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形态
(一)无鞭毛体
寄生于人和多种脊椎动物
单核巨噬细胞内
呈卵圆形
有一大而圆的核
动基体位于核前,旁有一
基体
6
6
(二)前鞭毛体
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呈梭形
核位于虫体中部
动基体在核前,动基体前 有一基体,发出一鞭毛游
离于虫体外
7
7
二、生活史
(一)生活史模式图
8
8
(二)生活史过程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十九章 寄生于脉管或组织的原虫
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实验室诊断
3
五、流行与防治
3
学习目标
了解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 验室诊断、流行与防治。
4
4
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巴西利什曼原虫: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热带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皮5肤利什曼病
11
(二)临床表现
2. 淋巴结型利什曼病 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可查见
无鞭毛体 3. 皮肤型利什曼病 常发生皮肤溃疡,多在肘、膝、腕关节等处
12
12
四、实验室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骨髓、淋巴结穿刺检查
直接涂片法查无鞭毛体 接种NNN培养基培养,查前鞭毛体 动物接种,查无鞭毛1体3 2. 皮肤结节或淋巴结活检
13
四、实验室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可用于黑热病的辅助诊断 血清抗体检测 循环抗原检测
(三)分子生物学检查 14 PCR、DNA探针技术检测原虫核酸,已用于临 床黑热病的诊断。
第四节杜氏利什曼原虫-精品文档
利什曼病 ( 1 ) 皮 肤 利 什 曼 病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以原发性皮肤溃疡为 主要临床表现 , 病原体很多,如热带利 什曼原虫(L.tropica)和大型利什曼 原虫(L.major)等。主要流行于中东及 北非一些国家,原苏联南部及中亚地区, 我国新疆也曾有病例报告。
利什曼病
( 3 ) 内 脏 利 什 曼 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复 合 体 [Leishmania donovani ( Laveran et Mesnil , 1903 ) ] 等 引起。主要病变在内脏。分布在南亚、 中东、北非、地中海沿岸和南美北部的 一些国家,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也曾有较 严重的流行。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spp. )的种类很 多 , 分别寄生于人 , 哺乳动物 ( 狗、沙鼠等 ) 和 爬行动物 ( 蜥蜴 ) 体内。其生活史有前鞭毛体 ( promastigote )和无鞭毛体( amastigote ) 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媒介昆虫(白蛉或罗 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 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或罗蛉传播 )
我国的利什曼病主要是由杜氏利什曼
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 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 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 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 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 并有发热,故又称黑热病 (kala-azar) 。
一、形态
无鞭毛体 (amastigote)
三、临床表现
内脏利什曼病:
三、临床表现
晚期病人面部两颊有时出现色素沉着。
杜氏利什曼原虫(01-02-2法学)
前鞭毛体
(白蛉口腔、喙)
生活史小结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两种宿
主,一种是白蛉,另一种是人;
2、白蛉是传播媒介,自然条件下为无鞭毛体。虫体寄生在单核 巨噬细胞内,受累严重的器官是肝、 脾、骨髓和淋巴结; 4、在人体和白蛉体内均进行二分裂增殖。
右起 男,7岁; 女,6岁;
女,6岁;
男,4岁
肝脾肿大的黑热病患者
3)贫血: ①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②免疫溶血:原虫抗原在红细胞膜附着,及 红细胞与原虫具有相同抗原成分,致使宿主
体内产生的抗体直接与红细胞膜结合,在补
体参与下破坏红细胞,引起免疫溶血。
4)鼻衄、齿龈出血及皮肤淤斑:为血小
毛体),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但不安全应慎
用。
(2)皮肤活组织检查
2. 免疫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
1. 传染源:根据传染源的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
学上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人源型、犬源
型和自然疫源型。
2. 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3. 防治:我国防治黑热病采取查治病人、杀灭病
