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范文及听课评课记录《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一)时间11.12观察教师观察点地点成山镇中心完小姓名宋淑燕课题授课教师吕志强数学任教五级年长方体的认识任教学科年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生表现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教师讲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如何。

5、能否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所给资源,选择自己所需信息,并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否完整阐述自己的4观点。

评分4555观察项目6、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点。

8、能否积极思考,发掘问题的本质。

9、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

10、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找出不足,并能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11、学生是否做到自主学习合理有序。

12、学困生参与情况,学习效果如何。

4544554《长方体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二)《长方体的认识》评课记录(三)时间11.12任教学科地点成山镇中心完小数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授课教师吕志强任教年级五年级宋淑燕:我认为吕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环环相扣,教学效果很好。

袁敬姗:在教学过程中吕教师能给学生自主空间,自己只是引导者、聆听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一步步的质疑,不断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

孙俐谱:从上课开始学生观察实物到知识探究到练习巩固,吕老师自始自终是一个聆听者,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适时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评课记录胡馨馨:本课中,吕老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

张宏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规范、美观,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

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z这次提供的三门课程都是新课程。

一个是新的计算教学课程“两位数减去两位数放弃减法”,另一个是新的几何知识课程“周长”,另一个是几何知识概念课程“角度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能水平和提问行为)表1课堂提问技能水平检查表(片段)管理识别推理创建批评教师a/6451教师B/866/教师C/765/占所列问题的038.8%29.6%29.6%/对照表2教师提问行为分析(一)教师a教师B教师C占问题总数的百分比类型常规管理问题19.2%//记忆问题26.9%50%25%推理问题34.6%41.43%45%创造性问题19.2%8.57%27.5%表3学生答案类型分析表1班2班3占问题总数的百分比类型无答案007.5%机械判断23.1% 30% 5%1认知水平回答15.4%31.43%25%推理回答53.8%31.42%40%创造性评价回答26.9%7.14%25%结论:教师的提问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推理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教师之间仍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44.4%,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

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教育界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师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课堂进行观察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以观察课堂教学的方式,对某位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和反馈。

二、背景介绍教师姓名:王老师任教课程:初中数学学校:XX中学观察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对观察的课堂教学的分析,可以看出王老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

首先,他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

其次,王老师的教学内容系统,有条不紊,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他还能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王老师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效果王老师在本堂课中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观察的90分钟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出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部分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完成得较为仔细和准确。

这表明王老师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地达成。

五、教学准备与组织观察中发现,王老师在教学准备和组织上做得非常充分和有条不紊。

他提前准备了教材、课件和活动案例,并通过教学引导和课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在课堂上,王老师合理安排时间,控制好讲解和讨论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交流。

他还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运用王老师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和媒体。

他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表、实物演示等方式,直观地呈现了数学概念和实例。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王老师还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材料和练习题,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

七、学生参与度与反馈观察中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的报告【背景】一、活动背景与主题:2015年11月,高新区教研室把课堂观察活动引进课堂。

2015年12月25日,由高新区教育局主办,四十九中学区承办,举行高新区小学数学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专业听评课主题研讨活动。

二、任教者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颜柳清,小教一级,担任二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

三、观察者与观察维度和视角:观察教师:四十九中学区全体数学老师;高新小学学区数学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各校的数学教研组长。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学生、教师的维度,课堂文化的维度。

观察视角:教学资源的视角,教学行为时间的视角,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视角,师生互动的视角,教师评价的视角,民主的视角。

整个课堂观察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等过程。

【前期准备】一、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之前,首先组织全体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对课堂观察的理论知识再次进行了集体学习,使每位老师对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进行课堂观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1. 引言本文档是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观察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旨在提供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改进建议。

2. 观察记录2.1 学生研究情况观察- 学生参与度高: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

- 学生理解能力差异:一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概念和知识点理解困难,需要个别辅导和巩固。

- 学生注意力集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积极倾听和思考。

2.2 教师教学方法观察- 启发式教学: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 多媒体辅助: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数学概念和例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记忆效果。

- 学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合作研究和思维碰撞。

2.3 课堂氛围观察- 秩序良好:课堂上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秩序良好,互相尊重和倾听。

- 鼓励表现: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性。

- 积极氛围: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表现出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3. 分析和建议经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差异,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和巩固措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通过更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鼓励学生更多地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4. 教师应继续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研究潜力。

4. 总结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可以发现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上是对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的简要记录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画角》课堂观察报告

人教版小学数学《画角》课堂观察报告

人教版小学数学《画角》课堂观察报告我的观察维度是教学结构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结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各环节时间的分配进行分析评价。

