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细数康熙儿子们的悲惨命运
康熙继位后,他的兄弟们最后结局如何?

康熙继位后,他的兄弟们最后结局如何?
本文导读:
顺治一共有8个儿子,但是有4个儿子早夭。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只活了八十九天;皇四子荣亲王出生三个月就夭折;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七岁去世;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8岁去世。
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
皇二子福全可以说是康熙执政中的主要助手之一,两人从小一起在孝庄太后身边长大,感情深厚。
康熙二十九年,福全受封抚远大将军与康熙帝远征噶尔丹,身先士卒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福全在京城家中病故,终年五十一岁。
康熙当时出巡塞外,闻讯后立马赶回京师祭奠,命御史罗占在黄花山为福全监造坟莹、建碑,规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
福全死后,康熙帝特意让御用画师画了一幅画,为康熙帝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康熙十年封为和硕恭亲王。
康熙二十九年,常宁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随康熙征讨噶尔丹。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七日去世,享年47岁。
常宁就没有福全的待遇好了,康熙只是命令皇子帮助办理丧事,自己还是在外
边巡游。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封纯亲王。
康熙十八年七月就病逝了,年仅二十岁。
康熙的24个儿子中有11人被封为亲王,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呢

康熙的24个儿子中有11人被封为亲王,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呢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康熙皇帝的儿子是最多的,他一生生育了35个儿子,其中24个参与了续齿,而这24个儿子的爵位也不都一样,与明朝皇子生下来就是亲王不同,清朝的皇子并不是说生下来就是王爷,他们也需要立功才能在爵位上获得晋升。
康熙的所有儿子中,有11人先后被授予了最高的亲王爵位这些人中有大家熟悉的,也有大家不熟悉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皇次子理亲王胤礽说胤礽是理亲王,可能有些人会感觉到诧异,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康熙重点培养的太子,说他是理亲王是因为这个封号是在他去世后雍正帝给他追封的。
胤礽原本是康熙的第七个儿子,因在他之前有五个早夭,所以按照排序他就是皇次子了。
胤礽的身份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外太公是四大辅臣之首的索尼(一个连鳌拜都要忌惮三分的人物)。
康熙对胤礽十分看重,从小就花大力气培养,在他刚满周岁时就立他为皇太子。
长大后数次监国,在朝野内外有不错的名声,康熙亲征噶尔丹,也是让胤礽留在京城监国,可以说到此时他在康熙眼里还是个好儿子。
胤礽然而或许是当太子的时间太久了,胤礽想要早点坐上皇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的一系列举动被康熙认为是要“弑逆”,因此康熙就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将他囚禁起来。
然而却引起了大阿哥和八阿哥的太子之争,为此康熙又在次年复立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可是复立之后,胤礽不知收敛,最终导致皇帝和储君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再次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将其囚禁在咸安宫。
胤礽的余生一直在囚禁中度过,雍正二年(1724年)在幽所病逝,终年51岁。
雍正帝追封他为理密亲王。
2、皇三子诚亲王胤祉胤祉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胤祉的文学造诣是最高的一个,早年也深受康熙的喜爱。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第一次册封成年的诸皇子时,胤祉被封为诚郡王。
康熙35个皇子中,谁的结局堪称完美?

