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推拿手法中摩法的技术要领

推拿手法中摩法的技术要领
一、推法:推法是用手指或者手掌在施术部位上做前后、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用指在穴位或某一固定点吸定而向前推动。
推法分为拇指平推法、掌推法等几种。
(1)拇指平推法:拇指指腹接触于皮肤,做定向推动,向前向下时拇指着力,回收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其余手指不用力。
频率一般为60-120次/分,速度由慢而快,力量由浅入深。
多用于头、背及肩部。
(2)掌推法:将手掌平放在施术部位,方向为从肢体远端推向肢体近端。
推法为单向运动,不可以来回推动。
掌推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腹部等。
二、按法:按法是用指、手掌或肘在患病部位上用力按压的一种方法。
力量由轻而重。
按压深度,浅可达皮肤、皮下组织;深可达关节、骨骼等。
如需要重按,可双手重叠按压。
三、摩法: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施术部位做回旋性摩动。
摩法作用力温和而浅。
根据病情需要来确定摩法的频率,一般慢则30-60次/分,快则100-200次/分。
既可以单手摩又可以双手摩。
推拿的要领与技巧

推拿的要领与技巧
1. 嘿,推拿的要领之一就是要找对穴位呀!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宝藏,不先知道准确位置怎么行呢?比如说给人推拿肩部,那肩井穴可是关键呀!只有准确按压到那里,才能真正起到缓解疲劳的效果呢,你说是不是?
2. 力度的把握那可太重要啦!这不像做菜放盐,多一点少一点还能将就。
推拿如果力度不对,要么没效果,要么让人不舒服嘞!比如给老人家推拿,就得轻点儿,要是像对待小伙子那样大力,那不就糟糕啦?
3. 推拿的节奏也很关键呀!你想想,要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谁受得了呀?这就好比跳舞要有节奏感,不能乱了拍子。
给人推拿腰部的时候,匀速的节奏能让人放松下来,觉得特别享受呢,对吧?
4. 方向也不能马虎呀!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乱推。
就好像你走路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不然不就迷路啦?比如在推拿腿部,从上往下推和从下往上推效果可能就不一样哦,可得仔细啦!
5. 还有呀,推拿时的心境也很重要呢!要带着关怀和爱心去做,不能心不在焉哟!这就像是给家人做饭,用心做出来的和随便做做,味道肯定不一样呀!你用心推拿,人家肯定能感受到的呀。
6. 注意观察被推拿者的反应也很重要哇!如果人家皱眉头或者喊疼,那你就得调整调整啦。
这跟开汽车一样,得根据路况随时调整速度和方向呢,对吧?
7. 哎呀呀,推拿得灵活应变呀!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可不能一套方法用到底。
这就像医生看病,得根据不同病人开不同的药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推拿的神奇效果嘞!总之,推拿可不是随便按按就了事的,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得好好琢磨!。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
美容院手法力度总结

