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一、核磁共振成像介绍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简称核磁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氢质子在磁场内的自旋属性进行成像的检查,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对于其他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具有以下优点:无放射性损伤,检查适用人群广泛,包括成人、老年人和儿童。
适用于人体大部分器官组织的成像,软组织对比度是所有影像中最好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楚的分辨脑组织、肌肉、骨骼、肌腱、脂肪等,更好的显示脑结构、椎间盘、肝胆胰脾肾、子宫、前列腺等器官;无须造影剂即可进行头颅血管成像,磁共振检查信息量大,适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
二、磁共振成像安全注意事项(一)患者安全注意事项1.绝对禁忌症:体内装有心脏起博器及神经刺激器者严禁扫描。
体内存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应禁止扫描。
高热患者应禁止扫描。
2.相对禁异物忌症:如体内金属(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位于扫描范围内,应慎重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妨碍诊断。
如扫描其它部位,应注意病人有无不适感。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或家属监护下进行。
孕妇和婴儿应征得医生同意再行扫描。
3.扫描注意事项:病人必须去除一切金属物品,以免金属物被吸入磁体而影响磁场均匀度,甚或伤及病人。
纹身(纹眉)、化妆品、染发等应事先去掉,因其可能会引起灼伤。
病人应带耳塞,以防听力损伤。
准确输入患者体重。
(二)设备安全事项1.严禁各类大型金属物体进入磁体间,如铁制的车、床、担架,氧气瓶,非磁共振用高压注射器等,以防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害,危及人身安全。
各种线圈导线,心电门控导线不能打折、成袢,不要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及磁体内壁。
各种抢救设备不得带入扫描机房内。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须知核磁扫描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由于仪器设备的高磁场特点,应主动配合以下事项:1.提前去除各种身体上的金属物件,如:钥匙、硬币、小刀、打火机、皮带、发卡、金属头花、耳环、金属牙套、项链、有金属线条的内衣等;2.对需增强检查患者,须家属全程陪同,检查前4—6小时空腹,糖尿病患者可进少量流食;3.诊室落实军人优先制度,请您主动出示军官证等军人证件;4.对急危重患者、婴幼儿患者,可安排优先检查,请您的主管医师陪同或特别标注;5.一般做完检查60分钟后,可持卡(就诊卡)到自助取片区取片,3个工作日后到报告发放窗口查取报告。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影像)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行为来生成高分辨率影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以下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1. 核磁共振基础:
-原子核中的带电粒子,例如氢原子核(质子),具有自旋。
当这些原子核置于外部磁场中时,它们会产生磁矩,即一个磁场。
在医学成像中,常用的是质子的核磁共振。
2. 激发:
-当磁共振体(通常是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置于强大的外部磁场中时,核磁矩会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预cession运动,这是一种旋转运动。
通过应用额外的无线电频率(射频脉冲)来激发这些核磁共振体,使其离开平衡态。
3. 驰豫:
-一旦停止射频激发,核磁矩将重新恢复到平衡态。
这个过程称为核磁共振驰豫。
在这个过程中,核磁矩会释放出能量,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4. 信号检测:
-放射出的能量产生的旋转磁场可以被检测。
在MRI中,探测器
会测量这个信号并传递给计算机。
5. 空间编码:
-为了获得空间信息,外加一组梯度磁场。
这些梯度场使得不同位置的核磁体经历不同的共振频率。
通过测量这些频率差异,可以获取关于空间位置的信息。
6. 图像重建:
-计算机将从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二维或三维图像。
这涉及到使用数学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图像重建。
总体而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核磁体的激发、驰豫和信号检测,结合梯度磁场和计算机处理,实现对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
MRI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分辨率,而且不涉及使用放射线。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
本文将对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进行浅析,包括核磁共振现象、信号获取和图像重建等方面。
1. 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在外加静磁场和射频脉冲作用下,原子核会发生能级跃迁并释放能量。
具体来说,当原子核处于外加静磁场中时,其自旋会沿着静磁场方向取向。
当外加射频脉冲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相匹配时,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并发生能级跃迁。
当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会重新释放吸收的能量,并产生一个特定的信号。
2. 信号获取在核磁共振成像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强大且稳定的静磁场。
这个静磁场可以使得人体内的原子核自旋取向,并保持稳定。
然后,通过发送射频脉冲来激发原子核的共振,使其吸收能量并发生能级跃迁。
接下来,通过接收原子核释放的信号来获取图像信息。
信号获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激发和接收。
在激发阶段,通过发送射频脉冲来激发原子核的共振。
在接收阶段,通过接收原子核释放的信号来获取图像信息。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送入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3. 图像重建图像重建是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关键步骤,它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人体内部组织的图像。
图像重建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空间编码和图像生成。
在空间编码阶段,通过应用梯度磁场来对信号进行空间编码。
梯度磁场可以使得不同位置的原子核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实现对空间位置的编码。
通过改变梯度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原子核进行编码。
在图像生成阶段,利用空间编码的信息来重建图像。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频域上的图像信息。