犬、消灭白蛉和开展卫生宣传的综合措施。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寄生虫学教研室制作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整个生活史过程中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 和无鞭毛体(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 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后者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 的单核巨噬细胞内,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kalaazar)。
板减少所致。
寄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消瘦、贫血,以及出血现象(鼻衄、齿龈出血)等
皮肤型黑热病:皮肤肉芽肿结节,暗红色丘疹等
L. donovani – Hepatosplenomegaly
L. donovani - Splenomegaly
在我国黑热病有下列特殊临床表现: 1. 皮肤型黑热病: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 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 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形势严重,对流行区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构成重要威胁。随着贫穷、营养不良和无免疫新 生儿的增多,婴幼儿内脏利什曼病有扩散趋势,亟需引起重 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
查治病人:注射低毒高效的葡萄糖酸锑纳,疗效可达97.4%; 抗锑病人采用戊脘脒、二脒替、羟眯替;经多种药物治疗无
(2)犬源型:多见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丘陵山区,分布
在甘肃、青海、宁夏、川北、陕北、冀东北、辽宁和 北京市郊各县,传染源以病犬为主,儿童、婴儿病人
为主,传播媒介为近野栖或野栖型中华白蛉。
(3)自然疫源型: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 亦称荒漠型,2岁以下儿童患者为主,传播媒介为野栖
蛉种,主要是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次之。
2. 淋巴结型黑热病:特征是无黑热病病史,局部淋
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痛,无红肿,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类上皮细胞内
查见无鞭毛体。
病原学检查
1、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淋巴结或脾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
①骼骨穿刺,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80%~90%,最常用。
②淋巴结穿刺,检出率46%~87%。也可作淋巴结活检。穿
第十讲杜氏利什曼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备课笔记: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第十讲: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主要有 1 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2 热带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 3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4 巴西利什曼原虫:粘膜皮肤利什曼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Mesnil,1903)又称黑热病原虫。
其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无鞭毛体主要寄生于人及脊椎动物的巨噬细胞内,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
形态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体内。
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9—5.7μm X l.8—4.0μm。
瑞氏染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深蓝色,核大而圆,呈红色或淡紫色。
动基体细杆状,着色较深。
动基体之前有一点状的基体,与根丝体相连。
前鞭毛体:又称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
成熟的虫体呈梭形,大小为14.320μm X 1.51.8μm。
核位于虫体中部,前端有动基体和基体,由基体发出1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
因发育程度不同,常可见短粗形前鞭毛体。
在培养基内前鞭毛体常相互缠绕排列成菊花状。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前鞭毛体—无鞭毛体—前鞭毛体生活史要点两个宿主:人(或哺乳动物)、白蛉。
生殖方式:二分裂方式(繁殖哺乳动物或白蛉体内)。
寄生细胞:巨噬细胞。
感染期:无鞭毛体、前鞭毛体。
感染方式:无鞭毛体经血液、伤口感染;前鞭毛体经媒介昆虫传播。
致病1)潜伏期:3—5个月或更长时间。
