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初级会计师作为会计职业的入门级别,其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024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即将到来,备考阶段对于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必背公式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结合历年考试真题,为读者提供实务和经济法两门课程中的必背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实务必背公式1、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2、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公式(1)年限平均法: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年)(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摊销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3、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二、经济法必背公式1、印花税计算公式(1)购销合同:应纳税额=购销金额×0.3‰(2)建设工程合同:应纳税额=承包金额×0.3‰(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税额=加工承揽金额×0.5‰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起征点3、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抵免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三、总结本文提供了初级会计师《实务》和经济法》两门课程中的必背公式,这些公式对于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师考试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记住公式,还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场景。
此外,要多做练习题,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第二章资产◆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价款+代垫得包装费、运杂费等+销项税额;如何计提坏账准备(三步走):STEP1:计算坏账准备得应有余额(1)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STEP2:计算坏账准备得已有余额STEP3:计算当期应计提得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得应有余额—坏账准备得已有余额◆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得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小规模纳税人得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存货得计价方法错误!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就是已认定得)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得数量×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错误!先进先出法:(先买入得先发出)错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存货得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得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得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得数量×单位存货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得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得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得实际成本\o\ac(○,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得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得实际成本+本次购入得实际成本)÷(原有得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得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得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得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商业企业库存商品得核算公式:错误!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错误!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得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得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得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得成本=期初库存商品得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得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得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得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得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得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得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得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得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得计划成本×本期材料得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固定资产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错误!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错误!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错误!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之前:不考虑净残值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期初估计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最后两年:考虑净残值,将固定资产得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得余额平均摊销. 错误!年数总与法: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可使用年限得年数总与×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总结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得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得账面价值—计提累计折旧—计提得减值准备◆总结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得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得减值准备◆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得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第四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得核算资本公积=发行总收入—股本面值—发行费用(2008单选)即=溢价收入—发行手续费◆留存收益得核算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其她转入(2009单选)未分配利润(年末)=可供分配利润—当年计提盈余公积—用未分配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股票等等。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初级会计实务对于提高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会计原理非常重要。
在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的过程中,掌握会计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就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公式进行归纳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
一、基本会计核算公式1.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这是会计的基本平衡公式,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和运用情况。
2. 营业收入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来源之一。
3. 利润总额 = 毛利润 - 营业费用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总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成本核算公式1. 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情况。
2. 单位产品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单位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发生的平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三、财务分析公式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资金运营和偿债能力的重要参考。
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的一种补充指标。
3.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四、财务管理公式1. 投资回报率 = (净利润 + 利息) / 投资总额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是评价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
2. 杠杆比率 = 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和资本结构情况。
以上就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重点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会计实务的过程中,有一些经典的公式是必须要掌握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1.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本等于所有者投资加净利润(资本=所有者投资+净利润)这个公式表明了资本的构成,资本是指企业拥有者对企业的投资。
资本由所有者的投资金额和企业的净利润构成。
净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减去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
3.总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总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这个公式计算了企业的总利润,总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净利润。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
4.总资产周转率等于销售收入除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这个公式计算了企业每一单位总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每一单位的资产更有效地产生销售收入。
5.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这个公式计算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存货更快地被销售出去,资金周转更迅速。
6.营业利润率等于营业利润除以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这个公式计算了企业每一单位销售收入所创造的净利润比例。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净利润越多。
7.总资产负债率等于负债除以总资产(总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这个公式计算了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
总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债务风险越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在初级会计实务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必须记忆和掌握的。
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初级会计公式的汇总:1.会计等式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表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3.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5.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净信用销售额/平均应收账款6.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公式: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7.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8.存货平均保有期公式:存货平均保有期=365/存货周转率9.毛利率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净利率公式: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1.总资产周转率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12.负债占资产比率公式:负债占资产比率=负债/资产13.所有者权益倍数公式:所有者权益倍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14.权益成本率公式:权益成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5.现金流量公式: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6.经营利润公式: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17.维护保养费用公式:维护保养费用=修理费用+保养费用18.实际销售额公式:实际销售额=销售额-折扣-退货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中的常见计算和比较方法,可以帮助会计职业人士进行财务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预测和决策等工作。
