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一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特点是工作环境恶劣,通常处于高温、高湿、高灰尘、易爆炸等恶劣环境之中。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供电系统能在恶劣环境下安全稳定地运行。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中,监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供电系统中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监控系统通常包括对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提前进行预警。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中,防越级跳闸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防越级跳闸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因短路、过载等原因导致的越级跳闸,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防越级跳闸系统通常是通过智能电器保护装置实现的,它可以根据监测到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实时判断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即可进行及时跳闸,防止事故的扩大。

在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煤矿井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监控系统和防越级跳闸系统。

不同的煤矿井下环境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确保监控系统和防越级跳闸系统能够适应井下的特殊环境。

要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和防越级跳闸设备。

监控设备和防越级跳闸设备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设备,并且要考虑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还需要考虑到监控系统和防越级跳闸系统的互联互通。

监控系统和防越级跳闸系统需要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互相协调,以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监控和保护。

煤矿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煤矿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煤矿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发布时间:2023-02-03T07:14:25.42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支梦纯代利剑[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动化技术、半自动化技术有效推动各大企业的进步。

支梦纯代利剑平凉新安煤业有限公司甘肃省平凉市 7442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动化技术、半自动化技术有效推动各大企业的进步。

在煤炭行业中添加系智能化系统,在环境复杂的区域使用智能安全供电模式,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推动煤炭行业健康、绿色的发展。

本文简析当前煤矿供电系统的现状,说一说智能化供电系统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带来帮助。

关键词:煤矿企业;供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引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完善供电系统,添加智能元素,实现半自动化的工作方式。

但是受到供电标准的制约,没有制定统一的保护标准,导致企业购买核心设备时参差不齐,很多厂家提供的保护装置出现不兼容的现象,阻碍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需要企业创建统一的智能化供电建设标准,借鉴外国成果的案例,完善智能化供电系统,按照企业的需求,采买相应的智能化设施,确保智能化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地运行,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1煤矿供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1.1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煤矿企业中运行智能化供电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供电设备进行控制和检测,确保整体供电系统的顺畅运行。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性电网的容量持续增加,增加电网的工作压力。

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性能和品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人们日常对供电系统的需求。

在维修基金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供电设备在运行中的风险,优化传统的检测、维修方式,设计科学的保护程序,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1]。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煤礦井下電力監測監控系統設計方案一、系統組成1.1 數據交換中心此部分主要由數據採集伺服器和兩臺互為冗餘的網路交換機組成。

數據採集伺服器:主要通過井下隔爆交換機把井下各個電力監控分站的數據採集匯總到此伺服器,完成數據處理及數據備份。

選用了IBM X3500伺服器一臺,做了RAID5磁片鏡像。

網路交換機:採用了雙交換機、冗餘設計,保證了地面集控站與數據交換中心的資料鏈路安全。

選用了CISC029系列的兩台網絡交換機。

1.2 地面集控站此部分主要配置包括兩臺互為雙機熱備的電力監控伺服器(選用IBM X3500伺服器)和兩臺操作員站(選用DELL工控機)。

主要根據採集的電網數據和友好的軟體平臺,實現電網的運行監視和控制管理。

另外,地面集控站預留了視頻及WEB介面,便於將來擴充視頻伺服器和WEB伺服器。

視頻伺服器主要用於將井下和地面的配電室及變電所現場安裝的攝像頭採集的視頻信號進行監視和保存;WEB伺服器則用於將系統採集的電網數據以網頁的形式發佈到公司的辦公系統網路中,公司領導只要在自己的辦公室打開電腦就可以觀看到全礦的電網即時數據。

綜述,以上體系結構符合集控系統的體系結構原理,滿足了系統功能和性能要求,並且符合即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則。

關鍵設備用了冗餘配置。

二、系統軟體2.1 系統組態軟體選用了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的SIMATIC WinCC組態軟體,佈置在地面集控站的監控伺服器上,實現用戶的監控需求。

