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参观了渣滓洞的人们常常会被这个地方传达出来的深刻启示所打动。
渣滓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再生项目之一,位于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个地下洞穴。
它曾经是一个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的垃圾处理中心,但经过改造,在1990年代初期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以下是我对参观渣滓洞所得到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渣滓洞展示了“垃圾转为宝贵资源”的概念。
在渣滓洞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垃圾是如何通过分类和再循环被转化成能源、肥料和可回收材料的。
这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提供了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渣滓洞向我们展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
这个项目证明了对城市中废弃地下空间的重新利用,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渣滓洞成为一个文化和艺术区,拥有美术馆、图书馆、剧院、咖啡馆等设施,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和参与。
这进一步巩固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社区凝聚力。
第三,渣滓洞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共享和互相合作的力量。
渣滓洞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城市再生合作模式。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解决城市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此外,渣滓洞还给予了我们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通过参观渣滓洞,人们可以更加意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中的责任,并激发了他们采取行动的动力。
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参观渣滓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展示了垃圾转化为宝贵资源的概念,还向我们展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共享和互相合作的力量。
此外,渣滓洞还激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这个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再生示范,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城区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
我最近有幸参观了这个著名的地方,下面是我对此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渣滓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渣滓洞之后,我马上被其独特的氛围吸引。
这里一片宁静,远离了喧嚣的都市生活。
我感受到了渣滓洞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其次,渣滓洞的建筑设计也非常精美。
洞内的石雕、雕塑等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艺术品凝聚了无数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古老的地方,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渣滓洞还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古籍、字画和文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们记录了过去的岁月,是后人了解古人智慧和勤劳的重要窗口。
我深感自己是幸运的,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许多游客在渣滓洞内安静地观赏。
有些人在细细品味字画中的艺术之美,有些人在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有些人在用相机记录这一刻的美好。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着这座古老洞穴所带来的独特体验。
通过这次参观,我意识到了渣滓洞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渣滓洞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在这片土地上,有过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有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通过参观渣滓洞,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参观渣滓洞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这个地方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更让人思考现代生活的意义。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认识和尊重,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参观渣滓洞让我懂得了这一点,也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珍惜。
渣滓洞,一个富有历史意义和艺术氛围的地方,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并爱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我们的祖国增添更多的光彩。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样本我最近参观了北京的渣滓洞,这是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因为它是北京城市历史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
这次参观让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注重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渣滓洞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巨大,有数公里的长度。
这个垃圾填埋场从1950年代起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
在这段时间里,北京市的垃圾都被倾倒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山丘”,高度达到二十多米。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渣滓洞于2002年关闭,然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和修复。
在参观渣滓洞的时候,我看到了这里曾经是一个垃圾和污染的天堂。
山丘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从塑料袋和纸张到家具和建筑废料,几乎包罗万象。
当时的人们缺乏环境意识,对垃圾的处理简单粗暴,直接将其倾倒在这里。
这种对环境的漠视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然而,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
渣滓洞的治理工作非常艰巨,但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通过系列的措施和项目,对渣滓洞进行了修复和治理。
他们首先对这里的垃圾进行了分类和清理,然后进行了土壤修复和绿化,使得这里变成了一个可以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公园。
除了修复工作,我还看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宣传教育。
北京市政府在渣滓洞周边设置了很多宣传牌和解说板,向游客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他们还组织了一些环保主题的活动和讲座,吸引了大量的人们参与其中。
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通过参观渣滓洞,我意识到了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的重要性。