记住这些公式并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实务水平。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公式大全必须掌握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公式大全必须掌握1.资产总额(A)=负债总额(L)+股东权益(E)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股东权益。
2.流动比率(CR)=流动资产(CA)/流动负债(CL)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3.速动比率(QR)=(流动资产(CA)-存货(I]))/流动负债(CL)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除去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
4.存货周转率(TR)=营业成本(CC)/存货(I)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5.应收账款周转率(ARTR)=营业收入(SI)/应收账款(A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销售速度。
6.负债比率(DR)=负债总额(L)/资产总额(A)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负债的比例。
7.股东权益比率(ER)=股东权益(E)/资产总额(A)股东权益比率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资产中归属于股东的比例。
8.利润率(ROE)=净利润(NI)/股东权益(E)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
9.成本费用利润率(CER)=销售成本(SC)/销售收入(SR)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从销售中获取利润的能力。
10.现金比率(CR)=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CE)/流动负债(CL)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11.总资产周转率(TAT)=营业收入(SI)/资产总额(A)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
12.存货周转天数(DTD)=存货(I)/平均日销售成本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存货在库存中停留的平均时间。
以上是一些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提升会计实务能力。
2020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公式汇总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增值税法律制度】1.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当期进项税额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1)只征收增值税情况下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征收增值税同时又征收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4.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计算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5.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的计算(1)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时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时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时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6.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7.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规定的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形的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无形资产净值×适用税率8.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或者改变用途,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不动产原值)×100%9.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10.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11.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1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其中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①进口货物不征收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②进口货物征收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消费税法律制度】1.含增值税销售额的换算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3)从价和从量复合计征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3.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无同类销售价格)(1)从价定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2)复合计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4.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无同类销售价格)(1)从价定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2)复合计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5.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1)从价定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2)复合计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6.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的计算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外购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当期购进的应税消费品的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7.准予扣除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的计算当期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初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收回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末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1.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2.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的计算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3.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 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累计预扣法预扣税款的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4.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5.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6.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及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每次(月)收入不足 4 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 元为限)-800 元]×20%(2)每次(月)收入在4 000 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 元为限)]×(1-20%)×20%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11.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3.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14.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5.个人转让限售股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房产税法律制度】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2)从租计征应纳税额=租金收入(不含税)×12%(个人4%)【契税法律制度】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计税依据(不含增值税)×税率【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1.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算(1)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并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省级政府确定的比例(2)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省级政府确定的比例2.增值额的计算增值额=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金额3.增值率的计算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100%4.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5.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的计算单位建筑面积成本费用=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总金额÷清算的总建筑面积【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车船税法律制度】1.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乘用车、客车和摩托车应纳税额=辆数×适用年基准税额(2)货车、挂车、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应纳税额=整备质量吨位数×适用年基准税额(3)机动船舶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年基准税额(4)拖船和非机动驳船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年基准税额×50%(5)游艇应纳税额=艇身长度×适用年基准税额(6)购置新车船应纳税额=适用年基准税额÷12×应纳税月份数2.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和滞纳金的计算(1)购买短期交强险的车辆当年应缴=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应纳税月份数÷12(2)已向税务机关缴税或税务机关已批准减免税的车辆减税车辆应纳税额=减税前应纳税额×(1-减税幅度)(3)对于2007 年1 月1 日前购置的车辆或者曾经缴纳过车船税的车辆,保单中“往年补缴”项目的计算往年补缴=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本次缴税年度-前次缴税年度-1)(4)对于2007 年 1 月 1 日以后购置的车辆,纳税人从购置时起一直未缴纳车船税的,保单中“往年补缴”项目的计算往年补缴=购置当年欠缴的税款+购置年度以后欠缴税款购置当年欠缴的税款=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应纳税月份数÷12购置年度以后欠缴税款=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本次缴税年度-车辆登记年度-1)(5)滞纳金计算每一年度欠税应加收的滞纳金=欠税金额×滞纳天数×0.5‰【印花税法律制度】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税合同应纳税额=价款或者报酬×适用税率(2)产权转移书据应纳税额=价款×适用税率(3)营业账簿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适用税率(4)证券交易应纳税额=成交金额或者依法确定的计税依据×适用税率(5)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定额税率【资源税法律制度】1.销售额(1)成本法精矿销售额=原矿销售额+原矿加工为精矿的成本×(1+成本利润率)(2)市场法精矿销售额=原矿销售额×换算比换算比=同类精矿单位价格÷(原矿单位价格×选矿比)选矿比=加工精矿耗用的原矿数量÷精矿数量2.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3.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定率应纳税额=应税产品的销售额×适用的比例税率(2)从量定额应纳税额=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适用的定额税率(3)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定额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法律制度】1.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出口货物、劳务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税额×适用税率2.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之和×征收比率【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1.