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管理PDCA

合集下载

医院医务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反馈和改进机制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

医院医务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反馈和改进机制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
3.经过这一轮PDCA,我院医技、临床各科对报告、接获“危急值”的记录工作已做的较好,医务、质管部门将继续监督这些工作开展。目前无需下一轮PDCA改进。
处理(Action)
1.临床医师接获危急值后,需书写病程录。这一点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各科主任,要求传达执行,并在周会上强调学习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做到病程录记录。
2.将“接报医师接获危急值后,不管是否有处理,均应做好病历记录。”写入制度,替代“并做好病历记录。”,以完善制度,更为明确(见《规则制度集-医疗分册》)。
检查(Check)
1.质管科、医务科利用每周两次职能科主任下科室参加晨会时间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情况。发现辅助及临床科室均能较好报告登记“危急值”处理情况。
2.10月,市“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组针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处理制度进行检查,对制度流程及登记本形式给予肯定,并作为亮点给予表扬。我院各科能做好记录工作。但也查出:要求临床医师接到危急值后,不管有无处理意见,均应在病程录内体现,但少部分医师没有书写。
2.检验科电脑内有“危急值”红色标记,有向临床报告,但未登记在册。
3.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有报告,基本未做登记。
4.原因分析
1.医院制度未规定医技部门需造册登记记录。
2.医技科室及人员未重视记录工作。
3.没有统一的登记本。
5.整改计划
1.制度完善修订时,制作登记本。
2.布置医技、临床各科重视记录登记工作。
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单
年度:科室:医务科编号:
计划(Plan)
1.监测目标
“危急值”报告管理反馈和改进机制
2.预期目标
保存对所有“危急值”处理的记录,有反馈和改进机制,并有记录
3.监测结果
问题叙述

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

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

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对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进行持续改进。

方法将检验科危急值的管理过程按PDCA循环法分为P(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C(检查阶段)和A(处理阶段)四个阶段,按照管理目标和改进计划开展工作,通过提问、查阅信息系统和危急值登记本的方法,了解工作人员对危急值的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知晓率和书写合格率,并分析实施效果。

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从2016年上半年至2016年下半年,检验科工作人员危急值的报告率由89.1%上升到96.4%,报告及时率由81.6%上升到98.3%,书写合格率由86.1%上升到98.7%,知晓率由46.7%上升到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仍未达到目标管理值,有待通过下一个PDCA循环持续改进。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ritical value in clinical laboratory by using the PDCA cycle method. Methods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P (planning stage),D(doing stage),C(checking stage)and A(action stage)according to PDCA cycle method. 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improvement plans. Through the questioning,access to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ecord sheet of critical value,the reporting rate of critical value,the timeliness rate of reporting,the awareness rate and the writing qualification rate were understood in staf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By using the PDCA cycle method,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ritical value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first half of 2016 to the second half of 2016,the reporting rate of the critical value in the staff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was increased from 89.1% to 96.4%. The report timeliness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81.6% to 98.3%. The writing qualification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86.1% to 98.7%. The awareness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46.7% to 96.7%.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y using the PDCA cycle method,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ritical value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s greatly improved. But it still has not reached the target management value,which is to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the next PDCA cycle.[Key words] PDCA cycle;Continuous improvement;Critical value;Management level危急值是患者生命危急狀态的检验结果,“危急值”的概念由美国学者Lundberg于1972年第一次提出[1],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差异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结果时,可能患者已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可以快速有效地给予患者干预措施或治疗,就有可能挽救其生命,否则患者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失去生命[2]。

PDCA方法在危急值管理上的应用和评价

PDCA方法在危急值管理上的应用和评价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 0 1 4年 1 1 月第 3 5卷第 2 1期
I n t J L a b Me d , N o v e mb e r 2 0 1 4 , Vo 1 . 3 5 , N o . 2 1