採用此軟體主要有以下優點:(1)包括所有的SCADA功能在內的客戶機/伺服器系統。

最基本的WINCC系統仍能夠提供生成可視化任務的組件和函數,而且最基本的WINCC系統組件即涵蓋了畫面、腳本、報警、趨勢和報表的各個編輯器。

(2)強大的標準介面。

WINCC提供了OLC、DDE、ActiveX、OPC等介面,可以很方便地與其他應用程式交換數據。

(3)使用方便的腳本語言。

WINCC可編寫ANSI-C和Visual Basic腳本程式。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顶板事故等。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系统需求分析1. 监测目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测目标包括瓦斯浓度、矿压、煤尘浓度等,以及矿井内部的温湿度和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

系统需要实时监测并及时报警,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2. 监测节点系统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监测节点,以覆盖整个矿井的各个关键区域。

这些监测节点应该能够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 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应该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

可以选择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或者光纤传输等技术手段,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系统设计方案1. 硬件设备为了实现监测节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系统需要配备各种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通信设备等。

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矿井各个参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通信设备用于数据传输。

2. 数据处理与存储监测节点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报警。

系统应该配备合适的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库,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存储。

3.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监测节点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监控中心可以配备大屏显示器,直观地展示煤矿各个区域的监测数据,并提供报警信息。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矿各个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2. 数据准确性系统采用精确的传感器和高效的数据采集终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报警功能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以便矿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煤矿供配电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供配电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采工作面(待建)、三条轨道驱动系统(一条待建)、五条皮带驱动系统(其 中两条待建)和一个水仓排水系统;二水平采区配有二水平中央变电所、 2502 采区变电所,主要配电点有 2502 综采工作面、两条轨道驱动系统、 一条皮带驱动系统一个水仓排水系统(详细供电见附图——煤矿供用电系 统图)。
4、经济性:结合煤矿现在供电系统的现状,在不更换或少更换各开 关柜、配电装置和馈电开关微机保护装置的情况下组建系统,并依据井下 巷道布置特点和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安装位置合理布置各监测分站,充分考 滤永久固定设备、兼顾临时移动设备的前提下进行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 而且遵循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原则。
三、电力监控系统监控范围 煤矿供电系统主要由副井供电区和南风井供电区两部分组成。副井供 电区电源取自华砚 35KV 变电所 6KV 高压室,共计十四回馈出线路,分别 为选煤厂变电所两回、选矸变电所两回、主副井区变电亭两回、副井绞车 房两回、主副井驱动机房两回、1050 皮带机头机电硐室两回、机修车间一 回和综采设备库一回,各配电点均建有小型所电所或配电系统。南风井供 电区建有一独立的 35KV 变电所——南风井 35KV 变电所,两回进线分别引 自石堡子 110KV 变电所和华砚 35KV 变电所 35KV 系统,经两台 16000KVA 三绕组变压器(一用一备)降压形成 6KV 系统和 10KV 系统,6KV 系统主 要为南风井工业广场各机房(包括压风机房两回、排矸绞车房两回、主扇 机房两回、锅炉房一回和生活区箱变一回,共计八回馈出)和井下一水平 采区(两回 6KV 高压线路馈出)提供高压电源;10KV 系统为井下二水平采 区(四回 10KV 高压线路馈出)提供高压电源。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区分为一水平采区和二水平采区供电系统,一水平 采区配有南一中央变电所、1504 采区变电所和 1301 采区变电所(待建), 主要配电点有 1502 综采工作面、1504 综采工作面(暂时停产)、1301 综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xx年xx月xx日•方案设计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目•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计•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案例分享录01方案设计概述煤炭资源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复杂性,需要实时监控和预警。

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特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视频质量差、监控范围小、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

现有监控系统的不足背景介绍需求分析采用高清、智能摄像机,提升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视频质量提升多角度监控实时预警数据存储和分析利用多角度摄像头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矿区异常情况的实时预警和报警。

建立视频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方便历史查询和事故分析。

提高监控质量采用先进的高清摄像机和优化视频编码技术,提高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智能化监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能分析、预警和报警功能。

数据存储与共享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实现视频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扩大监控范围利用广角摄像头和多角度监控技术,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系统设计目标02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架构模式本设计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展示层和系统应用层。

扩展性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增加新的监控点和功能模块。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设计选用高性能、高分辨率的工业级摄像头,支持夜视功能,适应井下不同环境。

平台硬件设计视频采集设备选用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传输设备,如光纤传输设备或无线Mesh网络设备。

