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系统需求分析
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序言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早兴起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的格局。
然而,尽管新浪微博在中国拥有数亿用户,但对于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的使用行为和满足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深入研究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行为和满足度,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行为1.1 使用频率调查显示,大部分新浪微博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平台。
近八成的受众表示每天使用的时间超过半小时,其中有一部分用户甚至每天使用超过两小时。
这表明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 使用目的新浪微博的用户使用目的多种多样,包括获取新闻资讯、追踪名人动态、关注朋友圈动态、参与热门话题等等。
调查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最主要的使用目的是获取新闻和时事信息,约占四分之一;其次是关注名人动态和朋友圈,各占约十分之一。
其他目的如发表观点、传递信息和娱乐消遣等也有一定比例的用户选择。
1.3 使用时间和场景大部分新浪微博用户喜欢在碎片化时间使用,比如早晨起床、午休时间、晚上闲暇等。
此外,很多用户也会在特定场景下使用微博,比如公交上、地铁里、餐馆里等。
这显示了新浪微博作为一种碎片化信息获取媒体的特点。
二、新浪微博受众的满足度研究2.1 信息获取满足度调查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对于获取信息的满足度整体较高。
其中,新闻和时事信息满足度最高,超过六成的受众表示非常满意。
对于名人动态和朋友圈的关注,也有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部分用户表示对平台上虚假信息和低质量内容产生了不满。
2.2 社交满足度新浪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社交满足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浪微博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包括评论、转发、点赞等,使用频率越高的受众社交满足度越高。
大部分用户认为新浪微博使他们更容易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满足了自己对社交的需求。
产品需求-新浪微博用户等级体系分析
新浪微博用户等级体系分析,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这个页面,查看自己的等级,并了解等级升级规则。
笔者拿自己的一个帐号观察发现当前等级已经是LV6,而不是LV0/1。
说明这个前两年等级计算可能之前就已经存在,一直在后台计算数据,只是从未向用户演示过而已。
通过上面截图,我们可以得到,微博等级包含以下几个表现形式:1.当前等级2.活跃天数3.等级计算规则4.升级剩余天数,可以在页面中看到每个等级level对应的基本逐渐活跃天数需要,还可以看到非常活跃天数的累积规则:可以看到活跃平均值的看到获得有三种方式:1.登录后在线时长2.发表微博奖励3.连续登录奖励好吧,这里暂且成长是否参考了其他公司或产品的用户等级激励不谈体系,但是从这里的计算规则来看,这里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在提高用户活跃度上有很多思考和动作。
那么现在新浪微博上是否只有这一种用户激励成长体系呢?下面就确知的几种激励,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V认证用户:新浪微博在最早推出的时候,就拥有了V认证用户,一度,那个黄色的小V让无数人竟折腰。
在某种场合,加V用户自夸俨然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尤其是一些小有名气又不太知名权威人士的社会人士,一度将微博作为提升自身形象和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加V代表着身份,代表着话语权,代表着是少数的人则,代表着“精英”身份……但最近和老朋友聊天,已经有很多朋友陆续说加V已经不值钱了,甚至有的想去V。
记得最早听说加V的条件是——500总和人以上公司总监级别人士才可以凭借身份证明重要信息加V认证。
但是目前仍然经常看到以下某某公司销售、某某公司运维字样的认证某时描述,此时笔者当更愿意相信加V认证已经变成一种很贴近草根的注重用户激励方式。
2.微博达人:这应该是最早面向草根的用户激励草根体系吧,根据官方显示的能够帮助资料,达人只需顾及一定条件如:绑定手机、真实头像、粉丝数达到100等即可申请。
而且具有完整的系数和升级规则——但貌似这一规则没有在网站上公示,我们只找到以下一段手写:“达人积分是根据作为微博达人在微博上的活跃度(登陆、发原创微博、评论)和社区产品活跃度(微群、活动)的使用情况和积分规则,系统自动统计计算出来的,可以在对个人微博首页(我的微博)页面查询,达为也可以在微博达人首页查询“。
微博舆情热点分析系统设计研究
个文 本表 现为一 个 由文 字和标 点符 号组 成 的字符 串,
图3 VS M主 要 思 想
由字或字符组成词 ,由词组成短语 , 进而形成句 、段、节、章 、 篇的结构。要 使计算机 能够高效地处 理文本 ,就必须找到 一
种理想 的形式化表 示方法。下面所介绍 的文本 聚类 算法是 在 空间向量化模 型的基础上实现 的。 文本聚类算法有划分法、层次法、基于密度的方法 、基于网 格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本系统使用划分法进行文本聚类 。 划分法 : 对于一个有 Ⅳ个 记录的数 据集 , 将构造 个 分组, 每一个分组属于同一个 聚类 , < K No K个分 组所要满足的条件 : 1 )至少一个数据 纪录属于一个分组
相似性较大 ,而聚为不 同类 的文本相 似性较 小。文本聚类是
一
种无监 督的机器 学习方 法,不依 赖于训 练过程 ,并且不需
要提前手动划分文本类别 ,因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高的自
动化 处理能力。目 , 前 文本聚类 已经成为对 文本信息进行摘要 、
组织 和导航的重要手段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传播学 ( 网络拓扑 与热 点追 踪 ) ,以及一 些社会 学方面的研究 。从而能够满足人们 的需 求,同时对于社会 的和谐、网络舆论生态
