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安装主要适应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或快心率终止时,R-R间期 ≧3s。
四、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心律
1 持续存在的希氏束以下II。以上房室阻滞。 2 持续存在II。房室阻滞,伴分支阻滞。 3 持续存在症状性心动过缓。 4 清醒时心率 ≤ 40bpm。 5 心动过缓,必须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其他异位心
律或改善心功能,而加重心动过缓。
2020/7/12
目前,对HOCM的起搏治疗尚有不同意见 ,只用于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III。 A-VB患者 。有症状的III。 A-VB,或需用药而使心律减慢 者。
2020/7/12
•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2020/7/12
CHF患者常有房室、室内(尤左室)传导阻滞 ,导致左右收缩不同步和间隔矛盾运动,左心室 充盈不足 心排血量下降 ,三心腔起搏,由于 房室顺序和双室同步起搏 可改善以上血流动力学 ,目前比较认可的适应症是:
五、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及 神经介导性晕厥
• 两者均可引起晕厥,表现为: 1. 心脏抑制反射; 2. 血管抑制反射; 3. 混合型:同时合并心脏和血管抑制反应。必须 在颈动脉窦刺激引起明显的心动过缓,甚至晕厥 或导致〉 3s的心室停搏方为置入起搏器适应症。
• 倾斜实验时:症状性心动过缓,或≧3s心室停搏
2020/7/12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慢-快综合症。
2020/7/12
1. 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必须使用某些影响心率的药物 ,加重心动过缓。
2. 窦房结变时性不佳引起症状,通常心率 <40bpm 。
3.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3s。
4. 窦房阻滞时平均心率≤ 40bpm。 5. 慢-快综合症,需用药物控制快心率,加重心动过
2020/7/12
• 长QT间期综合症
交感神经张力不平衡(左 >右) 心肌复极异常 早期后除极 触发 VT(尤Tdp) 晕厥、猝死,心脏起 搏 减少心动过缓依赖性心律失常, 可使用大量 β阻滞剂。ICD为最佳选 择。
2020/7/12
2020/7/12
1 心功能III-IV级(NYHA);
2 LBBB、QRS > 120-150ms;
3 UCG:左心扩大 > 55-60mm,E、A峰融合 ,
二尖瓣中重度返流;
4 药物治疗不佳。
•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AF
、房性心动过速)
2020/7/12
当存在房间传导阻滞 左、右心房不同步 ,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双房同步起搏,可消除 房间传导阻滞,目前用于合并病窦慢快综合症患 者。
。 5. 婴儿先天性III。 A-VB,心室率<50-55bpm,或合并
先心病,心室率<70bpm。 6. 心动过缓的VT,合并长QT,起搏治疗有效。
2020/7/12
七、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起搏治疗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
右心室起搏使室间隔与右室游离壁相对运 动,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减轻SAM现象,减 轻LVOT梗阻。
没有证据表明,双房起搏比普通双腔起搏 器有更好的预防AF作用。
采用超速抑制、心房起搏,消除房早后反应 等程序可预防AF、房速发作。此类起搏器的预 防AF发作效果尚待观察,合并SSS的PAF患者使 用较为合适,不合并SSS者最好不用。
• 长P-R综合症
过长的P-R间期,可引起不良的血 流动力学反应,产生类似的“起搏综合症 ”表现。植入DDD起搏器,优化房室延 迟,可使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消失 运动 耐量。 属于I I B适应症。
2020/7/12
二、慢性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
1. 双分支阻滞伴 II 。II型以上的房室阻滞:包括间歇性或 持续性。
2. 双分支阻滞伴 I 。或II 。I 型以上的房室阻滞,症状性心 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3. 双分支阻滞伴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4. 分支阻滞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5. 完全性三分支阻滞。
。
2020/7/12
六、儿童和青少年的起搏治疗
1. II。 - III。 A-VB合并症状性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或 低心排血量。
2. 窦房源自文库功能不全,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窦性心动 过缓。
3. 术后II。 - III。 A-VB> 7天-14天,预计不能恢复。 4. 先天性III。 A-VB,宽QRS波逸搏心律,心功能不全
2020/7/12
一、房室阻滞
• III。房室传导阻滞(IIIA-VB)伴下列情况之一者
1. 症状性心动过缓。 2. 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药物可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
缓。
3. 虽无症状,但心室停搏≧3s,或清醒时逸搏心律
≤40bpm。 4.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导致的 III。 A-VB。 5. 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不可逆的III。 A-VB。 6. 神经肌肉疾病伴发的III。 A-VB。
