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三个维度:政治的分析单位: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政治的边界政治的专业化程度1、分析单位:个人,集团,阶级个人-古典自由主义团体-古典多元主义阶级-马克思阶级理论2、范围政府政治观: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非政府政治观: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研究广义政治观:将普遍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权力和权威作为界定政治的标准政治与行政的分化19世纪,美国,政党分肥制spoils system国会1883年通过《彭德尔顿法案》,在联邦政府推行公务员制度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不同的政治观都将权力作为政治的基础古典自由主义权力观基本特点1、将权力视为制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3、垄断性地掌握这种权力地是政府官员古典多元主义公共政策地制定是一个众多利益集团彼此竞争地过程,政府的决策是对这一竞争结果的一个认可权力的第一面着眼于决策的权力权力的第二面通过影响政治议程而排除某些决策出台的权力,“议题设置”或“不决策”权力的第三面符号和观念对人们的偏好形成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控制或偏好形塑围绕权力发生的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人民主权popular sovereignty,sovereignty of people民主权力的制约行政,立法和司法1、人民选举出来的官员有可能堕落和腐败2、官员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扩展自身权力,甚至侵犯民众的利益,人民的绝对统治→“多数暴政”分权(separation of powers),制衡(check and balance)纯粹分权功能或权力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一一对应非纯粹分权or混合分权功能或权力在不同政府部门交叉配置横向-权力分立纵向-中央、地方第二章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历史的维度19世纪下半叶,分科研究的知识分化趋势制度研究-老制度主义、传统制度主义“形式”政府组织的形式或正式的政府组织“法律”公共法律法律规则和程序作为自变量,民主的功能运作和命运作为因变量,政府制度的安排与选择带有强烈的价值因素对非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19世纪后期英白哲特美威尔逊在正式的政治制度结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行为和组织,政府决策的权力或许就在这些非正式的组织和行为之中行为主义革命行为主义在个人和聚合的层次上解释人们的政治行为后行为主义国家或政府存在的目的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后行为主义开创了政治学的无政府状态-政治学由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逻辑的维度新制度主义“制度是重要的”,并将其置于自变量的解释地位精英理论“精英-大众”二分“精英民主论”民众虽然不能当家作主,但有权选择谁来当家作主多元主义尽管并非所有的利益集团都能够接近所有的政治资源,但几乎每一个利益集团都具有某种有利的资源,它们可以在民主过程中发挥影响,谋求反映其偏好,实现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政治系统理论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方法(生物学的有机系统以及控制论的机械系统)运用于政治现象的分析,将政治看做一个系统,它有自身的边界,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有输入与输出公共选择理论政治学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动态性2、研究范式的多元性3、学科边界的开放性(1880年,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美国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4、政治学的国别风格第三章国家与超国家政治从城邦国家到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城邦国家→封建国家及城市的兴起→绝对君主制国家→现代民族国家国家形成的理论探源1、暴力说考茨基《唯物史观》2、神权说3、契约说霍布斯洛克卢梭4、功利说边沁詹姆斯·密尔约翰·斯图亚特·密尔5、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6、当代国家理论的发展道格拉斯·C·诺恩,国家起源理论罗尔斯,“假设契约”国家的形式国家的政体形式1、君主制最高权力掌握在国家元首手中的政体专制君主制等级君主制立宪君主制立宪君主制:二元立宪君主制君主制和议会制并存议会君主制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约束,君主为虚位元首2、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共和制以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它负责总统共和制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直接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委员会共和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制度,亦称“合议制”社会主义国家共和制巴黎公社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作为整体的国家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