的健康 、国家 的发展都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系统设计
系统主要分为微 博信息获取模块、微博信息分析模块 、显示模块 ,如图 1 示。 所
●
收稿 时 间 : 0 2 7 2 2 1—0 — 8 作者简介: 洋 (19 一) 张 9 1 ,男, 山东,本科,主要研 究方向 :信息安全 ;何 楚杰 ( 9 0 ) 19 一 :男,云 南,本科,主要 研 究方向 :网络安 全 ; 段
新浪微博用户需求分析和服务定位
新浪微博用户需求分析和服务定位作者:马晓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8期摘要: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分享、传播信息以及获取平台。
在新浪微博可以将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传媒新事物,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功能与机制。
因此,本文将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博用户需求分析;微博功能服务作者简介:马晓雪(1990.1.27-),女,汉族,北京房山人,四川大学信息资源管理08级本科。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245-01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
您可以将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
您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发表的信息,随时和您一起分享、讨论。
您还可以关注您的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一、用户需求分析由于新浪围脖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信息服务的自给性,对其的用户研究方向应包括:领域用户研究用户行为研究。
(一)明确用户个人媒体时代——信息时代,特征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传播模式为个人传播。
微博以自身4A(anyl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的特点降低了传播门槛,将社交与新闻有机地叠合在一起,构成社交与新闻传播的整合平台。
它的信息源即为用户自身,通过人际圈和即时信息的关注,形成信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用户通过“关注”,成为某一用户的“粉丝”,从而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某一领域的信息。
1、个人用户:个人用户指非机构类,组织类的一般性普通微博用户。
又可以分为普通用户和社会名人。
(1)普通用户普通用户是微博用户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同时在年龄上,职业上,消费需要,消费能力上呈现非常多层次化的特点。
新浪微博的草根性极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的制造源,然后通过人际圈和受众关注传播出去。
新浪微博数据分析与微博营销案例
话题与趋势分析
01
话题监测
通过监测热门话题、关键词,了解当 前社会热点和趋势。
02
话Hale Waihona Puke 分析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话题 演变、参与人群、传播路径等,为品 牌或机构提供舆情分析和应对策略。
03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预测未来 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和热点,为决策提 供参考。
竞品分析
竞品选择
选择与目标品牌或产品相关的竞 争对手,进行竞品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微博营销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更好地了解受众群体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信 息,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
常见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文本分析、图像识别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从海量 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营销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支持。
竞品数据收集
收集竞品在微博上的公开信息, 包括微博内容、互动、粉丝等数 据。
竞品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竞品的数据表现和营销 策略,评估其优劣,为自身品牌 或产品的优化提供参考。
02
微博营销策略
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
总结词
明确品牌定位,树立独特形象
详细描述
在微博营销中,品牌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例如,对于年 轻人群体,品牌可以以时尚、活力、创新等形象特点来吸引他们的关注。同时,品牌还需要在微博上积极传播 与品牌形象相符的内容,以加强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数据存储
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或 数据仓库中,方便后续分析。
用户画像分析
新浪微博分析报告
当前我们给予新浪微博的估值是19.7亿美元。
长远来看,投资者需要从四个层面关注新浪微博的动态,即用户、产品更新、新浪管理层以及监管环境。
对比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以及百度过去一年的股价表现可以发现,新浪微博无疑是过去一年中对新浪股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因此,尽管新浪微博尚未被分拆出来(自6月份起传言不断,但未见具体时间表),假设新浪门户业务发展稳定,我们则有必要对新浪微博进行独立评估。
长远来看,投资者需要从四个层面关注新浪微博的动态,即用户、产品更新、新浪管理层以及监管环境。
(图:Google Finance)一、用户用户是新浪微博目前为止最值钱的“资产”。
是否能构筑足够高的用户粘性,对新浪微博货币化至关重要。
