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课件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ppt(新版)
3. 战后世界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
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与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
2) 世界区域集团内的贸易迅速增长.
4. 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2) 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第二章 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4) 国际分工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节, 世界生产分布 1. 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新格局.
1) 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 3) 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 1. 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2. 战后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PORT SAID, PORT SUDAN, DAR EL BAIDA LAGOS, DURBAN, CAPE TOWN 4)北美主要港口分布: VANCOUVER, MONTREAL, LOS ANGELE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G BEACH, MIAMI, NEW ORLEANS 5)中南美主要港口分布: CALLAO, IQUIQUE, VALPARAISO, SANTOS SALVADOR, BUENOS AIRES, MONTEVIDEO (URUGUAY) LA HABANA(CUBA)
第四节 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1. 世界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分析. 2. 航空运输线路: 1) 北大西洋航线. 2) 北太平洋航线. 3) 西欧---中东---远东航线. 3. 世界主要航空港: TOKYO, HONGKONG, BEIJING, SHANGHAI ROMA, PARIS, FRANKFURT, AMSTERDAM LISBOA, DUBAI, TEHRAN, SINGAPORE,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课件(全)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 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 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 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 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四、环境质量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 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 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 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 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 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
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 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 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 货或索赔的情况。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 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 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 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 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 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 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 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 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 伦斯河等。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 茵河和多瑙河。
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 究的方法论基础。
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地图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 统计图表法 归纳、演绎法 抽象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分工》课件
规模经济理论
总结词
基于生产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详细描述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分工 中,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规模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型,以获
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基于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优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02 国际分工的类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
定义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的 生产者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 段进行分工,各自发挥其技术优 势。
特点
这种分工模式注重产品生产过程 中的垂直分离,同一产品在不同 国家进行连续生产。
实例
汽车生产中的垂直分工,如美国 、日本等国家专注于研发和设计 ,而将零部件生产、组装等环节 外包给其他国家。
水平型国际分工
1 2
定义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或 流程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各国专注于同一产业的 不同环节或流程。
特点
这种分工模式强调同一产业内不同环节的平行分 布,各国在相同技术水平上从事相似生产活动。
3
实例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水平分工,如芯片设计、电路 板制造、组装和销售分别由不同国家完成。
国际分工的发展前景
国际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将继续深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国际分工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 展。
技术创新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
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为国际分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以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导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 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创新阶段,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关 键;在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成本和规模经济成为主要竞争 优势;在产品衰退阶段,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变得尤为重 要。因此,各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产品 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国际分工角色。
国际贸易地理课说PPT
亚洲地区
东亚国家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
重要的贸易地区之一。
东南亚国家
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优 越,资源丰富,与世界各国有着
广泛的贸易往来。
南亚国家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正在快速 发展,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
05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消耗
国际贸易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加剧了环境压力。
污染转移
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环境政策对贸易的影响
环境法规
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绿色税费
征收绿色税费或对环保产品给予补贴,影响国际 贸易格局。
自由贸易协定
01
自由贸易协定定义
自由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为促进贸易自由化而达成的协议,
通过取消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02
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
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贸易增长、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
0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例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是自由贸易协定
欧洲地区
欧盟成员国
包括27个国家,如法国、德国、 意大利、荷兰等,这些国家经济
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中东欧国家
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这些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欧 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欧洲自由贸易区
