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da7868561252d380eb6e33.png)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分析化学(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a37e02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1.png)
分析化学(天津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参考答案:微量分析2.滴定度TFe/K2Cr2O7= 0.005585 g/mL,其含义为:参考答案:1 mLK2Cr2O7相当于0.005585 gFe3.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 mL含K+19 mg,则血液中 K+(M=39 g·mol-1)的浓度(单位: mol·L-1)约为:参考答案:0.00494.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参考答案:滴定终点5.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参考答案:三者皆是6.下列溶液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参考答案:K2Cr2O7溶液第二章测试1.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其特点是:参考答案: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2.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参考答案: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参考答案:F 检验法4.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参考答案:增加平行测定次数5.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参考答案:6.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1)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2) 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参考答案:1,3第三章测试1.对一元弱酸而言,其共轭酸碱对Ka和Kb的关系是:参考答案:Ka·Kb=10-142.下列物质中,两性物质为:参考答案:H2PO4-3.设HOAc溶液的分析浓度为c,则与其两种型体的平衡浓度关系是:参考答案:c= [HOAc] + [OAc-]4.若NH3的解离常数为Kb,HAc的解离常数为Ka,则反应NH4++OAc- ⇌ NH3+HAc 的平衡常数是:参考答案:K=Kw/KaKb5.对于某特定的酸碱体系而言,分布系数δi值 :参考答案:只取决于该体体系的[H+]或pH 值6.下列属于缓冲溶液的是:参考答案:CH3COOH+CH3COONa7.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参考答案:缓冲溶液的总浓度;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8.对于酸碱指示剂,全面而正确的说法是:参考答案: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其酸式或碱式结构具有不同颜色第四章测试1.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则酸效应系数αY(H)表示( )│H+HiY(i=1-6)参考答案:([Y]+∑[HiY])/[Y]2.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参考答案: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3.在pH为10.0的氨性缓冲液中,以0.01 mol/L EDTA 滴定同浓度Zn2+溶液两份。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dc7ae6f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d.png)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配制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洗干净的玻璃仪器中,使用时必须用待装的标准溶液或试液润洗的是()。
参考答案:移液管2.配位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
参考答案:错误3.若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润洗滴定管,这样的操作会对HCl的浓度产生()。
参考答案:结果偏低4.装有KMnO4溶液的滴定管用毕后应立即洗净,以防止KMnO4分解析出MnO2而附在管壁上。
参考答案:正确5.高锰酸钾法滴定石灰石中钙含量时,应逐滴加入,待溶液紫色消失后再滴入下一滴。
参考答案:正确6.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参考答案:错误7.高锰酸钾法滴定石灰石中钙含量时,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参考答案:自身指示剂8.所谓清洗就是用自来水洗涤玻璃仪器,润洗就是用纯水洗涤玻璃仪器。
参考答案:错误9.双指示剂就是混合指示剂。
参考答案:错误10.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在同一试液中依次使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指示两个不同的终点。
参考答案:正确11.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
参考答案:正确1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使用吸量管时应从最上面刻度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
参考答案:正确13.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某混合碱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时,耗去V1盐酸溶液,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2盐酸溶液,若V1参考答案:NaHCO3+Na2CO31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为标定法。
参考答案:正确15.用盐酸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第一、二个化学计量点可分别用()作指示剂。
参考答案:酚酞和甲基橙16.标定EDTA溶液时,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缓冲溶液17.常压过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滤液液面可高于滤纸边缘18.配位滴定所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除了具有配位作用外,同时也是一种()。
天津大学532004[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532004[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8bcd2f705cc1755270983.png)
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量分析要求试样用量大于 100 mg,试液体积大于 10 mL。
2、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7.8, 其p K a = 6.8 ;在pH = 6时,络合指示剂与Zn2+的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 = 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8.9 。
3、在络合滴定中,常用EDTA作标准溶液,它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它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1:1 ,在水溶液中EDTA有 7 种形式存在,它们的分布分数与 pH 有关。
4、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5、EDTA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或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当溶液酸度较高时,可作为六元酸,有七种形式存在。
6、莫尔法测定Cl-时,滴定剂是 AgNO3标准溶液,指示剂是铬酸钾(K2CrO4),应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0) 介质中进行,终点时形成砖红色沉淀Ag2CrO4而指示滴定终点。
