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视觉(第二课时)学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2.6眼和视觉(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浙教版
第六节眼和视觉(第二课时)【学习重难点】1、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自主先学】情景一: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情景二:请描述你见到的照相机的主体结构;请你描述你所知道的眼的结构;比较两者的区别与共同之处。
自主练习: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相当于光屏。
2、眼睛的结构:眼帘、睫毛、巩膜、眼球、泪腺管1)、眼球的外部有和 .2)、中间一层有、和。
3)、内部: , , 和。
4)、眼球的正视图:晶状体,虹膜,瞳孔,角膜,睫状体。
3、眼球的结构和个结构的功能(识记):4、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看上去都是倒像,6个月后就适应了!【合作探究】1、观察同桌同学的虹膜和瞳孔。
用手电照射右眼.右眼的瞳孔有什么变化?瞳孔有什么作用?2、人类视觉上的限制(分组实验探究:)近点:将眼睛凝视课本上的任意字,漫漫移近,直到字体开始模糊不清。
测出此时眼睛与字的距离,即为近点。
远点:同样两个同学测出远点。
盲点:按图1-58自己做盲点实验。
说明视网膜上有不感光的部位——即盲点.3、讨论:P37,色盲不宜担任驾驶、或其他需要辨别颜色能力的工作?4、近视的原因,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
5、讨论:近视的预防。
【合作解惑】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和照相机相似。
分析成像原理。
2、视觉的形成过程。
3、近视的原因,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做光路图分析.4、简介视觉上的限制、眼病。
【自主提升】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3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6节透镜和视觉(二)学案(无答案)浙教版
2.6透镜和视觉(二)【学习目标】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照相机、放大镜【重点与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一、课前备学(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76—78页,然后完成备学部分。
课内三人小组交流,呈现者呈现,纠错者纠错,评价者组织、管理、点评或追问,互帮互助)1、【说一说】说说对以下科学名词理解:虚像、实像、焦点、焦距(f)、一倍焦距(f)、两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2、【做一做】在阳光下或利用平行光源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2f= cm。
3、【试一试】尝试完成下列活动: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你可以发现: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书上的字,你可以发现: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4、【猜一猜】以上的体验让你想到,凸透镜的成像性质(正倒\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课堂探究(学习程序:各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呈现者主操作,纠错者协助,评价者组织、管理、点评或追问,展示环节由呈现者和纠错者一起上台展示,由其他小组组间点评)1、设计实验:用1支点燃的蜡烛做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用1块白色塑料板做光屏,来承接烛焰的像。
把、、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处于。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2、实验探究一:在何种条件下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1)点燃蜡烛,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2)多次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当u 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3、实验探究二:在何种条件下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1)先调整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调再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
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当u 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6透镜和视觉导学案2
透镜和视觉学案二学习目标:1巩固上一课时知识点2会略测凸透镜的焦距3能画出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4知道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奥秘重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难点: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奥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2.画出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光路图,指出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在黑板)二. 复习引入:(第一课时中“当堂反馈”2)、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若最小最亮的光斑距凸透镜10 cm处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在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当把一小灯泡放在该点时,灯泡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成为_______。
归纳得出略测凸透镜的焦距:二.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3 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出。
.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 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3.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穿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练习】完成光路。
F F F F F F F F F F四. 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奥秘:透镜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相似棱镜组成,而每个棱镜都使光向______偏折,因此,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于______某一点,而通过凹透镜后将会______开来。
五.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会了吗?六.当堂反馈:1. 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2. 画出下列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F F F F F F O O O F F F F F FO O O F F。
2.6透镜和视觉(第二课时)
B、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A、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 实像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变大; B、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 断变大。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A、实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实际会聚而成的,虚像是折射光线 (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成的。 B、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观察,又 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只能用眼睛 观察。
D.电影片本身出问题,换一卷新的
3.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 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 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A.6cm • C.25cm B.10cm D.无法确定
4.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 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D) • A.实物 • B.等大的实像
• C.放大的实像
• D.放大的虚像
5.下列说法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A
)
A.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B.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C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应大于 1 倍焦距 小于2倍焦距 D.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6.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 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 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关系式( C )
凸透镜的应用
讨论: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 有哪些用处?