2)致病机理: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与此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生,主要见于脾、肝、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尤以脾肿大最为常见。
3)结果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臵:肝、肾功能减耍 卧嗪铣傻陌椎鞍酌飨约跎伲 赡蚺懦龅陌椎鞍自黾樱 币蚪 赴 罅吭錾 铣汕虻鞍紫灾 黾樱 贾卵 邪椎鞍准跎伲 虻鞍自龈撸 鱿盅 邪浊虻鞍妆壤 古Z 。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鞭毛纲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Kala azar)一、形态1. 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单核吞噬细胞内2.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二、生活史1.人或哺乳动物体内:雌性白蛉前鞭毛体宿主(人)多核细胞吞噬消灭叮咬巨噬细胞:无鞭毛体2.白蛉体内:巨噬细胞白蛉叮咬3天一周利杜体白蛉胃内早期前鞭毛体聚集于白蛉的口腔及喙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利杜体感染方式:白蛉叮咬;输血及器官移植寄生部位:巨噬细胞,形成纳虫空泡增殖方式:二分裂法传播媒介:白蛉三、致病1.致病因素: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寄生繁殖—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及增生,除脑等少数器官外,几乎全身组织内均显示巨噬细胞的大量聚集,切大多数被利杜体所寄生,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生,在各器官中受累最重的是脾、肝、骨髓及淋巴结。
2.潜伏期:3-5月,输血可达9月余3.常见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及体征:发热、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鼻衄、齿龈出血、蛋白尿、血尿等;☆血液学方面:各类血细胞均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白细胞的减少在先;☆血中球蛋白大量增加,白蛋白减少,白、球比例倒置。
4.致病机理:★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脾肿大脾内血循环受阻质软网状纤维及结缔组织增生脾肿大脾功亢进质硬★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肝肿大,肝功↓肝内血循环受阻血浆白蛋白↓★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结肿大浆细胞增生球蛋白↑★贫血:脾亢,Ⅱ型溶细胞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出血:脾亢,肝功↓凝血因子合成↓★肾小球病变:Ⅲ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5.并发症:免疫(细胞免疫核体液免疫)缺陷,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为黑热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并发症有:★走马疳或称坏死性口腔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肺炎6.我国黑热病特殊临床表现:★皮肤型黑热病:结节型,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暗色丘疹,常见于面颈部,结节内可查见利杜体★淋巴结型黑热病:嗜酸性粒细胞↑四、诊断1.病原诊断:组织活检骨髓淋巴结穿刺,肝脾较少,涂片法、培养法及动物接种法。
杜氏利什曼原虫
2. 免疫学检查
(1)检测血清循环抗原:用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来诊断黑热病, 其阳性率可达97.03%,假阳性0.2%。敏感 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
(2)检测血清抗体:如 ELISA, IHA, IFA, dot-ELISA等。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利什曼原虫属动鞭纲,寄生人 体的利什曼原虫有4种。由利什曼原 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利什曼 病,该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等在世界 范围内重点防制的十大热带病之一, 其中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内脏利 什曼病,又称为黑热病。
利什曼病可分成三类: 1. 内脏利什曼病,即黑热病 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我国黑热病的类型
1. 内脏利什曼原虫病 2. 皮肤型黑热病 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皮肤结节,尤其以面部和 颈部多见。 3. 淋巴结型黑热病 无黑热病史,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 腹股沟和股部多见。无压痛和红肿,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 此三种类型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 黑热病死亡率高,但经药物治愈后可获得牢固的终 身免疫力。
(又称鞭毛体、瑞氏染色)
黑热病原虫活鞭毛体
利杜体(油镜)
虫体小,卵圆形,瑞氏染色后,其胞 质呈蓝色或淡紫色,内含一大而明显的呈 红色的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呈深红 色,细小、杆状。此外还有基体根丝体。
