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上接第204页)能发生的损失率为40%,则:(1-年损失率)4=1-40%,年损失率=1-(1-40%)1/4=11.99%,不良贷款损失率取11.99%。

[1]宗刚,许晓峰,郭华伟.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6.2]197.[2]韩永学.建筑电气工程概算预算[M].2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5]211-212.[3]刘爱萍.物权法律问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1]137-138.[4]宗刚,许晓峰,郭华伟.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2.1]40.[5][英]欧乐鹰(Tomr Orlik),著.解读中国经济指标[M].史静,译.中国经济出版社,[8.1]241.[责任编辑:汤静]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 eamay s L.)的花柱和柱头,又名玉麦须(《滇南本草》)、五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其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后为中国药典所收录。

现代药理学分析表明玉米须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营养物质,有显著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压、增强免疫、抗癌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肾炎性水肿、胆结石、糖尿病、湿热黄疸、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在我国,玉米种植遍布大江南北,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但往往被当做农作物的副产品而被丢弃。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逐步认识(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作为食品、化妆品及药物的原料而备受关注。

因而,开发我国玉米须资源,具有广阔的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玉米须富含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苦味糖苷、甾醇类、多聚戊糖、挥发性物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目前现在玉米须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和多糖类。

黄酮类:黄酮及其苷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降压、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等作用。

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

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

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玉米须是指玉米植物的花药丝,也就是玉米的须子。

它通常在我们食用玉米后被人们抛弃,但事实上,玉米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天然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玉米须具有利尿作用。

玉米须中富含含咪唑类和香豆素类成分,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尿液的排泄,增加尿量,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正常的排尿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尿液潴留、水肿等问题,保持身体的湿润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炎、肾结石、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玉米须还具有降血糖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胰岛素样多肽,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的效果。

它可以提高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使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对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等,具有抗炎抑菌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预防和改善感染性疾病、皮肤炎症等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够抑制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和损伤,对于保护细胞健康、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玉米须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软化血管等功效。

它可以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防止血液凝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此外,玉米须还可以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玉米须不仅仅是一种被人们抛弃的废物,它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用和功效外,玉米须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是指玉米植株顶端生长的一束细长而柔软的毛状物,通常采收后晒干用于中药使用。

玉米须具有较多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利尿消肿、温中下气、降血压、降血糖、清热解毒等。

一、利尿消肿玉米须含有丰富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钾盐等成分,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它能刺激肾小球血流量的增加和尿液排泄的增加,从而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减轻水肿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肾积水和心脏病引起的水肿等病症。

二、温中下气玉米须具有温中下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

它能温中补气,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增加食欲和消化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等不适感。

三、降血压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一定的镁、钙和磷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玉米须还含有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管张力的降低,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长期服用玉米须可以帮助调节血压,预防和改善高血压症状。

四、降血糖玉米须中含有一些有效的降血糖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苦苷、多糖等。

这些成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抑制血糖的升高,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此外,玉米须还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肝脏代谢功能,对糖尿病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五、清热解毒玉米须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它能清除体内热毒,凉血解毒,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临床上可将其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增强药效。

此外,玉米须还具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降脂、调节血脂等。

综上所述,玉米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中草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较小,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但是在使用玉米须时,仍需谨慎遵医嘱,根据个人情况合理用药。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率 可提高3 .2 55 %。
m y .的干 燥花 柱及 柱头 , as ) L 别名玉 蜀黍 须 、 黍须 、 谷 蜀 包 须、 玉麦须 、 玉米 黍蕊 , 为我 国传统 的 中药 材。 玉米须 味甘 、 淡, 性平 , 有利 尿 、 热 、 肝 、 胆功 效 , 于治疗 肾炎 具 泄 平 利 用
3 6Βιβλιοθήκη 安徽 农 学通 报 ,A h i iS iB l2 0 ,50 ) n u . c. u1 0 91 (8 A .
玉米须 多糖 的研 究进 展
胡瑛瑛 楼 肖成 郭 勇 石丽敏
( 浙江省东 阳玉米研究所 , 浙江东 阳3 2 0 2 1 5)

要: 玉米须 多糖是 玉米须 中的主要 活性成分之 一 。 本文就 玉米 须多糖 的提取 、 学组成及 药理作用等 方面进行 化
Ke wo d : t ma Ma d s p l s c h rd ; x r c i n c e c l o siu n s p a ma o o ia f c s y r s Si g ; y i ; oy a c a i e e ta t ; h mi a n tt e t ; h r c l g c lef t o c e
为甘 露糖 、 萄糖 、 葡 半乳 糖( :: )平均 分 子量21 311 , .6×1 0;
C P l 一 A组 成 为 木 糖 、 拉 伯 糖 、 露 聚糖( :: )平 S S a2 阿 甘 1 5, 4 均 分 子 量 1 7×1 C P l一 B 成 为 葡 萄 糖 、 乳 糖 、 . 3 0;S S a 1组 半
了综述 , 玉米须 多糖 的开发 利用提供参考 。 为 关键词 : 玉米 须多糖 ; 提取 ; 学结构 ; 化 药理作 用