探照灯、投影仪、显微镜、幻灯机
凸透镜的应用 3、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小于二倍焦距,在屏幕上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 理。
幻灯机
在照相时,你觉得底片上的人像太小, 你该怎么办?
调节物距,也就是使照相机 靠近 被 增大 拍摄的人,并 底片与镜头的距离。 在放幻灯时,屏幕上的像太大,应该 使幻灯机 远离屏幕。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6透镜和视觉 (二)导学案
学生拿掉光屏,开始调整透镜和蜡烛的距离,透过透镜学生终于看到一个放大的正立像在蜡烛的同侧。记录此时的物距,但象距无法测量。
师:我们把这种能光屏接收的像称为实像,把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称为虚像,正立的像无法用光屏接收,这是什么像?
2、引入新课:
师:平面镜能成像,凸透镜能成像吗?如果能,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一:手拿凸透镜看书上的字生:字变大了,生:字正立的,
师:平面镜能成像,凸透镜能成像吗?如果能,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生:凸透镜能成像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正立的
师(多媒体):凸透镜能成像放大正立;凸透镜只能成放大、正立的像吗?
师:其实老师在这里安排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正立组。(学生恍然大悟)
师:刚才我们前三组同学都在光屏上找了的所要求的像,这些都是什么像?
教师并没有按照一般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就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实验方案,而是简单的提示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将原来完整的实验分解成四个单独的任务,并不强调具体方法,目的:1、降低实验难度,节约实验时间;2、学生在完成小任务时,本身就具备了实验的所有要素;3、正立组这一不可能任务的实验设置,使虚像和实像的概念在学生矛盾冲突中非常自然的得出。
课题
2.6透镜和视觉(2)
教学
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通过现象的观察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
难点
从自然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
准备
每人一个放大镜、二人一组的光具座以及蜡烛、老式照相机、多媒体课件
眼和视觉2教学设计
《眼和视觉》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6节(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七下第一章第6节《眼和视觉》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学习眼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是光的折射知识的重要应用,在课标和整本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为下一课时学习近视、远视等知识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及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
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
学生求知欲强、问题意识强,愿意动脑思考,所以教学中以探究为线索,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成功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三、设计理念体现新课改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开发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突出有效性教学设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抽象为生动形象,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求知的心理。
学生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难度更大,所以必须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胶卷见光会曝光、拍照时需要调节焦距)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巧妙设置来引导学生对比,化难为易。
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使用放大镜的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放大镜的原理。
(2)通过照相机的结构展示、示范操作的过程,使学生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及基本构造。
(3)通过调节投影仪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投影仪的基本原理并了解其调节方法。
(4)通过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使学生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及视觉的形成。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人眼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感受生活中的透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兴趣。
(2)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课时教学设计的凸透镜。
出示图片:配戴凸透镜可矫正远视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3、色盲(1)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3、色盲(2)色盲分类出示图片:红色、绿色、红绿色、黄蓝色、全色盲看到的世界的颜色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之分。
眼睛的疾病除了远视、近视、色盲以外,还有斜视、白内障等活动1辨色卡1. 观看左图,并写出你所看到的数字是____。
2. 与老师核对结果。
如果你看到的数字与答案相同,那么你就没患色盲症。
答案:27活动2说出下图的数字和图案。
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色盲以及色盲的分类学生观察辨色卡说出你所看到的数字用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检验自己有没有患色盲答案:大象;2;F。
思考讨论:为什么色盲者不可以担任机动车驾驶员或其他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参考答案:机动车驾驶员因为需要辨别红绿灯,所以就不能担任,否则会影响交通安全,发生事故。
另外,如从事军事、美术、印染、纺织、化学、医学、药学等工作,田于需要辨别颜色,因此也是不适宜的。
小知识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倒数的100倍。
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应到有关的眼科医学部门去检查,请眼科家诊断应戴什么样的眼镜。
如果眼镜配制不好,会加剧视力下降。
二、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
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眼睛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肌疲劳过度,使眼睛调节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近视眼。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出示图片:读书写字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出示图片:向远处眺望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出示图片:看电脑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 ~ 70厘米。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3. 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4. 探讨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导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3. 透镜在显微镜、望遥镜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4. 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透镜吗?透镜对我们的视觉有什么影响呢?第二步:透镜的定义和分类1. 什么是透镜?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折射、聚焦光线。
2. 透镜根据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光线聚焦,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第三步: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1. 凸透镜焦距的计算方法为:1/f = (n - 1) * (1/R1 + 1/R2),其中f为焦距,n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为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
2. 凹透镜焦距的计算方法类似,只是折射率n为负值。
第四步: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1. 透镜在显微镜中的应用: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可以观察微小物体。
