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合集下载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属于卫生招聘考试常考的内容,今天带领大家回顾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道地药材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
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川乌/附子)、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

3.中药的采集
(1)药用部位
【全草】益母草、木贼草;
【地上部分】益母草、豨莶草、灯芯草、泽兰、荆芥、紫苏;
【花粉】蒲黄;
【果实】马兜铃、瓜蒌、槟榔;
【种子】决明子、白果;
【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根】大黄、生地黄、黄芩、紫草、茜草、龙胆草、天花粉(瓜蒌根);
【茎】天麻、薤白
(2)采收季节
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但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二、八月)采收。

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天然的动、植、矿物。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否合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神农本草经》中即说:“阴乾曝乾、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用药法象》也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味则性味不全。

”可见,研究药物的产地、采集规律和贮藏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保护药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产地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疆域辽阔,地处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并有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及华南低纬度的热带,加之地貌复杂,江河湖泽、山陵丘壑、平原沃野及辽阔的海域,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尽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也就使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

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缘故。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

”强调了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

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

从《神农本草经》、《别录》起,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资料,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等。

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然而,各种道地药材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实际上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一节产地◆道地药材(地道药材)◇历史、产地、品种、产量、炮制、疗效。

◆道地药材的形成◇生态环境的.不同。

◇临床疗效的长期总结。

◆道地药材的确定◇临床疗效◇产地◇品种◇质量◆常见道地药材◇四川:黄莲、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江苏:薄荷、苍术◇广东:藿香、陈皮、砂仁◇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茯苓、三七◇河南: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山东:阿胶◇浙江: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郁金第二节采集◆采集与药效的关系药效物质→→质、量、效的差异↑采集季节、时间、方法◆植物类药材◇全草、茎: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

如:益母草、小蓟、薄荷、桑寄生◇叶: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如:枇杷叶特定品种须深秋或初冬霜后。

如:桑叶◇花:含苞待放或初开时。

如:菊花、辛夷花粉:盛开时。

如:蒲黄◇果实、种子:成熟时。

如:枸杞、车前子特殊:未成熟时。

如:枳实◇根、根茎:秋末、春初(农历二、八月)。

如:天麻例外:半夏◇树皮:春、夏时节(清明-夏至)。

如:黄柏◇根皮: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

如:牡丹皮◆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矿物类药材:随时采收。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制1.什么叫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指具有地方特色,质地优良的药材。

例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等2.中药采制的最佳时期是什么?采集原则:应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为依据,在其有效成分最高的时节进行。

(1)植物类①全草类药材多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②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放的时候。

③花、花粉类药物花类药材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花蕾,花粉类药材则需适时采收。

④果实、种子类药物果实类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集,种子类药材一般在种子完全成熟后采集。

例外: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集果实或果皮,如: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

⑤根、茎类药物多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为佳。

例外:半夏、延胡索等要在夏天采集⑥树皮、根皮类药物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

例外:部分要在秋后采集,如牡丹皮、苦谏皮等(2)动物昆虫类药材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3)矿物药材全年可采,择优采选即可。

3.什么叫炮制?中药为什么要炮制?炮制方法分哪几类?中药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剂前必要的加工过程。

目的是:减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性能、改变性状、纯净药材、矫味矫臭方法:1)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常用方法有挑、筛、簸、刷、刮等。

2)水制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常用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洒、水飞等。

