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合集下载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7 合理选用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合理地使用材料,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抗震质量的关键。在结构
施工图中均标有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混凝土、钢材和砌体 材料的选用参照各自的选用要求。
THAN于抗震
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 面尺寸和受力钢筋与箍筋的设置;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 浇混凝土板。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5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2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体形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 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宜规则、 对称,其刚度和质量分布宜均匀。体型复杂的建筑宜设防震缝。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 选择合理的抗震体系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 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结构体系 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抗震概念设计的 基本要求
一、抗震设计分类
1 抗震设计分类
为了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对地 震区的房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为两大部 分:一是计算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一是概 念设计——正确地解决总体方案、材料使用和细部构造,以达到合 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5 消能减震设计实例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6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隔震和消能减震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隔震的基本 原理是:通过隔震层的大变形来减少其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减 少地震破坏。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消能器的控制来控制预期 的结构变形,从而使主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严重破坏。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符合要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符合要求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建筑结构设计,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1.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可抗地震,采用一系列设计措施,从而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抗震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和构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尽可能减少应变和变形产生的破坏以及构件的疲劳损伤。

(2)建筑结构应能够随地震运动变形,但应限制变形,避免产生破坏性变形。

(3)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通过消耗地震能量,使建筑产生的波动尽量减少。

(4)建筑结构应避免在地震中引起人员、设备的滑动、倾覆、碰撞等现象,同时保持整体稳定性。

2. 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地震地区的地震烈度、地震频率、地震波振动的道路、建筑的结构类型和高度、建筑重心高度的位置等,其中地震烈度和地震波频率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地震烈度等级是根据地震时所受烈度大小来确定的,不同地区的烈度等级是不同的。

在抗震设计中,应根据所处地区的烈度等级,合理选取梁柱结构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3. 抗震设计的措施在抗震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措施来保障建筑的安全:(1)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并且适用于不同的地震区域。

设计师应根据地震区域的特点,选用适当的结构类型,如框架式结构、剪力墙结构和内置柱群等,以达到较好的结构抗震性能。

(2)合理的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抗震性能,一般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强度、韧性、耐久性、可靠性的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对于较高的建筑,建议采用预应力钢筋,在建筑过程中形成预紧力,使预应力混凝土梁柱具有较好的耐震性和承载能力。

(3)考虑动态降震随着科技的发展,动态降震设备也越来越普及,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4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4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表1 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段 一般地段 不利地段
危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 等
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 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 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 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 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 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质量分布的不确定性;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节点的非刚性
转动;偏心、扭转及P—Δ效应;柱轴向变形。考虑或不考虑节点
非刚性转动的影响程度可达5%—10%;考虑柱轴向变形,自振周期
可能加长15%,加速度反应可能降低8%;考虑P—Δ效应可能增加位
移10%。 (3)材料的影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时间及应变程度而改变。
在海城地震时,从位于大石桥盘龙山高差58m的两个测点 上所测得的强余震加速度峰值记录表明,位于孤突地形上 的比坡脚平地上的平均达1.84倍,这说明在孤立山顶地震波将被 放大。图1表示了这种地理位置的放大作用。
图1 不同地形的震害
天津塘沽港地区,地表下3—5m为冲填土,其下为深厚的 淤泥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为-1.6m。1974年兴建的16幢 3层住宅和7幢4层住宅,均采用片筏基础。1976年唐山地 震前,累计沉降分别为200mm和300mm,地震期间沉降量突然增 大,分别增加了150mm和200mm。震后,房屋向一边倾斜,房屋 四周的外地坪地面隆起,如图2所示。
图2 房屋沉降
§4.2 把握建筑形体和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的平面、立面规则与否,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 重要的影响,建筑结构不规则,可能造成较大扭转,产生 严重应力集中,或形成抗震薄弱层。国内外多次震害表明,房屋形体 不规则、平面上凸出凹进、立面上高低错落,破坏程度比较严重,而 简单、对称的建筑的震害较轻。为此,《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 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 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 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建筑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简述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

简述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

简述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合理分析和设计结构,使建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 结构整体性: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连通方式,使整个建筑结构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抗震能力。

2. 建筑材料: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抗震能力。

3. 结构体系: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如框架、剪力墙、桁架等,以满足地震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要求。