1、单一制2、联邦制3、邦联制4、不同国家结构的趋中与融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历史演变1、古希腊国家与社会的重合2、中世纪国家与社会关系萌芽3、近代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社会理论的演变1、古典公民社会理论2、近代公民社会理论3、现代公民社会理论4、当代公民社会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1、最小国家“守夜人”自由市场2、福利国家国家以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的身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矫正社会自身所固有的不平等与不公正的趋向,并以此作为保证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的结果3、发展型国家国家力量渗入社会,促进经济发展4、全能国家国家权力无限扩大5、极权国家政治权力对非政治生活的无孔不入民族国家面临的挑战转变中的国际体系1、国际体系的形成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民族国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的地位,在实战上肯定了国家主权原则,从而使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民族国家体制成为现代国际关系活动的坚实基础2、全球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二战后的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一超多强当代国际政治趋势全球化区域化崛起第四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一)代议机关议会与现代民主制度代议民主由基于广泛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代表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形式议会是其核心和主要标志现代议会的直接渊源-等级会议议会制也称内阁制或责任内阁制,起源于英国,又称为威斯敏斯特模式特征:1、虚位元首2、由国家元首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并组织政府3、内阁全体对其政策向议会负连带责任,受议会的监督4、身份兼容原则权力融合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制美国两院制国会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特征:1、国家政权机构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2、总统由普选产生,具有固定任期3、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组织并领导国家的行政机构4、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5、身份分离原则分权制衡(separation of powers with check and balance)半总统制兼有议会制和总统制特征魏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特征:1、总统权力大大加强2、政府不在议会中产生,但须向议会负责3、议会权力受到极大削弱议会的结构一院制(unicameral system)两院制(bicameral system)指导机构议长(英美)主席团、执行局(法德)议会委员会议会委员会是现代议会的工作机构,议会的大部分实质性工作是在委员会内完成的,委员会事实上已成为议会立法与监督活动的中枢地位议会下设的一级工作机构作用:1、对议案的初审淘汰2、对议案的修改,定型设置原则:1、与政府部门对口设置2、按专业领域设置议会党团领袖党鞭议会职权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是议会的首要权力财政权财政监督权1、税收,举债的批准权2、对政府预决算案的审议批准权行政监督权1、质询2、不信任投票3、调查其他权力:1、准行政权2、准司法权3、选举权第五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行政权又被称为“执行权”,指法律的执行权行政体制类型:一元行政体制;二元行政体制1、总统制的行政体制(单头制)(一元行政体制)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2、议会制的行政体制(双头制)(二元行政体制)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3、半总统的行政体制1)总统由议会制政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3)政府不从议会中产生,但须向议会负责行政领导机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内阁)及其辅助机构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首脑,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元首的功能1、象征功能2、代表功能3、纽带功能政府首脑政府的行政长官职权1)人事任免权或人事任免的建议权2)主持内阁会议3)领导政府的工作4)宣布紧急状态权5)代表政府并对政府的一切行为负责政府与内阁作为行政机关意义上的政府,各国的组成人员通常包括行政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行政首脑任命部长时的原则:1)政治原则2)代表性原则3)任人唯能原则4)身份的兼容性原则5)政治利益平衡原则行政管理机构这种按照严格的权力等级构筑起来的组织体系也被称为官僚机构,官僚制(bureaucracy 