从用户增长来看,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在过去两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绝对值上看,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在高端和中低端用户之间平分秋色(注意,后者的用户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即时通讯QQ客户端的优势积累的,新浪微博差不多是“白手起家”)。
从注册用户数量和活跃度上看,新浪微博已经建立了很大优势。
中国主流SNS应用日均活跃用户(DAU)对比(图:未来资产;数据来源:IUT、未来资产)进入中国前十大网站(按流量、IP地址和页面浏览量分别位居第七、第六和第五位),增长势头持续加快,不久以后将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百度的国内第三大网站。
而据艾瑞IUT的数据显示,按活跃用户数市场份额与用户浏览时间市场份额来看,新浪微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0%和85%左右。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7月份曾发布关于新浪微博的报告,通过对微博用户行为、活跃程度以及与粉丝(主要是普通用户)互动的分析后发现,新浪微博用户(包括名人和普通用户)的活跃程度明显超过腾讯微博用户。
中金的报告还指出,尽管名人微博在不同平台存在明显重叠,从粉丝数量、信息更新发布时间以及消息数量来看,新浪微博仍是有多个平台账户用户的第一选择(名人中有70%的人将新浪微博作为其首要选择),此外,新浪平台上的普通用户活跃度也要高于腾讯微博。
微博数据分析报告
微博数据分析报告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微博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型博客平台,已经成为许多人展示自我、传递信息、分享感悟的重要途径。
同时,微博也是数据分析的宝库。
通过对海量微博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热点、定位受众、优化营销策略等,这不仅对个人用户、企业和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推进。
本文旨在通过微博数据分析报告,探究微博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带来的实际效益。
一、背景介绍2010年4月,新浪微博正式推出,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微型博客服务之一。
截至2021年,新浪微博已经拥有超过5亿注册用户,每天产生的微博数量更是惊人。
在这么庞大的数据背景下,微博成为了了解大众心态、社会舆情和消费市场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信息极度分散和大量的噪声导致信息难以过滤,微博数据分析成为了挑战。
二、微博数据分析因为微博的特点,微博数据分析者所能获得的数据的质量取决于文章的相关性、评论的深度和相关外部数据的可用性,所以数据的清洗和筛选尤为重要。
1. 社交网络分析在微博社交平台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建立的关系可以形成一个社交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通过分析微博用户之间的互动比率、粉丝数量、关注数量等因素而得到。
从而了解哪些用户在该领域比较有影响力,了解关注用户的类别、倾向和兴趣,帮助企业制定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
2.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微博数据分析的另一个核心领域,主要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微博内容的正负面情绪进行分析。
甚至可以把情感分析整合到某些产品的构建过程中,用来调整顾客实际的路径行为,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提高销售。
3. 主题分析主题分析指对微博文本手动或自动分类,以发现文本中存在的主题及其相对重要性。
这些主题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话题、一个热点等,通过对微博文本的关键词、上下文、标点符号等进行分析,获得这些主题,从而在社会变化、营销策略等方面有所启示。
三、数据分析优势1. 切入细微市场通过微博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加直接的关注到那些参与互动的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并有效地与这些消费者建立互动及合作关系。
新浪微博活动分析报告
新浪微博活动分析报告一、引言新浪微博是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活跃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在近年来,新浪微博通过举办各种吸引人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互动机会。
本报告旨在对新浪微博的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用户参与活动的动机、行为和效果。
二、活动概述新浪微博的活动多种多样,涵盖了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
活动形式包括话题讨论、抽奖互动、线上投票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娱乐休闲的机会,还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用户参与动机分析1. 社交需求:用户通过参与微博活动,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识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2. 获得奖励:许多微博活动设有奖品,用户参与活动可以有机会获得各种奖励,如礼品、优惠券等,这是吸引用户参与的重要因素。
3. 参与感:通过参与活动,用户能够获得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增强自己的社交认同感和荣誉感。
4. 情感表达:新浪微博活动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四、用户参与行为分析1. 话题讨论:用户通过发表微博和评论的方式参与活动话题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