2.前鞭毛体 又称鞭毛体或细滴体,寄 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 。成熟的虫体呈梭形 或长梭形,前端有一伸出体外的鞭毛,是 虫体运动细胞器。其它结构同无鞭毛体。 在NNN培养基中的前鞭毛体常呈菊花状排 列。
新发病例,最近资料显示每型:即平原型,多见于平原地区。主 要在人群中分布,以青少年多见,病人为主要传染 源。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三、利什曼原虫病的症状
1、长期不规则发热。 、长期不规则发热。 2、脾、肝、淋巴结肿大。 、 淋巴结肿大。
(1)脾肿大 ) 导致全血减少 脾肿大出现率95%以上。 脾肿大出现率 %以上。 RBC↓ 贫血 血小板↓ 血小板 WBC↓ 鼻衄、 鼻衄、齿龈和皮下出血 免疫力↓,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免疫力 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肺炎、痢疾等。 常见并发症,肺炎、痢疾等。 不治疗死亡率高,一经治疗,痊愈率高。 不治疗死亡率高,一经治疗,痊愈率高。
4.A/G倒置: ①血清白蛋白下降:肝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减 少;肾功能受损,部分白蛋白从尿中排出。 ②球蛋白上升:浆细胞增生,产生球蛋白增多。 5.蛋白尿、血尿: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引起免疫病理损 害,引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肾炎。 6.内脏利什曼病预后:患者不经治疗,死亡率达 70%-90%。
七、流行
1. 世界:中国、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为主。 2. 我国:长江以北16个省市自治区,甘肃、 四川、陕西、山西、新疆和内蒙古更多见。 我国在黑热病防治工作成绩卓著 ,1958~ 1960年先后达到了基本消灭的要求 。 1958 年山东省率先在全国达到基本消灭要求 。 现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00人。
细胞内充满大量的 利杜体
1 无鞭毛体
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 入其它巨噬细胞,重复增殖
基体
动基体
前鞭毛
前鞭毛体 (鞭毛体) 虫体呈梭形,大小为 10~20m×1.5~4m 10~20m×1.5~ 核位于虫体中部 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 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 近,弯曲 寄生于白蛉的胃内。核Βιβλιοθήκη 黑热病病人--肝脾肿大 黑热病
黑热病人
杜氏利什曼原虫
二、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1.皮肤型黑热病(post-kala-azar dermai leishmaniasis,PKDL) 2.淋巴型黑热病[lymph glands visceral leishmaniasis(LGVL)] 3.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杜氏利什曼原虫
变鼻 中 隔 缺 损 、 鼻 粘 膜 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大黑 热 病 病 人 脾 肿
四. 诊 断
(一)病原学诊断 1. 穿刺检查:骨髓、淋巴结 2. 体外培养:将穿刺物置NNN培养基 3. 动物接种: 4. 皮肤活检:
(二)免疫学诊断
杜氏利什曼原虫
五.流行病学
(一)分布: 我国长江以北的十二个省市自治区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是细胞内寄生的鞭毛虫,种类 繁多。
一、发育特点 前鞭毛体 :白蛉的消化道内 无鞭毛体: 单核巨噬细胞内
在流行病学上白白蛉蛉是脊椎动物的传播媒介。
杜氏利什曼原虫
二、分类
1.爬行类利什曼原虫:对人体无致病作 用 2.哺乳类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1)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有许多种类寄生于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 皮肤利什曼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病皮肤型
杜氏利什曼原虫
大出面 小现部 不利、 等什颈 的曼部 肉皮、 芽肤四 肿结肢 。节或
,躯 真干
杜氏利什曼原虫
麻酷 风似
瘤 型
我国:苏州首次发现3例50年至今已发现 100余例。1988年统计55.0%为皮肤与 内脏损害同时并发,35%的病人发生在 内脏病变消失多年之后,10%即没有内 脏感染也没有也没有黑热病史。
杜氏利什曼原虫
– 组织穿刺涂片镜检无鞭毛体
• • • • 骨髓穿刺:安全、常用,检出率85% 淋巴结穿刺:常用于疗效考核 肝穿、脾穿:检出率高,但危险性大 皮肤结节刮片:用于检查皮肤型黑热病
– 穿刺物培养:常用N.N.N培养基
• 免疫学检查:用于疗效考核
黑热病的流行
• 世界三大流行区
– 中国、印度、地中海盆地
• 生活史特点
–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及犬等哺乳动物的巨噬细 胞内 – 前鞭毛体寄生于媒介宿主——白蛉的消化道 内 – 前鞭毛体是感染阶段 – 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发病机制
– 由于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使大量巨噬细胞 遭到破坏,反应性幼稚巨噬细胞增生,由此 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免疫抑制
• 中国流行区的划分及流行现状
– 平原型:人源型,病犬少见,媒介为家栖性中华
白蛉
– 山区丘陵型:动物源型,多儿童感染,病犬多, 野
