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
电子元器件安装焊接工艺设计规范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设备电气盒制作过程中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质量检验要求。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试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未注日期或版次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HB 7262.1-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安装HB 7262.2-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焊接QJ 3117-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IPC-A-610E-2010 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3技术要求与质量保证3.1一般要求3.1.1参加产品安装和检验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
3.1.2环境温度要求:20℃-30℃。
3.1.3相对湿度要求:30%-75%。
3.1.4照明光照度要求:工作台面不低于500lx。
3.1.5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
3.2安装前准备3.2.1把安装所用的器材备齐,并放在适当位置,以便使用;3.2.2所有工具可正常使用,无油脂,按下列要求检查工具:切割工具刃口锋利,能切出整齐的切口;绝缘层和屏蔽剥离工具功能良好。
3.2.3按配套明细表检查和清点元器件、印制板、紧固件、零件等的型号规格及数量。
3.2.4凡油封的零件或部件,在安装前均应进行清洗除油,并防止已除过的零件再次糟受污染。
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4.1元器件准备4.1.1安装前操作人员应按产品工艺文件检查待装的各种元器件、零件及印制板的外观质量。
4.1.2元器件引线按下列要求进行了清洁处理:a、用织物清线器轻轻地擦拭引线,除去引线上的氧化层。
有镀层的引线不用织物清线器处理;b、清洁后的引线不能用裸手触摸;c、用照明(CDD)放大镜检验元器件引线清洁质量。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在电子制作中,必定会遇到焊接电路和元器件,焊接的质量对制作的质量影响极大。
所以,学习电子制作技术,必需把握焊接技术。
①焊前处理。
焊接前,应对元器件端子或电路板的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处理,一般有“刮”、“镀”、“测”三个步骤。
“刮”就是在焊接前做好焊接部位的清洁工作,一般采纳的工具是小刀和细砂纸。
对于集成电路的端子,焊前一般不做清洁处理,但应保证端子清洁。
对于自制的印制电路板,应首先用细砂纸将铜箔表面擦亮,并清理印制电路板上的污垢,再涂上松香酒精溶液或助焊剂后,方可使用。
对于镀金银的合金引出线,不能把镀层刮掉,可用橡皮擦去表面脏物。
“镀”就是在元器件刮净的部位镀锡,详细做法是蘸松香酒精溶液涂在元器件刮净的部位,再将带锡的热烙铁头压在元器件上,并转动元器件,使其匀称地镀上一层很薄的锡层。
若是多股金属丝的导线,打光后应先拧在一起,然后再镀锡。
“刮”完的元器件引线上应马上涂上少量的助焊剂,然后用电烙铁在引线上镀一层很薄的锡层,避开其表面重新氧化,以提高元器件的可焊性。
“测”就是在“镀”之后,利用万用表检测全部镀锡的元器件质量是否牢靠,若有质量不行靠或已损坏的元器件,应用同规格元器件替换。
②操作步骤。
作好焊前处理之后,就可正式进行焊接了。
焊接时要留意不同的焊接对象,其需要的电烙铁工作温度也不相同。
推断烙铁头的温度时,可将电烙铁碰触松香,若碰触时有“吱吱”的声音,则说明温度合适;若没有声音,仅能使松香牵强熔化,则说明温度低;若烙铁头一碰上松香就大量冒烟,则说明温度太高。
一般来讲,焊接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三步。
a.烙铁头上先熔化少量的焊锡和松香,将烙铁头和焊锡丝同时对准焊点。
b.在烙铁头上的助焊剂尚未挥发完时,将烙铁头和焊锡丝同时接触焊点,开头熔化焊锡。
c.当焊锡浸润整个焊点后,再同时移开烙铁头和焊锡丝。
焊接过程的时间一般以2~3s为宜,焊接集成电路时,要严格掌握焊料和助焊剂的用量。
为了避开因电烙铁绝缘不良或内部发热器对外壳的感应电压损坏集成电路,实际应用中常采纳拔下电烙铁的电源插头趁热焊接的方法。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规范一、目的规范电子元器件手工焊接操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此工艺规范,要求生产二部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二、手工焊接工具要求1、焊锡丝的选择要求1)直径为1.0mm的焊锡丝,用于铜插孔焊接,焊片和PCB板的注锡,一些较大元器件的焊接。
2)直径为0.8mm的焊锡丝,用于普通类电子元器件焊接。
3)直径为0.6mm的焊锡丝,用于贴片及较小型电子元器件焊接。
2、电烙铁的功率选用要求1)焊接常规电子元器件及其它受热易损件的元件时,考虑选用35W 内热式电烙铁。
2)焊接导线、铜插孔、焊片以及给PCB板镀锡时,要选用60W的内热式电烙铁。
3)拆卸一些电子元器件及热缩管热缩时,考虑选用热风枪。
3、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1)新的烙铁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给它蘸上一层锡(给烙铁通电,然后在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锡条靠近烙铁头),使用久了的烙铁将烙铁头部锂亮,然后通电加热升温,并将烙铁头蘸上一点松香,待松香冒烟时在上锡,使在烙铁头表面先镀上一层锡。
