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
我国由于地域的不同,民间风俗习惯的不同,产生出了许多品种繁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些民族乐器成为他们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中国竹笛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竹笛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发现利用河边的竹子可以做成管状并能吹响,起初人们叫它“竹管”。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这种乐器在经过很多民间艺人长期的不断改造和创新之后得到了完善,逐渐地发展成一种不仅可以为别的乐器伴奏而且成为我们中国人民非常熟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独奏乐器——竹笛。
我国划分为北、南两大地区。而这两个地区由于民间风俗习惯的不同,他们用竹笛吹奏出的乐曲旋律特点也不相同,北方人比较粗犷、豪爽,在吹奏时气息运用的比较猛,吹奏出的乐曲旋律则比较活泼、高亢、热烈、奔放。经常用音区较高笛管较细管身较短的竹笛来演奏,如G调、A调、F调等。因其刚开始经常为北方的梆子戏曲伴奏所以被称为“梆笛”。而南方人比较委婉,在吹奏时气息运用的比较稳,吹奏出的乐曲旋律特点与北方恰恰相反。经常用音区偏中笛管较粗管身较长的竹笛来演奏如C调、D调等。因常为南方的昆曲伴奏所以被称为“曲笛”。因此我国竹笛流派主要被分为南、北两大流派,而流行最广的则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南派竹笛。
陆春龄先生就是南派竹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当中,经常用竹笛来吹奏乐曲,进而抒发他对音乐的热爱之情。陆春龄先生吹奏出的乐曲旋律不仅优美动听而且大部分的竹笛独奏曲都是由他本人创作出来的。如《中花六板》、《欢乐歌》、《鹧鸪飞》等,这些乐曲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南派竹笛的另一代表人物赵松庭先生也和陆春玲先生一样,他所创作出来的乐曲如《三五七》、《幽兰逢春》等也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他们的生动演绎下,不仅带动了我国南方竹笛的的发展,而且使这些乐曲红遍我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了中国极具代表性的竹笛演奏家。现今,在陆春龄、赵松庭等许多演奏家的带领下,很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吹奏中国这个传统的民族乐器——竹笛。这不仅把我国南方的竹笛推向了全国,让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且也使
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了发展,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
南派竹笛的流行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主要与它的演奏风格有关。其中又包括它的旋律特征和演奏技巧两大方面。南派竹笛主要包括C调、D调等,这些调的竹笛吹奏出来的乐曲旋律大部分都比较优美抒情,总是给人一种比较平稳、流畅、小桥流水的感觉,不论快板还是慢板,旋律的差别都不是很大,总的来说都比较温文尔雅、很委婉、含蓄。每首乐曲都会有一个主旋律,乐曲会围绕这个主旋律来展开,使整个主旋律贯穿于整首乐曲之中,犹如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流,连绵不绝,听起来更加的统一、连贯。
南派竹笛吹奏出的乐曲旋律不仅含蓄、朴实,演奏技巧也非常的细腻。主要包括气息、手指、舌头、口风四个方面。气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演奏技巧,也是掌握起来最困难的一种演奏技巧,需要吹奏者长期的基本功练习。首先吹奏者在吸气时要全身放松,以最轻松自然的方式呼吸。其次在气息的控制上吹奏者不仅要特别注意音色的干净,使吹奏出的旋律不虚不噪。而且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及音乐情绪来不断的调整嘴巴的松紧、气息的急缓、等。使整首乐曲听起来强弱分明,旋律起伏明显。从而提高乐曲的表现力。使它既可以吹奏出强烈的音调,又能吹奏出精巧优美的乐章;南方乐曲中最常见的就是“震音”也叫“气震音”是运用气息的震动所吹奏出来的音波。这种音波起伏比较弱,为了更好的表现出比较平静、优静、缓慢的音乐情绪,一般都运用在长音中。这样就更符合南方人那种细腻温和的性格特点。
手指方面的演奏技巧则是在乐曲旋律中加不同的装饰音。主要包括“叠音”、“打音”、“颤音”、“倚音”等。“叠音”、“打音”、“倚音”的速度要快,动作要干净、利落,不能占用主音的时值,力度一般都要弱不能比主音的力度还要强,要尽量做到弱而不虚。加上这几个装饰音不仅可以更好的表达乐曲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旋律更能表现出细腻的表情变化,起到一种美化乐曲旋律的作用。“颤音”要求手指力度、速度、时值的均匀。颤动的快慢、次数的多少,都要根据乐曲旋律的感情、速度来决定。南方乐曲中的“颤音”一般都比较轻、慢、长。这些装饰音表现起来,都要求手指的动作一定要灵活并有弹性,每运用一种装饰音手指的动作都要非常的干净利落,同一乐曲中相同的装饰音则要做到速度和力度的均匀,每一种装饰音的运用在乐曲中都要非常的自然,争取给人一种多而不乱、似
有非有的感觉。
在吹奏乐曲时,舌头的简单伸展、收弯、缩卷、时而贴近上颚,时而自然的离开。口风风门的大小,也就是嘴巴的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等一系列动作也会影响到南方乐曲的吹奏效果。这些小技巧和其他吹奏技巧相比较起来因为不是很明显所以往往都被人们所忽略。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却影响着乐曲的表现力。在吹奏乐曲时舌头的这些小技巧可以造成乐曲旋律断开、顿挫的的变化,使乐曲产生出多变的发音和吹奏技巧。而口风根据音的高低变化、气息的强弱变化,不断的调整嘴巴的松紧,也使吹奏出的每段旋律如同语言抑扬顿挫。
这些演奏技巧不仅丰富了南方乐曲的演奏效果,而且使乐曲旋律更具有渲染力。但是由于地域、民间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又把南方笛曲分为了“江南丝竹”和“昆曲”两种演奏形式。
“江南丝竹”是盛行于苏州、杭州一带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曲目丰富多样,但是绝大部分的曲目都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些乐曲都是在民间风俗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由于人们经常以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相结合来演奏这些与乐曲,所以就叫“江南丝竹”。其中“丝竹”的“丝”是指丝弦乐器比如:二胡、扬琴、琵琶等。而“竹’则是指竹制的管乐器比如:笛子、箫、笙等,也是一种比较小型的乐队组合,而竹笛是最能体现乐曲特点的民族乐器。虽然丝竹乐队比较小但是表演的却非常精致,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丝竹乐在比较热闹的环境中演奏时,经常是采用全部丝竹乐器合奏的演奏形式,再加上一点轻打乐器的伴奏加以点缀,会使场面更加的热闹。而当环境比较安静,围观者较少时,便会适当的减少一些乐器,来迎合周围的环境。是江南苏州、杭州一带最精彩的民间表演形式。主要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鹧鸪飞》、《行街》等。
下面以陆春龄先生的《欢乐歌》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江南丝竹”乐曲的特点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