四、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心律
1 持续存在的希氏束以下II。以上房室阻滞。 2 持续存在II。房室阻滞,伴分支阻滞。 3 持续存在症状性心动过缓。 4 清醒时心率 ≤ 40bpm。 5 心动过缓,必须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其他异位心
律或改善心功能,而加重心动过缓。
2020/7/12
目前,对HOCM的起搏治疗尚有不同意见 ,只用于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III。 A-VB患者 。有症状的III。 A-VB,或需用药而使心律减慢 者。
2020/7/12
•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2020/7/12
CHF患者常有房室、室内(尤左室)传导阻滞 ,导致左右收缩不同步和间隔矛盾运动,左心室 充盈不足 心排血量下降 ,三心腔起搏,由于 房室顺序和双室同步起搏 可改善以上血流动力学 ,目前比较认可的适应症是:
五、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及 神经介导性晕厥
• 两者均可引起晕厥,表现为: 1. 心脏抑制反射; 2. 血管抑制反射; 3. 混合型:同时合并心脏和血管抑制反应。必须 在颈动脉窦刺激引起明显的心动过缓,甚至晕厥 或导致〉 3s的心室停搏方为置入起搏器适应症。
• 倾斜实验时:症状性心动过缓,或≧3s心室停搏
2020/7/12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慢-快综合症。
2020/7/12
1. 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必须使用某些影响心率的药物 ,加重心动过缓。
2. 窦房结变时性不佳引起症状,通常心率 <40bpm 。
3.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3s。
4. 窦房阻滞时平均心率≤ 40bpm。 5. 慢-快综合症,需用药物控制快心率,加重心动过
2020/7/12
• 长QT间期综合症
交感神经张力不平衡(左 >右) 心肌复极异常 早期后除极 触发 VT(尤Tdp) 晕厥、猝死,心脏起 搏 减少心动过缓依赖性心律失常, 可使用大量 β阻滞剂。ICD为最佳选 择。
2020/7/12
2020/7/12
1 心功能III-IV级(NYHA);
2 LBBB、QRS > 120-150ms;
3 UCG:左心扩大 > 55-60mm,E、A峰融合 ,
二尖瓣中重度返流;
4 药物治疗不佳。
•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AF
、房性心动过速)
2020/7/12
当存在房间传导阻滞 左、右心房不同步 ,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双房同步起搏,可消除 房间传导阻滞,目前用于合并病窦慢快综合症患 者。
。 5. 婴儿先天性III。 A-VB,心室率<50-55bpm,或合并
先心病,心室率<70bpm。 6. 心动过缓的VT,合并长QT,起搏治疗有效。
2020/7/12
七、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起搏治疗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
右心室起搏使室间隔与右室游离壁相对运 动,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减轻SAM现象,减 轻LVOT梗阻。
没有证据表明,双房起搏比普通双腔起搏 器有更好的预防AF作用。
采用超速抑制、心房起搏,消除房早后反应 等程序可预防AF、房速发作。此类起搏器的预 防AF发作效果尚待观察,合并SSS的PAF患者使 用较为合适,不合并SSS者最好不用。
• 长P-R综合症
过长的P-R间期,可引起不良的血 流动力学反应,产生类似的“起搏综合症 ”表现。植入DDD起搏器,优化房室延 迟,可使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消失 运动 耐量。 属于I I B适应症。
2020/7/12
二、慢性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
1. 双分支阻滞伴 II 。II型以上的房室阻滞:包括间歇性或 持续性。
2. 双分支阻滞伴 I 。或II 。I 型以上的房室阻滞,症状性心 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3. 双分支阻滞伴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4. 分支阻滞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清醒时心率≤ 40bpm。 5. 完全性三分支阻滞。
。
2020/7/12
六、儿童和青少年的起搏治疗
1. II。 - III。 A-VB合并症状性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或 低心排血量。
2. 窦房源自文库功能不全,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窦性心动 过缓。
3. 术后II。 - III。 A-VB> 7天-14天,预计不能恢复。 4. 先天性III。 A-VB,宽QRS波逸搏心律,心功能不全
2020/7/12
一、房室阻滞
• III。房室传导阻滞(IIIA-VB)伴下列情况之一者
1. 症状性心动过缓。 2. 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药物可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
缓。
3. 虽无症状,但心室停搏≧3s,或清醒时逸搏心律
≤40bpm。 4.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导致的 III。 A-VB。 5. 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不可逆的III。 A-VB。 6. 神经肌肉疾病伴发的III。 A-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