2. 转发分享:许多微博活动鼓励用户转发分享活动内容,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人数。
3. 投票支持:一些活动设有投票环节,用户可以通过投票来支持自己喜欢的参赛选手、产品或其他活动内容。
4. 抽奖互动:一些活动通过抽奖形式增加用户的参与度,用户可以通过参与抽奖互动来获得奖品和优惠。
五、活动效果评估1. 用户参与度:通过统计用户的参与次数和行为,可以评估用户对活动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
2. 社交影响力:通过用户的转发量、点赞量和评论量等数据,可以评估活动的社交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3. 品牌价值提升:一些活动与品牌或产品相关联,通过用户的参与和互动,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效应。
新浪微博整体分析
新浪微博分析微博又叫微博客 (micro blo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基于web2.0技术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与传统博客相比,以“短、灵、快”为特点。
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型博客可分为两大市场,一类是定位于个人用户的微型博客,另外一类是定位于企业客户的微型博客。
微博客是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必然结果。
“围脖”是微博客的谐音,所以微博也称围脖。
微博客的代表性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这个词甚至已经成为了微博客的代名词。
新浪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2009年八月新浪推出新浪微薄测试版,成为门户网站第一家提供微薄服务的网站,微薄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人群视野!一、新浪微薄发展背景Web2.0时代。
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每一个新媒体形式的出现都意味着Web2.0的普及和网络的进步。
进入2010年,Web2.0更是狂飙突进,中国网民的参与度和活跃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一情况的出现,与一种新媒体形态的诞生不无关系—微博。
网络与传统的博客相比,微博发布更便利、传播更迅速,发布字数限制在140字之内,方便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发布,所发布信息是传达,并可一键转发。
微博相比传统博客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长篇大论,以“短、灵、快”为特点的“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微博微博客草根性更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
微博更符合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
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者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新浪微博优势特点探析及发展建议
新浪微博优势特点探析及发展建议摘要: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社交网站,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及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关键词:个性特征;营销内容;营销方式;发展建议新浪微博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最近几年由微博催生出的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网络直播等使这一软件再次受到关注,信息内容更新速度快、平民化、交互性特征,教育资源的分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获取相关知识的门槛,这些优点也为微博的经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微博营销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一种形态,针对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新浪微博也以独特的运营方式,使自身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发展壮大一、新浪微博自身优势1.微博独特的个性特征新浪微博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与新浪微博独特的个性优势不可分离,主要是:(1)新浪微博的知名度比较高,受身边大部分人使用它的影响,为了能让自己与身边人保持一致性,他们更愿意选择新浪微博;(2)新浪对微博的精力投入远远大于其他其他几类,在内容、板块、结构设计上更加成熟完善;(3)新浪微博具有强大的明星阵容,俨然是新浪微博一支强有力的宣传和推广队伍;(4)新浪微博媒体属性强,不仅仅是社交媒体,随着新浪与各个企业的合作加深,在不断地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求2.微博用户的优质化特征较明显大部分人微博的内容里有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看法,微博就容易形成一个讨论的圈子,大家可以就同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极强的互动性,这也是微博的一大优势,是微博潜在的一个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二、新浪微博的内容营销1.强大的功能新浪微博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的应用软件,在娱乐方面,它涵盖了全面的娱乐明星与资讯,让原来人们了解明星的普通日常不再遥不可及;在生活方面,它涵�w了网民的点滴生活,让你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新型工具,微博的历史并不久远。
2006年,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obvious公司最早推出了微博客,也就是众所周知的“Twitter”服务。