美容院手法力度总结
一、下巴口角交替按摩。
用双手的大拇指分别按在人中和下巴两处,然后交替按摩,注意交替时手掌不要离开脸部,保持服帖。
二、苹果肌提升。
用食指和中指,通过在苹果肌打圈的方式按摩,注意不要按到法令纹,以免加深法令纹。
三、鼻梁、鼻翼按摩提拉。
这边需要注意一下按摩力度,在按到眉心也就是印堂穴时,停留几秒,加重力道。
四、眼眶骨由内到外打圈,延至太阳穴提拉放松。
因为眼部肌肤比较脆弱,所以注意控制力道,以免戳到眼睛。
五、面部弹脸放松提升。
这是面部按摩最经典的手法,如果做得好,顾客会感觉特别的放松和舒适,但是也需要美容师有灵活的手指和丰富的经验。
六、下巴放松提升。
在做下巴提升动作时,需要用手掌来按摩,分别向两边提拉下颌线,拉完后再做弹脸的放松动作。
七、左右面部大提拉。
左右面部大提拉也涉及到弹脸的经典动作,用双手的手指分别在左右两侧做弹脸动作,提拉和放松脸部的肌肤。
八、眼眶往额头方向整体提升。
即用食指和中指沿着眼眶打圈,然后把肌肤提升到眉心,在眉心的印堂穴停留和按压几秒。
九、双眼八字提拉放松。
双眼八字提拉是用一只手的手掌服帖在颧骨位置,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眼眶打圈,做完后再换一边。
注意按摩时手的力道,这个动作可以帮助顾客排毒、疏通经络,提拉紧致眼部肌肤,这边可以帮顾客多按摩来淡化细纹。
十、额头提拉。
用手掌服帖的带动额头的肌肤,多做几次后,双手交替放在顾客的额头按压,最后再做一套收尾的动作即可。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手法在保健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放松人体的紧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于改善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从而减少疼痛的症状。
一、按摩技巧
1、揉捏:这是最基本的按摩手法,即用掌指腹直接在有疼痛的肌肉组织上进行捏揉。
捏揉的时候要轻,而且要分明,以免捏伤了皮肤。
2、滚压:滚压是轻松紧实推拿肌肉,经常用在肩膀,腰部,肩胛骨等部位。
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增强肌肉的伸展性,提高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拉伤的可能性。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治疗僵硬肌肉组织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损伤,便于恢复身体功能。
4、指压:它是用按摩师的手指轻按疼痛点或穴位,可以加快流血,减轻压力并改善疼痛状况。
5、揉搓:也就是用掌指腹轻揉,用力均匀,以缓解疼痛,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减轻僵硬的症状。
二、按摩正确方法
1、按摩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在冷空气下进行按摩。
2、按摩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伤害肌肉。
3、按摩时应把力量集中到病灶上,不要忽略其他部位。
4、按摩时要有节奏感,注意控制力度,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5、按摩时要仔细检查肌肉组织的状况,及早发现异常的部位,以免造成损伤。
6、按摩时要定期改变手法,不要反复用同一种手法按摩,以免使肌肉过度舒张。
7、按摩后要喝一杯温水,缓解肌肉的疲劳,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您可能遗忘的推拿手法——揉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推拿动作又累又机械?好像别人是舒服了,自己倒累得半死?很可能是推拿动作不到位。
这里给大家介绍推拿常用手法中揉法的动作分解和动作要领,希望大家能多多练习,纠正错误习惯,改善发力方式,做到温故而知新。
1.手法要领:(1)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或以食、中指,或以食、中、无名指罗纹面,在某一穴或几个穴或某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柔动,称为指揉法。
且有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之分。
主治感冒头痛、腹胀、腹痛、腹泻、呕吐、颈项痛,以及胸背、四肢部等全身各部位疼痛与麻木不仁等病症。
指揉法多用于点状穴,如揉肺腧、揉二扇门等。
(2)鱼际揉法术者沉肩,屈肘成120°左右,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略内收,其余四指自然放松,用鱼际吸定于受术部位,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以前臂主动做有节律的摆动,通过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主治脘腹胀满疼痛、便秘、腹泻、头痛、头晕及外伤所致的红肿疼痛等病症。
(3)掌根揉法以掌根部吸附于施术部位,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肘部带动腕部做回旋转动的动作,此法多用于面部、腰骶部和大腿部。
主治腰背痛、肩痛、四肢酸痛、肢体麻木不仁等症。
掌根揉法多用于肌肉丰厚之处,如腰背及下肢部等。
(4)掌揉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做掌根揉时,要求掌根部稍用力下压,以加大深透力。
如以一手掌叠加于另一手背之上做掌揉法,称为叠掌揉法。
此法多用于背部、腰骶部和腹部。
(5)肘揉法用肘部为着力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以肩为支点,上臂带动前臂做回旋动作,此法多用于肩背部和大腿部。
(6)前臂揉法用前臂尺部的上1/3部位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连同上臂带动前臂做环旋揉动。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此法又名臂揉法或膊揉法。
2.注意事项(1)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0~160次。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按摩手法的力度是进行按摩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正确的力度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舒适感。
然而,如果力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疼痛、受伤或不适感。
因此,了解按摩手法的力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人对按摩的力度有不同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有些人喜欢力度较强的按摩,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可以帮助放松肌肉;而有些人则喜欢力度较轻的按摩,更注重舒适感和放松身心。
因此,按摩师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来调整力度。
在进行按摩时,按摩师可以分阶段地调整力度。
可以从较轻的力度开始,向客人征求反馈,并逐渐增加力度,直到达到客人的舒适程度为止。
此外,按摩师应该根据客人的个体特点和需求来调整力度,例如体型、年龄、健康状况、肌肉紧张度等。
另外,按摩师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手法的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按摩手法力度技巧:1.抚摩:用手掌或指尖轻轻触摸皮肤表面,以柔软的力度进行施压。
这个手法适用于舒缓和准备肌肉,也可以用于按摩敏感区域或骨骼突出的部位。
2.揉捏:用手指、手掌或拇指以揉搓的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
可以使用较强的力度,但要避免过度的压力。
揉捏手法可以帮助松解肌肉紧张和僵硬,并且促进血液循环。
3.按压:用手指、手掌或肘部以持续的压力进行按摩。
这个手法适用于较深层的组织,如筋膜或肌腱。
在进行按压时,按摩师应该根据客人的反馈来调整力度。
4.推拿:用手指、手掌或掌根以推拿的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
可以使用较强的力度,但要避免过度的压力。
推拿手法适用于肌肉紧张和深层组织的松解。
此外,按摩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手法和技巧,如轻拍、颤动、推滚等。
这些手法的力度也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来调整。
总而言之,按摩手法的力度是按摩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正确的力度可以帮助促进放松和舒适感,改善身体状况。
按摩师在进行按摩时应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以及个体特点来调整力度。
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第一节推法定义: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
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
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
推进速度宜缓慢。
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
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隼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
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
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中医推拿疗法技巧

