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原理》经典导读
符号学原理 罗兰
符号学原理罗兰
符号学原理是由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提出的,他认为符号是人类认知和沟通的基本工具。
符号学原理主张,人类通过符号来构建现实的意义,并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符号学中,符号被定义为一种能够代表其他事物的物体、动作、语言、图像等,它们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
符号具有表达的功能,通过符号,人们能够传递信息、构建意义、分享知识。
符号学原理认为,符号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符号系统。
每个符号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传播和理解的,它们具有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符号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
符号学原理也关注符号的使用和解读过程。
人们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理解,来探索其中蕴含的意义。
符号学认为,符号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调整。
符号学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语言学、文学、艺术、传媒等。
通过符号学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类认知和交流的过程,深入探索语言和文化的本质。
符号学原理读书笔记
符号学原理读书笔记【篇一:《符号学原理》读书笔记-对话网-dialognet】 [07年05月09日] 2009/8/17 10:38:59学术首页综合哲学历史文化文学传播艺术教学其他您现在的位置:对话网-dialognet 学术教学读书笔记交流传播学理论正文内容《符号学原理》读书笔记点击数: 714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符号学原理(1964年)读书报告人类的交流传播活动是以信息为中介的,“从信息科学的立场出发,传播无非是信息的传递或信息系统的运行”②,而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因此符号在交流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闻传播可以说是“符号的艺术”,因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传递信息、宣传观点、表达情感都必须通过符号来实现,同时又在一定的符号中才能获得定型。
因此,符号学的研究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符号学原理》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的符号学基本概念,同时清晰地梳理了符号学的主要理论,并将符号学原理按照结构语言学分为了四大类:Ⅰ.语言和言语;Ⅱ.所指和能指;Ⅲ.系统和组合段;Ⅳ.直接意指(外延)和含蓄意指(内涵)(二元分类法)。
通读全篇后,我认为有如下几点与我们今天的交流传播学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
1、关于语言结构的社会规约性与系统性。
巴尔特认为索绪尔的语言学是以语言的“多样性和杂乱性”为出发点的,从而提出了语言系统是“纯社会性对象”③——即人们进行交流所必须的规约系统,它与组成它的记号的质料无关。
“语言结构是语言的社会性部分,个别人决不可能单独地创造它或改变它。
它基本上是一种集体性的契约,只要人们想进行语言交流,就必须完全受其支配。
此外,语言结构是自主性的,因此,人们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它”。
④语言结构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类的交流传播活动要得以实现,就必须遵守(使用)共同的或相近的语言的法规——即语言结构。
因为语言的社会性部分已经形成了“集体性的契约”,个体的人要在集体中生存并获得发展,就必须利用这套“规约系统”,以实现自身与周围环境和其他个体间的交流互助,这样才能在使个人得到发展的同时,促进整个“集体”的进步。
符号学原理
目录
一、语言与言语;
二、所指与能指;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四、外延与内涵。
五、符号学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一、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
二、所指与能指
二、所指与能指
二、所指与能指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四、外延与内涵
巴尔特通过对各种生活符号的破译向人们表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 世界不是一个由纯粹事实所组成的经验世界,而是一个由种种符号所形成 的意义世界,我们从一个符号系统到另一个符号系统不停地对这些符号进 行编码和译码,而全部人类的事务如衣食住行都渗透着编码行为。
五、符号学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通过简单的视 觉元素,精练的语言,向公众传达丰富的信息,呼吁人 们关注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不仅丰富充实了人们的精 神生活,还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意识。这是 公益广告的魅力所在。
这幅作品是一个经 过精心创作却没留下造作 痕迹的成熟的公益广告创 作。
谢谢!
