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
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
![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6f23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课文《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化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清楚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化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络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课前准备:1、让学生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考虑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 、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3、板书课题,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理解内容。
1、轻声读文,理解内容。
2、把各局部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过渡:如今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局部。
也就是3-15自然段。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颖,红统统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安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教案(通用6篇)
![《落花生》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e9942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2.png)
《落花生》教案《落花生》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案1教学要求: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
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
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的语言,他说了()次话,其中第()次和第()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不好看鲜红嫩绿埋在地里高挂枝头挖起来才知道鲜红嫩绿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
2024年《落花生》教案范文10篇
![2024年《落花生》教案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c63c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c.png)
2024年《落花生》教案范文10篇《落花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能真切体会许地山先生通过落花生所赞美的“从不炫耀,默默奉献”的可贵,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虚名,切实有用的人。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积累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__,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己名字的含义。
3、发展性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人们“默默奉献”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可贵之处自在哪里;能从长辈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长辈的期望。
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介绍教师的名字,请同学们分析含义。
2、揭示课题:落花生系许地山先生的笔名,他为什么为自己起这样一个笔名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检验一行同学,比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统计讲评)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举手抢读,检验以上同学朗读的程度。
3、老师带四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下面课文,看同学们朗读的情况。
4、提名四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5、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理解感悟1、请一小组到前面分角色演出,演后评议。
2、再请一小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3、公推最好的一组到前面演出。
演后评议。
4、许地山先生为什么起名叫落花生呢?请根据课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处。
5、花生最可贵的用处是什么?(通过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6、许地山先生起这样一个名字是矢志做个什么样的人?(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许地山先生要做的这样人多吗?举例说明。
(发挥想象,踊跃发言)2、名字可以言志,亦可以表明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请写一二百字片断,说一说自己的名字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读己写的片断。
《落花生》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找出重点段,理解__的话。
《落花生》教案4篇
![《落花生》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57100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e.png)
《落花生》教案4篇《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1、学生自学课文。
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划一划,写下来。
2、同桌互读,相互讨论。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师记在黑板上)⑴就词质疑:如“居然”:①“居然”是什么意思?②“我们”辛辛苦苦种花生为的就是能收花生,现在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③用“居然”说明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呢?⑵就句质疑:如“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①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②父亲和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③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种的新花生吗?⑶就段质疑:如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①花生的好处很多,为什么父亲只说花生埋在地下这一点是最可贵的呢?②父亲为什么把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作比较呢?③苹果、石榴是不是只炫耀自己而没有实用呢?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1、课件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⑴指名学生读这段话,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出示课件。
)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⑵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生回答。
)可贵在什么地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⑴“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⑵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人?老师觉得:不管你想做怎样的人,首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名对人类有用的人,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7f0aff01dc281e43af058.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第二课时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
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
2023年实用的《落花生》教案4篇
![2023年实用的《落花生》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db81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d.png)
2023年实用的《落花生》教案4篇《落花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朴实无华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学会写作时主次分清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作者作了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许地山,他的原名叫赞坤,昨天有同学问为什么他会给自己的字叫地山,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名与字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坤的意思就是地,经常有个词叫乾坤,意思就是天地,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坤可能就是希望他长命百岁。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尝花生,论花生(板书)(二)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1,指名六位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独白,父亲,母亲,姐姐,哥哥,我)朗读要注意身份,父亲要有长辈的口气,孩子要有孩子的气息。
其他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花生的好处有哪些?”明确:A味美 B榨油 C价廉2,那么花生还有另外的好处吗?我们首先把这个问题放开。
下面回过头来我们阅读一下课文的第三小节,仔细思考,这么几句话传递给我们怎么的信息?学生的回答预设:父亲很少回家,或者家人很少团圆。
资料补充:__的创作时间是1922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官,平时公务很繁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提示)作者说: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还是来了,实在很难得。
难道许地山父亲参加收获节就是专为吃花生而来吗?明确:不是,父亲的到来,A 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快乐B 借机教育子女3,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是来教育子女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十小节,这一节主要写了哪些事物?明确: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
落花生教案15篇
![落花生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b710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0.png)
《落花生》教案15篇《落花生》教案1教学目标:L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
(出示花生图片)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花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落花生。
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出示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这落花生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的名称,它还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笔名。
(出示许地山图片)。
你们可能会问,我们的资料袋里介绍许地山的笔名明明是落华生,老师你怎么说成是落华生呢?其实,在古代,还有在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常常把〃花〃写作〃华〃,所以,落华生其实就是落花生。
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许地山的散文名篇,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请四名同学依次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这四个词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后一个字读轻声)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这段话可不好读,因为这段话里有几个多音字,想读准不容易。
②理解〃居然〃:竟然、出乎意料、想不到。
③种花生收获了是件很平常的事,为什么就想不到呢?再次细读这段话说一说。
(A:时间段。
B:播种的都是小孩,没经验。
C:是在一片荒地上种的。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你能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认识详略)详写:议花生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3、作者在这篇文章里,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而其他部分写得比较简单,这就叫做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ccc1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1.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鲜红嫩绿)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4、指导朗读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8e18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5.png)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通过完善的教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教学相关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标准,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课堂进度的合理性和紧凑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 )(3)写一处景物 (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2、学习学习提示。