在英汉词典中,Twitter的动词含义为:(1)(鸟等)吱吱叫,啁啾地唱出;(2)唧唧喳喳地讲述,引申为每个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
Twitter的基本原理很简单,短信、社交网站和博客三项功能合为一体,让网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短信或互联网来更新和发布最新动态消息,每条信息限制在140个字以内,就像一篇微型博文。
因此,人们将Twitter模式成为微博客。
目前Twitter已经成为继MySpace、Y ouTube和Facebook之后最热门的网站,也迅速成为了web2.0时代的时代新宠。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网,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包括NOKIA S60系统、iPhone OS、谷歌 android 系统)、MSN绑定等方式更新自己的微博。
二微博的特性(一)传播主体多中心化聚万名意见领袖,中国第一思维集散地”。
这样一来博客网站更注重宣传的就是网络中那些可能成为“意见领袖”的思想观点,而那些不被重视的沉默大多数所发表的内容可能就这样石沉大海。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曾指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则会被更大范围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最终就形成了“多数意见”的产生。
在传统博客中,占大众少数的意见领袖的观点阐释通过洋洋洒洒的博文实现,很容易就成为了传播的主体中心。
新浪微博现状分析
(一)成功启示 1、名人效应 2、事件运作 3、简单操作性 (二)发展趋势 1、发展情况 20011年微博会有持久的繁荣吗?微博又会 不会如开心网和人人网等国 内SNS在Twitter和 Facebook未达鼎盛之时而提早衰退呢?只有本质性 地 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持久地繁荣。如果如新浪曹国伟 所言,新浪微 博是走在Twitter和Facebook中间的产品, 这项产品会比SNS本身更好 地适应中国的用户,又或者 如腾讯马化腾所言“中国的SNS就是微 博”,所以可以相 信微博在未来的发展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微博之路 • 微博未来的发展趋向会有两个出路:一是类 Twitter的新闻媒体;二是 中国版的SNS,作为超越社交 网站的载体而存在。但如果是后者,微 博可能要做好几 件事情。一是内容的丰富,二是客户端的发展:就现在 而 言,微博相对国内SNS的客户端是领先的,保持易用和 舒适的用户 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三是用户获取信息方 式的升级。 • 现在的微博饱受了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四家门 户 都争抢去做,越是集中性地看好,也就越容易产生 泡沫。 而微博最终的形态关系了垂直产业的生态发展, 如果是
微博衍生产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搜索服 务、地图 位置服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 五、技术模式 新浪微博的技术核心包括3个方面: • 能够实现微博发布和转发等功能的网站。 • 海量信息 的精确搜索。 • 基于手机微博应用的客户端开发。 六、管理模式 (一)用户管理 新浪微博根据用户自添加的标签为用户分类,,这样, 用 户可以根据分类,去寻找自己需要关注的领域的人, 而 新浪微博也能更好的管理用户和粉丝分类。 (二)内容 管理 新浪微博采用给信息索引的方法,将用户分为有效 用 户和无效用户转发。大大的降低了推送的信息量,提 高了信息推送的效率,减少了成本。 七、资本模式 2010年10月11日,新浪为微博注册成立独立公司, 名 为微梦创科网络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000万 美元,法人代表为曹国伟,此前,新浪微博一 直靠总公 司新浪的资金支持,成为独立公司之后,新 浪微博将依 靠自身的营收来支撑公司运转,当然,新 浪也会出资支 持。 八、总结和建议
微博分析
三、产品分析1.产品特征分析(1)产品的性能A 产品的性能:基于用户的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都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B 产品最突出的性能:第一,应用多,就像“狠狠转”“易加”“推兔”“加加米”等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增加你自己的粉丝。
第二,利用目前微博开放平台中的其它工具,如:腾讯微活动、微博附近、腾讯微卖场、互听小助手、(聊城网站建设)微博抽奖系统、微博上墙、微博招聘、微群等。
第三,对于腾讯来讲,微博不仅本身是一个产品和平台,还在整个腾讯大平台里,包括整个社会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未来在腾讯大的平台里,将提供包括媒体、社交网络、沟通平台等全价值的平台。
第四,除了微博全价值的平台之外,也带来了非常大的营销空间和商业化潜力。
C 产品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性能是:呈现简即多、轻而准、分且聚三大特点。
第一是简即多。
用户主要操作能够在一个页面完成。
第二是轻而准,全面加强用户关系链的构造和信息筛选的特性,使得用户非常方便地去找到你感兴趣的人。
第三是分且聚。
每个人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筛选,这样减少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
D 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性能:①每个月都有几十亿的消息在产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里,人们依然面临数据繁杂、时间消耗成本高的问题,得花大量时间寻找20%—30%有价值的信息里。
②腾讯微博这个产品做的很肤浅,腾讯微博是在QQ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强关系,互动性好弱。
(2)产品的质量A腾讯微博不属于高质量产品,①腾讯微博追求更简单、更轻便,它所重要关注的是用户的体念。
②高端用户认为这是给小孩子娱乐用的,微博是他们唯一可以的信息发布平台。
B截至2012年9月30日,腾讯微博注册帐户超过5.07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9400万。
而新浪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显示,截止2012年9月30日,微博用户数量为4.24亿,日均活跃用户达到4230万。
