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河流底泥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doc

河流底泥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doc

2012届分类号:X522单位代码:10452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姓名刘如学号200810830124年级2008专业环境工程系(院)资源环境学院指导教师邱继彩2012年4 月25 日目录题目:绿水长流、江山如画—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部分职业生涯设计 (1)绿水长流、江山如画 (1)1 毕业后找工作 (1)2 环境工程专业概述及培养方向 (1)2.1 专业概述 (1)2.2 专业要求 (1)3 社会就业基本状况 (2)3.3 就业前景 (2)4 个人能力分析 (3)4.1 个人性格分析 (3)4.2 专业知识背景 (4)5 工作计划 (4)6 结语 (4)第二部分技能展示(毕业论文) (6)摘要 (6)ABSTRACT (7)引言 (8)1 临沂市祊河河流概况 (8)2 实验部分 (8)2.1 监测点布设即河流监测断面布设 (8)2.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9)2.3 实验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 (10)2.4 实验试剂及仪器的简介 (10)2.5 铜、锌、镉测定的实验结果 (11)3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 (11)3.1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1)3.2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3.3 污染等级划分标准 (14)3.4 结果和分析 (14)4 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谢辞 (19)第一部分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1 毕业后找工作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自认为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喜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

喜欢看励志文学、经典小说,也喜欢看科普类的杂志或图书。

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同学感情基础较好。

喜欢创新的东西,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我希望找份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在生活中展现自己,未来几年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我觉得应该抓住机遇,找一份适合自己,而且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工作,弥补自己在学生生涯中的不足,减少短板效应带来的弊端。

珠江口内伶仃洋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珠江口内伶仃洋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次 为 Hg P > Cu Cd Z > b > > n。
关键词 : 金属 ; 重 沉积 物 ; 集 ; 态 危 害 ; 价 富 生 评
中 图分 类号 : 5 X5 文献 标 识 码 : A
珠 江 口分为 内伶 仃洋 和外 伶 仃 洋 , 以内伶 仃 岛 为界 , 至珠 江 口虎 门 , 内伶 仃 洋 。 北 为
Ta e 1 Re e e e v l e C a d t iiy c fiin ( ) ofhe vy m e as bl f r nc a u s( ) n oxct oefce t 丁 a t l
3 结果 与讨论
3 1 表 层 沉 积 物 重 金 属 质 量 分 数 分 布 .
( 段 焱
编辑)
5 4

岸 工

第 1 期
() 1
E T ・Cf 一
式 中 , E 表示潜在 生态 危害指数 ; T 为重金属 的毒性 系数 ; C 为重 金属 的富积 系数 , C一 C / C 为表层沉 积物 重金属 浓度 的实 测值 , c , C 为计算 所用 的参照值 。
E <4 0为轻微 生态危 害 ,O E <8 4 ≤ 0为 中等 生 态危 害 ,O 8 ≤E < 1 0为强 生 态危 害 , 6 6 10 ≤E % 3 0为很强 生态危 害 , 2 2 E ≥3 0为极 强生态 危害 。
表 1 重 金 属 的 背 景沿 岸 的珠 海 、 中山 、 州 、 广 东莞 、 圳 等珠 三 角经 济最 繁 荣 的 5市所 包 围 , 地 深 该
区工业 兴盛 , 系发 达 , 水 大量 的工业 与生 活污水 通过 河流或 者直排 海 , 汇入 内伶 仃洋 , 经 再 外伶 仃 洋得到进 一步 的 自净 。沉 积物 中重 金属 的质量 分数 分布作 为海域 环境质 量状况 的 重要反 映 , 本文 根据 内伶 仃洋 沉 积 物 中重 金 属 的质 量 分数 分 布 , 价其 潜 在 生态 危 害 程 评

湘西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毒性风险

湘西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毒性风险

湘西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毒性风险朱程;马陶武;周科;刘佳;彭巾英;任博【摘要】花垣河和峒河是湘西地区受到锰矿和铅锌矿生产影响严重的两条河流.通过表层沉积物采样分析了Cd、Pb、Cu、Nj、Cr、Zn和Mn的总量,根据BCR连续提取程序分析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赋存形态,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根据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来源,采用淡水生态系统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TEL/PEL)和毒性单位评价了花垣河和峒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花垣河和峒河绝大多数位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d、Pb、Cu、Ni、Cr、Zn和Mn的总量高于参照点,形成严重的复合污染,花垣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峒河,但沿程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峒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变化较有规律,即上游含量低,中下游含量较高.两条河流表层沉积物中富集程度居前列的均为Cd、Pb、Zn和Mn.花垣河和峒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矿业生产所产生废渣和废水的点排放.在花垣河和峒河的大多数位点,Cd、Pb和Mn的形态具有共同特征,其生物可利用态均较大程度地超过生物不可利用态,而且Mn和Cd的生物可直接利用态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重金属,而Cu和Cr的生物可直接利用态所占比例很低.花垣河沉积物中Cd、Pb和Zn在所有位点极大地超过PEL,在峒河中下游,Cd、Pb、Ni和Zn超过PEL,具有较大的潜在生物毒性.除上游S1位点外,花垣河的其余各位点都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峒河中下游各位点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这些河段需要重点治理.【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15【总页数】12页(P3982-3993)【关键词】花垣河;峒河;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毒性;BCR连续提取程序;沉积物质量基准【作者】朱程;马陶武;周科;刘佳;彭巾英;任博【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营养来源,同时又是各种污染物的蓄积库,经由多种途径进入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终都沉降在沉积物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沉积物结合的污染物可能重新释放出来产生潜在的生物毒性风险,沉积物污染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1]。

金矿污染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_于靖_张华_蔡永兵_周

金矿污染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_于靖_张华_蔡永兵_周
Abstract: Wastewater from gold mining can cause serious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s in riv- ers.In the present study,water and surface sediments were sampled at 32points along the river in a gold mining area.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for the particulate and dis- solved concentration of As,Pb,Cd,Cr,Cu,Zn.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chemi- c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Results showed that,in water samples,Cu,Zn,As mainly existed in the dissolved form while Pb,Cr,Cd distributed in the particulate form.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was main- ly controlled by wastewater discharges.As and Zn in sediments mainly existed in the oxides-bounded,organic-bounded or residual form,while a large fraction of Pb,Cr,and Cu was in the organic-bounded or residual form.The concentra-