7、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4d法、 Q检验法和Grubbs检验法方法来判断。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PO42-的共轭酸是 H3PO4,其共轭碱是 HPO42-。
9、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 Br- >曙红 > Cl- > 荧光黄。
若用法扬司法测定Br-,则可选曙红或荧光黄作指示剂;若测定Cl-,应选荧光黄作指示剂。
10、浓度为c mol L-1Na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 [H+]+[HAc]= [OH-] 。
11、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12、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ef4d40975f46527d3e141.png)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 E =E a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E =E ar 可得 %1%100202.02±=⨯±=E mL mLmL r%1.0%1002002.020±=⨯±=E mLmL mL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5答::0.36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答::甲的报告合理。
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4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020.01.01=⨯⨯= 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r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0.1mol·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de9ede941ea76e58fa0448.png)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一、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2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 ) (A)4.00×10-5(B)0.400 (C)0.004 (D)p K a = 4.008 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 )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 )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 ) (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 (A)1,2 (B)3,4 (C)1,3 (D)2,4 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 )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 ) (2) 0.140 (3) 1.40 (3) K a =1.40×10-4(4) pH=1.40 (A)1,2 (B)3,4 (C)1,4 (D)2,3 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 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 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9 用25 mL 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 )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10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 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D )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1分析天平的精确度是0.0001 11 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时,在下列结果中不正确的表达是(A ) (A)0.312g (B )0.0963g (C )0.2587g (D )0.3010g 12 已知某溶液的pH 值为10.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D ) (A) 1×10-11 mol ·L -1 (B) 1.259×10-11 mol ·L -1(C) 1.26×10-11 mol ·L -1 (D) 1.3×10-11 mol ·L -1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13 醋酸的p K a = 4.74,则K a 值为(A )(A) 1.8×10-5 (B) 1.82×10-5 (C) 2×10-5(D) 2.0×10-514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二位的是(D )(A) [H +]=10-7.0(B) pH=7.0 (1) (C) lg K =27.9 (1) (D) lg K =27.94(2) 15 按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0.2546)的是(C ) (A)0.25454 (0.2545) (B)0.254549 (0.25455) (C)0.25465 (D)0.254651 (0.2547)16 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2134的是(D ) (1) 0.21334(0.2133) (2) 0.21335(0.2134) (3) 0.21336(0.2134) (4) 0.213346(0.2133) (A) 1,2 (B) 3,4 (C) 1,4 (D) 2,3 “四舍六入五成双”,等于五时要看五前面的数字,若是奇数则进位,如是偶数则舍去,若五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都要进位。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概要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deb194c76f1aff00bed51ec5.png)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一、内容提要 (1)二、重点与难点 (5)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6)第 3 章化学分析法导论 (17)一、内容提要 (17)二、重点与难点 (18)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8)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4)一、内容提要 (24)二、重点和难点 (32)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32)第5章配位滴定法 (60)一、内容提要 (60)二、重点和难点 (62)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62)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5)一、内容提要 (75)二、重点和难点 (76)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76)第7章沉淀滴定法 (91)一、内容提要 (91)二、重点和难点 (93)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93)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0)一、内容提要 (100)二、重点和难点 (10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01)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分离方法 (107)一、内容提要 (107)二、重点与难点 (11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12)第1章 绪论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本章要求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
3.掌握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4.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5.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
