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其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由此可见,语文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提高小学生素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笔者就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一、课外阅读概述在课外活动中,课外阅读是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基本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来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阅读欣赏、评论型的课外阅读。
通过对阅读的作品,进行欣赏、比较、评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读书汇报型的课外阅读。
即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小组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共同汇报读书的心得体会,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文章、书籍,进行读后汇报。
(3)、资料搜集型的课外阅读。
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资料搜集,也可以围绕一种题材或体裁搜集文章,还可以搜集名人轶事,名人名言等。
(4)、读写训练型的课外阅读。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组织技巧。
(5)、速读训练型的课外阅读。
现在都在提倡快速阅读,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快速获取多方面的资讯。
二、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指导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课外读物,做到有的放矢在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操作。
小学生喜欢的是情节紧张曲折,或有趣好笑,通俗易懂的读物。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一、示范无痕,引导无声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流畅,对模仿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总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着意营造一种优美的语言环境,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慕而仿之,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如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时,我故意开了这样一个头:“老师最近买了一本新书,书名是《海底两万里》,老师看了一小部分,这个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落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哎,可惜老师最近比较忙,还没空看下去呢,要是哪个小朋友能来讲给老师听那该多好呀!”孩子们这下可来劲了,没几天,就几乎人手一本书,下课看,回家看。
不时有学生跑来给我讲故事情节。
听到他们把这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时,我不禁暗暗拍手叫好!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有效。
二、创设氛围,感受精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成功的起步。
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阅读的世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创设一个浓郁的书香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自然、自觉、自主地享受阅读。
1.还学生一个阅读的时空。
新学期,我尝试每周二的午读和每周四的早读时间诵读古诗,以古典名诗名句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心性,激发着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学生们在自由的阅读时空中徜徉书山,寻幽访古,塑造一个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2.课外阅读与课文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课文内容,从知识、智慧、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体验点来寻找最佳阅读延伸的结合点。
在拓展阅读量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有效地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三、活动引领,品尝阅读的快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就动机是兴趣得以长久保持的最佳动力。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品质,我还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升他们阅读的成果,让他们从读书的成果中品尝阅读的快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大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大全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1.指导预习,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新课标改革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而要让学生有大量的记录,就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内容。
因此,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结合学校近年来的新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可以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积极引导,激发阅读兴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爱好和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月的兴趣,让他们愉悦的进行课外阅读,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结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各班设立的图书屋,让学生渐渐和课外书交上朋友。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有的老师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学生走进教室,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报,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平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精心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2)巧借课文而激发兴趣。
在教学《草船借箭》课文后,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诸葛亮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去看《三国演义》,从书中更全面地去了解诸葛亮,了解历史,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等之类的方式,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断,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告诉他们,请好好读文章,随后教师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图书,学生自然就会产生课后去翻阅相关著作的强烈愿望。
二、精心指导,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精心的指导,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作业设计论文3篇
小学语文阅读作业设计论文3篇小学语文阅读作业设计的探索作业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一份构思巧妙、形式丰富的阅读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方面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我们对小学语文中段阅读作业设计进行实践和探索,设计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阅读作业,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发挥阅读作业的积极作用,计划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阅读作业功能的优化传统的语文阅读作业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优化后的阅读作业将更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阅读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阅读、自我成长、自我反思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二、阅读作业形式的优化新课程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的小学语文阅读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优化后的小学语文阅读作业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既有基础性的知识练习,也有探索性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阅读作业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阅读能力和知识背景,让每位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针对传统语文阅读作业存在的问题,我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对小学中段语文阅读作业设计进行探索:一、依据中段语文教材,进一步优化设计课内阅读作业深入研究部编版中段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结合单元主题和要素,将课内阅读作业分为三类,优化设计出阅读前预习作业、阅读中专题作业和阅读后拓展作业。
阅读前预习作业的内容优化为预习清单,涵盖资料搜集、内容梗概等;阅读中的专题作业优化为阅读任务清单,涵盖主题概括、精彩语段赏析、人物形象感知等;阅读后拓展作业优化为阅读收获清单,涵盖分享感悟、想象补白、改编续写等。
例如,在学习《短诗三首》一课前,我出示的预习清单为:1.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诗歌读通顺、流利。
2.本文的三首短诗出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对()、()和()的赞美是其永恒的话题。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摘要: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而阅读又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就成了当务之急。
本文从目前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如何有效地开展三方面来试图说明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阅读包括课上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由于课上阅读的时间限制,所以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小学阶段,我们又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呢?必须重视开展课外阅读。
那目前小学生开展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多,情况不乐观。
如果一个小学里阅读气氛不浓厚、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间不多,阅读的刊物、书种类不多;教师对阅读的指导也存在不当之处,指导方法较为单一,适当性也欠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养成,这将影响学生以后的人生、工作等方面。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意义(一)拓宽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国内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和作用。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宽,埃及的大教育家阿卡德把阅读看作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扩展。
实践表明,读书打开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增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感化我们的心灵等。