太湖和辽河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

太湖和辽河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

太湖和辽河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邓保乐;祝凌燕;刘慢;刘楠楠;杨丽萍;杜样【摘要】以太湖、辽河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初步探讨了两流域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Pb,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推荐值,并对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的淡水水质基准,制定了太湖及辽河4种重金属(Cd,Cu,Pb和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分别为6.42,55.3,20.6和201.5 mg/kg及5.42,52.8,18.9和177.7 mg/kg.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制定的CSQC值进行比较,推算出4种重金属的CSQC值大都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从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相2个不同的角度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两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差值大于0,而Σi[CTi]/[CSQC,i]值与Σi[CIW,i]/[CCCi]值均大于1,说明在整体上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一定的生态风险.由于未考虑各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或协同等作用以及底栖生物敏感性的问题,所使用的生态风险方法在评价生态风险方面可能会相对有所偏差.%The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EqP) approach was used to preliminarily discuss the 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 (SQC)recommended values of four heavy metals-cadmium (Cd) , copper (Cu), lead (Ph), and zinc (Zn) -for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aihu Lake and Liao Rive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from the two basins was conducted. The SQCs for the heavy metal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US EPA fresh water quality criteria, which are based on aquatic toxicity of the final chronic level of heavy metals. The calculated SQCs of Cd, Cu, Pb and Zn of the two basins are, respectively, 6.42, 55.3,20. 6 and 201.5mg/kg(Taihu Lake basin), and 5.42, 52. 8, 18.9 and 177.7 mg/kg (Liao River basin). These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QC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close to the median values in the referenced data. Sedi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sediment solid phase and interstitial water phase, respectively. SEM-AVSvalues of most areas in the two basins were >0, and the ∑ i [ CTi ]/[CSOC.i ] and ∑i [ Clw,i] [ CCCi ] values were all > 1.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exist some ecological risks from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two basins on the whole.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ntagonistic or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metal elements and sensitivity of benthic organisms, the approach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used in this paper may be relatively biased.【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年(卷),期】2011(024)001【总页数】10页(P33-42)【关键词】相平衡分配法(EqP);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生态风险评估【作者】邓保乐;祝凌燕;刘慢;刘楠楠;杨丽萍;杜样【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9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Abstract:The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EqP)approach was used to prelim inarily discuss the 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SQC) recommended values of four heavy metals-cadmium(Cd),copper(Cu),lead(Pb),and zinc(Zn)-for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aihu Lake and Liao River.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from the two basins was conducted.The SQCs for the heavy metal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US EPA fresh water quality criteria,which are based on aquatic toxicity of the final chronic level of heavy metals.The calculated SQCs of Cd,Cu,Pb and Zn of the two basins are,respectively,6.42,55.3,20.6 and 201.5mg/kg(Taihu Lake basin),and 5.42,52.8,18.9 and 177.7 mg/kg(Liao River basin).These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QC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close to the median values in the referenced data.Sedi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sediment solid phaseand interstitial water phase,respectively.SEM-AVS values ofmost areas in the two basins were>0,and theΣi[CTi]/[CSQC,i]andΣi[CIW,i]/[CCCi]values were all>1.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exist some ecological risks from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two basins on the whole.W ithout considering the antagonistic or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metal elements and sensitivity of benthic organisms,the approach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used in this paper may be relatively biased.Key words:phase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method;heavy metals;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是水质基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及其生态风险的基础和理论依据[1].基于非均相间热力学稳态交换的相平衡分配法(EqP),充分利用了大量生物毒性毒理试验所得的水质基准值(CWQC),将所包含的上覆水中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信息直接引入沉积物质量基准,其逻辑性强且简单易用,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用于建立CSQC的首选方法之一[2-3].相平衡分配法既适用于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CSQC/Metal)[4],也适合非离解型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建立.与国际上相比,我国在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国际上CSQC 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初步尝试[5-7].但总体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十分薄弱,亟待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辽河和太湖是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流域,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河流与湖泊,因此选取辽河和太湖作为研究区域,对两流域重金属的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行初步探讨.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多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评价方法,如德国的地积累指数法、瑞典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英国的污染负荷指数法等[8].由于国际上尚没有统一规范的沉积物基准制订体系,上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都没有考虑沉积物基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US EPA建议结合沉积物基准进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并可以通过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相2个方面进行考虑[9]. 相平衡分配方法建立在3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之上[10-12]:①化学物质在沉积物/间隙水相间的交换快速而可逆,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因而可用相平衡分配系数(Kp)描述这种平衡;②沉积物中化学物质的生物有效性与间隙水中该物质的游离浓度(非络合态的活性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而与总浓度不相关;③底栖生物与上覆水生物具有相近的敏感性,因而可将水质基准应用于沉积物质量基准中.大量的文献资料和 US EPA的工作证实了这些经验假设的可行性[13].当然,由于上述假设是经验性的,在实际建立基准过程中,会带来不确定性和误差.因此,用该方法建立的基准值仍然是初步的,有赖于理论研究和技术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在沉积物中,第i种重金属在平衡的间隙水相中的浓度达到水质基准时,它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即可视为其沉积物质量基准,即:式中,CSQC,i和CWQC,i分别为第i种重金属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和水质基准值;Kp为第i种重金属在表层沉积物固 -水相之间的相平衡分配系数;Cs为沉积物固相中具有生物有效性的重金属质量分数,mg/kg;CIW为该种重金属在间隙水相中的质量浓度,μg/L.式中,CT为沉积物固相中重金属总量,mg/kg;A为残渣态重金属质量分数占重金属总量的比例,%.沉积物原生矿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即残渣态重金属)通常不具有生物有效性,因此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并非都与间隙水中的重金属处于平衡[14].另外,DITORO等[15-17]发现,当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较高时,重金属强烈倾向于生成不具有生物有效性的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并提出用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来表示这一部分重金属.鉴于此,在以EqP法建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基准时,可对式(1)进行修正:式中,[MRi]为沉积物中残渣态重金属质量分数,mg/kg;[MAVSi]为沉积物中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相结合的重金属含量,μmol/g;[AVS]为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μmol/g;Mi为金属元素的原子量;n为重金属的种类,在研究与AVS结合的重金属时,一般仅考虑Cu,Pb,Zn,Cd和Ni 5种金属,因此n的取值为5,由于该试验没有测得 Ni的含量,在考虑与Ni结合的AVS时,按其占AVS总量的1/5考虑,其余4种金属则按式(5)计算[18].2.1 样品采集及处理2009年6—7月分别在太湖和辽河用抓斗采泥器进行采样.在太湖共采集22个沉积物样品,采样深度为0~10 cm.采样点分布在全湖5个区域(T1为梅梁湖区域,T2为贡湖区域,T3为东部沿岸区,T4为南部沿岸区,T5为湖心区)均匀布设.在辽河共采集27个沉积物样品,采样深度为0~10 cm,分8个区域采样:L1为沈阳浑河大桥,L2为鲁家大桥,L3为抚顺将军桥,L4为大伙房水库,L5为北道沟浑河桥,L6为营口入海口,L7为赵家街大辽河大桥,L8为盘锦曙光大桥.在每个采样点同时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对上覆水的基本理化参数进行测定,其中包括水的硬度.为了保持沉积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样品采集后,取未与器壁直接接触的部分,迅速加水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在4℃下冷藏保存.两水体中采样区域及点位如图1所示.2.2 分析测定方法沉积物固相中重金属质量分数(CT)的测定:将适量沉积物样品冷冻干燥后,准确称取0.2 g放入微波消解罐中,以10 m L浓硝酸作为消解液,用微波萃取快速消解系统(WX-4000,上海屹尧微波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多步消解,取上清液测定重金属质量分数.间隙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CIW),由沉积物离心过滤提取后测定.准确称取湿沉积物20 g,在高速离心机中以5 000 r/min离心30 m in后,经0.45 μm滤膜过滤为间隙水.残渣态重金属质量分数([MRi]),采用BCR逐级提取法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具体方法:取冷冻干燥后的样品研磨后,准确称取1 g置于USEPA样品瓶中,加入相应的提取试剂,每步提取均经过振荡—离心—过滤—清洗过程,取每步过滤后的清液进行测定.重金属质量分数用 VARIAN公司的AA240F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测定.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采用氮气载气HCl提取法测定:准确称取湿沉积物3~5 g于三口瓶中,加入20 m L 6 mol/L的盐酸,通入氮气,流速控制在40cm3/min,反应产生挥发性H2S,通过测定c(H2S)来确定AVS含量.c(H2S)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TU-1901,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测定[19],mol/L.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为酸提取AVS过程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总量,将测定AVS后烧瓶中残留的混合物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 AAS测定滤液中重金属的含量(SEM).以上所有参数都是对同一样品进行2次重复测定,结果取平均值.3.1 固-液平衡分配系数由式(4)可以看出,求算重金属在沉积物-水相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是建立CSQC的关键所在.各重金属在太湖及辽河中沉积物固相(Cs)和间隙水相的含量(CIW)以及相平衡分配系数(Kp)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利用现场或实验室测得的沉积物和间隙水中各重金属的含量,代入式(2)即可算出Kp.在数据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该方法计算简便且可信度较高,避免了模型、参数的复杂计算及其主观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表2列出了与其他水体沉积物重金属Kp的比较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太湖及辽河的Kp总体比较接近;与其他水体相比,太湖与辽河Kp略高于黄河水系,低于长江水系及其他湖泊.各水域的Kp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因为Kp受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沉积物自身性质和组成(如粒径分布、其他地球化学性质和表面性质等)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环境条件(如pH,Eh和温度等)[20].3.2 重金属形态分析采用BCR提取法将重金属提取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以及残渣态4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能力和趋势[22].太湖及辽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太湖、辽河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其中,Cu,Pb和Zn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存在,二者之和占总量的60%~80%,其中约有50%的Cu,Pb和Zn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元素的残渣态代表了地球化学背景的原生状况,与人为活动、水体环境条件的改变和生物作用无关[23];两水体中Cd主要以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存在,3种形态约占其总量的90%左右,其中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约占30%.总的来说,太湖与辽河沉积物中Cu,Zn和Pb主要以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等稳定形态存在,不易进入上覆水,其生物有效性较小,对环境危害较小;而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等不稳定形态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对环境(尤其是pH)变换较敏感,容易进入上覆水和被生物吸收,因此对环境的危害较大.3.3 水质基准(CWQC)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河流重金属慢性生物毒性水质基准,因此CWQC采用US EPA最新颁布的、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性水平和水质硬度制定的淡水水质基准[24](见表3).该基准包括长期基准浓度 (Criterion Continuous Concentration,CCC)和最大基准浓度(Criteria MaximumConcentration,CMC).前者是指对长期暴露于该浓度下的水生生物不产生不良影响的最高浓度值,亦即不对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的最高浓度值.如选择CCC作为CWQC,则对应的CSQC意义明确,即保护底栖生物不受慢性毒害,因此笔者主要用CCC值来推算重金属CSQC.水的硬度直接影响了CCC值,它们之间的关系见表3.根据现场检测数据,辽河水CaCO3硬度平均值为122.8 mg/L,太湖水CaCO3硬度平均值为103.4 mg/L,表4列出了依据水质硬度推算的2个水体重金属CCC值.由表4可以看出,由于水质硬度的差别,太湖的CWQC略小于辽河,但总体差别不大.3.4 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根据式(4)和表4中推算的CCC值,可以计算太湖与辽河各重金属的沉积物质量基准,结果见表5;为了将建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表5还列出了一些国际上已颁布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以及我国一些学者在部分流域的研究结果.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制定的沉积物基准值相差较大,尤其是Cd,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0倍之多,而 MACDONALD等[27]制定的LEL水平几乎是所有基准中最严格的.造成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家或地区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方法不同,保护目标和保护程度也有差异,在筛选关键环境因子以及在获得生物效应数据方面会产生差异(如污染物自身的迁移和形态变化,使得污染物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增加了污染物 -生物效应关系的复杂性)[31].基于美国慢性生物毒性淡水水质基准推算的沉积物基准值,太湖略高于辽河,但结果非常接近;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除Pb以外,另外3种重金属的沉积物基准值均在其他研究结果之间,其中与佛罗里达环境保护局所制定的PEL值[28]最为接近.Pb的基准值与其他结果相比偏小,可能是由于确定CWQC时所选取的长期基准浓度过小所致〔比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中的Ⅰ类水质标准小4~5倍〕.由于所用的水质基准是以美国的水生生物毒性为基础的,该基准是否能够保护我国流域的底栖生物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估是基于生物毒性基础上对沉积物中污染物是否对底栖生物构成潜在威胁的一种评估和判断[32].由于沉积物包括固相和间隙水两部分,因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也通常会从 2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从沉积物角度出发,一种方法是以沉积物基准为依据来判断沉积物的毒性,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SEM与AVS含量的差值进行判断;从间隙水的角度出发,是将间隙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与上覆水的生物慢性毒性水质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沉积物的毒性[33].笔者将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太湖及辽河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4.1 沉积物4.1.1SEM-AVS沉积物中AVS含量(AVS)对重金属在固/水相之间的分配作用有决定性影响[34],在氧化还原电位(Eh)升高或pH降低等条件下,与AVS结合的重金属会因为硫化物被氧化或溶解度增加而释放到间隙水和上覆水中,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35].而SEM是操作意义上的概念,它是指在用酸提取AVS过程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总量.由于实际环境中不可能是某种重金属单一存在,而是多种金属同时存在,这些金属都可能与AVS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AVS相,因此SEM与AVS之间的差别能反映所有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分配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毒性,即当SEM-AVS>0时,沉积物为氧化态,只有部分金属与AVS结合,沉积物显示较显著的生态毒性;而当SEM-AVS<0时,沉积物为还原态,AVS是还原性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的结合相,重金属对底栖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不显著,该结论得到了许多实验室和现场毒性数据的验证[36-37]. 表 6列出了太湖及辽河沉积物中AVS和SEM的含量及其差值.从分析结果看,太湖与辽河SEM含量相差不大,均在0.95~1.88 mmol/kg的范围内;而AVS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0~4.13 mmol/kg之间.太湖及辽河沉积物的AVS含量平均值相似,分别为1.56和1.67 mmol/kg.由表6可以看出,在太湖,T1和T2区域SEM-AVS<0,其他3个区域均大于0,说明太湖部分区域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辽河除 L1,L2和 L5外,其余区域SEM-AVS也都大于0,说明辽河大部分区域的沉积物存在较为明显的生态风险.一般来说,在研究SEM时,通常考虑5种重金属(包括Cu,Pb,Zn,Cd和Ni),而笔者只测定和评价了4种重金属,所求得的SEM与AVS差值会相对偏小,因此SEM-AVS<0的区域不足以判断是否有生态风险,还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断.4.1.2CT/CSQC第2种评估方法是基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CT)和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的比值来确定的[31].这里利用了沉积物的基准值,它是可以保护绝大多数的底栖生物和上覆水生生物免受特定化学物质危害的保护性临界水平值[8].具体评价方法:当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与CSQC的比值之和(Σi[CTi]/[CSQC,i])大于1时,则该沉积物具有生态风险,不足以保护底栖及上覆水生生物;如果Σi[CTi]/[CSQC,i]小于1,则该沉积物基本上不具有生态风险,能够保护对底栖及上覆水生生物.对于该研究中4种重金属:表7分别列出了两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各自沉积物基准值的比值.从单个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方面看,Cd与 Zn在各个区域的[CT/CSQC]均小于1,说明两水域中的Cd和Zn都没有明显的生态毒性;对于Cu和Pb来说,两水域中都有个别区域的[CT/CSQC]大于 1(如 Cu的[CT/CSQC]在 T1 和 L3 区域大于1,Pb 的[CT/CSQC]在T1,T3和L6区域大于1),说明在个别采样区域Cu和Pb存在一定的生态毒性,但大部分区域并没有明显的生态风险.在太湖,Pb的污染相对严重,其[CT/CSQC]的平均值为0.92,该值接近1并且均高于其他3种重金属,说明整个太湖沉积物中 Pb相对另外3种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在辽河,L3,L4和 L6等点位 Cu和Pb超标或接近超标,这几个点位均属于浑河,说明浑河沉积物中Cu和Pb的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关注.从4种重金属的综合生态毒性方面考虑,两水域Σi[CTi]/[CSQC,i]的平均值分别为2.69和2.28,均大于 1,在个别区域(如 T1,L3和L6) Σi[CTi]/[CSQC,i]大于3,说明4种重金属的同时存在可能会对底栖生物及上覆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与实际情况相比,该方法可能相对严格,如L4区域为大伙房水库,该水库作为沈阳和抚顺两大城市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水质和沉积物都相对清洁,应该不会存在显著的生态毒性,但由该方法求得的L4区域的Σi[CTi]/[CSQC,i]却大于1.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方法在考虑重金属的综合毒性时,只是简单地将各金属元素的[CT/CSQC]相加,并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拮抗或协同等作用,而在实际情况中,底栖生物并不是对每种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都十分敏感,因此该方法可能高估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4.2 间隙水第3种评估方法是基于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和水质基准(CWQC)的最终慢性毒性值(Final Chronic Value,FCV)的比值确定的[32].其中水质基准的最终慢性毒性值就是在3.3节提到的长期基准浓度(CCC)[24].该方法也是US EPA推荐的评估沉积物毒性的方法之一,其总体思想同4.1.2节的CT/CSQC方法.该方法认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由金属离子是可以被底栖生物利用并对其产生毒性的部分,以间隙水中各重金属浓度(CIW)与水质基准之比的和来判断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毒性.具体评价方法:当各重金属在间隙水中的含量与最终慢性毒性的比值之和(Σi[CIW,i]/[CCCi])大于1时,该沉积物对底栖及上覆水生生物有明显生态风险;如果Σi[CIW,i]/[CCCi]小于1,则该沉积物对底栖及上覆水生生物没有显著的生态风险.对于上述4种重金属:表8列出了两水体沉积物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与各自CCC的比值.该方法与4.1.2节的CT/CSQC方法类似,将评价的角度换作间隙水,结果和第2种方法接近.对于单一重金属来说,两水体均未发现超标区域,说明两水体中4种重金属各自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风险,但是太湖多数点位的Pb已接近临界值.而从综合指标来说,两水体中Σi[CIW,i]/[CCCi]均大于1,其平均值分别为2.37和1.91,说明大部分区域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由于用该方法评价的结果与上述第2种方法CT/CSQC的结果基本一致,而测定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比较困难,因此可以考虑用第2种方法进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a.基于US EPA的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和水质硬度制定的淡水水质基准,运用修正的相平衡分配法推算了太湖及辽河4种重金属的沉积物质量基准,为判断流域中目标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标准方法,因此,重视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沉积物化学分析、生物调查和毒理学试验手段,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b.首次尝试以所推算的沉积物基准为基础,分别从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相2个角度对两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其中,SEM与AVS含量差值法评估的结果表明,在太湖和辽河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而Σi[CTi]/[CSQC,i]和Σi[CIW,i]/[CCCi]方法的结果比较一致,对于单一重金属来说,两水体均未发现超标区域,说明单一重金属各自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风险,而从综合指标来说,两水体中Σi[CTi]/[CSQC,i]和Σi[CIW,i]/[CCCi]值均大于1,说明大部分水域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总的来说,沉积。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是土壤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锌、镉等。

