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

合集下载

浅议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浅议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1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构 建
居 民生 活 质 量 的 内 涵 包 括 人 们 物 质 生 活 质 量 和 精 神 生 活 质 量 两 个 方 面 , 盖 客 观 领 域 的 生 活 质 量 涵 和 主 观 领 域 的 生 活 质 量 ; 包 括 个 体 的 感 觉 , 涉 及 既 也 社 会 环 境 和 自然 环 境 的 综 合 影 响 。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评 价指 标体 系是 科学 地评 价 居 民生 活水平 、 析社会 分 经 济 发 展 趋 势 的基 础 , 由若 干 相 互 联 系 、 互 补 充 是 相 的 指 标 有 机 结 合 形 成 的 多 层 次 、 因 素 的综 合 体 系 。 多 根 据 构 建 指 标 体 系 需 要 遵 循 的 原 则 , 鉴 专 家 学 者 借 的 研 究 成 果 , 者 选 取 了 经 济 发 展 和 收入 消 费 水 平 、 笔 文化教 育 、 住 与生活 条件 、 康 状况 、 会保 障、 居 健 社 资 源 环 境 等 6个 子 体 系 1 9个 个 体 指 标 构 成 了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表 1所 示 。 如 表1 居 民生 活 质 量 评 价指 标 体 系
Hale Waihona Puke 因 子 分 析 法 是 通 过 研 究 众 多 变 量 之 间 的 内部 依 赖 关 系 , 少 数 几 个 抽 象 变 量 即 因 子 来 反 映 原 来 众 用 多 的 观 测 变 量 所 代 表 的 主 要 信 息 , 解 释 这 些 观 测 并 变量 之 间的相互依 存关 系 。 子分 析可 以浓缩数据 , 因 找 出 数 据 的基 本 结 构 , 原 始 观 测 变 量 的 信 息 转 化 将 为 少 数 几 个 因 子 的 因 子 值 , 时 , 这 些 因子 值 还 可 同 用 以代 替 原 来 的 观 测 变 量 进 行 其 他 的 统 计 分 析 , 是 这 在综 合评价 中应用较 为广泛 和成熟 的方法 。 3 内 蒙 古 城 市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与 综 合 水 平 比较 基 于 对 居 民生 活 质 量 内 涵 和 评 价 体 系 构 建 的 理 解 , 者 选 取 了 内 蒙 古 9个 地 级 市 的 指 标 数 据 , 用 笔 运 因 子 分 析 法 对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出 不 得 同 城 市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分 值 和 排 序 。 笔 者 数 据 来 源 于 《 0 8内 蒙 古 统 计 年 鉴 》 具 体 指 标 见 表 2 表 5 20 , ~ 。 表 2 经济 发 展 和 收 入 、 费 水 平统 计 数 据 消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和改善。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感,也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并提出一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措施。

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

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供水、供气、供电安全稳定能够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2. 住房条件良好的住房条件对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住房的舒适度、安全性、周边环境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以满足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需求。

3. 环境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空气、水源、噪音等环境因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4. 就业机会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就业机会是城市居民评估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业机会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能够提供居民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来源。

5. 社会保障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增加生活质量。

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网覆盖率,完善供水、供气、供电等服务,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强化环境治理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源,控制噪音污染。

同时,加强城市绿化,提供优美的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促进就业机会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此外,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的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减轻居民的经济压力。

5.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鼓励居民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开展自治事务,提升社区的共享意识和互助精神。

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doc

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doc

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缺陷(一)反映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方面的指标所占比重过大。

对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我国以往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经济发展、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方面的指标占较大比重,经济性特别明显。

但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对生活质量的感受就会越来越多关注生活的环境、社会的安全保障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

因此,应相应降低经济发展,收入消费方面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增加居民对生活质量感受较大的相关指标。

(二)指标体系全面性有欠缺按照构造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评价居民生活质量要从人的物质、精神、健康、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出发,全面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多层次多方面特征,但实际评价中所选指标范围相对较窄,全面性层次性达不到要求,虽然也有文化、教育、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但大多情况下,一是这些方面并未涵盖居民生活的各方面,二是以上这些方面选取的指标简单,数量不够。

(三)部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生活质量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居民对生活质量的理解感受都有较大改变。

