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一课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物可 *小结:微生物C源、能源 做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
各种营养类型微生物的碳源、能源比较:
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
主要碳 源 CO2 CO2 有机物
可以
能源
光能
(NH3) 化学能
代表菌
蓝细菌 硝化细菌
大肠杆菌
异养型
化学能
想一想:关于培养基??
1)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 2)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3)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耐高温需干燥的 干热灭 干 热 灭 菌 箱 内 物品 ( 如玻璃器皿、 1~ 2 h 160~170 ℃ 菌 金属用具) 高压灭 100 kPa;121 ℃ 15~30 min 培养基 菌
㈣.无菌技术
A.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或培养皿 灭菌 灭菌
B.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C.接种环、接种针
D.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灭菌 消毒
实验原理 紫外线灭菌
• 是用紫外线灯进行杀菌。紫外线 杀菌机制主要是它诱导了胸腺嘧 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 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波长为 200-300nm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 其中以260nm的杀菌力最强。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的比较
灭菌方 法
适用对象
所需条件
灭菌时间
直至烧红
接种的金属工具 灼烧灭 在酒精灯的火焰外 ( 如接种针、接种 菌 焰灼烧 环)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 1.提供营养和环境条件 2.防止杂菌污染
一.微生物基础知识
㈠.微生物的类群
原核类: 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次氏体 原生生物: 显微藻类、原生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 真核类 虫等)
真菌: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吸附
注入
合成
释放
组装
病毒的增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
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组装→释放
6.病毒的营养方式 :寄生
1、培养基可以分为哪两类?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此外 还要满足哪些要求?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 4、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5、什么是消毒、灭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7、如何倒平板?
芽孢是休眠体, 不是繁殖体!
孢子(spore)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 新个体的生殖细胞。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有: 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真菌类等
1.细菌——繁殖 细菌主要是以二分裂的 方式进行增殖(如右图)
1.细菌——菌落
固体培养基上 单个 (1)定义: 子细胞群体 或少数菌体 大量繁殖
㈣.无菌技术
常用的消毒方法
1、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 ℃下煮30min或 80 ℃ 下煮15min 3、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 4、氯气消毒水源 5、紫外线消毒
……
㈣.无菌技术
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 100kPa、121 ℃下维持 15-30min。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NaCl 5.0g 琼脂 20.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 定容至1000ml。
根据配方你能配制出100ml培养基吗? 配方中的各成分为微生物提供了哪些营养?
㈣.无菌技术 自主学习:
1、何为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包括哪 些方面? 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5、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 操作步骤。
灭菌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所有的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的方法
(1)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 煮沸 消毒法; (2)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 巴氏 消毒法(例如牛奶); (3)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 喷洒 石炭酸或煤酚皂 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 ,然后使用 紫外线 进行物理消毒。 (4)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 酒精 进行消 毒; (5)饮水水源用 氯气 进行消毒。
消毒
概念 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 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 部的 部分 微生物
灭菌
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 所有 微生 物,包括 芽孢和孢子 。
(不包括 芽孢和孢子 )
常用 方法 适用 对象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 毒法、化学药剂消毒 法、 紫外线消毒法
操作空间、液体、双手等
灼烧灭菌、 干热 灭菌、 高压蒸汽 灭菌
实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
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 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 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 ,从而使温度 高于100℃。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实验原理
干热灭菌
• 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 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 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 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 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 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多项选择
1、下列细菌中,能利用含碳无机物作碳源的是 A.C A 光合细菌 B 根瘤菌 C 硝化细菌 D 乳酸菌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 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所含的最基本物质不相同 C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 B.C. 单个细菌
几种选择培养基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 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ack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 ①目的要明确: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 培养的目的等确定培养基的类型和配制量。 • ②营养要协调: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 浓度和比例要适宜。例如:碳氮比4∶1时, 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谷氨酸少; 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而谷氨 酸合成量大增。 • ③pH要适宜:细菌培养基pH中性或偏碱性, 霉菌培养基呈酸性。
微 生 物
1.细菌——形态
细菌