康熙35个皇子中,谁的结局堪称完美?1722年,康熙帝逝世,胤禛即位,改元雍正。
在此之前,康熙帝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清帝国的皇位,展开了激烈万分的角逐,这场抢班夺权的斗争,史称“九子夺嫡”。
九子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皇四子胤禛成为新皇帝后,胤禵被囚禁于康熙的陵地,胤禩和胤禟被折磨致死,胤䄉被抄家囚禁,此外,卷进这场旋涡被杀、被囚、被贬的皇子、宗室、大臣数不胜数。
然而,十二阿哥胤祹却躲过这场劫难,得以善终,一口气活到78岁,成为康熙最长寿的儿子。
胤祹还深受器重,总理康雍乾三朝的重大丧仪。
胤祹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兄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十二阿哥胤祹影视形象。
来源/电视剧《延禧攻略》截图置身事外的皇子胤祹在康熙的皇子中是个边缘角色。
在众皇子处心积虑要扳倒太子胤礽时,唯有胤祹展现了他的处事原则。
胤礽是皇二子,聪明俊秀,能文能武,深受康熙宠爱。
然而,胤礽的皇储地位,天然是权力中心,很多朝臣都依附在他周围。
胤礽本人也在权力的梦幻中逐渐失去理性,变得越来越专横放纵,引起康熙和一些朝臣的不满。
随着康熙对皇太子的恶感越来越多,1708年,矛盾的火药桶终于被点燃。
康熙指责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
朕包容二十年矣。
乃其恶愈张,僇辱在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康熙的这段话,等于宣告了胤礽政治生涯的死刑。
在父子矛盾积累的期间,其他皇子都在煽风点火,唯恐胤礽不倒台。
康熙发现,皇长子胤禔曾请喇嘛用巫术镇魇胤礽,康熙怀疑这是胤礽精神失常的原因。
胤禔因为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一直觊觎胤礽的位子,他屡次怂恿康熙杀掉胤礽,引起康熙的不快;皇八子胤禩才具优长,野心勃勃,在皇太子摇摇欲坠时,他拉拢其他皇子和朝臣,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这正是经常在影视作品中提到的八爷党,众多大臣一起向康熙建言立他为新的皇太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场激化康熙与太子矛盾的阴谋中,整个宫廷里可谓鸡犬不宁。
历史解密康熙死后众皇子下场如何?雍正又做了什么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死后众皇子下场如何?雍正又做了什么事?
导语: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冬,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之后,其四皇子,原先的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入承大统,成为清朝政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冬,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之后,其四皇子,原先的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入承大统,成为清朝政府的第三位掌权者,在雍正执政期间,他勤于政务,并出台过整饬吏治等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这也为后来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就是这么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在皇权最高点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而做出令世人非常惊悚的迫害亲兄弟行为。
在雍正继位时,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共有15个皇子年满20岁,他们分别是皇长子允禔、原先为皇太子后来又被废了的皇二子允礽、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本人)、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子允(礻我)、皇十二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皇十四子允禵、皇十五子允偶、皇十六子允禄和皇十七子允礼;本来雍正皇帝拥有众多兄弟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他对待自己兄弟的手段却令人咋舌。
从众皇子的结局看,大概能分成四大类:
一、康熙时期受到处分,雍正时期去世的。
主要代表是皇长子和皇二子。
