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

合集下载

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

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

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有氧工作能力是指身体在进行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氧工作能力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作疲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对于个人健康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肺功能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也决定了身体在长时间有氧运动中的耐力水平。

可以通过测量最大摄氧量(VO2 max)来评价心肺功能的强弱。

VO2 max是指在最大运动负荷下,身体的摄氧量的最大值,是评价人体有氧能力的最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

二、耐力和持久力耐力和持久力是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们是指身体在长时间持续运动中能够坚持的能力,也是衡量人体对长时间劳动的适应性和强度的重要标志。

耐力和持久力的评价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测试或者长时间的工作负荷来进行。

三、训练效果在评价有氧工作能力时,还要考虑到训练效果。

人体经过长期的有氧运动训练后,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和持久力等指标会有所改善,从而影响有氧工作能力的提高。

评价有氧工作能力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训练水平和训练效果。

四、心率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也是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有氧运动后,心率的快速下降能够反映出身体对有氧运动的适应程度。

通常情况下,有良好有氧工作能力的人,运动后的心率能够迅速回复到静息状态下的水平,而有较差有氧工作能力的人,心率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五、血乳酸水平血乳酸水平是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

在进行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人体会逐渐产生乳酸,当乳酸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肌肉的工作能力。

通过测定运动后的血乳酸水平,可以评价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水平。

六、体脂率和身体质量指数评价有氧工作能力时,还需要考虑到个体的体脂率和身体质量指数(BMI)。

较高的体脂率和较高的BMI会对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这两个指标也是评价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有氧工作能力指标是指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指标来评价一个人的有氧工作能力,这些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心率、血压、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等。

有氧工作能力不仅是体育锻炼的重点之一,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有氧工作能力指标,并分析对提高和评估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是最大摄氧量(VO2max),它是评价身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金标准指标。

VO2max是一个体能指标,它代表着一个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最大摄氧能力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VO2max和一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成分、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通过定期的有氧运动,人体可以提高VO2max,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和耐力。

心率和血压是评估有氧工作能力重要的生理指标。

在有氧运动过程中,心率和血压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它们反映了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调节能力。

通过检测和监控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可以有效评判一个人对有氧运动的适应能力,也可以及时发现运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肌肉耐力是有氧工作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进行长时间、持续性的有氧运动时,肌肉耐力决定了一个人在运动中能够保持多久。

通过肌肉耐力测试和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水平,增强运动能力和持久力。

身体成分也是评估有氧工作能力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对有氧运动的进行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的体脂肪含量会增加身体负担,降低有氧运动的效果;而过低的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也会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和运动损伤的风险。

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管理身体成分对于提高和评估有氧工作能力来说至关重要。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是评价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最大摄氧量、心率、血压、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等生理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有氧工作能力水平,并据此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和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40题)1、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要素与资源进行最优化分析与处理,是哪一选项的中心工作?()。

A.教学设计B.教学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考核【答案】 A2、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

其结构可分为哪三部分?()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答案】 B3、前臂出血时,为了止血可指压的血管是( )A.锁骨下动脉B.肱动脉C.尺动脉D.桡动脉【答案】 B4、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状态反射B.牵张反射C.肌紧张D.腱反射【答案】 C5、依据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来源,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

A.教授法、学习法、直观法B.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

C.学习指导法、动作练习法、一般教育法D.语言法、直观法、教授法【答案】 B6、对要求视力集中的射击运动员,在平时里应多补充()。

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E【答案】 C7、“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级指标。

B.三C.一D.二【答案】 C8、体重指数法(BMI)是依据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来判断肥胖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是( )。

A.体重(kg)/身高(m)B.体重(kg)/身高2(m2)C.身高2(m2)/体重(kg)D.体重2(kg2)/身高(m)【答案】 B9、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A.支气管B.骨骼肌C.胸腺D.前列腺【答案】 B10、李宁在第()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

A.5B.6D.8【答案】 B11、比赛前运动员出现赛前紧张的生理机制是( )A.条件反射B.压力感受性反射C.非条件反射D.化学感受性反射【答案】 A12、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

