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精选)
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精选)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精选)2)参赛各系遵守赛会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殊问题,请及时与大赛负责人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大赛顺利进行。
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新大学)主持人宣布,第二个环节——自由辩论。
首先节步青来了个当头炮,下面争辩了起来,只看那李隆鑫理直气壮地反驳,那场面十分壮观。
当一位同学站起来争辩,底下的同学都会十分认真地倾听,如果听到有些同学说得不恰当、不合适,就站起来立即反驳起来。
辩论会一次次推向了高潮,使我难以忘怀,张础润与陈家祥每一次精彩的争辩,都萦绕在我的心畔,饶有一分“趣味”。
令我难忘的辩论会。
立论陈词正方张君: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与之相对。
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
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
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
逆境中,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可以认知事物,但是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
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
而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
逆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是有条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压范围,造成人格的扭曲。
而顺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却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锻造更健全的人格。
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我们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
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辩词,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反四:谢谢主席。
大家好。
的确呀,辩论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玩味。
今天呢,我们也很欣赏对方四位同学玩味的能力。
然而请问大家了,玩味的前提究竟是什么?是对于基本的概念有一个规范,有一个标准。
今天这样一本最权威的《汉语大辞典》中告诉大家,“万”字一共有九种意思,五种是名词,一种是数词,还有三种分别代表极大的,极度的,极多的。
因此今天我方只需要证明,钱产生了这个世界上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我方的观点就可以得到证明。
而对方同学今天告诉大家,我方要证明钱产生了世界上一切的,微小的,琐碎的,细微的罪恶。
这是不是有一点“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的嫌疑呢?(掌声)而且我还要提醒大家,《辞海》是一本辞书,而“万恶之源”是一个短语。
一个短语居然能在《辞海》里面出现,这是不是有些奇怪呢?总结对方同学今天的观点,其实无非是说恶源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本性。
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呢?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有下也。
”我们人都有是非、恻隐、恭敬、羞辱之四端,这才是本心,这才是本性。
当心中有了恶念,就像是清澈的湖水里泛起了污秽。
这污秽之源到底是湖水本身呢,还是外部的杂质呢?外在诱惑就是我们人心中的杂质,而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则是这种种外部诱惑的抽象化身,所以我们才说钱是万恶之源。
的确,是人类创造了钱,然而金钱的魔力却又使人们拜倒在它的脚下。
当我们善良的本心被金钱所异化时,对方同学却把这被异化的本心当做了罪恶之源,这是不是有些欲加之罪呢?的确,金钱是人类的创造物,然而当我们发现这一个创造物能够购买到世界上一切的物质财富,染及人类最纯洁的灵魂时,它还仅仅只是一个创造物、一个工具那么的简单吗?当我们发现金钱反过来异化人的本性,奴役人的自由时,对方同学还能够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事实胜于雄辩。
今天,我们一起在历史中回顾金钱如何腐蚀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这个时候对方同学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在现实中看到了,走私、贩毒、战争、有组织犯罪如何都是因为金钱而生,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看到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在对于金钱的追求之中充满着血腥、暴力、仇恨与背叛的同时,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
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掌声)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请!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①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举个例子吧.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 (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请.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得"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你一定也还知道,大热问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就是这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已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而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送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略)正方: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就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对方辩友!(掌声)正方: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就知,行两个过程相比喽,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掌声)反方: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到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出现正方: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呀!对方辩友刚刚又说,知识很容易学,那么我们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和外星人做交流去做朋友呢反方:对方说(实现)"理想国"是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说过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行步骤,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掌声)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掌声)反方: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和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体所散发的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公式制造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没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嘛.(掌声)正方: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掌握知识了吗(掌声)反方: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正方: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掌声)反方: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都会犯错,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掌声)正方:对方同学说的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不改正错误呢反方: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掌声)正方: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掌声)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你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①的真义呀,对方辩友!(掌声)正方:对方辩友说知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做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做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啊!反方: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个知的定义了.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解释吗正方: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反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才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难道这不叫"知行合一"吗!正方: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再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行都是"知说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来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反方: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你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索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索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掌声)正方: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有的是,你们说行难,你们想不想把行难变成行易呢反方: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论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得出行难,我们还可去勉励人做,怕就怕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们说难的东西你先不要去管呢.正方:不是说不要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就要去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掌声)反方: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应该有犯罪,不应该有暴力,不应该有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层出不断,难道这不是他不去做吗……(哨声终了提示)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正是因为对方辩友知道不应该去犯罪,知道不应该去犯错,所以我们看到四位同学是翩翩君子啊!