4. 抗震设计要素: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力、垂直力、剪力等,确定结构的尺寸、强度、柱网布置、墙体厚度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5. 结构连接:合理设计结构连接,如梁柱连接、墙体与结构连接等,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6. 附加构件:增设抗震构件,如减隔震、阻尼器等,以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目的是在建筑设计早期阶段,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尽可能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初期阶段,考虑地震影响和力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布局、形式、材料、连接方式等方面的综合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考虑抗震性能: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在初期阶段就将抗震性能的考虑纳入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形式和结构系统的选择,以及考虑地震产生的荷载、地震波传播路径等因素,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初期就提出合理的抗震方案。

2. 综合设计思路: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的设计过程,不仅仅追求单一方面的抗震性能,还要考虑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舒适性等因素。

3. 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需要满足国家和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及其他)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及其他)1

1)平面不规则 4个楼梯间偏置塔楼西端,西端有填充墙。 4层以上的楼板仅为5cm厚,搁置在高45cm长14m小梁上。 2)竖向不规则 塔楼上部(4层楼面以上),北、东、西三面布置了密集的小柱子,共64根,支承在4层楼板水平 处的过渡大梁上,大梁又支承在其下面的10根1m× 1.55m的柱子上(间距9.4m)。上下两部分严 重不均匀,不连续。 主要破坏:第4层与第5层之间(竖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周围柱子严重开裂,柱钢筋压屈; 横向裂缝贯穿3层以上的所有楼板(有的宽达1cm),直至电梯井东侧; 塔楼西立面、其他立面窗下和电梯井处的空心砖填充墙及其它非结构构件均 严重破坏或倒塌。 震后计算分析结果:1.结构存在十分严重扭转效应;2.塔楼3层以上北面和南面大多数柱子抗剪能 力大大不足,率先破坏;水平地震作用下,柔而长的楼板产生可观的竖向运动等。
十、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
非结构部件在抗震设计时若处理不当, 在地震中易发生严重破坏或闪落,甚至造 成主体结构破坏。 1、考虑填充墙的影响
2、玻璃幕墙的构造 3、外墙板的连接
2 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 1、框架结构; 2、抗震墙结构; 3、框架—抗震墙结构; 4、筒体结构; 5、框架—筒体结构等。
4、框架填充墙的震害
4、框架填充墙的震害
5、抗震墙的震害
在强震作用下,抗震墙的震害主要 表现为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坏 。这 主要是由于连梁跨度较小、高度大形 成深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形成X形剪 切裂缝,这种破坏为剪切型脆性破坏, 尤其是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破坏更 为明显。
5、抗震墙的震害
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
马那瓜中央银行大厦
马那瓜 中央银行大厦
结构是均匀对称的,基本的抗侧力体系包 括4个L形的桶体,对称地由连梁连接起来, 美洲 这些连梁在地震时遭到剪切破坏,是整个结 银行 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 分析表明:1.对称的结构布置及相对刚强的 联肢墙,有效地限制了侧向位移,并防止了 明显的扭转效应;2.避免了长跨度楼板和砌 体填充墙的非结构构件的损坏;当连梁剪切 破坏后,结构体系的位移虽有明显增加,但 由于抗震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位移量 得到控制。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要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要求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灾害发生时,建筑物通常是受到最大影响的,因为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能力不足,往往引起严重的破坏甚至崩塌。

因此,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抗震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相关要求。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

抗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这是保证建筑物抗震安全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的抗震标准是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实践中应该遵守此规范的相关要求。

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应按照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哪些抗震设备和措施的要求,例如,建筑结构应该有足够的地震防护墙、梁、柱等构件,以及其他的一些抗震设备和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能够在地震的影响下保持安全和完整。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环境。

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也是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不同,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不同的情况。

比如,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抗震要求应比住宅区和工业区要求更高,因为这些公共场所通常需要在地震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并且在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环境时,需要考虑意外情况的发生,例如自然灾害、火灾、强风等对建筑物的影响,因为这些事件往往会对建筑物的抗震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须遵循“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当遵循“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这是一种保证建筑物健康安全的设计理念。

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的影响,设计师应当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出发,考虑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考虑。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防止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走样等质量问题,确保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大力的冲击和地震的影响,为设计师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