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皇长子允禔,才华横溢,长相俊美,曾经很受父皇康熙的喜欢,只因在后期太子废立过程中企图陷害太子,故而被康熙革除王爵,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皇二子允礽,在幼年时被立为太子,但后来却因故而两度被废,最终甚至落了个被圈禁的下场,并且从此以
生活常识分享。
“九子夺嫡”后康熙的九个儿子结局如何?

“九⼦夺嫡”后康熙的九个⼉⼦结局如何?康熙⼗四年(公元1675年),康熙帝⽴两岁的⼆阿哥胤(yìn)礽(réng)为皇太⼦。
后来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废除皇太⼦胤礽。
太⼦的废除让众多皇⼦都对皇位产⽣了觊觎。
康熙帝的⼉⼦除去夭折的之外还有⼆⼗四个,其中有九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这九个⼉⼦分别是:⼤阿哥爱新觉罗·胤禔(tí)、⼆阿哥爱新觉罗·胤礽(réng)、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zhǐ)、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zhēn)、⼋阿哥爱新觉罗·胤禩(sì)、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táng)、⼗阿哥爱新觉罗·胤?(é)、⼗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tí)。
⼤阿哥爱新觉罗·胤禔(tí)在诸皇⼦中是⽐较聪明能⼲的,康熙帝平定葛尔丹时,胤禔(tí)还⽴下不⼩的战功。
胤禔(tí)⼀⼼想夺嫡继承⼤统,但是野⼼太过暴露,让康熙帝有所察觉。
后来⼜说要替康熙帝杀掉废太⼦胤礽(réng),这让康熙帝极为寒⼼,对胤禩(tí)严加提防。
真正让胤禔(tí)退出皇位之争的是⽤巫术镇魇废太⼦胤礽(réng)之事被查实。
胤禔(tí)被囚禁⼆⼗六个春秋,直⾄雍正⼗⼆年死去。
⼆阿哥爱新觉罗·胤礽(réng)是康熙帝次⼦,被康熙帝两⽴两废,最终被囚禁起来,雍正⼆年,胤礽(réng)病死在紫禁城咸安宫内。
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位经过公开册⽴的皇太⼦。
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zhǐ)能⽂能武,才能极为突出,备受康熙帝喜爱。
胤祉和太⼦胤礽关系和睦,看到太⼦的两⽴两废,胤祉(zhǐ)主动退出竞争。
康熙近100个子孙中最惨的一个

康熙近100个子孙中最惨的一个,活了82岁,却被囚禁了53年(2019-07-30 08:35:24)转载▼有史记载,康熙皇帝总共有35个儿子,夭折了11个。
剩下的24个最后在九子夺嫡的时候死的死,废的废,但是他们为康熙沿下的子孙将近100个。
在康熙的这一批孙子中,有一个孩子相比其他皇孙是比较长命的,但是他的遭遇却是十分的凄凉,他叫作弘晸,他的一生活了82年,可惜却有53年活得如同暗地里的影子,没有自由,没有朋友,啥都没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要从康熙的九子夺嫡开始说起。
弘晸的父亲是康熙的第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他可是自幼聪慧,文学书法样样精通,因为这位天才儿子康熙也是十分重视他的教育,甚至在南巡的时候遇到著名诗人的后代也给请过来给胤禟当老师。
而胤禟又好学外来文化,自学外语,精通语言,性情豁达,交友广泛,连葡萄牙来的教士都与他非常要好。
在皇家中,他与皇子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其中他和八王爷和十四皇子玩得最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
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二十四位皇子中就有九个在争储。
而胤禟本是逍遥自在之人,他对皇位毫无兴趣,但是八皇子和十四皇子都有意夺嫡,所以胤禟作为他们最好的兄弟,也被卷入这次夺嫡风波中。
彼时的胤禟认为这皇位最终的赢家不是十四弟就是八哥,在朝政上的立场十分明确。
做为固山贝子,又封入正蓝旗,胤禟十分有钱,在当时,那就是个大土豪,所以八皇子和十四皇子也离不开胤禟的辅助,八皇子和十四皇子的很多钱财都是有胤禟提携帮帮忙,可以说胤禟就是他们的钱庄。
胤禟还有一点也是非常好,那就是他的好友十分多,所以这一点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军队里,都是极大增加了这两位皇子的拥护者。
在夺嫡的热战中胤禟不断的帮助八皇子和十四皇子,对其他皇子也有过援助,但他唯独对默默无闻的四哥毫无正视过。
历史趣谈:为何康熙后代的结局都很悲惨?几乎断子绝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何康熙后代的结局都很悲惨?几乎断子绝孙
导语: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嗣众多,但他百年之后,却落到了几乎断子绝孙的地步。
是谁将康熙逼迫到如此地步?关于雍正的残暴传闻很
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子嗣众多,但他百年之后,却落到了几乎断子绝孙的地步。
是谁将康熙逼迫到如此地步?