然后,通过逆傅里叶变换将频域图像转换为空域图像,从而得到最终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像。
4. 应用领域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无辐射的人体内部组织图像,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与应用核磁共振成像(NMR)技术,也被称为磁共振成像(MRI),是现代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无创成像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人体内的原子核进行激发和检测,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高清图像,这大大改进了人体内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磁共振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
当原子核处于强磁场中时,其会发生预cession(进动)现象,即前进和退后的往返运动,其中这一运动的频率与磁场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原子核在外部强磁场中的方向与磁场相连时,将构成高度秩序的、统一前进的状态。
在这一状态下,当对原子核提供一个特定的射频信号时,这些原子核将被激发,产生旋翼运动,并放出周围的能量。
通过激励原子核的磁场脉冲的强度和频率可以产生不同的共振响应,每一个响应都对应着具有不同的特征的原子核,然后我们可以对这些响应进行检测和汇总,最终得到被测量的物体的结构图像。
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我们通常使用磁共振扫描仪来探测原子核,其原理是通过预设区域内的高强度均匀静磁场,使得被探测的原子核都处于同一方向,接着施加特定的射频脉冲,对区域内的原子核进行激发,之后切换成观测模式,检测每个原子核发出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 3D 扫描图像。
二、核磁共振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领域,下面将分别介绍医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2.1 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现代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成像方法,它可以准确地捕捉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结构特征,从而在医疗精细化发展的进程中显得越发重要。
在肿瘤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3D图像,协助医生更好地判断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神经科学领域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显示人脑中的各个功能区域,如医生可以利用磁共振技术来诊断失眠等神经系统的基础异常。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图像重建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图像重建方法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产生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三维解剖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通过探测人体内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图像,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信息。
本篇文章将介绍MRI的原理及图像重建方法,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MRI的原理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
原子核具有自旋运动和相应的磁矩,在外加静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的磁矩会沿着静磁场方向取向。
当施加一弱的高斯磁场同时加上垂直于静磁场的无线电频率脉冲,原子核的磁矩会被扰动,其取向会发生变化。
一旦取消无线电频率脉冲,原子核的磁矩将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取向。
这种恢复会产生电磁感应信号,被称为自发发射信号。
这个信号随时间演化,可以记录下来并用于重建图像。
MRI图像的重建是通过对磁共振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来实现的。
首先,需要提供一个均匀的静态磁场,通常使用超导磁体来产生高强度的匀强磁场。
其次,在静磁场中放置患者,使其体内的原子核磁矩取向与静磁场一致。
然后,通过使用线圈发射脉冲磁场,使原子核的磁矩发生扰动,并记录自发发射信号。
图像重建的第一步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采样。
MRI使用一组线圈阵列来接收磁共振信号,这些信号代表了人体各个位置的原子核磁矩的状态。
采样过程中需要考虑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平衡。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但信噪比可能较低;而较高的信噪比可以提高图像质量,但空间分辨率可能降低。
在数据采样后,需要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
图像重建的关键是解决逆问题,即从有限的采样点恢复出连续的图像。
常见的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和插值技术。
其中,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方法,可以在频域上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滤波技术可以通过去除高频噪声和增强图像细节来提高图像质量。
核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解读
核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解读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一种非侵入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影像,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本文将对核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解读,包括其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点。
一、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即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与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相互作用产生共振吸收的现象。
在强磁场中,原子核的自旋会沿磁场方向预先分布,当外加一射频脉冲后,原子核自旋会发生共振现象,并向外释放能量。
通过感应与能量释放相关的电磁信号,可以获取人体内部多个不同方向的影像。
二、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领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无创且非放射性的成像手段。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核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脑卒中、肿瘤、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等。