2)电烙铁通电后,不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但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高温“烧死”烙铁头(被氧化)。
要防止电烙铁烫坏其他元器件,尤其是电源线,若其绝缘层被烙铁烧坏而不注意便容易引发安全事故3)不要把电烙铁猛力敲打,以免震断电烙铁内部电热丝或引线而产生故障。
4)电烙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烙铁头部留有锡垢,在烙铁加热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湿布轻檫。
如有出现凹坑或氧化块,应用细纹锂刀修复或者直接更换烙铁头三、电子元器件的安装1、元器件引脚折弯及整形的基本要求手工弯引脚可以借助镊子或小螺丝刀对引脚整形。
所有元器件引脚均不得从根部弯曲,一般应留1.5mm以上;电阻,二极管及其类似元件要将引脚弯成与元件成垂直状再进行装插。
2、元器件插装要求1)电子元器件插装要求做到整齐、美观、稳固,元器件应插装到位,无明显倾斜、变形现象。
同时应方便焊接和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
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

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A手插器件焊接工艺标准一.没有引脚的PTH/ VIAS (通孔或者过锡孔)标准的(1)孔内完全充满焊料。
焊盘表面显示良好的润湿。
(2)没有可见的焊接缺陷。
可同意的(1)焊锡润湿孔内壁与焊盘表面。
(2)直径小于等于1.5mm的孔务必充满焊料。
(3)直径大于1.5mm的孔没有必要充满焊料但整个孔内表面与上表面务必有焊锡润湿。
不可同意的(1)部分或者整个孔内表面与上表面没有焊料润湿。
(2)孔内表面与焊盘没有润湿。
在两面焊料流淌不连续。
二.直线形导线1、最小焊锡敷层(少锡)标准的(1)焊点光滑、明亮呈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良好的流淌与润湿。
(2)导线轮廓可见。
可同意的(1)焊锡的最大凹陷为板厚(W)的25%,只要在引脚与焊盘表面仍呈现出良好的浸润。
不可同意的(1)焊料凹陷超过板厚(W)的25%。
(2)焊接表现为由焊锡不足引起的没有充满孔与/或者焊盘没有完全润湿。
2、最大焊锡敷层(多锡)标准的(1)焊点光滑、明亮呈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良好的流淌与润湿。
(2)引脚轮廓可见。
可同意的(1)在导体与终端之间多锡,但仍然润湿且结合成一个凹形焊接带。
(2)引脚轮廓可见。
不可同意的(1)在导体与终端焊盘之间形成了一个多锡的凸形焊接带。
(2)引脚轮廓不可见。
3、弯曲半径焊接标准的(1)焊接带呈现凹形,同时没有延伸到元件引脚形成的弯曲半径处。
可同意的(1)焊料没有超出焊盘区域且焊接带呈现凹形。
(2)焊料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不可同意的(1)焊料超出焊接区域同时焊接带不呈现凹形。
(2)焊料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4、弯月型焊接标准的(1)焊接带呈现出凹形同时弯月型部分没有延伸进焊料中。
可同意的(1)元件弯月型部分能够插入焊接结合处(元件面),只要在元件与邻近焊接接合处没有裂痕。
不可同意的(1)元件半月型部分进入焊接接合处,在元件本体与邻近焊接接合处有破裂的迹象。
三、弯曲引脚1、最少焊锡敷层标准的(1)焊点光滑、明亮有羽翼状薄边显示出良好的流淌与润湿。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焊接工艺
学习要点: 1.焊接的基本知识及手工焊接的工艺要
求、质量分析。 2.掌握手工焊接技术和手工焊接的工艺
要求。 3.学习自动焊接技术、接触焊接技术。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主要内容
焊接的基本知识 手工焊接的工艺要求及质量分析 自动焊接技术 接触焊接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电烙铁握法的图片
(a)反握法 (b)正握法 (c)笔握法 图 电烙铁的握法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手工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
焊接操作过程分为五个步骤(也称五步 法),一般要求在2~3秒的时间内完成。
(1)准备 (2)加热 (3)加焊料 (4)移开焊料 (5)移开烙铁
3.3 再流焊(回流焊)技术
再流焊技术是将焊料加工成一定颗粒的, 并拌以适当的液态粘合剂,使之成为具有一 定流动性的糊状焊膏,用它把将贴片元器件 粘在印制电路板上,然后通过加热使焊膏中 的焊料熔化而再次流动,达到将元器件焊接 到印制电路板上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用于贴片元器件的焊接上。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2.压接工具的种类
手动压接工具:其特点是压力小,压接 的程度因人而异。
第三步
手工焊接的操作要领
手工焊接的操作要领分以下五个方面:
焊前准备
电烙铁的操作方法
焊料的供给方法
掌握合适的焊接时间和温度
焊接后的处理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手 工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分析
元器件的焊接要点

元器件的焊接要点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是根本的装配工艺,它对包管电子产物的质量起着要害的效果。
下面引见一些元器件的焊接要点。
1. 焊接最好是松喷鼻、松喷鼻油或无酸性焊剂。
不克不及用酸性焊剂,不然会把焊接的当地侵蚀失落。
2. 焊接前,把需求焊接的当地先用小刀刮净,使它显出金属光泽,涂上焊剂,再涂上一层焊锡。
3. 焊接时电烙铁应有足够的热量,才干包管焊接质量,避免虚焊和日久脱焊。
4. 在焊接晶体管等怕高温器件时,最好用小平嘴钳或镊子夹住晶体管的引出脚,焊接时还要把握工夫。
5. 烙铁在焊接处逗留的工夫不宜过长。
6. 烙铁分开焊接处后,被焊接的零件不克不及立刻挪动,不然因焊锡尚未凝结而使零件轻易脱焊。