6.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7.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8.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一、内容提要本章要求读者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分析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4d2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1.png)
分析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1 简述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2 化学分析法有什么特点? 1-3 仪器分析法有什么特点? 1-4 如何选择分析方法?1-5 已知铅锌矿的K 值为0.1,若某矿石样品的最大颗粒直径为30 mm ,问最少应采集多少千克的样品才有代表性?解:当K = 0.1,d = 30 mm ,m = Kd 2 = 0.1 ? 302 = 90 (kg) 最少应采集90千克的样品才有代表性。
1-6 取锰矿试样15 kg ,已知K 值为0.3,当破碎至全部通过10号筛时,请问最少试样量为多少?用四分法可连续缩分几次?解:当K = 0.3,d = 2.00 mm ,m = Kd 2 = 0.3 ? 22 = 1.2 (kg)即破碎至全部通过10号筛时,样品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 mm ,则最少试样量为1.2 kg 。
由15/2n = 1.2,有2n = 12.5,n = 3.6 ≈ 3 (次) 用四分法连续缩分3次后,试样量为1.88 kg 。
1-7 一含Pb 试样0.5250 g 经过适当处理定量地生成PbSO 4沉淀0.4264 g 。
求算该样品中Pb 组分以PbSO 4、Pb 和PbO 等形式表示的质量分数。
解:4PbSO 0.426481.22%0.5250ω==Pb 40.4264M(Pb)0.4264207.21= = 55.49%0.5250M(PbSO )0.5250303.26ω=PbO 40.4264M(PbO)0.4264223.2159.78%0.5250M(PbSO )0.5250303.26ω==?=1-8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相对密度为1.057含HCl 12%(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2) 相对密度为0.954 含NH3 11.6%(质量分数)的氨水溶液。
解:(1)1.057100012%c 3.5 (mol/L)36.46==(2)0.954100011.6%c 6.50 (mol/L)17.03==第2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2-1 按照误差的分类,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1) 砝码腐蚀。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45c7cbe23482fb4da4c57.png)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篇一: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4)】多少?若此时y(h)。
y(h)= lgck稳y(h)=6.45,zn2+y(h)=16.50-6.46=10.05﹥8,可以滴定。
y(h)=4.65,lgk’=lgk稳y(h)=8.69-4.65=4.04,y(h)= lgk稳-8=0.69,查表5-2得ph≈9.6。
y(h)= lgk稳稳-8=25.1-8=17.1,查表5-2得ph≈1.2y(h)= lgk-8=14.33-8=6.33,查表5-2得ph≈5.12.8y(h)= lgck稳2.8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
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
试计算:(1)edta溶液的浓度;(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5.8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25.00ml,加入t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
已知1mlzn(o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 edta溶液。
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25.00ml试液,调至ph=1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
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hg2+ + 2c12h11n2o3 = hg(c12h11n2o3)2-【篇二:分析化学课后答案__武汉大学__第五版_上册】>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czn2??0.325065.39250?10?3?0.01988mol?l?12. 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3fd91fad6195f312ba6c6.png)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f65628c71fe910ef12df819.png)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一、内容提要 (1)二、重点与难点 (5)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6)第 3 章化学分析法导论 (17)一、内容提要 (17)二、重点与难点 (18)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8)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4)一、内容提要 (24)二、重点和难点 (32)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32)第5章配位滴定法 (60)一、内容提要 (60)二、重点和难点 (62)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62)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5)一、内容提要 (75)二、重点和难点 (76)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76)第7章沉淀滴定法 (91)一、内容提要 (91)二、重点和难点 (93)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93)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0)一、内容提要 (100)二、重点和难点 (100)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01)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分离方法 (107)一、内容提要 (107)二、重点与难点 (110)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11)第1章 绪论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本章要求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
3.掌握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4.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5.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
6.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7.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8.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一、内容提要本章要求读者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天津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
