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篇一1、教学儿歌手势导入新颖、生动、直观。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智慧星奖励等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进取思考的氛围中。

另外,从杜教师一句“停笔眼不离书,检查计算结果”话中,从细微处渗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每节课应追求的教育主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篇二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华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华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华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

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

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1. 圆的认识(12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生活实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练习,巩固了圆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对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数的基本概念(150字)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概念。

她通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各种分数,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和小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80字)这堂数学课上,我们讨论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老师通过举例子,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她还强调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性,并给我们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在两者之间进行转化。

4. 变量与代数式(160字)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变量和代数式的概念。

她解释了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在数学中的作用。

她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代数式,并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变量和代数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独立地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5. 运算法则的应用(17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应用。

老师通过举例子讲解了如何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一些练习题,巩固了我们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提高了我的运算能力,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6. 二次根式(14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老师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她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应用二次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二次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7. 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16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篇一: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情境导入:1、师:小朋友,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

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

小朋友,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生:不知道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

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

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1、观察直尺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序读一读。

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

(板书)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长有短。

还有“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评: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1、估几厘米师:咱们估计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2、量几厘米学生量,老师巡视。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六篇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六篇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六篇第一篇: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本学期我担负七班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重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培养学生信息手记、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自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紧要的还在于中考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

本学期教学资料包含信息技术基础、办公软件的操作。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不绝学习提高个人素养进取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我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重视自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平常进取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坚固结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行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依据教授对象的不一样特点找到教授的方法与方式。

在此基础上将所备资料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经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得,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

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但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需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仅有经过自主地学习,才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我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我的创造力。

假如单纯地依靠老师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小学听课记录40篇简短

小学听课记录40篇简短

小学听课记录40篇简短1.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进行加法运算,老师用大白板上的图形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做了很多练习,我觉得很有趣。

2.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听得津津有味,还想了很多问题问老师。

3.英语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英文歌曲视频,让我们大家跟着唱。

虽然发音不准确,但是我很开心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唱歌。

4.美术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画一只小鸟,老师示范得又快又好,让我觉得画画并不是那么难。

5.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如何运球,我一开始觉得很困难,但是老师耐心指导,最后我终于掌握了正确的运球方法。

6.音乐课上老师带我们一起唱了一首童谣,我虽然不太懂歌词的意思,但是跟着节奏唱感觉很棒。

7.生活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还在花盆里种了一颗小豆芽,每天都可以观察它的生长。

8.信息技术课上老师教我们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和计算。

9.品德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善行激励着我去做好事。

10.自然课上老师给我们演示了火的燃烧过程,还告诉了我们火的危险性,让我对火有了更深的理解。

11.地理课上老师讲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我觉得中国真的很大。

12.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古代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13.政治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的行为和礼仪,让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懂事了。

14.物理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用气球和静电棒展示了静电现象,非常神奇。

15.化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些物质会发生反应。

16.外语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的发音,每个音都很难,但是我相信只要多练习就能变得更好。

17.文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本经典名著《西游记》,我觉得里面的故事很有趣。

18.健康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19.社会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社会问题的照片,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范文(精选6篇)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范文(精选6篇)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范文(精选6篇)【篇1】信息技术听课记录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本事。

下头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总结。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异常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能够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并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

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教师比赛。

学生在打老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

在这种情景下,教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简便自如了。

这样,既坚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忙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并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经过很多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生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经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我在给五年级的同学介绍键盘时,我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

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明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局部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老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臻选11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臻选11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1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

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

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

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师: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就把它写到我们的发现单上面去。
9时3分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发现,哪个小组跟大家
生:在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怎样的?
生:通过对折。然后打开,就发现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你是通过怎样发现的?
生:通过对折。这就是圆的半径,打开就是圆的直径。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再次读通顺。
3、检查课文大意: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更羸是谁?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理解“能手”。读好句子。在这篇文章中更羸做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呢?(更羸只要一拉弓,大雁就射了下来)
三、精读课文引入重点段研读: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奇怪的事情呢?呈现段落: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听课评议
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平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听课人:余开勇所在单位:仁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仁和小学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王国舒
学校
仁和小学
班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授课时间
2013年4月20日第一节
课堂教学简况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记录吧。

你知道记录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篇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2020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1篇)范文.doc

2020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1篇)范文.doc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第一篇: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

小学数学观摩课听课笔记参考(优秀12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篇一1、教学儿歌手势导入新颖、生动、直观。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智慧星奖励等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进取思考的氛围中。

另外,从杜教师一句“停笔眼不离书,检查计算结果”话中,从细微处渗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每节课应追求的教育主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篇二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教师___在___六年级数学课上,教授了《圆》这个课题。

他首先提到了我们已经学到的半径、圆心和直径,并让学生们使用工具——圆片和尺子,以及研究方法,小组互相讨论并思考。

在9点3分时,学生们开始分享他们的新发现,其中一个小组发现在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通过对折后打开,就会发现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另一个学生发现半径是直径的一半,通过对折发现这就是圆的半径,打开就是圆的直径。

还有一个学生发现圆是一个对称的图形,通过折叠发现的。

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是否相等,提醒他们应该画在同一个圆里,并强调相等。

在9点8分时,教师让学生们打开书本完成第一题,并补充了板书:d=2r r=d/2.教师还让学生们在正方形里画一个圆,并引导他们发现画圆的大小与直径和半径有关。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观察圆,并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

整节课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解决难点,语言流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惊弓之鸟》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许多人都学过。

听了___的课后,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和推敲,就可以做到。

整节课通过读、讲、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更赢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导,___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理解课文。

