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肇事肇祸及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实施方案
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实施方案背景介绍近年来,因为精神障碍患者相关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压力,社会舆论也对此持续关注和批评,为了确保社会安全的稳定与公共卫生安全,各地政府部门一直在加大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力度。
目的和意义对于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摸排管控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此外,排查和治理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过失或危害行为。
工作内容1. 摸排工作摸排工作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必须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具体实施步骤:1.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在社区中实现全面的人口普查。
相信对于这些患者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管理部门已经有所了解。
2.社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房屋租户信息等管控手段,实现对精神病患者的登记和管理。
3.通过社会工作人员的全职服务,可以有效开展患者摸排,包括病史、疾病信息、属于哪个社区、属于哪个区等。
2. 管控工作通过摸排工作,将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和统计,并对患者进行管控。
具体实施步骤:1.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管控,并指导家属做好病人托管和照护工作。
2.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实现社区护理站(中心)或医院的常设。
对于能够自理的患者,在社区中实现人与物的管控。
3.在社区监督下,设立巡逻小组,对于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
3. 救治工作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工作,也十分重要。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协调与相关部门,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施救。
2.制定完善的救治方案,提高诊断精度和治疗效果。
3.宣传精神病的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精神病人的生活。
工作计划1.第一阶段:制定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全面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和摸排工作。
3.第三阶段:制定详细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措施,并在社区中实施。
4.第四阶段:开展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措施,在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其恢复健康。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方案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方案1. 建立档案: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档案建立和管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就医经历、治疗情况、家庭状况以及特殊行为和事故情况,建立动态档案。
2. 实行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社区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
3. 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在社区内建立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体系,配备心理医师和社工人员,开展家庭康复和家庭支持服务,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制定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监管,防止其行为突发状况导致事故发生。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安全提示,引导其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5. 采取管控措施:对于个别情况严重者,采取管控措施,加强对其行动的限制和掌控,进行心理治疗和管理服务,尽力避免患者的危害行为的发生。
6.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于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认识,减少歧视和不理解。
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互相支持,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和谐稳定。
7. 加强与家属沟通: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是治疗和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应该加强与其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家庭的和谐稳定。
8.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应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社会工作、医疗等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职能,形成合力,高效推进工作。
9. 加强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内建立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负责对患者的日常管理、服务和监管,提高对患者的关注度和应对能力。
10. 开展心理干预与治疗:对于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镇对各乡镇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督导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目前我镇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重性精神病人实际管理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充分认识到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工作,特别是肇事肇祸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的筛查、治疗、随访、治疗管理工作,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联系,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认真筛查,及时通报会同公安、社区等部门,加强重性精神病人的筛查、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工作,重点做好肇事肇祸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的危险性风险评估,完善重性精神病人信息数据库。要及时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信息通报给同级综治、公安部门,建立部门间定期信息交换制度。三、落实措施,消除隐患要严格执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信息报告工作。加强高风险和肇事肇祸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建立健全患者监控、预警、救治、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县医院及时将门诊或住院患者信息下转至乡镇,我院定期随访患者,督促病人服药,监测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重性精神病人的随访管理措施,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口和农村地区中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报告和治疗管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科学合理确定“强制治疗患者”的出院标准,同时做好出院后随访监测,预防和减少出院后的危险行为。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持续提高其专业水平;进一步加强村医生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常识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看护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看护人遵照医嘱督促患者服药的意识,提高看护人对医务人员随访或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五、完成市卫生局和精神病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完成2015年度我院231人的患者筛查和录入工作,对辖区内管理的所有精神病患者,要定期随访,并将信息及时录入微机。做好危险行为病人的应急处置、随访技术指导、门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专项化验、复诊、紧急住院治疗和病人家属的护理教育。收集整理好各项资料。年1月16日。
预防与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工作方案
2.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宣传教育与社区支持
1.宣传教育
(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大对精神疾病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3)加强团队协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社会参与与监督
1.社会参与
(1)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康复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为患者提供多样化服务。
(3)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2)公安机关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作,对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并纳入重点人员管理。
2.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预警机制
(1)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风险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
(2)公安机关要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
2.信息共享
(1)建立完善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门间信息共享。
(2)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通过信息共享,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八、监测预警与危机干预
1.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患者进行定期跟踪评估。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 概述本实施方案旨在有效管理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本方案制定了具体措施和流程,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监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可能造成的损害。
2. 责任及流程2.1 识别和评估- 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家庭成员、社区居民等应当配合,共同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
- 评估应由合格的医疗专家进行,包括对患者的病史、症状、行为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2.2 监管与治疗- 对被识别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体,应当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病情,进行相应的监管与治疗。
- 监管措施可以包括定期的社区治疗、住院治疗或安置在专门机构。
- 治疗时应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2.3 监督与跟踪- 患者在监管期间,应进行定期的身体和心理评估,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稳定。
