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146a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b.png)
高一下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社会的衰落与商业社会的兴起在高一下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中农业社会的衰落与商业社会的兴起等重点知识点。
农业社会的衰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力低下、社会矛盾加剧和政权更迭频繁。
而商业社会的兴起则意味着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盛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1. 农业社会的衰落农业社会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业社会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农业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需求,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停滞。
其次,社会矛盾加剧也是农业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农民的负担加重,造成社会不稳定。
最后,政权更迭频繁使得农业社会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统一,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 商业社会的兴起商业社会是指以商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商业社会的兴起标志着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盛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商业社会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商业活动的扩大和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兴起,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水平。
其次,城市的兴盛是商业社会的重要标志。
商业活动的集中使得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最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商业社会的重要表现。
商业社会中,社会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市民阶层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
二、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变革在高一下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变革。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后两个朝代,其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明代政治制度变革明代的政治制度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洪武、永乐两代的专制政治使得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洪武帝创立了明朝,并大力推行中央集权政策,强化了皇权。
其次,明代的科举制度建立起了官僚统治的基础。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29615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4c.png)
■第⼆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使⾃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继昌隆缫丝⼚、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战期间(1915-1921)(2)原因:a⾟亥⾰命*清朝帝制,建⽴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主要⾏业:纺织业、⾯粉业(4)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次世界⼤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重来●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年(1927—1936):民族⼯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抗⽇战争期间:民族⼯业遭到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些⼚矿或被⽇军所毁,或被⽇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2)原因:a美国商品⼤量涌⼊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官僚资本⼤肆进⾏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1、经济上,是⼀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产阶级队伍的壮⼤,为新民主主义⾰命到来和中共的建⽴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资产阶级思想⽂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8ec3f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c.png)
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1.中华文明的成长和发展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玉器文化、青铜文化、汉文化等多个时期。
其中,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开端。
2. 政治经济的变迁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宋朝则出现了官僚统治和科举制度,社会经济开始向商业化、城市化方向发展。
明朝则实行了官方贸易的锁国政策。
3.现代化的历程19世纪中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压迫,期间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战争和反抗活动。
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国阶段。
以上是高一下册历史必备知识点的归纳,通过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4. 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明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这些文化传统不仅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5. 对外交往和贸易的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东亚和南亚、中东甚至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路线。
在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蕃、胡、羌等少数民族同中国的联系打开了窗户。
而在近代,英国等列强通过强制性的贸易和文化输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剥削和压迫。
6. 以史为鉴,为现代社会带来启示中国的历史经验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衰亡和革命运动的兴起,揭示了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彻底改革重构的必要性。
而在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的坚定决心。
总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秉承创新创造,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fe29f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2.png)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古猿时代,随着人类智慧的逐渐发展,人类逐渐走向文明社会。
早期社会以狩猎为生,逐渐发展出部落社会和农耕社会。
2.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他们是古代中国的神话始祖。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分别统治了中国的不同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奴隶社会中的劳动和生产由奴隶完成,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都是奴隶社会的代表。
4. 奴隶社会的灭亡和封建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最终灭亡,封建社会逐渐兴起。
封建社会中的三农经济、等级制度、封建文化等都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5. 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有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文明的两大代表,分别对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为封建时期和中央集权时期,科技发明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思想文化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等不同学派。
8. 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的文明得到了传播和交流,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
9. 印度古代的政治制度、文明成就和佛教的传播印度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吠舍、拘勿罗、摩揭陀、孔雀王朝为代表,文明成就有城市规划、医学、数学、体育等,佛教传播到中国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重要的宗教。
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大航海时代和殖民主义大航海时代是欧洲人向世界各地航行的时代,开始了殖民主义时代。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纷纷进行殖民扩张,将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带到其他地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常考点归纳.doc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常考点归纳.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6c3f10b307e87101f696a6.png)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常考点归纳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一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一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常考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内容:(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与影响:(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试图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主要内容:(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3、结果:(1)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改革趋于停滞;(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高一下历史常考知识点
![高一下历史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63b1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6.png)
