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案例-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报告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假设此博弈的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A 与B , 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 。A (中国电信) 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 (中国联通)则刚刚成立不久,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正因为B 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所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 的价格可以比P0 低10 %。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 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 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 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B 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A 造成了影响。这时候,A 该怎么做? 不妨假定:
A (
电信
)
B(联通)
降价维持
降价(-5,-5) (15,-5) 维持(-10,15) (5,10)
从A 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 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 降价的收益为15×50%- 5×50% =5 ,维持的收益为5×50 %- 10 ×50 % = - 2.
5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 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从B 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 ,维持收益为2. 5 ,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 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5 ,整体损失10 ,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我们构造的这一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囚徒困境”的对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囚徒困境”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解开囚徒困境,达到帕累托最优,可以尝试如下改进策略。
合作:将俩囚徒的不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如果双方了解得足够,并且合作关系比较牢固,都深知对方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出卖自己,而且自己也愿意为双方的整体利益承担更大的风险。这时,两人都会选择(不坦白,不坦白) ,从而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采用二元收益模型:囚徒困境中将关押时间作为唯一影响决策的变量。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变量:经济利益。在合作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利益将得到最大保障。这时,收益函数成为二元的,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收益矩阵。
变一次性博弈为重复性博弈:当博弈进行多次的时候,并且双方对此很清楚,知道还有多次的博弈。那么双方就会采取合作的态度。当然,如果是有限次博弈,我们还不清楚双方将会于何时改变合作的态度,变为不合作博弈。当博弈次数不定时,实验结
果表明,对博弈者最有利的策略,是简单的“针锋相对”( tit - for - tat) 策略。即第一回合采取合作策略,后面则视对方策略而改变。如果对方合作,则下一回合中合作;对方背叛,则下一回合背叛。
加上赏罚因素:这与道德的形成类似。如果有一个外部监督机制,对于采取合作的囚徒给予奖励,不合作而坦白的囚徒则给予惩罚,那么就能够有效改变收益矩阵的数值。当这种奖励或惩罚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就都会选择不坦白这一策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在社会制度或是在道德的制约下,企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合作博弈的结果。
双方之间能够进行沟通,显然这是一个改变双方纳什均衡策略的机会,但沟通的结果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双方的信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