不仅可以确定疾病的位置和范围,还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的特征。
2. 血运动态观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和评估人体血液流动状态,包括动脉、静脉和微循环。
通过观察血流速度和血管壁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液供应情况,进而指导治疗。
3. 脑功能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可通过观察脑部活跃区域的氧合水平,研究人脑的功能活动,如语言、视觉、运动等。
通过了解不同功能区域的活动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脑相关疾病的机制,并指导康复训练的方案。
4. 癌症治疗监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观察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以及水分含量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三、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点与传统X射线等成像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1. 无辐射:核磁共振成像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避免了传统成像技术可能带来的辐射危害,对于患者长期观察和儿童成像更为安全。
核磁共振工作原理和成像过程
核磁共振工作原理和成像过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它通过利用原子核的自旋和磁性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则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和磁性。
原子核具有自旋,类似于地球的自转。
当物质处于外加磁场中时,原子核会发生预cession运动,即类似于陀螺仪的旋转运动。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处于两种能量状态之间的转换,称为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激发、回波和重建。
首先,通过给被测物体施加一个强磁场,使其内部的原子核自旋排列。
然后,通过施加一个射频脉冲,改变原子核的自旋状态。
在脉冲结束后,原子核会发生回波信号,这个信号被接收和处理。
最后,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处理和重建,可以得到一个图像,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特征。
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没有刺激和伤害,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各个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于诊断疾病、观察病变部位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神经科学领域,MRI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如脑卒中、脑肿瘤等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心脏病学领域,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图像,帮助医生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异常。
然而,核磁共振成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MRI设备昂贵且体积庞大,不适用于某些场合。
其次,MRI对于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具有磁性的物体有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干扰成像质量。
此外,MRI扫描时间较长,需要患者保持静止,对于一些无法耐受长时间扫描的患者可能会有困难。
总的来说,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有帮助。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NMR)是一种利用磁场和电磁波探测物体内部结构、
形态和功能的无创性检测技术。
其主要使用的原理为核磁共振(NMR)以
及磁共振成像(MRI)。
物理原理。
核磁共振现象基于核磁矩的存在,即在一个外磁场中,原子核会产生
自旋,导致其周围带有磁矩。
这个磁矩的大小与核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核自旋、核外电子等因素有关。
当一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作用于物体时,它
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使得原子核磁矩发生共振跃迁,即吸收或发射电磁波,并产生一个幅度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被电子设备捕捉并
分析,从而提取物体结构信息。
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是在核磁共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首先通过建立强磁
场产生磁化,然后用脉冲激发进行共振刺激,利用磁场梯度进行空间编码,最后利用接收线圈接收回波来重建空间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通过探测不同组织在强磁场中产生的不同信号,可以对
其进行成像。
由于不同组织的磁化强度和弛豫时间不同,每个组织都会产
生特有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计算和处理后就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出各种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包括了许多技术,包括脉冲序列、图像质量评估、图像
处理和分析等。
在临床应用中,它可用于检查头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
等部分,用于诊断骨骼、肌肉、神经、内脏等多种疾病。
此外,它还可用
于研究神经科学、心脏学、肿瘤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生成具有高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
它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可用于对人体各部位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图像信息。
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在外加静磁场和射频脉冲作用下,原子核的核自旋将发生共振现象,产生特定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采样和处理后,可以生成图像。
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首先需要将患者放置在强磁场中,使得患者体内的原子核自旋与磁场方向达到一致。
然后,通过施加射频脉冲,短暂改变原子核的自旋状态。
