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PPT讲稿
合集下载
早期胃癌内镜诊治PPT幻灯片
3
定义
上皮内瘤变( ): 是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学和结构学异常、遗传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 变、生物学行为上以易进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为特 征的癌前病变。 分为二级,即低级别(10 ,)和高级别(— ,)。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 型增生,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4
病理学
早期胃癌病理学分型(分型):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腺鳞癌 鳞癌 小细胞癌 未分化癌
9
内镜检查
(2)普通白光内镜:判断浸润深度
10
内镜检查
(2)化学染色内镜(): 将色素染料喷洒至需观察的黏膜表面,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对比更加明显,从 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活检的准确性,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并可对早期胃癌的边缘和范围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以提高内镜下黏膜切除的 完整性。 色素内镜使用的染料很多,主要有靛胭脂、亚甲蓝(美蓝)、醋酸和肾上腺素
26
术前评估
超声内镜( ,):被认为胃肠道肿瘤局部分期的最精确方法,常用以区分黏膜层 和黏膜下层病灶
能发现直径5以上淋巴结 转移性淋巴结多为圆形、类圆形低回声结构,其回声常与肿瘤组织相似 或更低,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直径>1
非特异性炎性肿大淋巴结常呈椭圆形或三角形高回声改变,边界模糊,内部 回声均匀
28
手术
禁忌证: (1)明确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2)癌症侵犯固有肌层 (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早期胃癌内镜诊治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么琦
1
定义
早期胃癌: (1)早期胃癌( ):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 淋巴结转移。
(2)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 微小胃癌( ):病灶直径≤5 的早期胃癌 小胃癌( ):病灶直径>胃癌前状态( ): (1)癌前疾病( ):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 险性,为临床概念,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 胃、病(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2)癌前病变( ):指已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 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为病理学概念。
定义
上皮内瘤变( ): 是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学和结构学异常、遗传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 变、生物学行为上以易进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为特 征的癌前病变。 分为二级,即低级别(10 ,)和高级别(— ,)。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 型增生,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4
病理学
早期胃癌病理学分型(分型):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腺鳞癌 鳞癌 小细胞癌 未分化癌
9
内镜检查
(2)普通白光内镜:判断浸润深度
10
内镜检查
(2)化学染色内镜(): 将色素染料喷洒至需观察的黏膜表面,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对比更加明显,从 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活检的准确性,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并可对早期胃癌的边缘和范围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以提高内镜下黏膜切除的 完整性。 色素内镜使用的染料很多,主要有靛胭脂、亚甲蓝(美蓝)、醋酸和肾上腺素
26
术前评估
超声内镜( ,):被认为胃肠道肿瘤局部分期的最精确方法,常用以区分黏膜层 和黏膜下层病灶
能发现直径5以上淋巴结 转移性淋巴结多为圆形、类圆形低回声结构,其回声常与肿瘤组织相似 或更低,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直径>1
非特异性炎性肿大淋巴结常呈椭圆形或三角形高回声改变,边界模糊,内部 回声均匀
28
手术
禁忌证: (1)明确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2)癌症侵犯固有肌层 (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早期胃癌内镜诊治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么琦
1
定义
早期胃癌: (1)早期胃癌( ):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 淋巴结转移。