有些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指标不能跟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感受度。

如: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饮用水安全问题、政府服务和管理能力问题等方面的指标基本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未出现过二、完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一)关于资源与环境质量指标由于近几年我国各地区空气污染的加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确实是居民生活质量中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对自己生活舒适程度的感受。

以往对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多采用从影响生态环境的空气、水、植物等自然因素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PM2.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等。

区域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及量化分析

区域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及量化分析

区域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及量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各个区域而言,评估居民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并进行量化分析,以供参考。

一、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收入较高的家庭而言,可以更好地满足其基本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和享受水平。

相反,收入较低的家庭则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估也会相对较低。

因此,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时,可采用居民人均收入作为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51元,而在同期的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91元,较全国略高。

因此,收入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估也会相对较高。

二、居民医疗保障在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时,医疗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如果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可以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可以提升生活质量的评估。

采用居民医疗保障方式作为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

比如,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进程加速,一些区域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制度,如破产医疗、大病保险、失业保险等,因此该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估也会相对较高。

三、居民教育水平居民教育水平也是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居民对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教育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评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时,测评居民教育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采用居民受教育程度作为指标,比如全国人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而在2019年同期的上海市,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4年以上,因此,上海市的生活质量评估也相对较高。

四、居民生态环境居民所处的生态环境是评估区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

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

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的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套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环境品质指标:1. 空气质量:评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包括PM2.5、PM10等指标。

2. 噪声控制:评估建筑内外噪声的控制效果,确保居民的休息和生活环境安静舒适。

3. 自然景观:评估住区周边自然景观的状况,如绿化覆盖率、水域面积等。

4. 璀璨夜景:评估住区夜间照明效果,包括照明亮度、灯光设计等。

二、社会服务指标:1. 教育资源:评估住区周边教育机构的数量、质量和覆盖范围。

2. 医疗服务:评估住区周边医疗机构的数量、质量和距离。

3. 文化娱乐设施:评估住区附近的公园、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完善程度。

4. 商业设施:评估住区周边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等商业设施的数量和便利程度。

三、居住舒适指标:1. 室内布局:评估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确保居住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2. 光照通风:评估建筑内部采光和通风状况,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

3. 采暖与制冷:评估建筑的采暖和制冷系统的效果,确保居民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生活。

4. 保温隔音:评估建筑的保温和隔音效果,确保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隐私保护。

四、交通便利指标:1. 公共交通:评估住区周边公交和地铁的覆盖范围、出行时间和便利程度。

2. 道路网络:评估住区周边道路网络的完善程度和交通流畅程度。

3. 步行和自行车道:评估住区内步行和自行车道的建设情况,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五、安全保障指标:1. 防火设施:评估住区内消防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效力。