包括瑞士、挪威、冰岛等国家,这 些国家与欧盟成员国之间有自由贸 易协议,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课件-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置、排气装置油泵;荷兰生产涂料、机件;德国生产活塞、筋
轮盘、速度计、燃料箱、后轮轴;比利时生产坐垫;奥地利生
产水箱、加热器软管。
8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四,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这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所谓产品内分工 ,就是指产品生产过程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 成了以生产工序、生产区段、生产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 这种国际分工是比较典型的价值链分工。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处于不断演化的发 展过程之中。
第一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
殖民地开拓,大大扩大了销售市场,并促进了手工业生
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使工业和产量迅速增长。
那时,西欧殖民者因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
者控制,后者被控制;前者剥削,后者被剥削。这种不
国家的不平等的贸易关系。
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五,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 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指的是一国对外 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世界贸易依 存度又称世界贸易系数,指国际贸易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 占的比重。一国经济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世界经济 对于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与国际分工有很大关系。国际分 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
的工业部门的生产,并把落后的农业部门的生产转移到海 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落后国家的农民被迫为世界市 场生产原料和粮食,并变为先进国家工业品的消费者。这 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 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渐演变成世界城市与农村的分离与对 立,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 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可以称为垂直 一体化模式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任务: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研究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对比分析 数理统计 地图法 计算机模拟 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五节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六节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概念: 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地区)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 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 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 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位置
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分类
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
一、欧洲联盟
1、一体化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货币同盟
2、东扩面临的挑战
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 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
满意 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
基础可能发生动摇 新老成员在决策机构表决权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业和灌溉农业 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 城郊型农业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
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关系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17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关系
➢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的演变 ➢经互会的发展及其解体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
2021/3/10
授课:XXX
18
2.1 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的演变
➢战后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 德、日战败国 ✓ 英、法、美战胜国
➢发达国家间贸易关系的发展
✓ 第一时期:战后到70年代
授课:XXX
5
1.3国际分工的类型
➢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 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
➢产业内分工: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二是分 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 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
➢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 部件进行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15
1.6 产品生命周期假说
➢前提:技术可变 ➢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
✓ 产品创新阶段 ✓ 产品成长阶段 ✓ 产品成熟阶段 ✓ 产品衰退阶段
2021/3/10
授课:XXX
16
1.6 产品生命周期假说
出口
美国等母国
其他发
t5
贸易开始
发展中国家
进口
授课:XXX
10
1.1 绝对优势说
国别 英国 法国
一匹布 80 100
一桶酒 120 90
假设各国工作时间不变,英国200小时,法国190小时 分工前:一共可以生产两匹布、两桶酒。
分工后:英国生产布,法国生产酒 英国生产:2.5匹布 法国生产:2.11桶酒
2021/3/10
授课:XXX
11
国际分工优质课件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支 持国际分工、倡导自由贸易,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在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 密认为由于地域等自然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 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得绝对利益。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 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
世界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增强。每个国家在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的同 时,也消费着其他国家提供的产品。
亚、非、拉国家逐渐变成畸形的单一经济国家。 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的国际分工主要还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农业国家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另外也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着世界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 的时期。
工业国之间的分工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使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 局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也在发展。 目前国际分工正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向 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水平型国际分工过渡。
PAR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领头人。在1776年 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在国际分工方面提出了 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推荐)《经济地理》PPT课件
一、经济地理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
1. 是一门以介绍思想方法为主的课程
大学教育——培养人才——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除了培 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道德素养,我们的课程安 排主要为达到下述三个主要目的: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开设的理论课 掌握一些解决实现问题的工具与方法——应用性课程 拓展知识范围——一些本专业或非本专业的专业课
2、区位条件的变化
可以是由本地区自身的变化引起 可以是由其它地区的变化引起 政府的政策也能起到改变区位条件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相关概念
四.区位条件是否有利,对国家、区域经济和企 业发展十分重要
从国家的层次分析 从地区的层次分析 从企业层次分析
二.区位因子(Location factors):影响区位 主体分布的原因或要素,也是衡量区位条件 优劣的指标。如
工业区位因子可包括:
• 经济因子:成本因子与收入因子(主要包括能源、 资源、资本、劳动力、市场、运输、基础设施条件、 环境成本、税制等)收入与成本的差最大的的区 位——最大利益区位。
• 还包括一些非经济因子
