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首件项目工程情况总结
水泥搅拌桩施工总结报告

XX路(XX路~XX路)排污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总结报告审核单位:广州市海珠区XX监理有限公司签(章)编制单位:广东XX股份有限公司XX路项目部签(章)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目录一、工程概述二、设计要求三、施工情况四、施工中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五、结论和建议附件1、深层搅拌桩施工记录2、水泥搅拌桩报验申请表一、工程概述XX路截污工程是配合广州市XX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排污管工程,它沿近东西走向的XX路展布,西起XX大道,东面终止于XX 南路,全长约1188米,污水管设计管径1200mm。
由于ZK26至ZK28段管线两侧有建筑物,为防止基坑开挖时建筑物倾斜或垮塌,设计单位在此段设计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采用钢板桩挡土支护。
受承建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任务,于2004年5月17日组织一台PH-5A型搅拌桩机进场施工,至2004年5月24日,历时8天,实际完成水泥搅拌桩200根,有效进尺1200米,有效桩长1200米。
在甲方代表、监理和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二、设计要求XX路截污工程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工程由广州XX工程设计研究设计,水泥搅拌桩设计主要内容如下:(一)桩位布置水泥搅拌桩平面布设在污水管线两侧,左右各一排,长度约45米,排距4米。
排内桩间距450mm,桩径600mm,相邻两根桩之间搭接150mm,桩深6.0米。
(二)设计要求1、加固料采用32.5R普硅水泥,每米桩体水泥掺入量≥75Kg;2、设计搅拌桩有效桩径600mm;3、设计搅拌有效桩长6米。
4、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桩位偏差不大于5cm;5、采用复喷复搅的成桩方式。
(三)设计工程量根据设计工程量,本搅拌桩止水帷幕共布设深层搅拌桩160根,设计工程量为960.0米。
三、施工情况(一) 施工准备由于该搅拌止水帷幕在原厂房地坪之上进行,地表有素混凝土地坪存在,搅拌桩无法施工,总包单位用挖机进行了开挖整平。
水泥搅拌桩首件施工总结BK0+472.4-BK0+500.4 2015.10.6

中铁十四局集团漳州市南江滨路第Ⅲ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首件目的 (1)3、情况简介 (1)4、首件准备 (1)5、施工组织 (3)6、施工工艺 (3)7、首件检测标准 (4)8、施工过程 (4)9、首件成果及检测 (5)10、水泥搅拌桩施工注意事项 (6)11、结论 (8)BK0+472.4-BK0+500.4段水泥搅拌桩首件施工总结1、编制依据⑴、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标准;⑵、现场施工资源配置及施工工艺;⑶、水泥土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数据。
2、首件目的⑴、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材料和机具要与将来施工的材料和机具相同。
⑵、通过本次水泥搅拌桩首件工作,确定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控制参数,为后续水泥搅拌桩全面施工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3、情况简介在BK0+472.4-BK0+500.4段内共选取了6根水泥搅拌桩进行首件,首件工作于2015年10月6日开始,首件施工期间,业主代表、设计代表、地勘代表、监理代表均临现场进行监督、指导。
4、首件准备4.1主要施工设备本工程选用PH-SA型水泥搅拌桩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改机具有移动灵活、成桩质量高、施工速度快、噪音低等优点。
适宜本工程施工。
1)桩机型号:PH-SA型水泥搅拌桩机2)搅拌头转速:45r/min3)最大施工深度:16.5m4)额定扭矩:3000N ▪ m4.2、技术准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水泥搅拌桩开工之前,对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详见《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4.3、原材料的准备4.3.1、水泥搅拌桩首件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在首件前经检验为合格。
详见水泥的材料报验单。
4.3.2、现场的水泥采取了下垫上盖的防潮、防雨措施,在堆放水泥四周开挖了临地排水沟。
水泥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为12袋,约为1.8米。
4.4、施工工作面准备4.4.1、测量准备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了检验、校正。
水泥搅拌桩分项工程首件认可总结报告

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LQSG6标段水泥搅拌桩首件认可总结报告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LQSG—06标项目部二O一一年八月水泥搅拌桩首件认可总结一、工程简介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LQSG06标段部分桥头两侧和部分路段采取水泥搅拌桩处理,根据设计图纸、《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相关要求。
在施工之前,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此次试桩地点选定为跨商河至怀仁分离立交桥桥头A区,桩号K53+367。
5~K53+382.5段)。
然后根据成桩试验中总结出的试验控制参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流程。
二、试桩施工要求及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采用普通硅酸盐(应该是矿渣硅酸盐水泥)32。
5号水泥,水泥掺入量建议每延米50kg/m,试桩共布设9根。
其中9—21#、9-22#、9-23#三根桩按45kg/m施工,9—24#、9-25#、9—26#三根桩按50kg/m施工,9-27#、9—28#、9-29#三根桩按55kg/m施工.桩体直径φ50cm,每根桩长10米,桩间距1.2m,水泥浆水灰比(45:50,50:50,55:50三种水灰比)为0。
67。
布置形式如下图:设计参数:水泥搅拌桩桩体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350KPa,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700KPa,水泥搅拌桩单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N。
