁场强度 (相对于裸露的氢核),来抵消屏蔽影响。屏蔽作用的大小
① 双键
氢核位于π键各向异性 作用与外加磁场方向一 致的地方,即位于去屏 蔽区,故氢核共振信号 将出现在较低的磁场处, δ= 4.5~5.7ppm
②三键
炔烃三键上的π电子云围绕三键 运行,形成π电子的环电子流, 因此生成的磁场与三键之间两 个氢核平行,正好与外加磁场 相对抗,故其屏蔽作用较强。 δ=2.0~3.0ppm。
化学式 电负性 化学位移 CH3F CH3Cl CH3Br CH3I 4.0 4.26 3.1 3.05 2.8 2.68 2.5 2.16 CH4 2.1 0.23 (CH3)4Si 1.8 0
Si的电负性最小,从质子中拉电子的能力最小,电 子提供的屏蔽效应最大,吸收峰在高场。
(2)磁各向异性效应
•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子中处于某一化学键(单键 , 双键, 三键和 大 键)的不同空间位置的氢核,受到不同的屏蔽作用,会影响质 子的化学位移,这种效应称为磁各向异性效应。 • 原因: 这个由化学键产生的第二磁场是各向异性的,即在化学键周 围是不对称的,有的地方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将增加外加磁场, 并使该处氢核共振移向低磁场处(去屏蔽效应),故化学位移值增 大;有的地方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将削弱外加磁场,并使该处氢 核共振移向高磁场处(屏蔽效应),故化学位移值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