7. 半导体元件的焊接最好采用较细的低温焊丝,焊接工夫要短8. 对接的元件接线最好先绞和后再上锡。
焊接技能这里讲的焊接技能是指电子电路制造中常用的金属导体与焊锡之间的熔合。
焊锡是用熔点约为183度的铅锡合金。
市售焊锡常制成条状或丝状,有的焊锡还含有松喷鼻,运用起来更为便利。
1、握持电烙铁的办法凡间握持电烙铁的办法有握笔法和握拳法两种。
(1)、握笔法。
合用于轻便型的烙铁如30W的内热式。
它的烙铁头是直的,头端锉成一个斜面或圆锥状的,适合焊接面积较小的焊盘。
(2)、握拳法。
合用于功率较大的烙铁,我们做电子制造的普通不运用大功率的烙铁(这里不引见)。
2、在印刷电路板上焊接引线的几种办法。
印刷电路板分单面和双面2种。
在它上面的通孔,普通长短金属化的,但为了使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更结实牢靠,目前电子产物的印刷电路板的通孔大都接纳金属化。
将引线焊接在通俗单面板上的办法:(1)、纵贯剪头。
引线直接穿过通孔,焊接时使过量的熔化焊锡在焊盘上方平均地围住沾锡的引线,构成一个圆锥体容貌,待其冷却凝结后,把多余局部的引线剪去。
(详细的办法见板书)(2)、直接专心。
穿过通孔的引线只显露恰当长度,熔化的焊锡把引线头埋在焊点里面。
这种焊点近似半球形,固然美观,但要特殊留意避免虚焊。
元器件焊接技术要点

元器件焊接技术要点
元器件焊接技术的要点如下:
1. 清洁和防静电处理:在进行元器件焊接前,要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采取防静电措施,以防止静电对元器件的损害。
2. 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根据元器件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如烙铁、焊台等。
3. 确保合适的焊接温度:不同的元器件需要不同的焊接温度,要根据元器件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焊接温度,以免过热或过冷导致焊接不良。
4. 控制焊接时间和压力:焊接时间和压力的控制很重要,过长的焊接时间或过大的焊接压力可能会对元器件造成损害。
5. 使用合适的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焊锡丝、焊膏等,要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6. 注意焊接位置和角度:焊接时要确保焊点与焊盘或焊线的接触良好,焊接角度要合适,以保证焊接质量。
7. 进行焊接后的检查:焊接完成后,要对焊点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良好,没有焊接不良或冷焊等问题。
8. 注意安全事项:在进行焊接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如戴好防
护眼镜、防静电手套等,以避免意外发生。
元器件焊接技术要点包括清洁和防静电处理、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控制焊接温度、时间和压力、使用合适的焊接材料、注意焊接位置和角度、进行焊接后的检查,以及注意安全事项。
元器件的焊接工艺

元器件的焊接工艺焊接在这里是特指电子产品安装工艺中的锡焊。
焊接,一般是用加热的方式使两件金属物体结合起来。
如果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熔入第三种物质,则称之为“钎焊”,所加熔上去的第三种物质称为“焊料”。
按焊料熔点的高低又将钎焊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通常以450~C为界,低于450~C的称为“软钎焊”。
电子产品安装工艺中的所谓“焊接”就是软钎焊的一种,主要用锡、铅等低熔点合金做焊料。
任何焊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扩散”的过程,是一个在高温下两个物体表面分子互相渗透的过程。
各金属之间有两个界面:其一,是元器件引出脚与焊锡,其二,是焊锡与焊盘。
当一个合格的焊接过程完成后,在这两个界面上都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扩散层。
要形成扩散层(或曰合金层),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两金属表面能充分接触,中间没有杂质隔离(例如氧化膜、油污等)。
2)温度足够高。
3)时间足够长。
应该指出有些初学者头脑中存在的一个错误概念:他们以为锡焊焊接无非是将焊锡熔化以后,用烙铁把它涂到(或者说敷到)焊点上,待其冷却凝固即成。
他们把焊料看成了浆糊,看成了敷墙的泥,这是不对的。
(1)焊接准备焊接开始前必须清理工作台面,准备好焊料、焊剂和镊子等必备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电烙铁。
‘准备好电烙铁’不仅是要选好一只功率合适的电烙铁,而且是说要调整好电烙铁的工作温度。
不可让温度过高,否则烙铁头就会被烧死。
所谓‘烧死’,是指烙铁头前端工作面上的镀锡层在过高的温度下被氧化掉,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壳层。
此时的烙铁头既不传热也不再吃锡,如果勉强压在焊锡上,过了很长时间后焊锡才会突然熔化,滚向一边,决不与烙铁头亲和。
烙铁头一旦烧死就必须锉掉表层重新上锡,这对于长寿烙铁头来说就是致命的损失了。
必须注意调节电烙铁的工作温度,使其大约维持在300°C左右。
实际操作的准则是:在不至于烧死烙铁头的前提下尽量调高一些。
一定要让烙铁头尖端的工作部位永远保持银白色的吃锡的状态。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pptx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与板面间距最小1.5毫米。 如:高散热元件。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应弯曲引脚 或用其它 机械 支撑以防止从焊盘上翘起。
不接受
▪ 由于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未弯曲引脚或用其它机械 支撑以防止从焊盘上翘起.
▪ 装配于印刷线路板表面的元件离板面的高度小于1.5毫米.