检 验科 与 实验科 管理 ・
P DCA 方 法 在 危急 值 管 理上 的 应 用和 评 价
时间( AP TT ) , 项 目漏 检 率 分 别 为 8 . 5 6 、 2 0 . 5 5 V o 和 8 . 4 5 。
2 0 1 2年 度 危 急 值 出现 最 多 的是 传 染 科 , 其 次 是 内科 和 外 科 , 科
室危急值漏报率为 4 . 6 5 、 7 . 1 4 和 9 . 0 9 %, 危 急 值 漏 报 率 最
2 结 果
科 室 的一 员 , 一直学 习、 探索 I I s信 息 化 服 务 理 念 ] 。现 结 合 P D C A循 环 理 念 , 加 强 本 科 室 检 验 危 急 值 报 告 检 索 系 统 的 管 理 能 力 ] , 探讨本科室危急值管理的方法 。 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
短报告 时间等进 入下 一阶段 的 P D C A 循环 。有报 道 对 6 5例
生 化 检 验 危 急值 原 因 进 行 了 总 结 评 估 , 发 现 不规 范 抽 血 导 致 假 危 急 值 占有 很 高 的 比例 , 即 分 析 前 干 扰 所 致 ] 。这 对 于本 科 室
下一 阶段 改 进 方 向 有 着 很 好 的警 示 作 用 。
0 . 5 h 。( 2 ) 部 分 该 报 项 目缺 失 , 比如 漏 掉 报 告 时 间 。 ( 3 ) 被 叫 方职务姓名记录不全 , 有 的甚 至用医 生两个字 来代 替 , 存 在 安 全隐患。

危急值PDCA案例

危急值PDCA案例

危急值PDCA案例在医疗行业中,危急值PDCA案例是非常常见的。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为例,具体介绍危急值PDCA案例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案例背景: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一次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其中一种罕见病在该机构的诊断率呈下降趋势。

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负责该病种诊断和治疗的医生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比较多。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医疗机构决定采取危急值PDCA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PDCA实施过程:1. 计划阶段(Plan):在该阶段,医疗机构首先召集了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会议,明确了改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针对该病种,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并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执行阶段(Do):在该阶段,医疗机构根据制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对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还对该病种的相关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升级,确保能够更好地支持诊断和治疗工作。

3. 检查阶段(Check):在该阶段,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行,对改进后的流程和设备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通过回顾病例和患者反馈,发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显著下降,病例正确率大幅提高。

4. 行动阶段(Action):在该阶段,医疗机构对已经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经过讨论,决定将相关培训纳入医院的继续教育计划,以确保医生和护士能够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PDCA实施效果:通过危急值PDCA的实施,医疗机构显著提高了该罕见病的诊断率和治疗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发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总结:危急值PDCA案例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质量改进方法之一、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培训改进和监控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要实施成功的危急值PDCA案例,还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危急值管理的PDCA持续改进PBL课堂讨论课件

危急值管理的PDCA持续改进PBL课堂讨论课件

PBL教学法在危急值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01
02
03
选择案例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危急值 管理案例,如患者突然出 现严重病情变化等。
分析案例
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和解决方案。
总结与反思
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 提炼经验教训,提高危急 值管理水平。
04
危急值管理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医疗质量提升
医护人员成长
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危急值管理 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持续改进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 素养和应对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患者安全保障
及时、准确的危急值处理能够保障患 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
持续改进的方法与步骤
数据分析与反馈
制定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措施
效果评估与反馈
总结词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危急值管理意识
详细描述
定期组织危急值管理培训,确保医务 人员熟悉危急值标准、报告流程和处 理措施。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的 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
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
总结词
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管理流程
详细描述
制定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优化危急值报告、处理和反馈流程,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响应速度。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危急值管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危急值管理的pdca持续改进 pbl课堂讨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危急值管理概述 • PDCA循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 PBL教学法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 危急值
危急值管理概述
危急值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危急值PDCA

危急值PDCA

检查标本是否合乎检测要求 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检测试纸是否有效 有无电磁干扰 室内质量是否在控
复查是否 合格
按复查核对 后结果报告
电话通知 临床登记
接电话护士 随手记录有 关内容
立即向抽血 护士核查
无疑问后
报告主管医 师或值班医 师
不是,立即 复查结果, 根据结果进 行反馈
治疗后及时复查,并在 病程录中详细记录
计划
• 临床医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医教科组织临床危机值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将危机值 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严格落实,如果由于未严格 按照危机值管理执行而造成医疗纠纷的,严肃处理。 (培训幻灯,签到表,学习记录,考核记录,原始资料的累积)
检验人员发 现危机值
计划
• 流程存在缺陷 设计更合理优化的流程, 比如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 引进电脑强制报告程序, 如果检验科危机值发出电 脑警示后,科室内电脑不 能再进行其他操作,只能 处理完危机值后才能进行 其它操作。
临床医师分 析病情是否 符合
正确,立即 进行医嘱
报告上级医 师并及时处 理
P-plan
•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流程不合理? 制度不完善? 制度执行不到位? 召集检验科,临床科室主任,三级医师以及护士长等人员召开会议, 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作好记录(头脑风暴法)
危机值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 列出所有的原因: 1.人员紧张(3) 2.工作量大(2) 3.电脑速度慢(1) 4.设备陈旧,处理速度慢(3) 5.临床医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8) 6.流程存在缺陷(5) 7.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缺少沟通(9)
临床医师分 析病情是否 符合
正确,立即 进行医嘱
报告上级医 师并及时处 理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危急值”管理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危急值”管理
M e h ds T e e t b ih n f P t o h sa l me t o DC ma a e n r u s t n l z ” rt a a u ” ma a e n o n p a e o e s n s A n g me tg o p o a a y e c i c lv l e i n g me t n t i l c fr a o .

