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b39f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2.png)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第一卷“东”篇,内容包括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涉及诗词创作的技巧和欣赏。
具体章节为:《声律启蒙》第一章“东”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潜能。
3. 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的运用。
教学重点:诗词创作技巧的掌握和古诗文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声律启蒙》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诗词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律启蒙》。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
b. 举例分析教材中的诗词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作技巧。
c. 课堂互动: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并进行点评。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对仗、平仄、韵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律启蒙》——东2. 主要内容:a. 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b. 诗词创作技巧c. 古诗文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对仗、平仄、韵律知识,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b. 欣赏一首古诗词,分析其创作技巧,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a. 示例:春江水暖鸭先知,绿树阴浓夏日长。
秋风送爽凉意至,冬雪皑皑添素妆。
b. 示例:李清照《如梦令》一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平仄和谐、韵律优美,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对仗、平仄、韵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诗词创作兴趣的激发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同时,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声律启蒙》阅读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44ec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声律启蒙》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声律启蒙》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而充满诗意的写作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这部作品,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设计《声律启蒙》的阅读教学。
二、背景介绍《声律启蒙》是清代散曲家纳兰性德所作,是一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的散曲集。
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赋予了这些散曲深远的艺术价值。
三、课前准备1. 提供《声律启蒙》原文及注释给学生,让他们事先阅读。
2. 介绍纳兰性德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使学生对作者有一定了解。
3. 准备一份包含《声律启蒙》相关资料和评论的PPT,以便教学时展示。
四、课堂教学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清脆悦耳的古琴音乐,让学生感受古琴的深邃与神秘。
2. 预习温故:请学生依次朗读一些散曲,引导他们探讨散曲的特点和韵律,营造诗意氛围。
3. 理解诗意:分析散曲中隐藏的哲理和意境,与学生共同探讨纳兰性德的心路历程,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4. 朗读演绎:学生分组朗读散曲,根据韵律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5. 组内讨论:在小组内,让学生就选定的散曲互相讨论,分享个人理解和识读技巧,培养协作与交流能力。
6. 集体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不同散曲的解读与感受。
7. 艺术欣赏:播放相关音乐视频,观赏与散曲有关的艺术作品,浸入式地感受这些作品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和情感共鸣。
8. 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诗意散曲的独特魅力,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五、课后延伸1. 阅读作业:布置学生阅读《声律启蒙》其他散曲,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做相关读书笔记。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使用纳兰性德的韵律和写作方式,创作自己的散曲或其他诗歌作品,并组织展示活动。
3. 研究探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纳兰性德的生平和其它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参加相关研讨会。
六、评价方式1. 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朗读中的表现,包括语言流畅性、情感表达和对作品理解的深度。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437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声律启蒙》。
-学生能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学生能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学生能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背诵、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教学难点 - 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和节奏。
- 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2. 讲解法 -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3. 分析法 -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诗句的含义和意境。
-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4. 比较法 -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 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5. 归纳法 - 通过归纳,让学生总结《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5652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2.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理解其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
2.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声律启蒙》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章:解析《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3. 第三章:分析《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技巧,培养学生对对仗艺术的欣赏能力。
4. 第四章: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声韵规律和对仗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其语言魅力。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步:讲解《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让学生初步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4. 第四步: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步: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诗句创作和对《声律启蒙》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声律启蒙》的试题,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律启蒙》原著及其注释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声律启蒙》的研究论文、评论等。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声律启蒙》的相关内容。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与《声律启蒙》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1f25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1.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包括韵律、对仗等。
2、帮助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声律启蒙篇章,提高其记忆力。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升其文学素养。
4、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声律之美,增强其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声律启蒙中的韵律规则和对仗特点。
(2)熟练背诵经典的声律启蒙段落。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声律知识进行创作。
(2)怎样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声律之美,避免死记硬背。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加深记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声律启蒙中的难点和疑点,促进学生思考。
4、欣赏法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律之美。
5、练习法安排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古典文化的氛围。
(2)提问学生是否听过古代诗词的吟诵,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韵律之美。
2、知识讲解(1)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2)讲解声律启蒙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基本概念。
例如,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为例,解释“云”和“雨”、“雪”和“风”在平仄和意义上的对仗关系。
(1)教师示范诵读一段声律启蒙,让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重音。
(2)学生跟读,逐句模仿,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分组诵读,互相倾听,互相评价。
4、理解与欣赏(1)选取一些经典的对仗句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播放声律启蒙的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声律的和谐之美。
5、背诵指导(1)将长篇的声律启蒙内容分成小段,让学生逐步背诵。
(2)采用比赛、接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
6、创作练习(1)给出一些简单的词语,让学生尝试按照声律规则进行对仗创作。
(2)鼓励学生模仿声律启蒙的句式,创作一小段自己的作品。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声律知识和重点内容。
