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进展(9)幻灯片

合集下载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
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 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
❖ 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
❖ 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
❖ 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
2020/12/6
22
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
病原学治疗
——痰培养基本要求:
❖ 筛选痰液的标准
❖ 鳞状上皮细胞 <10个/低倍视野
❖ 白细胞
>25个/低倍视野
❖ 或两者之比为1:2.5
❖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有临床意义❖ 痰细源自定量培养: 病原菌≥106cfu/ml
.
2020/12/6
.
2020/12/6
21
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
病原学治疗 ——血培养基本要求:
➢ 在发热时采血,发热越高,阳性率越高。 ➢ 一次血培养应包括3份血样(至少二份),各份
间相距15-30min。 ➢ 部分病人要连续采血二天。 ➢ 每份血标本,不少于5ml,最好是10ml。 ➢ 培养应该包括需氧培养与厌氧培养。
感染性疾病: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
疾病与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大约各占50% 左右。
.
2020/12/6
17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保证因素
➢ 科学认识感染性疾病 ➢ 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 ➢ 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 及时调整、停用抗生素药物 ➢ 合理进行预防用药
.
2020/12/6
18
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幻灯片新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幻灯片新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克拉维酸、舒巴坦,区别:只有舒巴坦对鲍曼不 动杆菌有效。克拉维酸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 单独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大多数对不动杆菌无效 ,必须加上舒巴坦方可用于临床。但在鲍曼不动 杆菌中国共识中认为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对鲍曼 不动杆菌有一定活性。
• 国外常用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多使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氟喹诺酮类的研究进展
上市时间 主要代表药物
抗菌谱
第1 代
62-69 年
萘啶酸、吡咯酸
G-
第2 代
69-79 年
吡哌酸、西诺沙星
G-、部分G+
第3代
80-96 年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G-或G+菌
、氧氟沙星、左氧氟 分支杆菌、军团菌
沙星、氟罗沙星
、支原体、衣原体
第4代
97-02 年
格帕沙星、莫西沙星 、吉米沙星、曲伐沙 星
• 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可使GM实验:假阳性!
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
• 绝对优势: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耐万古霉素 菌株亦可能有效。
• 弱点:对表皮葡萄球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阳性 菌、肠杆菌、沙雷菌、柠檬酸杆菌、糖不发酵菌 (不动杆菌除外)无效!
• 对大多数G+G-菌有效。
抗绿脓杆菌:哌拉西林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多数G+、G-菌包括厌 氧菌有效。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沙雷菌、 脆弱拟杆菌有效。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草绿色链球菌、屎肠球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放 线菌无效或效果不肯定。
• 综上所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覆盖大多数肺炎 常见病原体,除了支原体、衣原体。对少见病原 体中的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部分厌氧菌有 效。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实用PPT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实用PPT
第九页,共六十七页。
科学(Xue)认识感染性疾病
发(Fa)热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 其他疾病 病因未明
构成比(%) 41.0 18.0 11.9 14.4 14.7
第十页,共六十七页。
科学认(Ren)识感染性疾病
未明(Ming)热:
感染性疾病
国内资料
(n=6875)
59.4
肿瘤性疾病 16.4
立即启用某种广谱抗菌药物,希望(Wang)能覆盖 可能的主要致病菌,及早控制病情发展,以最 大程度地提疗效与拯救成功率。 一旦得到微生物检查结果报告,应调整治疗方 案,或换药以强化针对性,或调整剂量与给药 方式以提高疗效。不宜持续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正确选择抗生(Sheng)素药物
抗生素(Su)的分类 药代学与药效学 给药途径 配伍禁忌
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
给药途(Tu)径
原则:
口服可吸收的抗菌药物只要病情允许病人又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能肌肉注射者就不必静脉滴注或推(Tui)注。 但对于严重感染,仍宜静脉给药!
任一途径投药后,血药浓度多在0.5~4h到达高峰,并迅速分布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配伍禁(Jin)忌
联合用药的目的: 增加抗菌谱的覆盖(Gai)范围,用于混合感染 希望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以提高疗效,用
于控制严重感染 希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减少单个抗生
素的剂量)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配(Pei)伍禁忌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Wu)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 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 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 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 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 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 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 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 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 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 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 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 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 生。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 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 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 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分级原则
•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 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 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 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
第二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孢类
• 注意事项 • 1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PPT课件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PPT课件