(二)未来人才的必需品随着新世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到来,人们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很多都是在平时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是多么的重要。
在新世纪,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绝对不可以几天不看书,足以说明知识在未来的竞争中的地位和力量。
(三)祖国培养下一代的要求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行,单从目前学校的考试试题上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试卷的检测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更多地加入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篇1:《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等。
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阅读数量。
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去努力寻找和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笔者总结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完成小学阅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科学阅读的方法1.设置文本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
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反思,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诗歌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从记叙文中学习清晰、有条理的叙述方式,从说明文中学会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总之,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研究的强大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和研究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研究《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营造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与优美。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枯燥的讲解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和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每篇文章都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它背后还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智慧和心血,是作者对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要想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研究方式,都有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级阅读、绘本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阅读能力。
3.多元化教学,提高阅读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研究摘要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其中,语言文字积累的途径是听和读。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吸取名家名篇的精华。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呢?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学生乐读、爱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乐趣。
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让学生上台讲故事。
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要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
这样,学生便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可以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我们可以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
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等,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选取有关格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自己的房间中,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共1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共18篇)篇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
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
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
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外语教学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
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
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给与精神上的享受。
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明显出现了千变万化的局面。
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一般来说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
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而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
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本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细致。
教学中,教师由于多种其原因,在文本细读上是字词做得不够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语义细读上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
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
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
文章内容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有文字的,如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有音像的,这个更多,只要在百度一下,许多资料都跳舞出来,供你参考。
我们都知道,这么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是双刃剑。
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上不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优点思索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着重。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13篇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13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怎么写呢?今天小编给带啊大家带来了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13篇,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如何优化阅读评价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让学生浸染书香,更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共识,新课标也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效课外阅读,我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曾说,“一个人读书必然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
因此,我们老师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
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
1、选择合适的书籍。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获取大量的信息的学习活动,在未经指引的情况下,很多更入学的孩子只喜爱诸如《奥特曼》、《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卡通图书。
他们看书都是有什么看什么,很少有目的选择书目,因此不能盲目让他们读书。
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极其重要。
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应以拼音读物为主。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多样的读物,包括古诗、儿歌、童话、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都要涉及。
初入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通过教师和家长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图猜一猜等方式读懂内容;学完拼音后,开始让学生借助拼音逐步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引进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童书。
2、培养听读习惯。
早期阅读中,儿童听读及其伴随的思维、智利的发展,对阅读过程中形音译的结合,儿童的语言意识培养以及由口头词汇的过渡,从听,到读,到写的自然过程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奥秘所在。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听、读童书开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浅谈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已经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兴趣氛围阅读能力有机整合搭建平台,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已经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在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是阅读入门的向导,也是阅读最好的老师。
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养成自觉读书习惯的首要条件。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取美文的熏陶激发学生。
如:听读优美文章去感受;读中展示、感受意境;朗读比赛、编手抄报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二、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及时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
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
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生共读。
久而久之,教师身上的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本,还应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努力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下面,我谈谈对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比较贴近儿童生活,适合小学生阅读。
当学生在语文课上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时,便可推荐书目,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当学到《草船借箭》时,可以推荐《三国演义》。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针对知识性较强的作品,可以在阅读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中提炼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达到互相交流、提高兴趣的目的。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
