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候妙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学习英语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会影响它学习的成败,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内在的因素等。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以及其学习的动机息息相关,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和效率有直接影响。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表层理论和深层理论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对初、高中学生共215人进行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强度以及归因的调查。探讨剖析出目前中学生学习动机特征为:英语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构成和动态变化。其中,不同年级学生表层和深层动机各不相同,情境因素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大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学校学生的成绩动机、出国动机、信息获取动机大于普通中学和乡镇中学。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讨论了对日后外语教学的启示,能够在日后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1前言

现代英语教学由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成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广为接受。目前外语教学领域中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也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因素中,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毫无疑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它影响了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所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最终对外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研究者对动机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国外的研究者偏好于理论建构,我国的研究者则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有一些学者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是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鲜有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研究。由于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背景知识,社会环境等差异很大,我们不能直接将这些研究结果套用在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上。因此,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对促进英语学习有很重要的力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2研究背景

从光绪28年(1902)在中、小学设置英语课程算起,我国的外语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人数角度考察,中国每天有上亿人学外语,其中中学生有七、八千人,由此开出我国是一个外语教学大国,但是我国的教学质量如何呢?调查显示,大多学生学了8年或12年的外语,仍读不懂外文书籍,尤其说不出,听不懂,无法与外国人交流。从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的角度讲,我们一直跟着西方人的潮流走,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描述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特征为主,在最近几年研究重点才逐渐由教学的客体转向主体。其中作为语言学习者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学习动机更是倍受研究者青睐。动机包涵了一系列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方向”。根据学者的观点,动机一般分为两种: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个体由于希望和他认为的那个有价值的语言社区更好的交流而产生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融合型动机和以下这些因素有紧密的联系,比如“对目标语感兴趣”,“对待学习目标语的态度”,“对学习环境的态度”,“对目标语社区的态度”和“目标语社区有交流的愿望”等等。(绳微,2005:48)此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不同,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是完全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的目的而学习的。多数学者认同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这种分法,且认为融合型动机更重要。

我国学者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多为经典及扩展模式,以促进英语考试成绩为主。这些研究多探讨学习目的、自信心等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更多的动机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多以在校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而针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为此,本文着重研究广大普通中学生。试图探讨普通中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因素,以便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外语,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布鲁纳,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头脑中有学科的基本认知结构,这就是著名的认知发现。期中,他提出了四条最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动机原则。他提出内在动机是坚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这三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效应是相对稳定而持久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一面影响着学习的进程和方向,另一面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是统一的,学习动机往往可以促进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可增强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般来说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为宽广,并且水平比较高,他们能将具体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的目标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来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原本的学习动机,成为进一提高好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不断积极进取。相反,较差的学生学习动机内容较为简单,水平偏低,一般仅有近期的小目标,亦或仅有一些宽泛的远大目标,两种目标无法很好结合,造成目标脱节,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较差的学习成绩又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原因,原有的学习动机逐渐减弱甚至消退,更甚至出现自暴自弃、厌学等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多了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且适当加以引导,就能更加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动机概述

简而言之,动机是在一种目标或一个对象的正确指引下,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的内部动力。动机可以说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虽然不能直接去观察,但可以通过一些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4.1心理学方面的定义

动机可以激发和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指引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因。产生动机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了一些不平衡时,需要就应运而生了。需要在主观意识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这种形式被人感受,一旦意愿激起并维持人的活动时,这时需要转变为活动的动机,引起行为并指引向某一个目标。

动机虽从需要转变而来,但并不是所有一切需要都能够转化为动机。需要想要转化为动机就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内驱力。这是人内部的某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目的在于恢复稳定状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需要必须具有一定强度才能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内驱力。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只有当个体的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又意识到这种需要,并知道采用何种手段去达到目的,有了采取行动去解决这个需要的要求时,才能产生动机。第二,诱因。这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个体之外的刺激,它包括物质的因素,也包括社会性因素。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使人们想去追逐它,得到它,从而满足某种需要,因此,诱因就成为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契机。这两个条件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促进着需要转化为动机。

4.2外语教学方面的定义

学习的动机指的是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是由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引起的,其表现形式为为学习的意象、学习的