由于工业发展、人类活动以及农药使用等原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逐渐累积,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可以通过采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分析来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局部污染和点源污染的特征。

一般来说,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区、交通路段和农业用药区等。

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还与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也对其生态风险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重金属主要以可溶态、活性态和吸附态存在。

可溶态和活性态的重金属容易被植物吸收并富集在其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

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态则对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存在形态、迁移性以及植物吸收等因素进行分析。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毒性特征值、生态风险指数、健康风险值等。

毒性特征值是描述土壤中重金属毒性效应的指标,生态风险指数则综合考虑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迁移性和生态影响等因素,可以用于评价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时,还应考虑不同土壤类型、地区以及不同种类农作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和累积能力。

不同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也有所差异,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

水域生态系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

水域生态系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

水域生态系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水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水源、食物和休闲娱乐场所,还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水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及其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估。

一、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是指水域沉积物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超出了自然背景值,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过程会产生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经过不合理的处理或直接排放到水域中,会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农田中重金属的积累,最终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域,引发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3. 城市污水排放:城市污水中含有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其中包括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

如果城市污水处理不当或处理设施老化,重金属元素会进入水域并沉积在沉积物中。

4. 大气降尘:大气中的颗粒物和降尘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经过降水沉积到水体中的沉积物中,成为水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为了全面评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重金属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程度。

1. 浓度分析:通过采集沉积物样品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重金属元素的浓度。

比较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与背景值、环境质量标准等指标,可以初步评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