当射频脉冲结束时,原子核的自旋会重新恢复到与磁场方向一致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原子核会释放出射频信号,称为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
FID信号中包含了原子核的空间信息,但是它是时域信号,无法直接用于图像生成。
因此,还需要对FID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为频域信号,即核磁共振谱(NMR Spectrum)。
通过梯度磁场的施加,可以对样品中不同位置的原子核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得到不同位置的核磁共振谱。
最后,根据这些核磁共振谱进行处理和重建,就可以生成具有空间分辨率的MRI图像。
二、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肿瘤诊断: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多平面和多序列的肿瘤图像,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边界和体积。
同时,MRI还可通过不同的脉冲序列提供关于肿瘤组织血供和代谢状态的信息。
2. 神经影像学:MRI可以对脑、脊髓和 periphera神经进行评估,用于诊断和鉴别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3. 心血管成像:MRI可用于评估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如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此外,MRI还可用于心肌灌注和心肌纤维化的评估。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通过探测人体或其他物体内部不同组织水分、脂肪分布密度的成像技术。
本文将从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成像过程、影像解读等方面对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浅析。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源于核磁共振现象。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样品内核自旋将沿磁场方向进动,这会导致核自旋的磁矩发生进动,核磁共振信号随之产生。
在医学影像学中,通常使用主磁场和梯度磁场来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过程调节磁场强度:通过超导磁体产生强大静磁场,使样品核自旋进动,并发出核磁共振信号。
梯度磁场:通过改变梯度磁场的强度,定位不同位置的核磁共振信号。
RF脉冲:施加RF脉冲激发核磁共振信号。
信号检测:通过线圈接收样品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
重建图像:通过计算机处理,将收集的信号转换成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解读在核磁共振成像中,不同组织的信号强度和特征不同,医生借助这些特征来判断组织的性质和病变情况。
比如,脂肪组织在磁共振成像中呈现高信号,白质和脑脊液呈现不同程度的低信号,肿瘤通常呈现异常信号。
结语通过对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的浅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成像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以上是对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的浅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高级医学成像技术,其原理虽然复杂,但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详细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以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一、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当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时,原子核会产生自旋,而自旋又带有磁矩,因此会在磁场中方向上受到影响。
当外加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照射到体内的原子核上时,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并处于激发态,随后再释放出信号。
通过探测并记录这些信号,就可以形成图像。
二、核磁共振成像的步骤及过程核磁共振成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磁化、激发、回波和数据采集。
1. 磁化:在核磁共振成像之前,需要将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常磁场的强度为1.5-3.0特斯拉。
通过这个磁场,原子核的自旋会聚集在一个方向上,形成整体的磁化矢量。
2. 激发:在磁化完成后,医生或技术人员会向人体发送一些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这些无线电波会使得磁化的原子核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进而处于激发态。
3. 回波:当无线电波停止时,原子核会由高能级回到低能级,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返回检测设备。
4. 数据采集:最后,检测设备会收集并分析这些返回的无线电波信号。
通过探测和处理这些信号的强度、频率和时序等信息,就可以生成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图像。
三、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和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无辐射:相比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和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辐射,因此对患者是相对安全的。
2.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器官的细节,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3. 多参数评估:核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提供静态的解剖结构图像,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像序列获取到组织的功能信息,如血流、代谢活性等,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它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获取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体内图像,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原理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基于原子核的特性。
原子核具有自旋,且带有正电荷。
在磁场中,原子核自旋可以取向磁场方向的向上或向下。
当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于被检部位,原子核会吸收能量,激发到较高能级。
随后,通过检测原子核返回基态时的能量释放,可以获取有关被检部位的信息。
二、成像过程1. 准备阶段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之前,首先需要将患者放置在一个强磁场中,通常是高强度的静态磁场。
这个磁场能够对原子核进行定向,使其自旋朝向磁场方向。