愿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等形式。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想要学习,喜欢学习那些东西,以及学习的时候是否积极努力等,都是和学习动机相关的具体问题。

学习动机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心里成分是学习自觉性和认知的兴趣。学习自觉性指的是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社会意义,并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学习的自觉性是慢慢形成的,它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家庭以及学校所进行的学习目的的教育、个人学习成与败的经验切实相关。当学生们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甚至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后,在学习时就会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意志坚定、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知兴趣又被称为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以苦为乐,有的学生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5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

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是可望实现某一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及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的有机组合。动机决定着学生学习语言的成败,它给了学习者最基本的源动力并使学习者能够持之以恒。英语学习动机也于学习者的成绩密切相关,本次调查试图以问卷形式来揭示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特点,以期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5.1调查的目的

学习英语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会影响它学习的成败,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内在的因素等。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与学习的态度息息相关的,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剖析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状况,希望对日后外语教学能够有所启示并找到一些应对之策。

5.2调查对象

初中学生120名,学校是陕西省商洛市双语初级中学(市重点)和陕西省商洛市砚池河初级中学(乡镇初中)。高中生120名,学校是陕西省商洛中学(省重点),商州区中学(普通高中)。

5.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是封闭式答案,主要有兴趣、成绩、出国、情景、归因等方面共35个问题。每道题仅有是、否两个答案。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由各班学习委员向学生发放并回收。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5份。

5.4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由20个问题组成,又分文两小部分,1到4题为中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调查,5到20题为外在动机的调查。第二部分由5个问题组成,目的在于调查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最后一部分由10个问题组成,调查中学生英语学习归因。

5.5调查结果

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是可望达到某一目标和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的有机组合。动机对学生学习一门语言能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它赐予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动力并使之不懈努力,坚持不懈。英语学习动机也于学习者的成绩密切相关,本次调查试图以问卷形式来揭示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特点,以期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5.5.1学习动机特征--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构成和动态变化

内在动机:高中有61人,占百分比为53%,初中有52人,占百分比为52%。

外在动机:高中有57人,占百分比为50%,初中有58人,占百分比为58%。

根据上面两条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首先,中学生同时拥有学习英语的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学生们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视,对英语学习成果抱有很高的期盼值,掌握型学习动机远远超过了表现型的学习动机,他们希望能拥有非常高的英语水平能力,换句话是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非常有价值、有意义,认为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将会拥有很高的英语能力。这种信念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学生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一般,在一些访谈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中学生把英语学习差的原因总结为一些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兴趣,而不是学习的方法、努力的程度等一些可以控制因素。

此外,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初中学生的表层学习动机高于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层动机逐渐增长。有些区域的初中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于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清楚,有同学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得通过考试;有的同学因为自己以后想出国深造,必须掌握这个工具;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学好英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会得到父母、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等。仅有少数同学是因为喜欢英语而去学习。然而高中的学生随着长期英语的学习,对英语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在兴趣的促进下,英语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安排学习,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学生应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学生学习力度。对于高中学生则增强他们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掌握这门语言。

其次,不同水平学校学生间的动机差异。在出国动机统计中:重点中学占55%,普通中学占38%,乡镇中学占31%。分析表明,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学习成绩动机、信息交流动机和出国动机达到了显著水平。省重点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动机方面强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显著高于乡镇中学的学生;但普通中学的学生和乡镇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目前的一些重点中学,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拿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样长期以来,学生很容易形成一切都是为了成绩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短期看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成绩赶不到前面会形成一种自我挫败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普通高中和乡镇高中在成绩动机方面太弱,这样也不利于动机的培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一个平衡点,使成绩也成为一个有效促进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在总体三类学校中,出国动机,重点学校学生在出国这方面的动机明显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区县学校明显高于乡村学校学生;普通学校的学生以及乡村学校学生在出国这方面的动机和信息交流动机没有很明显的差异。出国动机是英语学习外部动机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因素。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有出国深造意向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努力,英语水平也明显偏高。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动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再次,情境对学习动机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含与教师、教材、班级、课程以及家长等有关的名目,也可称作为“学习情境动机”。其中情景影响数据分析为:高中占39%,初中占59%。观察数据我们也可发现,高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情境动机方面的数据调查显示明显低于年级学生,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性。教师、教材、课程等因素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明显小于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这符合中学生学习成长的一般规律。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刚接触英语,所以有很强的新鲜感,教材、班级、教师等一切都是第一次见到,对这些也充满了未知与好奇,也很容易受到这些情境的影响。如果教师利用好这些特征,则能够更充分的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相反,高年级的学生长期接触到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所以这些情境因素对其影响偏小。