2. 生物有效性分析: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和可溶性程度决定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和可溶性,可以判断其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情况,从而评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重金属的暴露风险。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海洋沉积物是海洋底部聚集的沉积物质,由岩屑、有机质和微生物残骸等组成。

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因此,对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变得非常重要。

一、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源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污染源:1. 工业废水和污染排放物:工业活动带来的废水和污染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铜、铅、锌等。

这些重金属通过河流、湖泊等水流进入海洋,并在海洋沉积物中沉积下来。

2. 农业和养殖业排放:农业和养殖业的废水排放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特别是镉、汞等有毒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通过农田和养殖区附近的水系进入海洋沉积物。

3. 河口和海湾的污染物输入:河口和海湾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区,往往是污染物的汇集点。

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它们通过河流和海湾的水流进入海洋沉积物中。

4. 大气降尘:大气中的颗粒物携带着少量的重金属,例如铅和铬。

这些颗粒物在大气沉降过程中与海洋相结合,最终沉积到海洋底部的沉积物中。

二、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在评估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时,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采样和分析:通过采集海洋沉积物样品,并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其中的重金属含量。

2. 地球化学模型:利用地球化学模型,模拟分析污染物在海洋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沉积过程,从而评估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

3. 生物监测和生物标志物:通过监测海洋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数学模型和GIS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海洋环境、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来模拟重金属的迁移与空间分布,进而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风险。