卫生政策 与管理 ・
21 0 2年 4月第 5 0卷第 1 2期
运用 P DCA循 环 法进 危 " 理 行“ 急值 管
方 宝 花 邵 亚 莉 浙江 省衢 州市 衢 江 区人 民医 院护理 部 。 江衢 州 34 0 浙 2 00
[ 要】目 的 通 过 运用 P A 循环 法 提 高临 床 “ 急 值 ” 理 的规 范 性 。方 法 成立 P C 摘 DC 危 管 D A管 理小 组 , 析 “ 急 值 ” 分 危 管
s se y tm,i lme tto fte p s ae h s i rv d sg iia t ,S h tt e ”rtc lv le o h ain sh v e n mp e nain o h a s rt a mp o e infc n l O ta h c ia au ” fte p te t a e b e y i
Th o g h s fPDCA y l t o ,te h s ia ciia au ” ma a e n y tm mpe n ain i u e 2 1 r u h t e u e o c ce meh d h o ptl” rt lv l e c n g me ts se i lme tt n J n 01 o
t l n o r c r ame tt n u e p te ts f 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 a d c re tt t n o e s r a i n a ey me e

危急值PDCA管理

危急值PDCA管理
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掌握不透彻。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比如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不能在电
脑上查询,导致危急值电话报告较多。
.
Plan阶段 目标计划
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整改的目标和计划 医护人员掌握相关危急值范围,掌握危
急值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严格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
.
Do阶段
召开科室会议,医务人员重视危急值报 告制度;
科室培训 危机值考核 医院信息系统完善 临床医技沟通
C-Check
检查、督促工作
A-action
效果评价,根据效果将 流程标准化推广,危机 值管理制度的补充。遗 留问题放在下一个PDCA 循环解决
.
.
Plan阶段 现状分析
60 50 40 30 20 10
0 登记本不完善
医生未记录
护士执行不及时
护士通知不及时 .
医生处理不及时
系列1
问题: 危急值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工作人员对制度掌握不够
.
Plan阶段 原因分析
信息科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检验科
危急值界限不清 异常即报告
缺乏责任心
不重视
不了解危急值含义
.
Action阶段
危急值管理较前得到明显改善; 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学习,重点在加
强流程、项目范围的学习。 强调处理记录及时பைடு நூலகம்及完整性。
.
危急值报告制度PDCA
时间
2014.52014.6
2014.7
2014.72014.8
2014.8
P-PLAN D-DO
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制定目标, 计划
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 危急值考核; 将危急值项目及流程上墙。

基于PDCA方法提高医院“危急值”管理水平

基于PDCA方法提高医院“危急值”管理水平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师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危急值”包括检查结果危急情况和检验危急值。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及时采取相关处置措施并记录。

《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指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明确要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并要求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由此可见,“危急值”管理在医院的质量管理中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拟将PDCA 方法应用在我院危急值管理中,按照P (计划)、D (执行)、C (检查)、A (处理)的步骤持续改进我院危急值管理,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1PDCA 方法应用1.1成立PDCA 管理小组PDCA 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领导、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各科科主任、临床医技科室质控小组秘书及各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组长组成,通过每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根因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使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标准化。

1.2计划(P )1.2.1存在问题。

①登记项目漏项:如科室及床号、登记号、检查人员、报告时间、联系电话、联系电话时间、联系人等;②漏登记危急值: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存在危急值不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登记的情况;③病程录中不记录:检查发现外科普遍存在危急值不在病程录中记录的情况;④登记不规范: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存在着对同一项目从上到下登记用“—”代替的现象;⑤登记内容错误:如患者姓名、检查人员、报告时间等;⑥知晓率不高:部分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不熟悉。

1.2.2寻找原因。

①危急值报告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②危急值考核不到位;③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的重视度不够;③缺乏对年轻医务人员的危急值制度及流程的培训;④病区医师对危急值处置在病程录中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

