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论文
语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论文
语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论文一、素质教育的涵义所谓“素质”就是构成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要素,它是在个体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所谓“素质教育”则是对受教育者实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观和效率观,始终怀有育人的远大目标和抱负,能从未来的角度,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认识素质教育并不妨碍学生取得优异的升学成绩这一道理来思考和处理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辩证的思维方式,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等。
二、新时期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一是教师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放眼未来,勇于创新。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先进的教育观念,切实领会新课标教育的精神。
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一代新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说到底就是民族的创新工程。
未来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要创造,就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而且可以承担起重要职责。
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师生个性自由飞翔的领域,这是与其他许多学科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中学语文教师要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自己必须有创新精神,敢于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用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灵活大胆地处理教材,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美好和谐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参与和创造,以自己的思维去激发学生的生活,创造情趣,去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学生创造的欲望。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范文(精选11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范文(精选11篇)师风是汉语词语。
意思就是老师的风度。
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1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基本上属于记忆型、传授型,或知识再现型,也称应试型。
他们机械、呆板地把过去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给学生,妨碍了各种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1、科学文化素质。
21世纪要求教师除了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现代教育理论以外,还必须具有较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美学知识。
教师在继续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必须与时代同步,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更新、丰富、充实,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能力素质。
新型教师除具有传统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外,首先还应具有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创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与他人交往等。
其次是创造能力,就是善于求异创新,敢于对已有的界定、理解、诠释提出质疑,在新旧知识更替的交叉点上,把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面代替旧知识、旧观念、旧方法。
大胆改革已经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机智,为每个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另外是综合再现能力,就是把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社会经验、接受程度,加以综合、筛选,概括性地再现出来。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学媒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自主地能动地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
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篇一《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的主题。
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实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要提高教师素质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德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参与教育科研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
关键词:教师素质构成待遇科研终身学习一、教师素质含义及其构成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具有的稳定品质的总和。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呢?现代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质。
综合分析认为,教师素质在构成内容上,应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
(一)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师的其他各项素质。
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之一,在提高民族素质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完成这些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实的敬业精神和适应社会主义大业的价值观。
(二) 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可分为三个部分:文化科学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教师素质的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在于教育。
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栋梁之材,才能兴国安邦。
小学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要实施素质教育,应首先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
素质教育强调全体受教育者个体都得到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关心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关心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要尽心尽力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付出自己的一切。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教育行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此外,还要不断研究时代特点和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时代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而所有这些正式提高教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所必须的。
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创造性地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性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等水准,形成一种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素质教育水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
一位教师是否爱岗敬业,决定着他能否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是否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能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科学施教。
这些都是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名教师是否热爱学生,尊重家长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威信及廉洁,而也就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教师是否做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举止文明、思想高尚、严谨治学,勇于承担责任,则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力度,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精选5篇)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精选5篇)第一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更是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一、规范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爱国、爱家、爱人的学生;一个忠诚慈祥的教师,才能培美出诚实善良的学生。
学生素质的提高,道德观念、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熏陶他的教师的素质形象。
规范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更是推动素质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二、开放的育人观念。
素质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更新。
为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适应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形势,每位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育人观念。
(一)新人才观。
即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
只有促进人人成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大教育观。
即与大生产、大科学相适应的教育观。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三)人本观。
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求知。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三、广博的知识储备。
大学之大,在大师也;大师之大,在大识也。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先得装满自己一桶水。
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如下三方面:1.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
2.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
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藁城市增村镇中学杨会欣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实现。
而这一使命的完成,前提是要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后盾。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努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把知识水平变成人的发展水平,把传授知识发展为培养能力。
每个教师都应该拥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树立,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经过长期的实践思考。
唯有通过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去认真地体会、探索、总结,才能真正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地推进素质教育。
而具有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的教师,则懂得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意识地淡化选拔意识,增强普及意识,重视面向全体,能在个体差异迥然不同的学生中,寻找和发现各自的长处和闪光点,有目地的进行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含三层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文化素质等三个方面。
回顾几年来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所走过的历程,我深深的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改革,必须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这不仅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必需,更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
众所周知,“教改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教师的素质直接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就是纸上谈兵,更是无本之木。