三、现场控制2011年7月18日,我部进行试桩施工,整个施工流程如下:平整场地—-施工放线——定桩位——桩机对位调平—-预搅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移位。
在整个试桩过程中对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水泥浆比重、送浆压力、喷浆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记录。
(详见后附《水泥搅拌桩原始记录表》、电磁流量计打印小票及《水泥搅拌桩水泥浆比重原始记录表》)四、成桩质量检测2011年8月4日,对试桩9-21#、9-24#、9-27#进行了动力触探试验,经检测14天龄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桩基首件总结

桩基首件总结桩基首件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桩基首件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桩基首件总结1一、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首件桩基为曲寨大桥7-5#桩基;设计桩径1.80米,桩长40米,原地面标高为94米,终孔孔底标高为52.7米,终孔桩长为41.6米。
首件桩基在7月13号上午10:30开始施工,在7月13号下午14:30终孔,实际钻孔时间为4小时。
在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浇筑砼时为1.1,含沙率为1.0,清孔后沉渣为30mm。
钢筋笼分三节制作,长度分别为12米、12米、15.5米,焊接质量,直螺纹接头及保护层、钢筋加工质量均符合质量要求。
砼浇筑采取25mm导管施工,设计方量为101.7方,实际浇筑方量为117方,超方率115%。
二、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1)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较少,需要增加,以保证灌注连续进行。
2)控制导管埋深不严,在今后的施工中需要加大检测、计算力度,确保导管埋深在2-6m之间,防止出现导管无法拔出的现象。
三、施工总结1)根据施工地质资料及探孔情况,结合砼浇筑方量情况,还无法判断泥浆指标护壁效果(因有溶洞,无法判断扩孔率),在下一步施工中要加强监控。
2)声测管一定要高出泥浆面,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
3)在砼浇筑过程中,特别是在溶洞附近,一定要保证导管有足够埋深(建议不能少于4米),以防砼面突然下沉造成断桩。
4)在砼浇筑后4小时内,要安排专人测量已浇筑好砼面,以防在砼尚无强度前,因为砼浇筑压力压破溶洞使砼下沉现象出现。
四、结论根据冲孔桩首件工程施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因为是首件工程,实际功效尚不能正确反应,在后续施工中可以根据单机功效、工程量及工期合理安排机械。
2)在施工中采取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控制指标均能较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总结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准备 (1)三、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的确定 (2)四、质量控制 (5)五、试桩成果 (6)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6)七、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7)八、总结 (7)九、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7)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厦门市环岛路(墩上-集美大桥段)道路工程项目通道工程段临近海边,止水处理方式为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桩径0.65m,桩长平均17m,呈长方形排列,型钢插打分为密插型和插一跳一型。
水泥搅拌桩28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5Mpa。
我标段采用小里程U型槽K2+355-K2+372段为试桩范围,实际桩长为18.5m,试桩数量为50根。
试验段桩基施工完后作为首件工程进行分析总结,以此确定了各种技术参数和技术处理措施,为本标段的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奠定基础。
二、施工准备1、完成清表处理,整平场地,同时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并确定架空电线的位置、高度。
2、施工现场应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物,低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
路基承载能力应满足重型桩机和吊车平稳行走移动的要求。
3、按照搅拌桩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4、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中心桩位,并引设护桩。
根据水准点控制高程,桩心距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定位准确,并经监理复核验收签证。
桩位放样平面偏差不大于5mm。
5、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开挖导向沟,并在沟槽边设置搅拌桩定位型钢,标出搅拌桩位置和型钢插人位置。
6、三轴搅拌机与桩架进场组装并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就位。
7、本项工程所需材料P·C42.5水泥由物资部采购运到现场,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日期,再由试验室对其进行抽检,监理做平行试验。
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现场配置一台二级配电柜,供应施工用电;在施工作业区附近接通水管(自来水)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桩基首件工程是在土地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位于城市新区的土地上,总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桩基浇筑、桩基检测、桩基固结及相关设备搭设等工作。
