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普修桥景观信息资料
皇都侗族文化村游记
皇都侗族文化村游记(2015-12-04 09:22:07)拙文《江永三日游记》末尾记载,余夫妇与刘大人海燕三人,于11月26日夜宿龙脊梯田景区口外之龙脊镇。
翌日晨,餐罢,继续北行321国道十千米,即过龙胜县城,于阳光下赏廊桥风光。
又行三四十千米,改行209国道,三十余千米后入通道县黄土乡境,知目的地皇都侗族文化村已不远矣。
行驶间,遇一九十度右拐弯路,右侧风景,令人眼前一亮,乃坪坦河水之畔,侗寨夹河而立,拐处无建筑遮挡,河埠小桥,尽收眼底。
河水拐向下游二百米处,一桥跨河,高卧于三条石墩之上,桥廊重檐,有龙凤造型,各墩之上更有桥亭三座,中亭五重檐,加桥廊重檐,则为七重,侧亭有三重檐,更加两侧门亭,共五亭一廊,门亭及桥亭彩绘各式花草,廊柱及廊枋涂刷油漆,丽彩缤纷,煞是好看,俨然架卧于平坦河上之巨型工艺品也。
中亭下层之重檐之间,“普修桥”金字赫然可见。
余认定此乃皇都侗族文化村之一景,拐路后上驶约二百米,至桥端门亭前之狭窄平台停车下人,欲先将此工艺廊桥一过,兼览左右之河景,一饱眼福也。
果然,普修桥属侗族木质廊桥,乃皇都文化村主景之一,已列入全国八个经典村落景观也。
此一类廊桥,饱含民族特色,名为风雨桥,又称花桥或福桥,实用也,好看也,吉利也。
余等登门亭,转进侧亭,见此亭有神龛,始祖祠也。
前瞻,见头顶桥枋皆悬字匾,书“民族飞腾”“彩虹飞渡”之类题词,于工艺之外,又添书卷之气。
过中亭,亦见神龛,关圣殿也。
至另一侧亭,三见神龛,文昌宫也。
此桥功能,非仅渡河,亦兼祭祖、祈神、昌文也。
立桥上,观桥之两侧,右首可见河湾侗寨,寨下有连通河畔寨舍之矮桥,及河湾内侧之码头园圃,停靠游船若干,左首可见吊脚侗楼及两岸亲水步道,合为傍水公园景象。
普修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毁于洪水,于清嘉庆八年修复,乃公元1813年也。
历一百七十一年,于1984年复修,其历史可谓久远。
桥长五十七点七米,宽四点二米,等分廊间二十一,若时间充裕,足有可观之处。
清明上河园红桥简介
清明上河园红桥简介
清明上河园的红桥是园内最美的景观之一,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设计,以清代皇宫为原型,是国内首座全木结构、全手绘的园林景观桥,由数百根木柱支撑,桥体全部由钢结构覆盖,桥体上的木构件都是手工雕刻而成。
桥面铺设木板路,并在桥面两侧建有古色古香的廊亭。
红桥长30米、宽3.3米、高5米、
重达250吨。
桥上共有17个建筑单体,分别是:牌楼、月台、花圃、花车广场、观潮台、虹桥、茶社、彩画楼等。
红桥不仅是园内主要的景观之一,也是整个园区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红桥两侧的廊亭内安放着与红桥相应的“清明上河图”大型壁画。
这幅长达150米的巨幅壁画以北宋东京城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
北宋王朝“王景治河”和“王希孟画《清明上河图》”这两个历
史事件。
壁画以“水”为主题,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城的全景图。
整幅壁画共分为三大部分:“汴河之险”、“王景治河”和“王希
孟画《清明上河图》”。
—— 1 —1 —。
圆明园内桥梁介绍
圆明园内桥梁介绍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非常著名的皇家园林,其中的桥梁更是其独特之处。
在圆明园内,桥梁被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观赏的机会。
以下是对圆明园内部分桥梁的介绍。
1. 大昭寺桥大昭寺桥是圆明园内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桥梁。
它位于圆明园的中央湖泊上,连接着园内的一座小岛和园内的主要景点。
大昭寺桥采用了仿古建筑的设计,桥面上铺设着青石板,两侧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站在大昭寺桥上,可以欣赏到湖水的美丽景色以及园内其他建筑的壮丽景观。
2. 翠柳桥翠柳桥位于圆明园的西湖边,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拱桥。
桥面上铺设着石板,桥面两侧栽种着翠绿的柳树,因此得名翠柳桥。
桥的设计别具匠心,既考虑到了桥的实用性,又注重了美观。
站在翠柳桥上,可以俯瞰到湖水的倒影和柳树的婆娑身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
3. 望春桥望春桥是一座横跨圆明园中央湖泊的桥梁,位于园内的北部。
桥的设计非常独特,桥面上铺设着白色的大理石石板,两侧是精雕细琢的栏杆。
望春桥连接着园内的两座小岛,站在桥上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美丽。
以上是对圆明园内部分桥梁的简单介绍。
这些桥梁既是园内交通的便利工具,也是观赏园内美景的重要场所。
它们的设计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可以在这些桥梁上感受到圆明园的独特魅力,享受到美好的时光。
无论是欣赏湖光山色,还是感受桥梁下的湖水微风,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在圆明园内,桥梁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游玩还是拍照,这些桥梁都是圆明园的亮点,值得一去。
孔庙碧水桥简介
孔庙碧水桥是位于曲阜孔庙内的一座古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而著称。
碧水桥横贯于孔庙的第二进院落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桥梁。