关于雍正的残暴传闻很多,一种说法是雍正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被雍正逼死的。
雍正逼死自己的母亲是传闻,可信度并不高,但雍正杀死自己的兄弟,却是有史料可循,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等大罪,进行自辩,颁行天下。
康熙驾崩的消息传出后,紫禁城上下,顿时气氛紧张。
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
年满二十的皇子共有十五人,分别是:雍正的大哥允褆、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胤䄉、十二弟允祹、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
这十五人成为雍正眼中的肉刺,他想处之而后快。
允褆因为早先在权力争斗中落马早已被囚禁起来,雍正当政后,他丝毫不放松对允褆的监禁,生不见天日,在抑郁中,允褆最终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去。
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都在康熙的囚禁,或是剥夺权力之后,接连死亡。
死因记载为病故,但几位阿哥接连死去,说是病故,似乎太显得牵强了一些。
至于优秀一些的七阿哥允祐、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关系较好,交情较深,他们更是被雍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心里也明白雍正容不下自己,其中八阿哥允禩因为表达了对雍正的不满,更是饱受
生活常识分享。
盘点:康熙所有皇子的最终归宿以及各自的后裔状况

盘点:康熙所有皇⼦的最终归宿以及各⾃的后裔状况康熙⼀共有三⼗五个⼉⼦,其中续齿的⼉⼦有⼆⼗四⼈。
这⾥先解释⼀下何为序齿。
简单点说,就是夭折的⼉⼦不排序。
但也不⼀定,因为记载宗谱姓名的⽟牒是⼗年⼀修订。
有⼀些阿哥恰好是在⽟牒的两次编订间隔期夭折的。
尽管这些夭折的阿哥没成年,但在⽟牒中已经将他们序齿了。
⽐六阿哥胤祚,他只活了六岁,但还是给他排序了。
所以康熙的⼉⼦按照出⽣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是:序齿者,序齿早殇者、未序齿者。
标题中所说的『康熙的⼆⼗个⼉⼦』,就属于第⼀类,也就是序齿皇⼦。
第⼆类,『序齿早殇者』有四⼈,分别是六阿哥胤祚、⼗⼀阿哥胤禌、⼗⼋、⼗九阿哥胤祄和胤禝。
第三类,『未序齿者』有⼗⼀⼈。
由于他们和早夭的四位序齿阿哥都因为夭折⽽⽆⼦嗣,所以就不讲他们了。
做个⼩结:康熙有三⼗五个⼉⼦,其中有⼗五个都夭折了,所以这⼗五⼈没有后裔。
序齿成年皇⼦⼀共有⼆⼗⼈,这⼆⼗⼈的结局主要分三类:圈禁⽽死、迫害致死、⾃然病死。
第⼀类:圈禁⽽死⾮常的凑巧,前三位序齿阿哥全部都是被圈禁致死的。
分别是⼤阿哥胤褆、⼆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
圈禁的具体原因可以去查百科,就不细说了。
这三⼈现在还有后裔吗?肯定是有的。
就拿⼤阿哥胤褆来说,他有⼗五个⼉⼦,⼗四个⼥⼉。
其中七个⼉⼦夭折(⽼三、⽼四、⽼五、⽼⼋、⽼九、⽼⼗、⼗⼀),⽼⼤长⼦弘昱和⼗四⼦弘明⽆嗣,其余的六个⼉⼦都有后裔。
由于这六个⼉⼦都是庶出,因此除了其中⼀个⼉⼦继承爵位,在清末尚留有奉恩将军的爵位外,其他⽀系皆为闲散宗室。
所以⼤阿哥的后裔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都已经是平头百姓了。
⼆阿哥胤礽和⼤阿哥⼀样,⼉⼦⽐较多。
他有⼗⼀个⼉⼦,其中第⼗⼦弘㬙⼀系在弘皙逆案后继承爵位,⼀直传到了民国。
另外胤礽的六世孙福锟(与溥仪同辈),也是晚清的权⾂之⼀。
他是从举⼈、进⼠⼀路考科举上去的。
历任吏部郎官、太仆寺卿、兵、刑、户、⼯四部尚书、协办⼤学⼠、体仁阁⼤学⼠,加太⼦太保衔,是光绪时期赫赫有名的重⾂之⼀。
康熙皇帝有7个兄弟,个个下场悲惨

康熙皇帝有7个兄弟,个个下场悲惨
历史名录带你了解更多历史故事!