在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开始更加注重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正确地分开,并且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我开始更多地购买可持续性的产品,尽量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使用可替代塑料的产品。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渣滓洞是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这个著名的景点,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在这次参观中,我收获了许多体会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
首先,渣滓洞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追溯到古代的街区规划和建筑风格,领略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
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幢建筑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
参观渣滓洞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也深刻理解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其次,渣滓洞也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区,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无论是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还是当代的街头艺术和装置艺术,这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这个艺术的海洋中漫步,仿佛置身于一片奇幻的世界。
我被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思考和表达方式所感动,也对他们无尽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赞叹不已。
再次,渣滓洞是一个热闹而有趣的地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和美食。
这里的小店琳琅满目,琳琅满目,无论是传统手工艺品还是时尚潮流商品,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且,无论是当地特色美食还是国际美食,这里都能找到,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在这里漫步,品尝美食,感受到了城市的多姿多彩和活力四溢。
最后,渣滓洞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传承给后代。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精心修复和保护的建筑和文物。
这种努力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渣滓洞悠久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
这些保护工作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敬畏和热爱。
总的来说,参观渣滓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和发展,也承载着人们的思考和表达。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也得以体会城市的繁华和活力。
渣滓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享受的地方,它让我对于城市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参观渣滓洞、白公馆,不仅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有太多的感触体会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111月17日,一大早我们随着学院机械工程系团组织部组织的歌乐山素质扩展活动,同学们穿着整齐的军训服装,胸前都戴上了团徽,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
站在通往红岩博物馆、烈士墓的大门,我顿时感到庄重严肃,我知道自己眼前的土地上有先烈们的足迹。
一路上人来人往,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很多。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首先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哀悼仪式,之后依次参观了红岩博物馆、白公馆、渣滓洞。
在烈士墓后面的墙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还有一朵朵盛开的菊花,那些菊花代表那些连相貌也不曾留下的烈士们。
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经苦难、折磨而牺牲。
墙边的那句话,“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
”至今我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我想这是烈士们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的心声吧。
只要新中国能够诞生就能交换他们的微笑,死又何惧。
从烈士墓下来,我们走进了红岩博物馆。
在一个个玻璃橱窗里静静地躺着烈士们的遗物和一些镣铐、当时的枪支器械等。
(在监狱中烈士们所佩戴的镣铐)看着这些东西,我感觉历史触手可及。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杨虎城将军牺牲时戴的帽子,帽子大概是皮革做成的,很旧,上面布满血渍。
这个帽子仿佛在述说着60多年前它的主人怎样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故事,看着它们,我脑海里浮现出60多年前,先烈们如何生活、工作和想象着他们不幸被捕后遭受怎样的折磨。
这些东西带我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时千疮百孔的中国和那群坚强勇敢的中华儿女。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一行向白公馆行进。
通往白公馆的路很陡,坐落在歌乐山山腰上的白公馆很隐蔽。
陈然如何出版白公馆版《挺进报》,又如何向狱友传播;韩子栋如何装疯卖傻骗过特务得以逃脱;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狱友们如何高高兴兴地制作五星红旗。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位于某市区中心,是该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并且深受感动。
以下是我对渣滓洞的参观体会和心得。
第一印象初次进入渣滓洞,我被它的庞大规模和壮丽的建筑所震撼。
整个洞穴系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网络,建筑犹如一个迷宫。
洞内的石壁上刻满了古老的文字和图案,这些古老的遗迹让我想起了曾经繁荣的历史文明。
历史背景渣滓洞作为该市的传统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渣滓洞最早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它是居民们的居住地。
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建,渣滓洞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市中心,拥有许多商铺、寺庙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文化遗产渣滓洞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它的建筑和艺术品。
游览洞穴内的建筑和雕塑,我不禁感叹于当年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每一个建筑物都散发着历史积淀的气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生活景象参观渣滓洞,我还有幸目睹了居民们的生活景象。
他们过着简朴而又充实的生活,从事着各自的工作。
我看到有的人在摊位上贩卖手工艺品,有的人在庭院里修剪花草树木,有的人忙碌于宗教仪式中。
这让我领略了另一种不同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魅力。
环境保护渣滓洞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以其对环境的保护而闻名。
洞内出奇地干净整洁,没有丝毫垃圾和污染物。
当地居民注重环境保护,并积极参与清扫和保护工作。