因为教师做为教育三大因素之一,是决定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也只有教师才是教育改革实验的最直接行为者和操作者。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摘要]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关注的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要求,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就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的关系,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致力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时代的改革步伐,为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所谓“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国家教委1997年10月29日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公正,因材施教,要逐步掌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要向全体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继续教育,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扩大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从这个原则出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务必要认清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务必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素质教育的特点1.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教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3篇
教师素质教育论⽂范⽂3篇教师有效素质教育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趋进步,教育本⾝也发展着深刻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启动,《中共中央关于基础教育改⾰纲要的决定》《基础教育改⾰纲要(试⾏)》的颁发,对教育⽬标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临的严峻挑战。
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更全⾯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的背景下,教师重要的素质表现在以下⼏⽅⾯:课程开发意识。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课程开发能⼒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之⼀。
培养和增强⾃⼰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转变,提⾼其课程开发能⼒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科研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于变成⼀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能⼒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
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教学⽔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才能⼒,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效率地提⾼学⽣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
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合作交流的能⼒教师教育对象是⼈,需要教师与学⽣之间进⾏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健康活泼地成长。
同时,教师也是⼯作群体的⼀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
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员沟通与合作的能⼒,从⽽形成教育全⾯进⾏有效地⼯作。
4、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新⽉异。
关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论文关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论文学校教育正在进行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相应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怎样推进素质教育?就此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1.“以师为主|”转为“以生为主”。
传统的课堂教师主宰,一言堂,教法单一,学生只是接受,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机会。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良好素质的形成是不利的。
素质教育主张“以生为主,以师为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侧重优生”转为“面向全体”。
以往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侧重优秀学生的培养,课堂所有环节都围绕着他们转,受表扬的也是他们。
差生则成为讽刺、挖苦的对象,极大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致使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素质教育要求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每个学生制定难易不同的目标,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鼓励他们多思、多问、多练习,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信心。
3.“教书”转为“育人”。
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所授知识中深刻的思想性内容,并加以正确的提示和阐述。
除了课堂讲课之外,还有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我们都应当把它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机会和有力手段。
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既能够表现出他们掌握知识的深广程度,又能够表现出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还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1.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辩证关系,并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以及它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介绍我国的科学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
谈谈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谈谈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
因此,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
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教师应该自身具有杰出的品德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品格,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此外,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疑惑,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和信任,实现教育教学的良好互动。
最后,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方向之一,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也需要教师本身有相应的素质作为基础。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秉持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视野。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所以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泛的视野。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教师也要时刻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工作具有较强的心理压力,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需要有克服挫折和压力的勇气和毅力,以乐观和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善于引导和关心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提倡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团队协作精神,与家长、社会等其他教育主体密切合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方法,积极探索教学的新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体验。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教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需要不断自学和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強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首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恪守师德,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帮助,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而教师作为学生交往的桥梁,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多样化教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教师本身也应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还要具备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推动社会进步。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XXX市XXX学校XXX二十一世纪已经越来越近了,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水平的竞争。
现在的中小学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的参与者。
为了适应国际发展的需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必须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一专多能的水平;如何培养出适合国际发展的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呢?这就对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塑造者,教师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才。
首先,必须具有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要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和精神实质,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其次,必须具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把人类社会中形成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说明了教师影响学生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
因此说:教师的言行处事,一举一动都在影响教育着学生。
而这种影响和教育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的,所以,教师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努力,力求在思想、行为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再次,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学生的高尚情操,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基本品质和应尽的责任。
教师要爱生如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心全意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教好,对学生全面负责。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教师要像园丁那样把学生当成幼苗、花朵,辛勤的培育,使其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可靠的接班人,成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合格人才,成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阶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重任。
一个素质优秀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以自身的素质吸引学生,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信赖。
只有当这些教师们像一块磁铁一样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时候,他们方能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社会心理学的吸引效应,研究了人际交往中怎样吸引他人的种种因素,可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为适应素质教育,为吸引学生,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行的吸引——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度讲政治的教师队伍。
“无德无以为师”。
教师的政治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会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它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为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德高为范。
如果师德修养不高,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学生从心理上疏远老师,并且在行为上排斥他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也会在学生心目中“贬值”。
这样再去教育学生,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二、能力吸引——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当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的,教师通过科学教育的途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也应当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
