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营销案例-_修正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

奢侈品平面广告诉求——劳力士:尊贵嬗变

如果说奢侈品厂商生产了奢侈品的实体,即它的使用价值,那么营销传播的过程生产了奢侈品品牌的符号价值,这个生产过程包括了故事叙述(Story-telling)以及氛围的营造,无论哪一个部分其实都是建立在消费者原有的认知和知识体系上,在奢侈品品牌的广告里,这样的故事叙述和氛围营造最后都被打包成“奢侈感”。

奢侈品平面广告诉求——劳力士:尊贵嬗变

劳力士的时间点手表行业的时间点

1908 Rolex品牌注册1900誷手表概念出现

1914 获得Kew天文台认证

1926 蚝式手表(Oyster)诞生1920誷手表概念普及

1950誷石英手表出现

1908年,劳力士(Rolex)品牌诞生。一只小型劳力士表于1914年得到Kew Observatory 的A级证书,这是英国这一知名天文台从未颁发过的最高评价——劳力士的精确度得到了承认,使手表在欧洲和美国顿时身价倍增; 1926年,著名的蚝式(Oyster)手表诞生。

从这一段历史里我们看到,不同于纯粹时尚领域的奢侈品品牌,劳力士的奢侈感最初来自于产品属性上的“高科技”及第三方的认证。但是在一系列的广告传播里,单纯的高科技附加了更多的内涵,变成了“来自于‘历史感’和‘美感’的高科技”。这样的情感上的连结,使得50年代以后,代表更高科技的石英表并不能取代劳力士凝结着“手工精制”和“尖端精确”的内涵,我们也注意到此时劳力士的奢侈感也就转向更单纯的历史感与美感了。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劳力士奢侈感的演变:

高科技

“历史感”和“美感”的高科技

“手工精制”和“尖端精确”的历史感和美感

考查劳力士的一系列平面广告,我们发现也正是在50年代以前,劳力士的广告大量使用文案,介绍其“高科技”的产品属性——但这个高科技绝不是冰冷的; 50年代以后,广告的主题转向了更感性的诉求,主视觉也越来越弱化产品本身,而变成了遍身珠宝的优雅的猫、时尚的女子、高尔夫运动员,静止的手表变成了运动中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里手表并不抢眼,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件。正如波得里亚的说法,手表自由性(功能)被转换成了人与物的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劳

力士的标志,也从最初一只五指伸开的手掌(寓意其产品完全靠手工精制),逐渐演变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皇冠,这不仅仅是展现着劳力士在制表业的领导地位,更加重要的是使用者通过这个手腕上的品牌,在梦境里实现了社会地位的加冕。

1927: A Lifetime Gift for Those Overseas(给跨国旅行者一生的礼物)

时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线索,社会进步塑造了手表的需求。劳力士不是第一个腕表的发明者,但在这个产品引入期,广告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一只手表是必需的。但是即使在这样一个功能性诉求的广告中,标题的“lifetime(一生)”制造了关于“时间”与“流传”的梦境: 这只手表值得成为一生的伴侣。

1944: Full Measure

蚝式手表仍旧是一个功能性鲜明(防水防尘)的产品,广告文案里的“Limited(限量)”和“Design(设计)”突显了不易获得的珍惜感。但作为一个奢侈品,劳力士的精确并不是与功利性的结果直接联系在一起,而是与“成功”并且“掌控每一分钟”的巨大的心理感受密切联系,在这个梦境里,时间的测量(手表)就被置换成了对于成功的心理奢侈感的完全度量(Full Measure)。

1949: The Wonder watch that defies the elements

这是一则诉求蚝式手表是第一只“防水手表”的广告,劳力士并没有诉诸理性的数字,而轻描淡写却意味深长地使用了“years of experiment of Rolex artists and technicians(劳力士的艺术家和技术员好多年的试验)”,有趣的是,在这个句子中,artist(艺术家)被排列在technicians(技术员)之前——这样的描绘里,劳力士的高科技首先是具有艺术感的,其次才是功能性的。

1967: Is it Chic to Ride with a Rolex (戴着劳力士是不是很潮流?)

劳力士与时装的Cross-over(跨界),从现在的角度来说,这也许并非一招成功的尝试。时装与手表都可以被定义为关于时间的奢侈,但时装的时尚、速朽与手表永恒的奢侈感的诉求却未必一致。但劳力士延伸奢侈感的尝试,在60年代也是有先见之明的。

1976: 劳力士Great White系列

1990s

这则广告里面,劳力士不再陶醉于自己的奢华里,而是借用了高尔夫运动的联想,把自己纳入一个更接近消费者的新奢侈体系,劳力士没有丝毫提到自己的科技,高尔夫选手安尼卡-索伦斯坦与品牌的联系被定义成为“Dependable(可靠的)”。

梦境的要素

无论是劳力士还是百达裴丽,这些手表行业的奢侈品品牌都各自具有深厚而各异的文化内涵,但他们在不同的故事叙述里却制造了相似的梦境: 沉静,持久,高雅; 这些有关于时光的梦境里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即使定位在高档运动的豪雅(Tag Heuer),也表现着沉稳的动感,而不是像大众消费品那样的色彩缤纷,充满汗水和热情的运动。

形而上的符号团: 爱情、永恒、艺术、态度……这些形而上的意象与手表的直接所指“时间”凝结成了复杂而暧昧的符号团,这个时候关于时光的梦境变成了可以承载更多的空间,这种深邃的空间感制造了一个若即若离的距离——他们并没有因为高价而彻底远离与你,你幻想它给的许诺,你能够得到它的符号价值: 爱情或者优雅。

少即是多: 这个梦境首先是宽阔的,一幅精美的图片抵得上千言万语,一句暧昧的文案就足够用来玩味。

凝固细节: 细节也是奢侈的理由,哪怕是一个细小的设计或者不同的改变。

永远的名人: 无法想象“Real Beauty Campaign(真美战役)”会出现在奢侈品品牌的广告中,无论手表或者高级时装,它一边为消费者提供梦境,又一边严格保持自己的矜持。奢侈感本身是完美的,而不是日常的、可得的,在手表的广告里,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名人最美丽的瞬间。

从广告策略来看,比起其它类型的品牌,奢侈品品牌的核心信息更需要被精确提炼,精准表述。品牌间的差异化,往往来自于细节的设置,所以它讲述的故事也需要经过精心打磨。只有这样,故事才够强壮,氛围才够到位,而广告里营造的梦境才会让人心甘情愿的长睡不醒。

案例二:

走下“神坛”的奢侈品牌

那些曾经风靡全球的奢侈品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们想做的或许是走下高台,向大众靠拢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奢侈品牌永远都高居神坛,常常与明星政要、富翁巨贾联系在一起。尽管全世界称得上奢侈品牌的并不多,但2005年它们却创造了1740亿美元的销售额。

然而,那些曾经风靡全球的奢侈品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们想做的或许是走下高台,向大众靠拢。但这并不是个好兆头,犹如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预言的那样,“在这个行业爆炸式增长的成功里,正埋藏着毁灭的种子。”或许,奢侈品牌走下“神坛”之日,就是它的死亡之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