3)火制药物经火加热处理;常用方法:炒、煅、煨。

4)水火共制常用方法:灸、蒸、淬、潬5)其他制法制霜、发芽、发酵。

中药学总论-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学总论-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三、剧毒药物应专柜上锁,专人保管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一、什么是道地药材(地道药材)
道:古代的行政区划。地:地域、地区 质优效高的特产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如广陈皮、新会皮(橘皮)、四大怀药(怀 菊花、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川连(黄 连)、川椒(花椒)、川断(续断)、阳春砂(砂仁) 等。
二、确定道地药材的因素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生物污染、人为污染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二、中药贮藏养护的方法
干燥处理贮藏、密封贮藏、吸潮养护、化学药剂养护、气调 养护-现代手段,成本高。
经验贮藏方法:泽泻、丹皮放在一起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不 易变质;花椒和有腥味的动物类药物如地龙放在一起,防地龙虫 蛀;白芷、党参放入米糠、谷糠层层间隔存放,可放久。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中药适时采集的重要性 • 药材采收期确定的三个依据:
1、有效成分含量
如蓼科植物大黄根,有效成分蒽酮。
2、有毒成分含量
如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有效成分总黄 酮、有毒成分“梫木毒素”。
3、药材产量
பைடு நூலகம்、采收时节
1.植物类药物的采收时节
从理论上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 ,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程度为依据。
关,但关键因素是临床疗效。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山西上党人参绝灭,现以东北人参为贵 。
川芎《本经》即有收载,宋代才成为道 地药 材。
三七原道地药材产地为广西(广三七、田 七),现为云南(滇三七)。
道地药材的概念:
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炮 制讲究、疗效突出的药材。
道地药材不足:
药材的引种栽培 药用动物的驯养 产地对药材的影响: 如大黄的致泄成分“蒽醌”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药性理论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药性理论
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二、中药毒性分级
大毒 〉 有毒 〉 小毒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2.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四、中毒的临床表现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剂 量
中药剂量: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每味药的成人一
日量。
古代16进位制:1市斤=16两=160钱 现代采用公制: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
1市两(16进制)=30克 1钱=3克 1分=0.3克 1厘=0.03克
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
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1.与四气五味有关:
味属辛、甘,气属温、热
升浮药:麻黄、升麻、黄芪
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 沉降药:大黄、芒硝、代赭石
2.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
“轻清升浮为阳”:花、叶、皮等质轻药物,如菊花、苏叶、蝉衣
“重浊沉降为阴”: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药物:苏子、枳实、代赭
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
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
用量宜小
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
用量宜大
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
用量宜大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单味药使用比 复方中应用剂量大,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宜大。
三、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部分药物具有双向性:川芎等。
3.与炮制、配伍有关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植物类药材的采集
• 植物类药,常依药用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 采集时间,如: • 以全草入药者宜在植物充分生长时期时采, (如益母草、香薷、蒲公英、车前草等) • 叶类入药者宜花期时采,(如大青叶、艾 叶)有些药材需在特定季节采集(如桑叶 须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以花入药者宜在花开放时采(如菊花、 旋复花),有些花则要求在含苞欲放 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辛夷) • 果实或种子入药者通常宜在果实成熟 或即将成熟时采,(如瓜蒌、栀子、 山楂);少数药材应当采收未成熟的 幼果(如青皮、枳实)
根或根茎入药者宜在早春晚秋(农历二、 八月)时采收。(如苍术、大黄、葛根) “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树皮或根皮入药者宜在春夏旺长时采集。 (如黄柏、厚朴、杜仲)
二.动物药材的采集
• 动物、昆虫类药材因品种不同,生活 习性的差异,采集方法各异,具体时 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捕获为原则。如 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 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此时皮 厚质佳;虫类药材全蝎、土鳖虫,谓道地药材?试述你对道地药材的理 解。 • 2、植物药的不同入药部位,采收时间有什 么不同?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了解中药产地与药效关系,道地药材含 义 • 2、了解采收季节与药效关系 • 3、了解植物药不同入药部位的采集时间
• 中药多以天然的植物药为主,其次是 矿物药、动物药和少量的加工品。中 药的产地与采集与药材质量关系密切, 所以,中药的产地、采集是否适宜, 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 一.道地药材 • 道地药材:某地药材在产量、质量和疗 效上都具有很大优势。这种优势可称为 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产量大、 质量优、疗效好。 • 如:四川的黄连、川芎;东北的人参、 细辛;河南的地黄、山药;山东的阿胶 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 这种品种优势与当地生物分布、水土、 气候、日 照等生态环境有关。

3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3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3、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源于动物、植物、矿物及少数人工制品。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否合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神农本草经》有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用药法象》也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性味不全。