2. 透镜在望遥镜中的应用:通过透镜的聚焦作用,可以观察遥处物体。
第五步:透镜对视觉的影响1. 透镜可以矫正视觉中的折射问题,帮助人们看清楚物体。
2. 镜片的选择和应用会影响视觉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了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了解了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探讨了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2. 可以进一步了解透镜在其他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相机镜头、望遥镜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透镜和视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珍爱视力,合理应用光学仪器,享受清晰的视觉体验。
二6透镜和视觉2
《透镜和视觉2》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备课人:莫美雅【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培养自学能力;(2)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凸透镜成像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3)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2)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3)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4)知道近视远视的矫正。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2)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知道用相应的透镜进行矫正【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节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中的第六节“眼和视觉”第二课时,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透镜的光学性质,以及探索透镜的成相规律。
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透镜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另外还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
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视觉的形成却需要光学成像的知识作基础,而且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在设计时,只需让学生了解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射、汇集一处形成物象。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被近视困扰,他们对近视的成因、预防和纠正的兴趣较大。
之前学生掌握了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为下来学习近视远视成因打下了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从饮食到习惯的形成有所进步。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眼睛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与实物模型,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掌握。
2.6眼和视觉》学案(2).doc
<2.6眼和视觉》学案(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学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的光线及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归纳他们的特点,并通过练习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凸/凹透镜结构与凸/凹透镜功能和适应的基本理念。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学习难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透镜的分类放大镜:它是透明的,是透镜。
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
请对它们进行分类。
II M •)(1 )( 2 )(3 )( 4 )(5 )( 6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__ ,叫作 _______________ ;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有_____________ ,叫作_______________ o透镜不一定是山玻璃制成的,可以山一切透明的物质制成,比如赠料、水、冰等。
请观察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是哪一种镜。
()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呢?二、透镜的作用1、凸透镜的作用:“实验1:卩让凸透镜正对着太卩日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鳧。
4 实验2: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a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_________ 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介绍:1、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_ 。
(有两个实焦点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
2、透镜的光心与主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记作"0”;通过透镜两边圆心的直线0>02,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_表示。
使用口期:年月日骸人:想二想:根据光路的町逆性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将会怎样?2、凹透镜的作用:凹透镜使光线变得_________________ 。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一、导入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很多景象都是通过透镜传播到我们的眼睛中的。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我们看清世界,还可以改变我们的视觉效果。
今天我们将进修透镜和视觉的相关知识,探究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
二、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透镜在光学中的应用。
3. 理解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导入案例小明在物理课上进修了透镜和视觉的知识后,他发现戴眼镜后视力变得更加清晰,好奇心驱使他开始探究眼镜是如何帮助他看清事物的。
他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理论进修1. 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器件,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能够使光线聚焦,常用于放大物体。
-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能够使光线发散,常用于缩小物体。
2. 透镜在光学中的应用- 凸透镜应用:在望遥镜、显微镜、眼镜等光学仪器中起到放大物体的作用。
- 凹透镜应用:在相机、望遥镜等光学仪器中起到缩小物体的作用。
3. 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和影响- 透镜在眼镜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帮助眼睛聚焦光线,从而使视力更加清晰。
- 透镜的度数越高,视力矫正效果越好,但也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压力。
五、实践探究1. 实验目标:验证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和影响。
2. 实验材料:凸透镜、凹透镜、小字报、眼镜等。
3. 实验步骤:- 将凸透镜放在小字报上,观察字体是否被放大。
- 将凹透镜放在小字报上,观察字体是否被缩小。
- 戴上眼镜观察周围环境,感受眼镜对视力的影响。
4. 实验结论:透镜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帮助眼睛聚焦光线,从而改善视力。
六、拓展应用1. 请同砚们探究透镜在望遥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的作用和原理。
2. 请同砚们钻研透镜在相机、手机摄像头等光学设备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七、课后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了透镜在光学中的应用,理解了透镜在视觉中的作用和影响。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类型;2. 探究透镜对于人类视觉的作用;3. 进修透镜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内容:一、透镜的基本原理和类型1. 透镜是一种用来折射光线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2. 凸透镜可使光线汇聚到焦点处,形成实像;凹透镜则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3. 透镜的焦距与曲率半径有关,焦距较短的透镜使得光线汇聚更快,焦距较长的透镜则使光线汇聚较缓。