左图是我设计的反皮草 海报。一个穿着时装带着皮 草帽子的男子,把他的脸同 豹子的脸同化,暗示希望人 类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去思 考,平等看待生命,不能因 为追求时尚而滥杀动物。
总结
平面公益广告是静止的,只是一张图片,可是视觉图像和文字赋 予其丰富的生命,使图片具有了动态的“说”的效果。正是这些“会 说话的图片”,使我们在商品社会里突然发现,广告突然不那么讨厌 了,你会发现,那些原本你以为已经失去的东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 边,久远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这 些需要我们共同维系的东西正是公益广告一直在告诉我们的:让世间 充满爱和关怀,让地球充满欢乐。 为什么很多广告本身都没有广告实体本身,看起来似乎很奇怪, 符号学让我们找到了答案。能指是一个空洞的器皿,直到它被意义填 满才能表示意义。因此,我们看见的能指越不确定,它表达我们希望 的那种意思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其实很多广告关于产品本身说得 极少,它们真正做的只是在兜售一种形象,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并暗 示:这些生活方式是可以得到的,只要与这样的产品有联系。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读后感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读后感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符号学”,听着就特别高深莫测,感觉像是那种只有超级学霸才能搞得懂的东西。
不过呢,一翻开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充满新奇小玩意儿的魔法盒子。
书里讲的符号学原理,就像是在揭示我们日常生活里隐藏的密码。
比如说,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广告啊,这里面就有超级多的符号学奥秘。
那些花花绿绿的海报,上面的图案、文字、颜色,全都是符号呢。
像红色在很多广告里就代表着热情、活力,商家用这个颜色,就是想让我们看到这个颜色就觉得他们的产品充满活力。
这就好像是商家在跟我们玩一个小小的心理游戏,用这些符号来悄悄影响我们的想法。
这可真是太有意思啦,感觉自己以前看广告就是在傻看,完全没发现背后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再说说这个符号的表意,真是复杂又奇妙。
一个小小的符号,它可能有好几种意思呢。
就像我们平时用的表情符号, 这个笑脸,有时候就是单纯表示开心,可有时候呢,可能是一种有点小得意,或者是在缓和气氛的意思。
这就和书里说的符号的多义性很像啦。
而且呀,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符号的理解可能还不一样呢。
就像我觉得某个表情包特别搞笑,但是我爸妈可能就完全不理解,还觉得莫名其妙。
这就说明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使用者和接收者的不同而变化。
书里对符号学原理的推演部分,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炫的思维大冒险。
它把那些原理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从文化到艺术,从语言到社会现象。
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作者在各个不同的世界里穿梭。
在文化领域里,各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那是千差万别。
我们中国的龙,那是吉祥、威严的象征,可是在西方的一些文化里,龙可能就代表着邪恶。
这就体现了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巨大差异。
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不同含义,不然可能就会闹大笑话啦。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好多时候是迷迷糊糊的。
那些特别专业的术语,什么能指、所指之类的,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脑袋里转来转去,让我晕头转向。
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 读书笔记
媒介文化研究:读书笔记(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读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建楠罗兰•巴尔特的著作《符号学原理》是用结构主义的方式研究广义的,或者说是本来意义的符号学。
结构主义的中心观念其实不是结构,而是系统,结构是相对零星散乱而言,而系统是相对孤立、片段而言的。
系统强调的是部分(或组成、因素)脱离了系统就不再有意义。
罗兰•巴尔特十分重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并吸收了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学理论。
他在《符号学原理》一书中沿用了与他们相同或类似的理论,并借用索绪尔的二分法对符号学的原理进行讨论,提出了符号学构架的原则。
他深入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同时也对其中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
巴尔特赞成索绪尔提出的建立符号学的设想,并对他预料的符号学内容做了补充,但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符号学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是具体负责话语中大的意义单位的那部分;而不是索绪尔主张的“语言学是普遍符号学的一部分,哪怕是有特殊地位的一部分。
”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
他认为任何符号学系统都要有言语的介入,例如电影、广告、照片必须配以文字说明证实其含义。
本书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从言语与语言、能指与所指、系统与组合、外延与内涵四个部分分析了结构符号学。
在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上,巴尔特一方面袭承了索绪尔的观点,大体承认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法,但对于索绪尔重语言轻言语的观点巴尔特又是不赞同的。
所以巴尔特详细论述了语言和言语的辩证关系。
“语言既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二者处在真正的辩证关系之中。
”另外,巴尔特把索绪尔的言语/语言二分法作为符号学的出发点,把这一对概念在超语言或元语言领域获得了丰富发展。
他认为言语/语言的对立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信码、实施/模式、或过程/系统的对立,这样就建立了符号学的结构主义模式。
接着巴尔特分析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语言学中认为,所指并不是一个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再现。
符号学中的所指可以由语言符号承担,而能指是一中介体,能指的实体始终是物质的。
符号学(2)
符号学(2)《符号学原理》(Eléments de sémiologie,1963)——理论架构一般而言呢,Barthes是位符号学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家,而非纯理论家,但是这本书由于论证整齐严密,简洁明了,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符号学研究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了。