同时,为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常常需要引入造影剂。
2. 激发过程在患者身体内部施加激磁脉冲,使原子核发生共振,跳跃到较高的能级。
这个脉冲的频率与静态磁场的大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来选择特定的信号源。
3. 信号检测与图像重建当原子核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电磁辐射信号。
这个信号会被接收线圈捕获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图像重建。
根据信号的特性,可以获取到被检部位的空间分布信息,形成一幅幅高清的MRI图像。
三、优势与应用领域核磁共振成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非侵入性:与传统的X射线检查相比,MRI无需使用放射线,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更安全可靠。
2. 多参数测量:MRI可以同时获得多个信号参数,如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来辅助医生做出诊断。
3. 高对比度:由于MRI对不同组织类型的反应不同,所以可以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有利于观察和诊断。
基于以上优势,MRI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神经科学研究、脑功能成像、癌症筛查、心血管疾病诊断等。
MRI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图像和功能图像,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MRI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特别适用于揭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结构、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
MRI的物理原理基于原子核的量子力学性质,主要利用核磁共振现象。
人体中的原子核主要是氢核(质子),因此MRI技术通常使用氢核来进行成像。
氢核本身带有一个自旋,当处于强磁场中时,其自旋会取向并保持与磁场方向平行或反平行。
在这种状态下,氢核周围的原子核会具有不同的能量水平。
在MRI扫描开始时,患者会被置于一个强磁场中,通常为1.5到3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强磁场会使患者体内的氢核自旋分为两个能量状态,一个与磁场方向平行(低能量态),一个与磁场反平行(高能量态)。
此时,大部分的氢核自旋处于低能量态。
接下来,医生会在患者体内施加一个弱的无线电波脉冲,它会使得部分的氢核自旋由低能量态向高能量态跃迁。
然后,脉冲停止,氢核自旋会开始从高能量态回到低能量态。
在这个过程中,氢核会向周围放射能量,这些能量会被接收到一个叫做RF线圈的设备中。
RF线圈既可以发射无线电波脉冲,又可以接收信号。
最后,收集到的信号经过计算和处理后,可以生成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
这些图像可以显示出不同密度和形态的组织,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MRI成像方法有许多种,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质子密度成像等。
T1加权成像主要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T2加权成像主要显示组织的液体含量,质子密度成像主要显示组织中氢核的密度。
这些不同类型的成像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
总之,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医学成像技术。
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MRI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对于揭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与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可以在人体内部创造出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图像。
本文将从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建立在核磁共振现象的基础上。
原子核具有自旋,当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核的自旋会产生磁矩,并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取向。
当一种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作用于样品(如人体组织)时,可以导致原子核的磁矩发生跃迁,吸收能量。
通过对这个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关于样品内部结构的信息。
核磁共振成像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稳定的强磁场、施加梯度磁场、激发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首先,通过超导磁体或永磁体建立一个稳定强大的恒定磁场,通常为1.5T至3.0T。
然后,在强磁场中施加梯度磁场,用于定位和编码。
接下来,通过无线电频率的脉冲激发核磁共振。
不同的核素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可以选择性地激发特定的核素。
最后,利用线圈系统接收被激发核素产生的回波信号,经过处理和重建,形成图像。
二、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1. 诊断MRI成像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对于大脑、胸腹部、骨骼和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疾病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例如,在脑部成像中,MRI可以检测脑肿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在乳腺成像中,MRI可以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在关节成像中,MRI可以帮助检测退行性关节病变、韧带损伤等。
2. 肿瘤评估MRI对于肿瘤的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MRI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界和浸润情况,以及血供情况。