三、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某经济事物或现象”空 间方面的科学。
经济事物或现象可包括: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生产 活动、产业集群、生产企业等;
空间方面可以包括:上述事物的空间分布;区位 选择;在各种尺度区域的布局、发展的条件和特 点、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目的是寻求空间上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 作用下,经济系统发生是怎样的变化,呈现出哪 些规律,从而指导人类实践。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相关概念
三. 区位条件:
与特定位置相联系的人类活动所需的支持条件,或某一空间位置上,各 种区位因子的集合,包含地理位置的含意(有时与区位的概念混用)。 人类生存与经济活动场所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好坏。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WTO的组成与职能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主要职责。
WTO的规则与原则
解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WTO与全球化的关系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析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和选择。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评估不同贸易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回顾国际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革。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贸易的主要 模式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产品寿命周
期理论
贸易的主要 商品
• 原材料 • 制成品 • 高端技术产品
区域贸易的 分布
探究各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的贸易模式 和商品分布。
国际贸易的 现状
分析当前的国际贸 易状况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规 则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深入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模式与区域分布,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 用。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 规则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职能,以及全球 贸易中的规则与原则。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研究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商品在全球的 区域分布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分析国际贸易中政策的选择、对贸易的影响 以及实践中的管理。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解释国际贸易的概念和范围。
2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阐述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3
国际贸易管理的实践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PPT课件
奖出限入政策
奖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给 予津贴;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或退回进口原料时征 收的关税;鼓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设立独占 经营的殖民地贸易公司,在殖民地经营独占贸易,使 殖民地成为本国制成品的市场;国家用现金奖励在国 外市场上出售本国产品的商人。但对重要原料的出口 那么加以限制。
航运开展政策
建立强大的商船队和渔船队;制止外国 船只从事本国沿海航运和外乡和殖民地 之间的航运,如1651年英国通过重要的 航海法案,该法案规定,一切输往英国 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载运或原出口国船 只装运,亚洲、非洲及北美的贸易必须 利用英国或殖民地的船只。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 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 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 入的根底,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 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第四,在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关系上,认为,国内商品生产应当服 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应鼓励工场手工业和出口贸易的开展。在对 外贸易上奉行“多卖少买〞的原那么。
早期重商主义
根本观点 政策主张
早期重商主义根本观点
一是在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上,将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 要求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地多卖少买,使金银流入国内。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有关国际贸易发生 的根底、决定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 向即贸易模式等的系统说明,它是贸易 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贸易纯理论
早期贸易思想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 重农学派的贸易观
分工思想
色诺芬 柏拉图 管仲 小结
色诺芬
4第四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31.0 334.4
58.0 121.4
46.7 102.1
53.4 78.2
53.6 63.0
91.5 60.2
57.8 54.0
40.6 46.2
35.7 总值
35.7 日本 32.5 台湾 23.5 韩国 39.8 美国 36.5 中国 ? 41.4 德国 42.3 马来西亚 51.0 新加坡 39.2 俄罗斯 51.1 香港
巴西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 焦碳进口额8410万美元,进口量32.3万吨 传输设备:进口7319美元 无线电话4841万美元 放大镜进口6528万美元 尼龙长丝布3032万美元 火车车厢进口2733万美元 蓄电池进口2206万美元; 音响器材进口1920万美元
★ 巴西是一个资源大国
★ 中国制造业发达,是“世界制造工厂
发达国家高技术、第三产业发达,出口中高技术产品、
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 高技术产品。
以中国与巴西贸易统计为例: 2004年上半年巴西对华贸易统计:
巴西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 大豆:出口额10.879亿美元,出口量383.4万吨 铁矿砂:出口额3.25亿美元,出口量1829万吨 豆油:出口额2.66亿美元,出口量44.6万吨 木纸浆:出口额1.27亿美元,出口量40万吨 钢铁半成品:出口额7344万美元 石油原油:出口额5511万美元,出口量31万吨 木材:出口额4110万美元
万台
_ 万吨
金额单位:亿美元
1至6月累计
同比(%)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 29.5
- 20.9
456 25.9 29.3 72.5
_ 24.5
4.6
2534. 0
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新要素禀赋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新国际分工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重叠需求理论 新国际分工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图4-1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中贸易模式的变化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第二次国际分工(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带动了机械、电气工业的发展,石油、 汽车、电力、电器工业的建立,与此同时,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 发展,特别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3年)的建 成,以及电报、海底电缆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速度,也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形成和发展。此时,垄断 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亚、非、拉 美国家不仅参与了国际商品流通,还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 系中,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 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
国际分 工的发 展水平 制约着 国际贸 易格局
国际分 工成为 国际贸 易自由 化的基 础
2020/10/3
国际分 工差异 造成了 国际贸 易利益 分配上 的不均 等
国际分 工的深 入发展 使对外 贸易依 存度不 断提高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一、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闹一出现了一些 新的特点。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服务业即现代服务业部门逐渐兴起, 导致全球贸易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在 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各国间纷纷成立区域经济集团,区域内国际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三)”南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的新亮点
据联合国《2005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认为,“南南贸易”即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滑坡之后重新恢复了元气。