新浪微博架构分析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微博架构发展的历程。
新浪微博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零发展到五千万用户,我们的基层架构也发展了几个版本。
第一版就是是非常快的,我们可以非常快的实现我们的模块。
我们看一下技术特点,微博这个产品从架构上来分析,它需要解决的是发表和订阅的问题。
我们第一版采用的是推的消息模式,假如说我们一个明星用户他有10万个粉丝,那就是说用户发表一条微博的时候,我们把这个微博消息攒成10万份,这样就是很简单了,第一版的架构实际上就是这两行字。
第一版本的技术细节,典型的LAMP架构,是使用Myisam搜索引擎,它的优点就是速度非常快。
另外一个是MPSS,就是多个端口可以布置在服务器上。
为什么使用MPSS?假如说我们做一个互联网应用,这个应用里面有三个单元,我们可以由三种部署方式。
我们可以把三个单元部署在三台服务器上,另外一种部署模式就是这三个单元部署在每个服务器上都有。
这个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负载均衡,因为每一个单元都有多个结点处理,另外一个是可以防止单点故障。
如果我们按照模式一来做的话,任何一个结点有故障就会影响我们系统服务,如果模式二的话,任何一个结点发生故障我们的整体都不会受到影响的。
我们微博第一版上线之后,用户非常喜欢这个产品,用户数增长非常迅速。
我们技术上碰到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发表会出现延迟现象,尤其是明星用户他的粉丝多。
另外系统处理明星用户发表时候的延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用户,因为其他的用户同一时间发表的话,也会受到这个系统的影响。
我们就考虑这个系统怎么改进。
首先是推模式,这肯定是延迟的首要原因,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其次我们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个数据库表从一百万到一亿,数据规模不一样处理方式是有差别的。
我们第一版单库单表的模式,当用户数量增多的时候,它不能满足就需要进行拆分。
第二个是锁表的问题,我们考虑的是更改引擎。
另外一个是发表过慢,我们考虑的是异步模式。
第二版我们进行了模块化,我们首先做了一个层,做了拆分,最右边的发表做了异步模式。
浅议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例.pdf
·160·经营者浅议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例艾 婧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明确这个框架很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社交网络关系与信息的布局,其中,关系是根本,它对信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只有通过系统的视角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社交网络的整体脉络,了解在不同的关系框架下,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与反馈的,并且通过关系与信息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的整体布局构造。
其次,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关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建立和维护这两个方面,通过划分关系强度来了解不同网站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关系框架的建立而确定,在某些方面,关系框架不仅决定信息的流向,还在某些方面决定信息的开放度以及内容分类等。
一、三个关系分析工具“三个关系分析工具”指的是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关系需求”“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工具。
(一)“关系强度”分析工具关系强度,简单来说被划分为强、中、弱,强度是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作为社交网站的基础,关系强度往往影响各大社交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一般来说,关系强度较弱指偏虚拟化,关系强度较强指偏现实化。
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关系强度较弱。
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在使用期间,用户可以彼此互相关注,因此这种关系是偏弱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强关系存在,在发展初期,关系强度较强的关系不会超过较弱的关系。
第二,以Facebook 为例,Facebook 使用期间,以同学、朋友等现实关系为主,因此是强关系为主的关系强度。
第三,以微信、腾讯QQ 为例,主要是以“朋友圈”来区分关系,譬如腾讯QQ 系统会向客户推荐适合客户圈子的群或公众号,由此可见这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用户把不同类别的关系放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去管理。
第四,不同的社交网络,其内部的关系强度,是有所差别且具有自己的偏重摘 要 社交网络源自英文SNS 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
2023新浪微博报告
2023新浪微博报告导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微博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每天吸引着数以亿计的用户浏览和互动。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3年新浪微博的用户和内容趋势,了解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用户趋势分析用户规模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截至2023年年底,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13亿,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0%。