这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治疗计划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MRI还可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例如观察肿瘤的缩小或消失情况,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3. 神经科学研究基于MRI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研究脑功能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fMRI可以观察到大脑在特定任务或刺激下的激活情况,了解不同脑区的功能组织,从而揭示大脑的工作机制。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百科名片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在物理、化学、医疗、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录概要定义物理原理氢核-首选核种系统组成NMR实验装置MRI系统的组成磁铁系统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核磁共振成像的优点核磁共振成像缺点:MRI系统的伤害1.强静磁场2.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3.射频场(RF)的致热效应4.噪声数学运算MR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磁共振成像的其他进展诺贝尔获奖者的贡献未来展望图书信息简介内容简介图书目录概要定义物理原理氢核-首选核种系统组成NMR实验装置MRI系统的组成磁铁系统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核磁共振成像的优点核磁共振成像缺点:MRI系统的伤害1.强静磁场2.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3.射频场(RF)的致热效应4.噪声数学运算MR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磁共振成像的其他进展诺贝尔获奖者的贡献未来展望图书信息简介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要定义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台湾又称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基于原子核的磁性行为来生成图像。
本文将浅析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并介绍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特性和磁矩的行为。
当一个物体被置于强磁场中时,其原子核会被激发并产生一个旋转磁矩。
该磁矩会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并在一定频率下发出信号。
为了获取图像,需要在被测物体周围施加一系列梯度磁场。
这些梯度磁场会导致原子核发出信号的频率与位置相关。
通过测量这些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可以重建出被测物体的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诊断和研究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诊断疾病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疾病。
例如,MRI可以用于检测脑部肿瘤、心脏病变、骨骼损伤等。
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相比,MRI不会产生辐射,因此更安全可靠。
2.研究器官结构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还可以用于研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不同脑区的MRI扫描,科学家可以了解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
这对于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非常重要。
3.观察生理和代谢过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特殊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学,可以观察和测量人体内部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这对于了解疾病发展机制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导航和手术引导核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导航和手术引导。
通过在手术前进行MRI扫描,医生可以在手术期间准确定位病变区域,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原子核的磁性行为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通过对信号的测量和处理,能够获得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医学领域中,核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研究和手术引导等方面。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成像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浅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影像,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从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浅析。
一、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
在外加静磁场的作用下,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会产生共振现象。
当人体置于强磁场中时,氢原子核的自旋会在磁场方向上产生两个能级,即顺磁态和逆磁态。
通过向人体施加特定的无线电波脉冲,可以使部分氢原子核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释放能量返回到低能级。
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核会发出特定的信号,通过检测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就可以生成人体组织的影像。
二、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生成过程1. 静磁场:核磁共振成像需要强大的静磁场作为基础。
静磁场的作用是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产生共振现象。
2. 梯度磁场:除了静磁场外,核磁共振成像还需要梯度磁场。
梯度磁场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对氢原子核施加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成像。
3. 无线电波脉冲:通过向人体施加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无线电波脉冲,可以激发氢原子核的共振现象,使其产生信号。
4. 信号检测与处理:检测氢原子核释放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最终生成人体组织的影像。
三、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势1. 无辐射:与X射线等成像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成像不会产生辐射,对人体无害。
2.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清晰显示人体组织结构。
3. 多参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获取不同参数的影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等,为医生提供更多信息。
4. 多方位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在不同平面和方位进行成像,全面展现人体内部结构。
四、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领域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脑部成像:用于诊断脑部肿瘤、中风、脑出血等疾病。