最后,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成绩动机方面明显强于低年级学生,这与高年级学生所面临的高考上大学的严峻任务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实质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制度的改变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盲目的否认它,应该掌握其特点,利用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成就意识也在增强,学习成绩又无疑是鉴定学习好坏的一个方法,成绩也与成就相关联,好的成绩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5.5.2学习动机强度及归因调查结果

对动机强度和兴趣数据分析显示,中学生63%的人数有很强的学习动机,67.5%的人数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一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是往良性发展,大部分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很强。但是这其中仍有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并不理想,在和部分学生访谈的过程中,有不少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很用功学习,仅仅是非常喜欢学英语;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常常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或者是没有认真学习,才导致英语成绩上不去。从而可见,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学习英语好坏皆因为天分,即喜欢不喜欢这样一个不可控的原因上,很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和个人可控因素(例如用功、学习策略)之间建立联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由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则更加努力,潜意识会总结出一套好的学习方法,这样英语成绩很快就会提高,自我成就意识也会随之增强,循环导致英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而导致形成一种无力感,长期以来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努力程度自然就会减轻,恶性循环导致失去英语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应该掌握这些循环规律,从某一环节入手,促进其良性发展。

6调查结果的启示

综合来看,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内在的动机(如兴趣)、外部动机(如成绩、出国等)和学习情境动机(教师、教材、同学)。从表六中我们可以看到,67.5%的学生有很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源源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讲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促进学习进步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培养学习动机的途径实质上是利用学习兴趣从而把学习这种活动变成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培养、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尽量挑选生动有趣的教材,备课时要尽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课堂生动、活泼,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环境轻松愉快,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自然而然也能得到提高。

教师还应注意到不同年级动机也有所差异,低年级学生表层动机高于深层动机,学习情境动机高于成绩动机。反之,高年级则注重与深层动机和成绩动机。所以教师应该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通过使用一些强化训练的手段使学生掌握认知和行为的一些策略,形成自觉、自律、坚定、恒久的学习品质。

在访谈中,还有一组数据显示,仅有20%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请教。部分学生认为回答错误或者问简单的问题很丢脸,这也反映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焦虑感也严重影响着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多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管学生时下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如何,教师都应该持之以恒搞好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学懂学会,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自信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感觉到学习的愉快,依靠扎实有效的教学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针对一些学生的个人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从而帮助学生肯定自己人生的价值。

7结语

总的来说,本次研究试图探索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征,通过问卷数据调查分析发现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上的深层/表层动机理论、价值期盼理论对研究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次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我们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别是激发和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一定启示。该研究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和主要特征,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动机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激发促进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其中,提高师资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优化语言环境等应是我们日后教学中采取的对策。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不断变化告诉我们,在加强动机这方面,学校和教师大有作为,教育者应该发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事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深入研究,继续探索新的高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永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Dornyei,Z.Teaching andResearching Motivation[M].Harlow,England:Pearson Education,2001.

[2]Brophy,J.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M].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5.

[3]韩仁生.动机理论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刘丽莉,林小平.二语习得中的动机因素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5):44 46.

[5]孟宪宾,林森,张勇,田碧莹.心理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皮连生.教育心里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绳微.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中美英语教学,2005(06):48 52.