《声律启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声律启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7b08827fd5360cbb1adbcb.png)
《声律启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声律启蒙》是一部由康熙进士车万育所著的儿童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儿童从中可得到语音、词汇、修辞方面的训练。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声律启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声律启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1教材分析:《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其中的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别有韵味。
学情分析:通过平常的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
学生朗读时能专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
学生积累诗句数量足够,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内在联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引经据典。
在理解方面,要求学生应当大致了解古诗文的意思。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娴熟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究,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喜欢。
4、在一种高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育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娴熟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的娴熟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声律启蒙第一课一东教学内容:声律启蒙第一课《一东》第一节。
教学目标:1、能比较娴熟的朗读韵文。
2、初步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教学重点:能娴熟朗读韵文。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0a85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a.png)
《声律启蒙》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声律启蒙》是清代许用纯编写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旨在教授儿童音韵、对仗、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学习汉语古典文学的佳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音韵、对仗、词汇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第二章:声母与韵母2.1 声母讲解声母的概念,介绍声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母的发音要领。
2.2 韵母讲解韵母的概念,介绍韵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韵母的发音要领。
2.3 声韵组合讲解声韵组合的概念,介绍声韵组合的规则,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韵组合的发音要领。
第三章:声调与节奏3.1 声调讲解声调的概念,介绍四声的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调的发音要领。
3.2 节奏讲解节奏的概念,介绍古诗文的节奏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第四章:对仗与对偶4.1 对仗讲解对仗的概念,介绍对仗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仗的运用方法。
4.2 对偶讲解对偶的概念,介绍对偶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偶的运用方法。
第五章:词汇与典故5.1 词汇讲解词汇的含义,介绍词汇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5.2 典故讲解典故的概念,介绍典故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典故的含义和用法。
第六章:诗词鉴赏6.1 诗词结构讲解诗词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构成。
6.2 诗词风格讲解诗词的风格,包括豪放、婉约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诗词特点。
6.3 诗词鉴赏方法介绍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语言、意象、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
第七章:古诗文朗读7.1 朗读技巧讲解朗读技巧,包括声音、语调、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朗读的方法。
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8a75de4b0717fd5360cdc9a.png)
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华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
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
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
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本书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
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
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2024年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2024年声律启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e71c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b.png)
2024年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知识,提高拼音认读能力。
2.培养学生对声律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及发音方法。
2.声律的基本规律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3.选取经典诗词,让学生感受声律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及声律的基本规律。
2.难点:声律在诗歌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1)教师以一首儿歌《声律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声律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声律在诗歌中的作用。
2.基础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及发音方法。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发音,巩固基础知识。
3.声律规律讲解(1)教师讲解声律的基本规律,如平仄、押韵等。
(2)教师以经典诗词为例,分析声律在诗歌中的应用。
4.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经典诗词,进行声律分析。
(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点评、补充。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分析其声律特点。
五、教学辅段1.使用PPT展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及声律规律。
2.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经典诗词的朗诵、演唱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律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声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3.诗词创作: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声律知识进行诗词创作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2.网络资源:经典诗词朗诵、演唱视频等3.辅助教材:声律知识讲解资料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1e9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f.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东”,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诗意理解、词汇解释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第一章“东”的朗读方法和节奏划分。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诗词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节奏的划分和词汇的解释。
教学重点:朗读方法的掌握和诗意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声律启蒙》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副描绘“东风”的图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声律启蒙》第一章“东”,让学生跟随朗读,注意语音语调。
3. 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按照诗歌的韵律,进行节奏划分,并分组练习。
4. 诗意理解针对诗歌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节奏划分和诗意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进行《声律启蒙》第一章“东”的节奏划分和诗意理解练习。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本节课的诗歌《声律启蒙》第一章“东”。
2. 黑板右侧:展示诗歌的节奏划分和重点词汇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声律启蒙》第一章“东”,并划分节奏。
(3)用自己的话简述诗歌的意境。
2. 答案:(1)节奏划分:略。
(2)词汇解释:东风:春天的风;夜雨:夜晚的雨;春水:春天的水流;花香:花朵的香气。
(3)意境简述:诗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东风、夜雨、春水、花香等元素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节奏划分和词汇解释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运用所学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节奏划分的教学2. 词汇解释的准确性3. 诗意理解和表达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节奏划分的教学(1)教师需明确诗歌节奏划分的重要性,它是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词韵律美的基础。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db1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9.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的第一章“东”。
教材详细内容包括了声母、韵母、声调的认读及相关的诗词举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第一章的基本内容,能正确朗读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析及运用。
教学重点:《声律启蒙》第一章的内容及音韵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设备。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本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课文学习:(1)带领学生朗读《声律启蒙》第一章,让学生感受音韵美。