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的研究进展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木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又名玉麦须,五蜀黍蕊,棒子毛。

原植物玉蜀黍又名玉高粱,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玉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苞,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纡粟,珍珠米,粟米、苞粟,苞麦米。

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玉米须含有黄酮类、多糖、有机酸、氨基酸、甾醇类及硅、钾、铬等化学成分。

还含隐黄素、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

此外,还含大量硝酸钾,a-生育醌。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水提物、多糖、皂苷等成分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利胆、保护肝损伤、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玉蜀黍原产美洲。

明代始传入中国,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图说》。

《纲目》云:“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

苗高三四尺。

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

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

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

子亦大如棕子,黄白色。

可炸炒食之。

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植物名实图考》也云:“玉蜀黍,《纲目》始入谷部,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

俗呼包谷。

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豕,秆杆干以供炊,无弃物。

”所叙所绘皆此种。

玉米须治病多,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

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

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其药理作用有:1.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

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细胞 的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
黄酮类 :黄酮及 其苷类物质是植 物的次级代谢产 物之 一 ,也是 临
(5)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 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 .可增加氯化物排
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 的良药 ,有强心 、扩 张冠状血管 、抗 心律失常 、降 出量 .但作用较弱 张艳研究精制玉米须多糖和粗多糖对水负荷小 鼠
(4)抗肿 瘤 :吕冬霞 观察不 同浓度 的玉米须 多糖对肝癌 SMM C一
类 、多聚戊糖 、挥发性物质 、氨基酸 、矿质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目前现 7721细胞作 用的影响 .结果表 明玉米须多糖具有抑 制 SMM C一7721
在 玉 米 须 化 学 成 分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黄 酮类 和 多糖 类 。
基 于 人类 对 玉米 须 富含 的 有 效 成 分 及 其 药 理 作 用 的 逐 步 认 识 .开
(1)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与许多生命现象 和疾病 密切相关 ,如细胞 发我国玉米须资源,具有广阔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的老化 、发生及动脉硬化 、血栓的形成等 田龙对玉米须多糖的抗氧化
合物 ;研究表明萃取溶剂不 同,得到黄酮成分有别 .乙酸 乙酯萃取 的黄 及致病菌的抑菌试验 .玉米 须乙醇提取物效果 最好 .且玉米须提取 物
酮成分为木樨草素 、芹菜素 ,而正丁醇萃取部分 以黄酮碳苷为 主 ;同 在常规食 品杀菌条件 (UHT)及 中酸至酸性条件下 .抑菌 活性稳定 研
时 .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产地 、品种及采收时期等多 因素有关 ,采收 时 究表 明玉 米须总皂苷 提取物对供 试菌株均有 不 同程 度抑制 作用 .其
【关键词 】中药;玉米须 ;研 究进展
Hale Waihona Puke 玉 米 须是 禾 本科 植 物 玉 米 fz eamay s L.1的花 柱 和 柱 头 ,又 名 玉麦 定 的 抗 氧化 能力

玉米须药学研究进展

玉米须药学研究进展

的 抗 菌成 分 的稳 定 性 ; uee. (9 6 报 道 玉米 须 水 提 Ne cr N.1 9 ) J
取部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抑 制曲霉 菌生长 的作 用 , 可治疗 前列 腺炎病 。
22 抗 肿 瘤 作 用 .
种传 统草 药 , 味 甘淡 而平 , 肝 、 、 胱 经 , 性 入 肾 膀 有利 尿消 肿 、
降压 、 降血 糖 、 平肝 利 胆 的功 能 , 治急性 肾炎 、 主 慢性 肾炎 、 水肿 、 急性 胆囊 炎 、 道结 石和 高血 压等功 效 。 胆
1 成 分研 究进展
马 虹 (9 8 采 用 玉 米 须 乙 醇提 取 物 E M 进 行 肿 瘤 细 19 ) S 胞 株体 外排染 试 验研 究表 明 . 给药 组 E M 入 白血病 细胞 及 S 胃癌细 胞 的体 外存 活 率均 较对 照组 明 显下 降 ( < . 1 , P 00 )其 0 中 E M 对人 白血病 细胞 K5 2的体 外抑 制 率为 6 . 对人 S 6 33 %,
较 好 的疗 效 , 发酵 制剂 对家 兔有 非常 显著 的降血 糖 作用 ; 其
伊 藤裕 之 等 (99报 道 玉 米 须水 提 液 可 降低 血 糖 的含 量 , 19 )
对 正常小 鼠无影 响 。
24 利 尿 及 抗 结 石 形 成 作 用 .
物。 分别为 乌索 酸 ()无 羁萜 酮 ( 、 I、 Ⅱ)赤杨 酮 (I 、 甾- - H )豆 4
工作研 究
现代农业科技 }o 8年第 2 期 2o 1
玉米须药学研究进展
倪 士峰 刘 惠 王 丹 赵桂仿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系, 西西安 70 6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 t 陕 10 9;