作者简介:候妙娟(1986-),女,汉族,陕西商洛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师培训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教育。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关键词:语义学,汉语歧义,歧义成因,消除歧义 一、文献综述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学科。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它把语义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去研究,探讨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以及语义间的关系等。 “语义学”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在1893 年首先提出来的。1897 年,Breal 编著的《语义学探索》一书问世,标志着今天所理解的语义学开始逐步形成。1900 年,这本书被译成英文,书名为Semantics : 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这本书是第一部语言语义学著作,其研究的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随后,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语义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0 年代逐步显露发展势头,从70 年代起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语义学,发表关于语义学的著作,语义学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 近十年来,现代语义学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多纬度和多层次的几个显著的特点。如果说传统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意义层次的话,现代语义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语言意义的多层次的考察。笔者经过对近十年的文献研究发现,认知语义学和规范语义学是当代国际语义学研究的两大主流取向。认知语义学就是在认知学的框架内研究语义,对心智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它对传统形式语义学的外部缺陷有着深刻的认识,是当代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规范语义学的核心概念是形式体系,即一种抽象的模型结构,模型的抽象性意味着广泛的语义空间,进而彰显出语义自身的自由度。从蒙塔古最初建立规范语义学到后来克里普克等人的继续发展,出现了诸如类型理论,模态理论范畴语法,博弈语义学等新的学说,特别是后来帕蒂等人对蒙塔古语义学的不断完善,充分表明了规范语义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国内近十年的语义学研究也遍布了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张辉的《认知语义学述评》;对框架语义学的研究,例如陶明忠、马玉蕾合著的《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语义学在对隐喻的研究中的应用,例如于莹的《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对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例如康灿辉的《试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对语义学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例如王向君的《浅谈语义学与语法教学》。而对于歧义现象的语义学研究主要是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高桂莲、陈颖、王海岩合著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却鲜有对汉语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所以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二、歧义的成因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将对歧义的主要成因进行分类和剖析。 (一)、语音歧义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中。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同音字引起的歧义 例句: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ang。” 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 2、一词多音引起的歧义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 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她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她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

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A、2代表B、3代表C、4代表D以此类推)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因此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它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她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能够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

语义学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语义学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大学英语学习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很多时候已经无法解决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语义学原理和教学实践,重点探究语义学中并置理论、结构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语义成分分析、格语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标签:语义学;词汇教学;词语搭配;格语法 中图分类号: G424.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突破,教学重点开始转向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词汇问题成为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仅仅要求学生识记单词的发音、拼写、汉语意思,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单词是孤立的,从而出现学生无法辨别近义词、词语搭配不当、英语“汉化”等现象。如何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学会词汇,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和语义学理论,归纳出以下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质量。 2 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2.1 并置理论 并置理论是研究英语中某些词与另一些词之间的一种相关的关系。如“mother”(母亲)这个词在语言的应用中经常与nail varnish(指甲油)、son(儿子)、father(爸爸)等词一起使用,而很少和to shave(刮胡子)连用。由此可见,并置理论不是指词汇的含义,而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的习惯用法。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出现词语搭配不当,只记住英语词汇的汉语意思,不了解词语的习惯用法和潜在含义的情况。例如:grow children(应为rear children)。此外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干扰,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进行词语搭配。

中学生学习动机_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_刘加霞

中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刘加霞 辛涛 黄高庆 申继亮 摘 要: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的398名学生(来自四个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进行调查,考察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关系及两者对学业成 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除表面型动机外)、学习策略、学业成绩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学习动机中的深层动机、学习策略中的动机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最高。(2)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学习动机除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影响学习策略从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3)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的解释为18%,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解释为8%,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解释为24%。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 (2000)09-0054-05 一、研究目的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两个热点,是影响中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学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更有成效,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沈德立,1991),并且成就动机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非常显著(刘志华、郭占基,1993)。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表明,学习策略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关系密切,对其有显著的影响(Zimmeman ,1992;刘志华,郭占基,1993;周国稻等,1997),并且若同时考虑成就动机、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无交互作用,两者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学业成绩(刘志华,郭占基,1993)。已有研究成果丰富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理论,为进一 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当前进行的“学法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已有研究在某种条件下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一方面,研究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例如,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动机的深入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可能与学习动机的类型有关(Biggs ,1987,Watkins 等,1988)。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考虑学习动机的类型;另一方面,由于影响学习的因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若仅仅单个地研究某个因素对学习行为或学习成绩的影响,就不易看出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式(直接或间接)。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一个线性模型对这三者的关系作一比较深入的分析,以便进一步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学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刘加霞(1970-),女,山东日照人,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数学学科教育研究。 第20卷 (2000年) 第9期 第54—58页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 .20(2000)N o .9 P54-P58