顺治帝共有八子:皇长子牛钮和皇四子在皇三子玄烨继位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玄烨继位的时候,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绶、皇七子隆禧和皇八子永干尚在人世,这是他仅有的五位兄弟。
皇次子福全: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
入封镶白旗。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皇五子常宁分道讨噶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
康熙四十二年病故,终年五十岁。
皇五子常宁:康熙十年封为和硕恭亲王。
康熙二十九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
康熙四十二年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皇六子奇绶: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夭折,年仅七岁,未予谥号。
皇七子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册封纯亲王。
康熙十八年去世,年仅十九岁,谥曰靖。
皇八子永干:康熙六年十二月夭折,年仅八岁,未予谥号。
康熙的七个兄弟,四个夭折,一个年纪轻轻就殒命,只有二哥和五弟寿命稍长,却同年去世,应该说每个兄弟的下场都是挺惨的。
但康熙对几个兄弟都比较和善,起码是比他儿子要好多了。
康熙帝多大生35个儿子,他们又活了多久

【康熙帝多大生35个儿子,他们又活了多久】14岁,长子承瑞,3岁夭亡。
16岁,二子承祜,3岁夭亡了。
17岁,三子承庆,次年便死。
18岁,四子赛音察浑,3岁夭亡。
21岁,七子长华,刚出生就夭折了。
22岁,八子长生,2岁亡。
22岁,九子万黼,4岁死。
26岁,十二子胤禶,次年死。
30岁,二十子胤䄔,次年死。
38岁,二十四子胤禨,活了五天就夭亡了。
60岁,三十五子胤禐,刚出生便夭亡。
以上未序齿,下列还有三位夭亡的,共计14位早殇早亡的。
正式序齿的,也就是列入宗籍,排了辈份大小的,一共24位。
19岁,老大胤禔,本序第五,62岁死。
21岁,老二胤礽,本序第六,皇太子,母亲是皇后赫舍里氏。
24岁,老三胤祉,本序第十,55岁死。
25岁,老四雍正皇帝胤禛,本序第十一,享年57岁。
26岁,老五胤祺,本序第十二,享年53岁。
27岁,老六胤祚,本序第十四,5岁亡。
27岁,老七胤祐,本序第十五,享年50岁。
28岁,老八胤禩,本序第十六,45岁死。
30岁,老九胤禟,本序第十七,享年43岁。
30岁,老十胤䄉,本序第十八,享年58岁。
32岁,老十一胤禌,本序第十九,年11岁死。
32岁,老十二胤祹,本序第二十一,享年78岁。
33岁,老十三胤祥,本序第二十二,他是雍正夺嫡的坚定支持者,年44岁病死。
35岁,老十四胤禵,本序第二十三,年67病逝。
40岁,老十五胤禑,本序第二十五,年39岁死。
42岁,老十六胤禄,本序第二十六,73岁病逝。
44岁,老十七胤礼,本序第二十七,42岁亡。
(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就是他)48岁,老十八胤祄,本序二十八,8岁夭亡。
49岁,老十九胤禝,本序二十九,3岁夭亡。
53岁,第二十子胤祎,本序三十,年49岁病逝。
58岁,第二十一子胤禧,本序三十一,年47岁病逝。
58岁,第二十二子胤祜,本序三十二,年31岁病逝。
60岁,第二十三子胤祁,本序三十三,年72岁病逝。
这位皇子,比康熙的孙子乾隆还小两岁。
63岁,第二十四子胤祕,本序三十四,比乾隆小4岁,享年57岁。
康熙诸子的一生经历和最终结果

康熙诸子的一生经历和最终结果康熙诸子的一生经历和最终结果康熙诸子开头名都为胤,雍正即位後,命大家要避其名讳,改胤为允大阿哥胤堤,年轻时颇受康熙重视,但因与叔父福全出征噶尔丹时,仗势与叔父福全作对,引起康熙不满,後来封为直郡王,太子胤礽被废之时,他在康熙面前说八阿哥胤禩会大贵,其实康熙最不喜欢听到这个,顺利引致康熙对八阿哥不满,又叫康熙杀了废太子胤礽,反而引起康熙震怒,把胤堤严禁於府,派重军看守,这样终其一生,於雍正十二年死。
二阿哥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康熙帝第六子,母亲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早殇诸兄弟外序齿为皇二子。
因同母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其作为唯一嫡子于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胤礽聪慧好学,文武兼备;监国理政期间举朝称誉,颇具令名;但因康熙对其极度溺爱兼之朝中激烈的党争,倒致太子心理扭曲,骄奢淫逸,君储矛盾无法调和,历经两立两废,最终被禁锢咸安宫内,直至幽死。
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三阿哥胤祉,也是颇受康熙重用,於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诚郡王,三十八年,康熙妃子敏妃亡,胤祉剃发(人死後不满百日就剃发算对死人不尊敬),被康熙降为贝勒,但还是颇受重用,太子第一次被废时,胤祉因跟太子为一夥的,所以没说太子坏话,而没被降罪,太子复立时,胤祉跟著被进封为诚亲王,太子二次被废後,後来命胤祉去修定书籍,仍受重用,雍正即位後,雍正以其子罪,削其子爵,雍正六年,以允祉贿赂的罪名,削他降为郡王,虽於雍正八年复立亲王,但因怡亲王允祥死时,他面无悲伤之意,就降其罪,雍正把它囚禁余景山的永安亭,於雍正十年死。
四阿哥胤禛,行事极为低调,康熙四十七年,封为雍亲王,尽管康熙也有重用他,但他於太子二次被废,阿哥们争夺皇位时,他都处身事外,终於在康熙晚年颇受康熙信赖,一直侍奉在康熙身边,康熙死後,传位给胤禛,也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後,兄弟们都要改名中的胤为允,有谣言说他谋夺皇位,重用老十三胤祥,对於其他兄弟们手段凶残,治当初帮助他即位的年羹尧与隆科多的罪,甚至连自己的三皇子弘时都杀,亲政其间使清朝国力顶盛,设立军机处,於雍正十三年亡,传位给弘历。
雍正的儿子们的结局

1.爱新觉罗·弘晖,皇长子,幼殇。
生母为孝敬宪皇后。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殇,年八岁。
干隆帝即位,追封端亲王。
2.爱新觉罗·弘昐,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年三岁。
3.爱新觉罗·弘昀,皇次子,幼殇。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年十一。
4.爱新觉罗·弘时,皇三子,称三阿哥。