以下是关于碧水桥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名称由来:碧水桥得名于桥下清清的河水,“碧水”之名取自河中水质清澈、碧绿,且流水环绕如玉璧,故称“璧水”。
同时,“璧水”也象征着教化不息。
在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而此处设立“璧水”,意味着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从而三桥被命名为璧水桥。
2. 建筑历史:碧水桥最初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增添了石栏,河身砌有河底。
原来河上为小墙,到了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雍正年间还曾用大成殿旧料更换部分栏板和栏柱。
碧水桥及周边建筑在历史上多次修缮,保持着古朴的风貌。
3. 建筑结构:碧水桥为三孔拱桥结构,中间的主桥宽10.30米、长16.68米,两边辅桥各宽3.43米、长13.35米。
桥梁和栏杆上的雕刻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
4. 文化意义:碧水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本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之一。
碧水桥作为孔庙的一部分,见证了儒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碧水桥作为曲阜孔庙内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性,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庄严肃穆和古代建筑的精妙细腻。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简介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简介
门票:
暂无信息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简介:
传说古夜郎国天子路过此地,被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所迷恋,故建“皇都”城。
皇都侗文化村由头寨、尾寨、新寨、盘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民风民欲最为完整亮丽。
鼓楼里、凉亭内、风雨桥边,处处琴声悠扬,歌声如潮。
要到侗寨必需先过一座名为普修桥的风雨桥,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座别致的寨门,六只铁炮依次鸣响,数十名侗家汉子吹着欢快的芦笙曲翩翩起舞,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侗家姑娘,端着一碗碗芳香四溢的侗乡佳酿拦在路中央,这是侗家迎接贵宾的一种最隆重的礼仪。
来到镶有太阳花图案的表演场,不雅看皇都侗族文化村艺术团的精彩表演,则是别的一番享受,《敬酒歌》、《扯扯摸》、《踩簸箕》、《禾杆歌》、《闹茶》《抢蛋》、《板凳情歌》、《筒地咯罗闹歌堂》等一组民族色彩十分浓厚的文化节目汇集了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轻歌曼舞,回肠荡气,于行云流水间透出一种阳刚之美。
故宫博物院金水桥介绍
故宫博物院金水桥介绍1. 金水桥的基本情况提到故宫,大家脑海中肯定浮现出那红墙黄瓦的宏伟景象。
不过,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那条在故宫里非常显眼的金水桥。
没错,就是那条连接乾清宫和交泰殿的小桥!说它小,实际上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
金水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明朝,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了。
想想看,这桥下经过了多少朝代的兴衰更替,真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金水桥的名字可不是随便来的。
金水桥的“金”,就代表着它的尊贵和华丽;而“水”,则是因为桥下流淌着的金水河。
别小看这条河,它可是给故宫增添了不少灵气,让整个宫殿显得更加生动。
走在桥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真的很神奇。
2. 金水桥的结构与装饰2.1 结构之美这座桥虽然不算大,但它的设计可是一绝。
金水桥的两侧各有三根石柱,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和凤,象征着皇权和祥瑞。
走近一看,那精致的雕刻让人忍不住想多停留几秒,真是细腻得让人佩服!桥面铺着青石,走上去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2.2 装饰之美说到装饰,金水桥可真是不遗余力。
桥上的栏杆上还镶嵌着一些金色的装饰,这可不是随便的金色,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材料,闪闪发光,照得人眼花缭乱。
特别是在阳光下,整个桥面就像披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外衣,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赞叹:“哇,这真是太美了!”有时候走在这里,你甚至会感觉自己像是皇帝,真有种“一步一风景”的感觉。