科层制)1)指一种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理性体系或组织结构2)指由职业文官(专业人员),而非由选举的官员担任行政职务的政府管理体制特征:1)以法律或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权力范围2)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3)非人格性4)延续性5)专业化1853年,英,斯坦福·诺斯科特爵士和查尔斯·杜威廉爵士《关于建立永久性文官制度的报告》(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1883年,美,《文官制度法》(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现代文官制度的法律基础批评:僵化,保守,惰性对民主原则造成的伤害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现代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政治管理的职能,干预管理经济的职能,管理文化教育科学的职能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机构:1、政府职能部门2、专门行政管理机构第六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三)司法机关司法权司法就其本意而言就是居中而断,即由中立的第三方对发生纠纷的双方进行公正的裁决实施法律,解决纠纷范围:审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选举诉讼等各种诉讼诉讼案件,行使违宪审查权,向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以及处理一些诸如财产登记,检验遗嘱一类的非诉讼事务特点:1)普遍性2)独立性3) 被动性4)多方参与性法律体系大陆法系是指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在继承奴隶制罗马法的原则和形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体系罗马法“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英美法系是英国在历史上通过法院办案“遵循先例”和立法等形式,广泛吸收日耳曼习惯法,地方习惯,以及罗马法、教廷法的思想和原则,逐步形成起来的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普遍法法系判例法法系司法机关的设置法院的种类1)普遍法院2)行政法院3)专门法院4)宪法法院和特别中央司法机构法院的审级结构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现代国家的法院体系初级法院-普通的判案法院-中级上诉法院-最高法院法官选任方式:任命制选举制选举与任命混合制职业募选制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审检合署型各级检查机关附设在各级法院内审检分离型检察机关独立于法院系统职权1)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使侦察、起诉、和控诉的职能陪审团1、英美法系:大陪审团小陪审团2、大陆法系违宪审查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国家立法或有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团体的行为是否合宪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查和裁决武装力量军队、后备部队武装警察群众武装1、武装力量与暴力武装力量是暴力的管理和控制组织,所以暴力是和武装力量最为密切的一个概念暴力以杀戮、摧残或伤害等方式,通过对人们造成损害来实现自己的意志2、武装力量与革命革命是指对已确立的政治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建立一种与以前的秩序根本不同的新秩序3、武装力量与军事军事是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和战争活动事项的统称4、武装力量与战争战争是指国家、地区或集团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武装力量在主权国家内的政治功能1、作为国家主权象征和潜在威慑力量2、以暴力维护政权3、促进国家整合4、政治变迁的重要变量第八章意识形态、性质与功能意识形态是一套多少能够自洽的观念体系,这套观念,不管它们是倾向于保存修改还是推翻现有的权力体系,总之为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提供了基础因此,所有的意识形态:1)对现存的秩序提供了一种解释,通常是以世界观的形式2)对于值得期待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模式3)勾勒了政治变迁怎样才能够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特征:1)它是一种迷障,它使得一种虚假和错误的世界观固定化,永久化2)它和阶级体系相联系3)意识形态和权力相联系4)意识形态只是和特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暂时现象意识形态与真理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的功能1)认识框架2)政治认同和整合3)提供合法性4)政治动员5)经济功能意识形态的“终结”第九章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古典自由。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基础篇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对政治的一般解释1、伦理道德政治观—政治源于并服从于伦理道德规范2、宗教神学政治观—政治源于并从属于超自然的力量3、权力政治观—政治是争夺和运用用权力的过程4、法学政治观—政治源于社会契约的立法和执法过程5、公共管理政治观—政治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生产中,人们结成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生产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政治的分析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为基点。