总的来说,这节课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较合理,教师引导及时恰当。

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师由浅入深、轻松愉悦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5 分钟)在课的起始环节,老师的导课简单清晰、清楚利落,在巩固以前学过的口算的同时,通过五角星的特点来引出角,并书写课题,引出新课,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就实实在在的隐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观察信息,引出本节所学(4 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学生摆角后为画角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2 分钟)画角的方法。

交流----尝试----总结画法。

老师引导学生画角,并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体验寻求答案,同时老师深入每个小组,参与整个过程,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梁老师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以自主发现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此环节,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探讨,在课下磨课交流时,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小建议。

例如,从时间分配来看,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稍稍进行延长,这样就会给学生多去思考讨论的时间;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活动的要求可以用课件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会更加明确。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3 分钟)让学生经历了明确探索目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汇报交流——教师升华讲解——巩固拓展应用的几个重要环节,注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质疑问难是“互助自学”的体现,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知识。

(五)课堂评价及小结(6 分钟)总的来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老师把教学的重心落在让学生画角的探索上,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观察课例报告

课堂观察课例报告

课堂观察课例报告一、引言在学习中,课堂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室的环境等因素,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

本文将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进行课堂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课堂背景本次观察的课堂是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教学内容为“平行线”的引入。

教室环境整洁有序,教学工具齐备,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度较高。

三、教师行为观察1.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开始课堂时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

2. 教学准备充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简单明了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3.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板书、讲解、示范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相关知识。

4. 语言表达清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5. 学生互动频繁: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学生学习情况观察1. 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推理,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4.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的方法,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师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一年级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做到详略得当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注重学法指导
补充视点: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观察
教学改进建议:
提问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任职学 校
罗村实验小学
任教
学科
数学
任教年段
一年级
姓名
吴淑华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教师如何传授知识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没有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补充视点:
注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罗村实验小学
任教学科
数学
任教年段
一年级
姓名
吴淑华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3、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1、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列式、计算。正是经典的启发式教学。
2、全班汇报后,没有找小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我认为不妥。
教师提出一些列问题后,抽查1到2组完成情况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这样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1、创设情境以元旦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好。
2、教师没有拿实物彩笔不够好。
让学生数一数蜡笔每盒多少只后,再拿出两盒,这样基本上都会列出乘法算式了。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只是简单的布置作业,我觉得太过草率。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作业模版)
学员姓名
***
学员单位
*****
观察时间
**年**月**日
观察对象
小学三年级数学
授课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报告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报告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报告第一节课堂观察在本次观察中,我选择了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独具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开始时,教师以幽默的方式打破了学生的紧张氛围,通过问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来引起大家的兴趣。

他还用几个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应用的实际场景,让学生们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下来,教师介绍了本节课的主题,然后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小组活动的任务。

学生们被要求合作解决一个复杂的实际数学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合作,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尊重其他人的意见。

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巧妙地引导了学生们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

他提醒学生们要注意思维的转换,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通过讲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整堂课下来,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明了,思路清晰,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跟随。

尽管其中有些学生在某些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但教师总能巧妙地给予启发和引导,使他们逐渐解决问题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二节课堂观察在第二堂课中,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他通过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结合示例和图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教师首先对上节课的复习,然后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实例,从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他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运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注意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他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还通过举一反三的例子,拓宽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

《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

《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

《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引言本次课堂观察报告旨在探讨初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情况。

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和建议。

观察过程本次观察选择了一所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

课堂主题是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概念。

观察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3.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结果经过观察,我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示范演示、小组合作和游戏等。

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分数知识的探索欲望。

2.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3. 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一定的混淆和错误。

这可能与他们对基本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有关。

建议基于以上观察结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可以继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分数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更多的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分数问题,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针对理解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找出他们的困惑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分数概念。

3.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材料,如分数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游戏。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论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初步了解了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情况。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以促进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注意:本报告的观察结果仅为初步结论,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李东一、观察缘由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本次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一位数学教师,执教内容是北师版第2册数学课,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学校数学组老师及行政领导。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

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

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三、观察引发的困惑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