3. 金水桥的文化意义3.1 历史的见证金水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想当年,皇帝出行的时候,必定要经过这里,简直是“金水桥上走,万民齐朝贺”。
可以说,金水桥承载着多少荣耀与权威。
每当我站在桥上,仿佛能看到昔日的盛况,那气势恢宏的场面真让人心潮澎湃。
3.2 文化的象征再说说金水桥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故宫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对,把这座桥描绘得如诗如画。
这儿的每一块石板、每一根柱子,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故事,教我们如何去理解那段辉煌的过去。
一座桥,既是前路,也是归途
一座桥,既是前路,也是归途侗族,是生活在我国湘桂黔交界处的一支少数民族,人口约为350万人。
从人口上来说,侗族并非位于榜首附近,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但就是这么一支祖祖辈辈栖身于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在中国建筑史上足以占据一席之地的侗族建筑文化,尤其以鼓楼和风雨桥建筑为代表。
即使放眼整个东亚木构体系,侗族的鼓楼与风雨桥也是不可多得的奇葩——它们的结构如此之独特,造型如此之变化多端。
程阳永济桥风雨桥,是我们如今对覆有廊屋的桥梁的通用称呼,这种称呼来源于它可以遮风避雨的功能。
然而,在侗族的语言中,风雨桥实际上另有称呼。
在侗语中,风雨桥被称为“福桥”,意指“赐予幸福吉祥之桥”。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桥梁,它蕴含着侗族人民一种原始的自然观念,透露出一个民族的生命与桥之间的亲密关系。
侗民的传统观念认为世上的人从阴间到阳间都要经过自己的生命之桥,如果失去此桥,就意味着失去前行之路,到不到人生的方向。
其古朴的民俗含义是:桥可以让阴间的灵魂转世投胎,让阳间的灵魂得以安宁,具有祈福之意愿,这正是“福桥”之名的由来。
除了福桥这个名称,侗族村寨中的风雨桥还被叫做花桥、凉桥。
在黔东南的侗寨中,“花桥”之名尤为常见。
这一名称的来源既可以从建筑装饰物的形象化来解释(雕梁画栋),也可以从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去理解。
如位于榕江的大利侗寨,沿河流流向依次建有五座花桥。
侗语中对风雨桥特有的称呼,体现着他们对于桥梁文化独到的认知。
大利中步花桥壹绿水青山风雨桥,也就是廊桥,是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的一种桥梁类型。
虽然它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但有几个地区却集中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廊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湘桂黔交界处的侗族聚居区和浙闽山区。
若要说这两个地区有什么相似之处,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复杂而多元的地理环境。
浙闽山区群峰耸峙,丘岭连绵,适宜农耕的小河谷、小盆地穿插其间,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动写照,侗族聚居区也是如此。
虹桥公园景点介绍
虹桥公园景点介绍
虹桥公园位于虹桥之西,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遐迩。
公园内主要建筑有虹桥、清风亭、石拱桥、三生石等。
亭阁为仿木构建筑,古朴典雅。
三生石是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相传是轩辕黄帝与两位仙女在瑶池中洗澡时掉落的,也有人说是女娲补天时遗留的。
清风亭位于虹桥之东,三间两层,飞檐斗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亭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
石拱桥位于公园东部,东西走向,长约百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石拱桥。
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大夫第”改建而成。
桥洞形如彩虹,桥上有“石拱桥”三个大字刻于桥栏之上。
三生石位于公园北部的山坡上,相传为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在此生养之地。
这块石头是在明末清初从福建移来的。
据记载,当时为了迎接唐明皇的到来,杨贵妃曾在此沐浴、更衣。
后来唐玄宗与杨贵妃也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据说这块石头是为纪念他们而造的。
三生石旁还有一个亭子叫“三生亭”,三生石旁边还有一个“洗心亭”。
—— 1 —1 —。
凤凰古城的四座桥介绍
凤凰古城的四座桥介绍
凤凰古城是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古镇,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桥梁。
以下是凤凰古城中四座著名桥梁的介绍:
1. 都司桥:都司桥是凤凰古城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湖南省第二长的古桥。
它位于涓滴裕河上,桥面呈凸字形,全长64米,宽约3米。
都司桥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以其雅致的建筑风格和古朴的石拱桥形式而闻名。