中医推拿疗法技巧中医推拿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推拿的基本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这一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按摩力度的掌握在进行中医推拿时,按摩力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按摩力度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
轻度按摩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等体质较弱或病情较轻的患者;中度按摩适用于年轻人和一般患者;重度按摩适用于体质较强或需要强力刺激的患者。
按摩力度的掌握要适度,过轻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而过重则会造成不适或伤害。
二、拇指和掌面的运用中医推拿中,拇指和掌面是最常用的手法。
拇指可以用于按压和揉捏,可以选择单拇指或双拇指按摩。
按压时,拇指要用力均匀、稳定,按摩的范围要集中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揉捏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肌肉或穴位,以旋转、揉捏的方式进行按摩。
掌面则可用于推、推撑、推搓等手法,运用灵活多样。
三、舌诊的应用中医推拿中,舌诊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舌诊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例如,如果舌苔黄腻,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的手法进行治疗;如果舌苔白腻,可以选择健脾和胃的手法进行治疗。
舌诊的应用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四、穴位的选取和按摩中医推拿中,穴位的选取和按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穴位的选取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确定,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剖学和经络学知识。
一般来说,选取穴位时要准确、准确、准确!每个穴位有不同的作用,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器官,因此在按摩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按摩时要坚持持续时间、频率和力度适度,并且注意手法的准确和稳定,保证按摩的效果。
五、气功的应用气功在中医推拿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循环,调节气血的平衡,提高治疗的效果。
常见的气功包括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练习。
推拿用力技巧 PPT课件

用最小的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手法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 为手法也。 《:一方面指手法的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不可时快时慢;另一方面指手法的作用力在一般情 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轻忽重。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持久:是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 作规范,持久操作足够时间而不变形,保持动作的 连贯性。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力。 渗透:是指手法作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于体表, 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达到脏腑。
施术频率
从手法频率快慢而言,操作频率快则为 “泻”,慢则为“补”,是谓“急摩为泻, 缓摩为补”。
循经补泻
循经补泻
循经推拿有得气感强和便于寻找反应点两大
优点,得气感愈强则疗效愈佳。从手法补泻 角度而言,基于经络循行方向,顺经络循行 方向部位的手法操作为“补”,逆经为 “泻”。是谓“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手法补泻
《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
即补人体正气之不足;泻,即泻邪气之有余。 推拿的补泻,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医者运用一定的手法,以一定的力量、幅度、 方向,在一定的部位、穴位,加以一定的时 间,使机体发生一定的变化,以影响神经的 传导,改变人体的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作用, 从而达到促进某一脏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脏腑 功能的作用。
(一)运用规范的手法动作
(二)采取正确的身体姿势
(三)技术娴熟,双手操作
3.精神集中
提高推拿疗效的方法
扶正祛邪,祛邪不伤正。
1.力(手法) 2.部位(诊断)
按摩推拿法用力技巧