英语词汇对教学的影响

1.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 Wilkins (威尔金斯) 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without 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这句话指出了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词汇 2.( Lexis)不仅仅包括单个的词,还包括语言使用者大脑中所储存的所有短语搭配,惯用话语等,这样就大大扩充了词汇的范畴。 3.著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也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只有掌握了有效的词汇量,才能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 4.成丽英(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过让学生完成难度不一的学习任务,在“识记——联想记忆——感受词义——尝试运用”的过程中达到真正理解和熟练运用所学词汇。 5.陈燕(试论词源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的词汇教学注重发音,拼写,意义等共时层面进行教学,忽视了历时层面的学习,词的来源,对于词汇学习时相当重要的。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能根据现有信息作出合理决定。一旦我们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便理解和记忆,意义学习便发生了。通过意义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合理系统地将新知识结合进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习得并保持知识。本文以意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探讨词源教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2)词源是指关于词,短语或义项的形成过程的信息。 (3)词源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已有的内化的知识与新信息联系起来,通过反复机械的记忆与练习,使之巩固不易忘记。学生将已有的词汇作为基础,从历时的角度,探究次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来龙去脉,增进词汇知识,加深理解。 (4)意义:开拓思维方式、增加词汇量,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词汇产出水平。产出能力,是指主动的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论文启示:运用词汇构成进行教学(词根,词缀,合成词) 6.胡春洞,在其《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指出;“词汇教学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1)质量并重,逐层加深。(2)立足于词汇教学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3)集中分散,交替互补。”只有在遵循一定的词汇教学原则,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英语词汇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7.梁晓波(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英语语言学所关注的基本范畴词汇,词义语义理解,词语多义之间深层联系,词语隐喻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等方面对当前英语词汇教学的指示作用,文中指出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大有好处。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解他们在此环境下的学习动力,探索如何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我其余三名同学在商场对12名随机抽取的13岁-17岁的同学进行了口头问卷调查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结果显示,12名同学中约2名同学不了解自己为什么学习.10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的同学中6人是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其余四人是为了父母的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不仅仅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压迫,还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约17%同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30%的同学是为了远景目的,20%的同学是为了父母。这种状况对于保证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不利的。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节策略个案调查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节策略个案调查 [Abstract]Motivational regu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is thought to have a great impact on English learning.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learner is not satisfying.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new leaning perspective for English learners. [Key words]motivational regulation,learning strategy,interview I. Introduction Motivation is the direct cause and inner motive power of English learning, bu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tudents are hardly consistent in keeping high motivation all the way, especially when they face bald, insignificant stuff and materials which are hard to understand. For the sake of keeping the motivations going, they must take certain SRSs (self-regulating strategies) to adjust them. The terminology SRL (self-regulating learning) appeared first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but it aroused significant notice by linguists, and the cultivating of students’regulation ability about their learning has also been considered as a crucial goal with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education. Although linguists seldom use the term “SRL”, it is similar to some phrases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for instances, “self-directed learning” (Pemberton 4),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黄美艳xx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他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 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 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 A、2代表 B、3代表 C、4代表D以此类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 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他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可以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要,这部分占24%;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占43%;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占21%。所以对于部分学生如果能适当的表扬也会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对于那部分无所谓的学生,往往是对自我价值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同时也是对自己信心的不足。 3、对待有挑战难度的学习态度

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日期:

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论文 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雷玉斌 (祁东县职业中专,湖南衡阳421600) 摘要: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制订学习目标、进行理想教育、建立激励机制、联系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的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7-0162-01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过程或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与多样的。从学生学习内外的维度来划分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而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任何人的学习动机都是他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地方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英语教学中,要做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这些做法: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候妙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学习英语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会影响它学习的成败,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内在的因素等。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以及其学习的动机息息相关,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和效率有直接影响。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表层理论和深层理论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对初、高中学生共215人进行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强度以及归因的调查。探讨剖析出目前中学生学习动机特征为:英语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构成和动态变化。其中,不同年级学生表层和深层动机各不相同,情境因素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大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学校学生的成绩动机、出国动机、信息获取动机大于普通中学和乡镇中学。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讨论了对日后外语教学的启示,能够在日后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1前言 现代英语教学由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成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广为接受。目前外语教学领域中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也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因素中,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毫无疑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它影响了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所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最终对外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研究者对动机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国外的研究者偏好于理论建构,我国的研究者则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有一些学者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是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鲜有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研究。由于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背景知识,社会环境等差异很大,我们不能直接将这些研究结果套用在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上。因此,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对促进英语学习有很重要的力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2研究背景 从光绪28年(1902)在中、小学设置英语课程算起,我国的外语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人数角度考察,中国每天有上亿人学外语,其中中学生有七、八千人,由此开出我国是一个外语教学大国,但是我国的教学质量如何呢?调查显示,大多学生学了8年或12年的外语,仍读不懂外文书籍,尤其说不出,听不懂,无法与外国人交流。从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的角度讲,我们一直跟着西方人的潮流走,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描述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特征为主,在最近几年研究重点才逐渐由教学的客体转向主体。其中作为语言学习者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学习动机更是倍受研究者青睐。动机包涵了一系列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方向”。根据学者的观点,动机一般分为两种: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个体由于希望和他认为的那个有价值的语言社区更好的交流而产生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融合型动机和以下这些因素有紧密的联系,比如“对目标语感兴趣”,“对待学习目标语的态度”,“对学习环境的态度”,“对目标语社区的态度”和“目标语社区有交流的愿望”等等。(绳微,2005:48)此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不同,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是完全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的目的而学习的。多数学者认同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这种分法,且认为融合型动机更重要。 我国学者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多为经典及扩展模式,以促进英语考试成绩为主。这些研究多探讨学习目的、自信心等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更多的动机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多以在校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而针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为此,本文着重研究广大普通中学生。试图探讨普通中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因素,以便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外语,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布鲁纳,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头脑中有学科的基本认知结构,这就是著名的认知发现。期中,他提出了四条最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动机原则。他提出内在动机是坚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这三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效应是相对稳定而持久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一面影响着学习的进程和方向,另一面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是统一的,学习动机往往可以促进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可增强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般来说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为宽广,并且水平比较高,他们能将具体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的目标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来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原本的学习动机,成为进一提高好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不断积极进取。相反,较差的学生学习动机内容较为简单,水平偏低,一般仅有近期的小目标,亦或仅有一些宽泛的远大目标,两种目标无法很好结合,造成目标脱节,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较差的学习成绩又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原因,原有的学习动机逐渐减弱甚至消退,更甚至出现自暴自弃、厌学等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多了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且适当加以引导,就能更加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动机概述 简而言之,动机是在一种目标或一个对象的正确指引下,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的内部动力。动机可以说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虽然不能直接去观察,但可以通过一些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4.1心理学方面的定义 动机可以激发和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指引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因。产生动机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了一些不平衡时,需要就应运而生了。需要在主观意识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这种形式被人感受,一旦意愿激起并维持人的活动时,这时需要转变为活动的动机,引起行为并指引向某一个目标。 动机虽从需要转变而来,但并不是所有一切需要都能够转化为动机。需要想要转化为动机就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内驱力。这是人内部的某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目的在于恢复稳定状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需要必须具有一定强度才能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内驱力。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只有当个体的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又意识到这种需要,并知道采用何种手段去达到目的,有了采取行动去解决这个需要的要求时,才能产生动机。第二,诱因。这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个体之外的刺激,它包括物质的因素,也包括社会性因素。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使人们想去追逐它,得到它,从而满足某种需要,因此,诱因就成为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契机。这两个条件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促进着需要转化为动机。 4.2外语教学方面的定义 学习的动机指的是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是由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引起的,其表现形式为为学习的意象、学习的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终稿】