(2)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 微小胃癌( ):病灶直径≤5 的早期胃癌 小胃癌( ):病灶直径>胃癌前状态( ): (1)癌前疾病( ):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 险性,为临床概念,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 胃、病(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2)癌前病变( ):指已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 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为病理学概念。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
13
三、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内镜诊断 1早期胃癌的症状和体征 ① 上腹痛 起初仅感上腹胀、沉重感、隐痛,
常被误认胃炎。北京协和医院107例表浅型胃 癌分析,出现上腹隐痛者可达80%左右。
② 早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可作为胃 癌的首发症状,在早期出现。北京协和医院早 期表浅行胃癌的病例中,出现此症状者约20%, 并且可不伴有上腹痛。
19
② 染色法与亚甲蓝 染色法是指色素浸润消化道 粘膜或被吸收使之染色。
亚甲蓝又称甲蓝、美兰:是塞秦类可吸收染 料。正常的小肠细胞、结肠细胞、胃的肠化型 上皮和食管的特异性肠化生上皮均可被染色; 食管鳞状上皮、胃上皮和胃型化生上皮均不被 染色。食管鳞状上皮或贲门柱状上皮的不典型 增生或癌多表现为染色不良或不然色。亚甲蓝 可用于检则Barrett食管、贲门肠化生上皮以及 胃的肠型化生上皮。此外,亚甲蓝还可检测热 烧或激光下粘膜消融术后是否有肠化生上皮的 残留。
2
一.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 ⒈ 早期胃癌的定义是指: 胃癌病变限于胃壁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不论其浸润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及有无淋 巴结转移。
其中,仅限于粘膜层的癌称粘膜内癌,已 侵及粘膜下层者称粘膜下层癌,有二个以上 癌灶者称多发癌,直径小于1.0cm者称为小胃 癌,直径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中晚期胃 癌亦称进展期胃癌,是指病变深度已超越粘 膜下层者。
16
根据日本胃癌专家的研究,胃镜操作经历 不满10年的医师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为25%, 尤其是贲门附近的胃癌漏诊率可高达32%; 操作经历在10年以上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漏 诊率也为20%,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被漏 诊。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 结提高。
17
四.早期胃癌诊断的新方法 1、染色内镜 染色内镜的概念是指应用特殊 的染色剂对消化道粘膜染色观察病变的一种 内镜下诊断方法。染色后粘膜结构更加清晰, 病变部位与周围对比得到加强,轮廓更加明 显。如能结合新型放大电子胃镜,可进一步 观察消化道粘膜的隐窝、腺管开口的形态、 粘膜下血管的分布,对早期粘膜病变的诊断 效果优于普通胃镜,从而提高早期癌及癌前 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三、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内镜诊断 1早期胃癌的症状和体征 ① 上腹痛 起初仅感上腹胀、沉重感、隐痛,
常被误认胃炎。北京协和医院107例表浅型胃 癌分析,出现上腹隐痛者可达80%左右。
② 早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可作为胃 癌的首发症状,在早期出现。北京协和医院早 期表浅行胃癌的病例中,出现此症状者约20%, 并且可不伴有上腹痛。
19
② 染色法与亚甲蓝 染色法是指色素浸润消化道 粘膜或被吸收使之染色。
亚甲蓝又称甲蓝、美兰:是塞秦类可吸收染 料。正常的小肠细胞、结肠细胞、胃的肠化型 上皮和食管的特异性肠化生上皮均可被染色; 食管鳞状上皮、胃上皮和胃型化生上皮均不被 染色。食管鳞状上皮或贲门柱状上皮的不典型 增生或癌多表现为染色不良或不然色。亚甲蓝 可用于检则Barrett食管、贲门肠化生上皮以及 胃的肠型化生上皮。此外,亚甲蓝还可检测热 烧或激光下粘膜消融术后是否有肠化生上皮的 残留。
2
一.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 ⒈ 早期胃癌的定义是指: 胃癌病变限于胃壁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不论其浸润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及有无淋 巴结转移。
其中,仅限于粘膜层的癌称粘膜内癌,已 侵及粘膜下层者称粘膜下层癌,有二个以上 癌灶者称多发癌,直径小于1.0cm者称为小胃 癌,直径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中晚期胃 癌亦称进展期胃癌,是指病变深度已超越粘 膜下层者。
16
根据日本胃癌专家的研究,胃镜操作经历 不满10年的医师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为25%, 尤其是贲门附近的胃癌漏诊率可高达32%; 操作经历在10年以上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漏 诊率也为20%,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被漏 诊。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 结提高。
17
四.早期胃癌诊断的新方法 1、染色内镜 染色内镜的概念是指应用特殊 的染色剂对消化道粘膜染色观察病变的一种 内镜下诊断方法。染色后粘膜结构更加清晰, 病变部位与周围对比得到加强,轮廓更加明 显。如能结合新型放大电子胃镜,可进一步 观察消化道粘膜的隐窝、腺管开口的形态、 粘膜下血管的分布,对早期粘膜病变的诊断 效果优于普通胃镜,从而提高早期癌及癌前 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ppt课件
注意:蛋白溶解酶会使出血性疾病加重!
精选编辑ppt
17
对比法
散布在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色素可以储留在凹 陷处,强调凹凸及色调变化。此法可详细观察集 中的黏膜皱襞性状,凹陷性病变及隆起型病变表 面的形状,更准确鉴别良恶性病变;也可明确癌 的浸润范围:观察胃小区像;识别萎缩界限;观察十 二指肠绒毛。
常用靛胭脂,溶液浓度为0.15%-0.3%.