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和发行支持,人们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动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人的需要。

一定的政治状况、现象及其性质,归根到底要从经济事实上寻求原因,各阶级、各社会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表现为一定的政治观点,通过一定的政治斗争,用一定的政治设施来保障实现,政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权威性统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表明了政治现象的本质,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上认识政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得利益要求和客观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集团、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

政治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

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必然转化为政治问题。

政治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衡量任何阶级的政治是非功过的最根本尺度,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二)政治在阶级社会中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阶级是指同一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政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和强烈的阶级属性。

(三)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任何阶级要实行阶级的政治统治,主要的工具便是国家机器,一个阶级要取得和保持自己的政治统治,必须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国家机器这样才能实现本阶级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

大学政治学原理

大学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一、定义1.政治: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得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P9)2.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征的需要。

利益的三要素: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7)3.权利天赋说:依据自然法原则,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权利是人的本性的有机构成内容。

(90)4.政治统治: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是把政治权利转变成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利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统治行为。

(118)5.政治统治合法性:合法性是政治科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主要指获得社会普遍承认,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不能等同于法律性,而是偏重于心里的伦理的或理性的支配。

(125)6.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

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他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

(166)7.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一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92)8.政治选举:是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有全部或部分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

(172)9.政党: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织的政治组织。

(209)10.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是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剩余产品、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人类才分裂为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社会集团。其中,富人成为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奴隶主;穷人即贫困者和战俘沦为奴隶。从此,人类便进入了阶级社会。
(3).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7、权力的基本特征
(1)、主体的制约权数越大,其权力就越大;
(2)、被影响和制约的主体的力量越大,影响和制约主体的权力就越大。
(3)、主体所影响和制约的其他主体的价值资源,一般总是朝有利于主体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投入的,在没有其它方面的制约的前提下,主体所影响和制约的价值资源总有当成自己的价值资源来看待。
12、政治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政治关系是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政治角色既包括个人,如公民、政治家、政府官员,也包括集体,如政党、政治团体、政府机关、国家等。②政治关系是个人和团体在政治生活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发生的任何关系都不是政治关系,即使是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例如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就不是政治关系而是经济关系。③发生政治关系的直接动因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利益。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是指阶级这个人类社会共同体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形成的,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其余的特征都是由这一本质特征派生出来的,这就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其次,划分阶级的首要依据是经济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此,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12、集权:指决策权力和行动决定完全保留最高管理者决定。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科学地阐明了政治的 原因、本质和基本特征,为我们准确确定政治的含义提 供了指南和方法。 •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 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 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 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 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 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 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 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 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 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 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 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 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它成为特定阶级 实现自己的利益的重要凭借。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要求和社会 目标,都必须掌握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 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国家是政治权力的组织体现,因此,国家政权即构成国家组 织的政治权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进行的 政治活动就表现为围绕国家政权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一切政治 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 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 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 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 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 是从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 的一种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 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学原理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探讨政治的本质、缘由、功能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政治学原理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和定义。

从广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对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涉及到政治、行为、文化、制度、组织等多个方面。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原理是关于国家政权、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以及政治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

政治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政治现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国家权力、社会权力、组织权力等。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表现,包括选举制度、政治体制、宪政制度、对外关系制度等。

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文化基础,包括价值观、信仰、思想等。

政治学原理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治学原理关注政治权力、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分析,强调结构和机制分析,与历史学、人文学科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二是政治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或社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政治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是政治现象的核心,政治学原理研究政治权力的形成、变化和运作过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政治权力来源于何处,政治权力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长期研究重点。

(2)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政治学原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政治权力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如何塑造和被塑造于社会结构之中,这是政治学原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政治学原理(全)

政治学原理(全)

C、关系说 《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 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
【2】权力含义★ 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强制力和控制力。
【3】权力形成的条件
权力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使得一方能够控制另一 方,强制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如果双方力量处于均衡状态,那么,双方互不具 有对对方的权力。 在力量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弱势一方或许会对强 势一方产生影响力,影响对方的决策和行动,但这构 不成权力。
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含义 (一)关于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决策和政策
(二)政治学的含义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 2、政治学与经济学 3、政治学与法学
政治权力集团之外的其他团体如果试图分享最高 权力,必须经过政治权力的许可。
【3】范围:特定区域
政治权力都是有其作用范围的。 政治权力如果超出自己的作用范围,就会与别的政治 权力发生碰撞。 政治权力碰撞的结果是冲突。 政治权力在自己的作用范围内不发生作用便是失职。
在相邻的政治权力之间的空白地带管理难度增大。
代表人物: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人类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 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林彪之类如上台,搞点资本主义很容易。”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 产 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 走!”
(二)政治的定义? 1、主体:是否只是国家机关或政治团体? 2、内容:是否所有的公共管理都是政治?

国开政治学原理

国开政治学原理

国开政治学原理国开政治学原理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关系以及国家治理原理的一门学科。

国开政治学原理是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分析政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从浅入深,逐步解释相关原理。

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治运作等政治现象的学科。

•政治学的对象: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选举、利益集团、公民等。

•政治学的目的:通过研究政治现象,探讨政治问题,为实现国家治理、民主政治、社会稳定等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2.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主权原理: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拥有最高决策权和最终决策权。

•权力原理:政治学关注的核心是权力,权力是指在社会中实现自己利益的能力。

•社会契约原理: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于社会契约,即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将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

•平衡与分权原理:政治权力的滥用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平衡与制衡机制通过权力的分散和制约来限制政府的滥用行为。

3. 政治学的理论流派•自然法学派:强调政治学应该建立在理性和公正的基础上,政治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客观的道德原则。

•实证主义学派:主张政治学应该从实证研究出发,通过采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解决政治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派:政治学应该关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通过解决阶级矛盾来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制度学派:强调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影响,政治学的研究应该注重制度设计和改革。

4. 政治学的方法和技巧•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来研究政治问题,寻找共性和差异。

•历史法: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了解政治问题的发展演变和规律,为当前政治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实证研究:采集和分析实际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和实证分析来研究政治问题,得出客观的结论。

•理论研究:通过对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和批判,深入剖析政治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整理
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关系的一门科学。

