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各种液位计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各种液位计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液位计是用于测量液体高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食品等行业。
不同液位计根据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浮筒式液位计:浮筒式液位计利用浮筒的浮沉来反映液体的液面高度。
当液位升高时,浮筒会浮在液面上方,当液位降低时,浮筒会下沉。
适用于中小型容器,常见的有磁翻板液位计和浮子式液位计。
2.差压式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利用液体静压力的变化来测量液位高度。
液体静压力与液体高度成正比,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底部与液面间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高度。
适用于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常见的有玻璃板液位计和压阻式液位计。
3.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利用超声波在空气和液体界面上反射的原理来测量液位高度。
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液位高度。
适用于需要远距离测量的场合,常见的有超声波液位计和侧反射超声波液位计。
4.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利用雷达信号在空气和液体界面上反射的原理来测量液位高度。
通过发射雷达波并接收返回信号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液位高度。
适用于需要远距离、高精度测量的场合,常见的有脉冲雷达液位计和频率调制连续波雷达液位计。
5.电容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利用电容值与液体介电常数相关的原理来测量液位高度。
通过测量电容传感器上的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液位高度。
适用于非接触式测量和非导电介质的液体,常见的有电容式液位计和微型电容式液位计。
6.导纳式液位计:导纳式液位计利用导纳值与液体电导率相关的原理来测量液位高度。
通过测量液体中电流与电压的比例关系,可以确定液位高度。
适用于导电介质的液体,常见的有导纳式液位计和微型导纳式液位计。
不同液位计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合适的液位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液体性质和测量条件等综合考虑。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Differential Pressure Level Transmitter)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表,通过测量容器底部和液位高度之间的压差来确定液位高度。
其工作原理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和泊松定律。
下面将详细介绍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1.斯托克斯定律斯托克斯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描述了颗粒在流体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粒子密度、流体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沉降速度与粒子直径成反比。
在差压式液位计中,测量单元通常由两个U型管组成,一个U型管的一端开口在容器底部,另一个U型管则被称为"补偿管",其开口通向大气。
两个U型管上的液体高度一致,测量管的一端连通到被测液体上部,另一端则连通到补偿管的顶端。
当液位变动时,测量管上的液位高度也随之改变。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液体高度的微小变化将导致测量管中液柱的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管中液体的静压。
因此,根据静压的差异可以确定液位的变化。
2.泊松定律泊松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定律,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速度增加,压力降低,速度减小,压力增加。
在差压式液位计中,测量管和补偿管的截面积相同,液体在两个U型管内的静压相等。
当测量管的一端连通到被测液体上部时,液体的静压将被传递到测量管中。
然而,由于测量管的另一端连通到补偿管的顶端,而补偿管开口通向大气,导致补偿管内的气体处于大气压力下。
根据泊松定律,当测量管的液位高度增加时,液体在测量管中的静压会增加,而补偿管中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因此,在两个U型管之间会产生一个压差。
3.压力测量变送器通常由两个传感器和一个差压变送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测量管和补偿管中的压力,差压变送器则将两个压力值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如4-20mA。
传感器可以采用压阻式、电容式或压电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压变化或电流变化来确定压力值,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确定压力值,压电式传感器则通过测量压力引起的压电效应来确定压力值。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中液体或气体等介质的流量、液位、密度等参数的测量与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中注意事项。
1. 结构差压式液位计主要由测量管、称重盘、密封垫、法兰凸缘、启闭阀、载荷传感器、变送器等组成,这些部件通过法兰凸缘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液位测量系统。
测量管是差压式液位计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采用U型、V型、倒U型等形式,通过管道引入测量介质,从而使系统形成差压信号,再通过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
2. 原理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泊松方程,即当液体或气体通过一定截面的管道时,其速度和压力是成反比例关系的。
换句话说,液体或气体在通道中流动时,其流速越快,则其压力就越小,而流速越慢,则其压力就越大。
差压式液位计利用截面积相等的两段管道,使介质在管道中通过,从而形成差压信号,再通过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