A.田径B.滑冰C.游泳D.举重【答案】 A13、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A.保护组织B.上皮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答案】 A14、运动性心脏肥大主要特征表现为( )A.安稳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最大心率增加B.安稳时心率减慢,每分输出量增大,运动时心力储备充分动员C.心脏每搏输出量不变,每分输出量明显增加D.安稳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大,运动时心力储备充分动员【答案】 D15、在长时间跑动类的运动中,由于足底血管中的红细胞受机体机械作用而损伤可导致机体发生什么状态()A.运动性猝死B.蛋白尿C.肌肉痉挛D.晕厥【答案】 B16、师生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40题)1、足球运动中,“两人对脚” 导致膝关节强制外翻时,极易伤及膝关节的哪条韧带?()。

A.髌韧带B.交叉韧带C.内侧副韧带D.外侧副韧带【答案】 C2、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分别反映了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在运动至力竭过程中,二者到达的顺序是()。

A.同时到达最值B.先到达最大摄氧量C.先到达乳酸“拐点”D.都不会出现【答案】 C3、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A.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B.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C.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D.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答案】 D4、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竞赛贯彻的原则不包括()。

A.小型多样B.统一集中C.基层为主D.勤俭节约【答案】 B5、手持哑铃在做前臂屈的动作时,肱二头肌所做的工作是()A.支撑工作B.固定工作C.离心工作D.向心工作【答案】 D6、在体育课中,教师的评价具有()A.专业性、客观性和可信性B.专业性、可信性和持久性C.客观性、可信性和持久性D.专业性、客观性和持久性【答案】 A7、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是()A.旋内旋外B.环转C.外展内收D.屈伸【答案】 C8、肌糖原储量增多时,更有利于提高哪一项目的运动成绩( )A.跳远B.中长跑C.举重D.推铅球【答案】 B9、学生领会动作技能的基本要求,形成起定向作用的动作映像,并了解具体的动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这一主要任务是在运动技能形成策略中的哪一阶段()A.认知与定向阶段B.联系形成阶段C.自动化熟练阶段D.遗忘阶段【答案】 A10、缺乏下列哪种物质,会影响视力()A.维生素AB.维生素C.维生素ED.维生素D【答案】 A1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属于以下哪个方面的目标?()A.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答案】 D12、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哪一时期( )A.伤后即刻B.伤后24小时C.损伤中期D.损伤晚期【答案】 A13、()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有氧耐力的评定

有氧耐力的评定

有氧耐力的评定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评定有氧耐力的方法有很多,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定距离的计时位移运动,如1500米至10000米跑、400米至3000米游泳、100公里至200公里自行车、5000米至10000米划船等。

还有定时计距离的12分钟跑等。

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肺的通气功能:肺的通气量越大,吸入体内的氧气量就越多,在体育锻炼中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呼吸效率,增加肺的有效气体交换量。

2. 血液的载氧能力:吸入肺内的氧气是通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运送到各组织细胞的,在生理范围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其携带氧气的能力就越强。

如果人体中血红蛋白含量下降10%,就会明显影响有氧耐力。

3. 心脏的射血能力:心脏的射血能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单位时间内,心脏射出的血量越多,运送氧气的能力越强。

体育锻炼中影响心脏射血量的主要因素是
心肌收缩力量和心室容积的大小,体育锻炼时,心脏收缩力量越大,心脏的射血能力就越强。

4. 骨骼肌体的代谢能力: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有氧代谢酶活性高,利用氧气的能力强,表现为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高。

而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与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肌肉中红肌纤维多,有氧代谢能力就好。

评定有氧耐力时可以综合采用上述运动项目和方法来客观评价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水平。

具体可结合运动实际,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和要求综合选定具有代表性及简便易行的指标。