组织行为学学报26, 331-362 (2005) 收稿日期 2005年1月8日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 Marylene Gagne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肯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管理系 Edward L. Deci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和社科心理学系 摘要:阐释外在动机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认知评价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文献中受到了初步的关注。然而,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简单地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使得该理论难以直接应用到工作环境中。我们要依据自主程度的不同来区分外在动机,因而有了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育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描述了一种工作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并阐释了它与其他组织行为学理论之间的联系。 引言 在Vroom(1964)的期望价值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上,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出了一个有关内在和外在工作动机的模型。内在动机意味着,人们因为发现一件事情很有趣而去做这件事情,并且人们从这件事情本身获得一种自发的满足感。相反地,外在动机则需要一种手段,例如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这使活动和结果可以分离,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满足感来自于这件事情导致的外在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倡对工作环境进行建设,使得有效表现可以同时得到内在和外在的报酬,这样的结果转而也可以产生一种完全的工作满足感。这可以通过拓展工作的趣味性来达到,从而使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更高,也可以通过依工作绩效而定的加薪、提拔等外在报酬手段达到。该模型中暗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内在和外在报酬是可叠加的,都能够增加工作满足感。 Porter和Lawler的模型,Vroom的理论,以及其他的期望价值理论都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构成,其中许多确定和精炼的因素来自于详细设计的调查研究(见Michelle,1974年)。然而,调查中的一个关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可加性的分支仍存在问题和争议的。明确地说,早期的可加性假说研究发现,有形的外在报酬会降低内在动机,而口头赞扬却能强化内在动机(Deci,1971年)。这就暗示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同时积极地或者消极的互相作用,而不是互相叠加。基于几个早期的实验,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Deci,1975年;Deci和Ryan,1980年)旨在解释外在动机因子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认知评价理论

浅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一)

浅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一) 中文摘要 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紧密相关。学习动机对学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外语学习动机可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也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有综合型、个人前途型、履行义务型和模糊不清型。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是属于积极的影响因素。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不正确的竞争心理等是属于消极的影响因素。激发和保持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需要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适当的评语,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确立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排除影响英语学习的不利因素、专心学习,并且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保持 Abstract 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iscloselyrelatedwiththelearner’sstudyperformance,anditpromotesthela nguagelearningeffectively.The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tivationcanbedividedintointegrativemot ivationandinstrumentalmotivation.Itcanalsobedividedintoextrinsicmotivationandintrinsicmotivati on.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ofChinesecollegestudentsincludesfourtypes,whicharesynthetictype, personalperspectivetype,obligation-performingtypeandindistincttype.Thegoodatmosphereinthecl assroomandthesenseofachievementarefavorablefactors,whereastheanxietiesinthelearningproces s,incorrectcompetitionmentalityetc.areunfavorablefactors.Inordertoinitiateandsustainthecolleges 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 ation,teachersandstudentsneedtoworktogether.Teachersneedtofost erthestudents’interestconsciously,givingthemappropriatecomments,adoptingdiversifiedmethodst oevaluatethestudents’performances.Studentsneedtobeself-consciousandconfident,establishinglo ng-termgoalsandshort-termgoals,eliminatingunfavorablefactorsintheEnglishlearningprocess,stud yingconscientiouslyandadoptingscientificstudyingmethod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initiation;sustaining 一、引言 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的心理动因。人的各种活动都源于一定的动机。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学习活动归根到底是学习者本人的事情,而学习者之间出现的差异除了智力、个性等自然禀赋外,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否明确持久。那么,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何特殊性?如何激发和保持其学习动机?本文将从动机的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几点激发和保持英语学习动机的办法。 二、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定义 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紧密相关——对英语学习具有强烈动机的同学,学习成绩总是良好,反之亦然。动机是一种非智力性的因素,它具有不稳定性。英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使其学习英语的热情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英语教师要想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必须了解动机的本质。Williams,M.和R.L.Burden在充分讨论了以往各种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具有认知主义(cognitive)和社会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性质的动机模式:“动机是一种认知的和情感的唤醒状态(astateofcognitiveandemotionalarousal),它导致有意识的决定来采取行动(aconsciousdecisiontoact),并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和/或体力的付出(aperiodofsustainedintellectualand/orphysicaleffort),其目的是要达到一个(或一组)既定的目标(inordertoattainapreviouslysetgoal/orgoals)。”1]那么,外语学习中的动机究竟如何定义呢?加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含义模糊现象,或者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语言歧义。由于英语的词汇量很大,语法又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引言 语义学,也可以称为“语意学”,是涉及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专用术语,以自然语言涵义为对象,以对语言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歧义的“歧”是指“不一致”,“义”指的是意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歧义现象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意思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①。歧义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说:“歧义是语言中反常的通病”②。因此,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不仅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歧义在交流中造成的误解和障碍,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从语义学角度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词汇歧义现象分析 2.1 多义词歧义 多义词指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意义的词。在句子中,多义词的出现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美国语言学家G.L.Brook曾说:“一词多义是歧义的语言基础”③。把一个多义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都能成立,那么,此句就有了歧义。例如“Are you engaged?”一句既可以理解成“你忙吗?”又可以理解成“你定婚了吗?”。 2.2 同形异义词歧义 同形异义词是指那些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形异义词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不同于多义词,而是有着不同词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同形异义词又可以分为:同音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及同形异义词三种形式。例如: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这是摩尔牌香烟广告,该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的与数量有关的形容词。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而不产生混乱呢?认知语义学中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能够说明其原因,“家族成员中具有某种相似特征:体态、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④。人们凭直觉既可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又可识别其家族成员之间的细微差别。世界是由无限种类