差压式液位计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的液位测量领域,其优点在于简单可靠、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 化工行业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测量化工原料储罐中的液位高度,避免液位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差压式液位计也可用于测量反应釜中的液位高度,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测量氨水储罐、催化剂储罐、烷基苯存储罐等容器中的液位高度,监测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确保生产安全。
3. 制药行业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制药设备中的液体等介质的测量,如反应釜、分离釜、蒸发器、干燥器等设备中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管路设计不同的介质在不同的管路中流动时,存在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如管道内壁粗糙度、管道内弯曲程度、管道内流速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液位的测量精度。
锅炉汽包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都会用到平衡容器,但有的使用者对其不太了解,尤其是搞不清楚双室平衡容器的内部结构,而影响了使用。
差压式液位计是基于液体静压平衡原理工作的,平衡容器实际上是一个“液位--差压”转换器。
其作用是造成个恒定的液体静压力,使之与被测液位形成的液体静压力相比较,输出二者之差。
平衡容器实际上就是个冷凝器,按结构分有单室平衡容器(单层)和双室平衡容器(双层)之分。
大型锅炉用的平衡容器结构要复杂些,在此仅介绍工业锅炉常用的平衡容器。
单室平衡容器的结构较简单,如图所示。
测量低压容器的液位时,当容器内外温差大,或气相容易凝结成液体时,如除氧水箱的水位,大多采用单室平衡容器进行测量。
测量前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把平衡容器的堵头拆开,灌入冷水或其他液体。
对一些化工生产的有毒有害场合平衡容器内装的是隔离液。
双室平衡容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测量锅炉汽包水位采用双室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由内外两层容室构成。
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且充满了冷凝水;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使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所以内层容室水位高度跟随汽包水位而变化。
这样结构的双层容器保证了外层容室和内层容室的水温基本相等,因而可以减少由于温度不同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用双室平衡容器测量锅炉水位,双室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外层容室内充满了冷凝水;当外层容室的水面低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靠汽包蒸汽的冷凝水补充,当水面高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水经导压管流入锅炉汽包,使外层容室水位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其水位高度随汽包的水位变化而变化。
如果蒸汽的压力、温度参数恒定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仅与锅炉汽包的水位有关。
对于低压锅炉,由于内层容器内水的密度近似等于饱和温度下水的密度,所以双室平衡容器内层容器中的水柱高度也就等于汽包中的实际水位高度。
由于平衡器外层容室与差压变送器的低压侧连接,内层容室与差压变送器高压侧连接。
锅炉汽包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汽包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水位计是显示锅炉水位高低的检测仪表,是蒸汽锅炉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
锅炉水位计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来指示锅炉汽包内的水位,二是用来校对核实操作盘上远传水位表的准确性。
锅炉水位计原理随着种类不同略有差异。
锅炉水位计原理和连通器的原理相同,简单说是利用“等压面为水平面”的原理设计制作的。
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接在上面的锅炉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两者连通后水位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所以锅炉水位计指示的水位就代表了锅炉汽包水位。
由于锅炉水位计原理非常简单,其指示的水位非常准确,工作可靠性很高,所以,即使是亚临界压力的汽包锅炉,在汽包上也装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计。
1、云母式双色锅炉水位计原理云母式双色水位计是一种直读式高置汽包水位计。
该种锅炉水位计原理和连通器的原理相同,简单说是利用“等压面为水平面”的原理设计制作的。
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接在上面的锅炉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两者连通后水位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所以锅炉水位计指示的水位就代表了锅炉汽包水位。
由于该锅炉水位计原理非常简单,其指示的水位非常准确,读数直观可信,一向是人们监督汽包水位信赖的仪表。
它用耐高温高压的云母按连通器的原理制2、电接点锅炉水位计原理电接点锅炉水位计原理是利用炉水和蒸汽的导电率差异的特性进行测量液位的。
由于液位的变化使部分电极浸入水中,部分电极置于蒸汽中。
炉水含盐量大,其电阻率小,相当于导电状态;而饱和蒸汽的电阻率大,相当于开路状态,利用这一特性,用几对电极就可以模拟汽包水位的高度。
3、差压锅炉水位计原理差压锅炉水位计原理为汽包内的蒸汽通过取样管在平衡容器中凝结成水,此水柱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差压变送器上,作为差压变送器的参比端;汽包内的饱和水经取样管进入差压变送器,作为差压变送器的信号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此水柱所产生的压力与平衡容器水柱产生的压力之差与汽包内水平面的高度成正比。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1.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的流体中,增加的压力将被等量传递到所有方向。
换句话说,一个封闭容器中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静压力
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静压力,静压力与液体的密度、液面上方所受压力的面积以及液位高度有关。
通过帕斯卡定律,可以确定液面上方的压力。
3.压力差
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它有两个接口:一个连接至测量容器内部的液体,另一个连接至大气。
液体表面上方的压力较低,而液体表面下方的压力较高,两者之差即为压力差。
4.压力传感器