2. 防盗措施:评估住宅楼或小区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门、监控系统等。

3. 应急救援:评估住区内应急救援设施的完备程度,如医疗急救站、消防站等。

通过以上宜居建筑与宜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估建筑和住区的质量,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能耗(吨标准煤/ F1-1 万元) F1节约能源 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比例 F1-2 (%)
≤0.68
经信委、发改委
夏热冬冷地区≥45%
住建局
北方采暖地区住宅供热计 新建住宅和经计量改造的既有住宅分户实施按用热量计价 F1-3 量 收费。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 F、资源节约 F1-4 ≥13% ≤100 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20%,其他城市≥10%。 ≥90% ≥10000 发改委 水利局 水利局 水利局 规划局
A、居住环境
完成停车设施普查和专项规划,实施停车计时收费,严格 A3-6 违法停车执法,停车供需平衡,秩序良好,路内和居住区 无大量违法停车现象。 分布均匀,小学服务半径不超过500 米,初中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
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 A4-1 理
需提供当年遥感 影像图示说明
校园安全
幼儿园、中小学校舍、校园符合安全要求,校园周边治安 环境良好,设置完善的警示、限速、禁止鸣笛等交通标 A4-2 志;校园周边无台球、电子游戏机营业点、网吧,无集贸 市场、摊点等。 A4-3 A4-4 A4-5 A4-6 人均拥有的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8平方米 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6平方米 ≥0.3 ≥40 ≥16000
环保局
B3环境质量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环保局、水利局
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db) B3-3
环保局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
序号 C1-1 C1-2
指标标准 ≥90%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高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我市指标 情况
指标责任部门 人社局 民政局
备注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平均值表评价因素及编号平均值定级总体感觉房屋总体印象房屋质量水体清洁度树木保护状况生活垃圾处理饮用和水源状况文体设施情况上学方便程度服务设施状况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出行道路状况田地道路到集市方便程度到县城方便程度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城市人居环境近接居住环境住宅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情况;邻里住房周围的安静,近邻的交流或接触程度,近邻的围墙、院子内的绿化;社区环境社区绿化公园、学校的绿化,街头绿化,该地区的绿化状况,去公园的便利程度,周围的水域环境,与水域的接近程度;社区空间公共空间的大小,街景的美化程度;社区服务购物、娱乐、医疗、银行、邮局,小孩的教育环境,文化环境,治安状况;城市环境风景名胜保护自然风景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保护,历史气氛;生态环境噪音,空气质量;服务应急能力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防灾抗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项(A)因素项(B)分因素项(C)经济环境销售率(一年以内)物业管理水平物管费收缴率,服务质量楼盘认可度入住率,升值潜力社会环境安全小区消防设施,抗震设防,小区内治安状况健康医院或诊所数量,社区康体设施教育文化学校数量,社区活动居民生活邻里关系,生活便利程度小区规划设计人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景观环境,套型平面组合及功能,室内通风,小区特色区位交通到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公共交通的服务班次,公共交通线路,机动车可达性,车位数量与住户比生态环境水环境系统水质标准(景观水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中水利用率声环境系统小区白天噪音等级,室内白天噪音等级光环境系统小区道路立体照明系统,朝阳房间比例(多层、高层),日照时数(大寒日)气环境系统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氮含量绿化系统绿地率,植物丰实度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生活垃圾收集与分类率,生活垃圾收运密闭率技术环境智能技术周边红外线对射和电子监控及电子巡更,户内报警及救助系统通讯信息技术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宽带入户率建造技术绿色材料,建筑节能比例住宅设计指标构成住宅设计指标住宅类型(高层、多层、公寓、别墅)住宅层高(米)住宅房型(一房一厅、二房一厅、二房二厅一卫...)住宅单元建筑面积(平方米)人均拥有房间数量(个)住宅配套设施完备率(%)住宅的智能化程度(高、中、低)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人居环境划分准则环境构成要素按结构形态划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区位环境按社会形态划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一级准则单项指标建筑质量(Ⅰ)房型设计(X1)通风状况(X2)储藏充足(X4)容易维修(X5)电力稳定(X6)楼层高度(X7)防火材料(X8)隔音设施(X9)充足光线(X10)内置橱柜(X11)绝缘防护(X12)室温控制(X13)管道良好(X14)卫生设施(X15)方便厨房(X16)不互相干扰的通道(X17)环境安全(Ⅱ)空气质量(X18)饮水水质(X19)噪声污染(X20)洪水淹没(X21)交通要道(X22)垃圾堆场(X23)化学工厂(X24)污染水体(X25)易燃易爆(X26)景观规划(Ⅲ)风景院落(X27)住区小品(X28)建筑密度(X29)自然景色(X30)建筑保持(X32)住宅间距(X33)绿化草坪(X34)休闲广场(X35)建筑样式(X36)公共服务(Ⅳ)商业网点(X37)医疗保健(X38)蔬菜市场(X39)供电系统(X40)电信服务(X41)给水系统(X42)排水系统(X43)各类学校(X44)公共停车场所(X45)文化娱乐设施(X46)社区文化环境邻里和谐(X47)社区治安(X48)住宅特色(X49)住区荣誉(X50)紧邻亲朋(X51)紧邻高校(X52)流动人口(X53)远离棚户(X54)市民广场(X55)心理归属(X56)(Ⅴ)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目标层(A)支持层(B)指标层(C)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自然生态环境(B1)[0.4131]饮水水质(C1)[0.2814];生活污水处理(C2)[0.1430];化肥农药污染处理(C3)[0.1430];河流污染处理(C4)[0.2264];人禽粪便处理(C5)[0.1074];植被保护(C6)[0.0988]农村基础设施(B2)[0.2725]自来水普及率(C7)[0.2599];供电系统(C8)[0.2599];道路交通(C9)[0.1810];邮电通讯(C10)[0.1281];清洁能源推广(C11)[0.8690];公厕数量与质量(C12)[0.8041]房屋建筑质量与设计(B3)[0.1983]建筑密度(C13)[0.2618];房屋前后景观(C14)[0.9977];设计样式(C15)[0.1064];采光朝向(C16)[0.1362];保温防热隔音(C17)[0.1362];住房面积(C18)[0.2618]社会服务与社会关系(B4)[0.1193]周边商业网点(C19)[0.0973];文化娱乐活动(C20)[0.0735];学校数量与质量(C21)[0.1477];农村医疗保障(C22)[0.2693];农业技术推广(C23)[0.2227];村治安形势(C24)[0.1095];邻里关系(C25)[0.0800]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指标因子层(二级指标)乡村人居环境人居设施环境住房条件A1;购物网点A2;道路交通A3;水电气供给A4;文体场所A5;垃圾处理A6人居生态环境植被与绿化B1;空气质量B2;水体质量B3;生物多样性保护B4人居社会环境干群关系C1;乡规民风C2;教育水平C3;治安状况C4;文化生活C5;社会保障C6人居经济环境家庭年总收入D1;农业年收入D2;土地征用补偿D3;就业创业渠道D4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层子系统层指标层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乡村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保护;现有景观数量及类型;人均绿地面积;大气质量;污水处理;河流污染;人禽粪便处理乡村居民经济条件乡村旅游收入;村民人均GDP;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乡村社会环境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传统文化保护;距周边商业网点距离;周边学校数量及质量;医疗保障;治安条件;邻里关系乡村居住环境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建筑密度;房前屋后景观;设计样式;采光朝向乡村基础设施自来水普及率;水电供应情况;道路出行;邮电通信;公厕的数量和质量;路灯(下页续)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A] 分类层[B] 指标层[C]乡村人居环境评价自然生态环境[B1]饮用水水质[C1]河流水质[C2]灌溉农田水水质[C3]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处理[C4]工厂污染的处理[C5]环境绿化美化程度[C6]空气质量[C7]噪音干扰情况[C8]基础设施[B2]自来水供给[C9]供电[C10]有线电视普及度[C11]日常出行的道路情况[C12]交通便捷度[C13]银行、邮局使用情况[C14]公厕数量与质量[C15]垃圾收集与处理[C16]污水排水管网铺设[C17]居住条件[B3]房屋间距[C18]房屋质量[C19]房屋设计样式[C20]房屋采光朝向[C21]房屋保温防热隔音功能[C22]人均住房面积[C23]源自周围绿化[C24]公共服务[B4]文化娱乐活动设施[C25] 公共活动场地多少[C26] 学校数量与质量[C27]大小疾病就医方便度[C28] 日常购物便捷度[C29]社会福利与保障[C30]农业技术指导[C31]社会关系[B5]社会治安[C32]邻里关系与交往[C33]家庭关系[C34]。