总之,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建筑抗震设计进行宏观控制,其方法常采用概念设计。

本文根据地震的特点,从建筑物的场地选择、平立面形式、结构布置、结构的整体性、延性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一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内容。

标签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过去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许多阶段,曾经有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计算、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一直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计算等阶段。

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则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从而使建筑结构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

概率极限状态理论计算法更科学合理,但是此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带有一定程度近似,只能把它作为近似概率法,而且只靠极限状态设计很不易估算出建筑物的实际承载力。

其实,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并不是脫离结构体系整体的单独构件。

地震通常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目前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

建筑物其本身又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非常复杂。

而且在结构分析方面,因为不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诸多因素,也将存在着不确定性。

所以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全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

应该立足于工程抗震的基本理论以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要从如下几个因素考虑:1 选择对抗震有利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

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根据地理环境和地震活动等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设计过程。

抗震概念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物的质量、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以抵御地震力的作用。

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结构等。

2. 地基处理:地基是建筑物的承载基础,地基的不稳定会导致建筑物受震时发生倾斜、沉降等问题。

因此,在抗震概念设计中,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等。

3. 防震隔震设备:防震隔震设备通过减小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地震力的传递,减少建筑物的震动。

常见的防震隔震设备包括阻尼器、隔震支座和减震墩等。

4. 材料选择:在建筑物的建设中,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例如,使用具有一定抗震性能的混凝土、钢材和玻璃纤维等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5. 设计准则:抗震概念设计还要参考抗震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抗震要求。

这些准则包括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参数、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最大抗震烈度等。

抗震概念设计是抗震设计的起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措施采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四大原则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四大原则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四大原则1.力学平衡原则力学平衡原则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要能够保持力学平衡。

地震是一种具有短时限和瞬时变动的载荷,建筑物需要通过设计承受地震力,保持平衡。

在抗震概念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结构的布局和形状,使其能够均匀分布和传递地震力,以减轻各个结构部件所受的地震荷载。

2.刚度控制原则刚度控制原则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中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御地震荷载的作用。

刚度是指结构对变形的抵抗能力,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可以减小结构产生的变形和振动,从而降低地震的破坏力。

在抗震概念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分布,合理选择结构材料和尺寸,以提高结构的刚度。

3.耗能控制原则耗能控制原则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中需要能够通过适当的耗能机制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力。

在抗震概念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抗震措施,如设置剪力墙、隔震层、阻尼器等,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耗能装置的位置和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

4.可靠性控制原则可靠性控制原则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中需要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能够在不产生重大破坏的情况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

在抗震概念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需求之间的关系,确定结构的安全等级和可靠性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结构的荷载和阻力,进行结构的抗震分析和验算,可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四大原则是力学平衡原则、刚度控制原则、耗能控制原则和可靠性控制原则。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选择合适的抗震措施和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建筑抗震设计概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巨大。

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抵御地震影响的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抗震设计的原则1. 以预防为主: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而不是等到地震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3. 材料选择:应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4. 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四、抗震设计的步骤1. 地震烈度评估: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和地质条件,评估地震烈度。

2. 结构设计: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包括结构体系、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择等。

3. 抗震措施: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如设置防震缝、增加支撑体系、采用减震隔震技术等。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设计的实现。

五、抗震设计的未来发展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抗震设计的具体方法1. 静力设计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平衡。

设计时,需要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并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动力设计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地震作用的动力效应,通过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动力设计法需要考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因素。

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这种方法以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为导向,通过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和抗震措施,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

抗震结构设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结构设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应采取有效措施。 4.1.2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有利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 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 在选择高层建筑的场地时,应尽量建在基岩或薄 土层上,或应建在具有较大“平均剪切波速”的 坚硬场地土上,以减少输入建筑物的地震能量, 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 地基上;(图4.1)
立面不规则类型
侧向刚度不规则
定义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 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 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楼层承载力突变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 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按照上述标准,常见结构类型,按其抗震性能的 优劣排序为: 钢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钢组合 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筋砌体结 构 砌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现场浇筑,整体性好; 就地取材; 造价较低; 有较好的抗侧移刚度,保护非结构构件; 良好的设计可保证结构的延性。
4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4.1 场地选择 4.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4.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4.4 多道抗震防线 4.5 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4.6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4进行的一种专业 设计,一般包括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 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 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原 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建筑场地选择;建筑选型 与结构布置;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刚度、承载力 和延性的匹配;结构整体性的确保;非结构部件 处理。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密集度增加,建筑结构抗震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抗震结构设计尤为重要。