这种环保意识和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参观收获通过参观渣滓洞,我不仅仅是欣赏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美丽景色,更是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结语参观渣滓洞的经历令我难以忘怀。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渣滓洞是历史和现代的结合,是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宝藏。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参观这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和智慧。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范本红色之旅—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心得体会垫--____一中王文建在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里,学校党支部____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乘车到____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
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____气氛、感受着革____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____精神。
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____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____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____,阴森、____,对于被关押的革____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____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____斗志,坚守革____立场。
我在参观中得知,担任过____城区区委书记的____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先是关押在渣滓洞,后来转移到白公馆,被捕后在特务的酷刑威逼下没有屈服,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但是在被关押了八个月之后,他叛变了。
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关押,使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起来,____军统特务给他两种选择:要么为军统工作而生,要么被____毙。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苟且偷生。
这也说明,无休无止的长期关押,比酷刑拷打更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的意志。
只有真正的____人才能够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气慨。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____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____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____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____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____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白公馆、渣滓洞关押之中也有人叛变了,就是在无休无止的被关押期间,意志不坚定,信念有所动摇,所以思想发生变化。
白公馆渣滓洞参观心得

白公馆渣滓洞参观心得【最新版4篇】篇1 目录一、前言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五、总结篇1正文一、前言在重庆市,有两处著名的历史景点——白公馆和渣滓洞。
它们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是革命先烈们英勇斗争的见证。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两处景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
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白公馆位于重庆市,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
1946 年以后,这里成为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白公馆的历史故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小萝卜头”的。
这个名叫宋振中的孩子,从小就和爸爸妈妈被关押在白公馆,由于严重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体小,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他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人,许多重要信件都是通过他来传递的,只可惜,他死的时候只有9 岁。
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渣滓洞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
距离白公馆 2.5 千米,这里主要关押一般犯人。
在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时犯人们所经历的痛苦与折磨。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在墙壁上刻下的革命诗篇,它们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
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在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
那些革命先烈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定信仰,为理想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幸运,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
篇2 目录一、前言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结构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结构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五、结束语篇2正文一、前言在重庆市,有两处著名的历史景点——白公馆和渣滓洞。
渣滓洞,心得体会

渣滓洞,心得体会篇一:渣滓洞心得体会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历史能够变成回忆,回忆却不会从历史中抹去。
这次去渣滓洞,让我感觉我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一样,仿佛我也是那其中的一员。
虽然在之前,我早早的起了床,肚子也是空空的,下了车后头还晕晕的,当我看到那些烈士们的伟大,我忘却了我的一切,只感觉得到泪水不听我控制的往外涌出。
我们第一站是到白公馆,然后去了渣滓洞,再去了红岩魂,让我深深感受到哪些烈士的勇敢;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我记得其中的烈士陈然写的《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由,高歌埋葬蒋家王朝。
”我看完后都惊呆了,心里想,这是中国人,这是伟大的中国人。
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把他们那种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一颗永远爱自己祖国的心。
看到那些老虎凳, 烙铁,竹签,披麻戴孝,电椅,灌水踩肚,让人瑟瑟发抖,看到囚室里那种阴暗,潮湿的环境,都有点让人恐惧,可是当时的烈士们却是那么的坚强,勇敢。
在那些黑牢里,还写了很多很多的诗,如:“手掌般大的一块地坝,萝筛般大的一块天;二百多个不屈服的人,锢禁在这高强的小圈里面,把世界分隔为两边?热铁烙在胸腹上,,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用凉水来灌鼻孔,用电流通过全身?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就算用刺刀来切剖胸腹,挖得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这是什么,这是坚强的意志,他们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坚,就算皮肉烧焦,筋骨折断,也不愿意出卖我们的同志,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在哪监牢中,不止是烈士,还有女中豪杰,如江姐,她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屠刀,宁死不屈,顽强斗争;还有小烈士,如小萝卜头,他一生下来就在重庆歌乐山下白公馆女牢里,但他渴求自由学习的美好向往和敌人做斗争,这些所有的烈士们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模版渣滓洞,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洞穴,而是一座地下堆肥厂。