”可见,药物产地、采集和贮存方法的研究,是保证药材质量和保护药源的重要课题。

一、中药的产地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差异很大。

古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由此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

道地药材的确定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产量等因素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

中国传统的道地药材按资源分布区域不同主要分为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江南药、西药、藏药等类。

1、川药:指四川、重庆等地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四川、重庆是我国著名药材产区,所产药材近千种,居全国第一位。

川产珍稀名贵药材有麝香,冬虫夏草,川黄连,川贝母,石斛,熊胆,天麻等。

大宗川产道地药材有黄连(川黄连—重庆石柱),川泽泻,川白芍(“银心白芍”),川白芷,川牛膝(四川天全),川郁金,川黄柏,川芎(四川灌县),附子(四川江油),川木香,川大黄,川枳壳,川杜仲,川厚朴,巴豆,使君子,明党参等。

四川道地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

如: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川贝母,麝香;岷江流域的姜,郁金;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补骨脂;汉源的花椒,川牛膝等,均为国内外著名中药材。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2.4 果实、种子 —— 在果实成熟时(瓜蒌、枸杞、 乌梅、枳实) 2.5 根、茎 —— 古时二、八月为佳。古人认为: “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 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 2.6 树皮、根皮 —— 春、夏植物生长旺盛时(黄 柏、厚朴、杜仲、肉桂) l 动物类 动物类药材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具体时间以保 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哨应在三月 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 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目的要求】 1.了解中药药效与产地的关系,道地药材的 概念及为适应临床所需而对其如何发展。 2.了解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不同药用部 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教学内容与学时】 产地、采集。 1学时
l 植物类 1. 产地:“道地药材” —— 与药材的产地、品种、 质量等多因素有关,但临床疗效是关键。如四川 (黄连、川芎、附子)、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砂仁)、东北(人参、五味子、细辛)云 南(茯苓)、河南(地黄)、山东(阿胶) …… 广三七——滇三七。 …… 药材引种和动物的驯养:西洋参 —— 国内引进 成功;天麻 —— (贵州 —— 陕西),人工牛黄、 养鹿取茸、人工虫草菌的培养。
采 集
2. 采集: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 积累是不相同的。(年、月、时辰:甘草、人参、 丹参、黄连、金银花、曼陀罗) 2.1全草入药者——在植株充分成长或开花的时候采 集,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薄荷、紫苏、车 前草、蒲公英、忍科藤) 2.2叶类——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大青叶、荷叶、 艾叶、枇杷叶) 2.3花——在花正开时(菊花、旋复花、金银花、槐 花、辛夷花、月季花、红花、蒲黄)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西北地区
主要生产甘草、枸杞、锁阳等中 药材。
西南地区
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川芎 、黄连、茯苓等。
中药产地的生态环境影响
气候条件
中药生长的生态环境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温 度、湿度、降雨量等。
土壤类型
不同中药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质土、粘土、 腐殖质土等。
水源状况
中药生长地的水源状况对中药品质和生长具有重 要影响。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目 录
• 中药的产地 • 中药的采集 • 中药的加工与储存 • 中药的质量与安全
01
中药的产地
中国的中药产地分布
华北地区
主要分布有甘草、枸杞、黄芪等 中药材。
华东地区
盛产人参、黄连、白芍等中药材 。
华南地区
以生产砂仁、槟榔、益智等热带 中药材为主。
东北地区
以人参、鹿茸、蛤蟆油等珍贵中 药材著称。
中药的采集方法
采摘
对于一些草本植物,如叶 子、花朵等,可以直接采 摘其需要的部分。
挖掘
对于一些根茎类药材,需 要挖掘整株植物,洗净晾 干后使用。
捕捉
对于一些动物类药材,如 蛇、蜥蜴等,需要捕捉后 进行加工处理。
中药的采集工具
刀具Leabharlann 铁锹和锄头网兜和捕捉器容器
用于切割植物组织和根 茎。
用于挖掘根茎类药材。
中药的储存环境要求
干燥
中药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发 霉。
阴凉
中药应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通风
中药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避免药 材受潮和霉变。
避光
中药应存放在避光处,以保持药材的颜色和 质量。
04
中药的质量与安全