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以及抗震设计中的创新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指设计及构造建筑结构时,要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影响,从而使建筑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作用的研究:抗震设计首先要充分了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规律和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的频谱分析和地震动力学模拟,确定地震作用的烈度和频率,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2. 结构性能的评定:抗震设计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通过结构动力学分析和非线性计算,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制,为合理设计提供基础。

3. 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地震作用和结构性能评定,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参数,包括结构体系、材料选用、构造技术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4. 抗震措施的采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如加固设计、消能设计、减震设计等,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方法和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抗震设计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标准:3. 国家标准:在抗震设计中,还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

4. 抗震设防烈度:在抗震设计中,还要根据地震烈度以及地震动特性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以此为基础设计结构的抗震能力。

三、抗震设计中的创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中也涌现出许多创新技术,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震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而切实 的功能。 诸多震后实例均印证 了它的重要 功 能 的 要求 , 不应 导 致 相 关 部件 损 坏 。 且
做 好 抗 震 概 念设 计 又 显 得 尤 为重 要 。

性 , 计 时要 引 起足 够 重 视 。 设
三 、 束 语 结 “ . ” 川大 地震后 , 家对 《 筑 51 汶 2 国 建
工程设计人 员在 今后 的设计 工作 中提供
思路 .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 概念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4 7 9 文 献 标识 码 : = 10 . A
地 震 灾害 具 有 突 发 性 , 今 可 预 报性 生严重扭转、 至 抗剪不足等而破坏严重。
很低 , 给人类社会造成 的损失严重是各类
破 坏 严 重 , 后 拆 除 ; 一 幢 轻 微 损坏 , 震 另 稍 混 凝 土 结 构 的脆 性 破 坏 ( 括 混 凝 土 压 [】 包 2 王亚勇. 汶川地震建 筑震害启示 一抗 加 修 理 便 恢 复使 用 。 究 发 现 破坏 较 轻 的 碎 、 件 剪 切 破 坏 、 研 构 钢筋 同 混 凝 土 粘 结 破 震概念设计 【】 建筑结构 学报 ,0 8 J. 2 0.
( 作者单位 : 河北 能源工程设计有 限
响 的认 识 始 自若 干 现 代建 筑 在 地 震 中 的 旖 , 本上 是 提 高 各类 结 构 构件 的延 性 水 公 司 ) 基 表 现 。 为典 型 的例 子 是 17 最 9 2年 2月 2 平 。这 些 抗 震措 施 如 : 用 水平 向 ( 梁) 3 采 圈 日南 美 洲 的 马那 瓜 地 震 。 马那 瓜 有 相 距 不 和竖向 ( 构造柱 、 芯柱) 混凝土构件 , 加强 主 要参 考 文 献 :

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间的关系

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间的关系

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间的关系抗震概念设计与抗震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前者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指导性思维过程,后者是具体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的定义、关系和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震概念设计与抗震计算的定义1. 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通过分析和研究建筑所在地的地震条件、土壤状况、建筑用途、建筑规模、建筑形式等相关因素,确定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方案。

抗震概念设计不涉及具体细致的抗震计算和结构设计,而是以模糊的概念和定性的描述为主,重点在于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和各项技术指标,以指导后续的抗震计算和结构设计工作。

2. 抗震计算:抗震计算是指通过数学和力学等方法,根据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原理和规范的要求,计算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确定结构参数的具体数值。

抗震计算是具体的、定量的过程,需要考虑诸如建筑形式、材料性能、荷载特性等具体因素,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手段,预测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以达到设计要求。

二、抗震概念设计与抗震计算的关系抗震概念设计与抗震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1. 相互依赖:抗震概念设计是抗震计算的前提和基础。

概念设计的目标和方案是抗震计算的依据之一。

抗震概念设计确定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和设计指标,为抗震计算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限制条件。

同时,抗震计算的结果也会对抗震概念设计进行反馈和修正,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具体的依据。