玉米须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玉米须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可增加 " 1 ! 抗菌作用 玉米须的油脂提取物加入面霜中,
[’] 面霜的抗菌成分的稳定性 ; 玉米须的水提取物具有抑制曲
菌霉生长的作用, 经电泳实验分析活性成分是葡聚糖酶和壳
[2] 。 多糖, 这两种物质有抗真菌的作用
无 " 1 ( 毒性 玉米须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为安全、
[%!] 。 毒的物质, 且玉米须提取物所制药品也确认为非处方药
[&] 好的疗效, 其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 玉米须水煎剂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 病小鼠血糖, 其 "# : 的降糖作用与 %## +: 降糖灵作用相似。 玉米须水煎剂具有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 且大、 中剂 量组的作用强度优于 & 1 ’ +: 优降糖的作用。玉米须水煎剂 对正常动物血糖无明显影响。由此可推测玉米须水煎剂可
李静, 女, 讲师, 硕士; 武汉,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医学 化学教研中心 (!"##$%)
万方数据
!U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
医学新知杂志 !UU# 年第 ## 卷第 C 期
& 马 虹 " 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伟 " 玉米须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 中草药, ( %) : #$$’, !%
[%] 胆 。它不仅可作单味药煎服, 也可与其它中草药配伍后使
玉米须水提取物可以溶肾结石, 但只对碳酸盐类的结石有效
[@] 。 而对草酸盐类结石无效
" 1 %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从玉米须水提取物中分离得一
种结晶物质, 对循环系统和被刺激后的子宫挛缩的兔有抑制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又称玉米柱须或玉米丝,是指玉米植物的顶部柱部分的须状物。

在中医药学中,玉米须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康复效果。

以下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1.利尿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玉米须素、玉米鬼针草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肾脏排尿功能,增加尿量,清除体内废弃物和毒素,有助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

2.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玉米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等炎症疾病。

3.抗菌作用:玉米须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4.降血糖作用:玉米须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

研究显示,玉米须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降血压作用:玉米须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因此,玉米须常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6.抗衰老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保护肌肤和器官的健康。

因此,玉米须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和延寿保健领域。

7.保护肝脏作用:玉米须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多项研究证实,玉米须对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8.抗癌作用:玉米须中的抗氧化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免疫力,减少癌症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玉米须对乳腺癌、大肠癌、肺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玉米须浓缩液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

玉米须浓缩液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

玉米须浓缩液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目的:观察玉米须浓缩液对大鼠高血脂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采用预防性高血脂动物模型实验方法考察玉米须浓缩液的降血脂作用。

结果:玉米须浓缩液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体重、进食量,显著降低高脂血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玉米须浓缩液还能有效预防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系数,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玉米须浓缩液对高能饮食所致大鼠血脂异常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预防高血脂症的产生。

玉米须(英文:corn silk,学名:stigma maydis)是禾本科作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又名玉麦须、棒子毛,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展开了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须具有抗氧化、利尿、降糖、抗抑郁、抗疲劳、抗高血脂、抗肿瘤以及抗炎等作用[1-6]。

玉米须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和挥发性成分等[7-9]。

研究表明: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类可以显著提高肝脏中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以及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10]。

近年来,许多中药的保健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中药相关的保健品被开发出来。

玉米须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也比较明确[11]。

同时卫生部在卫监督函〔2012〕306号中声明:玉米须在我国有一定的食用历史,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

以上基础为玉米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本实验以不同浓度的玉米须浓缩液为受试物,考察其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采用《保健功能评价方法》中辅助降血脂实验方案,以高能饲料喂养Wister大鼠,同时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玉米须浓缩液,以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肝脏系数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考察为实验指标,考察玉米须浓缩液对高能饲料喂养下大鼠高血脂的预防作用,同时也为开发玉米须浓缩液作为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玉米须多糖药理作用及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玉米须多糖药理作用及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2 7 利胆作 用 .
抑制作用 , 说明此蛋 白对 I 型过敏性疾病有效. 鲁 彦 等 研 究 玉 米 须 水 煎 剂 及 其 粗 多 糖 对 环 磷 酰 胺所 致 免疫 功 能 低 下小 鼠 胸腺 指数 及 胸 腺 D A N 含量 的影 响 , 结果 显 示 玉 米 须水 煎剂 及 其 粗 多 糖 能提 高免 低小 鼠胸 腺指 数及 胸腺 D A含量 ; 者 N 两 对 小 鼠胸腺 指 数及 胸 腺 D A含 量 的提 高 作 用 无 N 差别 .
于 二硝 基 酚卵清 蛋 白 ( V ) D A 抗原 对 IE的形成 有 g
鼠 的排 尿量 , 加 尿液 中 K C 一 增 、l 的含量 , 加 肾 增 衰 竭 大 鼠的排尿 量 , 提示 玉米 须 多 糖 具有 明显 的 利 尿作 用 . 2 6 解 热作 用 . 杜 娟 ¨ 用 于 酵母 和 24二 硝基 苯 酚致 大 采 ,一 鼠发热 的模 型 观 察 玉 米 须 多 糖 对 大 鼠发 热 的影 响 , 现玉 米须 多糖 对 大 鼠干 酵母 混悬 液 致 热 和 发 24二硝 基 苯 酚 致 热 均 有 明显 的解 热作 用 , 用 ,一 作 强 度 随药物 剂量增 加 而增 强.
2o o9
文 章 编 号 :072 5 (09 O - 2 -4 10 - 3 20 ) 1 0 30 8 0
玉 米 须 多糖 药 理 作 用 及 提 取 纯 化 研 究 进展
周 鸿 立 张 艳 金 海 甲2周仲 强 栾 静 , , , ,
(. 1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 院, 吉林 吉林 12 2 2 中油吉化集 团总医院 检验科 , 3 0 2;. 吉林 吉林 12 2 ) 3 0 2
2 玉米须多糖 的药理 作用