甲苯胺蓝浓度为0.2%—1.0%.
精选编辑ppt
19
反应法
所谓反应法是利用色素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特异 反应的方法,代表性的方法有诊断食管癌时使用的碘 染色法、观察胃酸范围的刚果红法。
碘染色法是利用散布在粘膜表面的碘与鳞状上皮 内的糖原反应后变色的方法。正常鳞状上皮在染色阳 性时呈褐色,癌变时粘膜 上皮糖原含量下降,不发生 碘反应。食管溃疡时粘膜上皮缺损部分或再生上皮菲 薄部分也不变色。
到AGC是生物学发展的结果,自然早期胃癌可持
续长达十年。
丸山雅一 2000
精选编辑ppt
?7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提高内镜检查质量
Hosokawa等一年研究发现初次内镜检查漏诊的胃癌患者0.9%(32例)。
➢内镜及X线筛查 . 北京(林三仁等)筛查12176例,早癌16例
➢准确发现癌前病变,必要时辅以染色及放大内镜
➢HP及胃蛋白酶原检测
PG反映胃粘膜萎缩程度,敏感性60%-90%;HP是胃癌重要致病因子。
➢隐血珠筛查及荧光光谱检测
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检测敏感度为85%。
精选编辑ppt
8
胃的癌前病变和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
9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
慢性胃溃疡
0,68%
精选编辑ppt
17
对比法
散布在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色素可以储留在凹 陷处,强调凹凸及色调变化。此法可详细观察集 中的黏膜皱襞性状,凹陷性病变及隆起型病变表 面的形状,更准确鉴别良恶性病变;也可明确癌 的浸润范围:观察胃小区像;识别萎缩界限;观察十 二指肠绒毛。
常用靛胭脂,溶液浓度为0.15%-0.3%.
甲苯胺蓝浓度为0.2%—1.0%.
精选编辑ppt
19
反应法
所谓反应法是利用色素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特异 反应的方法,代表性的方法有诊断食管癌时使用的碘 染色法、观察胃酸范围的刚果红法。
碘染色法是利用散布在粘膜表面的碘与鳞状上皮 内的糖原反应后变色的方法。正常鳞状上皮在染色阳 性时呈褐色,癌变时粘膜 上皮糖原含量下降,不发生 碘反应。食管溃疡时粘膜上皮缺损部分或再生上皮菲 薄部分也不变色。
到AGC是生物学发展的结果,自然早期胃癌可持
续长达十年。
丸山雅一 2000
精选编辑ppt
?7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提高内镜检查质量
Hosokawa等一年研究发现初次内镜检查漏诊的胃癌患者0.9%(32例)。
➢内镜及X线筛查 . 北京(林三仁等)筛查12176例,早癌16例
➢准确发现癌前病变,必要时辅以染色及放大内镜
➢HP及胃蛋白酶原检测
PG反映胃粘膜萎缩程度,敏感性60%-90%;HP是胃癌重要致病因子。
➢隐血珠筛查及荧光光谱检测
胃液高效液相荧光光谱检测敏感度为85%。
精选编辑ppt
8
胃的癌前病变和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
9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
慢性胃溃疡
0,68%
普通胃镜早期胃癌的诊断PPT课件
光滑
边界整齐但周围存在不规则形状 凹陷的IIc部分
癌性溃疡(露出浸 不规则 润癌)
不光滑
边界不整齐,有时周围有环周堤 样隆起
消化性溃疡
规则
光滑
边界整齐,愈合期溃疡周围有规 则排列的再生上皮
恶性淋巴瘤
由癌性溃疡 由癌性溃疡 由癌性溃疡引起的边界整齐,周 引起的规则 引起的光滑 围有耳廓样环周堤隆起
早期胃癌内镜观察——表面形状
Yao K, Uedo N, Muto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learning system for teaching endoscopists how to diagnose early gastric cancer: basic principles for improving early detection:[J]. Gastric Cancer, 2017
普通胃镜 早期胃癌的诊断
目 录
普 通 胃 镜
1
内镜检查准备及观察
2
癌与非癌的诊断
3
组织类型的诊断
4
浸润深度的诊断
01
内镜检查准备及观察
基础知识,基本手法
1)检查前准备:气泡、黏液去除 2)镇静剂使用 3)消除死角(blind spot)
送气延伸、胃内冲洗(气泡、黏液) 4)Systematic screening of the stomach(SSS)
隆起性病变鉴别流程
非上皮性
SMT
无
隆起
病变粘膜与正常 粘膜的形状差异
有
上皮性
高度隆起
非肿瘤性
无
轻度隆起
区域性
增生性息肉 胃底腺息肉
肠上皮化生 疣状糜烂
NBIME诊断早期胃癌技巧PPT课件
6
胃局限毛细血管扩张
7
局灶性胃炎
胃内多发黏膜凹陷充血,放大观察可见正常MV,腺管开口 排列规则,病理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8
NBI辅助进展期胃癌的活检
2次活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再次NBI下靶向活检:腺癌
9
NBI指导下的诊断性ESD
2次活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半年病变未消失, NBI下可见异常微血管影,考虑黏膜内癌可能
2
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NBI区别
正常胃黏膜:微血管排列规 则,胃小凹为规则圆形,黏 膜下集合小静脉排列规则
萎缩性胃炎:胃小凹排列紊乱, 微血管排列形态多变,黏膜下 集合小静脉减少或消失,有时 可见肠化的特征:亮蓝冠 (LBC)
3
典型IIc早期胃癌:边界清楚,正常MV消失,出 现异常MV(IMVP)
10
诊断性ESD
ESD术后病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
11
胃NBI检查体会
常规胃检查使用NBI模式时,因视野昏暗,效果差,不建 议扫查,OLYMPUS 290系列胃内亮度有所改善,可部分解 决问题 及时去除病灶表面粘液,有助于放大观察 发现病变后透明帽靠近病变,放好,吸引使视野黑暗,然 后松开吸引,病变远离,此时图像最清晰 透明帽内适当注水,可减少反光,图像清晰 胃内检查,调到A8模式,血管更清晰 异常微血管通常位于病变凹陷处,需抵近观察 早期胃癌多为单发,多发而微血管稍紊乱时,以炎症可能 性大 NBI诊断与活检不符合时,有时诊断性ESD是有必要的
13
记住早期胃癌大体分型(巴黎)
0-I (以闭合活检钳高度为界,约 2.5mm) 0-IIa 0-IIb 0-IIc 0-III (IIc占70.8%,应高度重视)
14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内镜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
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能够 保留正常组织,提高患者生存质 量。
缺点