1 ▪ 绝缘封套裂口或断裂,起不到防止短路的作用。
2 ▪ 与导线交叉的引脚未按规定加绝缘封套。
5.2 元器件的损伤、损伤成形不超过引脚直径的10%。
图35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2 页共 32 页
图36
不接受
▪ 元件引脚的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
▪ 元件管脚由于多次成形或粗心操作造成的引脚形变。
▪ 封装体上的残缺导致裂痕使硅片暴露。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3 页共 32 页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不接受
▪ 元件的表面已损伤。
不接受
▪ 元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受到损伤,造成元件内部的金属 材质暴露在外,元件严重变形。
不接受
▪ 玻璃封装上的残缺引起的裂痕延伸到管脚的密封处。
可接受
▪ 元件体有轻微的刮痕、残缺,但元件的基材或功能部位 没有暴露在外。元件的结构完整性没有受到破坏。 电子元件组装与焊接工艺标准 第 14 页共 32 页
图63 图64
图66
不接受
▪ 表面残留了灰尘和颗粒物质,如:灰尘、纤维丝 ▪ 渣滓、金属颗粒等。
不接受
▪ 焊点及周围有白色结晶。
不接受
▪ 在印刷板表面有白色残留物。 ▪ 在焊接端子上或端子周围在白色残留物存在。
电路板焊接规范

电路板焊接规范电路板焊接规范一、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工艺要求:①元器件在电路板插装的顺序是先低后高,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且上道工序安装后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②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③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④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二、插装元器件焊接规范1、电阻器的插装:①、看电阻器上的色环(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标示字符排列顺序(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确定电阻值是否正确,如有色环不全(字迹不清晰)或封装有破损的需更换器件;②、弯脚插装,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阻器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阻离印制板面高度为2mm左右;③、插装时注意电阻器的正反方向,正向应为从左到右前四个色环之间间隙较小,与第五个色环间隙相对较大(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的正反判断和集成电路相同);反之则为反向。
正确的插装方式应为正向插装;④、若是纵向排列,则按色环排列,上面四个环间隙较小,第五个环与前四个色环间隙较大(高精度金属膜电阻器)或电阻器上的表示字符为从上到下排列(高精度低温漂电阻器)。
2、电容的插装:①、看电容上的文字标识,确定使用产品与器件表无误,如有封装损坏、字迹模糊或断腿则需更换器件;②、弯腿插装, 根据插装孔的实际间距对比电容的引脚,用镊子夹住引脚平移到合适位臵后快速将引脚弯下,以两引脚插装后能自行稳固为宜,同时使电容离印制板面高度为2mm左右;③、电容排列要保证其标识字方向一致,便于观测。
焊盘左右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字面朝操作者,焊盘上下排列的电容应使标识字面向操作者左边方向。
(电路板正面向上)3、二极管的焊接正确辨认正负极后按要求装入规定位臵,型号及标记要易看得见,焊接要求可参考电阻的要求。
电子元器件行业焊接规范

电子元器件行业焊接规范导言:电子元器件行业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而焊接是电子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良好的焊接质量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焊接规范,包括焊接工艺、材料选择、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电子焊接的规范。
一、焊接工艺规范1.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应清洁工作区域,保持无尘、无油污,以免影响焊接效果。
2.焊接参数设定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等。
这些参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3.焊接操作规范(1)焊接时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防止热量和火花对皮肤的伤害。
(2)焊接操作时,要确保焊接头与焊接材料之间的接触紧密,并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焊接导致的材料损坏。
(3)焊接后应及时清理焊接残留物,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或损伤。
二、焊接材料选择规范1.焊接芯丝选择合适的焊接芯丝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焊接芯丝时,要考虑到焊接对象的材料、厚度和焊接方式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焊接芯丝。
2.焊接助剂焊接助剂在焊接过程中起着润滑、清洁和保护的作用。
在选择焊接助剂时,要考虑到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确保其与焊接芯丝的兼容性,以避免因助剂不当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三、设备操作规范1.焊接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设备部件,及时更换或修理。
2.焊接设备操作指南(1)操作人员应熟悉焊接设备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2)设备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禁止在操作时接触设备或焊接电路,以免触电或引发事故。
四、焊接质量控制标准1.焊接接头外观标准焊接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滑,并无裂纹、气孔和缺陷等。
电子元器件安装及焊接工艺设计规范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设备电气盒制作过程中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质量检验要求. 2引用标准以下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试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未注日期或版次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HB 7262.1-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安装HB 7262.2-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焊接QJ 3117-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IPC-A-610E-2010 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3技术要求与质量保证3.1一般要求3.1.1参加产品安装和检验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环境温度要求:20℃-30℃.相对湿度要求:30%-75%.照明光照度要求:工作台面不低于500lx.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3.2安装前准备把安装所用的器材备齐,并放在适当位置,以便使用;所有工具可正常使用,无油脂,按以下要求检查工具:切割工具刃口锋利,能切出整齐的切口;绝缘层和屏蔽剥离工具功能良好.按配套明细表检查和清点元器件、印制板、紧固件、零件等的型号规格及数量.凡油封的零件或部件,在安装前均应进行清洗除油,并防止已除过的零件再次糟受污染.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4.1元器件准备4.1.1安装前操作人员应按产品工艺文件检查待装的各种元器件、零件及印制板的外观质量.4.1.2元器件引线按以下要求进行了清洁处理:a、用织物清线器轻轻地擦拭引线,除去引线上的氧化层.