同时也要注意这些生理因素对有氧耐力的影响。

06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

06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
充足的血液供应是肌肉摄取、利用
氧的源泉,而心泵功能的增强是保 证肌肉血流量激增的重要前提。 最大吸氧量与最大心输出量密切相 关,最大心输出量愈大,其最大吸 氧量也愈大。
24 《人体生理学》
系统耐力训练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系统耐力训练,使左心室容积增加,
心肌收缩能力加强,从而使每搏输 出量增加。 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使静息心率降低, 从而使其可动用的心率贮备增加。 两者结合,使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 最大心输出量明显增高,最大吸氧 量因而增加。
27 《人体生理学》
三、最大吸氧量与耐力运动成绩
研究表明,耐力跑的成绩与最大吸
氧量密切相关。最大吸氧量增加是 提高耐力运动成绩的重要生理基础。 耐力运动成绩虽与最大吸氧量有密 切关系,但并不是完全由最大吸氧 量所决定的。最大吸氧量只是取得 耐力运动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28 《人体生理学》
13 《人体生理学》
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影响因素
运动后过量氧耗
体温增高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 皮质激素的作用
儿茶酚胺的影响 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Ca+的作用
14 《人体生理学》
恢复期的吸氧量大于运动中的氧亏 原因:运动时激活了肌细胞线粒体
氧化酶的活性,使代谢增强,在运 动结束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一些生 理、生化指标并未很快地恢复到安 静水平。
25 《人体生理学》
(二)决定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肌细胞有氧代谢能力 ★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 ★肌肉血流量等
26 《人体生理学》
训练对于外周机制的影响
◆耐力训练使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更
强,可使快肌纤维的代谢特性在一定程 度上向慢肌纤维转变。 ◆耐力训练可导致肌肉中毛细血管与肌纤 维的比率增大,使动脉和静脉的口径增 粗,为肌肉血流量增大创造条件。 ◆系统耐力训练还可使肌细胞内线粒体数 量和体积增加,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强。

有氧工作能力

有氧工作能力

(二)最大摄氧量的测量
1 直接测量法
实验室条件下,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 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运动要求: ①进行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募集全身肌肉质量的50%, 如跑步、蹬自行车、划船等; ②不受受试者体型、力量速度素质及运动技巧限制; ③运动时间能充分调动呼吸心脏机能(6-12分); ④受试者运动耐受性良好,运动过程有心电监控。
②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4 乳酸阈和VO2max的关系
共同:都可评定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区别: ①VO2max主要反映了人体最大摄取运输氧的能力,乳酸阈 则反映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前者主要取决于心肺功能,后 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能力。 ②VO2max受遗传因素制约较大,通过系统训练提高的可能 性较小;乳酸阈受遗传因素制约较小,训练可大幅提高。
实验:有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分析
有氧工作: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 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氧供应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 氧工作的关键因素。 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单位时间内机体 的最大摄氧水平(最大摄氧量)及氧利用率(无氧 阈)。
一、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心率
氧脉搏 最大氧利用率 最大CO2利用率 氧耗量/体表面积 呼出氧浓度 呼出气CO2浓度 氧当量 CO2当量
2.间接推算法 ① Astrand-Ryhmin 列 线图法 台阶高度 男子:40厘米 女子:33厘米 登台阶的频率为22.5
次/分
总时间是5分钟 记录负荷后第一个10 秒的心率。
② cooper实验 通过计算全力12分钟跑的距离推算最大摄氧量。 VO2max(ml/kg.min)=(d12 -505)/45 d12为12分钟跑的in VO2 ml/min VCO2 ml/min VO2kg/ml/min RER Ti Ttot

有氧工作能力及其训练

有氧工作能力及其训练
有氧工作能力
概念:? 两方面的能力:运氧能力和用氧能力。
一、运氧能力:(呼吸、循环、血液)
(一)呼吸 体现在 通气量 和 换气量 能满足需要。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是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实现 肺通气的结构包括呼吸道、肺泡、胸廓和胸 膜腔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泡的通道,肺 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而胸廓的节律性运动 即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的 舒缩活动,使胸腔容积产生变化,造成肺内 压与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气体进出于 肺。如何合理进行呼吸运动,对提高肺通气 效率、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和更好地完成体 育动作是极为重要的。
气体交换(Gas Exchange)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 织细胞之间O2和CO2的交换。前者称为肺换气,后者称组织换气。 两种换气都通过扩散的方式来实现,所遵循的物理原则是相同 的。肺换气是通过呼吸膜、组织换气是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 细胞膜进行的,这些生物膜均很薄,通透性较好,能充许O2和 CO2等气体分子自由通过。 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 体 交 换 的 动 力 是 分 压 差 ( Difference of partial pressure)。所谓分压是指混合气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它可用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乘以各组成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 容积百分比来求得。例如,在标准状态下,1个大气压为 101.33kPa(760mmHg),其中O2的容积百分比约为20.96%,故 PO2 为101.33×20.96%=21.24kPa(159mmHg);CO2的容积百 分比为 0.04 %,则 PCO2 为 0.04kPa(0.30mmHg)。在人体肺泡 内、血液和组织中 PO2 和 PCO2 并不相同(表 6-2 ),它们彼此间 存在着一定的分压差,于是气体就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 地方扩散。