桥的两端均有牌坊,整个桥梁工艺精湛,是凤凰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 风雨桥:风雨桥位于涓滴裕河的南端,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桥由木材搭建而成,全长136米,宽约5米。
风雨桥建于清代,它的特点是桥身呈梅花形,由26根石柱支撑,整个桥梁风格古朴而雅致。
每逢雨水过后,涓滴裕河水涨时,桥身会浸入水中,给人一种风雨桥如其名的感觉。
3. 东门桥:东门桥是凤凰古城东侧的一座古桥,也是古城七座大石桥之一。
这座桥建于宋代,全长约82米,宽约4米,桥身由石块垒砌而成。
东门桥呈一字形,桥身石砌精细,保持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被誉为凤凰古城的精华之一。
4. 岳各庄桥:岳各庄桥位于凤凰古城东部,是一座连接凤凰古城和岳各庄村的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130米,宽约4米,桥身由石块砌筑。
岳各庄桥有五孔,拱括分明,巧夺天工。
桥边有石狮,形态各异,寓意各不相同,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以上是凤凰古城四座著名桥梁的简要介绍,每一座桥都展示了湖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和工艺,也成为游客探索古城魅力的重要景点。
故宫金水桥介绍
故宫金水桥介绍一走进故宫,嘿,那气派,简直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五座金光闪闪的金水桥,它们横跨在护城河上,仿佛是通往古老皇城的金色大门,让人一眼就感受到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这金水桥啊,可不是一般的桥,它可是明清两代皇帝进出紫禁城的必经之路,走在这桥上,那可是步步生风,感觉整个人都跟着高贵了起来。
桥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像是被历史打磨得光滑如镜,走上去,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响起。
这五座桥,可不是随便建的,它们可是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规矩来建的,中间那座最宽的桥,是皇帝老儿专走的御路桥,两旁稍窄一点儿的,是亲王大臣们走的,再两边更窄的,那就是给三品以上的官员准备的。
这样一来,走在桥上,谁是啥身份,一目了然,规矩森严得很。
你瞅瞅这桥上的雕刻,那叫一个精美绝伦!龙啊凤啊的,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好像随时都能从石头里飞出来似的。
这些雕刻啊,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说到这金水桥的名字,也是有来头的。
据说啊,这桥下的河水是从玉泉山引来的,水质清澈甘甜,所以叫金水河。
而这桥呢,自然就跟着叫金水桥了。
不过啊,也有人说,这“金水”二字,还寓意着财源广进、福泽绵长呢,毕竟这可是皇宫里的桥,沾点皇气也是好的嘛。
站在金水桥上,往远处看,那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还能闻到那股子历史的沉香和皇家的气息。
这一刻啊,你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朝代,亲眼见证了皇家的辉煌与沧桑。
不过啊,话说回来,这金水桥虽然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它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
如今啊,它已经成为了故宫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每当有人走在这座桥上时啊,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所以啊朋友们啊!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北京、来到故宫的话啊!千万别忘了去走走那座金水桥啊!去感受一下那份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吧!相信我哦!你绝对不会后悔的!。
圆明园内桥梁介绍
圆明园内桥梁介绍
圆明园内有许多美丽的桥梁,它们连接着园内的湖泊和园林,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观赏的机会。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座著名的桥梁。
首先是位于圆明园西南部的昆明湖上的17孔桥。
这座桥梁是圆明园内最长的桥梁之一,全长约80米。
它横跨在昆明湖上,连接着湖岸的两侧。
桥梁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石拱桥形式,桥面平整,桥栏雕刻精美。
站在桥上,可以欣赏到湖水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宁静与宜人的氛围。
其次是位于圆明园东北部的归真堂桥。
这座桥梁是圆明园内一座古老的桥梁,它连接着归真堂和归真堂湖。
桥梁采用了石拱桥的结构,桥面宽敞平坦,桥栏上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站在桥上,可以俯瞰归真堂湖的美景,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恬淡。
另外还有一座位于圆明园西南部的西堤桥。
这座桥梁是圆明园内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连接着西堤和其他景区。