5.液体密度
6.液位计算
差压式液位计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液体;同时由于不需要直接接触液体,因此可以在腐蚀性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使用。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液体的密度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而且对于粘稠液体的测量较为困难。
总结: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其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和液体静力学原理。
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校准和公式计算得到液位高度。
这种液位计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液体,但需要准确地知道液体的密度。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1.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由液柱产生的静压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工作的,如图3一18(a)所示。
对密闭贮植或反应雄,设底部压力为P,液面上的压力为P3液位高度为H,则有:
P=P3+Hpg(3一11) 式中:p为介质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3一1”可得:
△P= P一P3= Hpg(3一12) 通常被测介质的密度是已知的,压差△P与液位高度H成正比.侧出压差就知道被测液位高度。
当被测容器敞口时.气相压力为大气压,差压计的负压室通大气即可,此时也可用压力计来侧量液位。
若容器是密闭的.则需将差压计的负压室与容器的气相相连接。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doc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变送器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它的测量原理,而差压式液位计与其测量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液体液位差引起的压差变化来衡量液位高度的。
差压式液位计主要用于密闭有压容器的液位测量。
如图1所示,由于容器内**相压力W P 对B P 点的压力有影响,需要将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室与容器的**相空间相连,以平衡**相压力的静压作用。
这时作用于正压室和负压室的压力差为
B A P P P gH ρ∆=-= (1-1)
由上式可知,液体密度ρ为已知,g 为常数,此时差压的大小同样代表了液位高度的大小,测得差压就得到的液位的高度。
由测量原理可知,凡是能够测量差压的仪表都可以用于密闭容器液位的测量。
图1 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结构图
由式(1-1)可知,在应用中如果介质密度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由于温度变化还是组分变化引起,都会产生显著的测量误差。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尽量保证测量介质密度的恒定。
图2为差压式液位计的外观简图。
图2 差压式液位计外观图
下面是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的动画演示。
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动画演示。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说明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说明
液体在两侧产生的压力差与液体的高度有关。
当液位较高时,液体所
产生的压力将较大。
当液位较低时,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将较小。
差压传感
器通过测量液体对压力的影响,可以精确地确定液体的高度。
液体高度与压力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差,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
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差压传感器会将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差转化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
处理后,就可以获得液体的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有一些常用的测量方式,包括:开口管测量方式和泄漏
管测量方式。
开口管测量方式中,测量管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孔,液体通过
这些孔进入测量管。
泄漏管测量方式中,测量管上没有开孔,但是测量管
的一段是开放的,液体可以通过这个开放的部分进入测量管。
然而,差压式液位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因为差压传感器是通过测量
压力差来确定液体高度,所以在液体粘度较高、泡沫多或者含有悬浮物的
情况下,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干扰。
此外,在液体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液体密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对压力的影响来确定液体的高度。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应用于各种液位测量场合。
在选择差
压式液位计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液体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测量方式
和传感器类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常用锅炉汽保差压液位计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都会用到平衡容器,但有的使用者对其不太了解,尤其是搞不清楚双室平衡容器的内部结构,而影响了使用。
云润仪表制造有限公司与您分享平衡容器相关知识。
差压式液位计是基于液体静压平衡原理工作的,平衡容器实际上是一个“液位--差压”转换器。
其作用是造成个恒定的液体静压力,使之与被测液位形成的液体静压力相比较,输出二者之差。
平衡容器实际上就是个冷凝器,按结构分有单室平衡容器(单层)和双室平衡容器(双层)之分。
大型锅炉用的平衡容器结构要复杂些,在此仅介绍工业锅炉常用的FP型平衡容器。
单室平衡容器的结构较简单,如图所示。
测量低压容器的液位时,当容器内外温差大,或气相容易凝结成液体时,如除氧水箱的水位,大多采用单室平衡容器进行测量。
测量前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把平衡容器的堵头拆开,灌入冷水或其他液体。
对一些化工生产的有毒有害场合平衡容器内装的是隔离液。
双室平衡容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测量锅炉汽包水位采用双室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由内外两层容室构成。
