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如何做好小初衔接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小初衔接工作

一、小初衔接工作中的困境

1、学习方法不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以单一的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到了中学,这种被动式的学习被主动自觉的学习所取代,所学的知识内容增多,范围扩大,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训练。而很多新七年级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如果做不好衔接工作,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滑坡。

2、学习思维不适应。小学的教学倾向于直观具体,孩子们对教学内容可感可知,初中的思维更倾向于逻辑思维。

3、学习课程不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上最显著的变化是幼儿园是以玩耍和动手活动为主,小学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再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科目多了,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学习难度也加大了。小学的副课学习只是初步了解一些社会科学,而初中的副课则体现在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中,学生到初中后仍然用原来的观念对待副课,忽视各学科的平衡发展。学科成绩的分化往往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导致孩子整体成绩的下滑,从而孩子的挫败感也相继产生。

4、人际关系不适应。幼儿园是一个老师带班。小学,主要学科教师基本上担任一个班的课,而中学一个任课教师要教两个或几个班的课,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汇聚在一个班级里,这种人际关系的重新分化与组合,必然会造成新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拘谨、紧张或不安。

5、心理不适应。幼儿园进入小学,小学升入初中后,一时难以适应课程容量增加、竞争对手多、学习技巧提升、学习节奏加快、自主能力增强等等这些全新的变化。自然要有压迫感和失落感,从而产生消极、沮丧、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

二、小初衔接工作的应对策略

1.注重学生的“入校”衔接。开设新生入学课程,并将其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帮助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产生期待,要做好学生进入学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及第一学期的学习及活动安排,如:开设第一周班会课“我在这里启航”、第一月活动主题“发现新学校的美”,围绕第一学期的“我爱我校,认知自我”等等开展活动,从而做好学生的“引桥”工作。

2.注重教学目标的衔接。要求老师全面了解在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要求,架构立体的知识网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教一课,心里装着一册,教一册,心里装着整个学段,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老师常对书本知识一一解释,并做详细的分析,较少进行课堂上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初中老师则授课节奏控制得相当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是特别充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比而言,小学老师更注重老师的帮教,中学老师更注重于学生的领悟。因此,要注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向两种教法的衔接点靠拢,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

4.注重教育心理的衔接。幼儿园学生和一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和七年级学生,无论在认知水平、心智发育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应该没太大区别。如果对刚进入一年级和刚升入七年级学生在教法、学法、管理上都和小学大相径庭的话,所以老师在管理方式、师生情感互动等方面需要借鉴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调动学生及和学生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心理衔接期,尽快让学生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逐步学会自主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