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教案2 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2f069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0.png)
五、总结质疑,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在能量的这一章书里,我们学习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能量方面的小创作,小发明。你们都很棒,我相信你们做得到!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1、出示:花生米
问:花生米有能量吗?相机板书:化学能
2、问:能设计一个实验让花生米的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吗?如何验证?大家讨论一下吧
3.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实验,别忘了实验前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展台汇报演示
生:蜡烛点燃 蜡烛中的化学能产生光能 热能 热能使风车转 。产生机械能和风能
生:飞旋的扣子 动能转换为声能
师:讲解怎么穿线 打结 以及玩法 强调还有实际上还有属于机械能外另外两种量再互相转换是势能、动能的互相转换 溜溜球就是首先势能转动能 来回转换
生:我把铁丝来回弯折由动能转换为热能,互相敲击动能转换为声能,甩起来,动能转换为风能。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情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老师的玩具当我打开快关的一刻他出现了那些能量?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这就叫做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3.(先让学生选择一种回答)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20766cd479563c1ec4da71a9.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存在。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
3、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缝衣针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谈话:(1)你知道哪些能量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化吗(2)同学们将两手搓热,贴在脸上,说说什么感觉。
二、探究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2、实验探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猜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步骤:1.用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紧贴杯底。
3.组织学生开始实验,注意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4.学生展示记录单汇报实验结果。
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小结:同学用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学科学不仅要大胆猜测而且要小心验证。
5、解决问题:(1)出示书中P56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先自己看书,想好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统一答案后再汇报。
)学生观察交流并记录交流结果。
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2)说说自己早上吃过早饭去上学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四、1、全课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能量的转换搓手动能→声能、热能花生米化学能→光能、热能电视机电能→光能、声能特点: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b8d14ff18583d0496459e8.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解农一、教材分析《能量的转换》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将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
3. 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实验活动和制作玩具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 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 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准备装有凉水的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打火机、细铁丝、花生米。
六、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导课,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让我们一起猜一猜。
(出课件)2.花生很好吃,我们一起尝尝,好吃就要多吃点,老师今天展示的是花生的另一个功能。
下面我来展示他的另一个功能。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搓手活动、开灯体验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课:能量如何转换1.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感受能量转换(1)师点燃花生米,问:你发现什么能量(光能和热能)(2)请生说说通过什么发现的光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2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能量的转换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9d717143323968011c92a9.png)
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3.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热情的迈小娃欢迎客人老师的掌声有能量吗?怎么来的?(板贴:动能——声能)二、观察卡通画,找能量1.你发现这两幅有趣的卡通画里的能量了吗?找一找。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动能——机械能2.揭题:能量不仅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而且能量之间还可以转换,这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
板贴:能量的转换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实验探究,感受能量的转换1.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一粒花生米来探究能量之间究竟是怎样转换的。
2.这粒花生米有能量嘛?能看见吗?有什么办法把它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让我们看到?(燃烧花生米)3.燃烧后你能看到什么能量?热能能看见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来收集一粒花生米释放出来的热能数据。
先画出来,再讨论实验步骤写下来。
(5分钟)4.汇报、完善实验设计。
5.演示打火机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强调安全使用的要求。
6.学生实验。
(9分钟)7.交流实验发现。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四、看图分析,体会能量转换的复杂性1.过渡:从一粒花生米燃烧加热水的试验中,我们已经发现能量之间的转换不仅仅是一对一那么简单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2077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f.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知道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 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4. 能举一些涉及能量的实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5. 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够正确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 能够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3.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听讲、演示、实验。
2. 讨论、解答、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开始课堂前,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可写在黑板上,并通过PPT展示,简要地介绍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应该关注哪些东西。
2. 知识概念的普及在老师介绍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复习此前所教的内容,提醒学生其重要性。
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常用概念。
3. 案例展示教师将具体的示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他们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案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他们将会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亲手获得一些结论以及思考各种实用能源在生活中的发挥作用。
5. 思考题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
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让他们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六、总结学生对于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对未形成完整的部分再次回顾整理,清理知识点联系,并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本次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单元的内容。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85b6633d4b14e84246881.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四、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效果分析一、导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能量?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3、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板书:食物的化学能摩擦产生的热能4、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5、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
6、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7、学生汇报。
8、实物投影或看P45图分析: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9、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记录。
10、小结。
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表现。
2、学生自由构思绘画。
3、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
2、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a143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f.png)
(3)原理解释:发电机的原理,就是在线圈中有磁场的改变,就会有感应的电场产生,进而在整个电路中产生电能。磁铁本身就具有磁场,在摇动摇摇发电棒的时候,磁铁一下子接近线圈,一下子又远离线圈,就会让磁场忽大忽小不断改变。这样一下,磁场改变所产生的电能,就可以让摇摇发电棒上的LED亮起来了。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交流展示、接受质疑、不断反思、更新和深入研究。
【教学重点】
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并依据证据进行交流、分享和反思评价。
【教学难点】
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能够坚持从证据出发,细致分析论证,不断质疑反思,作出改进调整。
5.能量的多次转换
(1)阅读书本的相关实验要求,讨论:做这个实验时,有什么安全操作要注意的吗?