试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对策

试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03-08T11:13:56.077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7期供稿作者:谢雅君[导读] 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而产生。 谢雅君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而产生,它作为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的一种,其产生和发展已日趋成熟,由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对它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本文仅从商务英语的学习动机上作出分析,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对策,明确商务英语学习动机的成因及其重要性,使其进一步适应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关键词:商务英语动机对策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动机所在关于动机的理论,目前有两种,即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这是根据两位著名学者R.Gardner 和https://www.360docs.net/doc/1313371003.html,mbert 对动机所作的理论分类。所谓工具型动机就是学习某种语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其学习这种语言的最初,其目标已经很明确了。如为了出国而学习英语,或者为了晋升某个岗位而学习。而融入型动机学习某种语言的目的性就不是很强烈了,可能是因为喜欢某种文化习俗或者对某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进而产生了学习这种语言的欲望。学习者不但学习这种语言,更加希望融入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习俗或者生活方式里面。而且能接受或者希望融入这种语言代表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还有另一关于动机的典型分类就是著名学者Harmer 对动机所作的内在和外在动机的划分。所谓内在动机,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某种语言时,并非迫于外在的压力,而是其发自内心的对这门语言本身感兴趣,学习语言并不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或与其个人前途直接相关。而外在动机,通常是说学习某种语言时,并不是自己真的喜欢,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常是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不得不学。总的来说,学习外语的动机基本上包括以下方面,学习某种语言的目标所在,实现这一目标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这种努力的持久性。以下是对某一学校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所作的调查,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统计出了如下动机: 1.对国外的语言、文化感兴趣。 2.商务英语是专业必修课。 3.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 4.对商务英语本身感兴趣。 5.把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6.获得一些初级、中级或高级证书。 7.和英语本族语的人进行学术交流或用所学英语进行相关贸易专业的文献的阅读。 8.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在问卷调查中运用Spss14.0 对学生的动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毕业目的而学习商务英语这门专业必修课的同学是占绝大多数的,这就充分说明很多同学对于商务英语的态度,只是把它作为一项任务被动的学习,严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动机8 基本上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英语的学习直接关系着专业英语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是动机6,即获得一些证书,其本质上也是跟动机8 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紧密相连的。这说明商务英语学习外在动机比较强,或者说工具型动机较强。排在后三位的是动机5、3、7,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没有目标,基本上没有更高层次的商务英语学习追求。 二、商务英语专业存在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适应国际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其专业自身的发展也在日益成长的过程中日渐成熟,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准确的科学定位,突破性的专业进展,其专业自身也从起步尝试的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后期再论证阶段,直至今天趋于成熟阶段,越来越追求自身的内涵建设。由此进一步深化界定专业核心能力,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很大,它的发展壮大是适应时代的必然。 三、影响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动机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