栖性中华白蛉为媒介
– 荒漠型:传染源不清楚(野生动物源型?)媒介
为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
黑热病的防治
• 消灭传染源
– 捕杀病犬 – 及早治疗病人:葡萄糖酸锑纳(钾)治愈率97%, 对锑剂抗药者可选用戊脘脒等
Leishman-Donovan body, L.D小体 微鞭毛体 micromastigote
• 前鞭毛体(鞭毛体)
promastigote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无鞭毛体
白 蛉 叮 咬
二分裂增殖 (人、犬巨噬细胞) (白蛉消化道)
无鞭毛体
白 蛉 叮 咬
前鞭毛体
二分裂增殖
前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脾组织内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前鞭毛体的雌性白蛉叮吸人体或哺乳动物时,前鞭毛体即可随白蛉分泌的唾液进入其体 内。一部分前鞭毛体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后逐渐变圆,失 去其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同时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此时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与之融合,使 虫体处于溶酶体的包围之中。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的纳虫空泡内不但可以存活,而且进行分裂繁殖,最终导致巨 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殖过程。
形态特征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又称利杜体,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瑞氏染 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深蓝色,内有一个较大的红色或淡紫色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 状,虫体前端从颗粒状基体发出一条根丝体。
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成熟的虫体呈校形,长1.3~15.9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在动 基体之前,由此发出一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活前鞭毛体运动活泼,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鞭毛聚集成团,排 列成菊花状。
生活史
在白蛉体内发 育
在人体内发育
杜氏利什曼原虫当雌性白蛉(传播媒介)叮刺患者或被感染的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 被吸入胃内,24h后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48h后发育为短粗的前鞭毛体或菱形前鞭毛体。体形从卵圆形 逐渐变为宽菱形或长度超过宽度3倍的菱形,此时鞭毛也由短变长。至第3天、第4天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长 11.3~15.9μm(有时可达20μm),活动力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分裂时,基体、动基体及核首先分 裂,然后虫体自前向后逐渐一分为两个子体,在数量激增的同时,逐渐向白蛉前胃、食管和咽部移动。1周后具感 染力的前鞭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刺健康人时,前鞭毛体即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
黑热病名词解释
黑热病名词解释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
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可伴随盗汗、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等表现;病程晚期,病人可表现出精神不振、心悸、面色萎黄、浮肿和皮肤粗糙,皮肤颜色变深,故称黑热病。
病人及病犬为主要传染源,以白蛉叮咬传播为主,部分可经过口腔粘膜、破损皮肤、胎盘及输血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长期的免疫。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杜氏
患者脾肿大
黑热病皮肤病变
黑热病病犬
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1.病原学诊断
(1)穿刺检查:
淋巴结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因为有出血的危险,
所以不能作肝脏或
脾脏穿刺。
(2)培养法: 血液涂片检查失败, 可将
穿刺所得的组织液接种在三N培养基上以提高
检出率。通常于培养后1-2周内即可查到前鞭
毛体。
(3)免疫学诊断
(4) 分子生物学方法
5.流行(Epidemic)
黑热病在世界分布。
近年来黑热病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甘肃、 四川、陕西、山西等6个省、治自区有43个县, 每年新发病例人数在250~350例。
新疆和内蒙都有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存在。