二、工程施工过程1. 桩基浇筑根据设计要求,本次桩基首件工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式。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确定了桩基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然后组织了施工人员和设备,开始进行桩基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放置在桩孔内,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的速度,确保桩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2. 桩基检测在桩基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桩基进行了必要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桩基的垂直度、强度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检测,确保桩基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 桩基固结桩基固结是保证桩基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工作。
施工单位在桩基检测完成后,采用了专业的固结技术,对桩基进行了进一步的固结工作。
通过固结,提高了桩基的抗压性和承载能力,确保了桩基的稳定性。
4. 相关设备搭设在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搭设了相关的设备,包括塔吊、施工井、水泥搅拌设备等。
这些设备为桩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质量控制在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桩基的质量进行了多次检测和验收,确保了桩基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施工单位还加强了现场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还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总结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四、工程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果。
水泥搅拌桩施工情况总结

水泥搅拌桩施工情况总结水泥搅拌桩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673街坊,拟建场地东侧为光启南路、南侧为中华路、西侧为河南南路、北侧为尚文路和黄家路。
本合同段水泥搅拌桩为Φ850,水泥参量为10%~20%。
本工程±0相当于吴淞高程绝对标高3.600m。
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其天然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 5.47~4.68m 之间,高差0.79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勘察证书号:090012-kj),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70.5m 内地基土均属地四纪沉积物,主要由软粘土、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本工程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坑内加固,双孔全套复搅式施工,共1178根,多排孔布置,水泥搅拌桩深度11.75m,18m。
围护基坑四周土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8个主要土层,其中第①、⑤、⑦层因土性差异又细分为若干个亚层或次亚层。
各土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1、第①层填土:总体上中上部为①1层杂填土、下部为①2层素填土,本场地总体上杂填土厚度大,含大量混凝土块、砖块、石块等建筑垃圾,块径十几厘米到数十厘米,局部尚有废弃砌体结构,①1 层土的平均厚度2.28m,最大厚度达4.60m。
该层的分布对桩基施工和基坑工程影响较大。
①2 层土的平均厚度1.28m,以粘性土为主,混煤渣、砖屑、碎石等杂物,除局部区域2、第②层灰黄色粘土,含铁锰质斑点,可塑~软塑,土质不均匀,平均厚度仅0.95m,该层主要在拟建场地西侧局部分布,大部分区域缺失。
3、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或团块状粉土,饱和,流塑,土质不均匀,层厚约3.90m~5.80m,层底标高约-4.45m~-6.58m,该层分布较稳定,遍布。
第③j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易产生管涌或“流砂”现象,拟建场地大部分区域有分布、局部缺失,平均厚度仅0.86m。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述 (2)2.1工程简介 (2)2.2工程地质与气候条件 (2)2.3施工内容 (3)2.4设计指标 (3)三、施工准备 (5)3.1施工技术准备 (5)3.2施工现场准备 (5)3.3主要资源配置与施工现场布置 (5)3.4施工用水用电 (7)四、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8)4.1施工工艺流程 (8)4.2施工测量 (8)4.3材料准备 (9)4.4施工管理体系 (9)4.5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9)4.6 施工控制要点 (11)4.7水泥搅拌桩桩基“首件制”检测 (12)五、施工安全、质量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 (12)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5.3环境保护及施工措施 (21)5.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六、施工进度计划 (23)6.1工期保证措施 (23)6.2进度计划安排 (24)一、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NK6+540~NK6+630 段右幅桥头路段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桩号为16#(坐标:485637.3528,3329537.3479)、104#(坐标:485642.5832,3329527.8607)、293#(坐标:485653.0891,3329516.8184)、633#(坐标: 485672.2937,3329502.2184)和904#(坐标:485681.6769,3329479.5891)。
1.2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7)《XX市XX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8)《施工组织设计》;(9)《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9)项目相关单位批准的有关文件等。
水泥搅拌桩首件施工总结

K224+894涵洞软基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施工确定。
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成功率达到100%的目标,我标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K224+894涵洞软弱地基水泥搅拌桩为我标段水泥搅拌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工程概况K224+894涵洞软弱地基处理长度为52m,处理面积为801m2,需水泥搅拌桩5416m。