造成“南南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 的转变。大量发展中国家在实行贸易改革和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同 时采取了更为外向型的发展战略,极大改善了进入其市场的机会, 也包括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准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开始了新的增长。二是发达国家的影响。由于分工的细化,要求各 个发展中国家之间保持积极的产品贸易,这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即“三角贸易”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仍占重要 地位。
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 活动,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反映世界 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储存、相互依赖关系。世界经 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贸易 的发展。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国际分 工使国 际贸易 的商品 结构不 断优化
2020/10/3
世界经济地理电子教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2020/10/3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三、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自1978年实施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 重大改变。中国政府抓住全球化时代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 国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 的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些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实行出 口导向发展战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效。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分工内 容逐渐 服务化、 知识化
分工的 对象由 产品向 要素转 变
部门间 分工向 部门内 分工深 化
垂直型 国际分 工与水 平型国 际分工 交叉
区域经 济集团 内部分 工继续 加强
跨国公 司的全 球分工 体系逐 渐形成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2020/10/3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二 、国际分工发展的趋势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国际分工体系和格 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 术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国际分工的体系和格 局还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和变动。在新的世纪里,国际分 工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
贸易增长迅猛;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规范日趋规范和完善。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一)全球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商品的贸易结构已经转向了以制成品为主 、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机 械和运输设备这一大类商品增长迅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也 成为世界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大趋势。除了工业品以外,商业性服务 贸易也呈现良好的增长前景。
2020/10/3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第三次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二战以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 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不断兴起,并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 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开始上升;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国家 为了更好地利用区域内资源、开放区域内部市场,促进贸易的发展, 纷纷建立了区域经济集团;跨国公司获得了极大发展,在国际分工 和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和跨国公司 的发展使得原本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越来越向由跨国公司 和国家所组织的分工方向发展。各国之间、各产业部门之间、各部 门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欧洲、北美和亚洲这三大地区主导的全球贸易 网络已经形成(图4-2)。并且,这三大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在区域内各国 对外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2020/10/3
图4-2 全球贸易网络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二)东亚作为新的增长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世界经济地理电子教案
第四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理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现状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国 际 分 工 理 论
2020/10/3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二、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一)世界贸易从三“极点”格局向三“极区”格局发展
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欧共体、日本主宰着世界贸易, 构成世界贸易的“三极”,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推进,它们都积极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二)中国作为周边经济体市场的壮大
在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力的低成本制造基地,本土企业的出口与外 商投资企业一样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加 之资源利用率不高,要支撑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需要大量进口所短 缺的资源性产品。因此,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全球增长 最快的进口市场,一些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对中国出口的快速增 长,周边经济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二)跨国公司的地位更加突出
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行全球范围内 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的建立使得它 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力量。
2020/10/3
2020/10/3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三)区域内贸易迅猛增加
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 化。随着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 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迅猛增长和初级产品进口的急剧增加成为进出口贸 易的一个明显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由早期资本密集型的机电设备为主 演变为以初级产品、用于加工装配的零部件为主。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东亚地区各国的对外贸易是在二战后其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东亚地区具有共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 并且东亚各国的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产业转 移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行的工业化战略也表现 出相似的特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东亚模式”,即在政府的指导下, 都经历了一个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转型阶段,走上了一条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2020/10/3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一)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崛起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是世界 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同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得最快,对 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另外,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服务贸 易的最大出口国,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排名居第九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以更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参 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推动着 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诞生和发展,其内部贸易也在不断增加。
(四)国际贸易规范日趋全面和完善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之后,国际贸易规范日趋全面和完善构成 了当今日际贸易格局的新景观。世贸组织所确立的多边贸易体制 保障了贸易规则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并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提 供了谈判场所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