有镀层的引线不用织物清线器处理;b、清洁后的引线不能用裸手触摸;c、用照明<CDD>放大镜检验元器件引线清洁质量.4.2元器件成型须知a、成型工具必须表面光滑,夹口平整圆滑,以免损伤元器件;b、成型时,不应使元器件本体产生破裂,密封损坏或开裂,也不应使引线与元器件内部连接断开;c、当弯曲或切割引线时,应固定住元器件引线根部,防止产生轴向应力,损坏引线根部或元器件内部连接;d、应尽量对称成型,在同一点上只能弯曲一次;e、元器件成型方向应使元器件装在印制板上后标记明显可见;f、不允许用接长元器件引线的办法进行成型;g、不得弯曲继电器、插头座等元器件的引线.4.3元器件成型要求4.3.1轴向引线元器件引线弯曲部分不能延长到元器件本体或引线根部,弯曲半径应大于引线厚度或引线直径;见图1:图1 轴向引线元器件引脚折弯要求水平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应力释放措施,每个释放弯头半径R至少为0.75mm,但不得小于引线直径.图2 元器件应力释放弯头处理要求4.3.2径向引线元器件反向安装径向引线元器件成型要求见图3:图3 径向引线元器件弯角要求4.3.3扁平封装元器件引线成型时就有防震或防应力的专门工具保护引线和壳体封接;用工具挪动扁平组件时,只允许金属工具与外壳接触;装配扁平组件时,工作台面上应垫有弹性材料.4.3.4用圆嘴钳弯曲元器件引线的方法如下:a、将成型工具夹持住元器件终端封接处到弯曲起点之间的一点上;b、逐渐弯曲元器件引线.图44.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的一般要求4.4.1按装配工序,将盛开好的元器件由小到大依次安装,先安装一般元器件最后再安装电敏感元器件.4.4.2当具有金属外壳的元器件需要跨接印制导线安装时,必须采取良好的绝缘措施.4.4.3安装元器件时,不应使元器件阻挡金属化孔.4.4.4质量较重的元器件应平贴在印制板上,并加套箍或用胶粘接.4.5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形式4.5.1贴板安装元器件与印制板安装间隙小于1mm,当元器件为金属外壳面安装面又有印制导线时,应加绝缘衬垫或绝缘管套,如图5:图5 贴板安装要求4.5.2悬空安装元器件与印制安装距离一般为3~5mm,如图6.该形式适用发热元器件的安装.图6 悬空安装要求4.5.3垂直安装元器件轴线相对于印制板平面的夹角为90°±10°,见图7.该形式适用于安装密度高的印制板俣不适用于较重的细引线的元器件.图7 元器件垂直安装要求4.5.4支架固定安装用金属支架将元器件固定在印制板上见图8:图8 元器件支架安装要求4.5.5粘接和绑扎安装对防震要求较高的元器件,巾板安装后,可用粘合剂将元器件与印制板粘接在一起,也可以用绵丝绑扎在印制板上,见图9:图9 元器件绑线安装要求4.5.6反向埋头安装反向埋头安装形式见图10:图10 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4.5.7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的安装4.5.7.1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的安装要求如下:a、安装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时应满足正常指力下,既不转动,也不轴向移动,没有缺损或印制板基材脱落现象;b、接线端子杆不得打孔、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以免焊料和焊剂漏入孔内;c、铆接后的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不得有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铆接事,铆接面周围的豁口或裂缝小于90角分开,且延伸不超过铆接面时,允许有三个弧状豁口或裂缝;d、接线端子应垂直安装于印制板,倾斜角应不大于5°.4.5.7.2按以下步骤安装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a、将印制板置于夹具上,将清洁的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从印制板的元件面插入相应的孔内,将印制板翻转,翻转时,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应紧靠住底板;b、用铆接器<铆压工装>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铆接到印制板上,应控制好压力.4.6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处理4.6.1弯曲元器件引线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可采用全弯曲、部分弯曲和直插式.a、全弯曲引线: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75°~90°之间;b、部分弯曲: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15°~75°之间,见下图,引线伸出长度为0.5mm~1.5mm;c、直插引线: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0°~15°之间,见图11,引线伸出长度为0.5mm~1.5mm.图11 焊接面元器件引脚处理要求全弯曲引线一般要求:a、引线弯曲部分的长底不得短于焊盘最大尺寸的一半或0.8mm,但不大于焊盘的直径<或长度>;b、向印制导线方向弯曲引线;c、引线全弯曲后与印制板平面允许的最大回弹角为15°;d、引线弯曲后相邻元器件的间隙不小于0.4mm;e、不许弯曲硬引线继电器、电连接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4.6.2切割引线用切割器切除引线,不许损坏印制制导线;不许切割直插式集成电路、硬引线继电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4.6.3固定引线用玻璃纤维焊接工具压倒已切割过的引线.4.7各类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4.7.1轴向引线元器件安装a、轴向引线元器件应按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近似平行安装;b、将引线穿过通孔,弯曲并焊到印制板的焊盘上.弯曲部分应满足要求.4.7.2径向引线元器件安装4.7.2.1金属壳封装的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见条的要求.4.7.2.2伸出引线的基面应平行于印制板的表面,且有一定的间隙.4.7.2.3引线应从元器件的基点平直地延长,引线的弯头不应延伸到元件的本体或焊点处.4.7.2.4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小于3.5g时,元器件可不加支撑面独立安装,此时,元器件的基面和印制板表面间距为1.3mm~2.5mm.基准面应平行印制板表面,倾斜角在10度以内.4.7.2.5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大于3.5g时,元器件基面将平行于印制板表面安装,元器件应以以下方式加支撑:a、元器件本身所具备的弱性支脚或支座,与元器件形成一个整体与底板相接;b、采用弹性或非弹性带脚支架装置,支座不堵塞金属化孔,也不与印制板上的元器件内连;c、当弹性支座或非弹性带脚支座的元器件安装到印制板时,元器件每个支脚都应与印制板相连,支脚的最小高度为0.25mm,当使用一个分离式弹性支座或分离式弹性无脚支座时,元器件基面与印制板表面平行安装的要求, 使用非弹性支座连接元器件基面并平行安装于印制板表面时,则基面应与支座完全接触,支脚应与印制板完全接触.4.7.2.6侧面或端部安装的元器件应与印制板粘接或固定住,以防因冲击或震动而松动.4.7.2.7引线带有金属涂层的元器件安装,涂层与印制板表面焊盘处距离不得小于0.25mm.禁止修整引线涂层.4.7.3双引线元器件安装要求:距印制板表面最近的元器件本体边缘与印制板表的平行角度在10度以内,且与印制板间距在1.0mm~2.3mm以内,元器件与印制板垂线成最大角度为±15°.4.7.4扁平封装元器件安装扁平封装元器件的安装要求见条.4.7.5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安装双列直插式元器件基面应与印制板表面隔开,其间距为0.5mm~1mm或引线的凸台高度.4.8焊接方法4.8.1单面印制板的焊接图12 单面印制板的焊接4.8.2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的焊接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的焊接应符合图要求.对有引线或导线插入的金属孔,通孔就充填焊料,焊料应从印制电路板一侧连续流到另一侧的元器件面,并覆盖焊盘面积90%以上,焊料允许凹缩进孔内,凹缩量如图13:图13 元器件在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上的焊接4.8.3多层印制板的焊接多层印制板的焊接应符合图14要求.严禁两面焊接以防金属化孔内出现焊接不良.图14 元器件在多层印制板上的焊接4.8.4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焊接采用对角线焊接方法,并符合以下规定:扁平应沿印制导线平直焊接,元器件引线与印制板的焊盘应匹配;引线最小焊接长度为1.5mm且引线在焊盘中间;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标识必须在正面,严禁反装;扁平封装集成电路未使用的引线应焊接在相应的印制导线上;焊点处引线轮廓可见.图15 扁平封装元器件的焊接4.8.5断电器的焊接焊接时非密封继电器应防止焊济、焊料渗入继电器内部,在接线端子之间应塞满条形吸水纸带,焊接时继电器焊接面倾斜不大于90°.