主席:请正方继续发言.正方:对方辩友说,现在向好人学习都很难,要谈道德也很难,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道德反思,知其所以然,请问是不是更难呢正方:"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又说:"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请问对方向学,这是知易吗正方:对方同学刚刚举了很多(关于)辛苦的例子,但是辛苦流汗就是艰难吗对方同学是认为在操场跑两圈难呢……(哨声终了提示)主席:对不起!时间到.(掌声)好,各位观众,刚才这段自由辩论可谓非常的精彩,而各方的第四位辩手所将要作的总结性陈述,往往更是举足轻重.我们先从反方四辩林正疆同学开始,时间4分钟.请.反方:大家好!中国人真是了不起!怎么说因为中国人能用一个字象征很多种含义.怎么说呢今天对方辩友所说的"知",实际上是一种知跟行结合出来的产物.今天所谓的真知是要经过不断地行动做出来的"知",那个中间"行的过程",指的是"知的过程",那不是"行".然而,各位,让我们来想想看,究竟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样的题目,讨论这样的题目的真谛应该是让大家站在同样一个立足点来比较纯粹的认知跟实际的行动两个哪一个比较难.对方辩友却想要用颠倒的方式告诉我们说,追求真理的过程叫做"知的过程",不叫做"行的过程."然而,请问各位,爱迪生发明电灯用了好几种金属的过程,难道不是一种行的实践吗他目的是为了印证他的理论,不是吗我们想告诉对方辩友,任何理论存在的目的都在于它要能够解释。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马来亚大学美是客观存在反方:西安交通大学美是主观感受主席:时间:XX年8月28日19:00胡渐彪:美,对方辩友,今天美人鱼的形象有人画出来,甚至有了雕像在童话的故乡。
至于为什么会美会丑嘛,我刚才,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是因为观赏角度不同。
好,我们不谈唐诗了吧,我们看看赵子龙。
赵子龙的忠勇就算曹操不认同,它也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难道你告诉我说,在曹操的事迹里头,赵子龙他的内在美是不美的吗?张泽群: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各位收看'99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是A组的决赛。
几天来各路辩手充分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使我们大开了眼界,同时也使我们各位对什么是出色的辩论,什么是优秀的辩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际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有明确的论断,他说:好的辩论应该是“精装以利之;端严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彼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心欢、芬芳以颂之”。
那么好,今天也不妨让我们借此标准,来评判出本届辩论会的冠军和最佳辩手。
现在我把今天参加决赛的双方辩手介绍给大家,他们是——反方: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正方:马来亚大学。
一辩:陈瑞华,法学院三年级学生。
欢迎你。
陈瑞华:大家好!在'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的今天,我有幸在台上和大家见面,我非常紧张。
但我现在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好好地享受这世纪末的辩论盛会。
谢谢大家!(掌声)马薇薇:不,就算您是我的对手,您也不是我的困境,我觉得您是我成长中的动力,您的关心和鼓励,我都非常感谢。
张泽群:二辩:郑玉,工商会计学院二年级学生。
欢迎你。
郑玉:大家好!很高兴又有再一次机会坐在这里参与这次的辩论赛,心情还是跟前两场一样那么的紧张,但是,我希望能够做到最好。
谢谢!(掌声)张泽群:三辩:何晓薇,文学院三年级学生。
欢迎你。
季翔:谢谢主席,各位好!对方辩友我倒真想请问你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对方却认为社会环境中的恶和人之恶没有关系,那请问:外界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的善又是怎样导出恶的呢?我方从来不认为本能和欲望就是恶,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展才是恶(掌声)。
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精选)(2)
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精选)(2)庄智凯:对方辩友一直说,顺境有利于成长,想请问对方辩友,《西游记》里面,整个故事讲的都是他们取经的经过,难道按照对方辩友的讲法,顺境如果很简单的话,那么唐三藏直接请那个孙悟空带他到西天拿个经回来,不就取经成功了吗?对辩二梁佑诚:延续刚才的话题,请教对方辩友,为什么我们孙悟空不直接飞往西天,马上取经呢?马薇薇:因为他是孙悟空啊,他有72变,可是要换了我去取经的话,一变都没有,可能第一难的时候,就已经被老虎吃了,您还要故意这样磨难我吗?梁佑诚:说得非常好,所以您看嘛,就是因为你怕被老虎吃,这些逆境都让你成长,如果你没有遇过这样逆境的话,你下一次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困难呢?马薇薇:对方辩友,难道您不怕被老虎吃吗?那您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请教对方辩友,你们所说的绝境跟逆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梁佑诚:那在这之前,请教对方辩友,您方会认为成功跟成长有什么分别呢?马薇薇:所有的成长不一定都成功,但是成长包括成功。
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绝境跟逆境有什么本质区别?梁佑诚:首先我方认为没有必要回答为什么,因为对方辩友今天根本上在前提上是错误的,他们让我方所选择的是什么,在成功和失败当中,您要选择什么,我们大家当然就会选择成功。
但是问题,今天我们谈的是在成功之前那段过程,对方辩友请你告诉大家,在过程当中,为什么顺境更有利。
马薇薇:我方一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原来对方辩友是概念轰炸机,逆境不成,提出绝境,然后绝境解释不出来,然后又使出了凌波微步。
请正面回答,绝境跟逆境到底有什么区别?梁佑诚:如果自己解释不清楚的话,人家听不进去,那到底是谁的错,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对方辩友到现在还没有清楚告诉大家,你们认为顺境它的定义是什么?马薇薇:是从生理、心理社会化两个层面四个点,我们都论证的非常清楚了,倒是对方辩友,从来不解释他们逆境跟绝境的区别。
梁佑诚:那请问在生理、心理这四个点上怎么样更,才算是“更”。
国际大专辩论会辩词实录
对方所犯的两个错误。第一,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是完
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是现代社会主要标志之一、第二
主 席:谢谢杨蔚同学!现在我们请反方一辩陈佩珊同学阐述反
方立场,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一:谢谢主席!评判,在座各位,大家好!首先我必须指出
对方所犯的两个错误。第一,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是完
各自的道德体系密切相关,而法律最重要的精神——正
义与公平,正是道德所确立的人类社会水恒主题。我方
并不否认在社会秩序的维系中法律的作用,但是如果一
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无法左右法律的制定与执行,那又如
何产生代表正义的法律?又怎能保证法律的公正?如果
一个社会的法律系统不能配合道德的提高与深化,就算
视台的“东方的空”弘扬美善、鞭笞邪恶,播出以后推
动问题的迅速解决……(哨声终了提示)在香港也是一
个新闻……
主 席 :对不起。时间到。
反方一:谢谢各位!(掌声)
主 席 :谢谢陈佩珊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
学进一步阐述五方的观点,时间也是3分钟。
家强制性予以实施的社会规范。而“社会秩序”是人与
人之间关系以及社会活动相对稳定协调的状态。第一,道
德是社会秩序的依据。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的
总和,支配着人们最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是与非、善
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从而也支配了人类日
常最基本的行为。任何社会要想处于稳定协调富于活力
它具备各种经典的条文,也终将被废弃。德国希特勒也
曾主张法律的庄严与神圣,但没有起码的人性与道德,导
致30年代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社会秩序。第
三,道德是社会秩序主要的制约力。从西方伦理学的
最新-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精品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篇一: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掌声)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请!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①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举个例子吧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请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得"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你一定也还知道,大热问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就是这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已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而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送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略)正方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就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对方辩友!(掌声)正方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就知,行两个过程相比喽,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掌声)反方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到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出现正方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呀!对方辩友刚刚又说,知识很容易学,那么我们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和外星人做交流去做朋友呢反方对方说(实现)"理想国"是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说过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行步骤,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掌声)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掌声)反方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和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体所散发的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公式制造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没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嘛(掌声)正方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掌握知识了吗(掌声)反方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正方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掌声)反方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都会犯错,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掌声)正方对方同学说的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不改正错误呢反方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掌声)正方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掌声)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你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①的真义呀,对方辩友!