![天津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f49f2770bf78a652954e1.png)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T nR mR===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 i np p n=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4224(O )(CO ) 2.6710Pa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pVMRT=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2) T 2 =nRpV 2=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45O 2(g) 298.15K−−−−→标准态NO(g) + 23H 2O(g)m r H ∆= - 226.2 kJ·mol -1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m r H ∆ =m f H ∆(CO 2, g) = -393.509 kJ·mol -121CO 2(g) + 21C(s) → CO(g) m r H ∆ = 86.229 kJ·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m r H ∆ = -8.3 kJ·mol -1各反应m r H ∆之和m r H ∆= -315.6 kJ·mol -1。
天大物化第六版答案pdf
![天大物化第六版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8075f58a10a6f524cdbf8537.png)
第一章习题解答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αV与等温压缩率κT的定义如下:试导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V=nRT/P求偏导:1.2气柜储存有121.6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m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将氯乙烯(M w=62.5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n=PV/RT n=121600×300/8.314×300.13(mol)=14618.6molm=14618.6×62.5/1000(kg)=913.66kgt=972.138/90(hr)=10.15hr1.3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PM w/RT=101.325×16/8.314×273.15(kg/m3)=0.714kg/m31.4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充以25℃,13.33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水的密度按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g.cm-3=100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 wM w=mRT/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1M w=30.51(g/mol)1.5两个容器均为V的玻璃球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天大物化第六版答案pdf
![天大物化第六版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832c0cbd2cc58bd63186bdb8.png)
第一章习题解答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αV与等温压缩率κT的定义如下:试导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V=nRT/P求偏导:1.2气柜储存有121.6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m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将氯乙烯(Mw=62.5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n=PV/RT n=121600×300/8.314×300.13(mol)=14618.6molm=14618.6×62.5/1000(kg)=913.66kgt=972.138/90(hr)=10.15hr1.3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 w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PMw/RT=101.325×16/8.314×273.15(kg/m3)=0.714kg/m31.4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充以25℃,13.33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水的密度按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g.cm-3=100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wM w=mRT/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12M w =30.51(g/mol)1.5两个容器均为V 的玻璃球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第一章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 分析化学
![第一章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 分析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1916a39a32d7375a41780c5.png)
1.(1)×(2)×(3)√(4)√(5)√2.(1)系统误差(2)系统误差(3)随机误差(4)随机误差(5)系统误差3.(1)偏低(2)偏高(3)偏高(4)偏高(5)偏低4.略5.略1. 测定某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 ),4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 56.55,56.58,56.60,56.53。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5656%456.435.60585656.55..x =⎪⎭⎫⎝⎛+++=各项测量偏差分别是%030 %040 %020 %0104321.d .d .d .d -=+=+=-=0.05%%10056.5603.0%1000.03%%14(0.03)(0.04)(0.02)(0.01)1)(0.04%%10056.560.02%1000.02%%403.004.002.001.0222212n1i i=⨯=⨯==-+++=--==⨯=⨯==⎪⎭⎫⎝⎛+++==∑∑==xs CV n x xs xd d ndd ni ir2. 测定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 ),4 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20.16、20.13、20.18、20.20。
计算标准偏差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解:%1720%420.2020.18132020.16..x =⎪⎭⎫⎝⎛+++=0.03%%14(0.03)(0.01)(0.04)(0.01)2222=-+++=s查t 值表,n =4,183950.t .=%0501720%40.033.1820.17)(..±=⎪⎭⎫⎝⎛⨯±=μ 4 测定某试样中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16、15.13、15.40、15.18、15.20。
经Q 检验后,求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Q 检验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5.13,15.16,15.18,15.20,15.40(%)74.013.15-40.1520.15-40.15==计Q查Q 值表,当n =5时,90.0Q =064因表计Q Q >,故15.40应舍去0.03%%14(0.03)(0.01)(0.01)(0.04)0.02%%4030010010040%1751%415.2015.18165115.132222=-+++==⎪⎭⎫ ⎝⎛+++==⎪⎭⎫ ⎝⎛+++=s ....d ..x查t 值表,n =4,352900.t .=%0401715%40.032.3515.17)(..±=⎪⎭⎫⎝⎛⨯±=μ 6 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 ) 0.052 0 ( 2 )0.108 0 ( 3 ) 4.4×10-3 ( 4 ) pH=4.50 答:( 1 )3位 ( 2 )4位 ( 3 ) 2位 ( 4 ) 2位 7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分析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分析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41577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a.png)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分析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M的副反应较小D.[M]=[L]2.以某吸附指示剂(pKa=2.0)做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A、pHB、pH>2C、pH>10D、2<pH<103.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数C、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4.二元弱酸(H₂CO₃)的质子平衡式是()。