该地下堆肥厂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运营,是北京市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重要设施。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渣滓洞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我最近也有幸参观了这个地下堆肥厂,并从中获得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我被渣滓洞的巨大规模所震撼。
整个地下堆肥厂占地数十亩,分为不同的区域。
首先来到的是垃圾卸载区,这里是垃圾车卸载垃圾的地方。
巨大的垃圾车排队等候,工人们忙碌地将垃圾倒入垃圾池中。
这个垃圾池有近十米深,垃圾堆放得相当高。
整个区域散发出股浓烈的垃圾气味,使我不禁捂住鼻子。
在垃圾卸载区,我目睹了大量的废弃物被倒入地下堆肥厂的过程,这使我对垃圾处理的复杂和庞大规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进入渣滓洞的地下区域后,我感受到了与上面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气氛。
这里没有阳光和新鲜空气,而是充满了浓重的臭气和潮湿的空气。
尽管身处地下,但是渣滓洞内部布局合理,设备齐全。
我看到了一系列的机器和设备,用于处理垃圾和污水。
大型渣滓处理机运转时发出巨大的噪音,使我感到有些惊慌。
工人们忙碌地工作着,处理着源源不断的垃圾和污水。
他们很辛苦,但他们的工作对于城市的卫生和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渣滓洞的工作原理。
首先,垃圾通过机械装置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可回收物和有害物质。
然后,剩余的垃圾经过震动筛分,分为不同的大小。
较小的垃圾进入发酵室,在高温和充氧条件下进行堆肥。
发酵后的堆肥可用作农田施肥或其他用途。
渣滓洞还能够处理污水,通过沉淀、曝气等工艺,将污水处理为清洁的水源。
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不禁反思了自己对垃圾的看法。
平时,我们将垃圾视为不值一提的东西,却忽略了这些垃圾对于环境的影响。
渣滓洞让我意识到,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垃圾分类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我走进了渣滓洞。
这个曾经充满血腥与恐怖的地方,如今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向后人诉说着那段黑暗而不屈的岁月。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
1943 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
当我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围墙和森严的铁丝网。
围墙内,几栋破旧的牢房错落有致。
走进牢房,狭小的空间让人感到压抑。
潮湿的地面、昏暗的光线,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革命者所遭受的痛苦。
房间里摆放着简陋的床铺和破旧的桌椅,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的。
墙上的一幅幅图片和文字介绍,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残酷的历史。
革命志士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种种酷刑令人发指。
然而,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宁死不屈。
在参观过程中,有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个是江竹筠烈士的事迹。
江姐,这位英勇无畏的女性,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
她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的坚定信念和英勇事迹,让我深受感动。
还有一位小萝卜头,他出生在监狱,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仍然渴望学习,向往自由。
然而,最终他也没能逃脱敌人的魔掌。
看着那些曾经的刑具和烈士们的遗物,我的心情愈发沉重。
这些革命者们,他们大多数都正值青春年华,有着美好的未来和家庭。
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参观完渣滓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革命精神不仅仅是在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斗争,更是在和平年代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需要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要像那些革命先烈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下洞穴,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秘密场所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迹的一部分,我有幸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并对此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深刻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历程。
在渣滓洞内,我看到了当年共产党人居住的简陋环境和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
他们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坚持革命信仰,与敌人斗争,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精神和毅力令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能够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还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渣滓洞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我看到了许多设计精巧的石雕和木雕,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体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之美。
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更加珍视并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深度。
另外,参观白公馆渣滓洞也给我带来了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白公馆渣滓洞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一座纪念馆,通过陈列和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丰功伟绩。
这使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让我思考自己在当代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我为社会进步做出努力的动力。
最后,参观白公馆渣滓洞也让我意识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众多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并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去。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传递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通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决心为文化保护和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历程,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
我相信这次参观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观渣滓洞有感5篇

参观渣滓洞有感5篇参观渣滓洞有感1“今朝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好一首慷慨的小诗,但句句都是革命者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的鄙夷和威慑,重庆这个充满山城美景和朦胧雾气的城市,似乎一直也掩盖着在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两口残害革命烈士的活棺材。