具体讲,它是一门研究权力的起源、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获得、权力的占有者、权力的运用、权力的平衡与制约、权力的维持、权力的目的及权力的丧失等权力关系、权力现象的科学
绝对主义:封建制之后是一个绝对主义的时代(王权战胜了封建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资本主义反对的不是封建主义,而是绝对主义
国家分类
✓人类学: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政治学:君主制国家&共和制国家;民主国家&专制国家
✓政治-经济:自由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干涉主义国家、国家保护主义国家)✓公法意义上:单一制国家&联邦制国家
孔德:强调实证主义,“社会学之父”
1,他认为人类社会有统一性。

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

因而理想社会应该是人人都有实证思想;
2,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3其思想为杜尔凯姆等人所继承,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克伦威尔
马克思
韦伯
杜尔凯姆《自杀论》
托尼
西梅尔
帕雷多。

政治学原理相关内容

政治学原理相关内容

政治学原理相关内容政治学是一门关于政治教育、政治学说、政治体系及其它政治话题的学科。

其完整的定义是,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科学,它主要探讨政治权力、政治组织、政治行为、政府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政治学原理是联系政治学与实践的桥梁,它是政治学基础性的理论和思想。

本文将从政治学原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政治学原理的概念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是研究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等的综合总称。

其核心在于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三者的统一,是对国家政治现象的深入剖析。

二、政治学原理的内容1.民主原则。

是政治学基本原则之一,指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应当以民主的形式进行。

其特点是平等、自由、民主和公正。

民主原则不仅体现在制度设计中,也体现在行政、司法和立法等各个环节中。

2.体制原则。

政治学原理之一,指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运作需要依照一定的约定和规范,包括宪法法律、政府机构、选举制度、权利保障等。

体制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政治生活提供了依靠,让各方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制订规则,并保障各方的权利。

3.法治原则。

政治学原则之一,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依照法律法规行事,保障公民权利和各方的合法权利。

它的实现能够避免非法行为的发生,也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4.权力制衡原则。

政治学原理之一,它指各种权力所处的相对地位应当清晰,权力应该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被集中或者滥用导致政治失衡和权力垄断现象的发生。

权力制衡原则是保障民主的原则之一,可以避免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掌握过大的权力。

三、政治学原理的应用政治学原理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思想基础,更是一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践指导原则。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政治学原理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国家组织中,体现政治学原理,对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政治力量的公正和权力的制衡。

在司法实践中,法治原则是司法实践的基础,司法不能脱离政治方向,应当在法律和政治两方面进行平衡,以此维护正义和公平。

政治学原理 课程

政治学原理 课程

政治学原理课程
政治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研究政治学基本原理、理论和概念的课程。

它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如国家、政府、权力、权威等,以及政治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

2. 政治理论和思潮:介绍各种政治理论和思潮,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及其对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3.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研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议会制度等,以及它们的运作原理和特点。

4. 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分析不同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形式,如选举、抗议示威、利益集团等,以及它们对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5. 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影响等。

6. 国际政治:探讨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如国家利益、国际安全、全球化等,并分析国际体系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通过政治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掌握政治行为和政
治参与的研究方法,以及了解国际政治关系的演变和影响因素。

这门课程对于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参与政治决策和解决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第五章
政治社团
(影响权力行使的重要组织力量)
一、政治社团的含义 二、政治社团的类型 三、政治社团的作用
一、政治社团的含义
1、定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 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 地参与、影响政府(权力)制定政策、 变动政策和执行政策的社会团体。 (与“利益集团”、“压力集团”、 “院外集团”区别)
(2)权力政治观: 认为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法家、马基雅维里)
韩 非
(3)法律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 一种法律现象, 将政治说成是立 法和执法的过程。 政治的主要现 象——国家是法 律的产物,因为 国家是为了制定 法律和执行法律 而设置的。
[美] 威尔逊
(4)行政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 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行政”)
(5)管理政治观:
认为政治就是 管理公众事务 (孙中山:政,众 人之事;治就是管 理,管理众人之事, 便是政治)
(6)权威性价值分配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 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 动。(与经济、文化比)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 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关 系 (2)政治是经济的 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 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 的社会现象
鲜 明 的 阶 级 性
明 确 的 组 织 性
规范的纪律性
特定的目标性
组织的先锋性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实现共产主义。
3、政治权利的特征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政治学概述•国家与政权•政治制度目录•政治权力与权利•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01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政治团体、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