玉米须的神奇药用价值和功效

玉米须的神奇药用价值和功效

玉米须的神奇药用价值和功效篇一: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的使用方法:夏季喝玉米,大家都爱光煎玉米,把玉米须拿走。

专家表示,这其实就是浪费。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性平,存有广为的防治保健用途。

把领着须的玉米放入锅内煎,甜后把汤水好像出来,就是“龙须茶”。

“龙须茶”口感极好,喝掉甜丝丝的,又经济实惠,可以搞全家的保健茶。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

夏季暑气轻,龙须茶存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以回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它还能够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以用作防治习惯性流产、胎儿红肿、乳汁未通等症。

中医指出玉米须,甘平,能够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够抗过敏,化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存有利尿促进作用,可以减少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促进作用就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发的水肿都存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作化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促进作用不是太弱。

玉米须对末梢血管存有收缩促进作用,所以存有较差的升压促进作用。

玉米须能够推动胆汁排出,所以可以做为利胆药用于没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泄障碍的胆管炎。

和脱徐的茵陈协调,还可以化疗肝炎引致的黄疸。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

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炎等。

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玉米须的民间应用领域: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

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

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

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陈耀章【摘要】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corn silk in fighting against bacteria and tumor, inhibiting oxida-tion, decreasing blood pressure, sugar as well as lipid, protecting liver to promote bile flow and benefiting urineto expel the stone were surveyed in the paper. The researches of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corn silk can be beneficial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further study.%就玉米须的药理作用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利尿排石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促进玉米须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用于防病治病,为今后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41-145)【关键词】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新产品开发【作者】陈耀章【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eamays L.)的干燥花丝和柱头,始载于《滇南本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等药学论著中都有记载。

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作用。

用于急、慢性肝炎、肾炎,湿热黄胆,脚气,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结石,小便不利等症的治疗。

我国的玉米产量约占谷物产量的20%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玉米须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 多 中 医名 家 在治 疗 糖 尿 病 时 , 会 用 到玉 米 须 , 多 而且 药 理研 究证 实 其具 有 一 定 的降糖 作 用 1 2 I 米 须不 仅 可 单 味 。玉
药 煎服 , 还可 与其 他 中草药 配伍 后 使 用 。含 玉米 须 的复 方 降
糖 宁颗 粒剂 , 具有 降 糖 、 降脂 、 增强 2型糖 尿 病患 者 的耐 糖能 力 和增 加 肝 糖 原 含 量 、 改善 脂 质 代 谢 的 作 用 , 四 氧 嘧 啶 引 对 起 的糖 尿病 大 向 鼠有 良好 的疗 效『 】肾康 丸 由黄 芪 、 蛭 、 }。 4 水 玉 米须等 中药组成 , 糖尿病 。 对 肾病大 鼠具有 显著的 。 护作 用I 肾保 I 。 降 糖益 肾方 由熟 地 、 山茱 萸 、 芪 、 米 须 等 9味药 物 组 成 , 黄 玉
3 小 结
糖 尿 病是 一 种常 见 的有 遗传 倾 向 的 内分 泌 代 谢疾 病 , 其
病 理 生 理 改 变 是 胰 岛 素 分 泌 绝 对 或 相 对 不 足 ,表 现 为 血 糖 、
尿 糖 升高 , 并常 弓 起 糖 、 肪 、 白质和 继发 的维 生 素 、 、 1 脂 蛋 水 电 解 质 代谢 紊 乱 。糖 尿病 常 导致 并 发症 , 累及 视 网膜 、 神经 、 肾 脏、 心脏 等 。 量 的研 究 表 明 , 大 玉米 须 中的多 种 成分 可参 与 降 低血糖 , 且玉 米须 降低 血 糖 是一 个 多靶 点 的综 合 作用 的 结 而 果 。此外 , 玉米 须对 糖 尿病 引起 的并发 症 也 有一 定 的保 护 作 用. 玉米 须 不 仅 对糖 尿病 合 并 心 肌 缺血 大 鼠 、 尿 病 肾病 大 糖 鼠模 型均 有 保护 功效 ,而 且 还可 以增加 机体 的免 疫 功能 、 抗