从1946年开始,国民党罪恶的双手就伸向了共产党,1947年,大批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诱骗的革命人士就被押送到了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其中不乏孩子,虽然物是人非,这里早已开辟成为了热热闹闹的红色旅游胜地,但我依稀可以闻见当日可怕屠杀的血腥味,可以听见革命烈士对于革命不灭的盼望和期待,可以看见他们的热血洒在这神圣的土地上。
小萝卜头的故事,江姐的故事仍然在这里上演着,看着陈列在白公馆的那面“五星红旗”,我不由得感触到了很多,在那面“五星红旗”上我看到了他们眼中想象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可以看见,五星红旗在他们眼中在他们心中飘扬的那一瞬间,仿佛此时此刻,重庆就要解放了,他们正拿着这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向远处招手欢迎解放军战士。
他们是多么地渴望和平和幸福,对于残忍的刽子手,他们又是表现出多么不懈的鄙视神态,因为他们有热血,有对于红色的追求。
参观的时间很短,但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岁月已然不复存在,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而美满,然而谁又能想到当初的新中国是这些革命烈士用这样的鲜血换来的呢?向我们伟大的烈士们,致以最深刻的怀恋和敬意!参观渣滓洞有感2早听说渣滓洞、白公馆是国民党关押、迫害、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两口活棺材”。
_参观渣滓洞有感3记得前不久,《红岩》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这些英雄人物让我铭记在心。
这天,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渣滓洞。
渣滓洞,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地方。
这天,我和妈妈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曾经的中美合作集中营——渣滓洞。
此刻,映入我眼帘的好像是一派萧杀的景象。
院落的周围布满了碉堡、暗哨和铁丝网。
牢房是一个阴冷潮湿、仅三平方米却住了十个人的小屋。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白公馆渣滓洞,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处寓教于乐的历史古迹。
前不久,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地方。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以下是我对白公馆渣滓洞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白公馆渣滓洞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渣滓洞建筑始建于明朝,是我国古代的一处启蒙教育场所。
渣滓洞曾是清朝时期“子弟学堂”的所在地,为全国各地的子弟们提供了一处学习的场所。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历史照片、碑刻、文物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教育的魅力。
在这里,曾留下了许多优秀学子的足迹,这些学子虽然身世低微,但却通过努力学习,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不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志学习,坚韧不拔,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参观白公馆渣滓洞,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变迁。
渣滓洞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衰沧桑。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白公馆渣滓洞的修复工程,这些工程不仅使得建筑本身焕发出原有的光彩,也展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将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前人的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白公馆渣滓洞参观中的游客互动体验也是我难忘的一部分。
在洞内,我看到了许多游客在参观时充满了好奇心,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游客之间还时不时交流一番,分享彼此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游客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渣滓洞的历史内涵。
最后,白公馆渣滓洞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这座历史古迹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立志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继承,我们才能更好地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地下建筑,其设计和用途都颇具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渣滓洞,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渣滓洞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参观体验,谈谈我对渣滓洞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渣滓洞的历史和背景。
据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城市和乡村中,都会建造渣滓洞。
渣滓洞最早出现在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当时城乡生活的基本设施之一。
渣滓洞一般位于房屋下方,用于储存生活垃圾和厨余废料,保持家庭和社区的卫生环境。
在漫长的岁月里,渣滓洞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
在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古老的地下建筑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痕迹和特点。
首先,渣滓洞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多数采用青砖和花岗岩石材建造,具有很高的耐久性。
其次,渣滓洞的设计非常巧妙,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异味和病菌的滋生,保障了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此外,渣滓洞的布局很合理,能够有效地储存大量的生活垃圾,并且还能分门别类地处理不同种类的废料,实现了很好的资源利用和环保效果。
除了以上这些技术特点之外,我对渣滓洞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渣滓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废物处理设施,更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古代中国人民非常重视清洁卫生和环境保护,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渣滓洞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生活智慧和文化遗产。
另外,渣滓洞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难想象,这一套文化理念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经过参观渣滓洞,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当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传统。
渣滓洞的设计和运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加强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要平等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学会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交流融合。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2篇)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是中国的地下民居,有近700年的历史。
它由于历经风雨,大大小小的战争和社会变革,现已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本次我有幸参观了这一独特的地下空间,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历史的沉淀作为一个拥有近700年历史的地下居住空间,渣滓洞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
在里面,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传统气息。