以上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从不同角度对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a n a l yz e d. The ge o - a c c u mu l a t i o n i n de x, Ne me r o w i n t e g r a t e d p o l l u t i on i n d e x ,a n d a l o g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mo d e l we r e us e d t o e va l ua t e t h e h e a v y m e t a l p ol l u t i o n a nd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a t t he m e a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s o f t he ni ne he a v y me t a l s i n t h e s e d i me nt s a m pl e s r a ng e d f r o m 0. 2 5 7 mg / kg t o 1 2 3 m g / kg .Th e he a v y me t a l c o n t e n t s f ol l o we d t h e o r d e r Zn > Cr> P b > Cu > N i > A s> Cd> S b > H g Ove r t he p a s t 3 0 ye a r s . t h e
第4 6卷 第 6期
2 0 1 7年 l 1月
J 砧 f
GEoCH I MI CA
Vo 1 . 4 6 , No . 6 , 5 8 0 - 5 8 9
No v. ,20 17
洞庭 湖水 系入湖 口表层沉积物 中重金属 的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沉积物中重⾦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第42卷第12期 2009年12⽉天津⼤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V ol.42 No.12Dec. 2009收稿⽇期:2008-10-09;修回⽇期:2009-04-14.基⾦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2007CB407306). 作者简介:董丽华(1980— ),⼥,博⼠研究⽣. 通讯作者:董丽华,lemon_tju@/doc/f25fddf27c1cfad6195fa7b9.html .沉积物中重⾦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董丽华1,李亚男1,常素云1,杨幼安2,刘华3(1. 天津⼤学环境科学与⼯程学院,天津 300072;2. 93756部队,天津 300131;3.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摘要:在对各种⾦属进⾏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风险评价准则(RAC )和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SQG-Q ),对沉积物中重⾦属的污染程度和⽣态风险进⾏了评价.按照RAC 准则,Cd 的有效态质量分数⼤于50%,对环境构成⾮常⾼的风险;Ni 次之,超过30%,对环境构成了⾼风险;Zn 对环境构成中等程度的风险;Pb 和Cu 对环境的危害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采⽤SQG-Q 法,其SQG 系数为7.4,远远⼤于1,表明该区域呈现出⾮常⾼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应⽤PEL/TEL 准则对单⼀重⾦属的⽣物毒性进⾏判断,表明这⼏种⾦属的潜在⽣物毒性很⼤,不利⽣物效应将频繁发⽣.关键词:重⾦属;风险评价准则;可利⽤性;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物毒性中图分类号:TU992.0 ⽂献标志码:A ⽂章编号:0493-2137(2009)12-1112-06Fraction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DONG Li-hua 1,LI Ya-nan 1,CHANG Su-yun 1,YANG You-an 2,LIU Hua 3(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2.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93756,Tianjin 300131,China ;3.Tianji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raction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various metals ,metal contamina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have been assessed with risk assessment code (RAC )and mean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quotient (SQG-Q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C ,more than 50% carbonate and exchangeable mass fraction of Cd is of very high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Ni takes second place and is of high risk. For Zn ,a medium RAC value has been found. With less than 10%carbonate and exchangeable fractions ,Pb and Cu pose low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The SQG index,calculated with SQG-Q ,is 7.4,which is far more than 1,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 has very high potential for biological toxicity effect. Assessment of biological toxicity with PEL/TEL guideline shows that all these metal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biological toxicity and the adverse effects will frequently occur.Keywords :heavy metal ;risk assessment code ;availability ;mean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quotient ;biological toxicity河流沉积物扮演了⼀个重要的污染物的⾓⾊,它综合反映了河流中污染物的特性及河流污染的历史.重⾦属是沉积物中最普遍的环境污染物质,可能来源于⾃然环境或⼈类的活动.前者主要指岩⽯和矿物的地质风化作⽤,后者指采矿和冶⾦⼯业、⾦属加⼯、垃圾和废渣堆的⾦属淋溶、动物和⼈体的排泄物等⼈类⽣产活动带来的重⾦属直接或间接的排放.与⼤多数有机物不同,重⾦属是⾮降解元素型有毒物质,⼀般不能借助于天然过程从⽔⽣态系中除掉,也不会因化合物结构的破坏⽽丧失其毒性.多数重⾦属半衰期长,⼀般短期内不易消失.进⼊⽔体后,由于本⾝特性的作⽤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定的特征性,其趋势是从⽔相向固相转化,⽔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充当了重⾦属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河流沉积物则成了重⾦属迁移转化的主要归宿.毒性⾦属如汞、铜和其他许多⾦属都趋向于积累在底部2009年12⽉董丽华等:沉积物中重⾦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1113·沉积物中,它们以改变的形态迁移到⾷物链中,并进⼊⼈体引起慢性或急性的疾病.此外,通过⽣物富集和放⼤作⽤,重⾦属会对⽣态系统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因此,对沉积物中的重⾦属进⾏污染评价是⾮常必要的.不同的重⾦属有不同的毒性效应,⽽且⾦属浓度和暴露时间不同,其毒性效应也会有所不同[1].在沉积物中重⾦属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在化学反应、迁移性、⽣物可利⽤性和潜在毒性⽅⾯,展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为[2].研究发现重⾦属的各组成状态⽽不是其总浓度是理解其⽣物效应的关键[3],也是理解重⾦属⽣物地理化学转换和最终命运的关键[4].因此,本⽂以选定河流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了重⾦属的存在状态,并采⽤风险评价准则(risk assessment code,RAC)和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mean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quotient,SQG-Q)对重⾦属的污染程度、⽣物可利⽤性和⽣态风险进⾏了评价.1 材料与⽅法1.1 研究区域概况以天津市⼤沽排污河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该河建于1958年,北起陈台⼦排污河顶端,流经南开区、西青区、津南区、塘沽区,最终在⼤沽⼝⼊渤海,河道总长83.6 km,是天津市的两⼤排污河之⼀.⼤沽排污河由于常年承担天津市⽣活污⽔和⼯业废⽔的排放,底泥中沉积了⼤量的污染物,其中重⾦属的富集现象⼗分严重,尤以铅(Pb)、铬(Cd)、镍(Ni)、铜(Cu)、锌(Zn)为甚,这⼏种⾦属都是属于极毒且较易被⽣物吸收的重⾦属.鉴于重⾦属的富集性和急性毒性,对其进⾏污染分析及风险评价是⼗分必要的.本实验所⽤底泥采⾃⼤沽排污河4~12号桥的图1采样点分布Fig.1Diagram of sediment sampling locations 1.2 重⾦属测定⽅法1.2.1底泥中重⾦属总量的分析底泥中重⾦属总量测定采⽤HCl、HF、HClO4消解,以原⼦吸收光谱仪(HITACHI 180-80 polarized zeeman AAS)测定.底泥的pH值采⽤1∶5⼟液⽐,⽤pH计测定.底泥理化性质的测定参照⼟壤理化分析进⾏,数据的精确性及精度⽤SAS软件进⾏统计检验[5].1.2.2底泥中重⾦属各形态的分析重⾦属各形态的测定采⽤Tessier的连续提取法[6].该法把重⾦属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离⼦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其中可交换态的迁移性最强,毒性也最强;碳酸盐结合态也不稳定,易受pH值变化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会向可交换态转化;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较稳定,但在⼀定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条件下也会缓慢地向可交换态转化;残渣态在环境中极为稳定,⼀般不具有毒性和危害.1.3 污染程度和风险评价⽅法沉积物重⾦属污染的评价⽅法很多,基于本课题的研究⽬的及评价⽅法本⾝的特点,笔者选择了风险评价准则(RAC)[2]和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7].这两种⽅法分别从重⾦属的有效性和⽣物毒性⾓度⼊⼿,对重⾦属的污染状况进⾏评价,以便对重⾦属进⾏后期治理.1.3.1风险评价准则风险评价准则(RAC)是基于沉积物中重⾦属的不同存在形态对其有不同的结合⼒⽽提出的.该准则将碳酸盐结合态和离⼦可交换态视为重⾦属的有效部分,通过计算这两部分占重⾦属总量的⽐例来评价沉积物中重⾦属的有效性,即可利⽤性,进⽽对其环境风险进⾏评价.重⾦属的有效性越⾼,其对环境构成的风险越⼤,反之亦然.为了对环境风险进⾏定量评价,风险评价准则(RAC)将重⾦属中碳酸盐结合态和离⼦可交换态所占百分数分为5个等级,其分类见表1.表1风险评价准则Tab.1Risk assessment code风险等级重⾦属中碳酸盐结合态和离⼦可交换态所占百分数/%⽆风险<1低风险1~10中等风险11~30⾼风险31~50⾮常⾼风险>50·1114· 天津⼤学学报第42卷第12期1.3.2 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重⾦属污染的评价⽅法很多,如新的地积累指数法(NI geo )[8]、背景富集指数法(PIN )、海⽔沉积物污染指数法(MSPI )[9]、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SQG-Q )[7]以及污染负荷指数(PLI )法[10]等.为了便于选择适合的评价⽅法,Caeiro 等[7]以专家知识和判断为基础,对众多评价指数的性能进⾏了评估,并依据其可⽐较性、代表性、可信性、简便性、敏感性以及可接受的不确定性⽔平的程度进⾏了评分.在⽣态风险评价指数中,SQG-Q 因综合考虑了各种污染因素且采⽤了最近修订的基准值⽽具有较⾼的可信性和可接受的不确定性⽔平,因此得分最⾼.故本⽂选⽤SQG-Q 法来评价重⾦属的⽣态风险.该⽅法运⽤可能效应浓度(probable effect level ,PEL )[11]来计算SQG-Q 系数,计算公式为1PEL-Q SQG-Q nii n==∑ (1)PEL-Q PELii c =(2) 式中:PEL-Q 为可能效应浓度系数;i c 为每⼀种污染物的浓度;PEL 为每种污染物的可能效应浓度.根据SQG-Q 系数,可对选定的沉积物区域进⾏⽣态风险评价.若SQG-Q ≤0.1,表⽰该区域未受到影响,具有最低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物毒性与其他的⽣物负效应);若 0.1 < SQG-Q < 1,则表⽰该区域存在中等程度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若 SQG-Q ≥1,则表⽰该区域存在⾮常⾼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其中,可能效应浓度/临界效应浓度(PEL/TEL )基准,是从北美沉积物⽣物效应数据库(BEDS )中导出的[12].应⽤PEL/TEL 还可以对每种重⾦属的⽣物毒性进⾏判别:污染物浓度低于TEL 时,不利⽣物毒性效应很少发⽣;污染物浓度⾼于PEL 时,不利⽣物毒性效应将频繁发⽣,从⽽能够迅速辨别具有潜在⽣物毒性风险的重⾦属和污染区域.2 结果与讨论2.1 测量结果底泥基本性质如下:阳离⼦交换量为496 mmol/kg ;TOC 的质量分数为l7.8%;矿物油4.86%;全氮0.25%;pH 值为7.32.底泥中主要重⾦属总量及各种形态重⾦属含量见表2.表2 底泥中主要重⾦属总量及各形态重⾦属含量Tab.2 Total and different fr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mg/kg存在形态 Pb 含量 Cd 含量 Ni 含量 Cu 含量 Zn 含量离⼦可交换态 0.02 1.88 8.44 4.13 102.50 碳酸盐结合态 15.50 1.94 50.84 1.20 1 743.75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53.83 0.76 62.88 2.72 2 435.00 有机结合态 35.92 0.47 50.87 60.07 1 087.50 残渣态 192.03 0.83 16.64 393.32 1 215.56 总量297.28 5.89 189.67 461.14 6 584.312.2 重⾦属污染程度及各形态分析重⾦属污染是相对于本底值也就是背景值⽽⾔的.由于全球地壳丰度或全国⼟壤背景值对特定区域⽽⾔可能并不合适,故本⽂采⽤研究区域附近流域——海滦河流域的背景值做对⽐,进⾏污染程度分析.⾼宏等[13]对全国主要⽔系沉积物中的元素背景值进⾏了统计研究,其中海滦河流域中Pb 、Cd 、Ni 、Cu 、Zn 的背景值分别为:48.20 mg/kg 、0.059 mg/kg 、16.79mg/kg 、15.81 mg/kg 、44.43 mg/kg .将所测得的重⾦属总量与背景值⽐较可明显看出,每种⾦属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Pb 富集了6.2倍,Cd 富集了99.8倍,Ni 富集了11.3倍,Cu 富集了26.2倍,Zn 富集了154.3倍.重⾦属Zn 的富集倍数最⾼,这可能与Zn 化合物的⼴泛应⽤有关;Cd 次之,尽管其总浓度最⼩,但由于其较低的背景浓度,导致了较⾼的富集倍数.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按富集倍数⼤⼩排列依次为:Zn 、Cd 、Cu 、Ni 、Pb .根据底泥中重⾦属总量及各形态含量可得⾦属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由图2可知,重⾦属Pb 的残渣态占其总量的60%以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适中,⽽以离⼦可交换态形式存在的Pb ⼏乎难以监测到.