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且充满了冷凝水;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使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所以内层容室水位高度跟随汽包水位而变化。
这样结构的双层容器保证了外层容室和内层容室的水温基本相等,因而可以减少由于温度不同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用双室平衡容器测量锅炉水位,双室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外层容室内充满了冷凝水;当外层容室的水面低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靠汽包蒸汽的冷凝水补充,当水面高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水经导压管流人锅炉汽包,使外层容室水位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其水位高度随汽包的水位变化而变化。
如果蒸汽的压力、温度参数恒定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仅与锅炉汽包的水位有关。
对于低压锅炉,由于内层容器内水的密度近似等于饱和温度下水的密度,所以双室平衡容器内层容器中的水柱高度也就等于汽包中的实际水位高度。
引压管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
引压管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
引压管差压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差压测量。
它通常由两个连接在容器上下部的引压管和一个差压变送器组成。
首先,液位计的上下引压管分别连接到容器的上下部,液体会通过引压管传导到差压变送器中。
当液位变化时,上下引压管中的液体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引压管中的静压力发生变化。
差压变送器会测量上下引压管中的静压差,这个静压差与液位高度成正比。
根据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出液位高度。
此外,引压管差压液位计还可以通过校准和调整来适应不同的液体密度和工作环境,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引压管差压液位计利用液体静压力的差异来测量液位高度,通过差压变送器将静压差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液位的准确测量和监控。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液位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在容器中的高度的仪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的控制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液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是一种常见的液位计,本文将介绍其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差来确定液位高度的仪器。
它包括一个测量管和一个连接管,两个管道都连接到容器中的液体。
测量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不同的法兰上,连接管通过一个法兰连接到另一个法兰上。
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液体的静压力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管和连接管中的压力差,可以确定液位高度。
二、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差压原理和静压原理。
差压原理是指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中测量压力差,从而确定液位高度。
静压原理是指在液体中,每个点受到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和高度决定的。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中的测量管和连接管分别是U型管或倾斜管。
当液位变化时,两个管道中的液体高度不同,导致液体的静压力不同。
由于两个管道是通过一个法兰连接的,所以两个管道中的压力差可以被测量。
在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中,测量管和连接管之间的压力差可以使用压力变送器或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差压变送器则是一种将差压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通过这些传感器,液位高度可以被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输出到液位控制系统中。
三、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优缺点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具有以下优点:1. 精度高: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测量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1%。
2. 可靠性高:由于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没有移动部件,所以它的可靠性非常高,不需要经常维护。
3. 适用范围广:单法兰差压液位计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和气体,包括腐蚀性液体和高温高压气体。
4. 安装方便: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其连接到容器的法兰上即可。
但是,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也存在一些缺点:1. 价格较高: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价格较高,通常比其他类型的液位计更昂贵。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液位计是工业过程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它可以用于测量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从而确定容器内的液位。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是一种常见的液位计,它通过测量液体上下两侧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高度。
本文将介绍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组成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法兰:用于连接液位计和容器。
2.弹簧:用于支撑液位计的浮子,使其能够浮在液体表面上。