整个洞穴内的布局简单而紧凑,既有人们的睡觉、吃饭等居住基本需求的场所,也有用来养鸽子、晾晒衣物的地方。
这些细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昔日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和氛围。
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悠久的历史中。
二、艰苦的生活条件在渣滓洞的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昔日市井生活的艰辛。
由于地下空间有限,洞中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狭小的空间、潮湿的环境、缺乏光线等问题对于居住者来说都是常态。
尤其是在旧社会,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十分贫乏,温饱都成为了一个奢望。
在渣滓洞中游览,我不禁心生敬意,对那些艰苦生活环境下坚持生活的人们肃然起敬。
三、城市演进的见证渣滓洞作为一处地下空间,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演进。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渣滓洞最初是为了迎接明朝的军队而建造的地下房屋。
随着北京城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渣滓洞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20世纪初,渣滓洞成为许多人庇护所的场所,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在这里居住。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渣滓洞是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块独特的拼图,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四、文化的传承渣滓洞作为北京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洞穴内,我看到了许多有关老北京文化的展品,如古老的器物、老物件等。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了当时老北京的生活场景。
此外,渣滓洞也是一处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一些活动正在进行,例如京剧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渣滓洞的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传统文化,也让这个地下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著名的渣滓洞,这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的历史遗址,也是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
我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其难忘的时光,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渣滓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步入洞穴时,我被迎面而来的古代建筑和丰富的文物所震撼。
整个洞穴被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宫殿、庙宇、水井和屋顶花园等等。
宫殿区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复原了古代的宫廷建筑和居住环境,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宫廷。
其次,渣滓洞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在洞穴中,我看到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器、绘画和雕塑等等。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美学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观察和学习这些文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它们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此外,渣滓洞也给我带来了对于环境保护和历史保护的思考。
渣滓洞是一个古代建筑群,它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环境变迁,这些建筑物和文物面临着严重的腐蚀和破坏。
我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了工作人员们对于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努力,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和传承历史遗产,同时也应该努力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
最后,渣滓洞还给我留下了对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敬佩。
古代的渣滓洞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它展示了人类在建筑和设计方面的卓越成就。
宫殿的精美雕塑和花园的精细布局,都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艺术天赋和智慧。
在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力量,也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赞叹。
在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也对中国的历史和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加深了我对于文化保护和环保意识的重视。
我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向前辈学习,保护并传承好自己的文化遗产,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出所长,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深受启发,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勇气有了更深的理解。
该地点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还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于恐惧和苦难的抗争精神。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底蕴,也思考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
以下是我对参观白公馆渣滓洞的心得体会。
首先,白公馆渣滓洞作为历史遗址,承载着悲惨的历史记忆。
在抗日战争期间,渣滓洞是一处地下掩体,被广泛用于居民避难和抵御侵略者的重要军事基地。
参观时,我看到了掩体内保存的当时的生活用品、照片和文字记载,这些无声的见证使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与此同时,我也对那些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抗争的人们充满敬意。
通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体认,对于和平的珍贵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其次,白公馆渣滓洞也展示了人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渣滓洞的狭小空间中,人们过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
然而,我在参观中却看到了居民们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编织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们用希望和创造力充实了生活,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此外,白公馆渣滓洞也呼应了当下的社会问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思考。
在参观过程中,我无法不联想到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贫困、战争和人权等。
白公馆渣滓洞所展现的人类团结和抵抗暴力的力量,使我感到应该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并且为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努力奋斗。
这里的历史教训也提醒着我们不要重蹈覆辙,要以史为鉴,共同致力于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还让我对旅游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留影纪念,更是对于历史、文化和人类精神的一次洗礼。