ICU危急值管理的PDCA循环

ICU危急值管理的PDCA循环

重症医学科危急值管理的PDCA循环时间周期: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1 P: 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整改目标:1.1 存在问题:抽查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50份危急值相关病历,检查危急值管理的执行情况:1.2 归因分析:科室组织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全科成员参与,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分析发生危急值管理缺陷的原因如下:1)科室管理存在缺陷,缺乏严格规范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科主任监管力度不够,科室医疗小页脚内容1组缺乏监管。

2)科室相关培训力度弱,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意义,报告处置流程不熟悉。

3)缺乏奖惩机制,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管理不重视。

4)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无追踪复查。

1.3 整改目标:危急值的处置情况合理规范。

管床医师、科主任;2.3 科室组织医疗小组长进行各小组间相互督查。

2.4 建立奖惩机制每月对危急值的管理进行考评不规范处置1例扣款100元。

完成好的医师每人奖励50元。

3 C:检查执行效果抽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50份危急值相关病历,检查危急值管理的执行情况并与整改前对比: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危急值登记无医生签字病程记录中无处置情况病程记录中无追踪无沟通记录未执行会诊制度4 A : 处理持续改进经过前期整改危急值登记无医生签字及病程记录中无处置情况明显改善,但病程记录中无追踪,无沟通记录,未执行会诊制度有所改善仍存在一定缺陷。

采取措施:1 继续加强培训工作2 继续加强科室监管力度3 优化危急值报告流程‘4 熟悉信息化下危急值的处置流程页脚内容5。

危急值管理PDCA

危急值管理PDCA

附件3危急值管理持续性改进针对2017年8月2日至8月4日等级医院评审时,我院危急值管理凸显的问题,进行持续整改。

在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提出问题如下:1.院、科两级制度不一致;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不一致;2.危急值项目及数值不能依据指南要求及时更新;3.危急值报告流程相关人员知晓不足(知晓率45%);4.危急值处置后效果追踪不及时等。

危急值管理做为核心条款,“危急值”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可使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发生意外,出现严重后果。

它在临床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危急值管理非常重要,我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工作如下:一、评审工作结束后,我院立即进行整改,成立持续改进小组。

并启动持续改进小组对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阈值等进行修订。

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核,以医院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全院统一,并组织培训、学习。

持续改进小组名单二、现状调查:(一)、共抽查出院病历10份。

1.总体存在问题:2.针对科室问题分析:(二)、现场提问医务人员9人。

科室检验科 内一科 外二科 提问人数 3 3 3 回答正确211三、确定目标值科室 内一 内二 内三 外一 外二 妇产 儿科 总份数 2 2 1 2 1 1 1 护士未登记 1 0 0 0 0 1 0 护士登记不全 1 2 0 1 0 0 0 医生未记录 0 0 0 0 0 0 0 无转归 1 1 0 0 0 0 0 无明确标识12111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率100%2.护理站登记率100%;3.医务人员知晓率100%;4.危急值病程记录明确标识率100%;5.危急值病程记录及时分析、追踪率100%。

四、针对问题做根因分析五、对策拟定六、活动计划实施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危急值管理持续性改进
针对2017年8月2日至8月4日等级医院评审时,我院危急值管理凸显的问题,进行持续整改。

在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提出问题如下:1.院、科两级制度不一致;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不一致;2.危急值项目及数值不能依据指南要求及时更新;3.危急值报告流程相关人员知晓不足(知晓率45%);4.危急值处置后效果追踪不及时等。

危急值管理做为核心条款,“危急值”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可使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发生意外,出现严重后果。

它在临床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危急值管理非常重要,我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工作如下:
一、评审工作结束后,我院立即进行整改,成立持续改进小组。

并启动持续改进小组对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阈值等进行修订。

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核,以医院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全院统一,并组织培训、学习。

持续改进小组名单
二、现状调查:
(一)、共抽查出院病历10份。

1.总体存在问题:
2.针对科室问题分析:
科室内一内二内三外一外二妇产儿科总份数2212111
护士未登记1000010
护士登记不全1201000
医生未记录0000000
无转归1100000
无明确标识0012111(二)、现场提问医务人员9人。

科室检验科内一科外二科
提问人数333
回答正确211
三、确定目标值
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率100%
2.护理站登记率100%;
3.医务人员知晓率100%;
4.危急值病程记录明确标识率100%;
5.危急值病程记录及时分析、追踪率100%。

四、针对问题做根因分析
五、对策拟定
页脚内容
六、活动计划实施表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