二、透镜对于人类视觉的作用1. 人类眼睛中的晶状体就是一种透镜,能够使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明晰的图像。
2. 当人眼对准距离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会调整焦距,使光线在视网膜上完美汇聚,保持明晰的视野。
3. 近视和遥视是由于眼睛中透镜的调整能力出现问题,使得光线汇聚不到正确的位置,造成模糊的视觉效果。
三、透镜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1. 眼镜是应用最广泛的透镜产品之一,可以依据视力问题选择合适的透镜来矫正视觉不良。
2. 相机镜头也是一种透镜,通过调整焦距来得到不同景深和明晰度的照片。
3. 显微镜、望遥镜等光学仪器中也广泛应用透镜来放大和明晰目标物体。
导学活动:一、观察透镜试验1. 筹办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让同砚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线的折射效果。
2. 让同砚分别将透镜对准阳光,观察光线汇聚和发散的状况,并诠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二、眼镜示范1. 让一名近视同砚戴上眼镜,观察其视野变化和看清晰字迹的效果。
2. 让同砚沉思为什么近视者需要佩戴眼镜,眼镜是如何通过透镜原理来矫正视力问题的。
三、透镜设计1. 让同砚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用品中找出访用到透镜原理的产品,并设计一个新的透镜应用方案。
2. 让同砚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谈论如何改进和优化。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深度了解了透镜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及在人类视觉中的作用。
透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在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期望同砚们能够通过这次进修,对透镜有更深度的熟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透镜的原理和应用,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引导
1. 请同砚们回忆一下上节课进修的内容,你们对透镜有什么了解吗?
2. 请观看以下视频,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播放视频)
二、观点讲解
1. 什么是透镜?
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根据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规律由折射定律描述。
3. 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成像规律包括实像和虚像的形成条件,焦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成像公式的推导等内容。
三、案例分析
1.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求成像距离和放大率。
2. 一凹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体距离透镜30厘米,求成像距离和物体放大率。
四、实验操作
1. 利用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距福焦点的成像情况。
2. 利用凹透镜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距离焦点的成像情况。
五、拓展延伸
1. 透镜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 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对透镜和视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有哪些还不明白的地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室练习题。
2. 思考透镜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透镜和视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光学世界的奥秘。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的应用;3. 深入理解透镜在改善视力和矫治眼睛屈光不正方面的作用。
二、导学重难点:1. 透镜的成像规律;2. 透镜在光学仪器、眼镜等方面的应用;3. 透镜对视力的影响和作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对透镜和视觉的简单介绍,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0分钟):讲解透镜的定义、种类和特点,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式和功能。
3. 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30分钟):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透镜的成像过程和规律,引导他们总结出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4. 理解透镜的应用(20分钟):介绍透镜在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透镜在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5. 掌握透镜在视力矫正中的作用(20分钟):介绍透镜在眼镜和隐形眼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透镜对改善视力和矫治眼睛屈光不正的作用。
6. 梳理知识要点(10分钟):总结透镜的定义、分类、成像规律、应用以及在视力矫正中的作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导学设计评估:1. 导学过程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2. 导学内容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3. 导学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导学结构合理,导学评估准确,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引言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透镜和视觉的知识。
透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它在光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透镜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
二、学习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 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 理解人眼的成像原理。
4. 能够应用透镜和视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内容1. 透镜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透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组成的光学器件。
透镜和视觉(教案)
你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眼镜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厘米。
3.请同学帮你拿着课本,再次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把课本慢慢后移,直至这两条线看似变成一条线为止。这时量一下你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厘米。这就是你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
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盲点。当物体的像落到盲点上时,人眼不能看到物体。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物体射入眼睛的是平行光,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房水:透明液体,提供营养,维持眼压,对进入眼球内部光线起到折射作用
晶状体: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有弹性,对进入眼球内部光线起到主要折射作用
玻璃体:透玻璃体由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它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活动
在光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她)眼前约10厘米的位置,用小手电筒照向这位同学的右眼睛(或左眼睛),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强光下看物体时瞳孔缩小,在弱光下看物体时瞳孔扩大,这叫作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量。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的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其中眼球壁的结构(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巩膜和角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眼球的内容物主要是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透镜和视觉学案