逾期未出境的暂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如入境超过半年仍留在国内使用的,应自第7 个月起,按月征收进口关税,其完税价格按原货进口时的到岸价格确定每月关税=货物原到岸价格×关税税率×1÷482.转让出售进口减免税货物的完税价格,在转让或出售而需补税时的完税价格完税价格=原入境到岸价格×[1-实际使用月份÷(管理年限×12)]3.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计算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4.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2)从量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环境保护税法律制度】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税大气污染物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具体适用税额(2)应税水污染物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具体适用税额(3)应税固体废物应纳税额=固体废物排放量×具体适用税额(4)应税噪声应纳税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对应的具体适用税额【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2)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3)进口应税车辆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烟叶税法律制度】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价款总额×税率(20%)=收购价款×(1+10%)×税率【船舶吨税法律制度】船舶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船舶净吨位×适用税率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经济补偿金(1)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2)补偿基数的计算①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最低工资标准②月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 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 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 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 倍个人养老账户月存储额=本人月缴费工资×8%。
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必考整理
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必考整理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会计实务公式:1.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权益利润 = 收入 - 费用2.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二) 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4.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 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5.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 ×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 = (当期的营业税 + 消费税 + 增值税) ×城建税税率6.资产负债表公式:一) 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 = 本年利润 + 利润分配二) 根据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 应付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三) 根据有关总账及其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 = 长期借款 - 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 应付债券 - 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应付债券四) 根据有关资产类账户与其备抵账户抵消后的净额填列: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坏账准备2.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 预付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 = 应收票据 - 坏账准备4.应收利息 = 应收利息 - 坏账准备5.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 - 坏账准备6.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 - 累计摊销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9.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装设备价值)1.经济法计算公式大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济法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重要。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1.资产负债表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留存收益
2.成本费用利润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销售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3.成本等价法公式:
成本=采购成本+运费+关税+其他购置费用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采购成本+运费+关税+其他购置费用-期末库存4.折旧公式:
折旧费用=(资产原值-估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5.财务杠杆公式:
财务杠杆倍数=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
6.现金流量表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各项费用支付的现金-所得税支付的现金-销售成本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购买投资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借款净增加额+发行股票净额
7.会计利润和税前利润关系公式:
会计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8.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关系公式: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以上是一些初级会计实务公式的重点归纳,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提高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
备考2020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初级会计实务》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
践操作。
在学习初级会计实务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以便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
1.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
3.营业成本的计算公式:
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间购入货物-期末存货
4.平均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
平均销售成本=年度销售成本/年度销售数量
5.年度销售利润的计算公式:
年度销售利润=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成本
6.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年度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7.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年度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8.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年度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10.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
11.总利润的计算公式:
总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
12.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以上是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一些会计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进一步衍生出其他公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
2020 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第二章资产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价款+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等+销项税额;如何计提坏账准备(三步走):STEP1:计算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1)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STEP2:计算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STEP3: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 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存货的计价方法○1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 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2 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存货的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单位存货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4 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本月+本次购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1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 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固定资产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 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 双倍余额递减法: 最后两年之前:不考虑净残值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期初估计资产原价- 累计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最后两年:考虑净残值,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成本费用利润率 = (销售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销售收入。
2.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
4.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
5.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6.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 / 流动负债。
7.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营业收入× 365。
此外,还有关于折旧、摊销、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公式,这些公
式在初级会计实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会计人员还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使用更多的公式来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希望以上公式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最新)