A.[H⁺]=[HCO₃⁻]+[CO₃²⁻]+[OH⁻]B.[H⁺]=2[HCO₃⁻]+[CO₃²⁻]+[OH⁻]C.[H⁺]=[HCO₃⁻]+2[CO₃²⁻]+[OH⁻]D.[H⁺]=[HCO₃⁻]+[CO₃²⁻]+2[OH⁻]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1:1B、2:1C、1:3D、1:2 6.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方法。
A.F检验B.t检验C.Q检验D.G检验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t检验B.u检验C.F检验D.G检验8.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不具有两性的是()。
A.HCO₃⁻B.CO₃²⁻C.HPO₄²⁻D.HS⁻9.用含有水分的Na₂CO₃标定HCl溶液浓度,将使结果()。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符合误差要求10.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一定11.K₂Cr₂O₇标准溶液(0.02000mol/L)对Fe₃O₄(M=231.45g/mol)的滴定度为()。
A.0.001389B.0.002779C.0.009262D.0.00463112.浓度为0.1mol/L的下列酸,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f319bf242336c1eb95efa.png)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4-1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1)定义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而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2)使用范围不同。
电离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也不能解释有的物质(如NH3)虽不含OH-,但具有碱性的事实,而质子理论却能对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问题统一加以考虑。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 HPO42-,NH3,PO43-,CO32-,OH-,C6H5O-。
3.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上述碱的共轭酸分别为: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 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2-答: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上述为共轭酸碱对的分别是:HOAc-OAc-,NH4+-NH3,HF-F-,(CH2)6N4H+-(CH2)6N4,H3PO4-H2PO4-,HCN-CN-,HCO3-- CO32-。
5.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答:4题中的各种共轭酸碱中,最强的酸是H3PO4,最强的碱是CO32-。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1593a340066f5335a812198.png)
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C ontent第1章绪论 (3)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9)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12)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2)第5章酸碱滴定法 (22)第6章配位滴定法 (41)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59)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76)第9章重量分析法 (78)第10章吸光光度法 (94)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100)注:答案源于网络,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可借之,阅之,切不可信之,抄之。
第1章 绪论 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 =65.39g ·mol -1。
根据溶质Zn 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211Zn 0.3250mol L 0.01988mol L 65.390.250c +--=⋅=⋅⨯【1-2】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 ,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V mL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 即 解得V =2.16mL 。
【1-3】在500mL 溶液中,含有9.21g K 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 2+ + 2[Fe(CN)6]4- + 2K + = K 2Zn 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 =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天大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谜底
![天大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谜底](https://img.taocdn.com/s3/m/05412256a98271fe910ef98f.png)
答::甲的报告合理。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
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 0.1mol·L-1 的 NaOH,欲消耗 NaOH 溶液 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
物质 H2C2O4·2H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 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 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 0.2mg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 a 0.0002g
根据 r
a
100% 可得
r 0.1g
r1g
0.0002g 0.1000g
0.0002g 1.0000g
100%
100%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 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2mL 和 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有效数字应取四位,而甲只取了两位。因此从表面上看甲的精密度高,但从分析结
果的精密度考虑,应该是乙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11.当置信度为 0.95 时,测得 Al2O3 的 μ 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 95%在此区间内;
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 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
子误乘以 2,因此正确的结果应为 15.34%,问正确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为多少?
解:根据
得
S r1