(2)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举例说明。
(3)分析课文中的诗词,讲解拼音规则。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拼音规则进行拼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拼音拼读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声律启蒙》第一章,并背诵其中的一首诗。
2. 答案:(1)东风:dōng fēng;江水:jiāng shuǐ;青山:qīng shān;红花:hóng hu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与《声律启蒙》相关的诗词,进行阅读欣赏。
(2)开展一次“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与举例;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教学;4. 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与互动;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幼儿园《声律启蒙》教案
![幼儿园《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15d0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6.png)
幼儿园《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声母、韵母的发音训练,以及简单的诗词吟诵。
通过学习,使幼儿初步了解汉语的音韵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声母、韵母的基本发音,提高发音准确性。
2. 培养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的发音准确性。
教学重点:诗词的韵律感、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卡片、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古诗吟诵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古诗的韵律美。
(2)邀请幼儿模仿视频中古诗的吟诵,感受语言的韵律。
2. 声母、韵母学习(10分钟)(1)教师展示声母、韵母卡片,引导幼儿学习发音。
(2)通过游戏互动,巩固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
3. 诗词吟诵(10分钟)(1)教师选取一首简单易懂的古诗,带领幼儿学习吟诵。
(2)分组进行诗词吟诵,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对幼儿的练习进行点评,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律启蒙》2. 板书内容:(1)声母、韵母发音(2)古诗吟诵:静夜思(3)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声母、韵母发音,家长签字确认。
(2)背诵并吟诵《静夜思》。
2. 答案:(1)声母、韵母发音正确。
(2)背诵《静夜思》熟练,有节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课后作业。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韵美,如儿歌、诗词等。
(3)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母、韵母的发音准确性。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f73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8.png)
《声律启蒙》教案1、《声律启蒙》(一)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所《声律启蒙》的相关知识,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大体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声律启蒙》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律启蒙》。
二、范读、带读《声律启蒙》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三、释读1、师读、讲解XXX,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XXX对去燕,XXX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讲解: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XXX 何益。
XXX:《左》XXX侵齐,士皆坐列,曰:XXX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讲解:清暑殿:《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XXX与XXX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学生一起说文意。
3、了解知识链接三、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竞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云对——雨,雪对——风,……”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拓展活动:师生交换,明白诗句的压韵。
五、总结课文2、《声律启蒙》(二)教案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3、使学生在诵读、感悟、会商、交换的过程中不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幼儿园大班语文《声律启蒙》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f74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7.png)
幼儿园大班语文《声律启蒙》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声律启蒙》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初步接触和理解《声律启蒙》的内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韵律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
2. 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让孩子们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感和韵律美。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声律启蒙》的小故事或者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教师逐句讲解《声律启蒙》中的句子,帮助孩子们理解其含义,同时强调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3. 实践操作: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读《声律启蒙》中的句子,让他们亲自体验其中的语言美感和韵律美。
4.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强调《声律启蒙》的语言美感和韵律美,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声律启蒙》的语言美感和韵律美;互动教学法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是否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等。
2. 结果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者作业的方式,检查孩子们对《声律启蒙》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过程和结果,反思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下次更好地进行教学。
以上就是我为幼儿园大班语文《声律启蒙》设计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969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b.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其中的片段;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声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2. 第二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3. 第三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4. 第四课时: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收获,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文学价值及文中的声律知识。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 采用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 采用背诵法,加强学生对文中经典片段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中的经典片段。
3.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律知识,能够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4. 学生能够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培养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律启蒙》原文及其注释、翻译;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声律启蒙》原文,了解基本内容;搜集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baf22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f.png)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过诗歌形式介绍声韵的搭配规律。
着重讲解平水韵的运用和常见的声韵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了解声韵搭配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吟诵、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声韵搭配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声律启蒙》诗歌选集、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典诗词,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声韵美。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以《声律启蒙》诗歌为例,分析声韵搭配规律。
(3)举例说明平水韵的运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声韵搭配规律。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声韵搭配规律。
3. 平水韵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古典诗词,分析其声韵搭配规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词,深入了解声韵美,提高文学素养。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3.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
一、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1. 通过具体诗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声韵搭配的美感,如《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
2. 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声韵搭配的基本原理。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8b9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c.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声母篇”,详细内容包括对声母的概念、发音要领、声母的分类及代表性字词的认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的定义及发音要领,提高发音准确性。