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

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

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本文将进行一项调查研究,探讨居民的生活质量指标、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活质量指标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关系、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生活质量指标。

1.物质生活水平:城市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购买力等是衡量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

2.居住环境:居民居住的房屋条件、居住区配套设施、交通便利度等反映了居住环境的好坏。

3.社会关系:居民与家人、朋友、邻居之间的关系和社区氛围对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4.教育与文化:教育资源的充足程度、文化活动的丰富度以及教育文化参与度是评估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5.健康状况: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二、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产生重要影响。

2.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城市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住环境的好坏。

3.社会保障体系:充足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提供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4.教育与文化资源:教育和文化资源的充足程度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5.健康医疗服务: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和良好的健康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全面、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3.提供优质教育与文化资源:加大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和文化资源的供给水平。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居民生活质量大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居民生活质量大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居民生活质量大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作者:魏颖刘厉兵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4期随着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环境等条件不断发展变化,在个体背景、家庭背景和地区背景等因素交织影响下,不同社会群体在就业收入、消费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性逐步显现,经济发展成果在不同个体中的实现程度和内心感受日趋多元化。

比如,同样半小时通勤时间,之于一线城市可称为便捷,之于三四线城市则是拥堵。

因此,针对多维度生活需求,既全面、客观、准确、及时测量居民实际获得,又科学、合理、动态识别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生活水平的全面评价(Galbraith,1958),通常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等维度予以研究测度(陆军、刘海文,2018)。