这表明新浪微博在用户吸引力和增长方面仍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用户画像变化在2023年,新浪微博用户的画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年轻用户(18-25岁)的比例下降,而中年和老年用户(35岁及以上)的比例有所增加。
这可能代表着新浪微博在年轻用户中面临竞争压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中年和老年用户。
其次,女性用户的比例持续上升。
新浪微博在吸引女性用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也为平台上的品牌和广告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用户行为分析2023年,新浪微博用户的行为模式也有一些变化。
首先,用户在平台上的日均使用时长增加了5%。
这表明用户对微博的依赖度增加,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浏览和参与微博的内容。
其次,用户对内容的关注程度发生了变化。
相对于过去更注重明星八卦、娱乐新闻等话题,用户现在更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公益慈善和生活技巧等实用类内容。
这对于新浪微博内容创作者以及平台上的广告投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内容趋势分析媒体内容占比增加在2023年,媒体内容在新浪微博上的占比继续增加。
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娱乐公司和自媒体入驻平台,提供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内容。
这表明新浪微博作为媒体传播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视频内容崛起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视频制作技术的发展,视频内容在新浪微博上崛起。
用户越来越喜欢通过短视频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和品牌都大量投入到新浪微博上的视频内容创作和传播中,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新浪微博商业产品规划(生活服务)
附:市场规模-票务
• 2011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达到233亿元(其中门票收入约175亿 元),全国共有演出经纪机构 2725 家,文艺表演团体 7069家,演出 2011年中国票务市场规模约 1656 亿元(不包括飞机票、 场所经营单位1959家,演出场次达到155万场,观众7亿4千万人次。 火车票等出行类票务)
用户场景1-优惠劵
对接绑定
商 家 创 建 优 惠 劵
微博达人优惠、 其它第三方 活动平台
1.官方 登录 商家
POI认领 app 企业微博后台
2.第三方
优惠券app
元数据
优惠卷详 情widget
优惠劵PAGE
广告引擎-特 型feed/大 card
用 户 获 取 优 惠 劵
基于位置 推送 访问移动客户 端 查阅企业 page
3. 个性化/增值服务及关系page,如应用、会员、员工等。
PAGE架构设计
• 基础框架+widget(前端功能展示组件,等同无线card概念)
框架一 框架二 框架三
企业微博信息widget+内容导航widget
企业微博信息widget+内容导航widget
企业微博信息widget+内容导航widget
焦点图widget
简介 widget
……
……
基本属性 widget
地图 widget
……
…… 应用服务widget
…… FEED区widget
…… 微评widget
……
……
目录
一、PAGE概念与架构设计
二、用户场景与行业版本
三、商业模式与执行分析
用户场景
• O2O用户需求点概述(生活服务领域,用例面向餐饮、休 闲娱乐)
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分析
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分析作者:周世妍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1期摘要新浪微博作为国内最大、最有价值的微博平台,其用户特征及需求的分析对其他网络社交平台乃至政府部门决策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对新浪微博用户的构成、特征以及使用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以期解密新浪微博发展迅猛的原因,并为进一步促进新浪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浪微博;用户特征;网络平台;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08-022009 年8 月新浪微博推出后,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短短3 年时间就突破了5 亿。
直至现在,新浪微博一直在各大在线社交网站中处于“领先者”地位。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浪微博碎片式的文本内容、核聚变式的传播方式以及零时差的信息发布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反过来,新浪微博邀请用户参与产品体验,对用户需求进行汇总,有效地抓住了用户对新浪微博的需求点,因而才能牢牢地抓住用户。
探析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对其他企业把握用户的兴趣、爱好及特点,确定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定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1 新浪微博用户的构成和特征新浪微博用户群体十分广泛,涉及影视明星、文化名人、企业高管、网络红人、普通大众等各个社会群体。
总体而言,新浪微博的用户门槛比较低,有着一定的“草根化”特征。
大部分用户都是“草根化”的个人用户。
这些个人用户是新浪微博用户的“主力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具体而言,新浪微博的个人用户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1)以年轻人为主。
新浪微博用户中,以19 ~ 39 岁的年轻用户为主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0 后”“90 后”。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热衷于追求各种新鲜事物,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个人自主意识强烈,喜欢赶潮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新兴事物大力追捧。
