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0张1)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0张1)ppt课件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若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
船的是 B 。
丙 甲
N
A
300 200 100
D
黄庄
B
300 200
100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某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
大坝选址 .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读某区域水系图,思考:
(1)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明显的特征是? 山河相间
(2)图示地区的山脉类型最有可能是? 褶皱山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2012.1德清、长兴、安吉统考卷)9.龙巴萨巴湖是青藏高 原上的冰碛湖,为某河流源头,其湖面大小变化呈现冰退湖进 的特点。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大地的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创意点亮未来
朱政卫 • 金华汤溪高级中学
.
1号峰相对2号峰高200m
2号峰
海拔300m
1号峰
海拔500m
海平面
创意点亮未来
朱政卫 • 金华汤溪高级中学
.
【等高线】 海拔相等的点的集合。
同线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除悬崖外,不能分叉,不能合并。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
800 600
240
400 600
E 800
1000 1200 14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地面起伏程度



小四周高, 中间低大 Nhomakorabea陡 崖
山顶
鞍部


西
盆地
1.说出A、C、D处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2.MN和HI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什么? B地区是什么地形?
3.F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620米
4.从E到F的方向是从 东南 到 西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考 山脚C
山脚D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山体不同部 位的等高线形态判读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
地形部位?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
洼地
山顶
山顶
洼地
200 300 100
3002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 等高线呈闭合曲 线,数值从中心向 线,数值从中心向 四周逐渐降低. 四周逐渐升高.
山谷
山脊
等高线弯曲时,凸 等高线弯曲时,凸 出部分指向低处. 出部分指向高处.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鞍鞍部部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陡崖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中心(点) 低处突出
(线)
等高线向 高处突出 (线)
3.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 ,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中间高 四周低
两个山 峰间的
低地
等高线 向低处
凸出
等高线 向高处
凸出
等高线 重叠
凸凸 低高 为为 脊谷
重 叠 为 崖
第一章 第一节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河流:F地
瀑布:C地 G地上山更容易
第四部分
Part 4
课堂脉络梳理
脉络梳理
知识点一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知识点二
地表五种基本地形
知识点三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不同部位判读
第五部分
Part 5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01 读右图,完成下 列各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
C.
E.
(2)A 、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3)从C到B 与从D到A登山, 较容易的是__
_______;
若是攀岩爱好者如果要登山,则选则__ 。
(4)AB两点图上距离为7厘米,则AB两点间的
Part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
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100
100
100
200
平滑的 100
100
闭合曲线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
原理
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 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活动 请同学们尝试用不同材料 (泡沫纸板、橡皮泥等)制 作模型
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
1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 海拔高度都相同
2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变 化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优秀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 优秀ppt课件

为多少?
最新课件
3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 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最新课件
4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相邻各点的连线
绘 制 原 理
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最相新课同件 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5 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8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峡谷等
(2)坡度
缓坡、陡坡
重(3点) 要各种求大:地能形在类等型高的线等高地线形形图态中:熟练识别出几
平原、高原种、典山型地的、地盆形地、。丘陵
最新课件
9
鞍部
山顶




山谷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4
沙丘
沙丘形态的迎风坡较缓(等高线较稀疏),
背风坡较陡(等高线较密集)
最新课件
35
谷岭相间地形
思考:在这幅图上有几个主要山谷?有几个主要
山岭?
最新课件
36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及计算 (1)判断坡度大小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最新课件
37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陡坡
缓坡
( 4 ) 图 中 D 处 陡 崖 的 相 对 高 度 是 _1_0_0_米__≤__△H<___2_0_0_米_ 。
( 5 ) 若 某 时 B 处 的 气 温 是 21℃ , 则 D 处 的 气 温 最 大 值 是