02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02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阿胶 党参 川贝 田七 藏红花
山东东阿 山西上党
四川 广西田州 由西藏引进
不同产地形成了各自优质的地 道药材,形成了不同的地道药材和 产区。如关药、北药、南药、广药、 川药、贵药、怀药、祁药等。
宁夏枸杞
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 味甜
怀地黄
野生地黄植株瘦小,根细如手指,而 “怀地黄”,根粗壮而且梓醇含高,
③广域分布,产地较分散的类型:有20种,约占15%,如:菊花: 贡菊、亳菊、滁菊、杭菊、怀菊等多来源;贝母:川贝、浙贝、 平贝、伊贝、皖贝、太白贝母等。
道地药材产区分布及类型划分
(1)传统根据产地划分: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浙药、 怀药、关药、北药、南药、西药等。
①狭域分布,产地相对单一的类型,30多种,约占20%。主要包括: 四川川芎、云南木香、山东阿胶、河南山药等。
②广域分布,产地较为集中的类型,100多种,约占65%。主要包括: 东北的人参、五味子;华北的知母、远志、黄芩;西北的麻黄、 秦艽、银柴胡;西南的天麻、川牛膝;青藏的虫草、大黄;华南 广防己、高良姜;华东的栀子、南沙参等。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与含义
道地
地道
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 强调 “用药必依土详其地道形色。”
明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 论述药材产地时专设“道地”
一项
“地道”一词的含义与“道地”相同,都 是对药材货真质优的褒奖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与含义
❖“道”是指按地理区域划分的名称。 ❖“地”是指地理,地带,地形,地貌;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来演变成货真价实,质优
可靠的代名词。所谓道地,就是指原产的、真实的、 特有的、优质的、高标准的含义。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与含义

第五讲-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五讲-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西红花种植基地
盛花期的西红花
花被 雄蕊
柱头
地龙
浙贝
元宝贝 珠贝
四川:川芎、川贝、麦冬、黄连、附子、川黄柏
、金钱草、麝香
云南:三七、木香、当归、石斛、茯苓 贵州:杜仲、淫羊藿、天麻、何首乌、黄精 广西:广郁金、罗汉果、两面针、珍珠、穿山甲
、蛤蚧 重庆:半夏、天冬 、味连、青蒿 西藏:藏雪莲、独一味、绿绒蒿、虫草、毛诃子
CH3 H
H3C O
O
O
H H O CH3 O
三角叶黄连
味连
独一味
广东、香港、澳门:砂仁、草果、藿香、佛手、 穿心莲、巴戟、化橘红、陈皮
海南:益智仁、豆蔻、丁香、高良姜、益智仁 福建:龙眼肉、穿心莲、荔枝核、建曲、白花蛇 舌草
台湾:青果、槟榔、樟脑
湖南:玄参、玉竹、吴茱萸、前胡、猴(龙脑)樟 湖北:茯苓、独活、厚朴、射干、苍术、石膏 河南: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连翘 、红花
吉林:人参、鹿茸、平贝母、蛤蟆油
五味子
垂盆草 Herba sedi sarmentosi
用于急性及迁延性肝 炎、能降低转氨酶。 有效成分为垂盆草苷。
H2 C glc O H
NC
CH2OH
垂盆草苷
第5讲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 确定适宜的 采收时期
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根和根茎类:宜在生长停止,花、叶萎谢时的休
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收,例外 :柴胡、明
党参 春天; 太子参 夏季;延胡索立夏后地上 部分枯萎,谷雨和立夏之间采挖。
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
秋季采收。 菌、藻、孢子类:如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 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芩在立秋后采收质 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七)全草类: 多在植物生长是旺盛而将开花前,或花
蕾将放而未盛开前割取。(薄荷、藿香)
第三节
加 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产地加工的意义
意义:
1.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
2.剔除杂物及质劣部分,保证药材质量, 提高临床疗效。
3.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它 技术处理,有利于炮制和药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采集季节的原则:在药用部分中有 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集。一般是在 药用部分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地】 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 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 ① 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 ② 古代医药家的实践。道地药材的确定,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 ①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 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 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② 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 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 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 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
(五)果实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多在自然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亦有少 数在未成熟时采收(枳壳、枳实),有 些须在成熟经霜后采摘为佳(山茱萸变 红、川楝变黄)。
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影 响质量,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 采。(木瓜)
(六)种子类:
药用种子多在将成熟时采摘。因为这时 种子发育旺盛,子粒饱满,有效成份高。 过余成熟,以免种子散落。
1、品种退化严重。原因:一是田间管理过 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 肥以及植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 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 二是人为的改变其生态环境。三是不重视对优 良品种的选育。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 根本原因。