焊接密封继电器时,要防止接线端子根部绝缘子受热破裂,可用蘸乙醇的棉球在绝缘子周围帮助散热.4.8.6开关元器件的焊接焊接时可采用接点交叉焊接的方法,使加热温度分散,减少损坏.5元器件焊接判定标准元器件焊接质量判定可根据附表1~附表16内的图示.附表 2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主面目标 可接受不可接受和孔壁润湿角=360° 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附表3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辅面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和孔壁润湿角=360° 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附表4 焊点状况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附表1 焊点润湿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1焊点表层总体呈现光滑和与焊接零件由良好润湿;部件的轮廓容易分辨;焊接部件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缘;2表层形状呈凹面状.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焊接与待焊接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度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1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颇似蜡层面上的水珠;表面凸状,无顺畅连接的边缘;2移位焊点; 3虚焊点.洞区域或表面瑕疵;和焊盘润湿良好;形状可辨识;周围100%有焊锡覆盖;覆盖引脚,在焊盘或导薄而顺畅的边缘. •焊点表层是凹面的、润湿良好的焊点内引脚形状可以辨识.•焊点表面凸面,焊锡过多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但从主面可以确认引脚位于通孔中;•由于引脚弯曲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附表5 有引脚的支撑孔-垂直填充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润湿角度=360°焊锡润湿覆盖率=100% •周边润湿角度≥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周边润湿角度<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附表6 焊接异常-暴露基底金属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露基底金属·基底金属暴露于:a〔导体的垂直面b〔元件引脚或导线的剪切端c〔有机可焊保护剂覆盖的盘·不要求焊料填充的区域露出表面涂敷层·元件引脚/导体或盘表面由于刻痕、划伤或其它情况形成的基底金属暴露不能超过对导体和焊盘的要求附表7 焊接异常-针孔/吹孔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良好、无吹孔·润湿良好、无吹孔·针孔/吹孔/空洞等使焊接特性降低到最低要求以下附表8 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桥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桥·横跨在不应相连的两导体上的焊料连接·焊料跨接到非毗邻的非共接导体或元件上附表9 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球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现象·锡球被裹挟/包封,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注:锡球被裹挟/包封连接意指产品的正常工作环境不会引起锡球移动·锡球未被裹挟/包封·锡球违反最小电气间隙附表10 引脚折弯处的焊锡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折弯处无焊锡·引脚折弯处的焊锡不接触元件体·引脚折弯处的焊锡接触元件体或密封端附表11 焊接异常-反润湿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良好、无反润湿现象·润湿良好、无反润湿现象·反润湿现象导致焊接不满足表面贴装或通孔插装的焊料填充要求附表12 焊接异常-焊料受拢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料受拢·无焊料受拢·因连接产生移动而形成的受拢焊点,其特征表力纹附表13 焊接异常-焊料破裂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料破裂·无焊料破裂·焊料破裂或有裂纹附表14 焊接异常-锡尖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圆润饱满没有锡尖·焊锡圆润饱满没有锡尖·锡尖违反组装的最大高度要求或引脚凸出要求1.5毫米·锡尖违反最小电气间隙附表15 镀金插头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插头上无焊锡·镀金插头上无焊锡·在镀金插头的实际连接区域有焊锡、合金以外其它金属附表16 焊接后的引脚剪切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引脚和焊点无破裂·引脚凸出符合规范要求·引脚和焊点无破裂·引脚凸出符合规范要求·引脚与焊点间破裂。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要求与焊接工艺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要求与焊接工艺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在安装电子元器件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对其进行操作。
1.清洁引脚电子元器件在安装前,应先将引脚擦除干净,最好选用细砂布擦拭,如图5-1所示,这样就可以去除引脚表面的氧化层,以便在焊接时容易上锡。
若是元器件的引脚已有镀层,可以根据使用情况不再进行清洁。
2.固定元器件的机械器件在插装元器件前,应先将插装那些需要机械固定的元器件,如功率器件的散热片、支架、卡子等,然后再插装需要固定的元器件,在安装电子元器件时,不可以用手直接碰元器件引脚或印制板上的铜箔,3.按次序安装电子元器件接下来在安装电子元器件时,应按一定的次序进行安装,先安装较低小功率的卧式电子元器件,然后再安装立式元器件及大功率的卧式元器件;将这些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可变元器件和易损坏的元器件,最后再安装带散热器的元器件和特殊元器件,即按照先轻后重、先里后外、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安装。
除此之外,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安装时,应做到整齐、美观、稳固的原则,应插装到位,不可以有明显的倾斜和变形现象,同时各元器件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方便焊接和有利于散热,如图5.2所示,通常情况下,元器件外壳之间的距离小于0.5 mm;引线焊盘间隔要大于2 mmo4.正确安装元器件安装电子元器件时,还应检查元器件是否安装的正确、是否有损伤;其极性是否按线路板上的丝印进行安装,不可以插反或是插错,如图5-3所示,若是空间位置有限制,应尽量将电子元器件放在丝印范围内。
5.对元器件引脚加工在电子元器件安装的过程中,若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引线部分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不可以直接在根部进行弯曲,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根部很容易折断,一般应留有1.5 mm的距离,而且弯曲时的圆角半径R要大于引脚直径的两倍,并且弯曲后的两根引脚要与元器件自身垂直才可以,如图5-4所示。
6.按标识安装元器件为了易于辨认,在安装电子元器件时,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标注、型号及数值等信息应朝上或是朝外安装,以利于焊接和检修时查看元器件的型号数据,如图5-5所示。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1. 引言电子行业中,焊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用于将电子元器件连接到电路板上。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为了确保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标准。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
2. IPC-A-610标准2.1 标准概述IPC-A-610是国际电子产业协会制定的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也被称为“验收标准”。