2. 多层次的关系:抗震概念设计是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进行的一个较为宏观和抽象的过程,而抗震计算是在具体设计阶段进行的一个较为具体和定量的过程。

概念设计需要对整体结构系统进行考虑和把握,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和总体方案,抗震计算则需要对局部细节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具体的结构参数。

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的层次不同,但两者相互补充和构成一个整体的设计过程。

探讨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探讨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 :T U9 7 3 .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3 3 6 2( 2 0 1 3)0 2 — 0 1 2 1 一 O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损害 的程度 的非线性 变化 ,在建筑结构 薄弱层容易 出现变形或 者转移而造成 的建筑结构上 的强度 和内力 的分布结构 。不 同构 件 的空 间的作用 和填充墙 和其他 的结构构件都会产生影响 。现 在 的抗震计算理论和相关 的计算程序这些影 响都被忽略 ,造成 某些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的结果 和实际 的反差很大 。综上所 述 ,可 以看 出根据抗震 的计算结果来完成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 设计时片面 的,可能还会不安全 。只有建立正确 的建筑结构 的 抗震概念设计并且和抗震计算相结合来完成 ,财会是建筑结构 震能力 。 具 有一 定可靠的抗震 能力 。 1场 地条件、土和地基的选择 3建筑结构抗震 的概念设计主要 内容 在对建 筑抗 震场地的选择上 ,应该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 因 3 . 1 对建筑面布置 的要求 素的场地 ,不能在危 险的地段进 行建筑。当无法避开场地时 , 建筑平立面布置应该符合建筑设计 的理念要求 ,不能采用 应该采取有效 的措施 ,考虑发生地震 时因为场地的不利条件而 不合格 的方 案 ,不合格的建筑在建筑结构的设计 上 ,要进行水 简洁的引起建筑结构上 的破坏 的原 因 ,例如地基土 的陷 、沉 、 平计算 和内部 的力度调整 ,对相对弱 的地方采取抗震的措施。 滑和发生地震时引发 的地表错动 和地裂 等因素。当地基 出现软 3 . 2在 结 构 材 料 上 的 选 择 如粘 性土 、液化土和土层 的不均匀 时 ,应该适度 的采取措施 , 在建筑材料结构的选择上 ,确定符 合和建筑结构抗震 的要 加 强整体 性。 求 ,采用什 么样 的材料 ,什么样 的结构 ,在经济技术 的条件上 2建筑结构抗震 的概念 设计重要 性 综合 的选择确定 。此 时 ,建筑 结构 的延性强度都 比较好 ,尽可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 的设计首先就是必须要遵 守正确的建筑 能 的减少房屋 的中心 ,充分 的发挥建筑材料 的强度 ,并且提 出 结构抗震 概念设计的思绪 ,尽可能 的满足概念设计 的要求 。在 了结构 的主轴方 向动力的特点 。 这样 的基 础上 , 加 上必要的抗震计算 , 抗震计算是非常重要 的, 3 - 3地震的持续作用 ,带来的往复作用 不可 缺少 的一部分。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的计算是抗震 的前提 地震发生 之后 ,对倒 塌的建筑 物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可 以 和基础条件 ,概念 的设 计和抗震的计算相 比,有着决定性 的作 了解到 ,地震 的往复作用会破坏建筑 的结构 ,而房屋 的倒塌是 用 ,主要原 因有 : 因为建筑结构受到破坏 ,它 的承载力呈现着重力负荷 。安全的 2 . 