这本小册子分为“语言学的问题”、“符号学的观点”两部分,详细论述了能指、所指、意指和组合段问题。
本书中文译是李幼蒸先生翻译的,并附有罗兰·巴特在法兰克福学院的就职演讲稿,以及苏珊·朗格所做的《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和克里斯蒂娃所做的《人怎样对文学说话》。
我在此仅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意指理论。
其实索绪尔在后期也曾提出这一概念,但没有来得及做完整的阐释。
在这里,因为写作的简明性我用余志鸿先生的著作给大家解释一下意指的相关理论。
在我们传播符号学领域,符号存在“意指项”理论原本是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的,“意指”即意指是研究能指/所指的关系模式,也是以整体的方式看待能指与所指。
所有的意指都包括两个层面:表达层面(由物质性态的实体能指实现),内容层面(即所指,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所谓概念)。
表达层面:E(plan d’expression)内容层面:C(plan de contenu)意指行为则是二者的关系(R):ERC余先生在此举了皮鞋的例子,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我们想象一个商店橱窗里陈列一只切开的皮鞋,切开的剖面对准公众,旁边树着一个牌子,上书:绝对真皮。
那么在这个符号系统里面,有两层意指系统:第一层很明显:E是切开的皮鞋,C是想告诉人们,这鞋是真皮做的。
第二层则是语言学层面的:E是“绝对真皮”,C是“这绝对是用真的皮做的”。
非语言传播的符号(在广告中非常明显)都是分层的。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它的意指系统:人为的把皮制的鞋切为“皮”和“鞋”,意指的重点显然在“皮”(E),所指的object是“鞋”,于是,这个ERC系统马上又延伸出另外一个ERC系统,且这个系统变成新系统的一个要素。
符号学经典导读
符号学经典导读符号学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也源远流长。
它推动了现代社会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并引领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符号学的经典理论,使用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门学科以及它的实践运用。
一、符号学的概念符号学是一门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的学科,主要关注符号的形成、变化、意义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使用和作用。
它研究的方向繁多,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如文化研究、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
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符号的本质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符号学的经典理论符号学有许多经典理论,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三个:1.宿命论:宿命论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学理论,它认为符号有自身的意义,并不受人的意志的控制,而是根据它的内在性质(本质)来定义它的意义。
它还认为符号可以被解释,但具体的含义取决于上下文。
2.可逆性论:可逆性论是一种关于符号和文本内部表达方式的理论,它认为符号可以实现反向运动,同时还可以表达文本中多种不同的意义。
它指出符号在反向运动中可以被重新诠释,所表达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3.系统性论:系统性论是一种关于符号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的理论,它认为符号不仅是一种表达,而且还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影响社会的行为、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三、符号学的实践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有以下几个:1.社会心态分析:符号学理论可以用来研究不同的社会心态和思考方式,了解人们对特定问题的反应是怎样的。
2.媒体分析:符号学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媒体产生的影响,探究媒体报道所传递的观点及其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
3.文化理解:符号学理论可以用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弄清文化间的共同性和特质性,以便更好地参与和理解不同文化。
综上所述,符号学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且在社会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符号本身,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
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一、符号学基础知识1. 符号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符号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是平面图形设计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读的学科。
它关注符号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以及符号与人类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关系。
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符号系统,如文字、图形、图标、标志等。
通过深入理解符号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运用符号学原理来创造具有丰富意义和有效传达信息的平面图形设计作品。
2. 符号的分类和特征符号的分类和特征是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是一种用来传达特定含义或信息的图形或标志。
符号可以分为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两大类。
文字符号是通过字母、数字、汉字等书写形式来表达特定含义或信息的符号,而图形符号则是通过图形、图案、图像等视觉元素来传达特定含义或信息的符号。
符号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使用的领域进行划分,比如在平面图形设计中常见的符号分类有品牌标识符号、地理符号、交通标志符号等。
每个领域的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规范,设计师需要了解并运用这些特征和规范来确保符号的有效传达。