桥梁采用了石拱桥的结构,桥面宽敞平坦,桥栏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站在桥上,可以俯瞰到西堤和周围的美景,感受到园内的宁静和宜人。
这些桥梁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设施,更是圆明园内的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
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站在桥上,可以欣赏到园内湖泊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园内的宁静和宜人。
无论是游客还是园内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这些桥梁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丹陛桥简介
“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门关。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
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
丹陛桥西侧有斋宫,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
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一长360米、宽29.4米的砖石台基。
“丹”意为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
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之所以又称“丹陛桥”是因为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
丹陛桥南端高约1米,北端却高约3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一是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是表示升天不仅要步步登高,而且要经过漫长路程。
由于是升天之路,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称“神道”。
神道两侧左为“御道”,右为“王道”。
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时30分开始;“祭天乐舞”展演每天上午11时、下午14时40分开始;“天坛古乐艺术”展演每天上午9时、10时、11时,下午13时30分、14时30分、15时30分开始。
丹陛桥_精品文档
丹陛桥简介丹陛桥(英文名:Danbi Bridge)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丹陛桥跨越在鄱阳湖沿湖公路庙前乡的南端,是鄱阳湖大桥之一。
丹陛桥因其壮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历史丹陛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据传该桥当年是为了方便九江府的官员们上山取样庐山产的矿石而修建的。
而在修建丹陛桥之前,原本这里只是一片草甸湖,九江府官员们需要乘船才能过湖上山,不仅不方便,而且费时费力。
在大桥修建之初,为了保护丹陛桥及其周围的环境,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人们挖掘了两侧的渠道,使桥的基礎固定在水中,以防止桥梁的倒塌。
同时,政府还在桥旁边种植了许多树木,为游客提供了树荫,使得这个地方更具吸引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陛桥逐渐成为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喜欢在丹陛桥上漫步,欣赏湖景和周围的美景。
此外,丹陛桥还成为了各类庆典和仪式的重要场所,吸引了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
桥梁结构丹陛桥采用了梁式桥的结构,全桥总长1200米,桥面宽20米。
整个桥梁由18个拱形石桥拱组成,拱高25米,拱长50米。
这些大型石桥拱形成一个优美的曲线,使得整个丹陛桥在湖面上显得别具一格。
为了增加桥的稳固性,桥面上使用了铺设石块的方法,提供了更好的抗滑性。
桥面的两侧设有栏杆,保护行人的安全。
同时,桥下还设置了照明设施,使得夜晚的丹陛桥更加美丽。
旅游和休闲丹陛桥以其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无论是踏青游玩还是享受湖景,丹陛桥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去处。
在丹陛桥周围,还有很多旅游资源。
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内有许多热门景点,如花月谷、龙虎山、庐山佛光寺等,都可以方便地从丹陛桥前往。
此外,周边还有一些度假村和酒店,供游客选择。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丹陛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湖边有许多钓鱼点,可以满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
此外,湖面上还可以划船,欣赏湖景。
通道·单车游荡
侗 族 是 传统 木建 筑 的高 手 (左 页 图 ) 湘 西 通 道 ( 图/ 风 ) 李
。
.