当正确结果为 15.34%时,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E =E a 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g g r %02.0%1000000.10002.01±=⨯±=E g g g r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根据%100⨯TE =E a r 可得 %1%100202.02±=⨯±=E mLmL mL r%1.0%1002002.020±=⨯±=E mLmL mL r 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0.0330 (2) 10.030 (3) 0.01020 (4) 8.7×10-5 (5) pKa=4.74 (6) pH=10.00答:(1)三位有效数字 (2)五位有效数字 (3)四位有效数字(4) 两位有效数字 (5) 两位有效数字 (6)两位有效数字5.将0.089g Mg 2P 2O 7沉淀换算为MgO 的质量,问计算时在下列换算因数(2MgO/Mg 2P 2O 7)中哪个数值较为合适:0.3623,0.362,0.36?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0.36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用返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MnO 2质量分数,其结果按下式进行计算:%1005000.094.86)25101000.000.807.1268000.0(32⨯⨯⨯⨯⨯-=-MnO ω 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用加热挥发法测定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时,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5000g ,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 ,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4099%,0.04201%。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答::甲的报告合理。
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0.1mol ·L -1的NaOH ,欲消耗NaOH 溶液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4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g m 13.007.1262020.01.01=⨯⨯=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 r 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0.1mol·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若改用KHC 8H 4O 4为基准物时,则有:KHC 8H 4O 4+ NaOH== KNaC 8H 4O 4+H 2O需KHC 8H 4O 4的质量为m 2 ,则 g m 41.022.2042020.01.02=⨯⨯=%049.0%10041.00002.02=⨯=E g g r相对误差小于0.1% ,可以用于标定NaOH 。
10.有两位学生使用相同的分析仪器标定某溶液的浓度(mol ·L -1),结果如下: 甲:0.12,0.12,0.12(相对平均偏差0.00%);乙:0.1243,0.1237,0.1240(相对平均偏差0.16%)。
你如何评价他们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答:乙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因为从两人的数据可知,他们是用分析天平取样。
所以有效数字应取四位,而甲只取了两位。
因此从表面上看甲的精密度高,但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考虑,应该是乙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11.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 2O 3的μ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答:D12. 衡量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 标准偏差B. 相对标准偏差C. 极差D.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答:D13. 某人测定一个试样结果为30.68%,相对标准偏差为0.5%。
后来发现计算公式的分子误乘以2,因此正确的结果应为15.34%,问正确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为多少?解:根据%1001⨯=-x SS r得 %100%68.30%5.0⨯=S 则S=0.1534% 当正确结果为15.34%时, %0.1%100%34.15%1534.0%1002=⨯=⨯=-x SS r 14. 测定某铜矿试样,其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4.87%。
24.93%和24.69%。
真值为25.06%,计算:(1)测得结果的平均值;(2)中位值;(3)绝对误差;(4)相对误差。
解:(1)%83.243%69.24%93.24%87.24=++=-x (2)24.87%(3)%23.0%06.25%83.24-=-=-=E -T x a(4)%92.0%100-=⨯=TE E a r 15. 测定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以32O Fe W 表示),5次结果分别为:67.48%,67.37%,67.47%,67.43%和67.40%。
计算:(1)平均偏差(2)相对平均偏差 (3)标准偏差;(4)相对标准偏差;(5)极差。
解:(1)%43.675%407.67%43.67%47.67%37.67%48.67=++++=-x ∑=+++==-%04.05%03.0%04.0%06.0%05.0||1i d n d (2)%06.0%100%43.67%04.0%100=⨯=⨯=--x d d r (3)%05.015%)03.0(%)04.0(%)06.0(%)05.0(122222=-+++=-=∑n d S i (4)%07.0%100%43.67%05.0%100=⨯=⨯=-x SS r (5)X m =X 大-X 小=67.48%-67.37%=0.11%16. 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为39.19%,若甲的测定结果(%)是:39.12,39.15,39.18;乙的测定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度以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之)。
解:甲:%15.393%18.39%15.39%12.391=++==∑-n x x %04.0%19.39%15.391-=-=-=E -T x a%03.013%)03.0(%)03.0(12221=-+=-=∑n dS i -=x S S r 11%08.0%100%15.39%03.0%100=⨯=⨯ 乙:%24.393%28.39%24.39%19.392=++=-x %05.0%19.39%24.392=-==E -x a%05.013%)04.0(%)05.0(12222=-+=-=∑n d S i %13.0%100%24.39%05.0%100222=⨯=⨯=-x S Sr 由上面|Ea 1|<|Ea 2|可知甲的准确度比乙高。
S 1<S 2﹑Sr 1<Sr 2 可知甲的精密度比乙高。
综上所述,甲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比乙高。
17. 现有一组平行测定值,符合正态分布(μ=20.40,σ2=0.042)。
计算:(1)x=20.30和x=20.46时的u 值;(2)测定值在20.30 -20.46区间出现的概率。
解:(1)根据σμ-=x u 得u 1=5.204.040.2030.20-=- 5.104.040.2046.202=-u (2)u 1=-2.5 u 2=1.5 . 由表3—1查得相应的概率为0.4938,0.4332则 P(20.30≤x≤20.46)=0.4938+0.4332=0.927018. 已知某金矿中金的含量的标准值为12.2g •t -1(克·吨-1),δ=0.2,求测定结果大于11.6的概率。
解: σμ-=x u =32.02.126.11-=- 查表3-1,P=0.4987 故,测定结果大于11.6g·t -1的概率为:0.4987+0.5000=0.998719. 对某表样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150次测定,已知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43.15,0.23²)。
求测定结果大于43.59%时可能出现的次数。
解: σμ-=x u =9.123.015.4359.43≈- 查表3-1,P=0.4713 故在150次测定中大于43.59%出现的概率为:0.5000-0.4713=0.0287因此可能出现的次数为 150⨯0.0287(次)4≈ 20. 测定钢中铬的质量分数,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1.13%,标准偏差为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