- 监督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不同机构之间对患者的情况及时了解和沟通。
2.4 风险防控- 针对高危患者,应加强风险防控措施,如增加监管频率、加强安全措施等。
- 风险防控工作应由专门的团队负责,确保针对潜在危险行为的预警和处理措施。
3. 社会参与与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康复和社会重返。
- 建立和加强社区警民合作,提高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知识和应对能力。
4. 法律保障与法制建设- 在管理工作中,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制秩序。
- 针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5. 宣传与教育- 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认识和理解。
- 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支持,提升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6. 资源保障- 加大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建立健全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工作体系。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部分精神病人因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2. 提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快速、有效、有序地处置各类事件。
3. 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减少社会矛盾。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落实。
组长:由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卫生健康、民政、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领导担任。
成员:由公安机关、卫生健康、民政、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各相关部门职责:(1)公安机关:负责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现场勘查、案件侦查等工作。
(2)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3)民政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助、安置和关爱工作。
(4)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协助现场处置。
(5)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事发单位或个人发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2)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将相关信息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 现场处置(1)公安机关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现场勘查等工作。
(2)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3)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现场处置。
3. 救援力量调度(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调度应急救援力量。
(2)公安机关负责指挥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案件侦查(1)公安机关负责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案件侦查。
(2)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案件侦查工作。
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长效管理工作的实施
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长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我县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水平,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及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10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010〕274号)及中共垫江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垫江委发〔2011〕20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长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政府领导、综治牵头、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措施,对全县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施严格管控,为建设平安垫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按照“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严格管控、建立长效”的原则,在前期全县实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的基础上,通过及时开展重性精神病人风险等级评估,准确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现状和活动轨迹,严格落实救治、管理和服务等有效措施,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在全县上下建立起排查评估、信息监测、治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严格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建立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三、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戴毅同志为组长,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残联、县人力社保局、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县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公安局,由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召集人。
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行政辖区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四、职责分工县综治办: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每季度组织本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内容,每年度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方案(一)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方案(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的义务责任认定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罪案事件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亟需加强对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摸排管控工作。
一、摸排工作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摸排,是为了获得其基本情况和危险程度,从而制定相关管控措施的必要工作。
摸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已知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建立基本档案,并对其所在区域进行责任划分和持续跟踪;2. 加强与精神科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联络,随时获取有关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危险标志;3. 对重点地区和单位,如公共交通、商场等,进行排查,发现精神异常行为的人员,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
二、管控工作在摸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危险程度的精神障碍患者,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是必须的。
管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轻度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康复和职业培训,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2. 针对中度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常态化治疗,尽可能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3. 针对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应实行终身医疗管理,严格实施“单向维护”,对其进行随访和呵护,确保社会安全。
三、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和宣传对社会各界人员普及精神障碍患者的知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是遏制民间自作聪明和误判误判的重要手段。
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向大众展示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和较好实践,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
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摸排是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有关政府和部门应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加强操作经验的交流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使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行为得到有效管控,推动精神疾病的管理与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关爱、服务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和创新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服务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预防为主,服务为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围绕重点,积极兼顾;社会协同,综合防控”的工作原则,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的服务管理格局,全面落实“无遗漏排查、无缝隙管理、有保障治疗、有跟踪服务”和“预警直通、救治直达、帮扶直接”等各项举措,做到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人管、不脱管、不失控、管得住、管得好”,有效预防和减轻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社会、家庭和自身造成危害,促进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功能,回归社会。
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创建平安xx建设的要求,建立起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监测、排查评估、依法收治、服务管理、社区康复等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建立起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的“五个体系”即: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体系、以综合治理为平台的排查预防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监测预警体系、以社会保障为基础的救治救助体系、以社会化援助为补充的帮扶助困体系,着力形成“防控社会性、诊治专业性、康复开放性”的工作模式。
以“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为目标,确保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因贫困得不到救治,不因疏于救治管理而伤害自身或危害社会。