落花生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落花生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549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8.png)
落花生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落花生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朴实的风格著称。
因原文的行文不易于小学生读懂和理解,所以在选入课文时做了“翻译式”的改动。
这篇散文的文字本就不见功夫,所谓“无技巧”,修改后更是显得简单平易,学生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另外,文章的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如何在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挖掘这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是这课教学首先应考虑的。
《落花生》所在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在要求学生“把握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所受到的启示”的基础上,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为训练重点。
考虑到初升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对谈及做人的两句话,为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同时体现一二课时的特点,本课设计将其放在第二课时解决。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5、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我的姓名。
2023年《落花生》教案范文7篇
![2023年《落花生》教案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8826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4.png)
2023年《落花生》教案范文7篇《落花生》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朴实的风格著称。
因原文的行文不易于小学生读懂和理解,所以在选入课文时做了“翻译式”的改动。
这篇散文的文字本就不见功夫,所谓“无技巧”,修改后更是显得简单平易,学生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另外,__的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如何在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挖掘这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是这课教学首先应考虑的。
《落花生》所在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在要求学生“把握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所受到的启示”的基础上,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为训练重点。
考虑到初升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对谈及做人的两句话,为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同时体现一二课时的特点,本课设计将其放在第二课时解决。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5、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我的姓名。
落花生教案6篇
![落花生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429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9.png)
落花生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申请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读后感、作文大全、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essay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落花生教案6篇本篇教案以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落花生》为教学对象,围绕主题“艰难求生”的人生哲理,旨在探究人的选择与人生价值以及虚幻的荣誉与信仰等议题。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1464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d.png)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落花生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由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理清段落,概括段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听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落花生》教案5篇
![课文《落花生》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17fc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b.png)
课文《落花生》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演讲稿、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文《落花生》教案5篇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课文《落花生》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案(通用3篇)
![落花生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600e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2.png)
落花生教案(通用3篇)落花生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同学懂得不要只讲风光,只求外表美,应当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育同学借助详细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技能。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竟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珍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预备:投影仪,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通读课文,自同学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课题,理清思路简介生平,理清课文线索,明白思路。
板书课题,提问题:落花生是事物,以它为题,可以有几种写法?让同学思索,争论。
①介绍花生生长周期,特点,描述花生外形、用途等的说明文;可以落花生为线索,通过写事,来揭示某一种道理。
②介绍。
二、质疑回答同学回答后,老师设悬念,引导同学读书:这篇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按怎样的顺次写的?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次写的,来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同学字、词,读准多音字1、同学按肯定的自学方法自同学字、词。
开拓〔p@〕榨〔zh4〕油喜爱〔m〕〕。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在课文中理解词义;通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和常用词语。
2、检查同学掌控状况。
①投影出示生字、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常用词语,让同学认读。
②说说简单错的字,区分:辟与僻;慕与暮、幕、墓。
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④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读后说说哪个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争论。
四、指名读课文,把握段意,明白重点概括段意:①我们姐弟几个在我家后园的半亩空地上种花生,几个月后竟然收获了。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fdbff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a.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
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
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
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0de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鲜红嫩绿)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4、指导朗读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
![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531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14篇)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篇1一、说教材《落花生》一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通过介绍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让同学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竟然”、“榨油”、“廉价”、“喜爱”、“风光”、“叮嘱”、“辨别”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悄悄奉献的品行,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是: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悄悄奉献的品行,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二、说教材的教法和学法本课通过采纳借物喻人的写法,让同学对`课文中花生品行的学习,使同学深刻熟悉到什么是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纳多种新奇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使用情景教学法是由于课文采纳到借物喻人的写法。
为了让同学通过学习花生形状不美却很有用的熟悉,我特意采纳这一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同学对新内容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
使用讲授法是由于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对文中的重点、难点老师要讲解,这样同学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有关内容,便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使用谈话法,在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引导同学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来解决文中的疑点、难点。
利用这一方法,目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目的性。
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是确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老师对文中的问题给人以点拨教导,指导同学学习,培育他们的独立思索力量和探究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教案落花生教案落花生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二)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ᔓ慕”字下面是不是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
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
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
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
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
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
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
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
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
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
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
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
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
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
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
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
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
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落花生教案2 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1.本文在叙事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点——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全文一共有15个自然段,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而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这几个词语一带而过;而过收获节,仅仅是一个晚生的事情,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3~15自然段)。
就在“过收获节”(包括“吃花生”和“议花生”)这一部分中,一家人一边吃花生,一边议论花生,可作者一字未提花生做成的是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也仅仅是在课文的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议花生”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