该标准包括了焊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2 焊接质量要求IPC-A-610标准规定了焊接质量的不同等级,分为类别1、类别2和类别3。
不同类别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不同,类别3要求最高,适用于要求高可靠性和长期性能稳定的产品。
根据IPC-A-610标准,焊接质量的评估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2.1 焊接缺陷标准规定了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如焊接裂纹、焊接不完全、焊接过高等。
对于不同的缺陷,标准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接受标准,以判断是否合格。
2.2.2 焊接距离IPC-A-610标准还规定了焊接距离的要求。
焊接距离是指元器件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的距离。
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焊接距离要求,以确保焊接后的电路板能够正常工作。
2.2.3 焊接流量焊接流量是指焊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流动速度。
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焊接流量要求,以确保焊接材料充分润湿焊点,达到良好的焊接效果。
3. J-STD-001标准3.1 标准概述J-STD-001是IPC和电子行业培训中心联合制定的焊接标准,也称为“工艺标准”。
该标准主要关注焊接工艺的规范和要求。
3.2 焊接工艺要求J-STD-001标准规定了焊接工艺的要求,包括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焊接压力等方面。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的一致性。
标准中也规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焊接工艺要求,类别3要求最高,适用于要求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的产品。
4. 其他焊接标准除了IPC-A-610和J-STD-001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焊接标准在电子行业中也被广泛采用。
电子元器件引脚浸焊镀锡作业要求

电子元器件引脚浸焊镀锡作业要求电子元器件引脚浸焊镀锡是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在元器件引脚和电路板之间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符合要求,就会产生焊接不良、引脚短路等问题,导致电路板失效。
因此,在进行电子元器件引脚浸焊镀锡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要求:1.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子制造工艺知识和焊接技术,熟悉相关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
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2.操作人员应正确选择适用的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焊接设备应经常进行检测和维修,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真空包装,以减少元器件引脚表面的氧化程度。
在焊接前应仔细检查元器件引脚的纯净度和表面状态,确保其无污染、无损伤。
4.在焊接前,应仔细清洁电路板的焊接区域,确保其表面平整,无尘、无污染。
采用适当的清洁溶剂进行清洗,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溶剂。
5.选择合适的焊锡丝或焊锡膏进行焊接。
焊锡丝的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焊锡膏的添加剂成分应与元器件引脚、电路板材料相容。
要根据元器件引脚的直径和材质选择适当的焊锡丝规格和焊锡膏粘度。
6.控制好焊接温度和时间。
焊接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接剂的炭化、氧化、剥离等问题,焊接温度过低则会导致焊接不良。
焊接时间过长会增加产品制造周期,影响产能。
因此,在进行焊接时应根据元器件和电路板的要求,控制好焊接温度和时间。
7.保证焊接质量的要求,焊接点应焊接均匀、牢固。
焊接点的尺寸应符合标准,焊接点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点的质量应经常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质量稳定。
8.对于关键元器件和高密度引脚的焊接,应增加焊接工艺的控制。
可以采用辅助焊剂、辅助通孔、辅助焊针等方式来增强焊接点质量,提高焊接可靠性。
9.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应及时清洁焊接区域。
清洗工艺方法应符合要求,不得损伤焊接点和电路板。
10.记录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质量检测结果。
建立焊接工艺档案,提供数据支撑和质量追溯。
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

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在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车载电子等中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在生产中,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不仅涉及到产品的质量,还涉及到产品成本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电子元器件焊接过程中,设立一套科学的标准,将对电子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一、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的必要性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焊接标准则是保证焊接工艺良好的关键。
具体而言,焊接标准对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保障焊点的品质一个优秀的焊点具备良好的导电性、机械强度、耐腐蚀性等特性,而这些特性的达成则需要严格的焊接标准作为基础。
通过设置焊接标准,可以确保焊点的品质,并避免了焊接不良造成的器件故障。
2.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严格的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焊接工艺的一致性,还可以在减少物料浪费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一套科学的焊接标准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减少失误和浪费时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公司时间和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关系到电子产品整体的性能,而严格的焊接标准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一套科学的焊接标准不仅可以减少元件的损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整个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增加公司赢得客户信任的信心。
二、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的具体内容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包括了焊点外观、尺寸、焊渣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焊缝形状焊缝形状是评判焊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焊缝由基材、焊料、熔区和热影响区组成。
要求焊缝形状光滑、无破损,焊质无气孔、夹杂、焊虫、碎屑等不良现象。
2.焊点尺寸焊点尺寸是衡量焊点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焊点尺寸和间距应符合要求,并达到正确的效果。
焊点尺寸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焊点的品质,从而影响整个电路的工作性能。
电子焊接规范

电子焊接规范是指在电子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对于焊接过程的各项操作,所规定的一系列标准和步骤。