一
这 点 从 侗 寨 结构 复 杂 的 带 游 客 不 多 侗 寨 中的村
一
,
。
.
。
在 寨 中游 走
发 现 这 里 的 石 板路 修
,
得 异 常齐 整
有 时 还 能 见 到 精 致 的 石 栏扶 手
”
看 来 这 芋头 绝 非
。
疑惑
何 老 板 笑答
”
:
听老 人 说
这 里 以 前就 是 夜 郎 国
”
,
夜
除 了 偶 而 缓缓 开 来的拖 拉 机
刚 出县 城
.
几 乎 再 无 其他 车辆
一
’
自大
的那 个夜 郎 国
,
皇 都就 是 夜 郎 国 的 皇城
。
就像 所 有关
几 乎 没 有任 何 过 渡
.
幅 幅 美妙 的 田 园 风 光 便
层 层 展 现 出来
玉
:
清澈 的 河 水 从 路 边 流过
一
.
河 的另
一
边是
一
块块方
般 的稻 田
。
,
蓝 衫 黑 裤 的侗 家 女 人 们 和
一
头 头 耕 牛 在 田 间缓 缓 移
动
几 乎 每转 过
.
道 山弯
,
便 能见 到
一
座 由 黑 褐 色 木 楼 组 成 的小
。
山寨
在 阳 光 下 散 发 着 慵懒 闲 适 的气 质
在 当地 人 的指 点 下
我 又 翻 回 头 骑 车 向更 隐 密 的
故宫里的金水河介绍
故宫里的金水河介绍
故宫里有一条金水河,它的名字叫金水河。
这条河可不是普通的河,它是明朝皇帝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和方便管理而修建的,后来又经过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条金水河全长有26000多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而且与中国历代皇帝所居住的紫禁城有很大关系。
因为在金水河上,有三座桥是专供皇帝去后宫省亲时乘坐的。
其中最有名的一座桥叫做“西华门桥”,又叫“御座桥”,因为它是专门为皇帝过桥而建造的。
从故宫东门到西门之间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的名字分别叫“太液池”和“昆明湖”。
在太液池里有一座用大理
石砌成的长堤,名为“金水河”,这条金水河是专为皇帝过河而
准备的。
每天早上,皇帝坐在上面由太监推着来到御花园里晨练。
他先要走上一段木桥,再由太监把他抬到金水河上。
然后他站在金水河上欣赏故宫里的美景。
接着太监再把他送回午门外。
—— 1 —1 —。
婺源三眼桥简介
婺源三眼桥简介
婺源三眼桥是一座廊桥,横跨在婺源县的官鹅江上。
三眼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是当时婺源知
县江万里为方便当地百姓的出行和行人而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桥全长一百多米,宽四米左右,桥身全用楠木和杉木建成。
桥上建有七层亭,每层都有飞檐,飞檐上各有两个宝瓶,宝瓶内插着龙柏、玉兰、桂花等。
桥头立着三块石碑,一块刻有“宋知州江万里建”,一块刻着“乾隆三十年丁未春建”,还有一
块刻着“道光三十年己卯冬月”。
桥上的三层亭子分别供着文昌阁、文峰塔和魁星阁。
文昌阁是一座藏书楼,高四层,四边有雕花的栏杆。
文峰塔是一座八角七层的楼阁式塔,高九米多。
魁星阁高五米多。
桥的两侧有八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挂着一个灯笼,每盏灯笼上都写着一个字。
其中有一个灯笼写着“状元及第”四个字。
—— 1 —1 —。
北京可园景点介绍
北京可园景点介绍
北京可园,位于北京内城东直门内,是清代一位姓“万”的
官员建造的。
可园占地面积仅为0.3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占了
很大的比例。
全园主要由可园门、万泉亭、小瀛洲、三友轩和九
曲桥等部分组成。
其中,可园门为一座高7米的五凤楼,是当时
京城四大名门望族之一万氏的私家园林。
万氏在康熙年间被康熙
皇帝赐为“万春园”,于是万氏在此建了可园。
可园为三进院落,东有假山、翠竹和曲桥,西有水榭、方塘和石桥,南有双亭和小
瀛洲。
全园以小景见长,精巧别致。
在园内有一座名为“九曲桥”的小桥,桥下是一片荷花池,池内建有九曲桥和小亭。
可园中的
水面原是人工挖掘形成的小湖,被称为“万金湖”。
万氏在湖边
种植荷花和垂柳,并建了一座亭子。
湖边种上了荷花、垂柳、翠
竹和太湖石,还建造了一个湖心岛。
湖心岛上建有一个水池,里
面种上了睡莲和荷花。
—— 1 —1 —。
界河相裕亭解析
界河相裕亭解析
界河相裕亭是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座历史建筑,也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文
化遗址。
它始建于明代,是明代皇城附近的一处重要建筑物,被用作明代皇家行宫和文化活动场所。
下面将对界河相裕亭进行详细解析。
界河相裕亭的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广阔。
它由主体建筑和配套建筑
组成,主体建筑为一座仿古建筑,建筑风格融合了明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设计元素。
