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z)接近于仪器显示的振动波源频率(f0 =
Hz)。
(3)实验误差来源分析:
实验结果1、2、3与理论值相比均有差别,产生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ⅰ)……; ⅱ)……; ⅲ)……; …… ……
思考题:
1、实验中可能存在哪些误差?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如何 选择?
2、测L 时,驻波的个数n 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为什么? 3、测量半波长时,为什么不测驻波波腹间的距离,而测波节之间的距离? 4、为了使 lgλ - 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砝码质量应如 何改变? 5、为了使 lg λ - lg f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波源的振动频率应如何 改变? 6、注意发现和观察你身边的驻波现象,分析驻波现象的利与弊。
v T

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 f ,横波波长为 ;由运动学知识知, 、f 与v 关系为:
v f

比较式⑵和式⑶可得:
1 T

f
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⑷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lg 1 lgT 1 lg lg f

2
2
若固定频率 f 及线密度 不变,而改变张力T ,并测出各相应波长 ,作
各种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都是由于产生驻波而发声的。 为得到最强的驻波,弦或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必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
实验目的:
1、观察弦振动及驻波的形成; 2、在振动源频率不变时,用实验确定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3、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用实验确定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定量测定某一恒定波源的振动频率; 5、学习用对数作图法处理数据。
n
L/10-2m
λ/ 10-2m
m为砝码和砝码钩的总质量,L为产生驻波的弦线长度,n为在L长度内的半波个数。
2、验证λ 与f 的关系
砝码加挂钩的总质量m=
×10-3Kg;张力T=mg=
N( g 9.8m / s2 )
测量次数
1
2
3
4
f /Hz
n
L/10-2m
λ/ 10-2m
3、测定波源的振动频率 f (仪器上显示频率f0 =
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介绍:
波动的研究几乎出现在物理学的每一领域中。如果在空间某处发生的扰动,以 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向四处传播,则这种传播着的扰动称为波。机械扰动在介质内 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电磁扰动在真空或介质内的传播形成电磁波。不同性质的扰动 的传播机制虽然不相同,但由此形成的波却具有共同的规律性。本试验利用弦线上 驻波实验仪,通过弦线上驻波的观察与测量,研究弦线上横波的传播规律。
5、使用分析天平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先调底座水平,再调衡量水平; 取放物品和砝码时必须使衡量制动,动作要轻,要从侧门进行,且随开随关;取放 小片码时要夹牢,谨防掉落、丢失;注意保持分析天平的清洁。
实验原始数据纪录 :(预习报告中写)
1、验证λ 与 T 的关系(f=
Hz)
测量次数
1
2
3
4
5
m/10-3Kg
4
⑵ 当 cos 2 x 0 x (2k 1) ,k=0,1,2,……,振幅为零,为波节处。
4
相邻两波幅或相邻波节的距离都是半波长 2 。
3、λ、T、μ、 f 值的测量
⑴实验时,调节可动卡口⑤位置,使弦线上出现稳定的驻波,将指示刀口④放
至某一波节的正下方,设④、⑤间的间距为L,半波个数为n,则波长:

f0
5
。(附上图)
5
。(附上图)
5
4、实验结果分析:
6/7
(1)实验结果1、2表明:lgλ- lgT的斜率非常接近0.5;lg λ-lgf 的斜率接近-1, 验证了弦线上横波的传播规律,即横波的波长λ与弦线张力 T 的平方根成正比,与 波源的振动频率 f 成反比。
(2)实验结果3表明:用驻波法可以测出波源的振动频率,测得值(f =
入射波在⑤处受阻,产生半波损失并反射回来。入射波可表示为:
y1
A cos
2
(vt
x
)
反射波表示为:
y2
Acos 2
(vt
x
)
则合成波为:
y
y1
y2
(2 A cos
2 x) cos 2 vt
上式中, 2Acos 2 x 为驻波的振幅,是x的函数:
⑴ 当 cos 2 x 1 x 2k ,k=0,1,2,……,振幅最大,为波幅处;
Hz)
弦线型号:
,弦线长 l =
3Kg,弦线线密度μ =
Kg·m-1
m,弦线的质量M=
5
×10-
5/7
(实验数据测量及记录参考“1” )
数据处理与结果:(实验报告中写)
1、验证λ 与T 的关系 ( f =
Hz )
测量次数
1
2
3
4
T=mg /N
λ/m
lgT
lgλ
根据以上数据作 lg lgT 图,由图求出其斜率为
力。每改变一次张力(即增加一次砝码),均要左右移动可动卡口⑤的位置,使弦线 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⑩上的标尺⑥测量L值,数出对应的半波 数,即可根据式(7)算出波长 (张力T 改变5次,每一张力T 下测2次 ,求其平均 值);列表记录和处理数据,计算出 T , lg lgT 的一一对应关系;在二维直 角坐标纸上用描点法作出 lg lgT 直线图,由图求出直线的斜率;分析实验所得 ~ T 间关系及其误差。
实验仪器: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FD-FEW-II型)及其附件,包括:可调频率的数显机械振 动源、平台、固定滑轮、可动刀口、可动卡口、米尺、弦线、砝码等;分析天平, 卷尺。
图1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示意图
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2、振动簧片;3、金属丝弦线;4、可动刀口支架;
1/7
5、可动卡口支架;6、标尺;7、固定滑轮;8、砝码与砝码盘;9、变压器; 10、实验平台;11、实验桌
2、驻波原理
当两列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相向传播时,合成的波是一种波形 不随时间变化的波,称为驻波。我们可以在一根张紧的弦弦上观察到驻波,如图1 示,将弦线一端系在震动簧片上,弦线的另一端系一定质量的砝码,调节可动卡口 ⑤位置适中,就会在弦线上出现波幅、波节明显而稳定的驻波。
取x轴沿弦线向右,并将波源取为坐标原点,波源传出的入射波沿x正向传播,
2L