学者方面,Liu (1976)从经济、政治、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选取123个指标考察生活质量,其他学者从公共服务(Massey et al,1987)、生活成本(Albouy,2008)、失业率(Greenwood,1969)等社会属性,以及温度(Glaeser、Tobio,2008)、降水量、空气质量(Roback,1982)等自然环境属性开展研究。

我国学者大多以主观指标和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由消费者信心、教育质量、健康水平、医疗服务等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等方法测度生活质量(彭念一、李丽,2003;范柏乃,2006;张连城等,2014;郭洪伟,2018)。

机构方面,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OECD美好生活指数等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人类发展指数从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三个方面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美好生活指数从住房条件、家庭收入、工作、社区环境、教育等11个方面考察生活质量和民众生活幸福感。

我国研究机构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如首都经贸大学长期发布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这些研究基本脉络是以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统计数据刻画客观生活水平,调查数据主要是把握居民主观满意度。

浅议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浅议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统计分析,这是在综合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方
法。
一、 内蒙古 城市 居民生 活质量 评价与 综合 水平比 较
基于对居民生活质量内涵和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解,本 文选取了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城市居民生活质
量分值和排序。( 本文数据来源于( 2008内蒙古统计年鉴>,
居住与生活 条件
健康状况 社会保障
资源环境
指标类 经挤发展 收人 水 平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梢费质量 文化设施 教育水平 居住条件
基本设施
医疗资源
就业状况
水环境 绿化状况
指 标名 称 ( 】 ( ) 人均生产总值( X,) 人均可支配收人( X:) 人均消费性支出( X,)
恩格 尔系数(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 公共图 书馆人均 藏书册数 ( k)
率( %)
( 人)
生 活污水 集 中处理
率( %)
城市人 口 用水 普 及
率( %)
人均 公 共 绿地 面 积 ( 平方 米)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呼伦 贝尔 市 通辽市 赤峰市
乌兰 察布 市 鄂尔 多斯 市 巴彦 淖尔 市
乌海 市
3. 85 3. 82 4. 09 3. 87 4. 14
4. 12 3. 71 4. 1l 4. 28
42 015 51 564 18687 18952 13 470 16077 7502 l 19644 40 130
16 920 17 876 10 364 10 150 10032 97 74 16 226 10 360 13623
11432 13613 76 42 702l 71 45 7881 12665 7029 10665

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

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

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概述:农民的生活质量评价是一个全面了解农村发展状况和农民生活现状的重要依据。

针对农民的生活质量评价,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以便能客观地评估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一、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 经济指标: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土地经营收入、非农就业收入、农民工收入等。

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经济状况,其稳定性与农民生活质量有关。

农村财政支出:农村财政支出可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对农民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2. 社会指标:教育水平:农民教育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医疗保障:农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农民在健康方面的权益保障程度。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能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提高其生活安全感和稳定性。

3. 生活环境指标:生活条件:包括居住环境、生活设施等,衡量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包括土壤污染、水质安全等。

二、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1. 定量测量方法:统计数据分析法:通过农村统计数据,如农民收入、农业生产数据等,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主要用于经济指标的测量。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收集农民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包括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

2. 定性测量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专家评判、权重分配等方法,综合考量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计算得到综合指标的权重,进而评价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改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可行性1. 引入时效性指标:考虑到农民生活质量的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引入时效性指标,定期测量和评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农村发展情况。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何评价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日常幸福感。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四个维度来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

一、经济维度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首先体现在经济状况上。

经济能力不仅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对其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维度上,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水准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收入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消费选择。

统计数据表明,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其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往往也较高。

2.就业机会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多样性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计。

一个就业机会丰富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提升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3.生活成本生活成本的高低,如房租、食品和交通费用等,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

虽然一些城市的收入水准较高,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可能会稀释这一优势。

二、环境维度环境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能提升居民的身心健康,也能增强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评价指标:1.空气质量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环保政策,提高空气质量,以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2.绿地面积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等自然环境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有助于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

研究表明,居民日常接触绿地的频率与其心理舒适度呈正相关。

3.交通便利性便利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出行效率,减少通勤时间,从而为居民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