网络传输设备选用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分布式存储服务器或NVR存储。

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软件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云存储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

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专门的视频数据处理软件,实现视频图像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检索等功能。

数据展示软件开发数据可视化展示软件,将监控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井下情况。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生产方针如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标准;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情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煤矿生产零事故;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能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充分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提高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安全生产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生命安全;科技支撑,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强化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职责;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小组成员由公司高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和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及实施方案;(2)组织、协调、监督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4)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工作机构设立以下工作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工作;(2)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安全隐患整改措施;(4)运维部门:负责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5)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资料的管理、归档等工作。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承担以下职责:(1)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3)组织项目安全生产培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安全意识;(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5)对项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事故教训,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6)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投入,保障项目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煤矿是我们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井下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一、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1. 设备选择:在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些关键的设备,如智能型断路器、传感器、监控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将构成整个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实时监测井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2. 网络通信:井下供电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远程监控的功能,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通常采用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的方式,确保监控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数据处理:一旦从井下传感器采集到了监控数据,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于监控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4. 远程控制:为了能够及时处理井下供电系统出现的故障,井下供电监控系统还需要具备远程控制的功能。

这样监控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器进行操作,对井下供电系统进行控制和维护。

二、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原理1. 设备选择: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防越级跳闸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该系统通常由越级跳闸器、控制器、故障指示器等设备组成,用于防止供电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造成更大的事故。

2. 故障监测:防越级跳闸系统需要能够及时监测井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当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一些高可靠性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确保能够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3. 跳闸控制:一旦监测到井下供电系统发生了越级跳闸的情况,防越级跳闸系统需要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跳闸。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设计一个可靠的跳闸控制系统,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井下供电系统进行跳闸。

煤矿用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煤矿用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坚 坚
的使用 很有 帮助 。 SA A CD系统平台的功 能主要有: () 实现 地 面 变 电所 的监 控 1可 及 井 下 中 央 变 电所 、采 区 变 电所
…= : :
童 主

■ I .

易 影 响 矿 井 安 全 生产 。 因此 ,对
r 点
1 前 言 .
断 ,保 证 数 据 的实 时性 、 准 确 性 数 据 和 功 能 。 系 统采 用 功 能 和 数 据 复 制 型 冗 余 策 略 , 运 行 不 同计
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与 科 学技 术 和控 制 的可靠 性 。 的进 步 , 计 算 机 技 术 、 自动 化 技

-: | ・ {囊: | m -: ¨ 一 曼i 电 橐 ■ ,
3 平 台设计 .
() 频 图象 网 上压 缩传 输 , 2视 在 各 个 工 作 站 既 能 看 到所 有 数 据
信 息 ,又 能 同 时 察 到 每 个 摄 像 点
送 电操 作 的管理很 有 必要 。
2 网络 布局 .
煤 矿 用 井 下 电力 监 控 系 统 平 的信 号 ;
台基 于W n o s 作 系 统 , 以V + idw 操 C+ ( ) 外 接 口 丰 富 , 与 其 它 3对
系 统 主 要 由综 合 监 控 信 息 管 为 开 发 工 具 , 实 现 以多 任 务 调度 系 统 连 接 方 便 , 除 主 流 的 0 C P
矿 的安 全 生 产 。 因此 ,对 煤 矿 井 主 站 。
作及打 印 、告警 判别及 发布 、数据
下 供 电系 统 实 施 有 效 的微 机 监 控
十分 迫切 。

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设计随着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对煤矿安全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监测煤矿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保障煤矿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一、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意义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是用于实时监测煤矿运营状态和风险因素的系统,其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预警模块和监管模块。

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现场矿工状态、煤矿实时运营状态、气体浓度、火源等安全因素。

系统建立之后,可以统计数据分析煤矿的运营情况,及时排查煤矿中的安全隐患,对煤矿实行智能预警,提高煤矿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系统组成及功能1. 传感器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精确可靠的传感器是煤矿智能化监测技术达到高精度、实时、准确的基础。

传感器的种类多样,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有线传感器适用于较为固定的监测需要,如安装在煤矿内部和周围的环境中;而无线传感器适用于难以有线连接的场景,可以实现移动监测。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是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另一个核心模块。

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采集模块进行采集,然后传输给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涉及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