1 地 震 及 其 地 面 运 动 的 不 稳 定 性 房屋建筑结构体系是层层设 防的,在地震发生时 ,所有能够抵 我国当代 的科 学技术水平受到限制 ,抗震计算 的依据很难 抗外力的元件都在通力合作。我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某个 单一的 确定 ,地震发生 时 , 震 波根 据震 源传到地球表面 ,经过岩石 的 构件上 ,是极其危险的 ,假如一个单一的框架结构 ,其中框架 折射 , 在土层 中进行非线性传播 , 这个 非线 性传 播是非常复杂 、 是唯一的抗外力构件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我们可以利用梁变 多变的过程 ,造成地 面的运 动的不稳 定。如美国一位学者 曾经 形 中所 消耗的能量 ,是框架到第二防线。适度的处 理建 筑结构 研究 E l e e n t r o台站 上发 生的 1 5次 地震 记 录之后指 出,不 同 的 中构 件的关系 ,并 且形成多条防线 ,增加建筑结构的抗 震能力 震源所造成地震 的加速度 的差别很 大。近些年来 ,我 国发生 的 的有效措施 。 大地震 ,大多数 已经超过 了原定 的设 防强烈度 ,不 同程度 的造 总 结 成 了社会 经济 的影 响和损失 。如 1 9 6 6年 3月 2 2日在河北邢台 地震 的发生时一种 自然的现象 ,为了减少对人 类的伤害, 发 生 的地震 ,高 达 l O级 ;1 9 6 7年 7月 2 6日在 广 东 阳江发 生 这就要要求建筑结构的工程师们根据抗震的规则并且运用好建筑 的地震 ,高达 8级 ;1 9 7 6年 7月 2 8日在河北唐 山发生得地震 , 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 ,做到结构功能和外部 的条件保持~致 ,充 高达 1 1 级 。所 以 ,设计 者如果单 单是根据 设 防烈 度来进行 建 分的发展先进 的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理念 ,并与经济协调发 筑结构 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很难确保人 们的居住安全的。 展 ,更好的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 莲 行解决处理 ,利用定量的计 2 . 2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复杂性 算方法对建筑进行抗震的数据分析。客观事物的多样性 ,都在不 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一般分解为 6 个 自由度,但是世界 断的变化与发展 ,随着事物认识的加深 ,概念理论也在发展,这 上到 目 前为止还没有记载最简单 的地面运动记录。地震对建筑结 对我们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有着深远 的意义与影响。 构的破坏并没有记载 ,对于复杂的地表运动分量很少人会掌握。 在目 前 的抗震计算 中,只要根据最简单的水平和竖 向方向进行计 参考文献 I 】 付 向红 . 建 筑结构抗震 的概念设计 . 住宅科 技,2 0 0 7 ,( o 7 ) . 算 ,它与复杂的地表运动 的 作用有所差距 。在地震发生 时,不同 [ 【 2 】 鹿 钊恺 . 建 筑结构抗震 的概念设计初探 [ J ] . 建 材世界 ,2 0 1 0 ,( 0 5 ) 地表运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结构 的破坏的复杂 牲 好没人掌握。 2 . 3抗震计算对反映建筑结构破坏的复杂过程 作者 简介 :朱建 国 ( 1 9 7 8 一 ),男 ,汉族 ,浙江 湖州南 浔人, 中 在发 生地震时 ,建筑结构的破坏是不断地在变化 、改动、 非线性 的复杂过程 ,只要有 结构和构建 出现 的裂缝 的现象及其 级工程 师,本科 ,研 究方 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核心是什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含了两个设计范畴,即概念设计和参数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针对地震的不确定性和有限元分析的近似性,从概念上,特别是从结构总体上考虑抗震的工程决策;建筑结构的参数设计主要是采用二阶段的抗震设求。