玉米须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玉米须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 2023年第4期1玉米须有效成分的研究1.1、。

[1],,,(α-D-)、、(α-L-)、、(α-D-)(β-D-)。

[2],,、。

[3],,、、。

1.2,、、、。

1.3,。

[4]、。

1.4,、、、、、、。

[5],16,、、、、。

1.5。

[6](GC-MS),,、、、、、、、, 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17.31%。

2玉米须的药理作用2.12.1.1。

[7]。

,,。

[8]。

,。

Sabiu [9]、。

,α-α-,,。

、、,,,。

2.1.2。

,,。

Pan [10]2,,,,。

[11](TG),。

Guo [12],α-α-,PI3K/Akt ,GLUT4高云霜1,王俊雪1,牛佳楠1,黄鹤1,林海艳1,王善红1,2,3*(1.通化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通化134001;2.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工程中心,通化134001;3.长白山本土冰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通化134001)摘要:,、、、、。

、、、、、,,。

关键词:;;,:202110202027。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DOI:10.19403/ki.1671-1521.2023.04.01959,,。

2.1.3[13]。

α-,。

,。

[14]。

, 30d,,,。

2.1.4[15](CSFs),CSFs,300mg/kg500mg/kg、、,,。

[16],,。

[17]。

,(FBG),FBG。

β,β,,[18]。

2.22.2.1。

Cha[19]C57BL/6J,。

[20],,,、。

2.2.2[21],。

,、、、、、,。

,[22]。

2.3Shi[23],,。

[24] ,。

[25]。

,,,。

3玉米须保健功效及其作用机理3.1,。

[26],,、。

[27]7,,,。

3.2[28],,。

玉米须子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子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子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子是指玉米花粒外面覆盖的那层纤维状物质,也是玉米植株中部分重要的组织结构。

玉米须子在中草药学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玉米须子的良好化学成分、传统用途以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期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玉米须子的重要性与广泛用途。

一、玉米须子的化学成分玉米须子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糖、黄酮类、多酚类、甾醇和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利尿、降脂、降压等多种生物活性。

1. 多糖多糖是玉米须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等功能。

研究表明,玉米须子中的多糖可以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抗病能力。

2. 黄酮类玉米须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大豆黄酮、异黄酮、儿茶素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防止细胞受损,并且对心血管、防癌等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 多酚类玉米须子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成分。

多酚类化合物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此外,多酚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多种生物活性。

二、玉米须子的传统用途玉米须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中,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玉米须子的传统用途:1. 利尿消肿玉米须子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传统上,玉米须子常被用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 降血脂、降血压研究表明,玉米须子中的黄酮类、多酚类等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因此,玉米须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3. 清热解毒玉米须子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常被用来治疗热病、疮疡肿毒等疾病。

同时,玉米须子还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消炎杀菌。

4. 抗肿瘤研究表明,玉米须子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Ph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Ac t i v i t i e s f r o m Co r n S i l k
ZHAO Qi a n g ,S U O Yo u — r u i ,ZHAO Ha i — f u ,YANG Mi n g 。
5 0
J o u r n a l o f An i ma l S c i e n c e a n d V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Vo 1 . 3 2
No . 6
2 0 1 3
玉米 须化 学成 分 及 药理 作 用 的研 究 进展
赵 强 , 索 有 瑞 , 赵 海 福 , 杨 明。
( 1 . 中 国科 学 院西北 高原生 物研究 所 , 青 海 西宁 8 1 0 0 0 1 ; 2 . 甘肃 农业 大学 动物 医学 院 ; 3 . 甘肃省 畜牧兽 医研 究所 ) 摘 要 : 玉米 的副产 物玉 米须 , 是 我 国传 统 的 中药材 , 它的化 学成分非 常丰 富 , 且 具有 良好 的 药理作 用和保健 功能 。 自 2 O 世纪2 0年代 起 , 国内外学者 就开 始对 玉米须做 了一 系列 的研 究, 各种 实验都 证 明 了: 玉米 须具有 多种化 学成分 及 药理作 用 。本 文通 过 总结 近年 来有 关 学者 对 玉米 须的 化 学成
( 1 . No r t h we s t P l a t e a u I n s t i t u t e o fB i o l o g y, Th e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 Xi n i n gQ i n g h a i 8 i 0 0 0 1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a t Ga n s u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3 .G a n s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n i ma l S c i e n c e a n d 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 Ab s t r a c t : Co r n b y — p r o d u c t s c o r n s i l k,i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h e r b a l me d i c i n e , wi t h r i c h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g o o d p h a r —

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玉米须

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玉米须

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玉米须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夏、秋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

本品气无,味淡。

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鲜用或晒干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
本品性味甘、淡,平。

归肾、肝、胆经。

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鲜品加倍。

二、歌括
歌诀:玉米须甘,利尿何难,肾炎水肿,肝炎黄疸。

三、临床应用
1.水肿
本品甘淡渗泄,功能利水渗湿以消肿。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玉米须大剂量煎服,或与泽泻、冬瓜皮、赤小豆等药同用;亦可治脾虚水肿,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本品归膀胱经,利水而通淋,尤宜于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涩痛,可单味大量煎服,亦可与车前草、珍珠草等同用;用于石淋,可以本品单味煎浓汤顿服,也可与海金沙、金钱草等同用。