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 医生进行操作,同时可能存在复 发和转移的风险。
04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 疗的展望
内镜技术的未来发展
高清内镜技术
未来内镜将更加高清,能 够更准确地发现微小病变,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ppt课 件
目 录
• 早期胃癌概述 •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 •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的展望
01 早期胃癌概述
早期胃癌的定义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 膜层及黏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大
小和有否淋巴结转移的胃癌。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 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
放大内镜
利用高倍放大功能,观察胃黏 膜的微细结构,有助于发现早 期病变。
共聚焦显微内镜
能够观察胃黏膜的超微结构, 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有力支
持。
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01
02
03
04
内镜诊断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发现
较小的肿瘤和癌前病变。
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等高级技 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
准确性。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结合内镜取样能够提高确诊率
。
定期复查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能 够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降
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03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的原理
01
02
03微Βιβλιοθήκη 性内镜治疗通过自然腔道进 入胃部,无需开腹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精确性
内镜治疗能够精确识别癌 变部位,避免对正常组织 的损伤。
早期胃癌的 胃镜表现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6
胃窦部早期癌
ppt课件完整
7
胃窦部早期癌
ppt课件完整
8
早期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 1.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根治术,传统,对m早期胃癌行D1, 对sm早期胃癌行D2,对表浅广泛型或者 多发型行全胃切除术。根据情况做1、2 站淋巴结清除。
ppt课件完整
9
• 2.缩小胃切除范围的根治术 节段性胃切除术:适用与直径2cm,癌 症边缘距贲门和幽门大于3cm者的m癌。 远侧或者近侧胃大部切除术。
ppt课件完整
12
• 5.腹腔镜治疗 胃镜下胃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病灶中心不伴有溃疡性病变的m 早期胃癌,直径小于等于2cm的凹陷型 胃癌,及直径小于等于3cm的隆起型癌 和不宜于做EMR者。 腹腔镜下胃内病变切除术
ppt课件完整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课件完整
10
• 3.保留胃功能手术 保留迷走神经 保留幽门:距离幽门上2cm切断胃,将 远近端胃吻合。
ppt课件完整
11
• 4.内镜治疗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适用于早期胃癌m,分化型腺癌,肿瘤直径小 于15mm的IIa型胃癌和直径小于10mm的IIc型 胃癌,且不伴溃疡者。 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 适用于直径小于10mm的息肉或者高分化腺癌。 内镜下激光治疗 内镜下注药治疗
ppt课件完整
2
1.内镜图像为胃体中部的早期癌(ECC),表浅隆起伴中央凹陷型(Ⅱa+Ⅱc),病理 图片示:低分化腺癌。
2.三张大体病理图片分别为:胃溃疡,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ppt课件完整
3
病理提示: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异常胃黏膜
染色剂将出现异常沉积,使得该部位染色加重, 着色区呈现不均匀变化(即阳性所见),病变区域 与周围正常组织境界明显。
22
Company name
23
Company name
24
Company name
25
Company name
电子染色内镜
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 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 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使血管及细微结构更加 突出。
7
Company name
概念
上皮内瘤变
是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学和结构学异常,遗传 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变,生物学行为上以易进 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为特征的 癌前病变。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 eoplasia,LGIN):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
F型: 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 排列极度不规则, 糜烂面 的钵形缺损与周边界限不清, 或缺损区内呈现出颗粒状隆 起及不规则粗乱毛细血管。
32
Company name
33