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Page 16
直接测试法达到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
以下5种情况任何3种同时出现
体力达到力竭,受试者不能保持 规定的运动速度;
摄氧量(VO2)不再增加而出现 平台(摄氧量的变动小于5%);
呼吸商(RQ)成人大于1.10,少 儿大于1.00;
血乳酸(HLa)大于8mmol/l; 心率(HR)大于180次/分
有氧能力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中央机制:肺内氧扩散能力、心室泵血功能(最大心输
出量)、血液运氧能力 外周机制既骨骼肌摄取利用氧的能力:肌纤维类型、肌
糖原含量、线粒体数目、骨骼肌内的毛细血管密度及氧化 酶活性
Page 3
有氧能力的评价指标
最大摄氧量( VO2max );最大摄氧量速度(vVO2max);最 大摄氧量速度持续时间(tLIM at VO2max);无氧阈(AT 或 LT或VT); 无氧阈速度(vAT);无氧阈/最大摄氧量 (AT/ VO2max)等。
Page 10
直接测试法——功率车负荷方案
测试的具体方法: 从一定负荷起始(目前大部分文献采用心率为100~ 120bpm的起始负荷),通常采用50w, 规定每分钟一定的转数(一般为50~70rpm), 每3分钟递增一定的负荷(一般为20~30w)至力竭。
负荷的选择要根据受试者的情况确定: 起始负荷:中老年妇女25w;运动员1 0 0 w 。 递增幅度:中老年妇女,每级递增25w,运动员每级递增 50 w。 每级持续3分钟。
最大摄氧量速度(v VO2max)和无氧阈速度(vAT)对运动 中的能量运用效率进行评价;
最大摄氧量速度持续时间(tLIM at VO2max)对比赛中的平 均速度,即当前的耐力项目的成绩进行评价;
Page 4
有氧能力的评价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

有氧工作能力

二、乳酸阈
•概念:
在渐增负荷运动 中,血乳酸浓度 随运动负荷的递 增而增加,当运 动强度达到某一 负荷时,血乳酸 出现急剧增加的 那一点(乳酸拐 点)称为“乳酸 阈” 。
它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 由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 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
“个体乳酸阈”:
• 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
Ë ¯ ¿ È ¢ ï ¡ ± ¨ Ô ¶ Ç ¶ (Ó À /Ð Ê )£ %VO2max)
3
4
5
6
7
8
9
10
不同运动能力运动员递增强度运动时乳酸阈变化 • 图中可见,五名 体育爱好者 (sports activists)的乳 酸阈拐点偏左, 而三名准职业运 动员(semiprofessionals) 的乳酸阈拐点偏 向右。表明随强 度的增加有训练 运动员的乳酸高 峰出现较晚,有 氧能力较强。
2.通气阈测定 • 在渐增负荷运 动中,将肺通 气量变化的拐 点称为“通气 阈”
(三)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 • • •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VO2max和LT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 指标。 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 骼肌的代谢水平。 系统训练对VO2max提高较小,它受遗传因素 的影响较大。 系统训练对LT提高较大。显然,乳酸阈值 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 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 3.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肺 静 脉 左 心 动 脉 毛 O2 细 血 CO2 管 肺 动 脉 右 心 静 脉 内呼吸 外呼吸 组 织 细 胞
空 气

实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测定

实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测定

PWC170= P1 +(P2- P1) [(170- f1)/(f2- f1) ] = ( PWC170相对值= PWC170/体重 相对值= 相对值 体重

结果及分析:
将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 训练程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专项特长和 进行统计与分析。 将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和训练程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评价标准: 相对值越高, 评价标准:PWC170相对值越高,有氧运动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相对值越高 有氧运动能力越强。反之,