建筑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整体呈对称式布局,体现了古代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精髓。
在主体建筑的内部,界河相裕亭呈现出了明代皇家建筑的典型特点。
首先,它
采用了典型的丹楹式木构架体系,大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结构稳固而纹饰精美。
其次,建筑内部布局严谨,按照古代建筑规范分为前后厅、东西厢房和后花园等不同区域,各区域之间通过廊道相连。
最后,界河相裕亭的内部装饰也非常富丽堂皇,壁画、雕刻和装饰画等元素相互交融,展现出明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除了主体建筑,界河相裕亭还配有一些附属建筑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建筑
群的护城河,这是一条环绕建筑群的人工河道,起到了加强防御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此外,还有建筑群周围的围墙、门楼等结构,它们不仅起到了保护建筑群的作用,还对整体风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界河相裕亭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遗址。
它不
仅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风格,还记录了古代皇家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通过对界河相裕亭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琅勃拉邦 旅游景点
琅勃拉邦旅游景点
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是老挝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琅勃拉邦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 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Royal Palace Museum):这座博物馆曾经是老挝国王的官邸,现在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
2. 佛塔寺(Wat Xiengthong):这座寺庙是琅勃拉邦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以其精美的建筑设计和壮丽的壁画而闻名。
3. 清潭寺(Wat Chom Si):位于琅勃拉邦的一个山顶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4. 武里南奔寺(Wat Wisunarat):这座寺庙建于1513年,是琅勃拉邦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内部供奉了一尊高达6.5米的金佛。
5. 昭拍耶寺(Wat Mai Suwannaphumaham):这座寺庙建于18世纪,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6. 美丽的喀西袍瀑布(Kuang Si Falls):这个瀑布位于琅勃拉邦郊区,是一个休闲和游泳的好去处,瀑布水清澈见底,景色迷人。
7. 长颈族村落(Hilltribe Villages):距离琅勃拉邦不远的地方
有一些长颈族村落,游客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8. 夜市(Night Market):琅勃拉邦的夜市是购物和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地方,你可以在这里买到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以上只是琅勃拉邦的一些旅游景点,这个城市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方,非常适合悠闲地探索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都普修桥景观信息资料
村落简介: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寨距离县城10公里,由头寨、尾寨、盘寨和新寨组成,占地2.9万亩,共230户,总人口2150人。
其侗寨结构具有典型侗族风格,鼓楼、寨门、凉亭、古井、风雨桥、萨岁坛、芦笙场、吊脚楼民居、重阳楼、石板路等一应俱全。
侗寨建筑布局属于典型的山麓型,即依山傍水型杆栏式吊脚楼,以适应南方山区气候湿润、多蚊虫的特点。