抗生素给药方式 的改进
改进抗生素的给药方式可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例如,开发靶向给药系统, 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感染部位 ,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与抗生 素的联合应用
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 的治疗方法,与抗生素联合 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提 高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如 何利用免疫疗法增强抗生素 疗效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
抗生素的分类
根据抗生素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可以将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 素和半合成抗生素。天然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而半合 成抗生素则是在天然抗生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细菌壁自溶Biblioteka 的活性抑制蛋白质合成阻碍核酸的合成
某些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 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 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 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 ,变形死亡。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进展 ppt课件
• 抗生素概述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未来展望
01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或高等 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 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针对病原体选择抗 生素
剂量与疗程合理
联合用药需谨慎
预防性用药需慎重
关注不良反应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类型,选择敏感、高效 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 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 耐药菌株的产生。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 和感染程度,制定适当 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 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 效浓度,同时避免不必 要的长期用药。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共29张PPT)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共29张PPT)

目前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3种。这些 酶抑制剂本身也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抗 生素,在其单独使用时只有很弱的杀菌 作用。其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保护与其组 合的药物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3种常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谱与抑酶活性 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3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区别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他唑巴坦抑酶的强度比 AmpC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G-杆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很低,不足以引起耐药,但存在于阴沟肠杆菌,沙雷氏菌等细菌中的ampc基因表
达可成百升高,引起棘手耐药问题。 表2 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合剂
克拉维酸及舒巴坦稍好,对染色体介导 目前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3种。
派拉西林-他唑巴坦 16∶1-8∶1 同上
头孢哌酮-舒巴坦
2∶1-1∶1 同上
并不是任意两种药物都可以随便组合在 一起,原则是组合在一起的两种药物的 药代动力学特征性相近,如半衰期、组 织分布、排泄途径等都应尽量一致。另 外,两药组合不增加其毒性而应起到协 同作用。
应当强调:不是加了酶抑制剂后就能解 决所有的耐药问题, β-内酰胺酶种类繁 多,有些不能被现有的酶抑制剂所抑制。 随着β-内酰胺抗生素应用时间增加,细 菌产β-内酰胺酶的能力及其所产酶水解 抗生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可以组成多种抗生素合剂。目前临床上 青霉素及1、2代头孢无后效应。
G-杆菌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酶,一般酶抑制剂最无效的,只有他唑西林可能有较弱的作用。 目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一类抗生素,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毒性相对较低。 与伊米培南相比,抗G-杆菌活性稍好,但抗G+细菌活性稍弱。
其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保护与其组合的药物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 AmpC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G-杆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很低,不足以引起耐药,但存在于阴沟肠杆菌,沙雷氏菌等细菌中的ampc基因表 达可成百升高,引起棘手耐药问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展幻灯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展幻灯片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①虽然对
多数细菌的MIC比较理想,但血药峰浓度不够高,有
时临床结果与实验室报告不一致;②某些药物毒副作用比较 严重,可表现在神经系统、肝脏、心脏传导系统等,近年来 已投入临床应用的曲伐沙星、格帕沙星分别被发现偶有较严 重的肝脏和心脏毒性作用发生而需进行重新评价;③动物实 验发现,此类药物可能有潜在的促畸作用及影响幼年动物关 节发育,故孕妇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不宜应用;④
2 抗菌机制
目前认为可将抗菌肽对菌细胞的破坏过程分为两个 阶段,即二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是指抗菌肽与菌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比值 较低时,抗菌肽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细菌胞膜 富含脂类区域结合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指募集结合的抗菌肽与菌细胞膜脂成 分的含量到达一定比值时,在菌细胞膜上形成“孔道 〞使菌细胞裂解破坏的阶段 抗菌肽除具上述抗菌作用机制外,还可通过如下作用 机制发挥抗菌作用: ①抑制细胞呼吸作用; ②抑制细 胞外膜蛋白的合成; ③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④干扰细 胞内DNA和. 或蛋白质合成; ⑤诱导细胞凋亡等。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品种有亚胺培南〔伊米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并有 抑酶作用。亚胺培南在体内易受肾脱氢肽酶降解,需与该酶的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按1:1组合成复方制剂——泰能。帕尼培南与亚胺培南类似,抗菌谱大致相似,也需参加肾脱 氢肽酶抑制剂。美洛培南那么不需参加肾脱氢肽酶抑制剂,与亚胺培南相比,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稍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那么相似或稍弱。
3 协同抗菌作用和其它生物 学功能
研究发现,抗菌肽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或多种抗菌 肽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Minahk〔6〕 等发现enterocin CRL35与四环素、红霉素、 氯霉素联合应用时,可使上述抗生素最低抑菌浓 度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与菌细胞膜“孔道〞形 成有助于抗生素进入菌细胞内有关。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幻灯片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幻灯片