LOGO
实验一 实验二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有氧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一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实验一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评定磷酸原代谢能力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纵跳仪, 实验器材:纵跳仪,体重计 实验方法:纵跳法 实验原理:磷酸原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 实验原理:磷酸原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它供能 时间短,但能量输出功率最高, 时间短,但能量输出功率最高,常以几秒钟运动时 的最大功率来间接测定。 的最大功率来间接测定。人体中磷酸原系统是一切 高功率运动如冲刺、投掷、 高功率运动如冲刺、投掷、跳跃和举重等活动的供 能基础。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 能基础。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是评价高功 率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率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求:全脚掌放在台阶上 要求:
3. 休息 分钟后,按第二个节律上下台阶,持续 分 休息3分钟后 按第二个节律上下台阶,持续3分 分钟后, 最后10秒记录心率 秒记录心率, 钟,最后 秒记录心率,换算成一分钟的心率f2,记 记 实验结束。 录上下台阶总次数n2 。实验结束。用于计算第二个 负荷时所做功率P 负荷时所做功率 2 。

有氧运动能力评价指标

有氧运动能力评价指标

有氧运动能力评价指标
有氧运动能力评价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最大摄氧量(VO2 max):最大摄氧量是人体在最大运动强度下每分钟能够摄入和利用氧气的最大量。

它是衡量身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用升/分/千克(L/min/kg)来表示。

2. 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与运动状态下的变化幅度和频率。

高的心率变异性意味着心血管系统功能较好,有良好的有氧运动能力。

3. 乳酸阈值:乳酸阈值是指在高强度有氧运动中,乳酸在肌肉中累积的速度比乳酸被肌肉清除的速度更快的阈值。

乳酸阈值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个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4. 有氧耐力或持久力:有氧耐力是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力。

评价有氧耐力的指标可以包括持续运动时间、速度、心率变化等。

5. 心肺功能评估:评估有氧运动能力时,常常需要测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和心脏功能等指标,以了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在有氧运动中的表现。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较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有氧运动能力。

评价有氧运动能力对于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监测训练效果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有氧能力标准

有氧能力标准

有氧能力标准有氧能力是指人体在进行某项持续性活动时,维持心血管系统供应氧气的能力。

有氧能力标准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的表现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

有氧能力是评价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减少患病风险、提高运动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氧运动是指一种运动,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运动强度,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够让心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有氧能力标准是通过一系列测试来评估一个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的表现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监控个人的运动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氧能力标准测试项目:1. 有氧耐力测试:常见的有氧耐力测试项目包括跑步、游泳、划船等,通过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来评估一个人的有氧耐力水平。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跑步机测试、三千米跑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一个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的表现水平。

2. 无氧阈值测试:无氧阈值是指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开始产生无氧代谢产物的临界点,无氧阈值测试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的无氧阈值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人的训练和运动计划。

3. 最大摄氧量测试:最大摄氧量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极限有氧运动时,身体最大摄取氧气的能力,可以通过最大摄氧量测试来评估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水平,从而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有氧能力水平。

4. 心率恢复测试:心率恢复是评估一个人在进行有氧运动后,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速度,心率恢复测试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有氧能力水平。

有氧能力标准是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的,不同年龄段、性别的人群有不同的有氧能力水平标准。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有氧能力水平标准是根据最大摄氧量、有氧耐力、无氧阈值等指标来评估的,一个人的有氧能力水平越高,意味着他的心肺功能越好,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氧能力标准测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根据测试结果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高健康水平、减少患病风险、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生理学》简答题(三)

《运动生理学》简答题(三)

1 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参考答案】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

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

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

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参考答案】(1)血浆:长时间耐力运动,出汗较多,从而使血浆容量减少。

长时间的运动训练能够增加血浆容量,是因为机体适应性反应的表现。

(2)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因运动而变化,其数量变化与运动的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有关。

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越明显。

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

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尤其是耐力性运动员,在安静是,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

(3)白细胞:安静状态运动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与非运动员无明显差异。

白细胞的增加幅度主要与运动负荷有关,而与运动持续时间的关系很小。

运动后的白细胞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3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参考答案】(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3)体温适度升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的血流,防止体温升高。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4 何谓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有何特点与实践意义?【参考答案】(1)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可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并保持一段时间后才恢复到原来水平。