这使得学生的研究变得轻松、扎实,这正是现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

授课教师:___所在单位:___职称:小学高级教师授课科目:数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授课时间:2013年4月20日第一节课一、复圆柱知识学生简况:教师问学生们学过哪些圆柱的知识,学生积极回答,有6名同学发言。

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

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1:教师出示一个圆柱,高为5厘米,要求学生补充条件并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时效,练的设计很好,展现了三种情况,为学生下面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练2: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10厘米,要求学生求出表面积。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数学听课记录本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数学听课记录本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数学听课记录

数学听课记录

数学听课记录数学听课记录精选(精选14篇)教师在听课的时候需要做好听课记录,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店铺整理的数学听课记录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听课记录篇1活动主题: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部分获一等奖教师“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对象: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早就得到这次活动的消息,本想两天都听,结果因为昨天又是京师论坛又是开题报告,所以只听了今天上午的课,现将本人最钦佩的一堂课的听课笔记在此分享。

再次对麻明家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第二节:《圆的面识》五年级麻明家(山东)课前谈话: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起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3、学生讨论。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
2、结合第一段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
3、放录音创设情境。
4、质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评价内容
序号
评价标准
分数
评分
1
教学目标过程
18
17
2
教学过程方法
40
36
3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听课评议
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平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9时8分师:打开书本完成第一题,填写下表。生动手。(师补充板书:d=2r r=d/2)
生:半径是。。。直径是。。。
生2:直径是。。。半径是。。。
生3:
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正方形,你能在正方形里画一不圆吗?在书里画。
生:动手9时12分
师:拿两本书,我们看一下,他们两个画的圆一样大吗?(太小了,可能看不清,可放在投影上。)
1、自由读语段。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讲了好几层意思,你们说说,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2、理解——朗读——填空更羸(),只听得(),那只大雁(直),(直)。
3、品读两个“直”。能不能给“直”换个词?(拼命,笔直)师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课文哪里讲到原因了呢?引入课文最后一段研读,读懂了什么?呈现段落: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自由读语段。填空练习:更羸看到,想到,更羸听到,想到。
总评:
《惊弓之鸟》是篇老课文,有许多的人上过。听了周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还是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认真的去阅读去推敲都可以做到的。整节课,通过读、讲、分析、理解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更赢是个有勇有谋的一个人。语文教学是以“读”占鳌头!李老师更是通过大量的读,让学生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扎实,这正是现代语文所追求的课堂。
生交流。师:我们都是这么想的,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再读课文语段。
A、感受“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给课文排一排顺序。
B、交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直往上飞——伤口裂开——直掉下来
C、小结:推理。
D、连起来读语段。师:你来推测一下更羸在怎么想?出示:更羸仔细看了看,心想:(),然后,他指着大雁对魏王…
听课人:余开勇所在单位:仁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仁和小学教师听课记录表
单位:仁和小学(盖章)2011年4月10日
授课教师
石绍琼
授课班级
五年级
授课时间
2013、4、10
授课学科
语文
授课课题
再见了,亲人
授课地点
五年级教室
授课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
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圆是一个对称的图形。我是折出来的。
师:第2个问题:在同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你是怎样发现出来的。
生:我是通过比一比和量。我只量了3条,是4厘米。
生:量了5条,2厘米。(????)
生:我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
师:应该画在同一个圆里。板书:同一个圆。无数条,相等。(应该强调相等)
…四、小结。
听课评议
通过说成语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然的进入到课文中来。揭题后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弓、雁。在教两个“直”,教师并不是直接的让学生来换词,而是通过朗读、理解、再读的形式有层次的理解字,再来换。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缓冲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更轻松,学到的东西更扎实。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听课评议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问:2只小船是几个7相加?生:2个7相加。师板书:2个7相加。
用乘法算式写出:2×7=14以及口诀:二七十四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下面的算式及口诀)
E、指名板演,算式及口诀,集体订正。F、说说每一句乘法口诀表示的意思,指名说。说说如何记忆?G、师说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生说后半部分。
3、练习训练:出示卡片()二十一生补充完整,并说说如何写算式。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听课评议
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解决难点,语言流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听课人:余开勇所在单位:仁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仁和小学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黄顺勇
学校
仁和小学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惊弓之鸟
授课时间
2013年9月21日第一节
课堂教学简况
课前谈话:你认识哪些成语?(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打草惊蛇,叶公好龙……)
生:因为他们的直径不一样。两脚之间定的距离不一样。
师:所以我们得出,画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生:直径和半径。
师:要画出最大的圆,半径是多少?2厘米,同学们再试着画一下。(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正方形还可以画出最大的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圆,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数学中的问题,同学们放学后去观察一下,好不好?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25篇)
仁和小学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王明旺
学校
仁和小学
班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圆》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20日第一节
课堂教学简况
师:我们学到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半径,圆心,直径。(写错字,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把字改过来。下面利用我们的工具,圆片、尺子这是就是我们的工具,。。。。这是我们的研究方法,下面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研究一下,小组互相讨论。开始。生讨论。8时59分
一、导入揭题板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里面藏着两样事物,是什么?(弓,鸟)出示图文:弓(认识“弦”字),箭,大雁(大雁排成“一”字形,爱惜小雁)范写“雁”字。学生写三个。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检查生字词:大王更羸愈合裂开孤单失群悲惨重点指导:课文中那个大王是哪个国家的?(引出“魏国”“魏王”)范写“羸”,区别“赢”。
课堂教学简况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练习,指名上台做。
四、作业。
听课评议
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解决难点,语言流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听课人:余开勇所在单位:仁和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仁和小学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钟桂林
学校
仁和小学
班级
一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角的认识
授课时间
2013年4月13日第一节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