6.防治原则 (Prevention and cure)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1 leishmaniasis) 又名黑热病(Kala-azar),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泛指利什曼虫 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 虫,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 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目前 全世界有88个国家报告过利什曼原虫症的病例,感 染人数达1,200万人。 对人和哺乳动物致病的利什曼原虫有:引起皮肤 利什曼病的为热带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引起粘膜皮肤利什曼病的为巴西利什曼原虫;我国 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一、形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鞭毛体
态(Morphology)
扫描电镜(分裂状态)
2.无鞭毛体
二、生活史(Life cycle)
杜氏利什曼原虫
5. 出血 (鼻衄、齿龈出血) 6.血尿及蛋白尿 7.易并发多种感染 为致死主要原因 8.皮肤病变 可与内脏症状并发或单独出现
结节型:颜面部及颈部 褐色型:色素沉着
9.淋巴结型 仅出现淋巴结肿大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 穿刺检查:
取材:一般取髂骨骨髓穿刺液 方法:(1)涂片染色法:
(2)培养法:NNN培养基、22~25℃、1w (3)动物接种法:
2.皮肤活组织检查:适用皮肤结节型
(二)免疫学诊断
1. 检测血清抗体 2. 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McAb-AST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 DNA探针技术
五、流行及防治
传染源:分三种 ⑴人源型:多见于平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
⑵犬源型:多见于丘陵山区;病犬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多数是10岁以下儿童。
3、寄生部位:巨噬细胞(肝、脾、淋巴结、骨髓)
三、致病
(一)致病机制
利杜体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并繁殖, 造成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及增生。
(二)临床症状 1. 脾、肝、淋巴结肿大
原因: (1)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 (2)浆细胞也大量增生 (3)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质地变硬
2. 血浆中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利杜体
(二)前鞭毛体(鞭毛体)
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运动活跃,排列成菊花状
外形:梭形 大小:11.3~15.9×1.5~1.8µm 虫体结构:
胞核 动基体 基体 鞭毛1根
前鞭毛体
前鞭毛体
排列成菊花状
二、生活史
(一)发育过程:
1. 在人体内的发育
前鞭毛体 雌白蛉
(白蛉喙内) 叮人吸血
杜氏利什曼原虫
2、淋巴结型黑热病:几十例
无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表浅、 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上述两型均可在组织内查到无鞭毛体
四、免疫
无先天免疫力, 故多发于婴儿及儿童 黑热病愈后, 可获得较强抗再感染能力 细胞免疫为主,抗体参与应答
五、虫体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机理
1、GP63和LPG(虫源)与宿主血中C3结合,再与 Mф C3受体结合,Mф不发生呼吸暴发
• 皮肤型:硕大、热带、埃塞俄比
亚、墨西哥、秘鲁 利什曼原虫
• 皮肤粘膜型:巴西利什曼 • 内脏型:杜氏利什曼原虫
(我国主要为此种)
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发热、肝
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印度:常出现皮肝色素沉着,又有发
热,故称Kala-azar,意为黑 热,即黑热病。 此病如不即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 钟惠澜教授1939年证实犬黑热病病原 体可感染人
体前鞭毛 一根
无
寄生部位 白蛉消化道 人巨噬细胞内
发育温度 22-28℃
37℃
活动性
有、鞭毛运动 无
血红素 有
无
(二)前鞭毛体侵入巨噬细胞分子基础
• 粘附
前鞭毛体表膜蛋白(PSP)—GP63的RGD (精-甘-天冬)序列与人Μф的受体结合 (配体-受体途径)
虫表膜磷酸脂多糖(LPG)吸附抗体,激活 补体,使C3bi粘附于虫表膜,与ΜфC3bi受 体结合(抗体-补体-受体途径); LPG占表 膜25%,具免疫原性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 Mesnil,1903)Ross,1903)
动基体目、锥虫科、利什曼属.7个种 Leishman(1903)和Donovan(1903) 同时在印度病人体内找到无鞭毛体 Ross定名 ,我国1904年在一德国士兵 体内查获病原体。