普修桥,是一种集桥、亭、廓为一体的桥梁建筑,它既是侗乡主要的交通设施,又是侗家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
该风雨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805年),桥长57米,宽4.2米,是一座集桥、亭、廊为一体的纯木结构廊桥。
199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都侗寨有工艺精美的寨门三座。
寨门的建筑格式为独立式,在建筑上集攒尖式与歇山式为一体,不用一钉一铁,全系卯榫嵌合,建筑风格别具。
凉亭现有四座。
侗族多居山区,山路、田地边必设凉亭。
凉亭为木结构,一般有四柱、六柱或八柱支撑,用杉皮或青瓦盖顶,下面用横木搭成坐凳,供人们歇息与挡风避雨。
侗寨户与户、寨与寨连在一起的是石板,在美丽的侗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求神一世,不如修桥一座,铺路一条”,这些石板路是家家户户义务修建的,皇都侗寨的巷路全是青板石铺砌而成,古朴别致。
皇都侗寨建寨于明代初期,历史悠久,侗族风情风俗在湘桂黔三省(区)侗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当地住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这里流传着数十种民族乐器、歌曲与舞蹈。
侗族人民在悠久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饮食风味,喝一口侗家馥郁飘香油酒茶,香淳可口,一份温馨,可以拂去你一路的疲惫。
席间,热情好客的主人为你捧上大碗的被喻为“侗家茅台”的苦酒,更是甜中带苦,苦在甜中。
合拢宴是侗族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侗族人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之际才举办的宴席,一般是在堂屋摆上长长的木桌,各家各户都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以示庆贺,各种各样的菜肴摆满了长长的桌子,一腌就是三五年,甚至几十年的酸虾子、酸鸭肉、酸猪肉、酸草鱼别有风味。
皇都社会秩序良好,被誉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安先进村寨,每家每户都很干净、整洁。
1995起、年县人民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50万元进行基础设置建设与宣传,组建“皇都侗文化村”,作了初步的旅游开发,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游客逐年增加,现年接待游客在20万人以上。
皇都侗文化村组建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评比、文明创建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景观:
一:普修桥,是一种集桥、亭、廓为一体的桥梁建筑,它既是侗乡主要的交通设施,又是侗家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
该风雨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805年),桥长57米,宽4.2米,是一座集桥、亭、廊为一体的纯木结构廊桥。
199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新寨寨门。
寨门是侗族建筑代表之一,它是侗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显示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它与侗族鼓楼、花桥、凉亭一样,不用一钉一铁,全是卯榫嵌合,别具建筑风格。
侗乡山寨,有寨必有门。
它是侗族人民迎来送往,交亲结友的必经通道,也是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相见离别的窗口。
新寨寨门始建于清初期。
三:头寨鼓楼。
鼓楼,它是侗寨独特的标志,大家看到的这两座鼓楼属于歇山宝塔式,这种结构形式,不仅扩大了底层的空间,还大大增强了鼓楼框架的强度,数百年不朽不斜。
头寨
鼓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多次维修保留至今。
鼓楼是重要活动场所,如团寨议事,排解纠纷,判断是非,集体休息和娱乐,都在这里进行。
重要节日:
1.与其它地区相同的节日如四月八、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外,9月9重阳节办得
比较隆重,当天将举行哆耶、唱侗戏、赛芦笙等民俗活动。
2、农历10月26、11月日“吃冬节”、也称侗年,也特别热闹,很多邻近群众前来“吃冬”,届时将举行一些唱侗戏等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