三、社会维度社会关系和社区支持系统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社会维度的评价包括:1.社区参与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指数如何评估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指数如何评估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指数如何评估生活质量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

而生活质量指数作为一种评估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生活质量的状况。

那么,生活质量指数究竟是如何评估生活质量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生活质量所涵盖的方面。

生活质量并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教育水平、工作满意度、居住环境、休闲娱乐等众多方面。

身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

一个经常生病、身体虚弱的人,很难有良好的生活体验。

通过医疗保健的可及性、疾病的发病率、预期寿命等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的医疗机构完善,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这个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往往较高,相应的生活质量在这一方面的得分也会较好。

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评估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调查人们的心理压力水平、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心理支持资源的可用性等。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提供充足的心理咨询服务,人们普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在心理健康这一维度上的生活质量就会较高。

社会关系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和谐的社区环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支持。

衡量社会关系可以考察家庭的和睦程度、朋友间的互动频率、社区的凝聚力等。

一个充满关爱和互助的社会环境,会让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教育水平对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拓宽视野。

教育水平的评估可以从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

一个拥有优质教育资源、高学历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生活质量也相对更高。

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

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能带来经济收入,还能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成就感。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生活质量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则是一种用来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工具,通过量表可以评估个体在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更希望能够拥有更健康、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出现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可以帮助个体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状况,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

通过量表的评估,个体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调整和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同时,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也可以帮助社会机构和政府了解人们的生活状况,为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估生活质量的工具。

通过量表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状况,找到改进的方向,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量表也可以帮助社会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和政策支持。

因此,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人们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通过量表的评估和调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农村经济、生活设施、农业生产、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选取十五个指标构成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维度农村经济生活设施农业生产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消费支出(元)、恩格尔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辆)、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台)、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计算机(台)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元)、乡镇卫生院(个)、平均每千农村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人)、医疗保健支出(元)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F=0.32567*F1+0.24275*F2+0.12968*F3+0.07717*F4前面我们已经通过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构造了综合评价指标F,下面根据201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关于31个省市自治州的各项统计数据,将其带入综合评价指标F的公式中,计算各省市自治州的得分情况并进行了排序。

结合原始的指标数据和综合评价指标F,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闲暇娱乐和生态环境。

并且各省市自治州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排名前五是:天津、浙江、江苏、甘肃、河南。

从整体上看,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于东部地区。

表7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F2298.0025882.7971713.41-533.234-568.4971341.3941516.0812628.58排名11116293020176地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F1980.2612319.2342306.4471837.6431405.502495.7252114.184547.3119排名139101519241223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2617.4733882.0854492.0292428.7421893.3881468.113368.5213186.8437328141845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86.407928.185157.2726-111.35486.3393834.6759107.16173121264252227三、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一)农村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中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大。

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

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
影响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要指 标及其结构关系模式图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个人生活质量与家庭生活质量
客观生活质量与主观生活质量
研究的结果与现有结论的若干差异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住房 满意

人均住房面积 人均住房间数 住房类型 住房设施情况
厨房设施 卫生间设施 自来水设施
居住时间的长短 住房的拥挤程度 住房困难情况 与邻里的关系 居住地公用设施的完善程度 参照标准(横向和纵向)
3、 结果 与分

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的 第一层结构分析
未引入参照标准的分析 引入参照标准后的分析
对住房状况邻里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婚姻生活闲暇生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参照指标参照参照指标指标横向参照指标你觉得你们家的生活水平属于哪个等级纵向参照标准与前两年相比你们家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双方共同活动的多少住房满意参照标准横向和纵向33结果结果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的第一层结构分析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的第二层结构分析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住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4总结总结对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居住满意度和婚姻满意度居住满意度主要受着住房拥挤程度和参照标准这两项指标的影响
主观指标:对住房状况、邻里关 系、家庭成员关系、婚姻生活、 闲暇生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参照指标
参照 指标
横向参照指标
“你觉得你们家的生活水平属于 哪个等级”
纵向参照标准
“与前两年相比,你们家的生活有 什么变化”
婚姻 生活 满意

夫妻之间理解程度 为用钱争吵的频率 夫妻的年龄差 家庭关系 家务评价 双方共同活动的多少
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的 第二层结构分析
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住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世界各国生活质量指数