112021234)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5)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6)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03合理的结构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1)竖向构件沿周边对称布置;2)剪力墙带翼缘;3)承载力大的地方布置竖向构件。

12304充分发挥构件材料性能:延性(变形能力)要强。

结构在保持一定强度条件下,如具有稳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则在地震中可消耗输入于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力,防止结构发生严重脆性破坏或倒塌。

05整体性要好:整体性可防止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被震散掉落,同时它也是结构发挥空间作用的基本条件。

06合理设置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

07合理选择基础类型。

08施工质量要精良。

09造价要合理。

2301从抗震观点看,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单平面最有利。

平面伸出的翼部较长,有凹角,而且在某一方向上不对称,属于不规则平面,地震时,扭转效应将使远离刚度中心的翼肢端产生较大的位移而开裂、倒塌,或使凹角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这里要注意,即使平面规则、对称的建筑,仍要求质量和刚度的平面分布使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一致,否则扭转效应仍会发生,使远离刚度中心的构件产生较大的震害。

02建筑物竖向的刚度分布应均匀和连续不宜有刚度突然消弱的层次,否则地震时易造成塑性变形集中的薄弱层;也不宜使最上面几层的刚度减去太多,否则地震时易形成鞭梢效应,加重震害。

03体12条。

4在抗震概念设计中,人们应不仅着眼于小震不坏,还要考虑大震不倒。

长期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仅利用材料的弹性阶段去抗御罕遇的大地震是不明智的,应该利用材料的弹塑性性能通过构件以至结构的塑性变形性能来消耗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建筑结构抗震是指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减少或避免损坏和崩塌,确保人员安全的能力。

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物安全完整的关键。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设计负载要符合规范建筑结构的设计负荷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范的标准,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正常负荷及突发负荷的作用。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将增大,因此,在设计负荷时应考虑到地震以及地震时建筑物所产生的负荷,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 建筑材料要满足抗震要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与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材料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韧性等方面,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正规检测和认证,并应避免使用低质量、次品材料。

3. 建筑结构要满足地震安全评价要求建筑结构在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地震安全评价,进行预估,评估所设计结构的在地震中的性能,分析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如果评估结果指出建筑结构不满足安全要求,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确保其抗震能力满足要求。

4. 考虑地质条件和地震动力特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还应考虑地质条件和地震动力特点,如建筑物所处的地区、地层类型、岩性、地震烈度等影响因素,以判断结构是否能承受相应地震力的考验。

如果所处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或地震烈度较高,则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5. 设计的抗震能力要合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设定。

在设计抗震能力时,应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应考虑到建筑物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防止冗余和浪费。

只有满足上述要求,才能够建造出抗震性较好的建筑结构,才能够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完好,保障人们的安全。

总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震动力特点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作者:杨洪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10期提要本文根据地震作用的特点,结合震后启示,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的原则。

在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时,注重新的抗震设计理念的应用,为工程设计人员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至今可预报性很低,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严重是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设计思路经历了从弹性到非线性,从基于经验到基于非线性理论,从单纯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抗”到允许结构屈服,并赋予结构一定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耗”的一系列转变。

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复杂性、藕联性,每次地震所产生的波形各异,因而其对建筑物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也千差万别。

因此,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切实做好抗震概念设计又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震概念设計的含义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概念上,特别是从结构总体上考虑抗震的工程决策,即正确地解决总体方案、材料使用和细部构造,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二、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抗震能力重要影响的认识始自若干现代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972年2月23日南美洲的马那瓜地震。

马那瓜有相距不远的两幢高层建筑,一幢为十五层高的中央银行大厦,另一幢为18层高的美洲银行大厦。

当地地震烈度估计为8度。

一幢破坏严重,震后拆除;另一幢轻微损坏,稍加修理便恢复使用。

研究发现破坏较轻的建筑平、立、剖均较规则、对称;结构侧向刚度、材料强度和质量的分布也较均匀、连续,而另一栋建筑则恰恰相反,导致产生严重扭转、抗剪不足等而破坏严重。