人体寄生虫学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概述俗称黑热病原虫主要病变在内脏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伴有发热俗称“黑热病”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形态无鞭毛体/利杜体前鞭毛体/鞭毛体寄生于人或脊椎动物巨噬细胞内大小:2-5μm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卵圆形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动基体基体发出一条根丝体结构细胞质-淡蓝色细胞核-红色或淡紫色位于核对端细小、杆状或点状动基体-紫红色位于动基体前方光镜下不可见基体和根丝体成熟的虫体呈梭形长10-20μm结构细胞核位于虫体中部基体位于动基体之前由此发出一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吉姆萨染色着色特征与无鞭毛体相同吉姆萨染色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呈“菊花状”生活史需在白蛉和人体2个宿主内发育完成生活史白蛉体内雌性白蛉叮刺病人→无鞭毛体进入其消化道,发育为前鞭毛体,进行二分裂繁殖第7d具有感染力的前鞭毛体大量聚集在白蛉口腔和喙人体内感染雌性白蛉叮刺健康人→虫体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进入巨噬细胞,向无鞭毛体转化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可存活,进行分裂繁殖,最终巨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侵入新的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殖过程要点过程寄生部位巨噬细胞内感染阶段前鞭毛体传播途径主要-白蛉叮刺传播偶可经口腔粘膜、破损皮肤、胎盘或输血传播传播媒介白蛉保虫宿主狗诊断阶段无鞭毛体致病致病机制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巨噬细胞增生主要见于脾、肝、淋巴结、骨髓等器官浆细胞大量增生细胞增生是器官肿大基本原因临床表现脾肿大贫血黑热病主要体征是黑热病重要症状之一全血象减少:即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减少原因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其内被大量破坏免疫溶血、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明显↓浆细胞增生→球蛋白↑尿蛋白、尿血可能与患者发生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相关我国黑热病特殊类型皮肤型黑热病多数为结节型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和颈部淋巴结型黑热病无黑热病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较表浅,无压痛和红肿诊断病原检查检查出病原体即可确诊方法检出率为80%-90%最常用-骨髓穿刺涂片法淋巴结穿刺法检出率约46%-87%应选取浅表的肿大淋巴结DNA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确定虫种流行对黑热病诊断应综合考虑于白蛉活动季节(5-9月)到达过流行区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反复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球蛋白试验阳性,免疫学检出抗原或DNA阳性主要流行于印度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病犬、某些野生动物传播途径主要为白蛉叮刺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主要媒介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防治预防治疗首选葡萄糖酸锑钠(斯锑黑克)锑剂无效则用戊烷脒疗效达97.4%杀灭病犬和白蛉个人防护,防治叮咬有效治疗后终生免疫。
杜氏利什曼原虫流行防治
杜氏利什曼原虫简介
杜氏利曼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纲。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
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类
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利什曼原虫按其无鞭毛体寄生的脊椎动物宿主的不同
自然疫源型(荒漠型):见于新疆、内蒙古等荒漠地区。主要是某些野生动 物的疾病,在荒漠附近的居民点以及进入这些地区的人群中可发生黑热病。 病人以2岁以内的婴儿为多见,部分成人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结型。
预防措施
① 控制传染源,杀灭病犬:在山丘疫区犬为主要传染源,治疗病人的同时应对 犬类进行管理,发现病犬应予捕杀。
② 治疗患者:葡萄糖酸睇钠,疗效可达97.4% 。对于少数用葡萄糖酸睇钠无效 的患者可采用喷他脒或二脒替等药物。目前尚无一秒可预防该病。
③ 防蛉灭蛉:根据白蛉的生态习性,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白蛉进行消灭。以杀虫 剂滞留喷洒,对家栖或近家栖的长管白蛉杀灭效果较好。
④ 个人防护:在荒漠和山丘地区可用驱避剂进行防蛉。居住处可用细孔蚊帐、 纱门纱窗等。
主要传染源是病犬,患者多数是婴儿、10岁以下儿童, 传播媒介是近野栖型、野栖型中华白蛉。
杜氏利什曼原虫流行情况
人源型(平原型):主要见于平原地区,如苏北、皖北、鲁南、豫东等地区。 病人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居多,成人亦不少见,婴儿则很少感染。
犬源型(人、犬共患性、山丘型):主要见于丘陵山区,如青海、宁夏、甘 肃等地。病犬为主要传染源。大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分为两大类,即爬行动物利什曼原虫及哺乳动物利什 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致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免疫学诊断 ELISA、IHA、 Dipstick纸条(rk39) (三)PCR、DNA探针 (kDNA 小环) (四)参考指标:流行区、不规则 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七、流行特点