《地形图的判读》PPT精品课件

《地形图的判读》PPT精品课件

N
300 200 100
疗养院 黄庄
300 200 100
等高线的应用-宿营地选址
两位驴友在该地进行宿营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是否合适
宿营地选择一般 ①离 水 源 近 , 避 免 洪 水威胁; ②避 开 山 前 空 地 , 以 防泥石流、山洪; ③避 开 坡 度 陡 峭 或 陡 崖,以防滑坡
300 200 100
海底地形示意图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B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宿营地
N
黄庄
300 200 100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公路,请在图上合适位置标出大坝。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 等高线走 ①减少施工难度 ②减少修路工程 ③利于车辆行驶 ④不易水土流失
N
300 200 100

黄庄
300 200

100
等高线的应用-疗养院选址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有疗养院,请判读疗养院位置是否合适。
疗养院建设一般 ①坡度较缓 ②背山面水 ③气候宜人 ④空气清新 ⑤交通便利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48张ppt)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48张ppt)
【解题法】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五读”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 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
1.上面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 )
A.尖顶—甲图
B.圆顶—乙图
C.平顶—丙图
D.凹地—丁图
解析 山地的尖顶表现在等高线图上有较为鲜明的棱角,如丁图所示;圆顶的等高线基本呈同心圆分 布,如乙图所示;平顶的等高线中心有明显的平面,如甲图;丙图所示的等高线内有示坡线,表示越往中 间海拔越低,为凹地。
太行山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江南丘陵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导入3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草原
巴西高原
巴西草原
哈萨克丘陵
哈萨克草原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草原
拉普拉塔平原
潘帕斯草原
东欧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南俄草原
东非高原
东非草原
左侧全部以地形地貌划分(划分基础:等高线) 右侧以植被景观为依据划分 因此同一个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例如:孙晓萌 学名叫孙晓萌,乳名可能叫萌萌哒等……
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 航空港 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

七年级地理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优秀课件

七年级地理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优秀课件

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
高原 海拔大于500米,边缘陡峭,内部和缓
山地 海拔大于500米,坡度陡峻,沟谷幽深,地势起伏大
丘陵 海拔小于5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平原 海拔小于200米,平坦开阔,起伏极小
盆地 海拔未定,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课堂小
当堂 练习
读B 〕
鞍部
400 600
800 1000
鞍部
两座山顶之间的过渡局部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重合处
地形图的判读
河流的流向
难与等点高突线破凸
向相反
100 200
300
400 500
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
山脊:分水岭
100 200 300 400 500
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
山谷:多发育河流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思考探究
1000米
1500米

请说出左图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1500 表示甲的海拔高度 500 表示乙的海拔高度
500米
海平面
1000 表示甲、乙的相对高度
海拔与相对高度 B
600米
A
C
360米 150米
海平面
思考探究
A地的海拔 150
AB的相对高度 360
BC的相对高度 600
C地的海拔 -90
了解了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那什么是等高线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吧!
等高线和等深线
海拔 高度
700米 400米
600米 300米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公开课第一讲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公开课第一讲
1.什么是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 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 高度差叫等高距.同 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上,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 的陡缓之间存在什 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示坡线是什么? 怎样表示?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的垂 直于等高线的“短直 线”,叫做示坡线,它 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 向,故又叫做降坡线。
等高线与山脊线 或山谷线、示坡 线关系?
垂直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1同线山等脊高和山谷哪个 2等高地距方全多图一发致育河流?
3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的较低部分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用一组与等高线 垂直的示坡线表示
总结:地形图的判读
判断
谷 谷
脊脊 脊
150
250 Q
350
谷谷
陡缓 山谷:又称集水 4等高线线均。为等闭高合曲线线向海 5不除重陡合拔崖外高,处等凸高线出不相交,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
示坡线山垂直脊:又称分水 78形示山成坡谷分线多线拔水表发岭。低示育等处坡 河高凸度 流降 ,线出低 山向方 脊海向 处
3.山体的 不同部位
盆 地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也称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 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示坡线向外
盆地(洼地)

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间向
四周逐渐升高
示坡线向外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低为高)

等高(深)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公开课(共89张PPT)

等高(深)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公开课(共89张PPT)