高一下历史常考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在高一下学期历史课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其统一过程和政治制度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经过,特别是秦朝的法家思想对于统一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需要了解秦代的政治制度、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
我们需要了解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的差异和变化,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如推行科举制度、开辟丝绸之路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汉朝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也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背景。
我们需要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三国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影响。
4.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和北方分裂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兴起的时期。
我们需要了解南北朝的起因、分裂的过程,以及南朝和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和发展,如北魏的孝文帝和北周的武则天等。
5. 唐朝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我们需要了解唐朝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玄武门之变和安史之乱等重要事件的历史经过和影响。
6. 宋朝的兴起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军事衰退的时期。
我们需要了解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的差异和变化,特别是北宋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南宋的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宋朝与西夏、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关系。
7. 明朝的崛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元朝的结束。
高一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f4a0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9.png)
高一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整理高一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1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③政府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3)影响:(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四项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核心内容(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2)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作用: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人民资本主义”(3)经营者革命(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5)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6)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形势: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2)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5、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新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ddbf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b.png)
新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二战及其影响1. 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德国法西斯侵略欧洲,其次是日本对亚洲地区的侵略行为。
2. 战争发展:二战在欧洲与亚洲展开两大战场,战火遍布全球,战争规模空前,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
3. 结束原因:二战结束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对日本进行核轰炸、德国战败、盟军迅速取得胜利以及苏联的参战。
4. 影响:二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分为东西两大阵营,引发了冷战。
二、冷战时期1.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冷战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和意识形态竞争,导致世界形成两极格局。
2. 核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进行了长期的核军备竞赛,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 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军事联盟:北约与华约是冷战时期最大的两大军事联盟,主要由美国和苏联所领导。
4. 水门事件和苏联解体:水门事件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苏联解体导致冷战结束。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 资本主义世界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国际间的资本、货币、劳动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交流和融合。
2.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逐步向市场经济倾斜。
3. 产业结构的转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全球产业链。
四、非洲和拉美国家独立1. 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彻底结束了殖民统治。
2. 拉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也纷纷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实现了独立和解放。
五、亚洲国家的现代化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2. 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印度在独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政策,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六、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组织1. 联合国的作用和局限: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人权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高一下历史考试知识点
![高一下历史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d1cc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7.png)
高一下历史考试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科学科,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修的科目。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考试成绩的提升有帮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古代中国历史是高中历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等时期的历史演变。
在学习这个阶段的历史知识时,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观看历史剧、阅读史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二、世界古代史除了中国的古代历史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世界古代史。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中国近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是十九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历史时期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等一系列事件。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同时需要了解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四、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指十九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
学生需要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殖民主义的扩张、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五、历史思维和方法历史不仅仅是一堆历史事件的简单串联,更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与思考来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思维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参观历史遗址、进行历史考古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六、历史人物和事件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一些标准的历史知识点,更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了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理解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还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中的凡尔赛宫事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复习提纲(高考题分析+背诵清单)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复习提纲(高考题分析+背诵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c9ff88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5.png)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流程与影响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葡萄牙的贸易
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流程及影 响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 殖民扩张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亚非拉+ 欧洲+中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为什么说战 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影响 后体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
5、苏联模式逐步确立的背景、
内容、意义?
内容和特征、评价?