《中医药简介》课件-中药产地与采集

《中医药简介》课件-中药产地与采集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部位)提取、分离、纯化 与中间产品的生产 一、药材有效成分(部位)浸出
(一)历史与现状
• 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 • 提取工艺,装备 • 渗漉 煎煮 多能提取罐 计算机智 • 水、乙醇等浸出中药材有效成分, • 水蒸气蒸馏生产挥发油; • 压榨法制取鲜药材有效成分(部位)、挥发油成
• 含水分高的新鲜中药材,如桑椹、山楂等。 • 例如,秋梨膏就是用压榨法从梨和藕榨汁,与另
6种中药水煎剂合并浓缩制成的。
• 中药中对热不稳定有效成分,用冷压榨法制备
(1) 水溶性物质压榨法
• 适合于刚采收新鲜中药材或含水分高的根 茎类和瓜果类药材的加工。
• 榨取的对象为水溶性强的化合物,如水溶 性蛋白、酶、氨基酸、多糖和含多种维生 素的果汁或根茎汁类混合物
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游离状态薄荷、荆芥等宜采收后或喷润后迅速加工切 制,不宜带水堆积久放,以免发酵变质,影响质量。 凡含挥发性药材应及时加工,干燥宜阴干,加水处理 宜“抢水洗”,以免挥发油损失,对热处理尤须注意。 有些药物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毒性和强烈刺激性, 通过炮制后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如乳香
动物类药材 视其生长周期及入药部位而定-保证药效, 容易获得
桑螵蛸: 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 桑螵蛸(螳螂卵)-药材
鹿 茸: 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驴 皮: 冬至后剥取,皮厚质佳 小昆虫: 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 斑 蝥: 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全草
叶类 花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植物类
花粉 花朵盛开时采集

2第二章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

2第二章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
酸枣仁、枸杞子、知母、紫菀、天花粉、 白芷、北沙参、远志、全虫、丹参、菟丝 子、槐米.
第一节 产地
3.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 1).充分重视; 2).产区可能发生变化; 田七—滇三七 上党人参—吉林参、东北参
第二节 采集
原则: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节采集 • 人参皂甙8月份含量最高 • 麻黄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 • 槐花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
• 7.动物昆虫类 根据类别不同而不同 • 潜藏在地下的,在夏末秋初捉捕:全蝎、
土鳖虫、地龙、蟋蟀、蝼蛄、斑蝥
第二节 采集
• 卵蛸、蜂巢在秋后形成后采集:桑螵蛸、 蜂巢
第二节 采集
• 蛇蜕全年可以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蟾酥在春秋两季蟾蜍多活动时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海生贝类药材,夏秋季节捕采:石决明、 牡蛎、海蛤壳、瓦楞子
第二节 采集
1.全草 花开初期、枝繁叶茂时采收。 根以上割收:益母草、荆芥、紫苏、豨莶草
第二节 采集
需连根入药的全根拔起:柴胡、小蓟、车前草、 地丁
第二节 采集
• 用带叶花稍的及时采收:夏枯草、薄荷
第二节 采集
但茵陈蒿例外。 “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
《本草纲目》
第二节 采集
• 2.叶类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收:枇杷叶、 荷叶、大青叶、艾叶
第二节 采集
• 但桑叶例外, 宜在冬季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3.花类 一般在未开放的花蕾时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以花粉入药,花朵开放时采收:蒲黄
第二节 采集
• 4.果实一般在成熟时采收:瓜蒌、马兜铃
第二节 采集
• 个别在未成熟时采收:青皮、枳实、覆盆 子、乌梅
第二节 采集