(2)学生分组操作,观察,交流
(3)小结
(三)总结拓展
1.分析p10图片情景中能量的转换,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
2.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重新回顾本课涉及到的实验及其能量转换,结论:生活中,能量的转换有时候是很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可能会出现多种转换,需要仔细分析。
然后是动能和热能的转换,搓手,将动能转换成热能,而热胀冷缩导致的空气膨胀,又将热能转换成空气的运动直至顶开硬币的动能。
动能与电能的转换能够给学生带来奇妙的科技体验,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一定的背景介绍和拓展。
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又是能让学生有很多的发现,其实除了动能,还同时有热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触摸瓶壁,感受能量变化的复杂性。随后就可以体验能量的多次转换。
(可以短视频代替教师的解释)
《能量的转换》备课教案
![《能量的转换》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809b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1.png)
《能量的转换》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判断能量的转换形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2. 常见能量转换实例3. 能量转换的原理与规律4. 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5. 能量转换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常见能量转换实例、能量转换的原理与规律。
2. 教学难点:能量转换的原理与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和原理。
3.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能量转换的实例,如太阳能电池,引发学生对能量转换的思考。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解释能量转换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实例: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实例,如燃料燃烧、电动机工作等,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过程。
4. 讲解原理与规律:讲解能量转换的原理与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能量转换的内在联系。
5. 应用与拓展:探讨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强调能量转换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能量转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概念的理解、实例分析的能力以及能量转换原理与规律的掌握。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能量转换的实例、图片、动画等,用于辅助教学。
2. 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电动机等,用于展示能量转换的实验。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 能量的转换》教案1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 能量的转换》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67ca8430b4e767f5acfce82.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3、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4、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能的知识,老师带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
2、教师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共同演示电磁铁吸铁的实验。
3、提问: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铁能力呢。
4、讲述: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边讲述边板书电能磁能像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5、讲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电视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电能?光能?声能?我们一起来搓搓手,有什么感觉?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化学能?热能?声能?点评: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上课伊始教者运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了课题学生兴趣盎然。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实验,别忘了实验前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点评:教者实验前讲清要求,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精心组织汇报交流,达到了指导周到、实验有序、交流清晰的目的。
三、实际应用,加深巩固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图(多媒体出示图),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到底有哪些能,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2、(先让学生选择一种回答)谈话就像刚才这样小组进行讨论,把这张图片里能量是如何转换描述出来,记录在课本后的活动记录上。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bcebdb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和能量的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过程以及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能量转换的现象,从而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换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能量的转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原理,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能量的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分类,使学生对能量有全面的认识。
3.讲解能量的转换原理:阐述能量转换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本质。
4.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5.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能量转换实例,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能量转换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2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2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f12603312b3169a451a486.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2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1、提问: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探讨: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96d2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f.png)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可以多次转换。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
3.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体验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甚至可以多次转换。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教学课件、活动手册等。
分组材料:牛顿摆、扣子、细绳;瓶子、硬币、水杯、水;直径1厘米的有机玻璃管、漆包线、发光二极管、条形磁铁;小苏打、白醋、瓶塞、锥形瓶;火柴、酒精灯、废火柴收集器、湿抹布。
【教学时间】1课时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二)描述能量的转换1.出示图片,这张图片显示的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实例,我们来试着描述能量的如何相互转换的。
你们看,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就像这样说,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
2.学生交流。
师:“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
”3.小结:看来能量的转换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有的我们能观察到,有的我们虽然观察不到,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能量的转换。
【板书设计】3.能量的转换转换一种形式的能量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精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般程序,并在学习科学家事迹中,体悟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发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