本段软弱地基处理平均厚度为11m,水泥搅拌桩处理间距为,喷射有效桩径,梅花形布置。
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7天后,挖除地面线以下至少的复合地基,并低于涵基底面至少,然后在复合地基上铺筑砂砾石垫层,分层压实至涵基底面标高处。
二、试桩选择与施工情况根据地质情况与施工情况,选择K224+894处进行试桩,该断面水泥搅拌桩深度为11m,进行6根桩试验,水泥用量分别为50Kg/m、55Kg/m,水灰比,每种掺量试桩3根。
于2014年10月31日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
简蒲高速公路JPTJ-4标段水泥搅拌桩工程数量表三、资源配备1、机械配置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投入以下机械设备:2、人员配置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由路基队负责施工,具体投入人员如下水泥搅拌桩首件施工作业领导小组路基综合队劳动力组织表四、施工准备1、清除施工场地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对有水的地方已进行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予以压实,处理后的基底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无软土地带,确保桩机在施工过程中不下沉、不倾斜。
2、进场道路畅通,将施工用水、用电接至施工现场。
3、现场已设置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并妥加保护。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分区及编号的桩位采用全站仪放样,设好控制桩,定出桩位。
4、组织材料进场,进场水泥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存放场地要充分满足施工需要,合理布局。
5、施工场地平整、坚实,钻机放置平稳,电机设备有专人管理,凡上岗者均持有操作合格证。
桩基工程首件施工总结(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桩基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提高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本工程特开展桩基工程首件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详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控制要点等。
2. 施工设备准备:确保桩基施工设备齐全、完好,如旋挖钻机、钢筋笼制作设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操作技能。
4. 材料采购与检验:按照设计要求,采购了优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验。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对桩位进行放样,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2. 钻孔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
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确保钢筋笼的尺寸、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配合比等参数。
5. 成桩检测:对成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身完整性、桩长、桩径等。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
2. 对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4.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五、施工总结1. 桩基工程首件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后续桩基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通过本次施工,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桩基工程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4. 本次施工的成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贡献。
总之,桩基工程首件施工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桩基工程施工水平,为后续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我国某省份,全长约100公里。
本项目桩基工程共需打设各类桩基共计10000根,其中首件桩基为3桩,桩径为1.2米,桩长为40米,采用旋挖钻机成孔,C30混凝土浇筑,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成立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3. 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设备齐全、完好,并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各类施工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施工过程1. 成孔: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成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成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
2. 清孔:成孔后,采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小于规定值。
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确保钢筋笼位置准确、牢固。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采用泵送设备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5. 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对桩基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成果1. 成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无偏斜现象。
2. 孔底沉渣厚度小于规定值,满足设计要求。
3. 钢筋笼位置准确、牢固,无变形现象。