除了分类外,符号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符号是一种简化和抽象的表达形式,通过减少细节和突出主要特征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其次,符号具有普遍性和可识别性,即符号应该能够被广泛理解和识别,不受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此外,符号还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扩展性,即符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变化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设计目的和要求。
在平面图形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符号的分类和特征,以便能够选择合适的符号类型,并运用符号的特征来创造出简洁、易识别和适应性强的符号作品。
3. 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设计师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符号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符号来代表特定的概念或意义。
符号学原理
符号学原理第五讲以符号的名义追问广告设计符号是人类表达的基础,广告设计的艺术实质是符号化。
第一节符号与符号思维符号是某种观念或事物的物质形式。
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建立在符号的产生、使用和交换的基础上。
一、符号符号意味着它之外的另一个对象,相当于A=B,A不仅仅是A本身,提到A,人们即能明白其所指的对象或意义B。
自然物和符号分开来的一个通用标准是:代表他事他物,还是无所代表。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ure,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的重要奠基者,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1.语言与言语的划分;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知识);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话语)。
2.能指和所指的区分,即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在语言学,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
在符号学里,所谓的能指,就是用以表示者,所谓的所指,就是被表示者。
3. 强调共时分析的优势。
共时分析指沟通人与人共存关系的逻辑和心理联系,从而形成体系,这些是集体共同意识所能觉察到的。
皮尔士(C. S. Peirce,1839-1914)三种符号存在:1.图像式;图像符号,与某些对象相似。
2.索引式;索引符号,呈现出一种因果关系或是时空上的关联。
3.象征式。
象征符号,无必然或内在的联系,约定俗成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被接受。
如企业标志和北斗星,玫瑰花等。
皮尔士认为符号由三个部分组成:1.符号采纳的形式(不一定是物质的),被称为“再现”;2.符号组成的感觉或意义,被称为“解释”;3.符号所指的事物,被称为“物象”。
一旦红灯被视为停车的观念符号,这个符号就由三部分组成:(1)红灯,即再现;(2)停止的车,即物象;(3)红灯必须停车的观念,即解释。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 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对符号的定义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对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原理与推演》是一本关于符号学的经典著作,其对符号的定义涉及到多个层面和角度。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阐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人类思维和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语言、艺术、科学、数学等各个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符号被定义为一种具有代表性质的实体,它能够代表某种意义、信息或概念,并在人类认知和交流中扮演特定的角色。
首先,符号是一种代表性的实体。
这意味着符号本身并不直接与其所代表的意义相关联,而是通过人们的共同约定和理解来建立联系。
例如,在语言中,字母和单词就是符号,它们代表特定的音素或概念。
同样,在数学中,数字和符号代表着具体的数量和运算关系。
符号的代表性质使得它们能够承载信息并传递给他人。
其次,符号能够代表某种意义、信息或概念。
符号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们对其进行了赋予和理解。
符号可以代表实际对象、抽象概念、情感状态等多种意义。
例如,在交通中,红灯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停车或禁止通过的意义。
在音乐中,音符是符号,它们代表着特定的音高和时值。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将复杂的思想和信息进行简化和传达。
此外,符号在人类认知和交流中扮演特定的角色。
符号不仅仅是静态的存在,更是与人类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
符号作为认知工具,帮助人们组织和理解世界。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建立概念、形成记忆、推理思考。
同时,符号也是人类交流的媒介,通过符号,人们能够进行语言交流、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
符号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共享和传递知识、经验和情感。
符号学研究符号的产生、运用和解释的规律。
符号学家关注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变异和转化。
符号学理论的发展贯穿了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对符号的定义强调了其代表性质、意义表达和认知交流的角色。
符号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使得人类能够建立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符号学原理》内容简介
施拉姆传播模式
语言结构是一种值项系统。 “一个记号中的观念与声音质料不如它在 其它记号中周围的词项重要。”——索绪 尔 例:钱币
1、语言结构与言语
语言结构与言语的辩证关系:语言结构既 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 个性语言:在言语和语言结构中间可能存 在一个中间项
1、语言结构与言语
语言结构与言语的区别~例:服装系统、 饮食系统以及汽车家具系统
3、组合段和系统
组合关系 每一个词从它之前和之后的词中取得其值。 各词项以“出现”的形式相联系。 适合的分析方式:切分 更接近言语
3、组合段和系统
联想关系 具有某些共同性的词在人们记忆析方式:分类。 更接近语言结构。
4、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
能指(E),所指(C),意指(R) 直接意指:ERC。 含蓄意指:(ERC)RC 元语言:ER(ERC)
符号学基本概念介绍
汪臻真
《符号学原理》
《符号学原理》 作者:罗兰·巴尔特 当代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这本书是对符号学理论和概念的一个梳理 和总结。
《符号学原理》
1、语言结构与言语 2、所指和能指 3、系统和组合段 4、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
1、语言结构与言语
语言结构=语言-言语 语言结构是一种社会性的法规系统
Thanks!