2. 脊柱成像:用于检测脊柱损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
它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探察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结构,从而为医生提供图像信息,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MRI 在医学成像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点无疑是非常的显著的,但是 MRI 也有其优势和局限,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优势1.安全性高MRI 没有辐射,也不需要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来扫描人体,因此对人体伤害极小,可以重复性的进行检查,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害处。
与传统的放射成像技术相比,其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成像清晰MRI 技术可以获取身体内部三维结构的图像,且在解剖学和生理空间上比较精确。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异常,从而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MRI 还可以检查很小的软组织和血管,如脑血管,还可以在检查严重的骨折时提供相关散卓的了解。
3.无创性高MRI 技术扫描过程中不需要穿刺,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伤,对于有心理恐惧的患者, MRI 技术也是非常的友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缓患者对诊断过程的压力。
4.多样性MRI 技术不仅仅只用于医学领域,而且在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天文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为不同领域科学的研究者提供高清晰度的数据提供支持。
二、局限性1.费用高MRI 技术的设备和培训成本都很高,甚至远高于传统的 CT 检测技术。
这也就导致了检查费用非常昂贵,适用于医疗条件优越的地方。
2.扫描时间长MRI 技术每次扫描的时间较长,很多时间需要到 30 ~ 60 分钟以上,这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对于那些严重病情的患者,这个时间就显得相当的宝贵。
3.射频线性伤害MRI 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 MRI 设备加热射线产生了局部氧化反应,可以导致扫描区域的线性伤害甚至是烧伤。
虽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对于患者就是非常的痛苦和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磁共振成像在磁场的作用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能够产生不同的能级,如果外加一个能量(即射频磁场),且这个能量恰能等于相邻2个能级能量差,则原子吸收能量产生跃迁(即产生共振),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能级跃迁能量的数量级为射频磁场的范围。
核磁共振可以简单的说为研究物质对射频磁场能量的吸收情况。
定义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台湾又称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物理原理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
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
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
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叫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因为人体的约70%是由水组成的,MRI即依赖水中氢原子。
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通过一个磁共振成像扫描人类大脑获得的一个连续切片的动画,由头顶开始,一直到基部。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电脑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
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故常将这门技术称为磁共振成像。
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电脑处理而成像的。
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
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叫做“核磁共振”。
氢核-首选核种氢核是人体成像的首选核种:人体各种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和碳氢化合物,所以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且氢核的磁旋比大,信号强,这是人们首选氢核作为人体成像元素的原因。
NMR信号强度与样品中氢核密度有关,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即含氢核数的多少不同,则NMR信号强度有差异,利用这种差异作为特征量,把各种组织分开,这就是氢核密度的核磁共振图像。
人体不同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与该组织中的病变组织之间氢核密度、弛豫时间T1、T2三个参数的差异,是MRI用于临床诊断最主要的物理基础。
当施加一射频脉冲信号时,氢核能态发生变化,射频过后,氢核返回初始能态,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
原子核振动的微小差别可以被精确地检测到,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机处理,即可能获得反应组织化学结构组成的三维图像,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包括组织中水分差异以及水分子运动的信息。
这样,病理变化就能被记录下来。
人体2/3的重量为水分,如此高的比例正是磁共振成像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基础。
人体内器官和组织中的水分并不相同,很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形态的变化,即可由磁共振图像反应出来。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
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害。
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
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数学运算原子核带正电并有自旋运动,其自旋运动必将产生磁矩,称为核磁矩。
研究表明,核磁矩μ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S 成正比,即式中γ为比例系数,称为原子核的旋磁比。
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它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值可表示为:m为核自旋量子数。