通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我体会到旅游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人类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思考和反思。
每一次旅行,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提升,而且这种提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超越。
总结来说,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人类的勇气。
白公馆渣滓洞参观 心得体会 2000

白公馆渣滓洞参观心得体会 2000日前,我有幸前往参观位于北京的白公馆渣滓洞,这次参观让我对
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白公馆渣滓洞,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曾是白崇禧将军的住所和指挥
中心。
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崇禧将渣滓洞作为他的指挥中心,为了保护重要文件和物资,他将众多文件藏匿在地下室。
这段历史也
使得白公馆渣滓洞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者。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首先让我深刻感受到那个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
环境之艰苦。
地下室狭窄潮湿,只有极少的一点阳光能透过窗户洒下,几乎没有通风设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味。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工作,着实不容易。
其次,白公馆渣滓洞还使我感受到当时中国人的坚定与抗争。
在地
下室的墙壁上,我看到了当年白崇禧将军留下的手迹和箭头,这些手
迹和箭头指示出了当时的形势和战略布局,让我深深感受到当年人们
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参观结束后,我深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感激之情。
正是有
了那一代人的顽强抵抗和坚定信念,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
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
的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参观白公馆渣滓洞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唤起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珍惜之情。
我相信,只有珍惜历史,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愿我们铭记历史,永远珍爱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渣滓洞心得体会渣滓洞心得体会篇一: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红色之旅——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心得体会垫江一中王文建在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里,学校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乘车到重庆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
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
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高墙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我在参观中得知,担任过中共重庆城区区委书记的李文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先是关押在渣滓洞,后来转移到白公馆,被捕后在特务的酷刑威逼下没有屈服,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但是在被关押了八个月之后,他叛变了。
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关押,使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起来,国民党军统特务给他两种选择: 要么为军统工作而生,要么被枪毙。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苟且偷生。
这也说明,无休无止的长期关押,比酷刑拷打更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的意志。
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够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气慨。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白公馆、渣滓洞关押之中也有人叛变了,就是在无休无止的被关押期间,意志不坚定,信念有所动摇,所以思想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否坚定决定着他最后的归宿。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作为党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不论环境是怎么样的困难和痛苦,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就是我们慢慢黑夜中的直航灯,就是我们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
渣滓洞里尽管酷刑无数,特务们可以用尽酷刑来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但是磨灭不了烈士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新时期、新条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不能淡薄,要经常思考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今天我们的工作怎么样体现出我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让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前进方向中的一盏明灯吧~篇二: 渣滓洞心得体会参观渣滓洞心得体会历史能够变成回忆,回忆却不会从历史中抹去。
这次去渣滓洞,让我感觉我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一样,仿佛我也是那其中的一员。
虽然在之前,我早早的起了床,肚子也是空空的,下了车后头还晕晕的,当我看到那些烈士们的伟大,我忘却了我的一切,只感觉得到泪水不听我控制的往外涌出。
我们第一站是到白公馆,然后去了渣滓洞,再去了红岩魂,让我深深感受到哪些烈士的勇敢;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我记得其中的烈士陈然写的《我的自白书》 :我的自白书》》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关押的牢房。
在白公馆,听到了《红岩》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许建业、陈然、王朴等烈士的感人事迹。
看着一张张令人亢奋的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我们的灵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的潮湿。
青山依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江姐、小萝卜头、许云峰等那些在铁窗岁月里依然威武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志士,那些以“沥尽肝胆为中华”、“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怀恨饮枪弹,倒在重庆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
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今天伟大的红岩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
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铁窗黑牢里,他们吃的是霉米饭,睡的是“一脚平宽”的潮湿牢房,经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和惨绝人寰的毒刑。
在那种环境下,他们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振兴中华。
红岩英烈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红岩》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许建业、陈然、王朴等烈士的感人事迹。