如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馆,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通过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
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三、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地微笑,听得津津有味。
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我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
每讲到精彩之处,学生就会露出那急切、期盼的眼神,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整本书看完。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视点121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人通过自己的视觉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对于阅读很多学生对其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对阅读持有喜爱的心理,有的学生则是相反。
为了让更多学生改变对阅读的看法,则需要教师创新一下阅读的形式,改变以往的固定模式,来快速提升他们的体验感。
1 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年龄大概都在7到12岁左右,这个是年龄段的他们正是需要多识字,多阅读,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养成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并且他们在上课时喜欢好动,所以说如果老师依旧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那么效果非常差,同时学生都比较喜欢带色彩的图案以及书本,所以说阅读书本一般都带有彩画或者是动物的卡通形象等,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举办每周的阅读小达人活动,对于阅读书籍多的学生进行奖励。
2 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语文课外阅读的作用与优势很多,所以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其也不能仅关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度,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积累,而不是一味地文字阅读。
具体而言,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要即是查看字典,并将字形与字义进行记录,以丰富自身的文字储备,同时针对于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所见到的好词好句也要进行摘录,以便于自身在未来的写作练习中加以应用。
同时,在学生已经阅读足够的课外文章之后,语文老师则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思路,以帮助自身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文章,同时还帮助小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为自身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3 有目的地引入课外阅读内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会涉及很多和教材有接触的点,教师在课堂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的知识引入课堂。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在课前或者课后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
如在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积累语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因此,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指导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
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
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
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
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
”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记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对学生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是个重要的开始阶段,也是个被人忽视的阶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一、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参与推荐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
作为小学生,他们天真单纯,有很强的好奇心。
因此,针对低段学生,教师从内容上应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童话、寓言、童谣等,并让学生结合读,画一画、写一写;中高年级则要推荐趣味性、情节性、知识性更强的读物。
我们还可采取让学生来进行“好书推荐”,要求推荐好书的同学把书的名称、作者、大概内容,利用每天放学后几分钟上台推荐。
在推荐同学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学生定会被深深吸引,听的津津有味,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这种形式不仅不拘谨,还会跃跃欲试争着向大家推荐好书。
这样激发了学生看书、读书、找书的热情,逐渐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稳定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稳定保持这种读书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笔者主要利
用每天早读几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读书的成果,方式多种多样。
刚开始,只有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但不久全班学生便争先恐后的轮流上台汇报表演了。
此外,笔者利用教室后墙开辟了“课外展示栏”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如:摘抄卡、手抄报、读书心得等并定期评比更换。
孩子们都不甘示弱,纷纷参与其中。
“课外展示栏”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了读书兴趣。
孩子们热衷故事,那么就开展“故事会”活动,并建议故事内容要丰富,讲的要生动形象。
随着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被带入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无法自拔,乃至故事早已结束但学生却意犹未尽。
这不仅稳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评价中强化课外阅读的兴趣。
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要求每位学生每日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认真填写“阅读卡”内容包括。
一个月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写的阅读卡先进行自评,再全班交流评议,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反馈,自我激励的目的。
另外,每月我们都会定时评选出“故事大王“”朗读之星”“推荐小能手”“手抄报小能手”等优胜同学,并给以适度的奖励。
学生充满自信,不断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指导
1.课内方法的迁移。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的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对于学生的
课外阅读,老师切不可放手不管。
因为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要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理解、概括的能力。
2.选择“三读法”阅读。
由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丰富,根据阅读的需要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速读法”,如读一份报纸可以采取集中注意力不发音,不辨读快速的观其概貌,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而根据课内学习的需求查找资料时,则可采用“筛读法”来收集内容,以便学以致用。
当面对名著优秀作品时,那就需要“精读法”一字一字慢慢品味文中的好词佳句,体会作品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从而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成自己的知识。
3.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
人们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可见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是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
小学阶段常用的读书笔记的方式有:“符号式”: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如直线、曲线、括弧、三角、问号……等勾划出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
这样做可以深入课文,正确把握重点;“摘抄式”:把作品中优美的、富有哲理、表达独特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可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剪贴式”: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这种方式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提纲式”: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叙述出来,以便掌握文章的要点,有助于培养
分析综合能力;“感想式”:就是读完书本文章后,结合实际经历有所感触写下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
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只要持之以恒的做好,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活跃思维。
三、课内外阅读的结合
1.课内外阅读的相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今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语文信息的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书籍、影视、网络等语文信息无处不在。
学生在教科书的学习就是学习阅读、写作的方法,但最终还要运用方法去阅读课外书籍,从中汲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所以,我们在授课中尽量做到学习一篇文章能阅读一两篇相关的课外书籍。
如教《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引导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引导学生去读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2.短期和长期阅读效益相结合。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收效快的读物就是短期阅读效益。
如:让学生阅读一些与课内相关的读物或是小学生优秀作文等,这对完善学生的课内阅读和写作有明显效果。
所谓长期阅读效益“就是学生目前阅读的内容虽然与教科书的学习关系不大,对成绩提高作用不大,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成长却起着巨大作用。
如:引导读古诗词、中外名著、科普著作等等。
这些阅读属于积累沉淀式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书本与影视、网络相结合。
小学生正处在大脑活跃时期,要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多给学生思维想象的机会,应以书本文字阅读为
主,影视、网络阅读为辅。
书本阅读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想象力,其思维度较深,而影视、网络主要以画面为主是一种现代阅读的形式,它具有知识量大,阅读轻便快捷的优势。
如果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定能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知识面、陶冶性情,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