2)女性用户倾诉欲强烈。
新浪微博用户中,女性数量以及活跃度明显高于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浪微博桌面客户端需求分析
版本历史
目录
0. 文档介绍 (4)
0.1背景 (4)
0.2文档目的 (5)
0.3文档范围 (5)
0.4读者对象 (5)
0.5参考文档 (6)
0.6术语与缩写解释 (7)
1. 产品介绍 (9)
2.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9)
3. 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9)
4. 产品范围 (9)
5. 产品中的角色 (10)
6. 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10)
6.0功能性需求分类 (10)
7. 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 (18)
7.1用户界面需求 (18)
7.2软硬件环境需求 (19)
7.3产品质量需求 (19)
7.N 其它需求 (20)
附录A:需求建模与分析报告 (21)
A.1需求标题1 (21)
0. 文档介绍
0.1 背景
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络和信息通信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无疆界的数字世界,交易几乎可以瞬时在世界各地完成,服务产品也不例外。
网络营销工具服务产品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的十分的快速,许多新型的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营销工具都应运而生。
新浪作为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以服务大中华地区与海外华人为己任,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网站。
此外,新浪是中国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和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
目前,新浪网已经成为下辖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覆盖全球华人社区中文网站的全球最大中文门户。
在这种竞争时代,针对现在互联网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各类型的网络营销工具,新浪模仿国外知名的Twitter,并结合当前中国特有的现象,打造出适合国人的一个交流平台。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微博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在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新浪微博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出微博的网站,并同时在推广期间利用名人效应吸引大量用户,奠定新浪微博的用户基础。
根据首因效应,第一个大规模推广微博的网站势必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新浪微博的平台从一开始就从运营模式着手,有一套较为完善成熟的审核机制,既可以满足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规则的需要,又不挫伤使用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用户的分级制度上借鉴新浪“名人博客”的成功经验,利用名人效应和适当的炒作,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气,根据51免费论文NETJ控的社会化网络统计,新浪微博虽然才推出几个月时间,但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国内微博客的领跑者。
0.2 文档目的
在微博的制作过程中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要向客户展示微博要做哪些功能,以及微博的界面,人员分工等等特写此文档。
通过对新浪官方提供的SDK(版本号weibo4j-2010-12-27)的分析,理解了如何通过OAuth授权来请求服务器验证并获取到数据。
并且掌握了GET、POST、DELETE方法的使用,能够写出SDK中未封装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Netbeans IDE7.0 开放平台,通过可视化开发界面,开放桌面JAVA版的客户端应用。
意义是了解了新浪微博API的运行机制,如何对新浪提供的API接口去封装一个方法,对学习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
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桌面客户端JAVA版,并且实现新浪微博的基本功能,例如:让微博,发图片,搜索好友,获取微博信息等功能。
通过对新浪官方提供的SDK(版本号weibo4j-2010-12-27)的分析,理解了如何通过OAuth授权来请求服务器验证并获取到数据。
并且掌握了GET、POST、DELETE方法的使用,能够写出SDK中未封装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Netbeans IDE7.0 开放平台,通过可视化开发界面,开放桌面JAVA版的客户端应用。
意义是了解了新浪微博API的运行机制,如何对新浪提供的API 接口去封装一个方法,对学习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
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桌面客户端JAVA版,并且实现新浪微博的基本功能,例如:让微博,发图片,搜索好友,获取微博信息等功能。
0.3 文档范围
此文档主要内容包括:背景、文档目的、读者对象、产品的介绍与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产品功能介绍、用户群体、产品的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等
0.4 读者对象
此文档适合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经营者等对象阅读。
0.5 参考文档
A.《基于Struts2+Hibernate+Spring实用开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