电子化趋势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快,要求电子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更高。
因此,遵循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电子制造及维修过程中,电子缩并措施是很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缩并电子器件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缩并之前,必须先进行灰度处理。
灰度处理是指对电子器件的引脚结构、焊盘、线路板等进行清理和去污,避免在焊接前留下残留物而影响焊接效果。
同时,要特别注意危险品的管理和处理,定期做好安全防护。
焊接参数的设定:对于每种焊接工艺和电子器件,都需要合理地设置特定的焊接参数。
焊接参数是指电流、电压、温度、时间等,只有合理的设置焊接参数,才能保证焊接效果良好且焊接过程中不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害。
焊接技术的掌握:焊接过程中,焊锡等材料的使用及焊接技术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焊接不良引起的故障和损伤。
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严格掌握专业技术,精细化操作,确保焊接品质。
质量检验的标准:电子焊接完成后,必须对焊缝进行质量检验。
对于焊缝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比对。
正常情况下,焊缝应无明显损伤,焊缝内部的结构应该是均匀的。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缺陷,必须及时修复,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不仅在电子制造和维修行业中,电子的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医疗、金融等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更高质量和更高标准的,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不仅考验着现代制造的质量水平,也要求焊接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促使电子行业的人才培养更趋专业化和实用化。
因此,严格遵守是保障电子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措施。
dip焊接工艺

dip焊接工艺
DIP焊接工艺,即双面插件(Dual In-line Package)焊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
下面是DIP焊接工艺的
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焊接的DIP元器件、PCB板、焊线、焊锡等。
2. 焊接设备准备:准备好焊接设备,如焊台、焊接台、焊锡炉、热风枪等。
3. 板面处理:将PCB板的焊盘清洁干净,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4. 元器件安装:将DIP元器件的引脚逐个插入PCB板焊盘中,确保引脚与焊盘对应。
5. 固定元器件:使用夹具或其他固定工具,将DIP元器件固
定在PCB板上,以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移动。
6. 焊接:使用焊台和焊锡炉等工具,将焊锡融化,将焊锡涂在焊盘上,使焊盘与元器件引脚焊接在一起。
7.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检查焊接质量,确保焊点牢固、没有冷焊、短路等问题。
8. 清洁与后处理:清洁焊接区域,去除焊渣等杂质,以保持焊接的整洁。
以上就是DIP焊接工艺的一般步骤,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根据元器件和电路板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以及焊接工具,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规范
一、目的
规范电子元器件手工焊接操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此工艺规范,要求生产二部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二、手工焊接工具要求
1、焊锡丝的选择要求
1)直径为1.0mm的焊锡丝,用于铜插孔焊接,焊片和PCB板的注
锡,一些较大元器件的焊接。
2)直径为0.8mm的焊锡丝,用于普通类电子元器件焊接。
3) 直径为0.6mm的焊锡丝,用于贴片及较小型电子元器件焊接。
2、电烙铁的功率选用要求
1)焊接常规电子元器件及其它受热易损件的元件时,考虑选用35W
内热式电烙铁。
2)焊接导线、铜插孔、焊片以及给PCB板镀锡时,要选用60W的
内热式电烙铁。
3)拆卸一些电子元器件及热缩管热缩时,考虑选用热风枪。
3、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
1)新的烙铁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给它蘸上一层锡(给烙铁通电,然后
在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锡条靠近烙铁头),使用久了的烙铁将烙铁头部锉亮,然后通电加热升温,并将烙铁头蘸上一点松香,待松香冒烟时在上锡,使在烙铁头表面先镀上一层锡。
2)电烙铁通电后,不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但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切
断电源,防止高温“烧死”烙铁头(被氧化)。
要防止电烙铁烫坏其他元器件,尤其是电源线,若其绝缘层被烙铁烧坏而不注意便
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不要把电烙铁猛力敲打,以免震断电烙铁内部电热丝或引线而产
生故障。
4)电烙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烙铁头部留有锡垢,在烙铁加热
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湿布轻檫。
如有出现凹坑或氧化块,应用细纹锉刀修复或者直接更换烙铁头
三、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1、元器件引脚折弯及整形的基本要求
手工弯引脚可以借助镊子或小螺丝刀对引脚整形。
所有元器件引脚均不得从根部弯曲,一般应留1.5mm以上;电阻,二极管及其类似元件要将引脚弯成与元件成垂直状再进行装插。
2、元器件插装要求
1)电子元器件插装要求做到整齐、美观、稳固,元器件应插装到位,
无明显倾斜、变形现象。
同时应方便焊接和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
2)电阻,二极管及其类似元件与线路板平行,要尽量将有字符的元
器件面置于容易观察的位置。
3)电容、三极管、电感、可控硅及类似元件要求引脚垂直安装,元
件与线路板垂直。
4)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插座装插件时注意引脚顺序不能插反且安装
应到位,元件与线路板平行。
5)有极性的元件在装插时要注意极性,不能将极性装反。
6)相同元件安装时要求高度统一,手工插焊遵循先低后高,先小后
大的原则。
7)安装过程中,手只能拿电路板边缘无电子元器件处,手不能接触
电子元器件引脚,防止静电释放造成元件损坏。
四、元器件焊接要求
1、电烙铁通电前先检查是否漏电,确保完好在通电预热。
电烙铁达到规定的温度在进行焊接。
若焊接对静电释放敏感型器件,电烙铁应良好接地。
2、首先依据设计图纸检验PCB面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求PCB 面板表面光滑,无划伤断裂等现象存在;要求PCB面板平整无变形现象存在。
3、装插件前检查电子元件表面有无氧化,保证装插到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无氧化现象存在;严格检验领取的电子元件型号、参数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4、焊接掌握好焊接时间,一般元件在2—3秒钟的时间焊完,较大的焊点在3—4秒钟的时间焊完。
当一次焊接不完时要等一段时间元件冷却后再进行二次焊接。
5、焊点要求圆滑光亮,大小均匀呈圆锥形。
不能出现虚焊、假焊、漏焊、错焊、连焊、包焊、堆焊、拉尖现象。
6、表面氧化的元器件或电路板焊接前要将表面清楚干净,上锡处理后再进行焊接。
导线焊接时表面要上锡处理。
7、助焊剂不能使用过多,焊接表面应清洁,不能有残渣存在。
8、PCB板焊接不允许有铜箔翘起断裂现象,短接线焊接时要做好绝
缘处理。
防止出现短路现象。
插针插头与导线焊接时应套好热缩管。
9、焊接集成电路时应戴好防静电手环,以免损坏器件。
10、焊接完必需认证检查,确保焊接正确。
11、桌面工具、元器件、电路板摆放有序,禁止杂乱无章。
12、注意人身安全和器件安全。
小心被烙铁烫伤或划伤,小心电线被烙铁烫坏造成短路,或线路外漏当心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