削宗籍。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
雍正五年八月六日卒,年二十四。
5.爱新觉罗·弘历,皇四子,称四阿哥(即干隆帝)。
生母为孝圣宪皇后。
康熙五十年八月生。
雍正十一年封宝亲王。
雍正十三年八月即位,为干隆帝。
嘉庆四年正月卒,年八十九。
7.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称圆明园阿哥。
生母为谦妃刘氏。
雍正十一年六月生。
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
干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
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8.爱新觉罗·福宜,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殇,年二岁。
9.爱新觉罗·福惠,未序齿,称八阿哥,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殇。
以亲王礼葬。
干隆帝即位,追封怀亲王。
10.爱新觉罗·福沛,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
皇女皇长女(1694),幼殇。
生母为懋嫔宋氏,时为藩邸格格。
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
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大公主。
生母为齐妃李氏,时为藩邸侧妃。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多罗格格;七月晋和硕格格;九月嫁那拉氏星德。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卒,年二十三。
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硕怀恪公主。
额驸星德(又作性德,兴德)(?——1736),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干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
历史解密康熙生前的儿子近20个 康熙离奇死亡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生前的儿子近20个康熙离奇死亡之谜导语:按照中国人的风俗和生活准则,多子、长寿被视为人生难得的福气,但在康熙朝却变成了一种灾难。
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儿子就有近20个,而每个儿子按照中国人的风俗和生活准则,多子、长寿被视为人生难得的福气,但在康熙朝却变成了一种灾难。
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儿子就有近20个,而每个儿子都渴望自己能接过父皇的宝座过几天皇帝瘾,并且每人都有这种希望和可能。
但康熙帝却在宝座上居然61年不下来,这就不能不让儿子们心焦和气愤甚至对他产生了仇恨。
而这时的康熙又偏偏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立了废,废了立,反复无常,狡黠多变,又使儿子们在希望与绝望,绝望与希望中加深了矛盾并引发了一场混战。
当这种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矛盾与混战交织而来时,一代英主康熙大帝也无可奈何了……由于孝庄皇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努力,顺治帝崩后,年仅8岁的玄烨顺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并成为功绩赫赫的一代英主。
康熙六年,玄烨14岁,开始亲政。
如果说康熙皇帝在亲政前无所作为,他的治国天才是由于自己的年幼和四大臣的牵制掣肘而无法发挥,那么在亲政后,玄烨的旷世奇才便迅速显示和爆发出来。
他先是用计铲除了顾命四大臣之一的鳌拜集团,夺回朝中大权,然后平定“三藩”,统一西南。
接着派靖海将军施琅出兵台湾,收降统一了台湾地区。
再接下来,于康熙二十八年,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基础上,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三次亲征噶尔丹,统一漠北及新疆东部地区。
五十九年,进兵安藏,驱逐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势力,并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为西藏的宗教领袖。
六十一年,进军乌鲁木齐,为后代最后勘定新疆奠定了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解密康熙皇帝有多少个儿子?康熙的儿子都有何结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皇帝有多少个儿子?康熙的儿子都有何结局导语:皇长子允禔,母惠妃纳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
早年极受康熙器重,后来卷进储位之争,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康熙革除爵位,监禁。
皇二子允礽,皇长子允禔,母惠妃纳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
早年极受康熙器重,后来卷进储位之争,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康熙革除爵位,监禁。
皇二子允礽,康熙嫡长子,母孝诚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三年。
这位皇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并且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后来因为不友兄弟,甚至与康熙帝享同等待遇,而被康熙几次复立复废,最后被禁锢。
这位太子的人生悲剧,大概就在于父亲活的太久,而他又不想等了。
皇三子允祉,母荣妃马佳氏,生于康熙十六年。
雍正即位后,派他去给康熙守陵,后被夺爵、囚禁。
皇四子胤禛,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七年。
康熙驾崩后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