3. 预警模块预警模块是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

当监测到煤矿内部或周围环境出现危险时,预警模块会及时警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预警方式包括声音、灯光、振动甚至是短信的形式,非常贴心。

4. 监管模块监管模块是煤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煤矿安全的监管以及对设备的监管。

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监管模块来查看煤矿的实时监测情况,包括数据采集、传感器状态、预警信息等。

监管人员可以根据监管模块提供的信息快速反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系统优势1. 精准性高通过对现场进行多节点随时监测和数据处理分析,如监测煤矿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预警火源等安全因素,可使煤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煤矿运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煤矿供电远程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煤矿供电远程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平煤 二矿 几经 生产 结构 调整 以及 技术 改造 ,
() 动装 置 ( T 3远 R U)
随着 原煤 产量 持 续增加 和井 田范 围扩 大延 深 ,矿 井 高低压 供 电线路 不 断延长 ,变 电所 、水 泵房 等 机 电车 间、硐室 增多 。供 电环 节较 多 ,设 备 陈 旧, 技术 装备 落后 ,矿 井上 、下供 电系统 的基 础条 件
分 站 是 一 种 嵌 入 式 P 机 , 网 络接 口 C
C Nb s S 3 RS 8 ,并行 I A u / 2 2/ 4 5 R / O。KT 8 ) 0 K(0/ 4 1 分 站 主 要 功 能 是 采 集 微 机 综 合 保 护 装 置 的 电参 量 , 传 输 到 地 面 电 调 中 心 。 其 网 络 接 口采 用 T PI C/ P协议 与 电调 中心工控 机通 信 。C b s接 AN u
《 电技术》2 1 机 0 0年第 5期
机电研 究及设计制造
煤矿供 电远程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应 用

( 南城 建学 院 ,河 南 平 顶 山 4 74 ) 河 6 0 4
摘 要 :矿井供 电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在平煤二矿 应用 ,提 高了矿井供 电系统 的 自动化 管理 水平 和安全性 ,收 到了较 好 的效果。给出了一种矿井供 电 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施模 式。 关键词 :煤矿供 电;远程监控; 自动化 管理 ;安全供 电 中图分 类号 :T T 6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7 -4 0 (0 00 —0 6 4 D7 D 1 4 6 2 8 1 1)5 7 —0 2 .
机 电研究及设计制造
《 电技术》2 1 机 0 0年第 5期
集 处理 、图形 生成 组态 、历 史数据库 组态 、报表 生 成 组态 、故障报 警组态 、分合 闸命令 组态 等 。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组成1.1 数据交换中心此部分主要由数据采集服务器和两台互为冗余的网路交换机组成。

数据采集服务器:主要通过井下隔爆交换机把井下各个电力监控分站的数据采集汇总到此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及数据备份。

选用了IBM X3500服务器一台,做了RAID5磁盘镜像。

网路交换机:采用了双交换机、冗余设计,保证了地面集控站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链路安全。

选用了CISC029系列的两台网络交换机。

1.2 地面集控站此部分主要配置包括两台互为双机热备的电力监控服务器(选用IBM X3500服务器)和两台操作员站(选用DELL工控机)。

主要根据采集的电网数据和友好的软件平台,实现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管理。

另外,地面集控站预留了视频及WEB接口,便于将来扩充视频服务器和WEB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主要用于将井下和地面的配电室及变电所现场安装的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监视和保存;WEB服务器则用于将系统采集的电网数据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到公司的办公系统网络中,公司领导只要在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就可以观看到全矿的电网实时数据。

综述,以上体系结构符合集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原理,满足了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且符合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关键设备用了冗余配置。

二、系统软件2.1 系统组态软件选用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布置在地面集控站的监控服务器上,实现用户的监控需求。

采用此软件主要有以下优点:(1)包括所有的SCADA功能在内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最基本的WINCC系统仍能够提供生成可视化任务的组件和函数,而且最基本的WINCC系统组件即涵盖了画面、脚本、报警、趋势和报表的各个编辑器。

(2)强大的标准接口。

WINCC提供了OLC、DDE、ActiveX、OPC等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3)使用方便的脚本语言。

WINCC可编写ANSI-C和Visual Basic脚本程序。

智慧煤矿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煤矿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煤矿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煤矿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

