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的。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通过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 断其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疟原虫。
奎宁
通过与疟原虫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复合物,抑制疟原虫的呼吸 作用,导致其死亡。
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原则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疟原 虫种类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应首选静 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迅速达到 有效浓度。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流行特点 我国疟疾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海南、广西等。
发病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 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挑战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疟疾传播。
流动人口增多,加大了防控难度。 耐药性的出现对治疗提出了新挑战。
、蚊香等。
宣传教育
02
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疫苗接种
03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政策,适时接种疟疾疫苗,提高个人
免疫力。
06
社会参与和全球合作
政府部门在疟疾防治中的作用
1 2
制定和执行疟疾防治政策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疟疾防治政策,并确保其有效 执行,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02
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疟疾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03
动员全球资源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积极动员全球资源,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
资金和支持。
THANK YOU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 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等。
预防性用药策略和注意事项

疟疾的防治PPT课件

疟疾的防治PPT课件
(注:治疗、预防药物剂量均为成人量。)
4 疟疾的பைடு நூலகம்疗
药物治疗 :
(1)间日疟治疗:以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治疗,即氯喹(每片含基质 0.15g)第1天一次服4片,第2、3天各一次服2片;伯胺喹(每片含基 质.7.5mg)每天一次服3片,连服8天。 (2)恶性疟:采用以下一种疗法治疗。
①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 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
②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 首剂2片,24小时后2片。
(注:治疗、预防药物剂量均为成人量。)
4 疟疾的治疗
药物治疗 :
(3)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①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 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疟疾的防治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1
疟疾的概念
2
疟疾的传播
3
疟疾的症状
4
疟疾的治疗
5
疟疾的预防
1 疟疾的概念
疟疾,俗称“打摆子”, 是 疟原虫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 寄生虫病,夏秋季节常见, 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也是WHO优先关注的全球危害 最重的传染病之一。
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4 疟疾的治疗
药物治疗 :
疟疾不仅威胁着一般人的健康,尤其对 孕妇和婴幼儿的影响更为严重。患疟的 孕妇必须采取全程足量(服足3天氯喹治疗)——否则一些疟原虫将会在血 中存活,并使她再一次发病,影响胎儿健康。氯喹对孕妇是非常安全的, 而且它对腹中的胎儿没有危险。但不能服用伯喹和奎宁,怀孕早期要慎用 青蒿素类药物。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与流感、伤寒、败血症等疾病进行鉴 别,主要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误诊分析
误诊原因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不全、忽 视疟疾可能、实验室检查不规范等。 减少误诊的措施包括提高医生对疟疾 的认识和警惕性,规范实验室操作等 。
14
04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2024/1/25
15
常用抗疟药物介绍
子随唾液进入人体而感染。
9
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致病机理
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通过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释放裂殖子和毒素,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 致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恶性 疟疾可引起凶险型发作,表现为持续高热、大量出汗、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 命。
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疟疾监测、预警和防控方面的应用将 逐渐普及,提高防治效率。
26
THANKS
2024/1/25
27
形态结构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等不同形态。
2024/1/25
8
生活史及繁殖过程
2024/1/25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内发育阶段和在按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 阶段。
繁殖过程
在人体内,疟原虫首先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然后侵入红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 增殖。在按蚊体内,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动合子,穿过胃壁形成卵囊,内含大 量子孢子,子孢子随蚊血淋巴散布全身,并侵入唾液腺中。当按蚊再次叮咬人时,子孢

疟疾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疟疾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 间日疟 Plasmodium vivax
P.v 多见
• 恶性疟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次之
• 三日疟 Plasmodium malaria P.m 少见
• 卵形疟 Plasmodium ovale
P.o 罕见
第5页/共20页
疟原虫的生活史
•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 段,无性生殖全部在人体内进行,有性生殖起始 于人体红细胞内,是在雌性按蚊体内完成。
• (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虫种有间日疟原
第14页/共20页
• 标准
• 1. 带虫者 无临床症状,同时符合4.(1)。 • 2.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1.和2.(2)。 • 3.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 (1) 应同时符合1和2.1; • (2) 应同时符合1、2.(2)和3。 • 4. 确诊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 (1) 应同时符合1、2.(1)和4.(1); • (2) 应同时符合1、2.(1)和4.(2); • (3) 应同时符合1、2.(2)和4.(1); • (4) 应同时符合1、2.(2)和4.(2)。
• 当感染有疟原虫并发育成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 人血时,子孢子侵入肝实质细胞内,形成组织型 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引起肝细胞破裂,进入 血循环,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 殖发育,裂殖体成熟,红细胞破裂,逸出裂殖子, 又可侵入正常红细胞,再继续进行裂体增殖,呈 周期性循环。
• 经过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不再 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成雌、雄配子体;按蚊刺 吸疟疾病人血液后,疟原虫在蚊体继续发育成子 孢子,完成有性生殖第过6页过/共2程0页 。
• 2007年以来,我省采取以划片服药清除潜在传 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沿淮淮北地区 疟疾疫情也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我省疟疾发病 数仍居全国第一,疟疾防治能力相对薄弱,消 除疟疾工作任务重,时间紧。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疟疾后, 应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耐药性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病例;推广 使用复方制剂和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新药研发和推广使用,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报告内容要求
报告应包括病例基本情况、诊断依据、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史等相 关信息。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
发现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疟疾病例后,应立 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报告当地 疾控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流 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 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实验室检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 是否为疟疾感染。
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监测报告与应急处置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疟疾概述
01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少数 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 母婴传播而感染。
病例管理和治疗
对确诊的疟疾病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 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或传播给他人。
相关部门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制定疟疾监测和应急处置 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