2.黄疸
本品能利湿而退黄,药性平和,故阳黄、阴黄均可配伍使用。

治疗湿热阳黄,可单味大剂量煎汤服,亦可与金钱草、郁金、茵陈等配伍;若寒湿黄疸,可与附子、干姜、茵陈蒿等药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皂香、生物碱及谷甾醇、苹果酸、柠檬酸等。

2.药理作用
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

玉米须制剂有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黏稠度及胆红素含量。

本品有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含量及血小板数,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还有降压作用。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昌友权 [ 6] 等 实验表明玉米须 提取物对 荷瘤 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 瘤作用, 其中对 S180 作用显著, 较低剂量即可显示明显作用; 延长 S180 荷瘤鼠存活时间; 同时可增加吞噬指数 A、廓清指 数 K 及胸腺系数; 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亦有 增强作用, 说明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 活性. 马虹 [ 7 ] 从玉米须中得到乙醇提取物 ( ESM ) 进行人肿瘤细胞株体外排染试验研究 ESM 的抗 癌作用. 结果表明: 给 药组 ( ESM ) 人白血 病细胞 及胃癌细胞的体外存活率 均较对照组明 显下降 ( P < 0. 001) , 其中 ESM 对人白血病细胞 K562的体 外抑制率为 63. 3% ; 对人胃癌细胞 SGC的体外抑 制率为 90. 7% . 提示玉米须有一定的抗 癌作用. H ab tem aram S. et[ 8 ] . 用玉 米 须 提 取 物在 9 ~ 25 LL /mL 浓度下能够抑制 TNF、EAHY 926和 U 937.
收稿日期: 2008- 12- 10 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博士后基金 ( 801070660432); 吉林省教育厅教科合字 [ 2008]第 182号 作者简介: 周鸿立 ( 1967- ), 女, 吉林省吉林市人, 吉林大学药学院在站博士后, 吉林化工学 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天然
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 通讯作者: 杨晓红 ( 1954- )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 a i:l x iaohongyang88@ 126. com
任顺 成 等 [ 21] 利 用 硫 代 巴 比 妥 酸 法 ( TBA 法 ) 、共轭二烯检测法 ( 紫外法 ) 对从玉米须中分 离 得 到 的 2 个 黄 酮 类 ax-5d-m e thane-3c-m ethoxym aysin 和 ax-4d-OH-3-m ethoxym aysin 的抗 脂 质体过氧化的能力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前者比 后者对共轭二烯 ( CD-POV ) 的产生有更强的抑制 能力, 均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玉米须黄酮类单 体对丙二醛 ( MDA ) 的抑制能力和对 CD-POV 的 抑制能力基本一致, 只是 MDA达最大值时比 CDPOV达最大值时需要的时间更长, 表现出抗氧化 活性.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保健功能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保健功能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保健功能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保健功能? 2008-2-1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匡轩,匡芮,朱海涛摘要:玉米须化学成分复杂,药理及食疗价值兼备。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对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矿质元素、有机酸、糖类及挥发性成分等;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活性、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抑制亚硝化反应等。

对玉米须的功能因子、药用、食疗以及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抗氧化;抗肿瘤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

大量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其安全、无毒,其提取物所制药品为非处方药[1]。

玉米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之一,几千年来,形成了几百种以玉米须为主料的食疗方法。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了它显著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压、增强免疫、抗癌等功效。

因此,玉米须药理价值及食疗特征兼备。

1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目前,从玉米须分离及鉴定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甾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等。

黄酮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等[2]从玉米须中分离出抗玉米螟成分鼠李糖-岩藻酮糖-黄酮碳苷及其衍生物等6个黄酮类化合物。

王英平[5]分离并纯化了结构复杂的5,7-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6-C-双葡萄糖苷、5-羟基-3′-甲氧基黄酮-6-C-鼠李糖-7-O-葡萄糖苷以及另外7个黄酮苷。

许钢[3]研究发现,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而玉米叶中含量为%、玉米芯中含%、玉米粒仅含%,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

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产地、品种及采收时期等多因素有关,采收时间延迟,含量降低;萃取溶剂不同,得到黄酮成分有别,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成分为木樨草素、芹菜素,而正丁醇萃取部分以黄酮碳苷为主。