本设计方案将介绍智慧煤矿系统的整体架构和主要功能。

一、整体架构智慧煤矿系统由监测层、传输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四层构成。

1.监测层:安装在矿井中的传感器和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矿井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以及人员位置和矿车运行状态等信息。

2.传输层: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应用层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应用层: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预警和报警功能,为管理层和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安全信息。

4.管理层:提供对矿井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的矿井管理。

二、主要功能1.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监测层的传感器,对矿井中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数值超过预设范围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通过应用层的界面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2.人员定位和管理:通过监测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矿井中的工作人员位置,当发生事故时,管理层可以准确了解每个人员的位置,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3.矿车运行监测:通过监测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矿车的运行状态和位置,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层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提供矿井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包括煤矿生产计划的优化、设备故障的预测等。

5.视频监控:在矿井中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矿井的生产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报警处理和指挥调度:当发生事故时,系统自动向管理层发送报警信息,并通过应用层提供相关指挥和调度功能,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三、系统优势1.实时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矿井中各种参数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处理,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安全信息。

2.可靠性:传输层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和可靠性,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

首先对系统设计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防越级跳闸系统设计方案。

随后对系统进行实施与测试,并进行了系统优化与改进。

最后总结了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经验,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对相关行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监控、防越级跳闸系统、设计、需求分析、方案、实施、测试、优化、改进、总结、展望1. 引言1.1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煤矿井下供电监控是煤矿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防越级跳闸系统则是保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本文旨在分析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实施与测试,最终对系统进行优化与改进。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需要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处理;同时还需要对电力设备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测和实时调整。

而防越级跳闸系统则需要根据电网负荷情况、电线电缆故障以及短路等情况做出智能跳闸决策,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将为煤矿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来在基于本文设计的系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有效参考。

2. 正文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需求分析是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供电监控和防越级跳闸的要求。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需要考虑到煤矿井下供电环境的特殊性。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空气湿度大,灰尘多,温度高等因素都会对系统的设计和使用造成影响。

煤矿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煤矿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 . 1 系统组成 井下水泵房 系统包括中央水泵房 。 两个水泵房已有各 自的就地监 控 系统 , 采用 以太 网通讯接 口。故矿井工控网只需与就地监控 系统联 网, 实现通讯监测及远程控制。 在中央变电所 内分别 配置一 台 M S 4 1 2 8 交换机 . 实现就地监控系统与工业 自动化以太网联 网 2 . 2 监控范围
◇ 科技论坛◇
科技 一向导
2 0 1 3 年2 3 期
煤矿 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青岛科技大学
高 峰 山东 青 岛 2 6 6 0 6 1 )
【 摘 要】 随着现代 煤矿企业数字化 水平的不断提 高 , 供 电设 备的 日臻完善 , 井下电力系统也逐步 实现 自 动化远程监测监控 系统 . 可对供电 系统的运行 状态、 故障诊 断、 技 术参数 以及停 送电操 作的管理很 有必要 。 因此 , 煤矿对其井下供 电 系统进行 了 全 面的设计改造 . 引入 了煤矿井下
辨 ■Ⅸ配 雌元
水泵监控功能 通过通讯方式实现调度室 遥控 。 就地水泵监测系统提供上位画面 所需水泵监控功能 : 具有就地 、 检修 、 遥控及按水仓水位 自 动控制方式 的选择功能 。 闭锁关系 : 真 空泵闭锁排水泵 ( 真空度达 到后 才能起排水泵 ) . 排 水泵闭锁电动阀( 但是 电动阀若有故 障也得停泵 ) , 停止排水 时要先关 电动阀再关排水泵 。 起泵主流程 : 起 电动球 阀一起 真空泵一检测 真空度一真空 度到 位. 关 电动球 阀, 关 真空泵 同时起 主排水泵一起 电动阀 : 上位操作 : 排水控制分为就地和远控 . 远控 即上位操作 . 上位 操作 分为手动和 自动选择 。选择 自 动排水 . 调度员只需要先选 择主排水泵 和辅排水 泵 . 选择完成之后点击起动按钮 即可完 自 动成排水 的功能 . 程序会根据采集 到的返 回信号去 自动调节排水 。 就地水泵监测 系统需要提供上位监控画面功能所需要 的点位 . 功 能包括水泵运行参数 : 电机 温度 、 管道 压力流量 、 水泵 吸水 管真空度 、 出水 总管道 出水流量 、 水池液位等 。 水泵控制画面 : 水泵开 、 停机 , 电动 阀、 电磁 阀控制 画面等 。