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法01实证研究法02比较分析法03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政治学近代政治学现代政治学02国家与政权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概念政体类型国家与政权的关系国家与政权的联系国家与政权的区别0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的分类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基本原则,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国政治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04政治权力与权利排他性权威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定义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强制性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定义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参政权公民有权参加选举活动,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监督权0201030405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没有政治权力的支持,公民的政治权利就难以得到实现和保障。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目的。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依据。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目录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一、政治的含义和本质二、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三、政治的作用第二节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二、政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我国政治学的任务二、政治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关系与政治结构第一节政治关系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二、政治关系的特征三、政治关系与政治权力四、行为主义的政治系统论第二节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含义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现代西方政治权力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三、美国的政治结构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政治制度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含义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二、政治制度的作用三、影响政治的基本要素第二节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奴隶制政治制度二、封建制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第三节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政治利益分析第一节利益集团一、利益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二、利益集团第二节利益的表达方式一、对抗性的表达二、非对抗性的表达第三节利益综合一、利益综合的过程二、利益综合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政治平衡一、政治平衡的本质是利益平衡二、政治失衡是利益关系失衡的外在表现第五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概念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特征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一、公共政策的规划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三、公共政策的评估第三节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规则一、西方国家的政策决策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决策第四节公共政策的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对国内的主要功能二、公共政策的对外功能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第六章政治录用第一节政治录用的标准一、政治录用的含义二、政治录用的标准第二节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一、世袭制二、官吏选拔制度三、科举制度第三节现代西方的政治录用制度一、政党体制中的政治录用二、公务员体制下的政治录用三、双重录用体系的分析第四节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一、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内容二、中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第五节政治转型中的腐败问题一、社会性腐败二、政治性腐败第七章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第一节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广泛性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功能四、政治舆论五、政治法律第二节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内容二、政治文化的功能三、政治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四、精英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五、个人主义政治文化与集体主义的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功能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八章政治变迁与政治文明第一节政治变迁的思考:政治民主一、关于民主的理论二、民主的本质三、政治民主的基础四、民主的基本类型五、基层民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政治改良:正常社会的永恒努力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条件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第三节政治革命:过去的结束,现在的开始?一、政治革命的含义二、政治革命的条件三、政治革命的作用第四节革命到革命后政治转变一、革命后政治的基本含义和任务二、革命后政治建设的基本条件三、革命后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五节政治发展与政治现化代:向着更高的政治文明一、政治发展学说的兴起二、政治发展的含义三、政治发展的目标四、政治发展的动力五、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六、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七、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八、政治合法性附录政治学研究常用的统计数字和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恩格尔系数三、基尼系数四、现代化指标体系五、城镇化水平参考书目前言——政治科学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本书本书是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部分,体现出我们的特色的内容主要在第五、九两章。

743政治学原理

743政治学原理

743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一个涵盖了政治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科,主要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1.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政治行为者通过一定方式获得和行使的强制性力量或影响力。

政治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行使方式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政治行为、维持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政治学原理研究各种政治制度的特征、功能和运作机制,包括民主制、共和制、君主制、联邦制等。

3. 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指的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包括选举、决策、立法、行政、司法等。

政治学原理研究政治行为的动机、过程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政治行为实现特定目标或利益。

4.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对政治现象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

政治学原理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演变,以及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5.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关系成为政治学原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国际政治秩序的演变、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等问题。

6. 公共政策与行政学: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

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以及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等问题。

7. 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是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运作机制和影响,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

8. 政治心理学:研究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学科。

探讨人们在政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情感反应和认知过程,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9. 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

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探讨经济因素对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影响。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一.政治内涵的历史发展(一)在西方的演变古希腊:政治(poli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olis ,原义为城堡,后为城邦。

有了城邦就有管理者。

马克思认为,古希腊城邦已具有了统治的意味。

政治指: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所进行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从思想家的角度,政治是道德的政治、德性政治、伦理政治。