19岁封贝勒,30岁为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这位的结局,相比他几个兄弟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皇六子允祚,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九年,五岁时夭折。
皇七子允佑,母成妃戴佳氏,生于康熙十九年。
英年早逝。
皇八子允禩,母良妃卫氏,生于康熙二十年。
后卷进夺嫡之争,被夺贝勒位受圈禁。
雍正继位初,命其总理事务,后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
皇九子允禟,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二十二年,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
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的儿子们为何都薄情 父亲残酷无情刺激幼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的儿子们为何都薄情父亲残酷无情刺激幼子
导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胤礽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
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胤礽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
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
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三位师傅第一天上课,就遭到康熙的羞辱。
没等师傅开口,康熙就当着太子胤礽的面考问汤斌、耿介书经中的典故,又叫他们背诗,二人典故答不出来,诗又背不全,在自己的学生面前,颜面扫地。
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
所以,上行下效,太子胤礽也没把师傅放在眼里。
每日上课前,老师要先给自己的学生下跪,行君臣之礼。
上课的过程之中,老师每当与学生说话,都必须先下跪。
学生背书时,老师要一直跪着,学生背诵完毕,老师方可起来。
师傅们中,遭遇悲惨的要算是徐元梦了。
徐元梦是一位文人,由于不能挽弓射箭,便遭到康熙的责骂。
徐元梦为自己辩解了几句,康熙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徐元梦按倒在地,当着皇子们的面,一顿板子,打成重伤。
这且不算,康熙还下令抄了徐元梦的家,而且要把徐元梦的父母发配到黑龙江去。
康熙的残酷无情,似乎到了极点,当夜又派两名御医去给徐元梦治伤,为的是不耽误皇子们的学业,命令徐元梦不许在家疗伤,第二天必须照常进宫给皇子们上课。
康熙的冷酷,深深地刺激了皇子们幼稚的心灵。
康熙二十九年(1690)生活常识分享。
九子夺嫡各皇子的最终结局

九子夺嫡各皇子的最终结局“九子夺嫡”是在康熙年间,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件,又叫“九龙夺嫡”,最终四皇子㣧禛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那么争位失败的其他皇子结局如何呢?九子夺嫡发生的原因:太子㣧礽被废,太子的被废就意外着下一任皇位的空缺,所以各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开始了皇位争夺战。
大太子㣧禔。
㣧禔是康熙的长子,按道理应该被立为太子的,但是在子凭母贵的皇室之中,㣧禔当不了太子,因为他的母亲惠妃只是一位庶妃,生母身份不算高贵,他自然做不了太子。
不过康熙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的,因为㣧禔不仅外表帅气,而且聪明能干,几次随康熙出征,立下了不少功劳。
这里要提一点,㣧禔对太子之位一直都垂怜三尺,他只是在等待时机。
太子的被废,让㣧禔看到了机会。
可惜㣧禔不会隐忍,当太子被废时,他表现的非常高兴,这个表现非常明显,这令康熙很不满。
太子被废后被关押,㣧禔负责监督看管,而㣧禔却向康熙提议将太子杀死,更加令康熙反感。
后来,㣧禔被举报,他曾用巫术陷害太子,这巫术在宫里可不是小事,最终㣧禔爵位被剥夺后囚禁在高墙之内,自此,作为长子的㣧禔退出了皇位争夺战,并且一直被囚禁了26年,直到死去。
二皇子就是被康熙废了的太子㣧礽。
㣧礽由于后来的骄横跋扈加上结党营私,被康熙前后两次废除太子之位,被废后的太子被囚禁了起来,这一囚禁就是26年,直到死去。
三皇子胤祉㣧祉在九子夺嫡中戏份不多,他与太子㣧礽私交不错,三皇子对皇位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一是因为他喜欢舞文弄墨,骑马射猎这些无拘无束的生活,二是他结交的人都是一些没有功名的闲云野鹤,他也没有那个实力去争夺皇位。
在雍正继位后,㣧祉被将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
九位皇子三位退场,剩下的就是九子夺嫡的关键人物,他们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是四爷党Pk八爷党,这也是九子夺嫡的决斗期。
八爷党成员:八皇子㣧禩、九皇子㣧禟、十皇子㣧䄉、十四皇子㣧禵。
四爷党:四皇子㣧禛、十三皇子㣧祥。
八爷党核心人物八皇子㣧禩。
真实的四爷、十三爷!揭康熙所有儿子们的下场

真实的四爷、十三爷!揭康熙所有儿子们的下场影视剧画面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
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
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为惠妃纳兰氏所生。
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
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
不过这个大阿哥,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
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
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
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
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废太子胤礽(réng)。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所生。