Questions?
2、所指和能指
记号: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也可看作一个 音像和一个概念的结合体。” ——索绪尔
2、所指和能指
所指: “所指不是‘一桩事物’”,而是该事 物的心理表象。” ——索绪尔 意指:任意性和无理据性
3、组合段和系统
“联结语言学各词项的关系可沿两个平面展 开,其中每一个平面都产生它自己的值 项。”——索绪尔
符号学:原理与推理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无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符号。
人们常把符号看作形式工具,把符号学看作是一种方法论,其实使用符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有生存本能,就必有意义本能,人类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须寻找存在于世每一刻的意义。
符号是意义的唯一寄身之所,意义的唯一传递之途,也是意义唯一的解释钥匙。
因此,符号是人的本质。
近二十多年,我们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剧变:当代文化迅速冲进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符号消费已经超过物质消费,相应地,符号生产也不得不超过物质生产。
在当代,个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生产者,更是作为一个符号生产与消费者存在于世。
我们对这局面及其重大历史后果,还没有充分的理解,我们对当代社会符号生产和消费的规律,至今没有认真的研究和争辩。
符号学综合提升了人类关于意义与解释的全部思考。
符号学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适用于全部人文与社会学科,被称为“文科的公分母”。
与在世界各国一样,随着感兴趣的青年学子越来越多,符号学在中国必将成为显学。
《符号学 原理与推演 修订本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引论
上编 原理
0 1
第一章 符号的构 成
0 2
第二章 符号过程, 不完整符 号
0 3
第三章 任意性与 理据性
0 4
第四章 符号表意
0 6
第六章 伴随文本
0 5
第五章 媒介与渠 道
第七章 双轴关系
第八章 符号的解 释
第九章 符号修辞
第十章 符码与元 语言
1.符号载体,空 符号
2.物、符号、物 -符号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着意义的感知。符号用来传达意义,传达意义必用符号,意义就是一个符号被另一个符号 所解释的潜力。因此,符号学就是意义学。赵毅衡编写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分成上下两编:原理 编——扩展了一百年来符号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方符号学理论,建立一个可用于分析人类意义活动的符 号学体系。推演编——具体讨论了符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复杂作用,让读者理论与应用兼得。一些易混淆的概 念,在本书中得到条分缕析的清晰贬义。在这基础上,本书形成了突破原有理论的新体系,全面推进了符号学运 动。
6.体裁 与期待
0 5
5.出位 之思
1.伴随文本的定 义
2.显性伴随文本: 副文本,型文本
3.生成性伴随文 本:前文本,同 时文本
4.解释性伴随文 本:评论文本, 链文本,先...
6.伴随文本执 着
5.普遍伴随文 本与文本间性
7.深层伴随文 本
1.双轴互相依靠 2.宽幅与窄幅
3.双轴偏重与文 本风格
0 6
6.“现 在向度” 的可能后 果
0 5
5.叙述 分类之三: “时间向 度”
1.术语群辨析 2.从主体到自我
3.从自我到身份
4. 当代文化的身 份-自我危机
《符号学原理》经典导读
的,人们不经学习是无法掌握它的。作为值项系统的语言结构是由一定数目的成分组成的,每一成分既是一种对其它成分有
量值的东西,又是一种较大的功能项,在此功能项中程度不等地出现着其他的相关值项。语言结构的法规性与系统性是相互
联系的。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1.语言学 1-3、与作为制度和系统的语言结构相对,言语在本质上是一种个别性的选择行为和实现行为,它 首先是由组合作用形成的;其次,它是由“心理——物理机制形成的,这类机制使言语能将这些组 合作用表现于外。
2-2、语言结构和言语之间的区分是语言学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语言结构和言语的区分;
对有关形象和行为的对象系统做区分:
从语义学角度加以研究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2.符号学的观点
2-2、语言结构和言语之间的区分是语言学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举服装现象为例,按照服装在社会交流中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系统: 1. (被书写的)时装在服装信息交流水平上是语言结构;(抽象) 2. 在语言通讯水平上则是言语;(抽象) 3. 在被摄影的服装现象中,语言结构永远是由时装人士产生的,而不再是抽象的形式表现,因为被摄影的服装永远是附着 在某一个个别的妇女身上;(具象)
能指是包含着两个侧面的实体。所指是记号的一个部分,因此语义学应当是结构语言学的组成部分。 马丁内认为,语言记号中应区别意义单元和区分单元。
意义单元(具有单词或语素的意义)
双层分节
人类语言的机制
区分单元(不具有单词或语素的意义)
•
经典导读——
1、汽车系统——“语言结构”是一套形式和细节构成,而言语受限制(因为在相同档次上选择不同的样式的自由及其有限。
符号学原理
谢谢!