n
3/7
⑵此时,跨过定滑轮的弦线所悬挂的砝码和砝码钩的总质量若为m,则弦线所 受的张力为:T mg 。
⑶设弦线的长为 l ,质量为M,则弦线的线密度(单位长度的质量)为: M 。 l
⑷波源的振动频率 f ,可以从仪器上直接读出,也可以通过公式⑹计算出。
实验内容及要求:
1、验证横波的波长 与弦线中的张力T 的关系( f 不变) 固定波源振动的频率,在砝码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同一弦上的张
4/7
实验时须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安全用电。 2、振动仪的振幅要适当,不必过大;须在弦线上出现振幅较大且稳定的驻波时, 再测量驻波波长,并从波点开始测量。
3、弦线所受的张力是砝码与砝码钩的总重量,砝码和砝码钩的的质量均已标出。 4、实验时,发现波源发生机械共振时,应减小振幅或改变波源频率,便于调节 出振幅大且稳定的驻波。
波源的频率可固定在80~120Hz之间的某一个值上;为了使 lg lgT 直线图上的 点分布比较均匀些,砝码钩上依次增加砝码的量采取非等间距递增。
2、验证横波的波长 与波源振动频率 f 的关系(T 不变) 在砝码盘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T ,改变波源振动
的频率,用驻波法测量各相应的波长 ( f 改变5次,每一 f 下测2次 ,求平均值)。 作 lg lg f 图,求其斜率;分析实验所得 ~ f 间关系及其误差。
2、验证 λ 与 f 的关系
张力 T=mg=
N
测量次数
1
2
3
4
f /Hz
λ/m
lgT
lgλ
根据以上数据作 lg lg f 图,由图求出其斜率为
3、测定波源的振动频率 f ( f0 =
Hz)
弦线型号: 测量次数
T /N λ/m f/Hz f /Hz
; 弦线的线密度μ =
Kg·m-1弦线
1
2
3
4
求 f 与 f0 间的相对误差:E = f f0 100% =
实验原理:
1、弦线上横波传播规律
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线密度为 ,则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
足下述运动方程:
2 y t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2 y x2

式中 x 为波在传播方向(与弦线平行)的位置坐标, y 为振动位移。将(1)式与
典型的波动方程
2 y t 2
v2
2 y x2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波源振动频率的调节范围可控制在60~160Hz,为了使 lg lg f 直线图上的点 分布均匀一些,波源频率依次增加的量采取非等间距递增。
3、测定波源的振动频率 f 用卷尺、分析天平测弦线的线密度 。固定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f0 不变,在砝码
盘上依次添加砝码(5次),以改变弦上的张力,测每一张力下的稳定驻波的波长(2 次,求其平均值)。利用公式(6)算出 f ,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时仪器所显示的频率 比较,分析两者的误差及误差来源。
lg lgT
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如为
1
2
,则证明了
T
1 2
的关系成立;
同理,固定线密度 及张力T 不变,改变波源振动频率 f ,测出各对应波长 ,作
lg lg f 图,如得一斜率为 1的直线,就验证了: f 1 的关系。 将公式⑷变形,可得:
f 1 T

2/7
实验中测出λ、T、μ的值,利用公式(6)可以定量计算出 f 的值;若计算值和 试验值相吻合,也可以定量地证明了式⑷成立。
参考文献:
1、沈元华,陆申龙主编. 基础物理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9~111 2、裴文瑄. 物理实验简明教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103~105 3、刘克哲.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172~177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