按摩推拿法用力技巧近现代,始从两方面论述,提出"均匀、柔和、持久、有力、深透"的十字原则。
"均匀、柔和"指出了手法柔性的一面,"有力、深透"表达了刚性的一面,持久则是在刚柔相济基础上达到高层次的功力。
十字原则言简意赅,然仍言犹未尽。
2 柔性的力学剖析柔,即"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柔力并非软弱无力,即使最轻柔的手法,也要求"轻而不浮";柔也不等同于"轻",柔和的手法有轻也有重,轻者如抚法、摩法,徐缓而不带动皮下组织;重者如揉法,着力深沉而缓和,带动皮下组织。
我们认为,柔力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①施力的均匀性:与柔力相对的用力称为蛮力、暴力,蛮力生硬古板,暴力更是突然施力,速度快而有较大的加速度。
手法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动作前后衔接不灵活,此即所谓生硬古板(蛮力);*作中有明显的跳动感,手法常带有突然的成份,此即所谓暴力施术。
相反,*作快慢有序、前后均匀一致、前后动作之间的衔接如天衣无缝,此即为均匀的柔力。
②施力线路的弧形、施力的弹性:如揉法的旋转摆动,拍法、叩法所要求的手腕的弹性力量,是这些手法产生柔力的力学因素。
③*作速度的徐缓:从力学角度而言,手法的均匀即是保持相对匀速。
适当采用较慢速度* 作,容易保持这种相对匀速,而不致出现"急刹车"现象,从而易于达到均匀的要求。
故术语常有"轻柔缓和"、"深沉而缓和"、"徐缓柔和"之说。
此外,速度过快也易致患者产生瞬间应力性肌肉紧张(另文详述),不利于受术部位的放松,从而降低柔的程度。
④作用力的面积的分散:从力学上看,面积大,则压强小。
如,同为摆动类手法,作用面积较大的髆法偏柔,作用于点上的一指禅推法则不及。
⑤施力的轻巧、作用部位的表浅:做为摩法的一种演化,抚法用力更轻、作用更浅,因而属于比摩更柔手法。
推拿按摩的发力诀窍(纯干货)

推拿按摩的发力诀窍(纯干货)按摩,说到这个词汇大家都不陌生。
按摩应该是人类所掌握的第一种治疗技术,不仅仅有中医按摩,也有欧美的按摩,还有印度按摩。
世界各地的民众大都掌握了相关的一些技术,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但是,具体如何进行按摩,大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
确实,要想系统的掌握“按摩”技术,需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生理学知识,解剖知识,力学分析,等等。
可能有人说了,有这么麻烦吗?貌似传统上,按摩都是老师带着徒弟不断的练习,老师做演示,徒弟跟着比划,时间久了练好了,就可以出师。
老师教给徒弟的最多的说法就是“悟”!徒弟要是表现的好,师傅就会把一些诀窍不断的进行传授。
要是赶上一些悟性不好的徒弟,问题就大了,估计用不了多久手就被练废了。
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从事所谓“按摩技师”的人们,手都是变形的......推拿按摩诀窍这类,都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完全很少能在图书中看到。
不过,真的无法描述吗?个人体会,按摩的发力实际上完全可以归结出来。
1、要熟知解剖结构,只有熟悉解剖结构,才能知道不同的位置发力应该多大,角度应该如何,这是下手的根本啊!2、要善于利用自身的重心转移来调整发力,而不仅仅是用自己的手来发力。
很多人学习按摩技术,给别人揉捏几分钟就双手无力和酸痛,原因就是发力方式不对,只是用了自己双手肌肉的收缩力,这样子用不了几年双手的肌肉就会劳损变形。
3、清晰分析发力的要点。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里的压强公式,压强公式 p=F/S 。
知道了这个公式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要想力量渗透到深层肌肉,除了增大力量之外,还需要了解一种方式:减小受力面积。
同时,力量是一个矢量,是有大小和方向。
因此,按摩发力是需要做到,尽量垂直发力,尽量减少按压接触点的面积,然后再借助重心的变化来增加力量。
这样子,力的穿透性就出来了!4、物理学里还有一个定律,这便是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就意味着,我们双手按压别人的力量多大,反向受到的作用力也多大。
推拿按摩手法怎么练成,有什么功法?