4. 混凝土密实、均匀,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5.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五、总结与反思1. 本项目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施工质量。
2.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确保了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桩基施工奠定了基础。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述 (2)2.1工程简介 (2)2.2工程地质与气候条件 (2)2.3施工内容 (3)2.4设计指标 (3)三、施工准备 (5)3.1施工技术准备 (5)3.2施工现场准备 (5)3.3主要资源配置与施工现场布置 (5)3.4施工用水用电 (7)四、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8)4.1施工工艺流程 (8)4.2施工测量 (8)4.3材料准备 (9)4.4施工管理体系 (9)4.5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9)4.6 施工控制要点 (11)4.7水泥搅拌桩桩基“首件制”检测 (12)五、施工安全、质量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 (12)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5.3环境保护及施工措施 (21)5.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六、施工进度计划 (23)6.1工期保证措施 (23)6.2进度计划安排 (24)一、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NK6+540~NK6+630 段右幅桥头路段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桩号为16#(坐标:485637.3528,3329537.3479)、104#(坐标:485642.5832,3329527.8607)、293#(坐标:485653.0891,3329516.8184)、633#(坐标: 485672.2937,3329502.2184)和904#(坐标:485681.6769,3329479.5891)。
1.2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7)《XX市XX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8)《施工组织设计》;(9)《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9)项目相关单位批准的有关文件等。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桩基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桩基首件工程作为桩基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某工程项目桩基首件工程施工的总结,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桥梁全长500m,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
桩基采用嵌岩桩,共计48根,桩径2.0m,桩长20-30m。
工程地处江河交汇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桩基施工方案,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方案。
2. 施工现场准备:搭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临时道路,保证施工材料的运输畅通。
进行现场测量,确定桩位,设置施工标志。
3.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包括钻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
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四、施工过程1. 钻孔:采用冲击反循环钻孔工艺,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孔质量。
2. 清孔: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水流进行清孔,清除孔内杂物,确保孔壁稳定。
3. 钢筋笼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主筋焊接牢固,箍筋间距合理,确保钢筋笼的整体稳定性。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工艺,防止混凝土离析。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总结

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试验桩总结目录一、工程概况 (1)1、首件试验桩施工位置 (1)2、自然及地质特征 (1)3、设计要求 (1)4、检测要求 (2)二、施工组织 (2)1、施工准备 (3)2、人员、机械、材料 (3)三、工艺总结 (4)1、施工工艺 (4)2、施工工艺控制情况 (5)四、施工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情况 (5)1、质量保证措施 (5)2、安全保证措施 (6)3、环境保护措施 (7)4、自检数据分析 (7)五、首件施工各项指标检查结果 (8)六、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七、成果整理 (10)双向水泥搅拌桩首件试验桩总结一、工程概况设计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
双向水泥搅拌桩采用湿喷法,专用桩机双向搅拌,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为50cm,总桩数为57723根,总长度计530446m,桩长8~15m,其中地面辅路部分水泥搅拌桩间距1.3m(挡墙部分间距为1.0m),主路部分水泥搅拌桩间距1.1m。
双向水泥搅拌桩材料采用南方品牌水泥强度等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0.6。
设计水泥掺入比宜为加固湿土质量的18~20%。
1.首件试验桩施工位置根据一般性的原则及现场情况,首件施工位置选在K16+474-K16+613段彭右幅软土地基一般处理路段内进行,施工地段地势较为平坦,为农耕地,线路在本段为填方,系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较差。
该段共有双向水泥搅拌桩11排,处理宽度12m,首件施工从中随机挑选27根进行(详见后附K16+474-K16+613段右幅双向搅拌桩平面布置图)。
2.自然及地理特征试验区域为杭州湾口,海积平原区,因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
沿线地表水系较为发达,地势平坦,农耕发达,交通便利。
试桩区地质土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海积淤泥质土,软塑状黏性土,含水率高,孔隙率大,压缩性大,性质较差,厚度为20-30米。