如果我们要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走出来,就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摒弃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以及应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41107086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建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关注问题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谓的“素质教育”即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素质。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就是通过教育并使学生研习得“民主自由”、研习得“主动”,推动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技术创新精神、缔造能力。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整体表现出的,同意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存有轻易而明显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为了调查在素质教育下对于教师的新建议,我们进修小组设置了调查问卷,针对一部分在校学生和一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以下从调查问卷中总结出来的素质教育下对教师的一些崭新建议:(1)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具备吸引力和感召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别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必须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价值崇尚,具备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具备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较好作风,对全体学生负责管理,能够搞学生的良师益友,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严于律己,可说是学生表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正直的心胸,能容纳与自己相同的观点、看法、思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提倡缔造、容许失利、引导顺利;能够客观地认知学生,真诚、积极地与学生相处,能由表及里,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并能正确把握和控制自己。
(2)具有一流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现代化中,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物质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先导。
作为从事教育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教育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
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的论文
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具有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学素质,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得需要教师具备高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素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
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造就人格,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品质高尚的学生。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去完成教师所承载的艰巨的责任,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不同的人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标准;而我认为高素质教师应该是思维活跃,意识超前的思想家;业务精深,知识渊博的学者;善于倾听和疏导的心理学家。
1.高素质教师首先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成为意识超前的思想家爱因斯坦说过:人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开拓人的思维是无限的,具备创新的思维不仅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竞争能力的强化剂。
作为“思想家”的教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要更新观念,尽快由注重“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要真正做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教师必须充实新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踏踏实实地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关心、思考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等。
因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超前意识,会使他科学地把握教育的历史航向,并敏锐预见未来社会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从而主动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学生领路导航。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素质教育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智力、体魄和审美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进行探讨。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的培养,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让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汲取正能量。
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学生的道德引领者,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良好的影响,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很少涉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而素质教育则提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潜力。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里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素质教育中,师生关系被视为一种尊重和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共同成长。
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而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下面将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方法等方面,谈谈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对学科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心。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正确的认识和预期,并能够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情感教育,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往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有着较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教师还需要具备高度的心理素质,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心;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
新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道德素质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必须是“人师“。
职业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
教育的开放性,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极为世人所瞩目。
(1)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会愈来愈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就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
可见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的力量。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但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而且对工作和各种人际关系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行为的功效。
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自觉地协调好这些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
良好的教师道德素养,能够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认识、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想悖的各种思想和
行为。
二、知识素质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武器。
(1)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训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展的过程和成功原因。
这对于学生增强信心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2)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这种知识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设计和操作实验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学与学生学习规律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准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这相关的知识。
研究成果表明:教龄是实践性知识的显著影响因素,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处理问题、组织好教学十分有利,因此专家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认清当前的教学情境,并能引发过去的经验,产生符合当前情境的行为。
(4)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知识渊博的教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学生的全
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文化知识,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三、能力素质要求:
一般说来,能力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所谓一般能力又称通用能力,是指完成一般性的活动或任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一般没有学科、专业、职业等的区分。
特殊能力是指解决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特殊问题所需要的专门化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能力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2.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教师的反思能力,新时代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教书匠”,而应是学者型教师,要求教师能将经验上升到理论,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
4.教师的科研能力。
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才能真正使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教学能力对教师的要求:
1.教学任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表现为分析和领会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分析处理
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学习个性特点的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师言语表达能力,如教师的表情、手势、言语的强烈感染力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制作教学课件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的组织是佛灵活并富有创造性等。
四、心理素质要求
心理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所无法取代的,因为教师的心理素质既是一种教育才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心理素质表现为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诸多因素。
一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任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康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五、身体素质要求:
这是人体运动、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及柔韧性等机体能力。
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不仅是长年不懈
地脑力劳动,而且还是强度巨大的体力支付—要求耐力持久,动作机敏、反映迅速、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教师的平均寿命在社会各个行业中排名较低,没有健康的体魄是难以适应这项工作的。
也正因为如此,教师这一职业充满着奉献。
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实现教师“红烛”的精神,教师应长期坚持身体锻炼,为教育保证足够的体能储备。
总之,转变教师原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教育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
更新教育观念,当务之急是更新教师的学生观,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这是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