《符号学原理》
目录
一、语言与言语;
二、所指与能指;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四、外延与内涵。
五、符号学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一、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
二、所指与能指
二、所指与能指
二、所指与能指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该作品从画面取景到 春联文案的撰写运用,自 然而然地将“责任中国” 的核心追寻——“民生添 百福,自立值千金”作为 核心语贴在了百姓门联上。
2004南方都市报“责任中国”全 国公益广告大赛金鼎奖
作品名称:腐蚀
中国传统文化还剩多少?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被外 来文化腐蚀,遗弃的谴责,是呼吁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唤起国人对 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三、组合与系统(即横组合与纵组合)
四、外延与内涵
巴尔特通过对各种生活符号的破译向人们表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 世界不是一个由纯粹事实所组成的经验世界,而是一个由种种符号所形成 的意义世界,我们从一个符号系统到另一个符号系统不停地对这些符号进 行编码和译码,而全部人类的事务如衣食住行都渗透着编码行为。
左图是我设计的反皮草 海报。一个穿着时装带着皮 草帽子的男子,把他的脸同 豹子的脸同化,暗示希望人 类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去思 考,平等看待生命,不能因 为追求时尚而滥杀动物。
总结
平面公益广告是静止的,只是一张图片,可是视觉图像和文字赋 予其丰富的生命,使图片具有了动态的“说”的效果。正是这些“会 说话的图片”,使我们在商品社会里突然发现,广告突然不那么讨厌 了,你会发现,那些原本你以为已经失去的东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 边,久远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这 些需要我们共同维系的东西正是公益广告一直在告诉我们的:让世间 充满爱和关怀,让地球充满欢乐。 为什么很多广告本身都没有广告实体本身,看起来似乎很奇怪, 符号学让我们找到了答案。能指是一个空洞的器皿,直到它被意义填 满才能表示意义。因此,我们看见的能指越不确定,它表达我们希望 的那种意思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其实很多广告关于产品本身说得 极少,它们真正做的只是在兜售一种形象,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并暗 示:这些生活方式是可以得到的,只要与这样的产品有联系。
从符号学角度思考艺术的价值——读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从符号学角度思考艺术的价值——读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来洁
【期刊名称】《美术大观》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
家和符号学家。
他不仅是发起当代结构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当前欧美文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在当代符号学研究方面,他广为人所熟知;在写作特色上,他“具体分析”的手法,不仅将符号学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应用到视觉图像的研究方面,更是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对生活的思考中。
《符号学原理》是罗兰·巴特符号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注重于符号理论的建构。
这本书使巴特
赢得了当代文学符号学家的称号。
【总页数】1页(P216)
【作者】来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符号学·文学·文化*——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研究 [J], 司文会
2.论广告翻译的“信”--基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 [J], 罗琛
3.论广告翻译的“信”--基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 [J], 罗琛;
4.编织形象的神话:罗兰·巴特符号学中的形象问题 [J], 刘晋晋
5.符号学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号学理论为中心 [J], 谭姣姣;戚晓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符号学原理 三联
符号学原理三联
符号学原理是一种基于语言使用的观念,是一种认知的概念,是一种探索与认识事物的方式,是构建知识的基础。
符号学原理是一种普适的观念,被广泛地用于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以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符号学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原理,即符号本能,符号系统和符号表达。
符号本能指的是一种人类的普遍特性,即人们喜欢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符号系统指的是一种普遍的符号体系,它把符号本能延伸出来,让符号本能可以被认知,并用于认识世界。
符号表达指的是一种表达符号的能力,它把个人的认知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号。
符号学原理是建立知识系统的基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然与社会现象,也能够帮助我们解释人类行为及心理状态。
符号学原理的三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从而推动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符号学原理的三个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知识系统。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
符号学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指和所指
1.记号 1-1、在索绪尔的属于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记号的组成成分
记号 = 所指 +能指