090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090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设计技术要求系统设计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1.矿井应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干线缆应当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或者一个井筒保持一定间距的不同位置进入井下。

安全监控系统不得与图像监视系统共用一芯光纤。

系统应具有防雷电保护,入井线缆的入井口处和中心站电源输入端应具有防雷措施。

3.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应符合AQ6201的规定。

传感器稳定性应不小于15d。

采掘工作面气体类传感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突出矿井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必须是全量程或者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宜采用激光原理甲烷传感器。

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地面主机。

5.煤矿应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安全标志编号选择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断电控制器等关联设备。

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与上一级管理部门联网。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伪数据标注及异常数据分析,瓦斯涌出、火灾等的预测预警,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可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分析工具对接数据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功能。

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可自动与广播、通信、人员位置监测等系统应急联动的功能。

9.煤矿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应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应以矿井通风系统图为底图,断电控制图应以矿井供电系统图为底图。

10.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一、引言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分析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传感器监测、数据传输和故障预警等组成。

然而,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控范围有限,无法对整个矿区进行全面监控。

其次,传统的监控设备缺乏智能化功能,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数据传输过程容易受到干扰,导致监控信息传输不稳定。

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1.多层次监控布局通过合理设置监控点位,采用多层次监控布局来实现煤矿全面监控。

可以将监控点位分为井下区域监控和井上区域监控两个层次,通过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监测技术,对各个关键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智能化监控设备引入智能化监控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煤矿安全隐患的自动识别和预测。

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和图像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效率。

3.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无线传输、光纤传输等,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性。

可以建立监控数据传输网络,将监测数据快速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实例以某煤矿为例,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实例。

通过对视频监控设备的升级和传感器的引入,实现了对井下区域的全面监控,准确发现了一个潜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的应用,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矿工作业行为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通过多层次监控布局、智能化监控设备和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等手段,可以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煤矿电网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电网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电网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电网安全监控系统 (3)一.引言 (3)1. 煤矿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3)2. 矿井综合安全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4)二.矿井供电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5)2. 系统设计的依据 (6)三.神华宁煤石炭井二矿供配电现状 (7)1. 地面供配电设备现状 (7)2. 井下配电设备现状 (8)四.系统组成 (10)1. 系统总体建设思路 (10)2. 系统组成 (11)3. 系统功能特点 (11)五.系统改造的内容及具体实施的方案 (25)六.电网监控系统达到的功能 (35)七.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6)1. 矿井供电监控系统 (36)2. 工业以太网主要技术指标 (36)八.设备使用条件 (37)1. 地面监控中心机房 (37)2. 系统井下设备 (38)九.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38)十.设备配置 (40)第一章电网安全监控系统一. 引言1.煤矿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井下高压供电距离的增加,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负荷波动大,工况很不稳定,瓦斯煤尘积聚、滴水冒顶事故等会使电气设备绝缘强度逐渐降低。

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维护不当或操作错误、输电线路的导线断裂等原因,经常会出现漏电及单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故障发生时产生的电弧能量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

我国矿井供电系统属于小电流接地运行方式,一般由三级变电所组成: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

矿井地面变电所是矿山供电的枢纽,它担负着对井下变配电的任务,它将35kV电压降为6-10kV,向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用电设备供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一般设在靠副井的井底车场范围内,负责向下一级变电所分配电能。