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

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醒型问题为多。

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

无效问题2个,占3.2%。

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四、观察问题解疑带着困惑,我又在网上学习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课,进行了对比研究仔细分析,试图找出困惑的症结所在。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2.除了提问以外,教师没有安排更多的学习形式3.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4.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5.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6.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五、观察建议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3.研究规律,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4.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数学)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数学)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数学)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未提供
观察对象:小学数学课堂
观察点:课前情境、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对学生研究情况的把握与调整
一、课前情境
教师通过新闻引入时间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教师用生动的事例带动学生,从新闻事例中进行德育教育,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月、小月、闰年和平年的概念。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
学生能够从所给的题目选择和活动组织中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对学生研究情况的把握与调整
教师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对现实事例进行知识应用和调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对其他学生产生了激励。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师运用生动的事例容易带动学生,但需要加强严谨性,多运用数学语言。

学生能够快速记忆歌谣,但对平年和闰年的区分略有困难。

需要多做练,加强实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多引用日历、台历等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年月日实际应用。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提高严谨性,多引用生活实例,联系实际应用,加强实用能力的培养。

拓展题目的难度适宜,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

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

初中数学《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课堂观察报告

初中数学《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课堂观察报告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中师生行为有效性的观察报告随着我县数学学科三次资源的整合及本次教师研修网上开展的“基于教学重难点突破的策略”的学习展开,结合当前课改中“自主、合作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课堂,我校全体数学老师于1月6日在xx中学参与了本次课堂研讨学习。

虽然说放手给学生已是当前教育中一线教师的共识,但怎么放手、课堂如何把控,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自主、合作学习型”的课堂中热闹、激情、互动的场面比比皆是,然而其教学效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让人感觉华而不实。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通过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师生行为有效性”值得研究,今天我就带着这个观察点走进了吴胜勇老师的课堂,通过师生行为的类型、内容、方式以及时限等几个方面去观察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下面对本节课的观察做一个汇报:一、基本情况:吴老师这节课是在周三上午11:20开始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我主要做的是师生行为有效性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记录如下:xx县初中数学课堂师生行为有效性观察量表时间:11:20-12:00 地点:xx中学语音室执教者:xxx二、基本结论统计发现,教师的单向行为共计6分钟,其中有2分钟为非本质内容,学生的单向行为共计6分钟,其中有2分钟为非本质内容,双向行为有7分钟,多向行为有26分钟,都是本质内容。

根据师生行为的本质属性及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吴老师这节课的行为效率是值得肯定的、是高效的,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行为处理不当,是值得商榷的。

三、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1、教师的单向行为过多,不利于课堂互动,应将上课时的个人自我介绍这种非本质内容直接去掉。

2、课堂复习及引入共花费了20分钟,造成了后面的变式练习及拓展时间不足,从而使得难点的突破稍嫌不足。

应将问题1删掉,问题3的问题简化,力争在三分钟内完成,问题4的面积问题是引入本节法则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要让学生弄透。

4减几观课报告

4减几观课报告

4减几观课报告本次观课是在一所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进行的,课程主题是“4减几”。

通过观摩这堂课,我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是我对于这堂课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课堂开始时,教师充满激情地向学生介绍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他们将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了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她首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迅速引导他们回忆起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

然后,她将问题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4减几”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示范。

这样的授课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她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加深了他们对于“4减几”的理解。

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纠正错误,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充分运用了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她展示了一副含有4个苹果的图片,并请学生模仿她的口令进行操作。

这样的直观呈现和互动式教学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形象地理解“4减几”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布置了一些小组练习,确保学生们能够独立掌握所学知识。

她在布置作业时提供了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

这样的巩固和延伸性的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对于“4减几”的掌握度和技能运用能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轻松愉快地与学生交流,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展示了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通过观摩这堂课,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观察报告范文

观察报告范文

观察报告范文
《观察报告: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在一次课堂观察中,我对一堂高中数学课进行了观察,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在这堂课上,老师引入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示范和讲解。

我观察到的学生行为表现如下:
首先,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他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且在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他们还在课堂上展现出了合作和互助的精神,会相互讨论问题,帮助彼此理解概念。

其次,个别学生表现出了分散注意力和不专心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聊天或者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这些学生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影响到周围同学的学习。

最后,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他们可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有的会通过绘图,有的则会通过口头描述和讨论。

综合观察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分散注意力的情况。

我认为,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同时,学生也需要自觉地克服分散注意力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学
习效率。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观察缘由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一位数学教师,执教内容是北师版第2册数学课,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学校数学组老师及行政领导。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

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

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

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

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6个,占57.14%,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

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

无效问题2个,占
3.2%。

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四、观察问题解疑
带着困惑,我又在网上学习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课,进行了对比研究仔细分析,试图找出困惑的症结所在。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2.除了提问以外,教师没有安排更多的学习形式
3.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
4.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
5.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
6.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
五、观察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3.研究规律,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4.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