记号可随一系列接近和类似的词在对比中使用,如:信号、指号、肖像、象征或者符号,譬喻等都是几号的主要替代词。 以上词共同成分:两个关系项之间的一种关系。
1-2、在语言学中记号概念并未在各近义词间造成竞争关系。 记号 = 所指 +能指记号 记号=一个音像+一个概念(结合体)
的,人们不经学习是无法掌握它的。作为值项系统的语言结构是由一定数目的成分组成的,每一成分既是一种对其它成分有
量值的东西,又是一种较大的功能项,在此功能项中程度不等地出现着其他的相关值项。语言结构的法规性与系统性是相互
联系的。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1.语言学 1-3、与作为制度和系统的语言结构相对,言语在本质上是一种个别性的选择行为和实现行为,它 首先是由组合作用形成的;其次,它是由“心理——物理机制形成的,这类机制使言语能将这些组 合作用表现于外。
1.语言学
1-5、叶尔姆斯列夫并未打乱索绪尔的语言结构与言语的理论,但他以更加形式化的方法重新规定了这两 个概念。
叶尔姆斯列夫就“语言结构”区分了三个层次:
1.
2. 3.
图式层——它是作为纯形式的语言结构,即索绪尔的语言结构;
规范层——作为质料形式的语言结构,它已为某种社会实现作用所规定,但仍独立于其显现的细节之外; 用法层——作为某一社会习惯之集合的语言结构;
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必须承认那些“发声的”,即属于语言结构的组合段和非意指性变体的存在。此外当非意指的变体构 成了一个第二能指系统时,具有强涵指性的语言也属于这一领域。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1.语言学
1-7、个性语言及其作用。语言学中的语言结构和言语的两个从属的概念;
1. 个性语言; 2. 双重结构 个性语言——即“被单独一人所说的那种语言”(马丁内语),或者说是“某一时刻中某一人之习惯的全部规则”(艾柏林 语);个性语言的概念所表明的这种探索,只不过表示了在言语和语言结构之间还需要一个中间型实体,换言之,需要一种 被制度化了的,但还没有像语言结构那样加以彻底形式化的言语。
每一个记号都成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由于言语基本上是组合性的,它于是相当于个别的行为,而
不是相当于一种纯创造性的行为。 言语(个别性选择、实现行为)
运用语言结构代码表示个人思想、组合型、表现于外
个别的行为,而不是相当于创造性的行为
言语是个别性的选择和实现行为,是可以组合的,而语言结构则相反,是一种社会的制度系统而相
1-8、雅各布逊的双重结构所表述的概念码——信息
雅各布逊的双重结构论所研究的是代码与信息一般关系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即两种有关循环性的情况和两种有关重叠性的情 况。 1. 2. 3. 4. 插入话语——或某一信息内之信息(M/M),这是一种简介问题的一般情况。 专有名称——这种名称表示一切指定由其表示的人,在这里代码的循环性是明显的(C/C) 自名的情况——有词被用作他自己的专有名称,信息就与代码“重叠”了(M/C) 转换语;是指示性符号,构成了最值得注意的双重结构
•
经典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符号学原理”的专著,全书涉及语言学、文学理论、文 化理论等广阔人文领域,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基本方法论,提供了一份简明 教材,适合于关心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理论的广大读者研读。 本书既是一部 符号学导论,也可作为有关文艺理论和符号学的长期参考读物。
•
经典导读——
《符号学原理》
经典导读——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李幼蒸/译
内容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
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
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 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 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罗兰·巴尔 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 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 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 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 “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 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 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 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 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 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 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1、汽车系统——“语言结构”是一套形式和细节构成,而言语受限制(因为在相同档次上选择不同的样式的自由及其有限。
人们只能从二三种式样中和一种式样的几种颜色和配件中选择;
1、家具系统 语言结构——功能相同的家具;言语——“风格” 语言结构——每一家具上的单元间的组配规则;言语——“使用者给单元无意义的改变”
1、语言和言语;
2、所指和能指; 3、系统和组合段; 4、直指和涵指
•
经典导读——
导论
关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关系
巴尔特在导论中首先界定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关系,认为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是 具体负责话语中大的意义的那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础。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1.语言学 1-1、语言结构与言语这对二分概念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中心思想。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2.符号学的观点
2-1、言语与语言结构的对立有一种认识论的价值(社会意义)
1. 语言结构现象的研究属于机械的和结构的解释范围; 2. 言语现象的研究属于概率计算领域(宏观语言学); 3. 将言语吸收在内的语言结构,具有无意识的特征; (无意识并非指内容,而是指形式,即所谓象征功能)
在言语、用法、规范和图式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关系:
1. 2. 3.