矿质元素[4]玉米须中含钾、钠、钙、铁、铜、钴、镍、锌、锰、镁、铬等11种微量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玉米须多糖中的未知成分可能具有类细 胞因子作用, 可以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促使 T、B 细胞分化增殖; » 提取物中某些小分子脂溶性成 分可直接进入 T、B淋巴细胞内, 影响细胞的合成 代谢或细胞因子的分泌等. 汤鲁宏 [ 3] 等经过系统 的筛选从玉米须中分离提取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的生物活性成 分. 运 用离子 交换、分级 沉淀、Seph rose柱层 析等 手段 对此 成分 进 行了 进 一步 的 分 离和纯化. 初步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此成分属多 糖类化合物. N am ba[ 4 ] 在小鼠被 动皮肤过敏性反 应试验中, 证实玉米须提取物中分离出的糖蛋白 于二硝基酚卵清蛋白 ( DVA ) 抗原对 IgE的形成有 抑制作用, 说明此蛋白对 I型过敏性疾病有效. 祝 丽玲 [ 5] 研究玉米须水煎 剂及玉米须粗多 糖对老 年小鼠脾脏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结果老年组小 鼠脾脏指数下降, 脾脏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 降, 脾脏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与老年组比
4 抗氧化活性
4. 1 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刘平等 [ 14] 将玉米须乙醇提取物再用氯仿、乙
酸乙脂、正丁醇和甲醇分别萃取, 获得极性不同的 5个组分, 比较这 5 种不同溶剂 萃取物在二苯基 苦基苯肼 ( DPPH )体系及在 Fe2+ 诱发卵黄脂蛋白 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FA ) 过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 活性. 结果表明: 在 DPPH 体系中, 正丁醇萃取物 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氯仿萃取物次之; 在 F e2+ 诱 发脂蛋白 PUFA 过氧化体系中, 氯仿萃取物的抗 氧化活性最强, 乙酸乙酯萃取物次之. 由此可看 出, 同一组萃取物在不同测试体系中, 抗氧化活性 顺序不同, 故对抗氧化活性的评价必须考虑具体 的测试体系. 对于玉米须萃取物抗氧化作用的机 理及影响抗氧化活性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Z. A. M aksim oviand[ 15 ] 报 道成熟玉 米须甲醇 提取 物对脂质过氧化体系有抗氧化作用, 活性最强的 部位是中等油脂类浓缩物, 包括酚酸类、黄酮类及 其类似物. 方敏等 [ 16] 采用 DPPH 法和 FRA P 分析 法评估了玉米须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 表明,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显示出不同的抗氧化 活性, 用五种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浸提烘干至恒重 的玉米须, 用两种方法测量其抗氧化活性, 80% 乙 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用新鲜玉米须进行 试验, 发现新鲜玉米须的无水乙醇提取物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最强. 4. 2 有效部位抗氧化活性
多糖. 实验进行了细胞毒性反应及 T、B 淋巴细胞 增殖反应实验. 结果发现玉米须多糖对 T 和 ( 或 ) B 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并有明显的剂量 依赖性效应. 关于玉米须多糖对 T、B 淋巴细胞的 作用机制和途径, 可能有以下几种:
( 1) 通过刺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产生某 些细胞因子, 来激活 T、B 免疫细胞;
任顺 成 等 [ 21] 利 用 硫 代 巴 比 妥 酸 法 ( TBA 法 ) 、共轭二烯检测法 ( 紫外法 ) 对从玉米须中分 离 得 到 的 2 个 黄 酮 类 ax-5d-m e thane-3c-m ethoxym aysin 和 ax-4d-OH-3-m ethoxym aysin 的抗 脂 质体过氧化的能力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前者比 后者对共轭二烯 ( CD-POV ) 的产生有更强的抑制 能力, 均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玉米须黄酮类单 体对丙二醛 ( MDA ) 的抑制能力和对 CD-POV 的 抑制能力基本一致, 只是 MDA达最大值时比 CDPOV达最大值时需要的时间更长, 表现出抗氧化 活性.
昌友权 [ 6] 等 实验表明玉米须 提取物对 荷瘤 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 瘤作用, 其中对 S180 作用显著, 较低剂量即可显示明显作用; 延长 S180 荷瘤鼠存活时间; 同时可增加吞噬指数 A、廓清指 数 K 及胸腺系数; 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亦有 增强作用, 说明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 活性. 马虹 [ 7 ] 从玉米须中得到乙醇提取物 ( ESM ) 进行人肿瘤细胞株体外排染试验研究 ESM 的抗 癌作用. 结果表明: 给 药组 ( ESM ) 人白血 病细胞 及胃癌细胞的体外存活率 均较对照组明 显下降 ( P < 0. 001) , 其中 ESM 对人白血病细胞 K562的体 外抑制率为 63. 3% ; 对人胃癌细胞 SGC的体外抑 制率为 90. 7% . 提示玉米须有一定的抗 癌作用. H ab tem aram S. et[ 8 ] . 用玉 米 须 提 取 物在 9 ~ 25 LL /mL 浓度下能够抑制 TNF、EAHY 926和 U 937.