四美德:正义、智慧、勇敢、节制。

古希腊的政治注重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苏格拉底:“用看星星的眼睛看城邦”柏拉图:“柏拉图疲倦的眼神中美丽的城邦”亚里士多德:“城邦的目的是追求至善、实现正义”古罗马:政治就是人民的共同事业,政治就是共和国。

反对王权统治,建立权力与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的共和政体。

古罗马共和国有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古罗马共和国强调民主、自由、平等、法治。

到罗马帝国时期,则过多强调政权、统治,忽略了权力的合法性,演变为暴力、独裁。

中世纪:中世纪是一种神权政治(两个巨大的等级:上帝之城、人间之城。

奥古斯丁,阿奎那),教会行使神权,代表上帝,统治着人间王权和世俗力量。

其特点是:⑴强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等级森严;⑵促进了私人领域扩大化,个人信仰领域得到扩展生长。

在中世纪,这种私人领域的扩大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逐步分离,个人信仰领域的生长和相对独立,人们对于自己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资本主义新教伦理精神的萌芽,对近现代西方政治影响深远。

近现代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有民族国家的独立(主权国家),公民社会的兴起,打破神权政治的精神统治,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政治活动围绕民族国家获得主权、巩固政治权力而展开,是以主权为核心的权力政治。

当代——全球化时代:这种以国家政治和权力政治为特性的政治已经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

全球政治、全球治理等新概念出现。

但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仍然保持着政治上的独立性,依然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和治理政策的制定者。

(二)在中国的历史变迁1.中国古代的政治:先秦至近代(鸦片战争)政,有几层含义:⑴指一定朝代的制度、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第一章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

(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大题)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1)社会经济基础。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2)社会(权力)基础。

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关系状况,为形成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联系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社会管理职能基础:(4)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同和异议。

第四章政治体系4.1国家与阶级(名词)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和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4.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

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5.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4.1国家与阶级(大题)1.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著名论断?33页(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既不代表剥削阶级,也不代表被剥削阶级,它是高出于一切阶级,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2、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论述)39页(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2)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伴随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3)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3、如何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40页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是为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所占有,他们就是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他们的奴役和剥削。

②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是指那个阶级的统治,在剥削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权,都是先由经济统治权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起国家都会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国家作为产生于社会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的不是阶级组织的形式。

4、氏族的特征?28页(1)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也是维系氏族的纽带。

以血缘关系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2)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名词)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人民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把自己企业和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出卖给社会大众,根据这一现象,某些西方学者认为,由于“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手中”,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由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制变成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

(71页)。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大题)1.中国封建官僚制的特点?(1)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

(3)再次,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称为官僚制的核心。

(4)此外,医用职权谋取私利2、为什么说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简答、辨析)(1)首先,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生产资料任然掌握和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

(2)其次,福利国家仍然是垄断资本掌握的国家。

垄断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支配地位,掌握和操纵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则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地位。

(3)再次,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4)同时,福利过年的公共工程和社会福利分配政策的最大收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5)由此可见,福利国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

4.3国家形式(名词)1.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2.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大题)4.3国家形式1.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异同?(相同)资产阶级组织形式;议会制两个权力中心议会是权力中心(不同)议会共和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议会君主制国王世袭、无任期4.4国家机构(名词)1.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分权制衡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

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条原则,首先是在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建设中明确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集中制设想并把它作为第一个国际共产组织第一国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后来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比较系统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原则。

4.4国家机构(大题)1.资本主义议会的职权?144页-145页(1)立法权。

立法权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最基本的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

议会财政权的意义是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重要权力之一。

议会同意权是资产阶级国家议会防止政府滥征税、乱开支、加重企业和公民个人负担的有力手段。

(3)监督权。

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

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

第二,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

第三,弹劾。

第四,质询。

3、国家机构设置形式多样性有哪些?138页首先,不同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不同。

其次,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组成方式、运作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种种差别。

再次,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4、决定国家机构设置的因素有哪些?139页(1)国体的制约(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3)国情诸因素的制约(4)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制约2.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2)全社会性(3)整体性与系统性(4)强制性4.5国家与民族(名词)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

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

3.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