经济法基础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X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十增值税税率)X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3、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X税率关税=关税完税价格X关税税率4、扣缴计税方法:应扣缴税额=购买方支付的价格÷(1+税率)X税率5、从价定率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6、从量定额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定额税率7、复合计征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X定额税率8、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的组价:(1)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2)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3)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比例税率)9、复合计征的消费税的组价:(1)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数量X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2)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数量X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3)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数量X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10、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1、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个税计算(1)当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当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3500或4800的差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以前年度亏损)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一必要费用)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1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X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1-20%)X20%(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5、稿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X20%X(1-3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1-20%)X20%X(1-30%)1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X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1-20%)X20%1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20%1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X20%(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x(1-20%)X20%1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一合理费用)X20%20、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20%21、从价计征房产税=房产原值X(1-扣除比例)X1.2%从租计征房产税=租金收入X12%(或4%)22、土地增值税的计算过程:(1)确定收入一一题目给出(2)确定扣除项目金额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一一题目给出房地产开发成本一一题目给出。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1.总资产=总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项+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3.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项+其他流动负债。
4.费用=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5.利润=收入-费用。
6.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量。
7.税前利润=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8.税后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9.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10.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1.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付账款余额。
1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3.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余额。
14.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15.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6.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长期借款/所有者权益。
17.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本营运周转次数=营收收入/营运资金。
18.现金流量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9.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期末应收账款×坏账率=坏账准备。
20.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期末存货×跌价率=存货跌价准备。
初级会计师实务考试必备公式(超全)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一)实收资本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借:无形资产等贷:实收资本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贷:实收资本(二)资本公积1.捐赠公积(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借:库存商品贷:资本公积等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与实收资本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借或资本公积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4.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借:材料物资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二、借入款项(一)短期借款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3.归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二)长期借款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贷:长期借款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贷:长期借款3.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财务费用贷:长期借款4.归还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三)应付债券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借:银行存款等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债券溢价)3.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应付债券(债券折价)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4.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5.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6.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应付债券(应计利息)7.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三、商品购进、销售、储存、加工及出租(一)商品购进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应付票据(商品进价)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应付票据(商品进价)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借:库存商品(红字)贷:应付帐款(红字)付款时,分录同(1)2.进口商品(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借:商品采购贷:银行存款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必学公式word资料4页
初级经济法基础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初级会计实务》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资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7、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十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18、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19、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20、盈余公积的计算:(1)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正数: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10%(2)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但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盈余公积=可供分配的利润×10%(3)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为负数:盈余公积=02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就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2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4、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25、货币资金项目金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6、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27、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28、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29、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如果题目真的有的话)总结:收对收,付对付,借贷方向看科目。
30、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的明细余额31、长期借款项目金额=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32、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3、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4、存货=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36、货币时间价值有关公式;(1)复利终值:F=P(1+i)"=P×(F/P,i,n)(2)复利现值:P=F/(1+i)"=F×(P/F,i,n)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即相乘等于1.(3)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1];F=A×(F/A,i,n)×(1+i)(4)(4)预付年金现值:P=A×[(P/A,i,n-1)+1];P=A×(P/A,i,n)×(1+i)(5)递延年金终值:F=A×(F/A,i,n)(6)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P=A×[(P/A,i1,m+n)-(P/A,i,m)P=A×(F/A,i,n)×(P/F,i,m+n)特别注意递延期m,极易出错。
(7)永续年金现值:P=A/i(8)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工的关系:i=(1+r/m)m-1(9)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10)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回本)《经济法基础》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十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3、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4、扣缴计税方法:应扣缴税额=购买方支付的价格÷(1+税率)×税率5、从价定率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6、从量定额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7、复合计征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8、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的组价:(1)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2)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3)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比例税率)9、复合计征的消费税的组价:(1)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2)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3)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10、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1、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个税计算(1)当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当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3500或4800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一必要费用)×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1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5、稿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1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1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1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一合理费用)×20%20、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21、从价计征房产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从租计征房产税=租金收入×12%(或4%)22、土地增值税的计算过程:(1)确定收入一一题目给出(2)确定扣除项目金额<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一一题目给出<2>房地产开发成本一一题目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