规范制约着用法与语言; 用法制约着言语,但也被言语所制约; 图式同时为言语、用法和规范制约;
1. 2.
图式层——有关它的理论与有关形式和制度的理论相结合; 规范——用法——言语曾,有关这一层次的理论与有关内 质和实行的理论结合在一起;
语言结构和言语二者任一,都只能在二者结合的辩证过程中规定其完整的意义。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结构,没有语言结 构就没有言语
语言结构既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这一事实具有真正的辩证法的性质。
语言学(符号学)研究的要义,正在于使语言结构与言语区分开来,同时这也是意义确立的过程。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目录导论
• • •
Ⅰ 语言结构与言语 Ⅰ.1 语言学 Ⅰ.2 符号学的观点
• • •
Ⅲ.3 系统 Ⅳ 直指与涵指结论: 符号学研究
•
• • •
Ⅱ 所指和能指
Ⅱ.1 记号 Ⅱ.2 所指 Ⅱ.3 能指
•
•
概念索引
附论
•
• • • •
Ⅱ.4 意指作用
Ⅱ.5 值项 Ⅲ 组合段与系统 Ⅲ.1 语言的两根轴 Ⅲ.2 组合段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2-5、通信系统
2-6、把语言结构和言语这对概念在符号学领域加以扩大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语言结构和言语之间的辨 证的关系。
2-7、把语言结构和言语这对概念扩展到符号学领域所引起的第二个问题,与人们在“语言系统”和其 “语言”之间可能建立的“量值”关系有关。
•
经典导读——
索绪尔以语言的“多样性和杂乱性”为出发点来研究这对二分概念,认为语言是从一片繁杂中抽象出的一个纯社会性的对象, 是人们进行交流所必须的规约系统,它与组成它的记号的质料无关;这就是语言系统,与其相对的言语则含括语言的纯个别 性方面。
什么是语言结构?什么是言语?
所谓纯社会性对象,即人们进行交流所必需的规约系统的全体,它与本身组成其本身的记号的质料 无关,这就是语言结构。
2-2、语言结构和言语之间的区分是语言学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语言结构和言语的区分;
对有关形象和行为的对象系统做区分:
从语义学角度加以研究
•
经典导读——
语言结构与言语
2.符号学的观点
2-2、语言结构和言语之间的区分是语言学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举服装现象为例,按照服装在社会交流中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系统: 1. (被书写的)时装在服装信息交流水平上是语言结构;(抽象) 2. 在语言通讯水平上则是言语;(抽象) 3. 在被摄影的服装现象中,语言结构永远是由时装人士产生的,而不再是抽象的形式表现,因为被摄影的服装永远是附着 在某一个个别的妇女身上;(具象)
2-3、另一种意指系统——饮食现象
索绪尔的概念区分,组成饮食的“语言结构”: 1. 排除规则——饮食禁忌; 2. 有待确定的意指性对立——咸的——甜的; 相对固定 3. 同时性——(在一份菜的水平上)的联合规则; 相续性——(在一套菜的水平上)的联合规则; 4.用餐礼仪——饮食“修辞学”
•
经典导读——
言语等同于信息;
1. 言语虽然在发音表现方面多种多样,但可被定义为(重复性)诸记号的一种(变动)组合;然而在语言结构本身的层次上 却已经存在着某种固定的组合段;
2. 如果这类语言定性定型式属于语言结构,而不再属于语言,以及如果人们承认众多的符号学系统将因此而有很大用处,
那么应当预见到,对于所有强定型化的“写作”来说,都需要一门真正的组合段语言学; 3. 语言结构和适切性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