2、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 性质、意义、特点?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中古时期的西欧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战
启蒙运动的内容
冷战
美苏冷战
二战的影响
城市化
发展遇到的问题
2019-2024高考题出现知识点
2024年山东卷加全国甲卷加新课标卷
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十月革命
波斯帝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古代西欧农业对文明的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不同时期列强在非洲的侵略范 围 北非:英国对埃及和苏丹的占 领、法国 撒哈拉以南:英法德的侵占计 划 柏林会议:背景、时间、内容 原则、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时间 含义 原因 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精编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精编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98b34e0029bd64793e2c33.png)
精编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不断努力学习,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二、电影: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mdash;1933)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5、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第18课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高一历史必修下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9e105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5.png)
高一历史必修下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下知识点概述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起源:探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2. 古代文明的发展:分析这些文明在农业、建筑、法律、宗教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介绍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义务。
2. 教会的影响力:分析中世纪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
3. 十字军东征:探讨十字军东征的起因、过程及其对欧洲和中东地区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秦汉到明清,分析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2. 科举制度:介绍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探讨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的主要政策及其效果。
四、古代科技与文化1. 四大发明: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 哲学思想:分析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哲学流派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文学艺术:探讨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特点。
五、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 工业革命:介绍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民族独立运动:分析19世纪以来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事件和结果。
3. 两次世界大战: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六、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它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2. 历史比较法:探讨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则和在比较不同文明、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3. 历史评价:讨论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历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通过对以上六个方面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高一历史必修下的核心知识点,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为进一步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默写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31229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e.png)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期末复习知识点默写1、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_____和________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2、文明产生的标志:生产关系:_______和_____的产生;上层建筑:_____的形成;______的产生。
3、_______文明:(两河流域)(1)国家诞生时间:公元前2900年(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________制度。
(3)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文化成就: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史诗。
发明了____进制。
4、_________文明:(尼罗河流域)(1)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2)文化:______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5、_______文明:(恒河文明)(1)______制度:(重点记忆)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特点:贵贱分明、职业_____、法律地位不平等、_____制度森严(2) 文化:_____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冲击;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数学:创造了从__到__的数字,发明了“__”,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6、_______文明:(爱琴海、巴尔干半岛)(1)城邦政治特点:__________,公民_____参与国家管理(2)代表城邦:_______: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_____: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69c36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
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图表、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③政府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3)影响:(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四项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核心内容(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2)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作用: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人民资本主义”(3)经营者革命(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5)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6)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形势: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2)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知识点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8e29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5.png)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知识点1. 介绍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为我们的思维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着重介绍高一第二学期历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2. 古代文明在高一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从古代文明开始学习。
我们将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其中,我们将涉及埃及、希腊、罗马等一些重要的古代文明,探讨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3. 中世纪中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习这一时期的知识。
我们将了解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特点,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以及欧洲的农业和城市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拜占庭、阿拉伯以及中国等地的中世纪文明。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将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习这一时期的知识。
我们将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包括对艺术、科学和哲学的推动作用。
我们还将讨论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和全球历史的持久影响。
5. 近代史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近代史的知识。
我们将重点关注欧洲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以及这些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我们还将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史,了解世界各地社会变革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6. 当代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了解当代史的情况。
我们将学习二战、冷战以及这段历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20世纪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以及近年来的一些国际热点问题。
7. 总结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从古代文明到当代历史,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历史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观念。
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历史知识,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做好准备。
高一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一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8b81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c.png)
高一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在高一下册历史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注意和掌握。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始皇帝嬴政建立。
他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统一的行政制度,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重要事件包括:经过秦国征服六国,统一天下;修建长城以抵御北方民族侵袭;推行法统,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由刘邦建立。