Company name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 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 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 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 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 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 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31
Company name
胃小凹Sakaki分型
A型: 圆点状小凹;
B型: 短小棒状小凹, 表现为排列较为紧密规则的短线棒 状形态, 可出现迂曲、延长或分支;
染色剂将出现异常沉积,使得该部位染色加重, 着色区呈现不均匀变化(即阳性所见),病变区域 与周围正常组织境界明显。
22
Company name
23
Company name
24
Company name
25
Company name
电子染色内镜
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 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 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使血管及细微结构更加 突出。
7
Company name
概念
上皮内瘤变
是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学和结构学异常,遗传 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变,生物学行为上以易进 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为特征的 癌前病变。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 eoplasia,LGIN):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
F型: 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 排列极度不规则, 糜烂面 的钵形缺损与周边界限不清, 或缺损区内呈现出颗粒状隆 起及不规则粗乱毛细血管。
32
Company name
33
Company name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 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 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 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 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 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 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31
Company name
胃小凹Sakaki分型
A型: 圆点状小凹;
B型: 短小棒状小凹, 表现为排列较为紧密规则的短线棒 状形态, 可出现迂曲、延长或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涡状、椭圆形、不规则形和混合形6种类型, 关于早期胃癌 的镜下表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对比研究显示, 网格状病变 多为高分化的腺癌, 椭圆形的病变多为中分化的腺癌,不规则 形者多为未分化的腺癌。
超声内镜(EUS)
将超声波探头微型化安装在内镜的前 端,超声与内镜结合:
内镜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形态 超声获得病变与消化管管壁各层次的
相互关系及周围邻近重要脏器的超声 影。(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内镜与超声波双重功能 确定浸润深度与范围:准确率80%-90% 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75%-80% 术前TNM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的 判断有重要价值
TNM分期
• Tis 原位癌 • T0 未发现肿瘤 • T1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 T2侵及固有肌层(1-4层的病变) • T3侵出浆膜层(5层结构均破坏) • T4穿透浆膜层直径侵入邻近器官 • 早期胃癌Tis--T1 进展期胃癌T2期以上
粘膜下层癌(T1期)
➢ 胶囊内镜 ➢ 荧光内镜 ➢ 共聚焦内镜
胶囊内镜
由以色列Given (GastroIntestinal Video ENdoscopy)Imaging 公司研 制成功并用于临床
Given R诊断性成像系统由 三部分组成
➢ M2ATM一次性成像胶囊
(囊前端为光学区,内置短焦镜头、发 白光二极管、CMOS摄像机,中部为电池, 尾部为发射器及天线)
和凹陷( Ⅱ型还可以分为3个亚型,即Ⅱa 浅表隆起型、Ⅱb浅表平坦型和ⅡC浅表凹 陷型。 )
• Ⅲ型凹陷型,为较深的溃疡。
隆起型(I型)早期胃癌
表面隆起型(IIa型)早期胃癌
凹陷型(III型)早期胃癌
混合型早期胃癌
胃癌
早期胃癌(Ⅰ型): 胃角上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伴有少许出
血,活检示低分化腺癌,手术证实为黏膜内癌
何症状与体征,诊断完全依赖于辅助 检查。
➢ 目前胃癌诊断主要依靠内镜联合
活检 。确诊率达95%-99%以上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
传
统 内
第一阶段 硬式内镜----1879~1932
镜 第二阶段 软式内镜----1932~1957
发
展 第三阶段 纤维内镜----1957 ~
主 要
第四阶段 电子内镜----1983 ~
历
程
概念
• 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
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1962 年日本消化内镜协会)。
• 小胃癌-----直径<10mm • 微小胃癌-----直径<5mm • 一点癌------更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
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 未见癌组织
分型
• Ⅰ型为隆起型,癌灶突向胃腔 • 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隆起
吸收染色剂,美蓝由 肠化粘膜吸收,也可 弥散入癌细胞,染色 后肠化粘膜呈淡蓝色, 异型增生呈浅蓝色, 而癌组织呈黑色或深 黑色。
IIa+IIc type of early cancer , 20mm in sized , diagnosed limiting to the mucosa.