推拿按摩手法怎么练成,有什么功法?
少林一指禅,大力金刚指,六脉神剑,随便练一样就行,哈哈哈……以上是我瞎掰。
回归正题:古人总结的手法标准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这八个字,四个指标,这四点同时做到了,就能渗透力好,轻重随心。
但是,古人没说如何才能做到这四点,而我遇到的按摩师也都是各说各话没有科学统一的方法。
我个人总结的要点:
第一,要学会控制重心,用体重加力比用身体的肌肉加力要省力的多,按摩的过程相当于以手为支点斜靠在被按者的身上,只要,学会了控制重心,加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加力的大小也好控制的多,这点会决定力度的稳定性。
第二,要练习手指的承受力度,按摩中的指法,要求按摩师自身手指有一定的承受力度,自己能承受多少力度,自己才能发出多少力度,自己受不了,就没法再加力,这点会影响,力度的大小和持久度。
第三,从练习手法的第一刻起就要注重手感的培养,推拿之所以不能被仪器替代,就是因为按摩师的手感不能被替代,手下的触觉可以判断出很多的信息,劳损的位置,顾客的体质,顾客身体对于按摩刺激的反馈……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手法力度渗透到了哪个层次,这点是柔和的基础。
总的来手,手法操作的核心是一套发力方式,发力方式掌握了,手法就练出来了。
意拳里整劲的练习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按摩的发力,可以做为参考。
以上是手法的技巧部分。
关于自身手指的承受力,也就是推拿的功夫部分,要注意一点:人体的软组织在持续的微小刺激之下会良性增生,所以,练功不能太猛,要从自身能承受的力度逐渐加量,持续不断的练习,才能长功夫,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都要坚持,才能出功夫。
练习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直接练手法,也可以是练习指卧撑,要是觉得指卧撑强度太
大的话,可以在墙上练习。
推拿手法用力技巧

一、使用“内力”
对于按摩师来说,因为使用按压是我们工 作中主要的动作,因而使用“内力”至 关重要。躯体力学的首要原则是:
1、应用压力时,使用你的体重而不 是肌肉的力量。
❖ 体重在一天中是不会减少的,合理运用自己的体重 来完成按摩推拿的各种手法操作。全身放松是关键, 只有身体放松才能不主动使用肌肉完成动作。身体 放松后,有效地转移身体的重量,并使之释放,便 完成了“内力”的手法操作。
②使你的肩胛骨(盂肱关节)保持向 下旋转。
❖ 向下旋转盂肱关节,躯干在关节的后上方,因而可 直接通过关节传递体重。
③应支撑好身体施加压力的部位。
❖ 用另一只手支撑一只 手的拇指或指尖有两 个作用:第一,增加 潜在的压力;第二, 保持相关关节的稳定, 防止手部组织扭伤。
4、让你体重的重量通过身体的其他 部分输出释放。
好手法
谁能用最短的 时间、达到最好的 疗效、自己付出的 最少,这样的手法 是好手法。好手法 是炼出来的。
——臧福科
谢 谢!
❖真诚地希望我们同道掌握和合理 的运用“躯体力学——内力”, 使我们的手法都是“好”手法。
2、根于足,发于腰。
❖ 用你的腿控制你的重心,让你的重心和腿移 动而不是你的上肢。“内力”应该是可控制 的。如果要使用肌肉,应使用较大、较强的 肌肉而不用较小、软弱的肌肉。
3、让你的体重尽可能地以直线的方 式通过多个关节。
❖ ①使关节维持原位,通过关节直接 (而不是锁住的)传递体重,并避免 关节过度伸展。施加于病人身体的重 量是按摩师躯干的重量,而施加压力 的点通常是手或前臂的某一部分。使 躯干和压力点之间的关节排成一行, 你可以使压力最大限度地“释放”。
❖ 在病人身体的外侧部位工 作时,你可以将肘部放在 自己的髂窝或大腿的下内 侧,有效用身体的重量或 大腿内收的力。
按摩手法的三大技巧