采区变电所是采区的供电枢纽,它接受井下中央配电所送来的电能,变成低压后,分配或直接配给采掘工作面配电点或用电设备。

一种煤矿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种煤矿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新一 代 的智能 开关 微机 监控保 护装 置 , 采用 3 2
位D S 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专用 电度计量单元、 纵差 网络 接 口以及 工业 级高精 度 1 6位 同步采 样 A /
图 2 双 网双 服 务 器 配置
洛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0 1 3年第 8期
强, 可满 足煤 矿井 下 多支 路 供 电 网络 的 要 求 、该 系
s c光 口可选 ; E S D保护 : 全信 号保 护 1 5 K V; 工作温 度: 一 4 0~7 5 ℃ ;可 接人 多种 通 讯 规 约 ,并 提 供 使 用 灵活 的规 约转换 程序 ; 超 宽屏 真彩 L C D设 计 , 方 便 集 中操控 、 实 时查 看 所有 开关 的运行 信 息 ( 适 用 于有人值 守 变 电所 ) .
网 .当网络 内某点设 备 或 光缆 出现故 障时 ,网络 将
如图2 所示. 单网配置模式, 适合资金短缺或系统规 模较小的煤矿企业 , 系统配置了主备式监控工作站、 远程浏览 工作 站等必要设备 , 如 图 3所示 .
在 电力监控 主站 系统 最小 化配 置方 案 中,甚 至
可 以只配 置 1台计算 机 , 便 可 以完 成 整个 系统 的各
不小 于 2 h .
1 . 4 配 电终端 设备 层
服 务 警备 机 眦 机


蔚 胁点 机 要 ●蠡 l 枫 张一
本 系统通 过在 高低压 防爆 馈 电开关 内安装 有智
能开关微机监控保护器 , 完成对高低压馈 电线路 电 压、 电流 、 有功功率 、 无功功率 、 功率 因数、电量、 开关合/ 分闸状态等 电力参数 的检测 , 以及对井下 智 能隔爆 开 关进 行 分/ 合 闸控 制 、参 数 整 定 、故 障 诊 断等功 能 .

《GB 51024 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读书笔记模板

《GB 51024 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读书笔记模板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煤炭工业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 计。
目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521号
1总则
2术语 3系统设计
4地面机房 5供电、防雷与接地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3.1一般规定 3.2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 3.3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 3.4信息管理系统 3.5系统络
谢谢观看
5.1供电 5.2防雷与接地
读书笔记
这是《GB 51024-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GB 51024-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 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GB 51024-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GB 51024-202x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 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矿井
公告
设计规范
智能
第号
设计
总则
煤矿安 全
系统
监控
系统
术语
监控
自动化
设计Leabharlann 防雷接地供电
建设部
内容摘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0T10:50:27.62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作者:杨鹏飞
[导读] 而煤矿的供电系统保护功能要求的又较高,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将能源管理、设备预警、智能保护功能有机结合到供电监控系统中,是一种能解决煤矿供电系统问题、集保护与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3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

促进煤矿的发展,在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偏重于监控较多,保护功能不强。

而煤矿的供电系统保护功能要求的又较高,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将能源管理、设备预警、智能保护功能有机结合到供电监控系统中,是一种能解决煤矿供电系统问题、集保护与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关键词: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设计
引言
为实现变电所统一集中监测监控,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安全运转水平,煤矿供电远程监控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关键设备、通信架构及通信协议进行了阐述。

该系统在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煤矿进行了实践应用,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目标。

1煤矿电力系统特点
1)用电设备功率大。

煤矿企业的各种大功率设备较多,且负载的功率很大,启动及运行时,供电电流较大。

2)冲击负载多。

煤矿企业的各种设备启动电流很大,甚至能达到工作额定电流的4~7倍,有些设备不但启动电流很大,而且有很低的滞后功率因数,造成煤矿供电系统电压波动更大。

此外,如掘进机、钻机等在掘进过程中,负载变化很大,这种冲击负载在工作过程中剧烈变化,造成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很大。

3)高压开关厂家众多,型号复杂。

煤矿企业每上一个新的系统都会有配套的高压开关,系统的厂家不同造成每个系统的高压开关都不相同,且同一系统的高压开关型号、电压等级、保护类型等也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目前煤矿高压开关厂家众多,型号复杂的情况,造成整定保护困难,经常出现越级跳闸现象。

4)现场环境恶劣,布线不规范。

煤矿现场高湿,有些环境还存在腐蚀性气体,这就造成供电线路极易老化,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事故频发。

此外,有些煤矿巷道狭窄,人、车、线走同一条巷道,极易发生电缆被撞断等情况。

同时,在某些采用炮采工艺的煤矿,有时会发生电缆被炸飞的情况。

2煤矿电力系统问题
1)供电系统不稳定。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潮湿,条件恶劣,巷道狭窄,电气设备的绝缘容易受潮,电缆也可能被脱落的煤块或岩石砸伤,从而容易造成漏电和接地等事故发生。