滥用误区
▪ 抗菌药=消炎退热药 ▪ 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 ▪ 以广谱抗菌药对付常见感染 ▪ 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 ▪ 个人老经验就是真理
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某些误区
发热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生素 血象升高患者肯定存在感染,应使用抗生素 只要有炎症,就应使用抗生素 某些免疫力低下患者容易感染,应使用抗生素 使用激素患者,应使用抗生素
Dep. of Emergency Medicine【粉乖留爪
Bid=q12h
青霉素400万u,bid 青霉素200万u,q6h
Tid=q8h
凯福隆2.0g, Bid 凯福隆2.0g, q8h
头孢拉定6.0g, qd/3.0,Bid 头孢拉定2.0g, q6h
医护人员认知不足: •各种药物的特性 •规范用药的重要性
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法规与规范
• 2004年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颁发 了《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
• 2004年广西区卫 生厅出台了《抗菌 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规范(试行)》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物
•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 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使用理想目标
1. 有效控制感染,达到最佳疗效; 2. 有效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 剂量和疗程合理,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4. 避免导致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 选药、给药途径、给药方式合理。
Dep. of Emergency Medicine【粉乖留爪
抗菌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1929 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
头孢他啶
头孢唑啉 头孢唑肟

抗生素及抗菌药临床应用进展幻灯片

抗生素及抗菌药临床应用进展幻灯片

• 对新开发的新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也不同程度的 耐药
• 如头孢匹罗 cefpirome〔第四代头孢〕对MRSA 的MIC90为128mg/l
• 亚胺培南 imipenem
MIC90 100mg/L
• 美洛培南 meropenem MIC90 50mg/L
• 目前对MRSA有效的抗生素首推万古霉素。
PBPs PBP-1 PBP-2 PBP-3 PBP-3ˊ PBP-4
分子大小(KDa) 87 50 75 70 41
功能 为初级糖肽转肽酶 为转肽酶,在非生长期细菌中起作用 与打隔断有关的转肽酶 与打隔断有关的转肽酶 为糖肽的二级交叉联结中的DD-羧肽酶与转肽酶
• MRSA中多了一个78KD的PBP2a,这种MRSA特 有的PBP2a不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均极 低,而且具有其它高亲和力的PBPs的功能。当 其它高亲和力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后 ,PBP2a可取代其功能而不被抗生素杀灭。
• AUC是反映吸收药量大小的参数,单位 是浓度*时间。AUC越大说明吸收量越大 ,反之那么吸收药量越小。
图:是非静脉单次给药后典型的一室模型药-时曲线
药 物
C max
有三个重要参数: 达峰时间 Tmax
浓 度
峰值 C max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MIC
AUC
Tma
x
时间
三.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 PAE的长短也与药物浓度相关,抗菌作用强或高 浓度抗生素产生较长时间的后抑制作用。
• 因而引出了最正确给药间隔时间的概念 。
• 最正确给药间隔时间<血药浓度在MIC以 上持续时间+抗生素后效应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B
此时考察临床疗效
临床治愈率
0
01
2 3 4 56 7 8Hale Waihona Puke 治疗时间(天)9 10
Nightingale CH, Pharmacotherapy, 2000
1:青霉素〔penicillins)
● 自然青霉素类(natural penicillins) 包括青霉素G和青霉素V。 ▓ 使用方法 ▓ 抗菌谱 ▓ 疗效
● 氨基类青霉素
为青霉素基础结构的侧链β—酰基上加上氨基。包括 氨苄西林、海他西林(hetacillin),美坦西林(metapicillin)等
▓ 抗菌谱 ▓ 疗效 ▓ 稳定性
● 耐青霉素酶的的半合成青霉素
为治疗金葡菌感染而发明。甲氧西林(methicillin)为 第一代对金葡菌β—内酰胺酶稳定的青霉素。
2: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包括一、二、三、四代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 ● 舒巴坦(sulbactam,青酶烷砜钠) ● 他唑巴坦(tazobactam)
4:碳青酶烯类(carbapenems) 5:氧头孢烯类(oxacephems) 6: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monobactms)
▓ 抗菌谱 ▓ 疗效 ▓ 稳定性
● 羧基青霉素类
羧苄青霉素为抗绿脓杆菌的第一个青霉素。 ▓ 抗菌谱 ▓ 疗效 ▓ 稳定性
● 脲基青霉素
有阿洛西林(azlocillin),呋苄西林(farbenicillin)、 美洛西林(mezlocillin)、阿帕西林(apalcillin)和氧哌嗪青霉素等