教材2-疟疾防治ppt课件

教材2-疟疾防治ppt课件

• 一般疟疾(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再 燃或复发) • 重症疟疾 • 特殊类型疟疾来自一般疟疾一、潜伏期
• (一) 不同疟原虫种、同一疟原虫种的不同地理株的潜伏期 不同 • (二) 不同途径感染的疟疾潜伏期不同 • (三) 人体对疟原虫免疫水平高低影响疟疾潜伏期 • (四) 预防服药或混合感染等因素亦可影响潜伏期 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9天~30天。恶性疟的潜伏期较短,三 日疟者较长。间日疟原虫由于存在不同生物学特性的虫株, 因而表现在潜伏期的长短上相差甚大,短者约12天,长者 数月,甚至1年以上。
教材2-疟疾防治
防治原则
疟疾是防有措施,治有办法的疾病,但其又具有 传播因素复杂、传播快、流行易返复、防治难度 大的疾病。对于疟疾的防治要遵循以下原则。
• 1. 在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即 既要消灭传染源,又要控制传播媒介,又要保护易感人群。 • 2. 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又要根据流行特点和有关素 的不同,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因时 因地制宜、有所侧重的措施。
青蒿素特点
• 青蒿素很难容于水,在油中溶解度小,吸收差。 • 直接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所需剂量大,复燃率高, 治愈率低 • 青蒿素最大的缺点是用量与疗程不足时复发率高, 口服给药时近期复发率可达30%以上
•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青蒿素衍生物治疗抗性恶性疟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 作用机理:主要是主要是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 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 • 首先作用于滋养体的食物泡膜、表膜和线粒体。 • 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 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 • 其次是核膜和内质网,通过其过氧基断裂,生成 有破坏作用的自由基而杀虫。 • 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 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5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5
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按蚊,当 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或带虫者后, 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疟原虫 传给健康人。
全球疟疾流行现状
流行地区
全球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 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 等,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疟疾发病率最高。
发病与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近年来全球 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 疟疾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 一。
03
疟疾预防措施与策略 部署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使用蚊帐
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蚊帐尤其是在 晚上和清晨时,能够有效减少蚊虫叮 咬。
防蚊叮咬
及早治疗
一旦出现疟疾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疟疾 暴露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尽量减少暴露皮 肤。使用驱蚊剂、蚊香等防蚊产品。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5
目录
• 疟疾概述与流行现状 • 疟疾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 疟疾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 • 疫苗研发进展及挑战分析 •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途径 • 跨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参与机制构建
01
疟疾概述与流行现状
疟疾定义及传播途径
疟疾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 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 播。
挑战剖析
疟原虫基因组复杂,抗原多样性高,使得疫苗研发面临巨大挑战。此外,临床试验规模有限、评估标 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了疫苗研发进程。
未来疫苗创新方向探讨
新型疫苗技术
探索基于mRNA、病毒载体等 新型疫苗技术,提高疫苗保护
效果和持续时间。
多价疫苗研发
针对不同疟原虫株,研发具有 更广谱保护效果的多价疫苗。
制定跨部门联合行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病原学

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在人体 内进行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进 行有性增殖与孢子增殖。四种疟原虫的生 活史基本相同。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 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 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二、疟疾的流行趋势

(二)当前我国疟疾疫情形势 全国疟疾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省疫情发展趋势不一。 2008年全国报告疟疾26 478例,除青海省外各省均有病例报告,报告 病例集中在安徽、河南、海南、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7省,占 全国报告病例数的82.3%,其中恶性疟报告1 015例,云南省最多为 672例(66.2%) ,其次为江苏(59例)例和四川(42例)。
(二)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 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 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按蚊、麦赛按蚊、雷 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 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 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内,雄配 子体的核很快分裂,并由胞浆向外伸出4~8条鞭毛状细丝, 碰到雌配子体即进入,雌雄配子结合成为圆形的合子 (zygote)。合子很快变成能蠕动的合子(ookinete)。 它穿过胃壁,在胃壁外弹力纤维膜下发育成囊合子,囊内 核和胞浆进行孢子增殖。孢子囊成熟,内含上万个子孢子, 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唾液腺,待此按蚊叮人时子孢 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
二、疟疾的流行趋势

(一)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

疟疾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

行于许多农村地区。 全球109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疟 疾传播最严重的地区。在非洲之外的国家,疟疾 感染率一般低于5% 全球约33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约有5亿人感 染疟疾,其中有100万人因此死亡。在非洲,每30 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境外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我国以间日疟较常见
三、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
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 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主 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 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 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 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 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 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 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 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 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 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裂殖子侵入红细 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兰色环状的胞浆,称 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 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 体。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 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malaria pigment)。大滋 养体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 (schizont)。原虫种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 一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为 18~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成熟的裂殖体破 裂,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吞 噬细胞吞噬。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 经过细胞内3~5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 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无性分裂,而逐渐发育成为雌或 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2~3个月,此期间如被 雌性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 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 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 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 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 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 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 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 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 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 散在发生。
四、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四)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 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 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 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 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 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 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 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疟疾防治知识Leabharlann .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
病之一 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 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 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 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 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 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