三、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服务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特成立xx县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服务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王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如下:(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落实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的各项工作任务。
将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纳入全县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并邀请省级专家现场开展病例确诊,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积极开展医疗救治、病员信息采集和监测工作;利用各种方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做好重点人群心理干预;协助人社部门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的城镇居民医疗和农合报销政策。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现状分析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重要性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目标与任务
目录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具体措施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和理
解度。
开展知识普及活动
组织开展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普 及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提供咨询和帮助
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咨询和帮助,引 导其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患者。
06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家庭关系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行为 往往会对家庭关系造成负 面影响,导致家庭破裂、 亲情疏远等问题。
社会经济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治疗 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社 会资源和经济成本,给社 会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
03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 重要性
维护社会稳定
减少社会冲突
通过及时发现、有效干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行为,可以减少因精神疾病引发的 社会冲突和暴力事件,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任务
01
02
03
04
05
建立完善的管理 机制
加强精神病人的 排查和诊断
提供专业的医疗 和康复服务
加强社区管理和协 作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 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开展全面排查,及时 发现并诊断精神疾病患者 ,为后续治疗和管理提供 依据。
2024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预案
1.人员保障:各级政府要确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配备。
2.物资保障:各级政府要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支持。
3.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经费,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及演练,提高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七、预案修订
2.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消除肇事肇祸风险。
3.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监护责任意识。
4.建立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康复等综合服务体系。
五、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一旦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事发地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设立专项基金,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3.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患者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关爱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十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
2.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融合,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
2.快速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控制局势,救治伤员,疏导交通等。
4.舆情引导:宣传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正确导向。
5.善后处理:对肇事肇祸患者进行救治、救助,对受害者进行安抚、救助,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包括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
XX镇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XX省精神卫生条例》《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的意见)(X政办发(2022)X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政府研究决定,现将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相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预防处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应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镇村合作”和“动态管控和应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理顺工作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保障力度,落实监管责任。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不仅是社会治安问题,更是事关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
春季作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高发季节,镇机关各办、各行政村务必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坚决摒弃麻痹大意思想,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紧迫感。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属地管理、提前介入、积极治疗,动态管控和常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不断健全镇、村两级精神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努力做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全覆盖,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发生。
二、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强各村工作各村要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行为预防处置工作的意见)(X政办发(2022)X号)等相关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做好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牵头单位具体抓,多级联动,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各办公室之间要密切配合,努力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一些重大刑事案件往往都会牵扯到精神疾病的患者。
其中,以肇事肇祸者为代表的患者传染性强、危害大,不仅令人遗憾,还引发了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恐惧和排斥,损害了患者的尊严和权益。
为了更好地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加强对肇事肇祸者的控制和管理,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本方案制定了针对患者的摸排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制定包含以下意义:1.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保护患者的权益。
2.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摸排工作,加强对患者的管控和管理。
3.促进严格依法、规范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本方案旨在:1.更准确地掌握肇事肇祸者的情况和背景信息。
2.加强对患者的摸排管控工作,稳妥地妥善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3.加强依法治理,保障患者和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工作内容1.制定患者分类标准为了更好地对患者实施分类管理,按照风险等级、病程状况和危害等级等指标,制定患者的分类标准。
2.开展摸排和排查工作摸排和排查工作是本方案的重点。
在对现有患者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与患者相关的信息库,完善患者档案信息,时刻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状况,便于后续管理和处理。
3.制定患者治疗方案依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状况或者危害程度,为患者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对属于疑难重症的患者,及时组织医疗人员、专家组开展会诊,制定更为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4.建立患者管理机制建立基于患者分类的管理机制,依据患者病情,实施动态管理和定向管控,确保患者的安全。
对于高危患者,实行社区警务单位网格化管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配备足够的社区警务力量,增加管理监督的精度和密度。
5.推进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加强对公众、特别是对从事公共安全领域工作的人员,有关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识、理解和接纳度,消除无谓的恐惧和排斥情绪。
四、工作安排1.在落实好预算的前提下,按照本方案制定的各项措施,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委员会关于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对易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的管控力度,有效预防精神病人易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类特殊人群对社会的危害,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根据区县政府《关于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结合社区实际,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宗旨,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规范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制度,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治疗率,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转变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观念,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和管理范围(一)基本原则:社区委员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自愿管理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到应管尽管。
(二)管理范围: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的范围主要涉及的疾病种类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