(掌声)正方对方辩友说知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做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做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啊!反方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个知的定义了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解释吗正方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反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才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难道这不叫"知行合一"吗!篇二: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辩词国际大专辩论赛简介国际大专辩论赛从1993年首届举行至今。
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反方一辩陈词单国华“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辩词详析单国华“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是一九九九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辩题,正方马来亚大学所持的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反方西安交通大学所持的观点是“美是主观感受”。
比赛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西安交通大学队战胜马来亚大学队夺得冠军。
辩题简析这个辩题可以说是纯学术性的辩题,这类辩题在辩论赛上还是很少出现的。
对双方而言,既很难辩,又很容易辩,其原因就在于迄今为止,人们对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因此,美这个概念本身是无法界定的(至少是在一场短短的辩论赛中是不可能阐述清楚的),那么在辩论中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即定的东西,无须定义的概念来对待。
于是需要界定的概念就是:“客观”与“主观”、“存在”与“感受”。
然而,对于这两组概念肯定会有不少的人认为也是无须界定的,因而就可能满足于习惯的用法。
但这样做必定会给辩论带来无穷的后患。
至于具体该怎样界定,我们在后面再谈。
一辩辩词分析一辩的主要任务是立论。
其立论的具体环节是:界定概念,阐述命题,将抽签命题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立论。
正方没有对命题中的概念进行界定,一开篇就直接进入了论证的环节,表面看起来效率很高,实质上基础不牢,后面的辩论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正方一辩的陈词来看,正方的立论的基点是“规律”,也就是说,规律是客观事物的一个标志,这一考虑的确比较好,但三个特性归纳得不好,因为它不能区别美与非美,美与丑,尤其是对功利性的解释,混淆了美与善的区别。
同时,一辩没有告诉人们,判断一事物是否美,是这三个特性都要具备还是只具备其中一、二就行了呢?“一个事物要发挥它的美”这一说法不妥,给人的感觉是这一事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有意识的要将自身的美表现出来。
倘若换成“美一定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恐怕要好得多。
“客观存在的美引起人的美感,……”这句话提得很好,但后面举的例子不好。
知难行易VS知易行难-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
国际大专辩论赛知难行易VS知易行难主席(杨澜):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天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厚积薄发,好男要跟女斗”。
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
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
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
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
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
(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学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
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
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
(掌声)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
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论词
吴天:谢谢主席、评判、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
古人说:“青梅煮酒论英雄。
”今晚,就让我们以论做媒,以辩代酒,纵横古今,论英雄。
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东周列国传里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
”虽然只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出自东周列国志)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
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只有一种价值观,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念必然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共同协同与制约,使其展现精华,为我所用。
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现实基础。
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
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
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正是将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他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
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鼓励成功,这样的民族才能进步,这样的社会才能发展。
时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若不成功,我们将立于何处?信息时代,本土文化遭受强势挑战,若没有英雄,若没有英雄,我们又何以让后代感受身为华人的自豪。
追求成功,鼓励英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英雄追求成功,时代的成功追求英雄。
谢谢各位。
反方一辩发言: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
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
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
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
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
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
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
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
(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
'95_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二场_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VS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辩题(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南京大学)、(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香港中文)正方一: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嘉宾,大家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总是离不开秩序。
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有交通秩序,上班有工作秩序;从大的方面说,贸易来往有经济秩序,参政议政有政治秩序。
那么,这些秩序如何维系呢?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也就是说国家主要靠法律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协调运行。
第一,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职,日月同辉、道德分善恶,辨美丑,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法律定规则划界限,更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我们热爱道德,崇尚道德。
讲道德可以改善民风、民情,影响社会风尚。
但要维系社会秩序主要还是靠法律。
可以说,道德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而法律与社会秩序唇齿相依。
第二,法律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在维系社会秩序上能够标本兼治。
人们自觉立法来约束自身行为,确定社会秩序的内容与规则,使生活有序化,规范化,条理化;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人人自觉守法护法,更保证了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
至于少数害群之马,法律可以通过外在强制与惩戒,迅速修复局部受损的社会秩序,使社会航船乘风破浪、永往直前。
第三,法律具有保护,预防,惩戒王大功能;三足鼎立,稳固地维系着社会秩序。
法律是保护神,保护一切人的合法权利,如阳光、空气、水源,无时无刻不在呵护我们。
法律是预防针,可以防患于未然,使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悬崖勒马,雷池止步。
法律是无情剑,刀光剑影下邪恶何处立足?铁面无私中罪行怎能藏身?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癌细胞可能会威胁人的生命,一个社会的毒瘤可能会葬送国家的前程。
托尔斯泰说得好“行善需要努力,惩恶更需要努力。
”所以,惩恶扬善的法律才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
综上所述,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时,既可以未雨绸缎,也可以亡羊补牢,既可以惩治罪恶,又可以保护良善。
所以说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部!谢谢各位!反方一:谢谢主席!评判,在座各位,大家好!首先我必须指出对方所犯的两个错误。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论稿大全2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论稿大全(二)2009年04月12日星期日 08:21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
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
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
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
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
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
(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标准)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标准)辩题正方:**大学真理越辩越明反方:**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主席: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辩论精英,他们在过去的7天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辩论,终于过关斩将取得了决赛权。
相信在今天下午,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一场语言的享宴。
BR>规范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
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
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
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
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
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
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
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为什么叫大专辩论赛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为什么叫大专辩论赛辩题正方:某某大学真理越辩越明反方:某某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主席: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辩论精英,他们在过去的7天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辩论,终于过关斩将取得了决赛权。
相信在今天下午,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一场语言的享宴。
规范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
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
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
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
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
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
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
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
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
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
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
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
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
(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
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
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
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
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
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
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
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
(掌声)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
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
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
(掌声)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
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
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
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
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
”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
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
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
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
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
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
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
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
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
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
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
“钻之弥深,仰之弥坚。
”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
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
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
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
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
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
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
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
谢谢各位!(掌声)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
、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
请!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
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
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
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
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
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
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
”①孟子不也说。
‘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
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
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
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
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
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
什么是知易行难。
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
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
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
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
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
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
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
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
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
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
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
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
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
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
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
(掌声)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
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
举个例子吧。
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
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
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
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
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
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
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
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
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 (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
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
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
请。
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