Pathological survey of the resected specimen, tubular adenocarcinoma invaded the submucosa ,1000μm in depth.
放大内镜(magnification endoscopy)
放大内镜放大倍数介于肉眼和显微镜之间,
可以清晰地发现胃肠黏膜表面的腺体开口 (小凹)、绒毛及微小血管等微细结构形态 的改变,有利于胃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
结合色素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对粘膜早
期微小病变、粘膜血管病变的判断,从而 增加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
IIc type of early cancer. A shallow depression at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gastric body, 10mm in size, diagnosed as the depth of invasion “mucosa”.
可获得更确切的形态学判断 为钳取活检标本提供正确目标 提高早期胃癌和微小胃癌的检出率
(微卫星不稳定) 抑癌基因失活 癌基因活化 细胞周期调节失控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胃癌相关检查
内镜 33 检1/查 3 %
3影 3检1像/查3学% 实验室 33检1查/3 %
➢ 早期胃癌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胃
癌,5年生存率90%以上,胃癌的早期 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早期胃癌(EGC) 70%以上可无任
窄光谱光源( narrow band
imaging, NB I)结合放大胃镜
利用光的传导和吸收特性, 将传统宽光谱的
红、绿、蓝三色滤色镜换成窄光谱短波长的 光源,使胃镜检查对黏膜表层的血管影像显 示更加清楚,利用这种原理制作出的新的一 种光源称为窄光谱光源。
NB I下可将胃黏膜下的血管网分为网格状、白色无结构型、
➢ Given数据记录仪
➢ RAPIDTM电脑工作站
评价
• 胶囊内镜对食管和胃部
疾病的诊断效果比胃镜 检查差,但能够发现胃 镜遗漏的病变。
Peter S, Heuse Lt, Beglinger C, Degen L. Capsule endoscopy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e need for a second endoscopy. Digestion, 2005; 72(4):242-247
胃癌
早期胃癌(Ⅱa型):胃窦后壁丘样隆起, 类圆形、表面少许糜烂,活检示印chromoendoscopy)
通过含有色素的溶液将胃粘膜着色, 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粘膜形成明显对比,可 以提高对癌性病变、癌前病变的诊断与鉴 别水平。
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课件
前言
排行榜 中国 第三;世界 第二;高发病率、 死亡率高;低早诊断率低、生存率低
我国胃癌分布情况
排行榜
最
较
高高
较 低
高:西北(青海、宁夏、甘肃) 较高: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南沿海(江苏、上海、福建、浙江等) 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及广西等
胃癌分子机制
端粒酶激活 DNA甲基化异常 基因不稳
超声内镜(EUS)
将超声波探头微型化安装在内镜的前 端,超声与内镜结合:
内镜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形态 超声获得病变与消化管管壁各层次的
相互关系及周围邻近重要脏器的超声 影。(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内镜与超声波双重功能 确定浸润深度与范围:准确率80%-90% 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75%-80% 术前TNM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的 判断有重要价值
TNM分期
• Tis 原位癌 • T0 未发现肿瘤 • T1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 T2侵及固有肌层(1-4层的病变) • T3侵出浆膜层(5层结构均破坏) • T4穿透浆膜层直径侵入邻近器官 • 早期胃癌Tis--T1 进展期胃癌T2期以上
粘膜下层癌(T1期)
➢ 胶囊内镜 ➢ 荧光内镜 ➢ 共聚焦内镜
胶囊内镜
由以色列Given (GastroIntestinal Video ENdoscopy)Imaging 公司研 制成功并用于临床
Given R诊断性成像系统由 三部分组成
➢ M2ATM一次性成像胶囊
(囊前端为光学区,内置短焦镜头、发 白光二极管、CMOS摄像机,中部为电池, 尾部为发射器及天线)
和凹陷( Ⅱ型还可以分为3个亚型,即Ⅱa 浅表隆起型、Ⅱb浅表平坦型和ⅡC浅表凹 陷型。 )
• Ⅲ型凹陷型,为较深的溃疡。
隆起型(I型)早期胃癌
表面隆起型(IIa型)早期胃癌
凹陷型(III型)早期胃癌
混合型早期胃癌
胃癌