看着一张张令人亢奋的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我们的灵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的潮湿。
青山依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江姐、小萝卜头、许云峰等那些在铁窗岁月里依然威武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志士,那些以“沥尽肝胆为中华”、“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怀恨饮枪弹,倒在重庆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
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今天伟大的红岩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
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铁窗黑牢里,他们吃的是霉米饭,睡的是“一脚平宽”的潮湿牢房,经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和惨绝人寰的毒刑。
在那种环境下,他们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振兴中华。
红岩英烈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这本书曾使我爱不释手,《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曾经看过几遍,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英雄形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仿佛将我的思绪带回那个年代。
首先我们参观了渣滓洞。
据说渣滓洞原来是一个煤窑,由商人程尔昌于1920年开办,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后来军统强行征用改建成监狱,原来渣滓洞煤窑入口被新修的建筑遮蔽,2017年的山洪暴雨反倒把入口给冲刷出来了。
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进入了渣滓洞,呈现在眼前的是阴森、恐怖、带有杀气景象。
四周的碉堡、暗哨、铁丝网令人觉得阴森恐怖。
院中的牢房是3米见方的小屋,潮湿、阴冷。
从墙上的照片可以看出住10人左右,屋中唯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手指粗的铁条插入其间,革命先辈在这里经受酷刑考验。
1947年12月,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关人,关押人员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人员,著名的“江竹筠,许建业”等烈士在此关押。
刑讯室里头摆着各种各样的刑具:冰冷的手铐,脚镣,沾有斑斑血迹的皮鞭,恐怖的老虎凳,和著名的“竹签”。
这些用来摧残共产党人的身体,折磨他们意志的刑具和各种匪夷所思的刑罚,我看用毛骨悚然来形容已经有些词不达意,要用“反人类暴徒”这顶帽子才将将适用。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特务对在押人员进行了集体屠杀,180人遇难,只有15人脱险,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内墙上写着“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等标语。
放在今天来看,这些至理名言不无道理,警世作用字字珠玑,放在当年斗争双方立场来说,软化教育用以深刻,可惜收效甚微。
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墙上写有“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中国真是个标语王国,历朝历代莫过如此,即便改朝换代到21世纪,大街上依然是标语的海洋,不过今天更空洞,渣滓洞里头的更具体更直白些。
一会儿,我参观了陈列馆,在资料室里,我兴致高昂地观看了图片、资料,专心致志地聆听讲解,当我久久的凝视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时,想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幸福,愿把牢底坐穿。
先烈们中有许多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朋友,但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他们宁愿牺牲自我。
看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革命精神,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向着少先队旗宣誓,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们的脚印前进,决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长大后要为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江山贡献我们的力量。
接着我们参观了白公馆。
离渣滓洞差不多2公里的行程,就到达白公馆。
白公馆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站在地牢门前阴风阵阵,里头黑黢黢伸手不见五指,恐怖之意不由言表,白公馆的刑讯室是由防空洞改建而来,站在铁门前,一股霉菌夹带着冷嗖嗖的寒气扑鼻而来,毛骨悚然是第一感觉,洞体墙壁上丝丝渗出的水滴更加衬托出阴森恐怖,进去参观的游客不多,很多人在门口就喊腿脚打哆嗦。
当年“活棺材”的称谓名至实归。
1939年沈醉以30两黄金从四川军阀白驹手中买下,作为监狱用以关押级别较高的“政治犯”,如“黄显声,陈然,许云峰等人“,叶挺将军也曾短暂被秘密关押于此。
刚走进白公馆,总有一股阴森恐怖而畏惧的心理,也许是自己过于紧张,也许是此情此景过于深重,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讲解员带领下,拾级而上,大家一边聆听,一边思考,都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情怀。
当走在二楼的一间牢房时,一面“五星红旗”映入眼帘,这就是江姐绣的五星红旗。
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喜讯后,相互告诉给狱友。
由于牢狱与世隔绝,他们凭自己的想象,绣了这面红旗,并畅想未来,可以想象当时他们是多么的激动,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成为了现实,可他们却仍处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无法走上街头汇入到欢乐的人海中,无法亲眼看见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而只能在心中欢呼,用眼神互相祝贺、传达着喜悦之情,心中信仰在燃烧着先烈们。
我们参观了最恐怖的刑房。
一种叫披麻带孝的酷刑,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看到生锈的刑具,眼前浮现出敌人的狞笑和革命英雄面对酷刑一笑而过的坦然,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为了自己的信念,到最后一刻也要把笑容留给敌人。
纵有多少酷刑摧残的只是革命者的身体,想在精神上击跨革命者是万万不能的。
敌人的无奈,更坚定了革命者的信心。
一直跟随着讲解员的我,被一只铅笔吸引住了,下面是一幅画着飞机的画,原来这是小萝卜头学习的地方。
由于牢内艰苦的环境,使他头大身小,故大家叫他小萝卜头。
想想,在他该上学的年龄,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小萝卜头开始在黄显生将军的牢房里上学了,识的第一个词是“中国”。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出生不久就来到了人间地狱,8年牢狱,最后还是死在敌人的刀下。
他们留下了不屈服,愿用血汗改山河的斗志豪言,永垂不朽。
仰看烈士的事迹和尊容,俯首他们的遗言和遗物,我的心被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所慑服。
先烈的精神如阳光洒进我心灵的暗房,像雨露滋润着我空虚和荒芜的心田,灵魂上的一切灰尘和污秽全被涤荡。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面貌、道德风尚,都有着古往今来不断继承发扬的过程。
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
今天,缅怀红岩英烈,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要实现黄冈交通大发展、物流工作新跨越,无论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物流事业发展信心,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钻研现代物流知识,工作学习走在前列,树立创一流工作的意识,创先争优、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去努力工作,为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把我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用祖国的强盛,告慰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