2. 让学生了解声母的分类,并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声母。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汉语音韵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母的分类及发音要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声母的定义、分类及代表性字词的认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声母卡片、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包含丰富声母的儿歌,引导学生关注声母发音,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声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声母在汉语拼音中的作用。
(2)介绍声母的分类,并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3)讲解声母的发音要领,指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代表性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分析其中的声母。
(2)针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声母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2)进行小组互动,互相检查并纠正发音。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声母的定义2. 声母的分类及代表性字词3. 声母发音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所学的声母,组词并写下来。
答案示例:b爸爸、p皮球、m妈妈、f飞机……2. 作业要求:每个声母至少组词3个,要求字词正确、书写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含有本节课所学声母的词语,并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声母发音要领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选择合适的儿歌:选用的儿歌应包含本节课所学的声母,且旋律欢快,易于学生接受。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be21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1.png)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声律启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由学者贾存仁编纂。
该书以诗词的形式,通过对仗、韵律、意境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声律启蒙教学,提高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如对仗、韵律、意境等。
2.培养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对仗的技巧与应用3.韵律的规律与特点4.意境的营造与表现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及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古典诗词的喜爱及感受。
2.声律启蒙基本概念与分类(1)教师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如对仗、韵律、意境等。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声律启蒙的分类及特点。
3.对仗的技巧与应用(2)学生进行对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韵律的规律与特点(1)教师讲解韵律的规律,如押韵、平仄等。
(2)学生通过诗词鉴赏,感受韵律之美。
5.意境的营造与表现(1)教师讲解意境的营造方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学生进行意境创作练习,提高文学素养。
(1)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分析其声律特点。
(2)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运用所学声律知识。
7.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及创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探究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诗词创作质量,考察其声律知识掌握程度。
3.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4.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六、教学资源1.教材:《声律启蒙》2.辅助材料:古典诗词选集、声律启蒙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源:诗词鉴赏音频、视频七、教学建议1.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38b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0.png)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3.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能够朗读和背诵声律启蒙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能够朗读和背诵声律启蒙的诗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之美。
2.学习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包括韵律、押韵、对仗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3.学习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朗读、背诵、韵律感训练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能。
4.诵读练习(20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声律启蒙诗歌,让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声律启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四、课堂延伸。
1.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声律启蒙诗歌,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语感。
2.朗诵比赛,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激发学生学习声律启蒙的兴趣。
3.创作诗歌,引导学生进行声律启蒙诗歌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声律启蒙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诵读练习和课外阅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声律启蒙教案2
![声律启蒙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6e931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f.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天河小学 XXX第一课一先【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
过程及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及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3页我会填五、拓展活动:第4页我会填六、读故事:《梁武帝做和尚》了解故事内容:梁武帝晚年先后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还俗,花掉了国库不少钱,还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
后来有一个野心家发动了叛变,梁武帝被困在宫中,被活活饿死。
七、课外延伸1、及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及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山花对()好对()蓝天对()【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节奏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先通过划分句子节奏来明晰词句,通过有节奏朗读,加强记忆。
第二课二萧【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过程及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
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
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
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
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逐步培养敦
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
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
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
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期间,90%的记忆力
已经形成。
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
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
性的经典诗文。
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
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
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
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
什么是对仗工整?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
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
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
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
每
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
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
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
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
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
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
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
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天天诵读活动,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准备教案,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
计划。
2.每周的诵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等多种游戏活动。
诵读方式多样,如采用录音
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
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品析法、故事
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
的是速度。
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陶冶情操。
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之持久、有效进行。
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经典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_______
2017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