山谷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2154.9
2150
2130
2090
2110 2110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陡崖
小试牛刀一
1、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3、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e f )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最低处(-400,-300]
1、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12
16 . . .
12 步骤4:画垂线
16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0
20km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3. 判断通视情况 ① 均匀坡、凹坡通视情况好;
② 凸坡通视情况差;
③ 地势高且无障碍物通视情况好;
④ 军事上,凸坡有利于埋伏。
1
2
3
均匀坡
等高线疏密均匀
凸坡
等高线下密上疏
凹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2. 判断气候特征
① 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② 阳坡光热好,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③ 迎风坡降水较多 ④ 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步骤:
“三定两画”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 3、确定基点 4、画垂线 5、画曲线
水平比例尺 1:50000 垂直比例尺 1:10000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线
. .. . . . . . . . . . . . . . .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D )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 能为( D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试想一想:
②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 Q处的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③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 地形可能为洼地还是小丘?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例2: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
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解决问题
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 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 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 通视.
水库大坝建设所考虑的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口袋形地形,口小(峡谷)肚大 (2)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断层、地震多发地带和
• 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 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高原
• 中间低,四周高——盆地
一、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形状:等高线都 闭合;
数值:山峰中 高 周 低 ;盆地周 高 中 低 。
一、地形的识别
山脊
山谷
形状: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数值: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例5、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图中,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
坡度最陡的应是
B。
A
B
C
D
0 2千 米 1: 100000 0 5千 米 1: 500000




α
水平实际距离
相对高度 tanα= 水平实地距离
相对高度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三、坡度的比较
影响因素: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
同图比较: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
山谷
一、地形的识别
形状: 鞍部:两座山顶之间,呈 8 字型, 陡崖:等高线 重合 。
形状:峡谷:两条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 较狭窄地平的河谷或谷地。
二、关于高度的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400
300
400
200
2、海拔高度的推算:
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A和B两地的温差是多
少?
200m<H<400m
399m<h<400m
400 300 200 100
A B
H
城镇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中间间隔的 等高线有n条(数值不相同),等高距为d, 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为:
(n-1)d<H<(n+1)d
情景设计
某公安局获悉, 一伙犯罪分子将驾车 经H村越境潜逃。侦 察员小王奉命前往H 村附近的小山上蹲点 守候,只有E、F、 G三处适合隐蔽。请 读图,你认为何处可 以直接监视过往车辆 的动向?
三、地形剖面图
单位:米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 用优秀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
丙 甲

常见的地貌类型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依据数值大小判断地形:
•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等高线稀疏——丘陵
•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密集——山地
三、坡度的比较
判断坡度陡缓:




α
水平实际距离
判断坡度陡缓:
例4、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图中,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
坡度最陡的应是
D0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α
水平实际距离
相对高度 tanα= 水平实地距离
相对高度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判断坡度陡缓:
A:100米<HA<150米; B:0米<HB<50米。
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海拔: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小试牛刀】
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题 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小丘
B.Q为山坡上的洼地, P为 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陡崖的顶部高度: 500米≤h顶<600米
陡崖的底部高度:
200米< h底≤300米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0≤H <400
②陡崖的相对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则陡崖
顶部高度: h大≤h顶<h大+d
底部高度: h小-d< h底≤h小 相对高度:(n-1)d≤ H <(n+1)d
【小试牛刀】
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C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
(2)M、N、P、Q四点中,
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
A.M、N B.M、P C.M、Q D.P、Q
4、陡崖高度的计算
例3:该图中陡崖顶部高度、底部 高度和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四、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形状
放射状水系
向心状水系
2、河流流向和流速
例6:下图三条等高线,高度值a>b>c,
则经4过条的虚是线所在①地③可能有河流 河流流向是 由北向南 流速较快的是 ③
等高线密→坡度大 等高线疏→坡度小
异图比较: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度大 比例尺小→坡度小
(图幅相同)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度大 等高距小→坡度小
判断坡面的凸凹: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高低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小试牛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