2.能够围绕“鲫鱼有记忆吗”这一较为复杂的问题,开展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较为整体的认识,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8393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8393](https://img.taocdn.com/s3/m/4be1121abb4cf7ec4bfed0b4.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产生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
3、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小玩具。
4、在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橡皮泥、细铁丝、花生米、打火机、纽扣、线、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的导入1、春天是我们户外活动的好时候,当你在操场上满头大汗踢足球时,当风筝徐徐飞上天,花草树木竞相生长时,你是否意识到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能量,你感觉到了吗你能举例说一下我们身边的能量吗(动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2、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灯泡亮了,靠的是什么形式的能(电能)3、讲述:电能让灯发光、发热,我们就说电能转变成了光能、热能。
记录:电能电灯光能热能(板书)4、一种形式的能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这就是能量的重要特征之一能量转换。
(板书课题)5、提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搓手、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二、研究能量如何转换1、我们已经知道能量可以转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2、介绍实验器材。
3、猜想点燃花生米加热水会有什么结果实验中我们怎么操作才能知道水加热了4、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幻灯片出示)5、学生在实验中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发现花生米燃烧后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学生讨论)6、实验完毕汇报交流。
(板书:化学能燃烧热能、光能)7、看模式图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出示能量转换图。
8、学生用箭头标出来。
9、汇报交流。
(实物投影)]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能量转换的知识,学以致用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三、做“飞旋的扣子”游戏,体会能量转换过程1、谈话:我这有一个好玩的东西。
(边说边玩)2、讲解飞旋的扣子的做法及玩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能量的转换|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85a7e97375a417876f8f72.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科学探究:(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3.发展目标:(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打火机、缝衣针、花生、凉水、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思考。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2.认识能量的转换(出示3幅图片)。
我们已经知道能量有很多种形式,你们知道这三幅图中能量有没有发生转换?是怎样转换的?学生观察描述。
师:能量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
吹风车,动能转换为风能。
拔河,化学能转换为动能。
电灯,电能转换为光能与热能。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6601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5.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换现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转换的原理和科学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实验教学: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转换的现象和原理。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3.教学多媒体: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电池发光、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能量转换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能量转换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点评实验,总结能量转换的原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8efae59af1ffc4fff47ac0f.png)
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能形式探究能量的转换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立志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灯泡、细铁丝、软木塞(橡皮)、花生米、烧杯、温度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出示放风筝的图片,同学们,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呢?是什么在起作用呢?(风能让风筝飞了起来。
)2.出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植物生长的吗?(光能使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
)光能还有什么作用呢?(光还可以发电,可以使物体发热,特殊的光可以看到人体骨骼和骨骼内部……)3.出示烧开水的图片,热能可以做什么?(热能可以使水烧开,可以发电,可以使湿的物体变干,可以烧熟饭菜,可以取暖……)二、实验探究1.谈话: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2.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操作,提出做点燃花生米加热水小实验的要求。
3.提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
)4.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讨: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说说在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6.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热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柴草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7.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上的图)引导学生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能量的转换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
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
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
小结:
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
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
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见教材59页)。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
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
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
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
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四)能量的互相转化
1.提问:
是不是只有电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吗?
2.活动一:
快速用力捋绳子,体会手的感觉;快速反复弯折铁线,体会弯折处的温度变化;两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纸上擦橡皮。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教师巡视。
)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让学生意识到能量不一定只转化成电能,像上面的活动就证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
3.活动二:
制作蛙声筒
教师介绍学生制作.实验。
思考蛙声筒是一个怎样的能量转化器,能量如何转化?
4.研讨: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利用能量转化为我们做事的例子,它们分别怎样转化能量?(如用热水泡可将瘪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热水器在有太阳时就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等等)
5.引导学生设计其他的能量转化器,并说说这种能量转化器是如何实现能量转化的?如制作风车.帆船,可以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小电珠制作“小台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等等。
(五)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外延伸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