三、组织机构及成员单位职责(一)社区成立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社区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居委主任任副组长,综治、民政、残联、等委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社区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二)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如下:1、综治专干:牵头组织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掌握疑似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台账。
对于疑似或已确诊为精神障碍患者正在实施肇事肇祸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危险的,强制送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断或治疗。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的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置工作。
明确监管人员,协助社区民警、医护人员与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监护人签定“有奖监护”协议书,落实监管责任。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治疗、管理等问题也日益显露。
为了保护社会安全,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他们危害社会人群,制定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方案制定原则1.主动性原则。
以精神病人本身利益为中心,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及时、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确保病人获得及时、妥善的治疗措施。
2.科学性原则。
遵循“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应该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3.和谐性原则。
保持医患关系的和谐,减少矛盾和摩擦,建立对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4.权利保障原则。
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尊严,并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和检查。
三、具体管理措施(一)制定“三级管理制度”1.对一般精神病患者实行居家治疗。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社区康复治疗。
3.患有危险性的精神病人实行强制医疗管理。
(二)建立管理机制1.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确保管理有章可循。
(三)健全人员配备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3.设立危机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危机评估和处理。
(四)加强信息管理1.建立全市联网管理系统,加强精神病人的信息收集和交流。
2.对精神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针对重点精神病人建立风险评估档案,实现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信息化。
(五)加强家庭支持1.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精神病人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2.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属的病人管理能力。
3.加强社区组织服务,为精神病人提供社区生活照顾服务。
四、实施方案的评估实施方案应定期开展评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改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肇事肇祸及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实施方案
各工作片、行政村,各镇属企(事)业单位: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加强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尤其是肇事肇祸及倾向精神病人的管理,全面落实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有效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赤岸镇加强肇事肇祸及倾向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合理、及时、安全”的处置原则,完善“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做好肇事肇祸及倾向精神病人排查、监管工作,有效预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人身与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1. 全面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工作水平。
2. 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持续稳定。
三、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四、工作措施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部门联动,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共同做好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控工作。
(一)明确分工,协调管理
镇政府:负责牵头会同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组织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摸,尤其是有肇事肇祸及倾向的精神病人,落实各部门职责,指导督查各部门建立精神病管控机制。
派出所:参与联合管理小组,纳入网格化监管服务体系,负责依法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施紧急处置;负责对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者进行排摸;督促协助精神病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进行监护治疗,或对潜在危险高风险病人动员其监护人送院治疗;做好对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者的管理。
财政办: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民政办:负责对贫困人员、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三无”人员的医疗求助和生活求助有关工作。
综治办: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监管协作联动机制。
季度报表申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等各项制度。
负责牵头组织、分解目标任务、协调、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依法维护精神残疾者权益,协助民政等部门做好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管理工
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残联:维护精神残疾人员合法权益,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符合精神残疾标准的精神病人管理,办理精神残疾证,提供惠民服务。
卫生院:对确诊精神病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危险性评估,落实监管级别,按监管级别要求定期开展随访;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定期梳理动态;发现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病人要随排随报,报告精神卫生中心和派出所,因人施策,采取应急措施,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做好公安管控精神病人和重点人员的随访工作,关注动态病情,及时发现潜在危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落实双向转诊制度,配合精神卫生中心做好精神病人免费施药工作;利用精防网络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宣传。
各工作片:配合开展辖区精神病人排摸,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病情动态,做到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的在第一时间向派出所和卫生院报告;对新发现的疑似精神病例及时联系派出所/卫生院,便于提供后续管理服务。
村、学校、企事业单位:配合开展辖区精神病人排摸,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病情动态,做到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的在第一时间向派出所和卫生院报告;对新发现的疑似精神病例及时联系派出所/卫生院,便于提供后续管理服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充分认识加强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协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加强与公安、残联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加强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掌握主动权。
加大精神疾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引导公众正确看
待精神疾病,重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文关怀,逐步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三)定期排摸梳理,加强日常监管
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发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重点时段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主动发现、全面掌握辖区内可能有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
发现有潜在危害的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及时掌握其现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落实送治、求助及管理等措施。
加强对外来人口调查登记,及时发现掌握输入性精神病史人员,纳入管控视线,落实治疗管控措施,严防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已经纳入管理的精神病人,根据《广东省社区精神病人分级管理要求》落实监管级别。
对病情稳定,危险性评估≤2级精神病人,按照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要求进行常态管理及随访。
对半年内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3级的精神病人,纳入重点人员进行管控。
(四)构建网格化服务监管体系
制定精神卫生工作制度,完善市、镇、村的三级治疗管理网络,成立由驻村干部、片警、公共卫生联络员、一级精防医生、患者监护人等组成的爱心监护小组,暨网格化服务监管体系,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及时发现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落实保障措施
我市已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特殊病种报销;对持有三级以上精神残疾证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每月120元的免费施药;需住院治疗的低保精神病患者,通过本人或家属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提供每人每年一次免费住院治疗,费用控制
在6000元以内。
监管过程中应积极宣传这些政策,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率。
五、工作要求
1. 思想高度重视。
各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扎实做好辖区内精神病人的维稳工作。
2. 保护病人隐私。
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精神卫生法》,认真开展精神病人的排摸和防治康复管理工作,注意讲究方式方法,避免泄露病人信息。
3. 责任分工,联防联控。
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XX镇精神病人的管理,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4. 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
辖区内精神病人发生肇事肇祸事件,要逐级追究责任。
XX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