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2003-7-22 8:53:43
收藏此页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1891年重庆开埠和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国民政府陪都,使重庆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川江航运成为进出川物资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以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这些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为求栖身之地,不断地在靠近码头的沿江两岸搭棚造屋。为了适应陡坡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沿江的民居多采用既保持坡地地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的吊脚楼形式,并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吊脚楼建筑群,成为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一景。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吊脚楼民居作为贫困和落后的象征,在主城区许多地段已被新建的高层建筑所代替。日前,重庆市政府为了保留历史遗留下来的巴渝文化景观,体现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特将沙坪坝区磁器口、红岩村沿江一线的旧有吊脚楼建筑实施保护和改造。但由于吊脚楼建筑往往存在着修建材料简陋、居住及卫生条件差、易发生火灾等缺点,给保护和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对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1、扩展保护范围,重视相关环境
目前重庆市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往往迫于经济压力,采用划地为牢的方式,只求保护建筑本身,对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则不够重视。有些被保护的建筑,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包围在众多的高层建筑群中,使之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被保护的价值。
重庆的吊脚楼民居形式是由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城市发展历程所造成的。从总体来看,重庆吊脚楼民居群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磁器口的兴盛就得益于水运的繁荣。因此,保护吊脚楼民居除要保护建筑本身外,还应将促成吊脚楼民居形成的诸多历史和环境因素,如街道、码头、古迹、绿化、景观视线走廊和与之相关的社区活动等一并加以保护。从细节来看,复杂陡峭的地形、有限的建造用地是形成各种特殊吊脚楼民居类型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吊脚楼建筑往往是通过室外的梯坎踏步来联系上下几层的交通,甚至将厨房等辅助空间移至室外,体现出结合地形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如果失去了建造环境的依托,吊脚楼民居借助地势创造多层空间的特点就无法体现出来。同时,由于现代建筑
无论在高度还是在体量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建筑的尺度,在建筑密度较大的主城区,应在新建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的环境保护区,如在被保护范围内控制新建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也可以尝试围绕保护建筑修建城市街区绿地的方式等。
2、着眼于整体风貌,实行片区性保护
传统民居是人类聚落的重要体现,单体的简单形式和簇群的丰富,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主要特色之一。重庆吊脚楼民居,主要处于重庆主城区的沿江两岸,依据地势,由江岸顺势而上,其总体形象的形成往往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因此,单幢的民居建筑既无法体现传统民居的整体风貌和发展历程,也无法体现民居之间所形成的变化无限的半公共和公共空间,如院、街、巷、踏步等。重庆吊脚楼民居由于地形的限制,建筑单体往往紧密的靠在一起,其山墙之间形成许多仅供一两人通过的缝隙空间,这些缝隙空间与高低错落的建筑形体、不同方向出挑的窗台、阳台以及转折变化的上下踏步,共同构成了吊脚楼民居的公共空间意象。这种感受是在单个体量的现代建筑中所无法领略的。民居邻里之间的内外空间,是共同构成民居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去其一,都是极不完整的保护。
3、因时、因地制宜,继承与发展并重
任何一种民居的保护方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果不是市场行为,最终将会失败。尤其是在重庆市,由于文物保护经费有限,连三峡库区的文物普查和挖掘保护都力不从心,对于主城区的吊脚楼保护,不仅牵涉到建筑本身的保护改造问题,更多的还要涉及现有居民的搬迁问题,所耗费用甚巨,如果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将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将传统民居作为重要的建筑和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旅游业的收入来弥补保护经费的不足,这也是目前西方许多国家文物建筑保护的一种主要方式,相信能对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重庆吊脚楼民居保护和计发的方式,与建筑的风貌特色、建筑质量、保护范围大小、居民职业状况、周边城市环境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有关,其开发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要因时因地制宜,拓宽保护思路,既要继承传统,保持风貌特色,又要改造与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形成新的特征。
(1)展示地方传统建筑文化,拓展城市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保存传统生活方式,已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传统民居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载体或符号。因此,从展示地方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可将传统民居作为一种静态的历史文化现象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旧有的吊脚楼民居群在经过精心整治和优化环境以后,能够完整地保留原有风貌,成为城市
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因而,在传统民居的重点地段,可以通过改变吊脚楼民居用途(如改造为小型旅馆),增设小型服务设施如旅游商店、观光茶楼等方式,将其改造为旅游观光服务中心,同时增设旅游游船码头、旅游车辆停靠站等辅助设施,将游览和体验吊脚楼民居作为整个城市旅游观光的一个环节,从而创造出一项具有重庆特色的新的旅游项目。
(2)保持社区文化,改善居住条件,让吊脚楼建筑重现生机。由于目前重庆的吊脚楼民居较集中的地段往往是“棚户区”,区段内居民不仅经济能力有限,而且居住密度极大。因此,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满足其基本生活要求的居住空间,提升传统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价值,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在保持吊脚楼民居地段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的同时,减少当地的人口密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深度开发提供条件。在适当的人口密度下,进一步改善传统民居的居住、卫生、防火、抗灾等条件,可以指导居民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和自身使用的需求改造自宅,如适当扩大居住空间、增加和完善厨房和卫生间设备,改善采光和照明条件,提高隔音和防火性能等。通过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不仅延长了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护了长久形成的社区文化,而且还将使当地居民由于互助修建而形成密切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整个社区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可对传统街道的某些区段适当进行拓宽,形成公共绿地和室外休息空间,并增设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及娱乐设施,如老年人活动室、茶馆、图书文化站等。
(3)疏导道路交通,提高城市市政设施水平,改善整体居住环境。老棚户区往往道路狭窄,交通不便,运输条件极差,缺乏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恶劣。因此在保护的同时,应对其道路交通系统和上下水市政设施加以改造。适当拓宽道路,保证必要的车辆运行,并设置足够的上下水市政设施,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收集站,彻底改善居住的环境卫生条件。
(4)继承传统建筑风格,锐意创新。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建筑风格,其深含的传统民居文化无可置疑的具有继承性,同时也具有可创性。继承性在于它的经济合理性和文化传承性,吊脚楼民居保持原有地貌,因地制宜的建造思想,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生态价值,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可创性则在于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在日益进步,建筑的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完善过去的传统居住形式,使吊脚楼民居重获新生。
4、分期规划、居民参与、逐步实施
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改造不仅应编制总体的规划,还应编制可分步实施的经济投入和市政设施改造规划,确立每个保护和改造阶段的具体目标,通过建立传统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