细菌的构造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 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 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 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 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 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透明度等。 (2)特征: (3)意义: 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几 种 菌 落 及 其 形 态
几 种 菌 落 及 其 形 态
2.蓝藻
•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 ,蓝细菌;大 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又叫粘 藻。在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 始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央 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 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核物质没 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为原 核(或拟核)。蓝藻中有环状DNA质粒,担当 运载体的作用。
2.蓝藻
3.放线菌
微生物中发现了几千种抗生素,其中2/3是由放线 菌产生的 ,如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 等
4.衣原体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 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 核细胞性微生物。过去认为是病毒,现归属细 菌范畴。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及哺乳 动物。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
㈡.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微生物需要的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是: 1.碳源 2.氮源 3.生长因子 4.无机盐 5.水
1.微生物的碳源
⑴.概念 :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 营养物质。 自养微生物 ⑵.来源: ①无机碳源:CO2;NaHCO3等 ②有机碳源:糖类、牛肉膏、蛋白 异养微生物 胨等 ⑶.作用:①构成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②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6.真菌——食用菌
6.真菌——酵母菌
如图是酵母菌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
6.真菌——霉菌
青霉菌——青霉素
6.真菌——霉菌
根霉
曲霉
Leabharlann Baidu青霉
7.原生动物
8.病毒的结构 :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8.病毒的结构 :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SARS病毒、
禽流感病毒
朊病毒(蛋白质)
病毒的结构
8.病毒——繁殖
无菌操作内容
•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进行清洁和消毒。 •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 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 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㈣.无菌技术
消毒
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 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 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⑴.概念: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⑵.作用: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⑶.常见的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思考:
• 微生物有哪些营养方式(代谢类型)?你能各 举一例?
同化作用:异养型; 自养型 异化作用:需氧型;厌氧型
• 是如何获能的? 自养型:光能或氧化无机物获能;
异养型:有机物中获能
1.培养基的种类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液体培养基 物理性质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固体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 质 培养基成分明确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 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 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 物的生长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 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 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的氮源
⑴.概念: 凡是能够为微生物提供N元素的营养物质。 ⑵.来源: ①无机氮源:N2、NH4+、NO3-、NH3等。 ②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氨 基酸等 ⑶.作用: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N的代谢产 物。 注:含C、H、O、N的有机物是异养型微
3.生长因子
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5.支原体
支原体的大小为0.1~0.3um,菌落小(直径0.1~1.0mm),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无细胞壁,不 能 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敏感。革兰 氏染色不易着色,故常用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 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以双链DNA,分子量小(仅有大肠 杆菌的五分之一),合成与代谢很有限。如:肺炎支原体
特点
不加凝固剂
用途
工业生产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 分类鉴定 微生物分离、鉴定、 活菌计数、保藏菌 种 工业生产 分类、鉴定 培养、分离出特 定微生物 鉴别不同种类微 生物
化学成分
合成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用途
鉴别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沉淀生长
半固体培养基:
无动力 有动力(弥散)
固体培养基:菌落
back
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不明确。天 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 胚和牛胚浸液)。
合成培养基:
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明确 。主 要成分是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 盐和其它一些辅助物质。
人工合成培养基只能维持细胞生存,要想使细 胞生长和繁殖,还需补充一定量的天然培养基 (如血清)。 血清中含有: ①多种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铁蛋白等) ②多种金属离子; ③激素; ④促贴附物质,如纤粘蛋白、冷析球蛋白、胶 原等。 ⑤各种生长因子 ⑥转移蛋白 ⑦不明成分
㈢.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 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营养基质。 1.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 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 方(参考教材附录内容) 3.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 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 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 (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 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
生物实验室常用的0.22微米滤器也无法将其完 全过滤,因此支原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的头号 公敌,经常杀细胞于无形之间。支原体没有经 典的细菌细胞壁结构,所以它是一个不折不扣 的变形高手。同样因为没有细胞壁,大多数作 用于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 都是无效的。虽然大多数支原体不是致病菌, 但部分支原体致病起来不是一般的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