(2)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运动生理学《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运动生理学《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运动生理学《有氧、无氧工作能力》(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运动生理学《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切运动的能量供应过程都是由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过程以不同的比例组成。

有氧与无氧能力

有氧与无氧能力

氧亏: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摄氧量: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运动后过量氧耗最大摄氧量的定义及正常值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男子绝对值:3.0-3.5L/min 相对值:50-55ml/kg/min女子绝对值:2.0-2.5L/min 相对值:40-45ml/kg/min判定标准:●心率达180次/分(少儿达200次/分)●呼吸商(RQ)达到或接近l.15●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或下降●受试者已发挥最大力量并无力保持规定的负荷即达精疲力竭乳酸阈: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它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个体乳酸阈波动范围:1.4-7.5mmol/L意义:更能客观和准确地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高低乳酸阈在实践中的意义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的关系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都可以用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最大摄氧量反映了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氧量,乳酸阈则反映了递增负荷运动时刚引起乳酸堆积时所需要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系统训练对VO2max提高较小,它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乳酸阈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较少,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乳酸阈。

显然,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是有限的,乳酸阈的提高作为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在实践中的意义将更大。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乳酸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法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运动时体温过高生理“极点”: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第二次呼吸概念:“极点”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有氧运动能力名词解释

有氧运动能力名词解释

有氧运动能力名词解释
所谓的有氧运动能力,其实是指个体在参加有氧运动和训练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其中包括的方面有很多,主要包括有反映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能力、反映骨骼肌收缩能力的肌力、反映关节活动范围的柔韧性以及平衡功能、协调功能等。

一般来说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
指标,前者主要反映人体在运动时所社区的最大氧量,后者主要反映递增负荷运动时刚引起乳酸堆积时所需要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步行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无成本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人可实施,随时随地都可以,简单自由度大,而且对人体很有好处,因此日常生活中就坚持多步行一定是很不错的习惯。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
有氧工作能力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 和乳酸阈值(LT) 。

1.最大摄氧星:反映了心肺功能。

是指在剧烈运动中,每分钟能摄入的最大氧气量。

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人体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中的氧气利用效率。

2.乳酸阈值:反映了骨骼肌的代谢水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乳酸开始在血液中堆积的临界点。