其下为冲湖积,冲洪积粉质黏土以及粗砂,砾砂层,性质一般,厚度变化较大。
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总结

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总结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基础施工技术,在基础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项成功的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是名副其实的里程碑,它不仅代表了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对随后的工程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旨在对一次成功的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进行总结,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本次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位于某省省会城市的一个重要城市道路拓宽工程中,总搅拌桩长度为800m,每根搅拌桩直径为0.6m,长度为12m。
工程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地下管线非常密集,周边环境复杂且繁忙。
为了确保成功完成工程,工程组织人员提前进行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二、工艺方案1. 地址评估工程前,工程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评估了施工地址的地质情况、钢筋等级、地下管线等因素。
2. 设计搅拌桩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每根搅拌桩的参数,并对搅拌机进行技术加工和检修。
3. 现场施工在现场施工前,进行地下管线的勘测和标识。
确定一定的施工范围,并提前将周围的居民进行转移。
设定好施工地点并进行划分,设置指导员和安全警示标识牌等相关标识,确保人员及机械安全。
三、材料准备1. 搅拌机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性能良好的搅拌机,并对搅拌机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 钢筋钢筋要求具有一定的拉伸性能,材质应该均为优质钢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水泥本次项目选用的是优质硅酸盐水泥。
为确保质量,采购了严格管控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四、现场操作1. 安全保障现场指导员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例如机器设备转动状态的安全、人员相互协作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等。
每个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相关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安全。
2. 操作步骤(1)确定搅拌桩的施工标高并在地面上标出,确保搅拌桩桩顶高程的一致性。
(2)挑选一定直径和长度的搅拌头,并将其插入到要锤落的桩位内。
(3)搅拌桩机开始工作,顺时针旋转搅拌头,并开启泵送泥浆。
当桩内泥浆跌落速度缓慢并且达到规定的固化时间时,说明搅拌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1)
三、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的确定 (2)
四、质量控制 (5)
五、试桩成果 (6)
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6)
七、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7)
八、总结 (7)
九、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7)
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厦门市环岛路(墩上-集美大桥段)道路工程项目通道工程段临近海边,止水处理方式为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桩径0.65m,桩长平均17m,呈长方形排列,型钢插打分为密插型和插一跳一型。
水泥搅拌桩28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5Mpa。
我标段采用小里程U型槽K2+355-K2+372段为试桩范围,实际桩长为18.5m,试桩数量为50根。
试验段桩基施工完后作为首件工程进行分析总结,以此确定了各种技术参数和技术处理措施,为本标段的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奠定基础。
二、施工准备
1、完成清表处理,整平场地,同时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并确定架空电线的位置、高度。
2、施工现场应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物,低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
路基承载能力应满足重型桩机和吊车平稳行走移动的要求。
3、按照搅拌桩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4、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中心桩位,并引设护桩。
根据水准点控制高程,桩心距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定位准确,并经监理复核验收签证。
桩位放样平面偏差不大于5mm。
5、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开挖导向沟,并在沟槽边设置搅拌桩定位型钢,标出搅拌桩位置和型钢插人位置。
6、三轴搅拌机与桩架进场组装并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就位。
7、本项工程所需材料P·C42.5水泥由物资部采购运到现场,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日期,再由试验室对其进行抽检,监理做平行试验。
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现场配置一台二级配电柜,供应施工用电;在施工作业区附近接通水管(自来水)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9、搅拌桩机配置控制桩身每延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能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
等参数。
10、人员配备