世界各国生活质量指数

世界各国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个使用独特方法来计算的指数,得分因素包括主观的生活满意度调查和客观的生活质量等。

这个指数是2005年计算的,包括11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这个调查使用了9种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来决定一国的得分. 下面是这9种因素的列表:1、健康: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来源: 美国人口普查局2、家庭生活: 离婚率 (每千人),转换成指数1(最低离婚率)到5(最高离婚率)。

来源: 联合国和Euromonitor3、社区生活: 如果国家拥有较高的比例上教堂人数或工会会员则为1,否则为0。

来源: World Values Survey4、物质福利: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

来源: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5、政治稳定度和安全: 政治稳定度和安全排名。

来源: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6、气候和地理: 纬度,夏冬的温差。

来源: 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7、就业率: 失业率(%) 来源: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8、政治自由: 政治平均指数和公民自由。

从1(完全自由)到7(不自由)进行衡量。

来源: Freedom House9、两性平等: 使用男性和女性平均所得来衡量。

来源: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5年世界各国生活质量指数排名排名国家/地区生活质量得分(满分10)1 爱尔兰 8.3332 瑞士 8.0683 挪威 8.0514 卢森堡 8.0155 瑞典 7.9376 澳大利亚 7.9257 冰岛 7.9118 意大利 7.8109 丹麦 7.79710 西班牙 7.72711 新加坡 7.71912 芬兰 7.61813 美国 7.61514 加拿大 7.59915 新西兰 7.43616 荷兰 7.43317 日本 7.39218 香港 7.34719 葡萄牙 7.30720 奥地利 7.26821 台湾 7.25922 希腊 7.16323 塞浦路斯 7.09724 比利时 7.09525 法国 7.08426 德国 7.04827 斯洛文尼亚 6.98628 马耳他 6.93429 英国 6.91730 韩国 6.87731 智利 6.78932 墨西哥 6.76633 巴巴多斯 6.70234 捷克 6.62935 哥斯达黎加 6.62436 马来西亚 6.60837 匈牙利 6.53438 以色列 6.48839 巴西 6.47040 阿根廷 6.46941 卡塔尔 6.46242 泰国 6.43643 斯里兰卡 6.41744 菲律宾 6.40345 斯洛伐克 6.38146 乌拉圭 6.36847 巴拿马 6.36148 波兰 6.30949 克罗地亚 6.30150 土耳其 6.2865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27852 厄瓜多尔 6.27253 秘鲁 6.21654 哥伦比亚 6.17655 科威特 6.17156 萨尔瓦多 6.16457 保加利亚 6.16258 罗马尼亚 6.10559 委内瑞拉 6.08960 中国 6.08361 越南 6.08062 巴林 6.03563 立陶宛 6.03364 牙买加 6.02265 摩洛哥 6.01866 拉脱维亚 6.00867 阿曼 5.91668 爱沙尼亚 5.90569 阿联酋 5.89970 利比亚 5.84971 印尼 5.81472 沙特阿拉伯 5.76773 印度 5.75974 巴拉圭 5.75675 约旦 5.67576 尼加拉瓜 5.66377 孟加拉国 5.64678 阿尔巴尼亚 5.63479 多米尼加共和国 5.63080 埃及 5.60581 阿尔及利亚 5.57182 玻利维亚 5.49283 突尼斯 5.47284 塞尔维亚 5.42885 亚美尼亚 5.42286 阿塞拜疆 5.37787 格鲁吉亚 5.36588 伊朗 5.34389 马其顿共和国 5.33790 危地马拉 5.32191 洪都拉斯 5.25092 南非 5.24593 巴基斯坦 5.22994 波斯尼亚与赫塞哥维纳 5.21895 加纳 5.17496 哈萨克斯坦 5.08297 叙利亚 5.05298 乌克兰 5.03299 摩尔多瓦 5.009100 白俄罗斯 4.978 101 乌干达 4.879102 土库曼斯坦 4.870 103 吉尔吉斯斯坦 4.846 104 博茨瓦纳 4.810 105 俄罗斯 4.796106 乌兹别克斯坦 4.767 107 塔吉克斯坦 4.754 108 尼日利亚 4.505 109 坦桑尼亚 4.495 110 海地 4.090111 津巴布韦 3.8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