重要事件包括:刘邦平定了刘家和项羽之间的争斗,建立了汉朝;刘邦采取《与会诏》实行宽政,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推行征辟制度,培养出一大批卓越文武人才。
汉朝的兴起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东汉的灭亡和魏、蜀、吴三国的形成。
重要事件包括: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分割了中国的版图;诸葛亮的出走,被誉为千古奇才;吴孙权的东吴,开创了东晋江南文化的先河。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4.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一个时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重要事件包括:北魏的迁都洛阳,南北朝时期正式拉开序幕;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推行南北朝文化的融合;江南理学的兴起,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 隋唐时期的繁荣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和开放的一个时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要事件包括:隋文帝的统一南北,恢复了大一统局面;开放的外交政策,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唐朝的盛世,长安城的繁华和唐代文化的鼎盛。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6. 宋代的政治变革南宋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朝代,面对外族压力时,南宋采取了联合金朝的策略。
重要事件包括:靖康之耻,宋朝被金朝灭亡;依靠岳飞等抗金名将的抵抗,南宋保住了江南的领土;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历史年高一下学期知识点
![历史年高一下学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d854e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2.png)
历史年高一下学期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起源和发展。
在高一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探索这些知识吧!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学习从秦朝到明朝的历史,并理解大历史时期之间的转折和发展。
2.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制政权——秦朝。
秦始皇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天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长城等。
然而,秦朝的统一并没有持久,很快被起义推翻。
3. 两汉时期秦朝的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两汉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发生了汉初、王莽新朝和东汉等政权更迭,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化家和军事家,如刘邦、汉武帝、张骞等。
汉朝的统治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古代史学习中,我们也会接触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这里的居民发展出了先进的农业、城市和法律制度。
他们建造了高大的宗教建筑——琉璃寺塔和巴比伦塔,这些遗迹至今仍是世界重要的考古遗址。
5.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在政治、哲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为后世所称颂,基督教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都与其密切相关。
古希腊的学术和文化成就如荷马史诗、柏拉图哲学和雅典建筑等至今仍为人所瞩目。
6.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且强大的帝国之一,其疆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
罗马人的法律、土木工程和军事战略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尽管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贫富分化和军团的不忠诚,但其文明的遗产在欧洲大陆上一直延续至今。
7.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动荡而多变的时期,其间发生了许多战争、宗教改革和社会变革。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700c7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1.png)
高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一下册的历史知识有哪些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不如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一下册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①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②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以建立世界霸权。
美国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以发展美国侵略势力和控制中国。
美国企图控制中国政策的破产:1、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二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谋求世界霸权,争夺远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点目标。
但是,战后世界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不利于美国独霸中国的政策的实现。
因此,美国制定了扶蒋反共、建立亲美政权的政策。
2、美国的侵略活动:抗战胜利后初期,美国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并提供武器、金钱帮助国民党完成内战部署。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美国一方面积极从物资上援助国民党反动派,另一方面借机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被中国人民称为“新二十一条”。
由此,美国商品形成了在中国市场独占的局面,对中国民族资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3、美国独霸中国政策的破产: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失败,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4、为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5、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较大发展,这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一下历史必修知识点汇集
![高一下历史必修知识点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5bd2f6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8.png)
高一下历史必修知识点汇集古代世界历史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世界。
本篇文章将汇集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相关内容。
一、文化交流与融合古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多个文明同时进行的结果,其中,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一系列统一政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同时,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罗马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其兴盛和衰亡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再到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深入了解罗马的兴衰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的历史发展。
三、古代东亚文明古代东亚是世界文明中重要的一支,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中国历史上的秦、汉、唐、宋等朝代,日本的风土时代和律令制度时代,韩国的三国和统一新罗时期等都是古代东亚历史中的重要时期。
了解古代东亚文明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
四、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由罗马帝国灭亡后至文艺复兴前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的欧洲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宗教改革的兴起以及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
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欧洲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五、非洲与美洲文明非洲和美洲也孕育了众多灿烂的文明。
埃及古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文化、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等都是非洲和美洲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明的兴盛和衰落都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密不可分,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学习了解这些文明的历史。
总结:通过对以上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古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考试的重点,更是对于我们形成全面历史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对历史的兴趣,积极思考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二、电影: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
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
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
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
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特点:国家干预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
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
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
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福利国家的发展
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根本)
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2、消极作用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②道德危机(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概念:第三产业又被称服务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
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20C90s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作用:美国90s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内忧外患(1918~1920三年内战)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评价:历史作用: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标志:《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③贸易:恢复自由
易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新经济政策“新”含义: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作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指明道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