按摩手法的三大技巧按摩有哪些道理,按摩手法应该怎么做?按摩也需要手感,把握好力度很重要摆动类手法操作时,既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又要进行连续的摆动。
产生压力要用劲,连续的摆动,则需要各关节的灵活放松。
按摩手法的技巧1、手感训练手感是按摩医生的基本功之一,《医宗金鉴》把“摸法”列为伤科八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摸法是用手指触摸机体,用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靠手察觉机体的异常变化,故要求术者要有比较灵敏的手部感觉。
在成套手法练习时,必须针对性地加强手感训练。
对此,不要有神秘感,只要细心体会,反复比较,并相信自己的感觉,就肯定会有所收获。
手感训练时,首先应注意感知各部正常的形态、功能、骨性标志以及肌肉、肌艘等软组织的弹性和张力,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掌握了正常的情况,才能在临床上对异常的情况有所比较和鉴别。
其次,还要在以上基础上,尽力找出异常的阳性反应物。
即使是正常人,只要认真检查,也能找出程度不同的阳性反应物,如硬结、剥离感等,这些阳性反应物多是压痛明显处,也是主要的病变部位。
同时,又是按摩的关键部位。
古人有“以痛为俞”的说法,即以压痛明显处定为腑穴,进行手法操作。
加强手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今后的按卑临床工作将大有益处。
按摩手法的技巧2、力度掌握力度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手法用力,因人、因症、因部位而有所不同,很难用绝对数字来加以区别。
力度的掌握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询问和观察病人的反应,去掌握力度,这是初学者应用最多的方法,不论是手法练习,还是按摩临床实习阶段,都要多问和观察受术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手法用力;一是通过手下感觉,去调控用力的大小,这必须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和临床实践,才能掌握。
但一般来说,手下空虚无阻力感时,表示用力过轻,手下感觉肌紧张,有阻力感时,表示力度适合,手下出现肌肉明显收缩时,表示用力过大。
在肌肉浅薄、骨突明显处,用力宜轻。
肌肉丰厚处,用力宜重。
我个人的体会是,我的手感到舒适,受术者也会感到舒适,我的手感到难受,受术者也会感到难受。
按摩,恰当的力量是关键

家庭医药 2016.0450用药之道·传统医学用药作为一名按摩医生,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和渊博的医学理论,还要掌握熟练的手法技巧。
让病灶部位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取决于按摩手法的成败,恰当的按摩力量则是关键。
这里的恰当二字,包括力的强度、方向、频率和时间4个方面的要素。
1.力的强度力的强度是指力的大小,临床上无法用测力计来测量,靠按摩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掌握。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按摩医生采取适量的力度,既能有效地刺激经络循环,起到行气活血、祛淤散痛的功效,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患者又不会感到痛苦。
临床上,如患者是老人、孩童或者是体弱多病的,都应采取轻度的手法,以力达皮下,患者稍有酸麻胀痛感为度;中度手法,力度相对能加重一些,深度多达肌肉纤维按摩,恰当的力量是关键□国家高级按摩师 梁迎春层,常见于理筋顺筋的手法,用于中等体质的患者,或是以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就诊的患者;重度手法则多用于青壮年或肥胖型患者,并常用于以关节脱位、错位骨折的患者,力度较重,可达骨膜层,一般是以牵拉挤压复位为主的手法。
当然,无论轻、中、重度手法,都以患者能忍受为限。
2.力的方向力的方向也很关键,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着力的方向。
手法方向可分为顺向、逆向、垂直向和左右向,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但可根据偱经走向,以及筋膜肌腱、神经血管的走向来确定。
并依据肌肉组织结构,结合患者的病理变化来确定补泻。
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
3.力的频率力的频率即按摩的速度,通过力的频率能使作用力发挥更好的效果,可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
也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症等来确定频率的大小。
慢速多用于补虚的功能,常施及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患者;中速有和解的功能,手法频率与患者的耐受强度恰好;而急速多用于泻实的功能,急速的运动可改变病灶部位的无规则运动。
当然,也可慢、中、快3种手法结合使用。
4.作用时间在力的频率基础上,再结合相应的作用时间,按摩方可奏效。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近来很多人提问关于按摩方法,整理了一份按摩手法的完整技术干货给大家,字数较多,建议大家认真研读并实践,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文共约11830字,约需12分钟可读完。
第一节保健按摩基本手法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宾客体表进行操作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一种技巧,称为按摩手法。
手法是按摩强身的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适当地应用,对治疗和保健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要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在适当的穴位或部位上运用相宜的手法,是按摩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所谓“柔和”是指动作要稳、柔、灵活,用力要适宜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
“持久”是指操作手法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使手法的刺激积累而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
所谓“力”不是指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功力或技巧力,而且这种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对象、部位、手法性质以及季节变化而变化。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刺激能透达至深层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应该指出的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深透五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持续运用的手法逐渐降低肌肉的张力,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深透”作用。
按摩手法的种类很多,手法名称也不统一。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按摩手法可归纳为: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六类手法。
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手法结合起来应用,就组成了复合手法。
常用的复合手法有:按揉、点揉、拿揉、牵抖、压颤、叩击等。
(一)摩擦类手法以指、掌或肢体的其他部位在体表做直线或环形移动称为摩擦类手法。
22推拿用力技巧