赫里舍产子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皇后因为受了惊吓,难产而死。
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
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
立嫡长子为太子。
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
然而虽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
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皇太子不甘心手中的权利,皇帝害怕被夺权,二人矛盾日益激化。
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个党派,互相倾轧。
再有其他的阿哥们也长大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这个能力不见得比自己强甚至不如自己的哥哥当皇帝。
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飞扬跋扈,奢侈骄横。
康熙继位之后康熙其他的儿子怎么样了 他们是怎么死的

康熙继位之后康熙其他的儿子怎么样了他们是怎么死的本文导读:康熙,作为清朝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皇帝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奠定中国多民族统一的捍卫者和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熙8岁登基,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后来成年序齿的也有24个,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
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
大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康熙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最不受重视的皇长子胤褆,皇长子为惠妃纳兰氏所生。
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
不过这个大阿哥,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
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
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
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
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胤礽,其实是第七个儿子,但因为有几个哥哥出生就幼夭折,他按序升为第二子,是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也就是孝诚仁皇后所生。
因为皇后是难产而死,康熙十分的伤心最爱的女人,所以特别爱这个儿子给了他无数次机会,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
立嫡长子为太子。
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
但是这个儿子也不争气,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
最终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又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因此又复立为太子。
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上台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细数康熙儿子们的悲惨命运
导语: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康熙帝的一生有许多的儿女,但是他的儿女们并没有因为出生于皇家而活的逍遥自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康熙帝的一生有许多的儿女,但是他的儿女们并没有因为出生于皇家而活的逍遥自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
皇长子胤禔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
母惠妃纳拉氏。
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
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
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
26岁,被封为直郡王。
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以贝子礼殡葬。
皇二子胤礽康熙十三年(1674年)生。
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
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
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
胤礽的子女也多,共25人。
胤礽年少得志,享尽荣华,第二次的复立太子,并不是因为康熙对他又有了信心,而是当时的局势混乱不堪,需要一个挡箭牌,复立太子是再好不过的主意。
再度被废之后,就被禁锢在咸安宫。
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
这位倒霉太子的著名事件有“帐殿夜警”。
皇三子胤祉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
母荣妃马佳氏。
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
康熙征葛尔丹时,胤祉领镶红旗大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