2.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2.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已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貌在《千金翼方·卷一》中,专论“采药时节”及“药出州土”,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及51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

历代医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时至今日,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有很大关系,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总之,药物产地、采收与贮存方法的研究,是保证药材质量和保护药源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产地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在我国纵横万里的大地、江河湖泽、山陵丘堑、平原沃野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

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川草在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 中药产地、

第七章 中药产地、
中药产地、 第七章 中药产地、采集与加工
一、中药的产地
中药来源:植物 动物 矿物。药物的 生长和形成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 中药材的产量以及质量具有明显的地域 性。
产地、 产地、采收与贮存
一、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 (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 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 四大怀药 浙八味——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 浙八味 胡索、郁金
1 防霉 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 在药材的表面上;在适当温度、湿度及 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 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 防霉措施: 防霉措施: 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 为宜; 药材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产地、 产地、采收与贮存
三 药材的贮藏与保管
产地、 产地、采收与贮存
三 药材的贮藏与保管
3 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变色酶引起的变色: 变色酶引起的变色: 酚羟基,在酶的作用下,经过
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 变色。 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 泛油 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前者如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等; 后者如天门冬、 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2 防虫
药材害虫的发育和蔓延与下列因素相关: 库内的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药材的成分 含水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虫害的防治措施: 虫害的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太阳曝晒、烘烤、低温冷藏、密封法。 化学防治方法:磷化铝熏蒸法;低毒高效的新杀虫剂 化学防治方法 药材同处存放: 药材同处存放:陈皮与高良姜同放,泽泻与丹皮存一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来源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中药的产地、采收和贮存是否适宜,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中药的产地
天然的药材的分布和生长,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古人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量丰富,品种优良,炮制考究,疗效卓著,而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药材。

古代医家发现许多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川穹、花椒、附子,广东的陈皮、砂仁,江苏的薄荷、苍术,浙江的菊花、白芍,湖北的艾叶、白花蛇,云南的茯苓、三七,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等都非常著名,从古至今为人们所乐用。

中药的采集
植物药的采集
中药大部分是植物药,植物药的生长季节较为明显,不同的生长时期,其各个组织器官即根、茎、花、叶、果实等,所含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有差异的。

每一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
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大致按药用部位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全草类药材:多数在植物充分长成、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期采收。

有的割取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

有的用带根全草,则连根挖采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大蓟、小蓟等。

有的须用嫩苗和带叶花梢,要适时采收,不能过期,如茵陈蒿、夏枯草等。

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也应在生长旺胜时割取,如忍冬草、夜交藤等。

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含苞欲放或花朵盛开的时候采摘。

此时正当植物生长旺盛的阶段,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

但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采摘。

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的时间很重要。

若采收过迟,则花瓣变色、枯萎和脱落,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复花。

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

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

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采摘。

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多数果实在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子、马兜铃等。

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果,如青皮、枳实、乌梅。

以种子入药的,
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带果实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皮开裂,种子散失,如小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则应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收。

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等,在略成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最好。

根和根茎类的药材:古人多在二、八月采收,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浸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

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在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最好,产量较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

但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过夏采收为宜。

树皮和根茎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

此时树木生长旺盛,树木枝干内浆液充沛,不仅质量较佳,疗效较好,而且容易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等。

但肉桂躲在十月采收,此时油多容易剥离。

有些木本植物生长周期很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去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

至于根皮,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如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等。

动物药的采集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其具体时间,以保
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以前采收,过时则虫卵将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前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捉。

矿物药的采集
矿物类药材大多随时可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