煤矿供电系统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不超2h,但长时间的接地运行会因接地故障点与大地接触不良形成高阻接地,在接地点会产生弧光放电,造成电压急剧升高,从而引起电能、磁能震荡。

其弧光过电压产生4~5倍的额定电压,导致系统电缆中较薄弱的地方击穿放炮,并有可能发生相间短路,造成开关设备的损坏,影响正常生产,给矿井和人身带来严重的危害。

同时,由于煤矿用电设备负载大,冲击负载大,造成电压不稳定。

2)越级跳闸。

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开关种类比较多,而各种开关的设计方式,特别是保护元件的保护方式不同,甚至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

因而不同的开关在一起使用时就会出现误动跳闸现象。

3)小电流接地选线。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阻接地方式的电力系统,国内大部分66kV及以下电网都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煤矿井下亦是如此。

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法迅速确认问题出在哪一条线路上。

对于110kV以下的不接地系统,特别是采用电缆出线而且有出线距离比较长的,当某相邻出线产生接地故障的时候,非故障长线路也会产生大的零序电流,而由于零序保护的无方向性,可能会导致零序保护误动作,所以在继电保护里增加接地选线功能,除了判断零序电流的大小之外还要比较电流方向,从而防止误动作。

3智能供电监控系统设计
针对目前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3.1系统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力监控分站、高压配电装置、低压组合开关、智能保护控制器、防雷器、防爆交换机、工控机、打印机、UPS电源、配件。

电力监控分站的作用主要有三部分:采集数据、显示控制、通信传输。

具体来说就是:电力监控分站采集高压馈电开关内置的综保信息,在就地的触摸屏上显示出来,然后再接入煤矿网络,上传到地面,接收工控机的控制信号,控制高压馈电开关动作。

电力监控分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变压器、电源、备用电池、显示屏、键盘、通信管理机、光端机或光电转换模块(至少两光两电)。

3.2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智能供电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煤矿供电系统和运转设备的监测、控制、管理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实现供电系统和设备的在线参数监测、远程操作控制、实时事故报警、数据统计分析、运行安全保护、用电计量管理等监控管理功能;提供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遥
播、遥讯、遥试“八遥操控”、事故报警、保护、定位和事故快速解决的手段,具有解决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电压波动跳闸、漏电接地选线、突发停电事故恢复、负荷控制等电力运行难题的实用方案,系统的高精度计量监测、专业图表分析工具、录波分析工具和智能专家系统,是加强供电管理、减少事故、降低损耗、节约电能、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最新现代化工具,运用系统网络远程操作控制和智能程控技术,实现煤矿供电系统和生产设备的全面自动化无人值守智能监控管理。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建立在1000M冗余工业以太环网、高速专用电力监控现场总线、CAN/RS485工业现场总线、无线通信构成的多层分布式煤矿宽带工业网络平台上,配有各种电力监控应用软件,是集监控、显示、保护、控制、采集等多种功能的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可在不同网络层接入不同通讯接口的各种监控装置和各种设备、环境监控系统,兼容各种接口设备。

同时提供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与矿井自动化信息平台无缝连接,为信息平台提供供电数据,实现一体化的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和自动化、信息化系统。

系统将供电系统监控、变电所环境监控及IP电话、IP广播、视频等多源异质数据有机融合,实现电力监控、视频、语音、广播联动,建立了一套综合性多媒体数字化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监控的内容和范围更宽、更全面,使管理和操控人员在全面的多媒体信息化环境中身临其境般的实现更加可靠的远程管理和操控。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采用系统控制技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等智能控制理论和技术,将监控从自动化程序控制升级到智能化管理控制,使电力控制和保护从单节点、单设备、单参数独立控制扩展到系统整体相互协作的智能化系统控制,特别适应煤矿电力系统复杂多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能够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和控制中现存的突发停电问题,监控保护更加合理、全面、可靠、简单,功能更强大。

结语
本文以煤矿电力系统特点和煤矿电力系统问题以及智能供电监控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梁怀斌.煤矿智能供电系统操控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8(18):144+159. [2]王旭波.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