五十年代,我国17个省650余县流 行,51万病人 1、保虫宿主 犬、犬科动物与啮齿类
2、人源型(平原):主要是人的疾病
• 淋巴结肿大:Mф、浆细胞大量增生、
大淋巴样细胞浸润、副皮 质区小淋巴细胞丧失。 • 肝肿大:小叶间肉芽肿结节(Mф、淋巴细 胞、粒细胞、上皮样细胞、肝功受损)
•贫血:全血细胞减少。 脾亢(主因) 免疫溶血(次因)
•蛋白尿及血尿:肾淀粉样变性 Ag-Ab沉积
• 鼻衄及齿龈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凝血因子Ⅰ寿命缩短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 Mesnil,1903)Ross,1903)
动基体目、锥虫科、利什曼属.7个种 Leishman(1903)和Donovan(1903) 同时在印度病人体内找到无鞭毛体 Ross定名 ,我国1904年在一德国士兵 体内查获病原体。
凝血因子Ⅱ活性降低或缺乏其他某 几种
• 并发多种感染是本病死亡主因 产生的抗体无保护作用 T细胞减少且活性 降低
三、我国黑热病临床特异型
因皮肤色素沉着、伴发热(Kala-azar)故名
1、皮肤型黑热病:100余例
褪色斑、结节样肉芽肿、暗色丘疹 (颈、面部) 58.0% 与内脏型并发 32.3% 内脏型症状消失几年后发病 9.7% 无内脏型、无黑热病史 ,属原发者
•无鞭毛体:寄生在人及哺乳动物
巨噬细胞
•前鞭毛体:寄生在白蛉体内 •两个阶段都是无性增殖
一、形态与生活史
(白蛉消化道)
(人、哺乳动物Mφ)
7天后
雌白蛉叮咬随唾液
前鞭毛体
无鞭毛体
3天后
雌白蛉吸血时吸入
24 h
粗短型 梭型
48 h
早期前鞭毛体
(一)两种形态鉴别要点
前鞭毛体
无鞭毛体
体形
细长、辣椒形 粗短、椭圆形
2、淋巴结型黑热病:几十例
无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表浅、 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上述两型均可在组织内查到无鞭毛体
四、免疫
无先天免疫力, 故多发于婴儿及儿童 黑热病愈后, 可获得较强抗再感染能力 细胞免疫为主,抗体参与应答
五、虫体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机理
1、GP63和LPG(虫源)与宿主血中C3结合,再与 Mф C3受体结合,Mф不发生呼吸暴发
• 吞噬
虫体附着,诱发巨噬细伸出伪足 20分钟后即被吞入
• 演变
进入Μф后,虫体变圆 脱鞭毛(pH、温度改变?) 利用Μф内RNA前体合成DNA 分裂增殖
无鞭毛体进入雌白岭消化道
虫体变长 长出鞭毛 纵二分裂 多个虫体排成菊花状(图)
(三)动基体(kinetoplast)
相当于线粒体 主要成份是DNA(kDNA),由于环 DNA(约50份,22-39Kb)和小环DNA (5000-10000份,0.9-2.5Kb)交织成网 状结构.。 不同种、株间核苷酸结构不同 RNA编辑(RNA editing)
2、酸性磷酸酶阻断Mф内O2 和H2O2产生 3、LPG抑制蛋白激酶C,从而抑制氧化物产生 4、GP63能灭活宿主细胞内溶蛋白酶活性 5、虫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LPG能清除ˉOH
免受其作用 6、无鞭毛体高度适应于吞噬溶酶体泡内酸性环境(
pH4.0—5.5)
六、实验诊断
(一)病原诊断
骨穿涂片法:检出率80%~90% 培养法:NNN培养基,查前鞭毛体 动物接种(BALB/c小鼠) 皮肤或淋巴结活检(46%~87%)
(四)核外DNA与核内DNA
二、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 无鞭毛体寄生在Mф内,使Mф大量破 坏,刺激机体大量增生Mф,累及除脑 以外的全身组织,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 生(球蛋白合成增加)。
• 主要累及脾、肝(肝功受损、白蛋白合 成下降)、骨髓、淋巴结。白/球倒置、 血细胞减少
• 脾肿大:Mф大量增生、浆细胞大量 增生、纤维化、胸腺依赖区 内小淋巴细胞丧失
6、易感人群:随年龄增大易感性下降
•<1岁
0
•1—10岁
33.9%
•11—20岁
28.9% 男 性
•21—30岁
17.4% 56.5-69%
•31—40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7%
• >40岁
8.1%
八、防治
治疗病人、控制病犬、防蛉灭蛉 葡萄糖酸锑钠 疗效97.4% 抗锑者:戊脘脒、二脒替
Thanks
体前鞭毛 一根
无
寄生部位 白蛉消化道 人巨噬细胞内
发育温度 22-28℃
37℃
活动性
有、鞭毛运动 无
血红素 有
无
(二)前鞭毛体侵入巨噬细胞分子基础
• 粘附
前鞭毛体表膜蛋白(PSP)—GP63的RGD (精-甘-天冬)序列与人Μф的受体结合 (配体-受体途径)
虫表膜磷酸脂多糖(LPG)吸附抗体,激活 补体,使C3bi粘附于虫表膜,与ΜфC3bi受 体结合(抗体-补体-受体途径); LPG占表 膜25%,具免疫原性
• 皮肤型:硕大、热带、埃塞俄比
亚、墨西哥、秘鲁 利什曼原虫
• 皮肤粘膜型:巴西利什曼 • 内脏型:杜氏利什曼原虫
(我国主要为此种)
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发热、肝
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印度:常出现皮肝色素沉着,又有发
热,故称Kala-azar,意为黑 热,即黑热病。 此病如不即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 钟惠澜教授1939年证实犬黑热病病原 体可感染人
感染主要来自病人 多发于儿童、成人
• 犬源型(丘陵):主要是犬的疾病
感染主要来自病犬 多发于婴儿
• 自然疫源型:西北荒漠地区
多发于幼儿,成人为淋巴结型
3、传染源:病人、病犬、其它野生动物 4、传播途径:主要是白蛉叮刺传播
少数经输血、伤口、 胎盘
5、传播媒介:白蛉20+/630+种,中国
有4种/34种中华白蛉(主要种)、长 管、吴氏、亚历山大白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