这种分配是由于富含Pb 的矿物⼤多抗风化能⼒较强,Pb 不易从中释放出来,⽽有限的可迁移部分⼜易与铁锰形成氧化物,被有机质所吸附,从⽽导致了较低的游离态.Cd 元素在不同结合态的分配是:碳酸盐结合态>离⼦可交换态>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以看出Cd 易与碳酸盐发⽣交换反应,⽣成2009年12⽉董丽华等:沉积物中重⾦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1115·碳酸盐沉淀,Cd在离⼦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浓度也较⾼,即Cd的迁移性和⽣物有效性较⾼,较低的pH值会加剧其离⼦可交换态含量的增加(pH值是控制Cd等重⾦属元素地球化学⾏为的重要因素[14]),从⽽产⽣严重的⽣态风险.这说明在沉积物中Cd是⼀种易释放的重⾦属,所以Cd的⼆次污染危害较⼤.对Ni来说,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占到了85%以上且含量相当,⽽离⼦可交换态和残渣态仅分别占4.45%和8.78%,这表明重⾦属Ni在⼀定条件下(缺氧、氧化等)很不稳定.pH值、氧化还原电位升⾼时,将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形成;⽽pH值降低时,将促使其碳酸盐结合态分解.Cu元素在不同结合态的分配是: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可交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85%以上的Cu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在离⼦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的百分⽐却很低,这是由重⾦属Cu在表⽣环境中的地球化学⾏为所决定的.在中、碱性条件下,⾦属Cu的活动性低,不易迁移[15],多以铜盐形式存在,这说明Cu在底泥中是⼀种较稳定的元素.对Zn来说,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最⾼达36.98%,离⼦可交换态的含量最低仅占 1.56%,这主要是因为铁锰氧化物絮凝时通过吸附、共沉淀过程将游离态的Zn载带下来的缘故;其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与底泥的pH值密切相关,随着pH值的增⼤Zn矿物的溶解度会下降,即离⼦可交换态含量会降低;在偏碱性环境中,Zn易被碳酸盐所吸附,从⽽形成Zn(OH)2或ZnCO3沉淀.图2沉积物中重⾦属元素形态分析Fig.2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2.3 重⾦属污染评价2.3.1风险评价准则重⾦属在环境中的富集与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关,在长期的表⽣物理、化学、⽣物作⽤下,化学元素经过活化转移、分散富集、吸附沉淀等作⽤,得到了再分配和分异.然⽽重⾦属元素能否被⽣物吸收利⽤,主要取决于该元素的有效态(离⼦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5种重⾦属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如图3所⽰.不难看出,根据风险评价准则(RAC),重⾦属Pb、Cd、Ni、Cu、Zn的有效态含量分别为 5.2%、64.9%、31.3%、1.2%、28.0%.重⾦属Cd的有效态含量最⾼达65%,⼤于50%,对环境构成⾮常⾼的风险;重⾦属Ni 次之,超过30%,对环境构成了⾼风险;重⾦属Zn的有效态含量处于10%~30%之间,对环境构成中等程度的风险,但已接近⾼风险的边缘,应引起⾜够的重视;重⾦属Pb和Cu的有效态含量较低,均处于1%~10%之间,对环境的危害处于低风险状态,其中Pb对环境的风险程度要⾼于Cu,这与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有关.按该准则,⼏种重⾦属对环境的风险程度由⾼到低依次为:Cd、Ni、Zn、Pb、Cu.图3沉积物中重⾦属离⼦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质量分数Fig.3Mass fraction of the exchangeable and bound to carbonate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在⼏种重⾦属中,Zn的总含量最⾼,但对环境的风险却处于中等⽔平;Cd的总含量最低,却对环境构成了⾮常⾼的风险;Ni 也呈现同样的趋势;重⾦属Cu、Pb总含量虽然较⾼,但绝⼤部分是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故对环境呈现了较低的风险.由此可见,在⼀定程度上重⾦属的存在形态对其环境风险起决定性作⽤.重⾦属元素在环境中所呈现的形态与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机物组分、有机质含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当上述条件发⽣改变时,重⾦属就会发⽣形态的转化,各形态所占⽐例也会发⽣变化.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改变重⾦属的有效性,从⽽减⼩其对环境的危害.2.3.2 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SQG-Q)采⽤可能效应浓度(PEL)基准值来计算SQG-Q 系数,⼏种重⾦属的PEL/TEL基准值如表3所⽰.由·1116· 天津⼤学学报第42卷第12期式(2)可得Cd 、Ni 、Cu 、Zn 、Pb 的可能效应⽔平系数Cd PEL-Q 、Ni PEL-Q 、Cu PEL-Q 、Zn PEL-Q 、Pb PEL-Q 分别为1.40、4.43、4.26、24.30、2.65.再由式(1)可得沉积物平均质量基准系数SQG -Q 为Pb Cd Ni Cu ZnPEL-Q +PEL-Q +PEL-Q +PEL-Q +PEL-Q SQG-Q 7.415==可见,SQG-Q >1,表明该区域受到了严重污染,并呈现⾮常⾼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表3 PEL/TEL 重⾦属基准值Tab.3 PEL/TEL guideline values for heavy metalsmg/kg项⽬ Pb 含量 Cd 含量 Ni 含量 Cu 含量 Zn 含量PEL 112.2 4.20 42.8 108.2 271 TEL 30.2 0.68 15.9 18.7 124应⽤PEL/TEL 基准,还可以判别单⼀重⾦属的⽣物毒性.将测量结果(见表2)与表3进⾏对⽐,可以看出重⾦属Pb 、Cd 、Ni 、Cu 、Zn 的浓度均⾼于PEL ⽔平,更远⾼于TEL ⽔平,其平均含量分别为PEL 值的2.65、1.40、4.43、4.26和24.30倍,即这5种重⾦属的潜在⽣物毒性很⼤,不利⽣物效应将频繁发⽣.由此可见,对该河道底泥进⾏治理已刻不容缓.⽬前,对重⾦属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物3类⽅法.其中物理⽅法投⼊相对较⼤;化学⽅法易产⽣⼆次污染;相对⽽⾔,采⽤⽣物⽅法⽐较合理,尤其是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廉价、⾼效、安全等特点,已经成为重⾦属污染修复领域的⼀项新兴技术[16].利⽤植物修复技术对底泥进⾏治理不仅效果好,投资少,运⾏费⽤低,且杜绝了⼆次污染,还有利于⽣态环境的改善.3 结论(1)以研究区域附近——海滦河流域背景值为参照,对重⾦属污染状况进⾏了评价.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按富集倍数⼤⼩排列依次为:Zn 、Cd 、Cu 、Ni 、Pb .(2)根据风险评价准则(RAC ),重⾦属Pb 、Cd 、Ni 、Cu 、Zn 的有效态含量分别为5.2%、64.9%、31.3%、1.2%、28.0%.(3)依据其有效性(可利⽤性),重⾦属对环境的风险程度由⾼到低依次为:Cd 、Ni 、Zn 、Pb 、Cu ,这表明在⼀定程度上重⾦属的存在形态对其环境风险起决定性作⽤.(4)按照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该区域的SQG-Q 为7.41,远⼤于1,表明该区域受到严重的重⾦属污染,呈现出⾮常⾼的潜在不利⽣物毒性效应.(5)按照PEL/TEL 基准,5种重⾦属的浓度均⾼于PEL ⽔平,5种重⾦属的潜在⽣物毒性很⼤,不利⽣物效应将频繁发⽣.参考⽂献:[1] M ohammed M H ,M arkert B.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on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Turp.)de Brebisson in batch cultures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06,13(2):98-104.[2] Singh K P ,M ohan D ,Singh V K ,et al. Studies ondistribu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Gomtiriver sediments —a tributary of the Ganges ,India [J ].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5,312(1/2/3/4):14-27.[3] Billon G ,Ouddane B ,Recourt P ,et al. Depth variabilityand som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 ,Mn ,Ca ,Mg ,Sr ,S ,P ,Cd and Zn in anoxic sediments from Authie Bay (Northern France)[J ]. Estuarine C 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2,55(2): 167-181.[4] Liu H L ,Li L Q ,Yin C Q ,et al. Fraction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Moshui Lake [J ]. Jo urnal o f Enviro nmental Sciences ,2008,20(4):390-397.[5] Johnson R A, Wichern D W. Applied MultivariateStatistical Analysis [M ].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8.[6] Tessier A, Campbell P G C, Bisson M . Sequential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J]. Anal Chem ,1979,52 (7):544-551.[7] Caeiro S ,Costa M H ,Ramos T B ,et al. Assessing heavymetal contamination in Sado Estuary sediment :An index analysis approach [J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5,5(2):151-169.[8] Ruiz F. Trace metal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from theSouthwestern Spanish Coast [J ]. Mar Po llut Bull ,2001,42(6):482-490.[9] Shin P K S ,Lam W K C. Development of a marine sediment pollution index [J ]. Enviro n Po llut ,2001,113(3):281-291.[10] Wilson J G ,Jeffrey D W. Europe-wide indices formonitoring estuarine quality [C ]// Kramer K J M .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Pollution. Dublin, Ireland: Royal Irish Academy, 1987: 225-242.2009年12⽉董丽华等:沉积物中重⾦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1117·[11]Long E R,Macdonald D D,Smith S L,et al. Incidence of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within ranges of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and estuarine sediments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5,19(1):8l-97. [12]范⽂宏,张博,陈静⽣,等. 锦州湾沉积物中重⾦属污染的潜在⽣物毒性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1000-1005.Fan Wenhong,Zhang Bo,Chen Jingsheng,et al. Pollutionand potential biological toxicity assessment using heavymetals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Jinzhou Bay[J]. ActaScientiae Circumstantia e,2006,26(6):1000-1005(inChinese).[13]⾼宏,暴维英,张曙光,等. 多沙河流污染化学与⽣态毒理研究[M]. 郑州:黄河⽔利出版社,2001.Gao Hong,Bao Weiying,Zhang Shuguang,et al. Study onChemic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Toxicology in Rivers[M]. Zhengzhou: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Press,2001(in Chinese).[14]余涛,杨忠芳,钟坚,等. ⼟壤中重⾦属元素Pb、Cd地球化学⾏为影响因素研究[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学(北京):北京⼤学),2008,15(5):67-73.Yu Tao,Yang Zhongfang,Zhong Jian,et al. Factorsaffecting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heavy metalelements Pb and Cd in soil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 f Geo 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2008,15(5):67-73(in Chinese).[15]樊建强,吴⾦凤,吴晓峰,等.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个问题[J]. 矿产与地质,2005,19(3):306-309.Fan Jianqiang,Wu Jinfeng,Wu Xiaofeng,et al. Someproblems in geochemical anomaly evaluation [J].Mineral Reso urces and Geo lo gy,2005,19(3):306-309(in Chinese).[16]Mertens J,Vervaeke P,Schrijver A D,et al. Metal uptake by young trees from dredged brackish sediment: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for phytoextraction andphytostabilisation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4,326(1/2/3):209-215.。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生物毒性评价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生物毒性评价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生物毒性评价尹君静;杨鸿波;蒋云;谭红;何锦林【摘要】根据目前国际上沉积物对重金属毒性评价的进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本文结合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的结合相、形态,介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提取方法,可应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HaKanson潜在生物风险指数法,以及生态危害指数与污染系数,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危害程度,揭示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期刊名称】《贵州科学》【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水沉积物;重金属;形态提取;生态毒性【作者】尹君静;杨鸿波;蒋云;谭红;何锦林【作者单位】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引言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问题是当前水环境重金属的热点问题之一。

