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变更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天渊建材有限公司

关于《初步设计》设计中粉煤灰回采方法变更的

说明

《初步设计》第3章 湿灰库内粉煤灰回采方案

3.6 回采方法

进行回采过程工中,应严格按照勘查报告深度回采,坝体后侧预留50m保护区,保证坝体不被破坏,坝底预留保护层,杜绝破坏尾矿坝底部防渗层以及周围边坡的现象发生,并定期对坝体进行变形观测,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坝区微地貌属山前沟谷地貌,沟谷总体走向为东西向,受到粉煤灰沉积填充,现坝面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内东北方向有高度4.0m山包出露,坝内灰面平均标高约1600m(1956年黄海高程系),坝底地形起伏较大,坝底平均标高约1590m。

由于湿灰库坝内的粉煤灰为电厂废渣,属松散物料,系逐年排弃沉积填充形成,稳定性较好,上部无覆盖层,故剥离量为0,适于采用露天回采,故本次设计确定的回采方式为露天回采。露天回采底部标高为1590m。首采工作面为1600m水平。

按照以上情况,根据国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和坝区实际,本设计主要对库区坝内的粉煤灰进行回采设计,设计该露天采场为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台阶式回采方法。祥见附图《移交生产时工作面系统布置平面图》、《湿灰库回采终了平面图》和《湿灰库回采终了2-2′剖面图》。

库区坝内粉煤灰回采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为:

坝内粉煤灰→挖掘机或装载机铲装→自卸汽车运输→深加工厂区破碎站卸料平台。

3.7 采场布置的技术参数

3.7.1露天回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本设计生产规模为50万吨/年,在圈定露天回采境界时,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基建投资,降低生产剥采比,并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露天回采底部标高为1590m。

根据最终境界选择方法和给定的技术经济参数,根据开拓运输系统的要求,人工进行修整和调整后,形成本次设计的露天回采最终边界。祥见附图《湿灰库回采终了平面图》和《湿灰库回采终了2-2′剖面图》。

3.7.2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采场最终边坡角取决于岩石的稳定性和回采最终边坡角。

由于湿灰库坝内的粉煤灰为电厂废渣,属松散物料,系逐年排弃沉积填充形成,稳定性较好,回采深度由1600m至1590m标高,即:回采最终边坡高度为10m。为确保最终边坡的安全稳定,本次设计除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外,又参照其他类似建设项目经验,采用类比法,确定的回采最终边坡角为45°。

祥见附图《湿灰库回采终了平面图》和《湿灰库回采终了2-2′剖面图》。

3.7.3采区布置和回采顺序

由于坝面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胝,坝内灰面平均标高

约1600m,坝底平均标高约1590m,所以推进方式由上部台阶先行回采,采至上部台阶的全宽后,再进行第二个台阶回采,按台阶顺序依次推进。分层台阶高度确定为5m,每个台阶回采结束后留设安全平台,安全平台宽度6m。

在采顺序:在实际回采过程中,设计以1#坝排水道轴线为采区分界线,将整个采区分为一采区、二采区,一采区分为101、102、103、104、105五个作业面;二采区分为201、202、203、204、205五个作业面。回采顺序以采区分界线自东向西,首先回采101和201作业面,回采完毕后,再回采102和202作业面,依次类推。

设计的回采深度为1600m~1590m,即:回采深度为10m,故设计采场分2个台阶,即:1600m~1595m、1595m~1590m台阶。台阶高度均为5m,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为40m,最小工作线长度为60m。回采台阶坡面角为60°。

祥见附图《移交生产时工作面系统布置平面图》、《湿灰库回采终了平面图》和《湿灰库回采终了2-2′剖面图》。

回采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台阶高度10m

台阶坡面角为60°

安全平台宽6m

最终边坡角45°

运输道路宽6m

最小转弯半径20m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40m

最小工作线长度60m。

根据以上设计,甘肃省天渊建材有限公司在湿灰库布置试回采工作面时发现,坝内粉煤灰为逐年排弃沉积填充形成,下部湿灰脱水不太好,3米以下湿灰的含水量较大,挖掘机采挖起时呈泥状。根据回采现场情况来看,3米以下湿灰如果不经过较长时间的风干凉晒,挖掘机和运灰汽车根本无法进入下台阶回采运输。

因此,根据甘肃省天渊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回采现场实际情况,粉煤灰回采方法变更如下:

3.6 回采方法(变更后)

进行回采过程工中,应严格按照勘查报告深度回采,坝体后侧预留50m保护区,保证坝体不被破坏,坝底预留保护层,杜绝破坏尾矿坝底部防渗层以及周围边坡的现象发生,并定期对坝体进行变形观测,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坝区微地貌属山前沟谷地貌,沟谷总体走向为东西向,受到粉煤灰沉积填充,现坝面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内东北方向有高度4.0m山包出露,坝内灰面平均标高约1600m(1956年黄海高程系),坝底地形起伏较大,坝底平均标高约1590m。

由于湿灰库坝内的粉煤灰为电厂废渣,属松散物料,系逐年排弃沉积填充形成,稳定性较好,上部无覆盖层,故剥离量为0,适于采用露天回采,故本次设计确定的回采方式为露天回采。露天回采底部标高为1590m。首采工作面为1600m水平。

按照以上情况,根据国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和坝区实际,本设计主要对库区坝内的粉煤灰进行回采设计,设计该露天采场为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回采方法。祥见附图《移交生产时工作面系统布置平面图》、《湿灰库回采终了平面图》和《湿灰库回采终了2-2′剖面图》。

库区坝内粉煤灰回采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为:

坝内粉煤灰→挖掘机或装载机铲装→自卸汽车运输→深加工厂区破碎站卸料平台。

3.7采场布置的技术参数(变更后)

3.7.1露天回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