▓ 抗菌谱 ▓ 疗效 ▓ 稳定性
● 咪基青霉素烷酸类
▓ 美西林(mecillinam)对肠杆菌科革兰阴 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阳性菌、绿脓杆菌等无效。 (0.4—0.6g)×4次触静滴。
▓ 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口服:0.2--0.4g/d。
● 青霉素类的新品种
▓ 福米西林(formidacillin) ▓ 阿扑西林(aspoxicillin)
Serum or tissue drug concentration
> MPC 疗效佳,无突变MSW 疗效可,易突变
< MIC 无效,亦无突变
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PC MIC
Time post-administration
比较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的常规和非常规方法
100
A
Craig WA.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ibiotics(post congress of the 7th WPPCCID,2000.)
氨基糖苷类日剂量单次给药
• 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氨基糖 苷类Cmax/MIC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 • 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
关系不密切。可以通过提高Cmax来提高临床疗效,但 Cmax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氨 基糖苷类药物尤应注意。 • 用于评价浓度性药物杀菌作用的参数主要有: AUC0-24/MIC(AUIC)
• 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以获得较 多次给药更高的Cmax,使Cmax/MIC比值增 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
• 但应注意Cmax不得超过最低毒性剂量。
Moore RD. et al. J Infectious Diseases.1987,155(1)93-98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抗生素药代学/药效学关系分类
• 根据抗菌药物抗菌作用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 性,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与临床效果与药物浓 度相关 。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作用随抗生素作用时间 增加而增加。 与时间有关但半衰期或PAE较长:
• 此种分类也为不同药物依据PK/PD参数设计给药方案 提供重要依据。
Cmax/MIC
时间依赖性药物
多数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等。 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 浓度关系较小,主要评价参数为:
T>MIC
AUC>MIC
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 较长的抗菌药物
• 阿齐霉素等部分大环内酯类 、链阳菌素类、碳青 霉烯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等。
• 主要评价指标: • AUC/MIC • T1/2ß • PAE • 如氟康唑,AUC0-∝/MIC=20可获得较好疗效。
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进展 (9)
抗菌素治疗策略
• 最大限度地扩大抗生素的疗效 • 进行患者病情的分级 • 限制抗生素使用的级别 • 策略性定期更换抗生素 • 联合抗生素治疗 • 轮换抗生素治疗 • 控制感染知识培训
巴塞罗那宣言,西班牙, 2002.10.
● 抗生素的分类: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0%~50%以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但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T>MIC 、T1/2ß和 PAE是评定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
• 某些大环内酯类药物T1/2ß较长,可考虑特殊 的给药方案。如阿齐霉素血浆T1/2ß 为24h, 组织T1/2ß可达72h,连续三日给药,停药七天, 仍可使组织中保持有效浓度。
• 给药间隔时间可参考Cmax/ MIC 、 AUC/MIC T1/2β 和PAE ,多数为日剂量1-2次给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曲南等,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 T>MIC是评定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 • 要达到最大抗菌作用,应使T>MIC为给药间隔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属于浓度 依赖性抗菌药物,且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评 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疗效最主要的参数为Cmax/MIC、 AUC/MIC
• 研究表明对革兰阴性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应在 100以上,对肺炎链球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应 达25~30。Cmax/MIC达8-10较为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