3.浮子:浮子的密度小于液体,可以浮在液体表面上。
当液位变化时,浮子会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液体上下两侧的压力差。
4.传感器:传感器是测量液位计上下两侧压力差的关键部件。
它将压力差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系统。
二、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浮力原理和压力传感器的原理。
当浮子浮在液体表面上时,由于浮子的密度小于液体,所以浮子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当液位变化时,浮子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液体上下两侧的压力差。
传感器测量这个压力差,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系统。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测量范围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与浮子的比重差。
当液体密度较大时,浮子需要更大的体积才能产生足够的浮力,从而限制了其测量范围。
此外,当液体与浮子的比重差较小时,液位计的灵敏度也会降低。
三、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应用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和食品等行业的液体储存和输送过程中。
它可以测量各种液体,包括腐蚀性液体、高温液体和高粘度液体等。
此外,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也可以与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动化液位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单法兰差压液位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法兰的选用应符合容器的标准,以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可靠性。
2.浮子的选用应根据液体的密度和液体与浮子的比重差来确定,以保证测量范围和灵敏度。
3.传感器的选用应根据液体的性质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以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应在液体表面以上,以防止浮子被液体冲刷或撞击。
压差液位计形式
压差液位计形式
压差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检测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液体在不同高度处产生的压力差来测量液位的高低。
它由两个连接在不同高度处的管道组成,其中一个管道与容器底部相连,另一个管道则连接在容器的顶部。
当液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两个管道中的液体压力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压差。
通过测量这个压差,我们就可以得知液体的高度。
压差液位计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但却非常可靠。
它不受液体性质的限制,可以适用于各种液体,包括腐蚀性液体和高温液体。
而且,由于其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在实际应用中,压差液位计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它常被用于储罐的液位检测,以确保储罐中的液体不会溢出。
在水处理行业中,它可以用于监测水箱的水位,以及各种水处理设备中的液位。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环保等领域。
当然,压差液位计也有一些局限性。
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它无法测量气体或粉末的液位。
此外,由于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会产生摩擦阻力,从而影响压差的准确度,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校准。
总的来说,压差液位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液位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地监测液体的高度,确
保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差压液位计ppt正式完整版
1、液位检测方法
液位检测总体上可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是一种最为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 它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将容器中的液体引入带有 标尺的观察管中,通过标尺读出液位高度。
间接测量,是将液位信号转化为其它相关信 号进行测量,如压力法、浮力法、电学法、热学法 等。
1.1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是一种最为简单、直观的测
Ch1g
综上所述:正负迁移的实质是改变变送器的零点,同时改
变量程的上下限,而量程范围不变。
4.双法兰液位计
双法兰液位计的优势
对于具有腐蚀性或含有结晶颗粒以及粘度大、易凝固的介质
引压导管易被腐蚀或堵塞,影响 测量精度,应用法兰式压力(差 压)变送器。
▪敏感元件为金属膜盒,它直接与 被测介质接触,省去引压导管, 从而克服导管的腐蚀和阻塞问题。 膜盒经毛细管与变送器的测量室 相通,它们所组成的密闭系统内 充以硅油,作为传压介质。为了 毛细管经久耐用,其外部均套有 金属蛇皮保护管。
• 所以负迁移量为37.240kPa,即将差压变送器的零点调为37.240kPa。迁移后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
正迁移
正压室:
P h1gH1 gp 0
负压室:
P p0
压差:
P P P h1 g H 1 g
当H=0时,差压输出并不为 零,其值为
其迁移量为正值,所以称为正迁移。
量程迁移实例
• 例如:已知 112k0g0 /m3
295k0g/m3
h1 1.0m
h2 5.0m
Lm03.0m
• 液位高度变化形成的差压值为:
1gH 12 9 0 .8 0 335P 2a 80
• 所以可选择差压变送器量程为 40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由液柱产生的静压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工作的,如图3一18(a)所示。
对密闭贮槽或反应罐,设底部压力为P,液面上的压力为PS,液位高度为H,则有:
P=P3+Hpg (3一11)
式中:p为介质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3一1)可得:
△P=P-P3=Hpg (3~12)
通常被测介质的密度是已知的,压差△P与液位高度H成正比,测出压差就知道被测液位高度。
当被测容器敞口时,气相压力为大气压。
差压计的负压室通大气即可,此时也可用压力计来测量液位;若容器是密闭的,则需将差压计的负压室与容器的气相相连接。
来源—仪器仪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