依据核磁矩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核磁矩在外磁场中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它在磁场方向上的投影值为:对于不同的核,m分别取整数或半整数。
在外磁场中,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具有相应的能量,其数值可表示为: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
可见,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由于磁矩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自旋能量分裂成一系列分立的能级,相邻的两个能级之差ΔE = γhB。
用频率适当的电磁辐射照射原子核,如果电磁辐射光子能量hν恰好为两相邻核能级之差ΔE,则原子核就会吸收这个光子,发生核磁共振的频率条件是:式中ν为频率,ω为角频率。
对于确定的核,旋磁比γ可被精确地测定。
可见,通过测定核磁共振时辐射场的频率ν,就能确定磁感应强度;反之,若已知磁感应强度,即可确定核的共振频率。
系统组成现代临床高场(3.0T)MRI扫描器NMR实验装置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
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
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
核磁共振谱仪是专门用于观测核磁共振的仪器,主要由磁铁、探头和谱仪三大部分组成。
磁铁的功用是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探头置于磁极之间,用于探测核磁共振信号;谱仪是将共振信号放大处理并显示和记录下来。
MRI系统的组成现代临床高场(3.0T)MRI扫描器磁铁系统静磁场:又称主磁场。
当前临床所用超导磁铁,磁场强度有0.5到4.0T(特斯拉),常见的为1.5T和3.0T;动物实验用的小型MRI则有4.7T、7.0T与9.4T等多种主磁场强度。
另有匀磁线圈(shim coil)协助达到磁场的高均匀度。
梯度场:用来产生并控制磁场中的梯度,以实现NMR信号的空间编码。
这个系统有三组线圈,产生x、y、z三个方向的梯度场,线圈组的磁场叠加起来,可得到任意方向的梯度场。
射频系统射频(RF)发生器:产生短而强的射频场,以脉冲方式加到样品上,使样品中的氢核产生NMR现象。
射频(RF)接收器:接收NMR信号,放大后进入图像处理系统。
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由射频接收器送来的信号经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学信号,根据与观察层面各体素的对应关系,经计算机处理,得出层面图像数据,再经D/A转换器,加到图像显示器上,按NMR的大小,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欲观察层面的图像。
MRI的基本方法1.选片梯度场Gz2.相编码和频率编码3.图像重建MRI在医学上的应用氢核是人体成像的首选核种:人体各种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和碳氢化合物,所以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信号强,这是人们首选氢核作为人体成像元素的原因。
NMR信号强度与样品中氢核密度有关,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即含氢核数的多少不同,则NMR信号强度有差异,利用这种差异作为特征量,把各种组织分开,这就是氢核密度的核磁共振图像。
人体不同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与该组织中的病变组织之间氢核密度、弛豫时间T1、T2三个参数的差异,是MRI用于临床诊断最主要的物理基础。
当施加一射频脉冲信号时,氢核能态发生变化,射频过后,氢核返回初始能态,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
原子核振动的微小差别可以被精确地检测到,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机处理,即可能获得反应组织化学结构组成的三维图像,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包括组织中水分差异以及水分子运动的信息。
这样,病理变化就能被记录下来。
人体2/3的重量为水分,如此高的比例正是磁共振成像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基础。
人体内器官和组织中的水分并不相同,很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形态的变化,即可由磁共振图像反应出来。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
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害。
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
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优点与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普通X射线或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相比,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
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
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2.各种参数都可以用来成像,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使得医疗诊断和对人体内代谢和功能的研究方便、有效。
例如肝炎和肝硬化的T1值变大,而肝癌的T1值更大,作T1加权图像,可区别肝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3.通过调节磁场可自由选择所需剖面。
能得到其它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
对于椎间盘和脊髓,可作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成像,可以看到神经根、脊髓和神经节等。
不像CT只能获取与人体长轴垂直的横断面;4.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5.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以成像,例如氢(H)、碳(C)、氮(N和N)、磷(P)等。
缺点1.和CT一样,MRI也是解剖性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核磁共振检查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2.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X射线或CT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CT 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3.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4.扫描时间长,空间分辨力不够理想;5.由于强磁场的原因,MRI对诸如体内有磁金属或起搏器的特殊病人却不能适用。
MRI系统的伤害MRI系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强静磁场在有铁磁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不论是埋植在患者体内还是在磁场范围内,都可能是危险因素;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可在受试者体内诱导产生电场而兴奋神经或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