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20人,人员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平整碾压施工场,使场地排水顺畅,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排水。
3、根据我标段《隧道工程图纸》绘制桩位平面布置图,由测量人员依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对首件确定的桩位中心进行测放,用白灰和竹签做醒目标记,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本次在小里程U型槽K2+355-K2+372段选试验桩50根,桩与桩间距为0.45cm。
水泥搅拌桩的桩径为0.65m,桩长为18.5m。
4、钻机安装调试正常就位后,使用液压装置调整钻头位置,使钻头对准桩位中心。
以水平尺调平机身,用铅锤调整钻杆的垂直度(铅锤的垂直度极限偏差值由铅垂线的长度计算得出)。
使钻孔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每台桩机的仪表均经过标定,
同时配备具有自动记录、打印处理深度、每延米水泥浆用量和复搅深度的装置。
5、浆液配制
采用P·C 42.5水泥,加水时采用定量容器。
为保证浆液拌合均匀性,采用二级拌合方法:按试验配比计算出一根桩所需水泥和水的用量。
对搅拌桶内的浆液进行第一级搅拌,充分搅匀(预搅时间≥4分钟)后将其打入储浆罐内,由储浆罐内的自带搅拌机进行不间歇搅拌,再由压浆泵输送至桩机喷浆口进行施工。
同时在搅拌桶里进行下根桩的浆液的配制搅拌,如此循环进行。
初拟参数:水灰比为1:1.5,水泥≥325kg/m ³,膨润土
5~10kg/m ³。
2、施工步骤
SMW 工法桩施工步骤见下图。
3.设定施工标志
废土
挖掘机
倾卸车
浇筑钢筋混凝土
导轨 导轨横撑
(
)
置放导轨
导购开挖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及做水泥沟
3.设定施工标志
标志
3、现场施工工序照片
三轴桩机拼装 制备水泥浆设备
H 型钢加工制作 导向坑开挖中线
导向坑开挖预搅下沉
H型钢固定 H型钢成型
四、质量控制
1、原材料控制
施工中按批次严格检验及控制水泥、H型钢的质量。
2、质量控制
(1)桩机使用前,按要求标定每台搅拌桩机的电流表、压力表、转速表、电子称、水泥浆监测记录仪和水泥浆密度记录仪等各项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确保其工作正常。
(2)桩位以竹签标定,石灰标明。
开钻前再次复核桩位;钻机就位后,钻头对准
桩位中心,以水平尺调平转盘,并保证钻杆竖直,其偏差不大于桩长的1.0%,以此保证桩位的正确性和垂直性。
(3)水泥浆液按预定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离析,停置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设计要求施工深度为钻入残积粘性土层不小于2m,本试验段桩基长度为18.5m,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均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采用双控,即以地质勘测资料和设计文件中的平均长度为基础,结合施工机械的电流变化,以确定是否钻入残积粘性土层;一般电流发生突变,即可认为进入相对硬层。
(5)钻机钻杆下沉或提升的时间有专人记录,时间误差不大于5s。
(6)供浆连续,搅拌均匀。
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搅拌机钻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0.5米,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
如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先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以防止浆液硬结堵管。
此根未完桩做报废处理或在12小时内补喷,补喷重叠长度大于1.0米。
(7)对输浆管经常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防止出现泄漏及堵塞;钻头定期检查,保证其直径磨耗量不大于1cm,使成桩直径有保障。
(8)水泥搅拌桩所用水泥实行总量控制,严格记录每天6:00到次日6:00水泥搅拌桩完成量、水泥用量和所进水泥量。
五、试桩成果
以小里程U型槽K2+355-K2+372段为试桩范围,设计平均桩长为17m,50根水泥搅拌桩作为首件工程(试桩),试桩于2013年5月31日下午16:30开始钻孔,于6月2日完成50根试桩,该段地质原地面以下13m~15m处进尺较慢,仪器表盘显示电流较大,表明此处地质较为坚硬。
试桩的顺利完成,为今后的全面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可靠的数据,获得了实际施工经验,验证了项目部制定的施工工艺可行,质量安全措施可靠。
但在施工过程中也暴露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项目部进行总结后将在以后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试桩范围内原地面以下13m~15m处进尺较慢。
2、型钢采购时间较长,进场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
3、场地内置换出的泥浆外运不及时。
4、开挖沟槽发现大量建筑垃圾、废弃桩头等与设计地质勘查报告不符,影响成桩速度。
5、实际地质与设计不符,导致水泥用量超出设计较多。
七、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处理方式为:
1、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对电流进行控制,保证钻进速度的同时保证成桩质量;
2、由于甲供材料的运输方式改变,由汽运改为船运,导致型钢进场较慢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对于此问题,我方应根据现场用量,考虑各种因素,提前上报物设部型钢进场计划,同时与业主沟通,采用汽车运输方式,确保型钢能够及时进场。
3、及时通知现场领工员,安排车辆对置换的泥浆外运,确保施工场地工作面。
4、提前对水泥搅拌桩桩位放样,开挖沟槽,对建筑垃圾,桩头等及时进行换填。
保证施工的工作面以及施工连续性。
5、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水灰比以及注浆流量进行适当调整,在确保桩基质量的同时保证水泥超方量在可控范围之内。
八、总结
根据首件工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和施工工艺的分析,对施工工艺作了进一步改进。
本首件工程从开工准备到各工序的施工,均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进展顺利,试验成功。
从施工中获得了准确的技术参数,也摸索到了实际施工经验和注意的问题,为下步水泥搅拌桩大面积的施工提供了作业指导依据。
确定材料用量及水灰比:P.O425水泥360kg/m³,膨润土7kg/m³,水灰比:1:1.7。
九、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1、制定相应的施工目标与计划,加大施工力度,确保施工进度。
2、加大场地整平力度,进一步展开工作面。
3、加大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