早期胃癌(Ⅰ型): 胃角上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伴有少许出
血,活检示低分化腺癌,手术证实为黏膜内癌
何症状与体征,诊断完全依赖于辅助 检查。
➢ 目前胃癌诊断主要依靠内镜联合
活检 。确诊率达95%-99%以上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
传
统 内
第一阶段 硬式内镜----1879~1932
镜 第二阶段 软式内镜----1932~1957
发
展 第三阶段 纤维内镜----1957 ~
主 要
第四阶段 电子内镜----1983 ~
历
程
概念
• 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
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1962 年日本消化内镜协会)。
• 小胃癌-----直径<10mm • 微小胃癌-----直径<5mm • 一点癌------更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
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 未见癌组织
分型
• Ⅰ型为隆起型,癌灶突向胃腔 • 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隆起
吸收染色剂,美蓝由 肠化粘膜吸收,也可 弥散入癌细胞,染色 后肠化粘膜呈淡蓝色, 异型增生呈浅蓝色, 而癌组织呈黑色或深 黑色。
IIa+IIc type of early cancer , 20mm in sized , diagnosed limiting to the mucosa.
Pathological survey of the resected specimen, tubular adenocarcinoma invaded the submucosa ,1000μm in depth.
放大内镜(magnification endoscopy)
放大内镜放大倍数介于肉眼和显微镜之间,
可以清晰地发现胃肠黏膜表面的腺体开口 (小凹)、绒毛及微小血管等微细结构形态 的改变,有利于胃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
结合色素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对粘膜早
期微小病变、粘膜血管病变的判断,从而 增加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
IIc type of early cancer. A shallow depression at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gastric body, 10mm in size, diagnosed as the depth of invasion “mucosa”.
可获得更确切的形态学判断 为钳取活检标本提供正确目标 提高早期胃癌和微小胃癌的检出率
(微卫星不稳定) 抑癌基因失活 癌基因活化 细胞周期调节失控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胃癌相关检查
内镜 33 检1/查 3 %
3影 3检1像/查3学% 实验室 33检1查/3 %
➢ 早期胃癌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胃
癌,5年生存率90%以上,胃癌的早期 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早期胃癌(EGC) 70%以上可无任
窄光谱光源( narrow band
imaging, NB I)结合放大胃镜
利用光的传导和吸收特性, 将传统宽光谱的
红、绿、蓝三色滤色镜换成窄光谱短波长的 光源,使胃镜检查对黏膜表层的血管影像显 示更加清楚,利用这种原理制作出的新的一 种光源称为窄光谱光源。
NB I下可将胃黏膜下的血管网分为网格状、白色无结构型、
➢ Given数据记录仪
➢ RAPIDTM电脑工作站
评价
• 胶囊内镜对食管和胃部
疾病的诊断效果比胃镜 检查差,但能够发现胃 镜遗漏的病变。
Peter S, Heuse Lt, Beglinger C, Degen L. Capsule endoscopy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e need for a second endoscopy. Digestion, 2005; 72(4):242-247
胃癌
早期胃癌(Ⅱa型):胃窦后壁丘样隆起, 类圆形、表面少许糜烂,活检示印chromoendoscopy)
通过含有色素的溶液将胃粘膜着色, 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粘膜形成明显对比,可 以提高对癌性病变、癌前病变的诊断与鉴 别水平。
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课件
前言
排行榜 中国 第三;世界 第二;高发病率、 死亡率高;低早诊断率低、生存率低
我国胃癌分布情况
排行榜
最
较
高高
较 低
高:西北(青海、宁夏、甘肃) 较高: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南沿海(江苏、上海、福建、浙江等) 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及广西等
胃癌分子机制
端粒酶激活 DNA甲基化异常 基因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