仅在1998 年到1999 年两年发表论文就有200 多篇(Kwon et al. ,1998;Fukue et al. ,1999)。

目前,国内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较多,内容涉及到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识别,毒性指标,毒性检验,以及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建立等等。

其中,重金属毒性评价最受大家关注。

虽然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生物毒性评价方法较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便相互补充和借鉴。

本文介绍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结合相以及重金属生物毒性有关的形态提取技术:沉积物质量转化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

由于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毒性的大小往往与化学物质的毒性与该物质的生物有效性联系,对重金属来说只有被生物吸收的金属才有可能对生物产生潜在的毒性,因此重金属的生物利用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生物抑制。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文章编号:1004-2490(2019)06-0712-13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 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徐亚岩1,柏育材2,纪炜炜1,阮 雯1,郑 亮1,王云龙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2.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中国近海;生态风险 中图分类号:P734 文献标识码:A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毒性、持久污染性和潜在 生态风险的污染物,可能来自沉降和岩石风化等 自然过程,也可能来自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金属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到各行各业,人类活动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 源,尤其是 在 入 海 口 及 近 海 沿 岸 附 近 [5-7]。 重 金 属进入水 体 后,会 吸 附 于 水 体 的 颗 粒 物,并 最 终 沉降至水底沉积物,当水动力条件或者氧化还原 条件等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 可能会溶出或者发生螯合作用再次进入水体,造 成二次污染[8-11]。因此,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重金 属的变化特征及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 6期
徐亚岩等: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713
采样站位如图 1所示。其中,于 2008年 4月在渤 海湾(117°~120°N、38°~39°E)采集 20个表层 沉积物样品;于 2011年 9月、10月和 2012年 5 月分别在黄海的江苏东台、江苏小洋口和江苏风 电场海城(120°~122°N、32°~34°E)采集 25个 表层沉积物样品;于 2011年 9月在东海的长江口 和杭州湾附近海域(121°~124°N、28°~32°E)采 集 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于 2012年 1月在南海 的广西白龙港附近海域(108°~109°N、21°~22° E)采集 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表层沉积物的采 集采用抓斗式采样器,选取 0~2cm作为表层沉 积物,将样品放入洗净的塑料袋中,密封,4℃ 冷 藏保存,带回实验室分析。

渭河干流陕西段国控断面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渭河干流陕西段国控断面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采样点 Sampling point
1# 2# 3# 4# 5#
表 2 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系数 Table 2 Concentration and enrichment factor of heavy metal in sediment of Weihei River ( Shanxi reach)
毒性系数,主要反映重金属的毒性水平和生物对重金属污染
的敏感程度,有关重金属的毒性系数见表 1。风险指数与风 险程度具有正比关系。判断依据如下: Er i < 40,风险轻微; 40 ≤Er i < 80,风险中等; 80≤Er i < 160,风险强; 160≤Er i < 320, 风险很强; Er i ≥320,风险极强[8]。
5
Cr
61. 100
2
Ni
27 100
1
Cd
0. 088
30
2 结果与分析 2. 1 渭河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特征 富 集因子可以表示出环境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很多研究都
从富集因子的角度来探讨沉积物污染问题[9 -10]。由于目前 还没有开展过对渭河沉积物的系统研究,缺乏渭河沉积物中 重金属 的 本 底 值 数 据。在 此 情 况 下,根 据 前 人 的 研 究 经 验[10 -12],沿岸土壤作为远期的沉积产物,基本和近岸沉积物 具有同源性,因此该研究采用沿岸土壤数据作为沉积物的本 底值。该研究中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及 富集系数见表 2。除了 Zn 之外,其他元素都具有相似的水平 分布特征,即 从 上 游 到 下 游 表 现 出 先 增 高 再 降 低 的 趋 势。 Cu、Cr、Ni 3 种重金属的含量基本上都保持在自然背景值的 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富集。Zn 的富集程度最高,平均富集 系数达到了 1. 53,在 宝 鸡 的 卧 龙 寺 桥 断 面 达 到 了 132. 41 mg / kg,富集系数为 2. 00,这与王旭等得出的结论[10]相一致。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宝鸡是西部有色金属冶炼压延 加工和矿业基地,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导致了上述元素在沉 积物中的人为积累量较大; 其次是 Pb 和 Cd,平均富集系数 分别为 1. 27、1. 16,这 2 种元素的最大值出现在 4# 点位耿镇 桥。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水平分布可以追踪其污染 源,了解其扩散范围[13]。耿镇桥位于咸阳和西安市的下游, Pb、Zn、Cd 3 种元素在该点位值都比较高,说明城市的人为活 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6~碳酸盐岩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6~碳酸盐岩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n g
,H NG G opn Y NG Y a —e 1 SaeK yL b royo ni n n ec e s y Istt o e— Z A u -ig ,A u ng n ( . t e aoar f vr metG oh mi r,ntue fG o t E o t i
险。
基金 项 目 : 国科学 院知 识创 新 工程 项 目( Z X 中 K C 2—15 ; 0 ) 贵州 工 业 大学科 研 启动基 金资 助项 目(02— 0 ) 20 02
收稿 日期 :0 3—0 20 7—2 2
湖泊 水质及其沉积物 产生严重影 响 J 。 尽管矿 山废渣 堆或尾矿库 中含有碳酸盐矿 物对 酸有 较强 的缓 冲能 力 J甚 至 矿 山排 水 流经 碳 酸 ,
c e sr , i eeAc d myo ce c s Guy n 5 0 2, ia;2 S h o f su c n vr n n , ih u Unv r h mity Chn s a e fS in e , ia g5 0 0 Chn . c o lo o rea d En i me t Guz o ie— Re o
维普资讯
农 村生 态环 境
20 , ( )2 — 13 04 2 3 :8 3 ,6 0
R rl c—ni n et ua E o vo m n E r
碳酸盐岩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 潜在生态风险
吴 攀 , 丛强 , 国平 杨元根 (. 刘 张 , 1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2 1 1 可交换态 ..
土法炼锌提供 了丰富 的原 料 , 年炼 锌 产生 的废渣 长
遍布山沟 、 道 ; 桥 铅 锌 矿 是一 座 原 生 型 铅 锌 矿 河 天 山 , 布于后河 中部 , 分 在表生带也有 部分氧化型矿 石 产出 。建在河边 的铅 锌选矿 厂产 生的选矿尾渣 直接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包括评价方法的改进、影响因素的分析、污染风险的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的深入发展。

本文也期望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核心要素。

这一评价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问题定义与目标设定:需要明确评价的具体问题和目标,例如确定哪些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以及它们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数据收集与处理:随后,需要收集有关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形态以及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获得。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需要对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通常涉及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迁移转化能力、生态效应等方面的分析。

风险预测与模拟:基于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模拟。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行为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根据风险预测和模拟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为决策提供支持。

这可能包括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环境修复工程等。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解释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李芬芳;李利强;符哲;尹宇莹;刘妍【摘要】分析了洞庭湖7条环湖河流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As、Hg、Cd、Pb、Sb、Cu、Ni、Cr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污染变化趋势,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和对数衰减模型初步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在0.257~123mg/kg之间,其含量大小为Zn> Cr>Pb> Cu>Ni >As> Cd> Sb> Hg.在近30年来,洞庭湖水系中湘江入湖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最严重,其中Cd和Hg 表现最突出.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内梅罗单因子污染指数(Ii)显示研究区域中Cd 和Hg重金属污染累积效应显著,综合地累积指数(Itot)和内梅罗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Pn)显示各个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累积程度大小为:湘江>资江>沅江>泪罗江>澧江>松滋河东支>新墙河.对数衰减模型评价显示湘江、资江和沅江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极有可能存在较高的水生生物风险,各个河流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水生生物危害可能性大小排序为为湘江(极有可能)>资江(极有可能)>沅江(极有可能)>澧江(可能)>泪罗江(可能)>松滋河东支(可能)>新墙河(不会),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可能性大小看,整个研究区域各个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的高低顺序依次是:As> Sb> Cd> Ni> Hg> Cr> Pb>Zn> Cu.%The concentration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and pollution trends of nine heavy metals (As,Hg,Cd,Pb,Sb,Cu,Ni,Cr,and Z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even rivers around Dongting Lake,China,were analyzed.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Nemerow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and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concentrationsof the nine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samples ranged from 0.257mg/kg to 123 mg/kg.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followed the order Zn > Cr > Pb > Cu > Ni > As > Cd > Sb > Hg.Over the past 30 years,the most severe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inlet of Dongting Lake,especially for Hg and Cd.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and Nemerow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ve effects of Cd and Hg in the study area were significant.Based on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and Nemerow multi-factor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the accumulative degre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Dongting Lake rivers followed the order Xiangjiang River > Zijiang River > Yuanjiang River > Miluojiang River > Lijiang River > Songzihe east branch River > Xinqianghe River.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showed that there was most likely a high potential aquatic risk in Xiangjiang River inlet,Zijiang River inlet,and Yuanjiang River inlet sediments.The order of the potential for harm by heavy metals followed the order Xiangjiang River (most likely) > Zijiang River (most likely) > Yuanjiang River (most likely) > Lijiang River (likely) >Miluojiang River (likely) > Songzihe River (likely) > Xinqianghe River (no harm).The order of the potential bio-toxicological risk of each heavy metal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was as follows As > Sb > Cd > Ni >Hg > Cr >Pb > Zn > Cu.【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17(046)006【总页数】10页(P580-589)【关键词】洞庭湖水系;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作者】李芬芳;李利强;符哲;尹宇莹;刘妍【作者单位】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P5950 引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北有松滋、太平、藕池分泄荆江水沙, 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入汇, 周边汩罗江、新墙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湖, 洞庭湖流域内的这些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 其中, 一部分自城陵矶输出进入长江, 另一部分则淤积在东、南、西洞庭湖及湖区洪道内。