4.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4.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H1 B 0.2时, 1 0.75 (图4.8a、b) H B H 1、B1 — —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 室外地面的高度、上部 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 。 H、B — —房屋高度、宽度。 B 0.9, 且a 4m (图4.8c、d) B1 B、B1 — —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 、上部楼层的水平尺寸 。 a — —水平外挑尺寸。
概述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结构抗震不能完全依赖 “计算设计”,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 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是构造 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因素,即“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 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 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 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就有可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 度的建筑。
双重抗侧力体系,具有两 道抗震防线,如下图:
为进一步增加双重抗侧力体系的抗震防线,可增 设若干赘余构件,使这些赘余构件可以先达到破坏。
梁的剪跨比: a与h0的比值。剪跨比影响了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和破坏的方式,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柱的剪跨比:M/vh0,h0为与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截面高度。剪跨 比>2时,为长柱,≤2时为短柱,≤1.5时为超短柱。长柱的 破坏形式多为弯曲破坏,短柱多为剪切破坏,超短柱发生剪 切斜拉破坏。同一楼层各柱之间的抗侧刚度不是很悬殊,但 是一旦存在少数短柱,它们的抗侧刚度远大于一般柱子的抗 侧刚度,短柱将吸收较大水平地震剪力,尤其是框架结构中 的少数短柱。 一般常见的短柱出现在楼梯间,半平台或者因为建筑上开窗需 要将框架梁设置在半平台处时,在半平台处会对框架柱有约 束作用,容易形成短柱。
4.4.3 利用赘余构件增 多抗震防线 当建筑物受到地震动 主脉冲卓越周期的作 用时,一方面利用结 构中增设的赘余构件 的屈服和变形,来耗 散输入的地震能量; 另一方面利用赘余构 件的破坏和退出工作, 使整个结构从一种稳 定体系过渡到另一种 稳定体系,实现结构 周期的变化,以避开 地震动卓越周期长时 间持续作用所引起的 共振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避开地震危险地段
1)概念
? 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指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滑坡、 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段以及震中烈度为 8度以上的 发震断裂带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
? 非发震断层:与当地的地震活动性没有成因上联系的 一般断层,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不会发生新的错动。
? 发震断层: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层,在过去三万五
2020/1/9
9
10.2.1 建筑平面布置
1、建筑平面形状 1)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
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 2)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平面以方形、矩形、圆形为好;
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椭圆形、扇形也可以。 3)有较长翼缘的L形、T形、十字形、U形、H形、Y形平面
也不宜采用。这些平面的较长翼缘,地震时容易因发生 差异侧移而加重震害。
例如:开洞面积大于该楼层面积的 30%,或较大的楼
层错层,或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
2020/1/9
11
10.2.1 建筑平面布置——续
3、高层建筑平面尺寸限值 《高层规程》对地震区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作了明确规
定,如下图和表,并提出对这些平面的凹角处,应采 取加强措施。
2020/1/9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2020/1/9
1
2020/1/9
第10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0.1 场地选择 10.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10.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10.4 多道抗震防线 10.5 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10.6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10.7 非结构部件处理
? 结构分析——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 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 也存在不准确性。
2020/1/9
3
基本概念——续
? 2、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 ) :立足于工程抗震 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的 抗震设计。
? 在着手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 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 考虑关键部分的细节,从而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抗震设 计中的基本问题。
2020/1/9
7
10.1 场地选择——续
2)关于地基基础设计,抗震规范有如下规定: 1、避开危险地带(如断裂带等); 2、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 不同的地基上;无法避开时,除考虑不同土 层差异运动的影响外,还应采用局部深基础, 使整个建筑物的基础落在同一上层上 (图) 3、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可
千年以内曾活动过一次,或者在五万年内活动过两次
的断层。
2020/1/9
6
10.1 场地选择——续
2、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1)概念
? 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指位于开阔平坦地的坚硬场地 上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
? 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 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 边缘,非岩质的陡坡, 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 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 带、暗埋塘滨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 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
? 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 从 根本上 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
? 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有可能使房屋建筑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由于对地震作用及结构性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在 某种意义上,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重要。
2020/1/9
5
10.1 场地选择
不同的场地上的建筑震害不同,在建筑选址时,要尽量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
2
基本概念
? 1、计算设计( Numerical design ):按荷载 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强度计算 、构造措施 等称为计算设计。
? “计算设计” ——不能完全依赖!
? 地震方面——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具有复杂 性、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 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都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2020/1/9
10
10.2.1 建筑平面布置——续
2、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规则的类型:
《规范》3.4.2规定:
1)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 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 均值的1.2倍。
2)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 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 《抗震规范》 3.4.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 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 3.4.2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 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 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 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少, 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12
10.2.2 建筑立面布置
1、建筑立面形状 地震区高层建筑的立面应采用矩形、梯形、三角
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带有突然变化的 阶梯形立面。
因为立面形状的突然变化,会引起质量和抗侧移 刚度突变,地震时容易因剧烈振动或塑性变形集中 (薄弱层)而加重破坏。
2020/1/9
13
10.2.2 建筑立面布置——续
设沉降缝,成为两个单元) 4、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时,
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 应措施,基础应加强其整体性和刚性。
2020/1/9
8
10.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建筑布局和结 构布置。建筑布局简单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 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具有良好的耐震性能。
? 有助于掌握明确的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 原则,是设计人员不知陷入盲目的计算工作,从而做到比 较合理的抗震设计。
? 抗震概念设计是目前工程设计高度自动化的背景下唯一具 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设计过程。
2020/1/9
4
基本概念——续
抗震概念设计的思路:
? 在工程设计一开始,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型、 结构
2、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