1、【课前预习】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疑难重点】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红和小芳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刻度尺做了下面的实验:①测该凸透镜的焦距,请写出测量的方法。
②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依次放在距凸透镜不同距离处,并分别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分析与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__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③小红和小芳开始做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得不到像,试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巩固练习】1.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形成了一些结论,请你判断对错。
①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 ) ②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 )③凡是实像,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 ) ④凡是虚像,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同侧。
( )⑤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 ) 2.将下列光学仪器与所对应的成像的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3.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 同时调整光屏和蜡烛的位置,那么: ①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②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③若切去凸透镜的上半块,则当烛焰放在d 点,光屏上所成的像为( )A .大小变成原来的一半B .大小不变但变暗的完整像照相机倒立放大的实投影仪 倒立缩小的实放大镜 正立等大的虚电影机 正立放大的虚C.不能成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④若烛焰从a向d点移动,则光屏的大致方位和移动的方向是()A.在凸透镜左侧,向左移动B.在凸透镜右侧,向右移动C.在凸透镜左侧,向右移动D.在凸透镜右侧,向左移动4.①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的_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的__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预习导学:
1、焦距:到光心的距离,用表示。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用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用表示。
3.实验时“三心”: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
实验过程:
(1)A.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f之外的某个位置,通过调节光屏的位置,在
(2
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特点及像距的特点。
(记录在表格之中)
(5
否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在光屏一方朝凸透镜看像的特点是怎么样的?(记录在表
(6)用纸挡住一部分凸透镜,则所成的实像会发生什么变化?
(7)如上述实验中,用凹透镜代替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得到实象吗?为什么?在光屏方向朝蜡烛看到什么?
(8)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出凸透镜成像是由什么决定的?
总结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
(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距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距
(3)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像距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像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胶卷相当于。
1、被拍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及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有何要求?
2、在胶片上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3、为了使像大一点,被拍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镜头到胶
片的距离如何调节?
幻灯机:幻灯片到透镜距离是距,屏幕相当于。
1、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镜头到屏幕的距离有何要求?
2、在屏幕上成像的性质是什么?放映时,幻灯片应如何放置?
3、为了使像大一点,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如何调节?
4、幻灯机上的反光镜启到什么作用?
放大镜:
如何使用放大镜?
1、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2、使用放大镜时,必须使放大镜接近物体,使物体处于什么以内?
3、为了使放大的倍数大一些,如何调节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
成像规律:
1、两个分界,
A、二倍焦距处是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 2倍焦距成缩小实像;
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放大实像。
B、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A、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实像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变大;
B、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
C.凸透镜成像规律由物距和焦距大小决定,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体,像距小于物距,像小于物体,像距等于物距,像等于物体,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A、实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虚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B、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观察,又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练习:
1.放大镜对物体所成的正立放大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因为它不是__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
使用放大镜时,必须让观察的物体到它的距离满足_______ __。
2.太阳光正对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0cm处的一张纸上出现了一个十分亮的小光点,而且不一会就烧焦成一个小洞,那么,当用这个透镜去做成像实验时,将蜡烛置于离透镜35cm处,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_(“上升”、“下降”)。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4.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A.像距变大,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D.像距变大,像变小.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
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
6.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厘米,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厘米时,屏幕上将()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
7.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成实像.若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 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
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
8.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A.5cm B.10cm C.15cm D.30cm
11.小明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12、用一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直线上A、B、C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如图所示。
其中B点应放_______,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应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_____焦距的地方。
A B C
14、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