22推拿用力技巧我们前边说过,所谓推拿手法呢,是人类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动作。
那如果是没有技巧性的动作呢,它只能叫一个动作。
那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推拿按摩当中的用力技巧。
说到用力技巧呢,首先它是一个力。
力就要符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
我们都知道力的三要素。
是力量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那我们所有的按摩,第一要有一个压力。
就是,是否给别人做推拿按摩的第一个。
我们就看,是否接触患者。
因为一定要接触到患者的体表,我们才有可能,产生压力才有力的传递。
才有可能发生,推拿按摩。
那压力,我们的要求是要垂直于受术面。
这里所说的受术面呢,我们看起来是体表。
但是呢,我们的内心要去感受的是骨面。
因为我们说推拿的最终目标是要深透。
那你最终需要靠力量透达骨面,而且要垂直于它。
这样你才能用最小的力量来产生最大的功效。
第二个。
我们用力的时候,这个压力要尽量使用重力。
也就是我们通过移动重心,让身体的重量压上去。
因为这种力量呢,它是最节约体力的。
它用的是地球对我们的引力。
所以说是最节能环保的。
当重力不足,或者是用重力不方便的时候。
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会按身体的啊,患者坐位的时候,按他的后背。
那你的重力呢,就不是这么好使。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往前靠的重心往前靠,也能够借助重力。
这是巧妙的借助。
另外呢,就是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大肌肉来施加压力。
就是说不好用重力的情况下,非得要用到肌肉的张力的话,那我们尽量使用大肌肉,因为我们都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是大肌肉,它的特点是力量大。
然后相对小。
相对于我们小的关节,小的肌肉呢,它会更耐劳一些。
所以说我们多用大肌肉来施压。
要让我们使力量恰好透达到目标层次便可。
这个意思是告诉大家,我们要有压力,要让你尽量用可调动的更大的压力来操作。
但是不是说力量越大越好。
我们说用重力或者是大肌肉的力量,并不是需要很大。
而是需要你,你觉得轻松省力。
你用大肌肉,但你可以轻轻地去用,也比你用小肌肉,狠狠地去用,可能显得力量可能更沉稳,甚至更充足一些。
按摩手法的最佳力度

37快乐养生 2017.02按摩手法的最佳力度⊙梁迎春很多疾病都可以用推拿按摩的方法得以缓解或治愈,而要想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要求辨证准确,还要求按摩师掌握熟练的手法技巧,其中,按摩的力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怎样才能算是最佳的力度?我们可以从力的强度、方向、频率3个方面来判断。
力的强度是指力的大小,合适的力度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来决定。
只有合适的力度才能有效地刺激经络循环,进而起到行气活血、祛淤散痛等功效,又不让患者感到痛苦。
临床上,老人、儿童,以及体弱多病者,多是应采取轻手法,以使力达皮下;中度手法可使力达肌肉层,常见于理筋顺筋的手法,多用于中等体型,或以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而重度手法多用于青壮年,或肥胖型者,力度可达骨膜层。
当然,无论哪种手法,都应以患者能够忍受,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为限。
其次,力的方向也很关键。
力的方向可分为顺向、逆向、垂直向、左右向,可根据偱经走向,以及筋膜肌腱、神经血管的走向来确定,并结合患者的病理变化,来确定补泻,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最后,掌握好力的频率能使按摩发挥更好的疗效。
力的频率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症等来确定,以起到调节气血、阴阳、脏腑的作用,可分为慢速、中速、急速。
慢速多用于补虚,以及儿童、年老体弱的患者;中速有和解的作用;而急速则多用于实证。
(摘自《大众卫生报》)大便冲不净 体内湿热重⊙杨 璞“大便黏马桶,总也冲不净,恐是大肠癌前兆。
”对于网上广泛流传的这个说法,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回应称,有点过于危言耸听,大家不必太担心,但大便冲不净确实能反映出一定的健康问题,不宜忽视。
中医认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大便不成形就是中医所说的便溏,说明大肠有湿热。
除了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产生湿热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吃得太饱或过于油腻、嗜酒、饮食不规律等,这些都容易损伤脾胃。
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体内水液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
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
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
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
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桡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酸胀感向食指尖放射;
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酸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
宝宝和成人的大不同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
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
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
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
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
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
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
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
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
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
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
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怎样用治疗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总结:把握按摩手法力度轻重可以判断按摩师的手法技巧如何,所以按摩师的按摩手法可以说就是他的名片,只有按摩手法技巧好顾客才能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