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课程报告
题目: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综述
院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姓名:王文军
学号:1200012899
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综述【引言】:通过一学期的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对无线通信,光通信,微纳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与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充分领略了信息科学技术的博大精深。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方面。本文简单梳理了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至今人工智能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希望使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摘要】: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实现的智能,同时也指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有过辉煌,有过低潮,其中也不乏巨大的争议。不过,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未来需要我们去慢慢书写。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技艺高超的工匠可以制作人造人,并为其赋予智能或意识。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始于古典哲学家用机械符号处理的观点解释人类思考过程的尝试。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的出现,首先应该归功于数学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逻辑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的基本假设是人类的思考可以机械化,即形式化推理。中国,印度和希腊哲学家均已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里提出了形式化推理的结构化方法。莱布尼兹,托马斯•霍布斯和笛卡儿尝试将理性的思考系统化为代数学或几何学那样的体系,这些哲学家已经开始明确提出形式符号系统的假设,而这一假设将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指导思想。在20世纪,数理逻辑研究上的突破使得人工智能呼之欲出,这一成就激励了希尔伯特,后者向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基础性的难题:“能否将所有的数学推理形式化?”这个问题的最终回答由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图灵机和Alonzo Church的λ演算给出。他们的答案令人震惊:首先,他们证明了数理逻辑的局限性;其次(这一点对人工智能更重要),他们的工作
隐含了任何形式的数学推理都能在这些限制之下机械化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发展早期,控制论与早期神经网络的想法暗示了构建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游戏AI,如Christopher Strachey写的一个西洋跳棋(checkers)程序;Dietrich Prinz写的一个国际象棋程序等,而Arthur Samuel在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初开发的西洋棋程序的棋力已经可以挑战具有相当水平的业余爱好者;而图灵测试的的提出则解决了“智能”这一概念的界定问题;1956年达特矛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名称和任务得以确定,同时出现了最初的成就和最早的一批研究者,因此这一事件被广泛承认为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此时,人工智能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
之后,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一段黄金年代(1956--1974),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涌现了大批成功的人工智能程序和新的研究方向,包括搜索式推理,自然语言,就是使计算机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微世界程序(借鉴了成熟学科中的简化模型思想)等。当时,第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许多乐观的预测。与此同时,大量的经费几乎是无条件的提供给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者。
然而好景不长,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进入了低潮期。70年代初,人工智能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当时,即使是最杰出的人工智能程序也只能解决它们尝试解决的问题中最简单的一部分。同时,其发展也受到了计算机运算能力,计算的复杂性(如指数爆炸)等问题的限制。而要求程序对世界具有最简单的认识,即让程序具有常识,这一构想实现起来也是相当困难。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不仅被停止拨款,而且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甚至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引发了一些伦理上的争论。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期,其主要原因是专家系统获得赏识,并且实践证明了此类程序的实用性,因此,知识库系统和知识工程成为了8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且重获投资。然而不久,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第二次低潮期: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人工智能研究遭遇了一系列财政问题。起因是1987年人工智能硬件市场需求的突然下跌:Apple和IBM生产的台式机性能不断提升,到1987年时其性能已经超过了昂贵的Lisp机,老产品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一夜之间这个价值五亿美元的产业土崩瓦解。同时,当初大获成功的专家系统维护费用居高不下,难以使用,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人们发现,当初设想的宏伟目标并没有实现。
到如今,已年过半百的人工智能终于实现了它最初的一些目标,它已被成功地用在技术产业中,不过有时是在幕后。这些成就有的归功于计算机性能的提升,有的则是在高尚的科学责任感驱使下对特定的课题不断追求而获得的。人工智能研究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却也更加成功。我们必须认识到,具有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而这或许也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这里需要有更多的具有献身精神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这一最初的梦想曾在60年代令全世界的想象力为之着迷,现在依然如此。我们应该相信,人工智能具有美好的未来。
【结论】: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坎坷曲折,也引发了来自各方的争议,但这正是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魅力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论,而正是在不断地争论之中,新的事物得以完善并不断进步。我相信,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巨大。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整体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