滦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滦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滦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郝红;高博;王健康;周怀东;陆瑾;殷淑华;朱成【摘要】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和汇,对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滦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滦河干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滦河沉积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滦河沉积物中Cr、Ni、Cu、Zn、Cd 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40、26.15、48.07、76.42、0.30、25.55 mg/kg,其中Cu和Cd含量高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滦河干流的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自上游往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污染对滦河流域生态风险构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 >Pb>Cr> Zn,其中Cu、Pb、Cr和Zn 为低生态危害等级,Cd以中等生态危害等级为主.总体上,滦河沉积物重金属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等级,干流大黑汀水库和支流瀑河宽域处于强生态危害等级.%River sediments are both the source and sink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olluti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Luanhe River,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s were detec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 ICP-MS ). Additionall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were studied by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Cr, Ni, Cu, Zn, Cd and Pb were 60.40, 26. 15, 48.07, 76.42, 0.30 and 25.55 mg/kg, respectively. Among the six elements, the contents of Cu and Cd were higher than background valu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China. In the mainstream,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downstream. The pyroxies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the pollution degrees of heavy metals were: Cd > Cu > Pb > Cr > Zn, and Cd was the predominant pollution element among them. In general, the Luanhe River was moderately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However, the pollution of the Da Heiting reservoirs and Baohe River ( Kuancheng) were at high risk level.【期刊名称】《岩矿测试》【年(卷),期】2012(031)006【总页数】6页(P1000-1005)【关键词】滦河;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空间分布【作者】郝红;高博;王健康;周怀东;陆瑾;殷淑华;朱成【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河流沉积物是自然水体中重金属的汇和潜在的污染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仪器药品
主要仪器:恒温干燥箱;60 目尼龙筛;电子天平;恒温振荡器;离心机;25 ml 聚乙烯 离心管;电热板;ICP-A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主要药品:醋酸、盐酸羟胺、双氧水、醋酸铵、浓盐酸、浓硝酸和高氯酸。
1.3 样品分析方法
1.3.1 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分析方法 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测定沉积物样品中 Cu、Zn、Pb、Cd、 Cr、Ni 等重金属元素的总量。采用传统的电热板消解方法对样品进行消解,样品经浓盐酸浓硝酸-高氯酸消解完全后,水样用 ICP-A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 重金属总量分析具体步骤如下: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采用传统的电热板消解法 进行消解,取0.20 g水体沉积物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少量水润湿后加7 mL浓HCL, 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3 ml时加入9 mL浓HNO3,继续加热蒸发至近粘稠状。再 加入3 ml HclO4赶酸,加热至白烟冒尽,对于有机质较多的样品应在加入之后加盖消解。 沉 积物样品最终应呈淡黄色不流动的粘稠状。然后用1%的硝酸溶液冲洗内壁并温热溶解残 渣,定容至25 ml,待测。
峒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张佳佳 指导老师:瞿忠心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为了解峒河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用改进的“BCR提取法”
对峒河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r、Pb、Cu、Zn、Cd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Hakanson潜在 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峒河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湖南省土壤背 景值,其中Zn的含量最高,Cu的含量最小;四个采样点中有效性排序为Cd>Pb>Zn>Cu>Cr,其中Cd的有 效性最高,Cr的有效性最低;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峒河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 因子是Cd,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Cd>Pb>Zn>Cr>Cu;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 较高,四个采样点均为严重生态风险。
4
1.3.2
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改进后的“BCR提取法”分析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具体步骤为:
(1) 水溶态的提取: 称取烘干后的样品0.5000 g置于50 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2.5 mL 蒸馏水(pH=7.0) ,室温下(25 ℃)振荡2 h,然后以4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过滤 移入50 mL容量瓶中;往残渣中加入10 mL蒸馏水,振荡15 min,以4000 r/min离心20 min, 取上清液过滤移入上述容量瓶中,定容,4 ℃冰箱内储存备测。 (2)弱酸提取态的提取:往第(1)步的残渣中加入20 mL 0.1 mol/L的醋酸,用手振荡 试管使残渣全部分散,室温下(25 ℃)振荡16 h,再按前述方法离心、移液、洗涤、定容。 (3)可还原态的提取:往第(2)步的残渣中加入20 mL当天配制的0.5 mol/L的盐酸羟 胺(HNO3 酸化, pH=2) ,室温下(25 ℃)振荡16 h,再按前述方法离心移液、洗涤、定容。 (4)可氧化态的提取:往第(3)步的残渣中缓慢加入5 mL 30%的双氧水(HNO3 酸化, pH=2) ,室温下间隔振荡1 h,然后于85 ℃水浴加热1 h,待溶液蒸至近干,凉置;然后加入 25 mL 1.0 mol/L的醋酸铵(HNO3 酸化,pH=2) ,室温下(25 ℃)振荡16 h,再按前述方法 离心、移液、洗涤、定容。 (5)残渣态的提取:取第(4)步的残渣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按照前述重金属总量 消解方法进行消解,消解液4 ℃下保存备测[13-14]。 上述提取液中重金属含量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沉积物样品采自湘西州峒河底泥,采集表层沉积物(10 cm 左右)1.0 kg,同时分别选 取青山湾污水处理厂旁边、青山湾冶炼厂下游、青山湾冶炼厂排污口和大田湾铅锌矿河对 岸 4 个采样点,置于恒温干燥箱在 120 ℃条件下烘干后,去除碎石、败叶等杂物,用研钵 研磨后过 100 目尼龙筛,再贮存于棕色广口瓶中备用。
C C C
f m
i
i
i n

5
(2)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用综合污染指数 C d 来表示,公式如下:
1.4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瑞典科学家 Hakanson 提出的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15]
。该方法利用沉积物中重金属相对于工业化以前沉积物的最高浓度背景值的污染程度及
相应重金属的生态毒性系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生态危害指数,特点在于从重金属的生物 毒性角度出发,不仅反映了某一特定环境中的每种污染物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多种污染 物的综合影响,并且用定量的方法划分出潜在生态危害的程度。它是划分沉积物污染程度 及其水域潜在生态风险的一种相对快速、简便和标准的方法,被我国学者广泛应用于研究 河流和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方面[16]。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1.4.1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方法 (1)Hakanson用 C if 值来表示沉积物中单个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公式如下:
Abstract :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of Cr, Pb, Cu, Zn, Cd in water sediment of Dong River were analyzed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ed separately by reformative BCR extraction and Hakans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The results of speci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ediment of Dong River all exceeded the soil background value of Hunan Province, Cd had the top content while Cu was on the contrary; Valid order of four different spots was Cd>Pb>Zn>Cu>Cr, Cd had the top validity while Cr was on the contrary; The result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sediment showed that the main heavy metal pollution element was Zn;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heavy metal element was Cd>Pb>Zn>Cr>Cu; the level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of Dong River was comparatively high. Ecological risk level of four different spots were all serious. Key words : Heavy metal, Dong river sediment, Speciation analysis,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BCR extraction
3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每年接纳周边排入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造成峒河及其生态环 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面水质恶化,直接影响了吉首市人们的饮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 本文以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重金属的环境化学特点,采用改进后的“BCR 提 取法”对峒河沉积物中重金属 Cu、Pb、Zn、Cr、Cd 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 用 Hakanson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这五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旨在为峒河水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该地区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前言
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工业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随着电 镀、制革、防腐、染料等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重金属废水进入水体,对动物、植物和 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2]。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与其他污染物不同,引 起特变关注之处在于它的环境危害持久性、地球化学循环性和生态风险性。通过各种途径 进入水体的重金属绝大部分迅速由水相转入固相,结合到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结合到悬浮 物中的重金属在被水流搬运过程中,当其负荷量超过搬运能力时,便最终进入沉积物中。 河流沉积物是水体污染物的归宿, 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服务功能有重要的影响[3]。 重金 属是河流沉积物中具有潜在危害性的重要污染物,不易降解,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放大。 与水体相比,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丰度高、易于准确检测等特点,因而沉积物被认为是水 体污染的重要指示剂。 环境中的形态分析通常指的是金属和与生命有关元素的价态和络合态分析,污染物的 形态分析是利用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测定环境污染物中元素的含量、各种价态、络合态 及其组分的形态的分析,其目的是确定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含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愈来愈重视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沉积物作为水体重金属的归宿和二次污染源,不 仅能较好地反映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其物质组成和重金属的特征,而且能够反映重金属 的来源[4]。 在特定的环境地球化学条件下, 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有机污染物向上覆水体 的释放可能性将严重威胁到水系水质安全[5-6],故弄清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评估 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对重金属在水体沉积物中迁移转化过程中的机理认识有着重要的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7-8]。关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方法主要有 Hakanson 的潜在生 态风险指数法[9],Muller 的地积累指数法[10],Tomlison 的污染负荷指数法[11],Hilton 的回归 过量分析法[12]等。 其中 Hakanson 提出的生态风险指数法客观地把污染物与其生物毒性联系 起来,不仅反映某一特定环境下沉积物中各种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反应了环境中多 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并且用定量方法划分出了潜在生态风险程度。 峒河系沅水的上游支流,是湘西州吉首市的母亲河,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 朴、文化积淀深厚。峒河在吉首市内干流长达 50 余公里,两岸群峰竞秀、峡谷林立,森林 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自古以来是吉首市 土家苗汉各族群众的主要生活栖息地,也是在湖南省西部将来建设 50 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 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极具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近些年来,工农业发展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