吕冬霞等 [ 10] 将玉米须多糖 以不同浓度和时 间作用于肝癌 SMM C-7721细胞, 采用 MTT 比色 法观察细胞毒性; 应用 H E 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 的形态. 结果显示玉米须多糖以剂量依赖和时间 依赖的方式抑制 SMMC-7721 细胞的生长, H E 染 色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玉米须多糖抑 制 SMMC-7721细胞的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亚硝酸盐与仲胺无论在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 还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均能合成亚硝胺, 尤其在 人和动物的胃中更适于合成亚硝胺. 亚硝胺是当 前最令人关注的一类化学致癌物质, 它能引起人 和动物的肝脏等多种器官的恶性慢性肿瘤. 因此, 阻断亚硝胺合成或消除亚硝胺的前体是防治癌病 因产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许钢 [ 9] 研究在体外模拟 胃液条件下, 玉米各部位提取物对亚硝酸胺合成 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结果显示: 玉米各部位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抑制亚硝化反应及 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 其阻断和清除率随提取 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 玉米须对 N-亚硝胺 合成的阻断及亚硝酸盐的清除最佳, 依次为玉米 叶、玉米芯, 玉米粒最次.
第 2期
周鸿立, 等: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1
较, 药物治疗组脾脏指数升高, 脾脏中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升高, 脾脏 B 淋巴细胞增殖能 力提高, 且玉米须水煎剂与粗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差 别. 通过上述四篇文章得出结论: 玉米须提取物对 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且主要成分为多糖.
2 抗肿瘤作用
许钢 [ 17] 研究了从玉米的不 同部位中提取黄 酮类物质, 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
52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
果表明: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多, 达到了 2. 106% ; 其次是玉米叶 1. 013% 、玉米芯 0. 662% , 玉 米粒含量最少为 0. 411% . 通过与 TBHQ、VC 茶多 酚比较, 发现除玉米粒外, 其他三者都表现出良好 的抗氧化性能, 其抗氧化性能随提取物浓度的增 加而增强. 牛鹏飞 [ 18] 等通过比较玉米须中不同极 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生成体系以及对 F e2+ 诱发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 FA ) 过氧化 体系的抑制作用, 研究了不同极性黄酮类化合物 的抗氧化活性 ( AOA ) . 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黄酮 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差别. 在羟基自由 基生成体系中, 抗氧化活性顺序依次为氯仿 > 正 丁醇 > 乙酸乙酯. 而在 F e2 + 诱发脂蛋白 PU FA 过 氧化体系中, 抗氧化活性顺序依次为氯仿 > 乙酸 乙酯 > 正丁醇, 严格按照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 同时发现, 即使极性相同的黄酮类化合物, 在 不同抗氧化体系中, 其抗氧化活性也有着明显的 差别. Z oranM aksim ov iÓ[ 19 ] 报道玉米须中多酚类化 合物也具有抗氧化活性. 舒孝和 [ 20] 报道分别在猪 油中加 0. 01% 的提取物 ( 玉米须总黄酮 )、抗坏血 酸、柠檬酸、己二胺基四乙酸二钠 ( EDTA ) . 每隔 几天测定其 POV值, 结果四种试剂中抗氧化性强 弱顺序如下: EDTA > 提取液 > 柠檬酸 > 坏血酸. 得出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强. 4. 3 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
收稿日期: 2008- 12- 10 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博士后基金 ( 801070660432); 吉林省教育厅教科合字 [ 2008]第 182号 作者简介: 周鸿立 ( 1967- ), 女, 吉林省吉林市人, 吉林大学药学院在站博士后, 吉林化工学 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天然
产物的研பைடு நூலகம்与开发. * 通讯作者: 杨晓红 ( 1954- )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 a i:l x iaohongyang88@ 126. com
3抗 菌
纪丽莲等 [ 11] 报道玉米须提取 物对 7 种常见 的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菌试验, 玉米须乙醇 提取物效果最好, 最低抑菌浓度 ( M IC ) 为 3. 0 g / 100 g; 玉米须提取物在常规食品杀菌条件 ( UHT ) 及中酸至酸性条件下, 抑菌活性稳定. Neucere, Joseph N[ 12] . 玉米须的水提取物具有抑制曲菌霉生 长的作用, 经电泳实验分析活性成分是葡聚糖酶 和壳多糖, 这两种物质有抗真菌的作用. O iletsM V [ 13] 报道玉米须的油脂加入面霜中, 可增加面霜 的抗菌成分的稳定性.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周鸿立1, 2, 张 艳 2, 韩 波 3, 杨晓红 1*
( 1. 吉林大学 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2.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22; 3. 中油公司 吉化 集团总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 中药玉米须 具有较明显的药理活性, 药理研究主要 为调节免疫 功能、抗肿瘤、抗氧化 及抗菌、利尿
1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鲁彦 [ 1] 等研 究表明玉米须多 糖具有调 节免 疫功能的作用, 多种多糖能够或同时刺激巨噬细 胞、B细胞、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增强这些细胞 的活性, 促进巨噬细胞分泌 IL-1、TNF, 促进 T 淋 巴细胞产生 IL-2, 激活白细胞产生干扰素, 调节抗 体和补体生成等, 实验还表明, 玉米须水煎剂和玉 米须粗多糖在增强衰老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上没 有差别, 玉米须水煎剂主要成份就是粗多糖. 郑鸿 雁 [ 2] 等通过经口给予小鼠 不同剂量的玉 米须多 糖研究得出玉米须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