乳酸阈值越高,说明入体在运动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氧气。

延缓乳酸的堆积,从而保持更长时间的持续运动。

以上两个指标都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获得。

常用于评估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也可以用于普通人评估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运动生理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值:即个体每分最大吸氧量,以 L· min-1为单位 相对值:每kg体重的最大吸氧量,以 ml· kg-1· min-1为单位
17 《人体生理学》
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吸氧量变化
18 《人体生理学》
最大吸氧量的正常值
★健康青年男子最大吸氧量为 2.5-3.5L· min-1或50-55ml· kg-1· min-1, 同龄女子最大吸氧量底于男子。 ★儿童少年最大吸氧量随年龄增长而 增加。 ★最大吸氧量递减的状况受体育锻炼 的影响。
13 《人体生理学》
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影响因素
运动后过量氧耗
体温增高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 皮质激素的作用
儿茶酚胺的影响 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Ca+的作用
14 《人体生理学》
恢复期的吸氧量大于运动中的氧亏 原因:运动时激活了肌细胞线粒体
氧化酶的活性,使代谢增强,在运 动结束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一些生 理、生化指标并未很快地恢复到安 静水平。
19 《人体生理学》
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值
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一般为4-6L· min-1。 世界优秀耐力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男 子可高达7.4L· min-1(94ml· kg-1· min-1), 女子可达4.5L· min-1(74ml· kg-1· min-1)。 我国中长跑运动员一般低于中非国家中 长跑运动员,约为70~75ml· kg-1· min-1。
27 《人体生理学》
三、最大吸氧量与耐力运动成绩
研究表明,耐力跑的成绩与最大吸
氧量密切相关。最大吸氧量增加是 提高耐力运动成绩的重要生理基础。 耐力运动成绩虽与最大吸氧量有密 切关系,但并不是完全由最大吸氧 量所决定的。最大吸氧量只是取得 耐力运动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20 《人体生理学》
最大吸氧量与遗传
早期研究认为,个体间最大吸氧量
的差异在93%的程度上归因于遗传。 后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影响 力明显底于早期报道的程度,但仍 有显著性意义。 归纳估计,最大吸氧量在25-50%的 程度上为遗传因素所决定。
21 《人体生理学》
二、决定最大吸氧量的生理机制
25 《人体生理学》
(二)决定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肌细胞有氧代谢能力 ★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 ★肌肉血流量等
26 《人体生理学》
训练对于外周机制的影响
◆耐力训练使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更
强,可使快肌纤维的代谢特性在一定程 度上向慢肌纤维转变。 ◆耐力训练可导致肌肉中毛细血管与肌纤 维的比率增大,使动脉和静脉的口径增 粗,为肌肉血流量增大创造条件。 ◆系统耐力训练还可使肌细胞内线粒体数 量和体积增加,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强。
充足的血液供应是肌肉摄取、利用
氧的源泉,而心泵功能的增强是保 证肌肉血流量激增的重要前提。 最大吸氧量与最大心输出量密切相 关,最大心输出量愈大,其最大吸 氧量也愈大。
24 《人体生理学》
系统耐力训练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系统耐力训练,使左心室容积增加,
心肌收缩能力加强,从而使每搏输 出量增加。 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使静息心率降低, 从而使其可动用的心率贮备增加。 两者结合,使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 最大心输出量明显增高,最大吸氧 量因而增加。
3 《人体生理学》
一、需氧量与吸氧量(VO2 )
★需氧量指机体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 需的氧量,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 为250ml· min-1。 ★吸氧量是每分钟机体实际吸入的氧 量,既每分吸氧量。 ★耗氧量指机体单位时间内实际消耗 或利用的氧量。
4 《人体生理学》
运动与需氧量与吸氧量的关系
◎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 并受运动持续时间影响 ◎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总需氧 量少,每分需氧量却大,反之亦然 ◎运动时吸氧量增加,且在一定范围 内与运动强度呈正比
第六章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与运动中氧的供 需相关的生理学现象及评定有氧工作能 力的主要生理指标。
1 《人体生理学》
第一节 运动中氧的供需 第二节 最一节 运动中氧的供需
一、需氧量与吸氧量(VO2 ) 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
8 《人体生理学》
训练和无训练者 VO2 之间的差异
训练
未训练
运动时间
9 《人体生理学》
氧债
●经典的氧债学说将运动后恢复期内
的过量氧耗称为氧债,认为氧债用于 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氧亏。 ●实际上,运动后恢复期的氧耗量, 不仅用于偿还氧亏,而且还用于偿还 使机体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时的额外的 耗氧量。 ●大多数学者认为,应以运动后过量 氧耗的概念代替“氧债学说”。
5 《人体生理学》
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
氧亏
氧债
运动后过量氧耗
6 《人体生理学》
氧亏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需氧量与吸氧量
之间的差异称为氧亏。 人在进行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 中出现的氧亏。 低强度运动时,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 出现。
7 《人体生理学》
氧亏
氧亏
稳定阶段
运动时间
根据Fink原理:
吸氧量=心率×每搏量×动静脉氧差 既:决定最大吸氧量的因素主要取 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摄取、 利用氧的能力。
22 《人体生理学》
通常将心脏的泵血功能称为 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而 把肌肉摄取、利用氧的能力称为 决定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23 《人体生理学》
(一)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
15 《人体生理学》
第二节 最大吸氧量
定义:最大吸氧量(VO2max)指人
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 性运动中,当心泵功能和肌肉利用 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 位时间内(通常以min计)所能摄取 的氧量。
16 《人体生理学》
一、最大吸氧量的表示方法和正常值
最大吸氧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类:
10 《人体生理学》
适量运动和大负荷运动的氧亏和氧债 a轻量运动,b大负荷运动
11 《人体生理学》
运动后乳酸恢复情况
12 《人体生理学》
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
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
但机体的吸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 安静时水平,而是先快后慢地恢复。 运动结束后恢复期的总吸氧量多于 安静状态下相等时间的总吸氧量, 其超出部分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